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连载) —— 解密吴文化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吴文化知识一百问(连载) —— 解密吴文化[第2页]

作者:城中山水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综观历史,无论是楚国争霸中原、吴国后期的北上,以及越国称霸以后的迁都,他们的目的都是向中原靠拢。中原永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能够在中原地区拥有一块落脚之地,比在荒蛮的南方给他一座城池都要重要。
    当时即位的寿梦就是这样的心情,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把几百年来一直隅居江南的蛮夷之国“勾吴”国,融入到大中原文明之大家庭内。所以,史载:吴王寿梦元年(公元前585年),寿梦执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到洛邑(今河南洛阳)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认祖归宗。并在沿途访问不少国家,学习周朝礼仪。这是吴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朝见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
    寿梦即位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寿梦二年出兵攻打北方的郯国,并在战争中大获全胜,迫使郯国向吴国称臣一百多年。郯国被认为是属于中原的国家,是当时中原第一大国、霸主国——晋的附属国之一。寿梦的这一做法轰动了中原,让中原国家看到了夷蛮之地还存在着这样有能力的一个国家。
    同年秋天,楚国的逃亡大夫申公巫臣向晋景国建议,晋国和吴国通好,并实行“联吴抗楚”战略方针。巫臣还亲自带领三十辆战车到吴国做教练,教吴国人使用战车,教他们排兵练阵,并让他们背叛楚国。此后,寿梦答应了晋国的建议,开始与楚国开战。
    寿梦为了能与北方中原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也为了战争的需要,在位期间,把勾吴国都城进行北迁,迁到了上图吴国的中心部位,即现在镇江丹徒镇与大港之间部位。为此,吴王寿梦也成为了吴国历史上除了泰伯、仲庸以外第一位有文献记载了生平事迹的吴王,同样也是在与中原文化隔阂了数百年以后,第一位率领吴国重新与中原文明地区产生联系的君王。他的迁都对吴国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三十七
    诸樊为什么要南迁?

    《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载:“寿梦卒,诸樊南徙吴”,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也分析过,吴国都城共有三次迁徙,其中第二次就是诸樊南迁。其实诸樊南迁是被迫的,迁都是一种无奈之举。
    诸樊是寿梦的长子,骁勇善战,而在文韬武略上却要差些。否则寿梦也不至于想把王位传授于非长子季札。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诸樊即位时的战争形势。
    诸樊父亲寿梦执政时期,寿梦执行的二项措施,改变了吴国的命运。一是采纳了“联晋抗楚”的方针,使吴国从投靠邻国大国楚国开始变为叛楚,并在大国晋国的帮助下,开始向楚国发动战争。有了大国晋国的后盾,吴国打了一些胜仗。
    寿梦执政后的另一项措施,就是把吴国的国都搬迁到了长江边,加强了同中原国有的联系,给吴国的水利交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给吴国水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害处。
    吴国和楚国的都城皆居长江沿岸,然楚国在吴国上游,乘舟而下,势如破竹。而吴国在长江下游,若打起仗来,吴国都城首当其冲、正面受敌之害。
    《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43年)吴楚长岸之战前,楚令尹阳丐占卜其战,不吉。楚司马子鱼说:“我得上流,何故不吉?”结果楚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司马子鱼所言正好说明了楚居长江上游的水势之利。
    吴楚在交战之中,吴国要避开楚人居高临下的水势之害,而楚国则要尽量地利用这种水势之利。综观吴楚交战时期,陆战吴人常赢,水战楚人常胜。楚伐吴,是自江水而下向吴逼近;吴国却绕开江水,从淮水下游溯流而上,自东北方向楚进攻。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1册,544页亦说“从水则楚常胜,而从陆则吴常胜”
    寿梦诸樊时期,吴楚连年交战,吴国遭受楚国据长江上游舟战之水利的强大压力,这是迁都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562年,也就是吴王寿梦辞世后的一年,楚国的国君楚共王也去世了。国丧未满的诸樊,乘楚共王刚刚倒下而匆忙地“伐楚”,《左传?襄公?襄公十三年》载 :“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庚以师继之。养叔曰:‘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子为三覆以待我,我请诱之。’子庚从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获公子党。
    诸樊没想到这次伐楚遭到惨败,不仅损兵折将,一位公子也让楚人俘去了。于是,诸樊向晋国联盟求援。《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十四年春,吴告败于晋。会于向,为吴谋楚故也。”向是一个地名,当时地属吴国。
    晋国就召集的盟会,议题是“为吴谋楚”,即帮助吴国策划向楚国进攻,以行报复。然而,盟会召开却发生了重大逆转:“范宣子数吴之不德也,以退吴人。”结果大家一致遣责吴国“伐楚丧”不道德,所以不能帮助吴国去攻打楚国人。
    在这以前,晋国为了将吴国拖向与楚国争夺的战场,先后召开了有晋国集团成员参加的蒲地会盟(前582年)、鸡泽会盟(前570年)、柤地会盟(前563年)和向城会盟(前559年)。前三次会盟均在吴王寿梦时期,目的是帮助吴国打击楚国。而这一次,晋国的态度突然发生变化,意味着吴国失去了晋国联盟这个强大的后盾,而且还会遭受周边国家的共同遣责、打击。
    军事和外交的双重挫折,使诸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晋国联盟“卒不为伐楚”,可楚国却饶不了吴国,《左传 襄公十四年》载:“秋,楚子为庸浦之役故,子囊师于棠以伐吴。”
    在这种环境下,吴王诸樊被迫实行迁都政策。诸樊南迁,大概也就在吴诸樊二年(前559年)后。
    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吴王诸樊派兵援救舒鸠,结果吴军大败,舒鸠灭亡。同年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吴王诸樊率军攻打楚国的附庸国巢国,进攻巢国国都的城门时,巢国牛臣隐于短墙内射杀了吴王诸樊,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三十八
    阖闾为什么为迁都苏州?

    约公元前517年,楚国的边城钟离与吴国的边城都养蚕,两个女子为争采桑叶互相厮打而大怒,以致于两国兴兵交战。吴国国君僚派公子光讨伐楚国,攻破楚国的钟离、居巢凯旋而归。公子光是前吴王诸樊的长子,诸樊也是前吴王寿梦的长子。诸樊死后把王位传位给了弟弟余祭,想用此方法依次把王位传给四弟季,以此实现父王寿梦的愿望。余祭传给了三弟余昧,余昧死后,想要传给四弟季札,可是季札以出逃的办法拒受王位。国中不能无王,最后余昧把王位传给了长子僚。这让诸樊的长子公子光所不能理解,他认为既然叔季札不接受王位,那么王位继承应该还回给他。
    这次战争让逃到吴国的伍子胥看到了公子光的心思,让他看到在阖闾身上可以实现他复仇的希望。于是他开始巴结公子光,成了公子光手下的谋臣,并把刺客专诸介绍给公子光。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吴王僚趁楚平王死,派两位公子率兵袭击楚国。楚国派兵切断吴兵的后路,使吴兵不能返回。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派专诸行刺吴王僚而后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当政时,因吴国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国内百姓民不燎生。国外受到楚、齐两个大国的封锁,长期处于不利的战略包围中。
    由于晋国实行了“联吴抗楚”,使得楚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于是楚国学晋国的办法,扶持吴国南边的弱国越国,采取“联越扰吴”策略,后期,楚国还同意越国绕道楚国东部边境进攻吴国,给吴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伍子胥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谋臣,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伍子胥首先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得到吴王阖闾的同意,并亲自受命选择吴国都城城址。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伐楚还师后,奉吴王阖闾命,在吴中大地,采用“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条件,选择了太湖东岸及太湖北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筑大、小二城,并以阖闾名命之。阖闾大城旧址经史料记载和专家认证,即苏州古城,作为吴国新的都城。小城据考古发现,位于武进雪堰乡城里村与无锡胡埭乡湖山村之间,占地约100万平方米。其城北靠仆射山、胥山、虾笼山等为屏障,山前有坡地,南临太湖,作军事要塞之用,以控制楚、越两国之入侵,以保吴都安全。
    阖闾迁都新城后,发展生产,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在伍子胥、孙武等的帮助下,吴王采纳伍子胥和孙武的意见,把吴军一分为三,轮番袭扰楚国。经过几年的袭扰,楚国国力渐衰。最后,吴军出击,直逼汉水,一举攻入楚国都城郢。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三十九
    寿梦时期吴国的疆域探讨(上)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自太伯起城筹建小小的“太伯城”,成立句吴国开始,到寿梦称王,吴国历经了十九世国君,约有六百余年。其句吴国疆域扩大了多少呢?这也是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事情。
    从前面分析我们知道,太伯起城是以句吴城(在宁镇地区的句容范围内),周围三百余里的一个小国。太伯选的这个地点,可以说实在是太好了。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到,在它的南部,有安徽宣城南陵地区层层叠叠的山脉作阻隔。在它的西部是长江天险,长江的西面又有层层叠叠的大别山山脉作阻隔。在它的东部,是著名的茅山山脉作阻隔。在商末战乱时期,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发展,可以说是非常高明。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结果看,句吴国早期的疆域应该就在宁镇地区,加上安徽长江下游东北部一小部分。
    那么,句吴国向外拓展,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向北。向东跨过茅山也可以。事实上,吴国的疆土扩展就是这样的,向东、向北扩展。
    到寿梦时期,勾吴国的疆域向东扩展到大海边的疁邑(苏州昆山),以东海为界,这是毫无疑问的。
    《左传 鲁襄公三年》载:“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鲁襄公三年(前570年)楚子重伐吴,用轻装简从的方式快速出击,攻克了鸠兹,然后到达了衡山,又派出邓廖帅组甲三百(穿金属铠甲的重步兵)、被练(皮甲的轻步兵)三千继续前进。结果被吴军伏击,邓廖被俘虏。之后吴国又夺取了楚国的驾城。
    高淳的固城遗址:古称濑渚邑,是吴国西部重镇,又名“子罗城”。春秋时期把“坚固的城池”称之为“固城”,因此得名。

    吴国的鸠兹、衡山、固城作为边邑,那么寿梦时期西边的疆域应该就是以长江为界。我们还知道,在长江西边有巢国、群舒国等,都是后来吴、楚争夺的领地。
    北面,在寿梦执政之前,也就是齐恒公时期,吴国军队攻打到齐国的毂城(即现在山东聊城的阳谷县和东阿县一带),史称“吴人伐毂(谷)”。《管子小匡》记载,“于是,恒公东救徐州,分吴地之半”。可见寿梦执政之前,吴国领地已渗透到苏北,但实力还不够强大,所以被齐国分去一半。
    《史记》载:前584 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
    说明寿梦在大国晋国的帮助下,开始有能力与大国楚国争夺领地了。 “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这句话很关键。吴国所占领的领地都是周王朝认为中国之外的东淮夷之地。
    实际上,吴国自“吴干战”后,吴国很快就征服了苏北的淮夷之地。所以到寿梦时期,在大国晋国的帮助下,苏北包括徐州、郯之内的淮夷领地合部被吴国所占领。
    南部,西南以安徽宣州南陵一带的山脉为界线,东部则以越国为边界,相当于现在江苏与浙江的分界线为界。
    综上所述,寿梦时期,吴国所占领的疆域大致范围是东至大海,西至长江,南至江苏与浙江分界线,西南包括安徽芜湖、宣州的一小部分,北部至徐州地区(现南通、泰州、盐城的东部在春秋时期,还属于东海的岛屿,可不计),整个疆域接近于现在江苏地图版块。
    到吴王阖庐时期,吴国达到鼎盛时期,疆土向外不断扩张。在阖庐之前,吴国固定的疆域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苏南苏中地区,阖庐时经过领土扩张,吴国的疆域向北推进到齐鲁边境,占据了全部苏北地区;又向西推进,灭了楚国的几个附属国,与楚国直接接壤,占据了现在安徽的淮南、六安、江西等地;向南则推进则占领了现在的浙北地区。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
    庆封奔吴是怎么回事

    崔杼和庆封是春秋时候齐国的大夫。崔杼在齐执政二十多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
    公元前548年,因齐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并且将赐予崔杼的帽子赠与他人,让崔杼很没有脸面。于是,崔杼便联合棠无咎、庆封杀齐庄公,共立齐灵公的幼子杵臼(齐庄公之弟)为君,就是齐景公。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
    齐景公年幼,崔杼专横,独揽朝政大权,威震齐国。庆封心怀嫉妒,想杀崔杼以取代相位。这时正好崔杼家中闹起废长立庶的家事,庆封乘隙诱引崔氏子弟,自相争夺,并以精甲兵器,帮助崔杼的嫡子崔成、崔疆刺死主谋的家臣东郭偃和棠无咎。崔杼大怒,急忙往见庆封,哭诉家中发生的变故,庆封佯装不知,惊讶地说:“这两个孺子,怎敢这样目无长上呢?你若想讨伐他们,我当效力。”崔杼信以为真说:“如果你能为我除掉这两个逆子,以安崔家,我叫宗子崔明,拜你为父。”
    于是庆封便召集全家甲士,命令家臣卢蒲蔽带领前往,抄杀崔氏妻妾儿子全家,所有车马服器,也都搜取无遗,又烧毁门户房屋,然后带崔成与崔疆的首级,来回复崔杼,崔杼见两个儿子的头颅,既悲又愤,向庆封再之称谢,登车回到家中,已是家破人亡,才知被庆封所害,悲痛至极,自缢而死。
    崔杼死后,庆封便独相景公,专揽朝政,更是荒淫骄纵。一天,到家臣卢蒲嫳家里,见他的妻子貌美,便和她私通。自此就把政权交付给他的儿子庆舍。自己带领妻妾财币,搬到卢蒲嫳的家里,共在一处,饮酒欢谑,两家妻妾,彼此相通,从此关系更加密切。卢蒲嫳请求召回他哥哥卢蒲癸(庄公的侍臣,逃在鲁国)庆封立即遣使召回,卢蒲癸回国后,庆封就命他做他儿子庆舍的家臣,卢蒲癸体力过人,善于阿谀,因此深得庆舍的宠信,把女儿嫁给卢蒲癸为妻,从此翁婿相称,更加亲密。
    有人对卢蒲癸说:“男女婚嫁,应当辨别姓氏,你娶妻为什么不避同宗的女子呢?”卢蒲癸说:“同宗既然不避我,我何必独独去避开呢?只要能达到我的目的,不必顾忌那么多了!”癸一心只想替庄公报仇,只是没有同心的助手,因此在庆舍面前,极力称夸以前与他同侍庄公的王何勇猛,庆舍就遣召王何回国,王何也深得庆舍的信爱,使他和蒲癸同作侍卫,每出入或夜寝,必使二人执戈,先后防卫。
    卢蒲癸和王何,就这样谋攻庆氏,杀死庆舍,尽灭庆氏的同党。庆封听说他儿子被杀,大怒发兵攻城不能克,士卒渐渐逃散。
    公元前545年,庆封只得逃出国去,先是逃到近邻鲁国。鲁国受到齐国责难,不敢收留庆封,庆封随后逃往吴国,吴王余祭“予之朱方“,把朱方这块地方作为庆封的采邑,给他高厚的俸禄,使他如同在齐国时一样的富有。
    鲁大夫子服惠伯听到这消息,对叔孙豹说:“难道是天降福给淫人吗?庆封又在吴国富厚了。”叔孙豹说:“善人家裕,可说是赏赐;淫人富厚,可说是灾殃,庆氏的灾殃到了,庆氏全族聚集,将要被一举而灭尽。”
    七 年后,即公元前538 年,楚率诸侯联军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左传·昭公四年》)。庆封全族,被楚人全部诛戮。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一
    吴国第一县在哪里?

    县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设县的是秦国。《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是说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开拓的疆域首先设立邽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冀县(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邽、冀二县,并列堪称天下第一县。中国正式全面实行郡县制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了周王朝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置县。自此,县这个行政区划正式走上中国舞台,直至现在。
    史记记载,在公元前543年,远在江南的吴国也把长江边的边邑朱方(也就是原来的“宜”地)设置成县。
    《史记?吴太伯世家》:“王餘祭三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裴駰集解引南朝宋人撰编的《吴地记》:“朱方,秦改曰丹徒。”
    朱方,称为朱方之县,这是吴国唯一见录于史籍的县名。古代县的设立制度,开始于春秋初期的一些大国,所谓“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说明春秋时县的地位比郡还高。当时的大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地防守力量,往往把新兼并的小国改建为县”。这里的“县”与封国完全是二回事。而朱方被吴国设为“朱方之县”,这就清楚地表明朱方原来不属于吴国的本体,而是吴国兼并后新开辟的边地。朱方,作为一个被兼并的方国形象,在“朱方之县”四个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表露。
    《春秋·左传》谈到吴句余予之朱方,聚其族居之以后,又强调庆封“富于其旧。子服惠伯谓叔孙曰:天殆富淫人,庆封又富矣!”足见朱方已是当时吴国一个相当富裕的地区。
    有不少专家对镇江大港出土的《宜侯夨簋》解读,认为古时虞、吴同音通字,虞侯夨就是吴侯周章,所以宜国就是吴国,镇江大港古时为勾吴国都城。勾吴国怎么可能把自己的都城封给齐臣庆封呢,又怎么变成了“朱方之县”呢。
    吴国的《朱方之县》可以说明,春秋时期的宜国与吴国不是一回事。最初,它们是二个独立的小方国。后来,宜国被吴国所吞并,宜国所在地理位置正好是吴国的边邑,所以就有了“朱方之县”。
    “朱方”名字的来源?根据古越语专家郑张尚芳对句践"维甲"令中之“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须虑…”的解读,“越人谓船为须虑。”“朱馀盐官也,越人谓盐为馀。”“习之于夷,夷海也;宿之于莱,莱野也;致之于单,单堵也。”可解释为:朱—官、馀—盐、莱—野外、夷—海、单—墙。“方”是指二只船连在一起,连舟的意思。“朱方”在吴越语中的意思是官家存放船只的地方或是官家管理船只的地方。
    
    镇江地理影像图
    上图是镇江地理影像图,从圌山以西至丹徒古镇,古时是长江的江湾,是渔船的避风港,也是宜国官方管理船只的地方。当初吴国封齐庆封邑时,肯定不能以“句宜”都城名封给庆封,所以改用了“朱方”名。朱方邑的范围就是西周时期的宜国领地的一部分。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二
    吴王余祭为什么会把曾经的都城封给外臣庆封?

    公元前545年,春秋晚期。这一年,齐国左相庆封如丧家之犬,从渤海之滨,逃到了地处偏僻的吴国。出人意料的是,吴王馀祭竟然将朱方这个地方赏给他,而且还将女儿嫁给了他。于是,庆封聚集了很多族人居住在朱方,财富甚至超过了在齐国担任左相的时候。
    这件事,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据《左传》记载,当时有人就议论说:“好人富有,那叫奖赏;坏人富有,那叫灾殃。上天恐怕要将灾殃降临到他身上了,他和族人一起,会在朱方这个地方被杀掉。”
    要知道,当时的长江流域并不发达,吴国也正在崛起之中,称不上是个大国。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投奔吴国呢?《韩非子》中记载了一段庆封和族人的对话。族人问庆封:“晋国比较近,为什么不去晋国呢?”庆封回答说:“跑得越远,越容易避难。”族人闻言,叹息道:“如果能改变贪妄之心,住在晋国没什么危险,如果这种贪妄之心不变,虽然吴国比较偏远,怎么能保证安宁呢?”族人的所说的贪妄,是指庆封的权力欲望及野心。
    又是赏地,又是嫁女,吴王馀祭为什么要如此厚待庆封呢?
    公元前545年庆封奔吴时,吴国形势很不乐观。当初寿梦时期,在大国晋国“联吴制楚”的策略下,吴国开始向楚国宣战。结果楚国亦采用“联越制吴”策略,使得吴国受到楚国、越国的夹击,军事压力增大。吴王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即位。诸樊是个有勇缺少谋略的国君,在位时做错了一件事,楚共王刚死,就亲率吴军攻打楚国,却忘了自己还在父王的行孝期,结果呢?还被楚军打了个大败仗。吃了败仗后的诸樊,求助于盟国晋国,结果晋国在向地组织联盟会上,却遭到中原同盟国的一致遣责,认为吴国这次战争不守周王朝礼仪,不道德。从此,吴国得不到大国晋国的支持,还受到了周围中原国家的一致对立。为此,吴王诸樊不得不将都城南迁,最后又在与楚国的一次交战中被射杀。
    诸樊死后,余祭即位。吴王很想改变吴国的这种被动局面,正好齐相庆封来奔,吴王余祭看到了希望。
    齐相庆封,姜姓,也算是姜子牙的后裔,在大国齐国任大夫多年,中原的文脉还是有些,加上庆封族人相聚朱方。他的族人也都有些来路。在吴国被中原孤立的时候,用齐相庆封来刺探军事情报,有用于吴国的战争。正好,庆封又是一个“贪妄之心”的人,正好被利用。于是,吴王余祭封朱方给庆封,一方面让他刺探楚国等国的军事情报,另一方面也可以扼守长江边邑朱方。《吴越春秋》亦有记载:“楚灵王会诸侯伐吴,围朱方,诛庆封。庆封数为吴伺祭,故晋楚伐之也”。伺祭即侦察也,祭是作察的意思。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朱方是吴国的第一个县,最初的县是作为边疆之地,作为大臣守望的边邑,与封国有着更本的区别。
    为了能笼络住庆封,吴王余祭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也是吴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政治联姻。其实吴王余祭对庆封也不是一点都不防,在他封庆封于朱方时,同时把朱方与吴国都城之间,分隔出一块领地“延陵”封给了他最信任的人,即余祭弟季札,古称“延陵季子”。
    虽然对于庆封在朱方的事迹《左传》并无记载,但很显然,庆封为吴王图霸事业是有一定贡献的,才会得到这样优厚的待遇。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三
    余祭与余昧的年位之争

    《春秋》于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夏,书曰:“阍弑吴子余祭。”《左传》于此年曰:“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阍以刀弑之。”今本《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亦有记载。故世人都知,余祭在位四年,后被越人阍杀死。余昧继位,在位十七年。然《史记?吴太伯世家》、《十二诸侯年表》所记,却与《春秋》有异,特别是《十二诸侯年表?吴表》,前后矛盾。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正好与《春秋》相反,记载余祭在位是十七年,余昧在位是四年。引发了后世不少学者对余祭、余昧在位年限之争。
    《十二诸侯年表?吴表》于吴王余祭四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载曰:“守门阍杀余祭。季札使诸侯。”余祭之后,吴王余昧(《左传》作夷末)即位,故此年以后,当为余昧之纪年。但余祭的纪年并未结束,《年表》一直延续到余祭十七年,之后的明年才是吴王余昧元年。也就是说,余祭在被守门阍剌杀后,又“在位”十三年。这不仅让人费解,也与《春秋》、《左传》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吴越春秋》中载:余祭在位时间也是十七年。
    《十二诸侯年表?吴表》的前后矛盾,说明了余祭被阍刺杀,可能没死。苏州博物馆2014年征集到的一把非常珍贵的吴王余眜剑,为此解开了谜底。
    
    苏州博物馆:吴王余眜剑
    这把苏州博物馆从民间征集而来的吴王余眜剑,柄剑长57.5,宽4.8厘米,一字窄格,圆首,圆茎带箍,宽斜从,中部起脊,双刃弧曲,有束腰。它的引人注目不光是因为保存相对完好,最为珍奇的是,其上铸有两行铭文,每行三十七八字,共75字,且铭文完好无缺,是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可谓是集兵器、礼器于一体的罕见珍品。
    这把剑的主人,在历史学家、考古专家等论证下,确是余眛无疑。但到底是余眜(mo)还是余眛(mei)?专家各有说法。北京大学副教授董珊认为,读mo还是mei均可,目前很多人读mei,他觉得读mo也对。但浙江大学教授曹锦炎认为,此字应该读mei,且写法应该以“眛”为准确,“吴地读音应该从‘未’音,所以写为‘眛’,读作mei确凿无误。”
    “吴王余昧剑身所铸铭文的内容涉及到‘寿梦、余祭、余眜’三位吴王,还有伐麻、伐荆楚、伐越等三场战役的内容,也涉及到吴国王位继承的兄终弟及之制,具有很高的展示、研究和文献价值。”在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看来,通过铭文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可以解决有关古吴国一些存在争议性的问题。
    根据吴王余昧剑上的铭文所述,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余眛和季札,寿梦想传位于季札却又不合礼制,且季札礼让兄长不肯,诸樊继位后立下“兄终弟及”之制,死后传位于二弟余祭,希望最后能传于季札,最终季札也没有当上吴王。这与《史记》中的有关吴王“兄终弟及制”的记载相吻合。
    吴王余眛剑铭文的出现,也解决了余祭与余眛在位的时间相争问题。有专家说,剑身铭文中的提到的“伐麻”之战,按《春秋》记载,发生在公元前538年,也就是吴王余眛六年,而铭文中明确指出余眛是接到“伐麻”的命令而去征战,可见当时他还不是吴王,尚未继位,所以《春秋》记载有误。专家推论,根据这柄剑铭文内容和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藏吴王余眜剑(又称鲁迅路剑)记载的“伐麻”之战时间,证明应以《史记》的说法为准,即余祭在位十七年(公元前547-前531年),余眜在位四年(公元前530-前527年)。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四

    季札三让王位

    季札人称延陵季子,是泰伯的第19世孙,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与孔子齐名的圣人,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季札博学多才,饱读群书,懂得政治军事,精通音乐舞蹈,季札“让国”、“观乐”、“挂剑”等典故传颂至今。从公元前561年起,季札效仿祖辈泰伯的做法,三让王位更是为世人所称道。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61年,泰伯的第18世孙吴王寿梦离世。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眜,四子季札。四子之中又以季札最为贤明,从小聪明过人,熟读《诗》、《书》,通晓礼仪,仁义礼让四德俱全,深受寿梦喜爱,寿梦想要传位给他,季札谦让,认为不适情理,坚决不受。《史记》记载“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左传纪事本末》里记录有季札当时坚辞不接受王位的讲话:“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意思是说,我真不想做君王,前面既然有规定了,何必要破坏而私循父子情感呢!于是他坚辞不受,因此只好立长子诸樊,由他代理执行政务,掌管国家政权,等办完父亲的丧事以及守丧完毕后再说。此为季札一让国。
    公元前560年,诸樊元年,孝顺的诸樊守孝结束脱下孝服就要让位于季札说:“我愿达前王之义”,命季札遵吴王遗诏而即位,但季札还是不接受。并用曹国人拥立子臧而子臧逃离曹国的故事来说服诸樊和吴人,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原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季札批判了曹成公杀太子自立为王不知守义的行为,高度赞扬了子臧逃离曹国以成全曹成公而“遵守节义”,并说:“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也愿意学习子臧的义举”。由于诸樊和吴国百姓一致拥立季札为王,季札见推托不掉,便放弃了自己的王室身份,逃到边地去农耕。众人见季札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强求,诸樊只好正式立王。这是季札二让国。
    据《吴越春秋》记载:“(馀祭)十七年,馀祭卒。馀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让,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昔前君有命,已附子臧之义。洁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遂逃归延陵”。我已明言不接受王位,并已举子臧守义之例。今欲洁身清廉,崇尚品德,仁义处世,富贵对于我,像秋风吹过耳朵一样。又据《公羊传》记载:“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竭(诸樊)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谐曰喏”。兄弟誓约,王位不以父子相传,而改为兄弟继承。为了早日把王位传给季子,诸樊领兵伐楚,公元前547年,战死沙场。群臣遵照寿梦遗命和兄弟誓约,立次子馀祭为王,馀祭一面把“季札封于延凌,号曰延凌季子”,一面效法长兄,于公元前527年“好勇轻身而亡”。馀祭去世,弟馀眜立。公元前523年,馀眜也身患重病去世,馀昧临终前,不忘父王遗命,授位给季札,但季札仍然不接受王位。吴人遂立余眜之子僚为王,季札认可,重回朝中辅政。这是季札三让国。
    季札让国的事迹写进了《史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等史书里,后人称之为“后三让”。天下也都在传颂这一圣贤之事,季札遵守周礼,崇尚礼乐,洁身清行,厌恶暴力,严格遵守着嫡长继承制,稳定国家和政权,如此“守节”和“让国”,为众人所赞誉。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季札发自内心的评价,称季札为“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季札以贤德著称,他三次让国,继承了先祖泰伯和仲雍的美德,故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至德第一人是泰伯,至德第二人是仲雍。)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五
    泰伯三让与季子三让有什么不同?

    在三千多年前的江南勾吴国历史上,有过二次姬姓圣人“三让皇位“的故事,一次是商朝末年,吴泰伯让王于弟季历之事,被世人称颂为“前三让”,另一次是在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之子季札让王之事,被世人称颂为“后三让”。“前三让”和“后三让”虽然一直被历代文人所称颂,但它们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及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生了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周太王看到季历的儿子姬昌有不凡之才,所以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于是,作为王位第一继承人泰伯作出了一个让人非常感动的事,就是带着二弟仲雍及全家,一起南奔吴地,并用“断发纹身”后不宜继位等善言与手段,给弟弟王季创造合情合理的继位条件,从而使后来的昌能直接从父亲那里继承王位。后来姬昌也不负众望,成了后来名震天下、永垂青史的周文王。
    泰伯和仲雍这样做既成全了父亲的心愿,尽了最大的孝心。泰伯三让王位最大的好处是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的盛世。同时,泰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
    这种三让天下的示范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成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让人们都懂得了“孝为至德”,懂得了能够为了兄弟之情而勇于谦让。孔子《论语》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无得而称焉”,是说: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们。即使到了现在,泰伯三让王位这种精神还在被当代人所传颂。在无锡梅里,人们为了纪念泰伯,每年正月初九都要在梅里举办泰伯庙会以示纪念。
    到了春秋时期,吴王寿梦遇到了与古公亶父一样的事情。寿梦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的品德、才能在兄弟中是最为突出的,故寿梦想把王位传于季札。《公羊传》说:“季札弱而才,兄弟皆爱之。”不久,寿梦死,诸樊遵照父亲的遗愿,想立季札为国君,季札不肯,坚决辞让,此事只好作罢,便由诸樊继位,担任国君。诸樊在三年除丧后提出要让位季札,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君,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后来,在《史记》、《吴越春秋》、《公羊传》等史籍中都记载了,诸樊兄弟相继采用兄终弟及的古礼来,最终传到季札继承王位,达到父亲寿梦的遗愿。可是,最终季札还是采用逃离的办法,不肯接受王位,最后没有办法,只得由余昧的儿子僚继承了国君。这也给吴国宗室埋设了一棵地雷,导致十一年后,诸樊儿子公子光刺杀吴王僚的事件发生。
    在历史上,季札是被孔子推崇的圣人,有“南季北孔”之尊称。季札的故事很多,很感人,季札“三次让国”故事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对于“季札三让”,历史上有二种评价,一种是以太史公司马迁为主的主流意见:“春秋争弑不顾骨肉,孰如季子始终让国”。圣人季札多次让国,不图名利,高风亮节,至德大贤。但另一种持反对意见,认为“季札三让”只是沽名钓誉、消极避祸。如唐代左拾遗、常州刺史独孤及认为:“季子三以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也;附子臧之义,非公也;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也;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也。”意思是:季札三次退让继承吴国王位,《春秋》这部经典上对此大为褒奖。我从过去的史书中验证了一下以前听到的这种说法,私下认为,不听先王的命令,不能叫作孝;与子臧让位的义举相比附,不能叫作出以公心;坚持长子继承的礼制,保全自己的节操,使得国家被篡夺,君王被杀死,不能叫作仁;出使外国能观察形势的变化,在自己国内却不去讨伐叛乱,不能叫作智。明朝的刘基在《尚节亭记》中也说:“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
    从史籍书的记载看,季札三让王位肯定是出于真心。那么季札为什么一而三地不肯继承国君王位呢?
    因为到了周王朝时期,周朝是一个尊从礼义的国家,有一整套“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体系。也就是说,王位继承人先是在正妻皇后所生诸子中,选立长子为继承人;如果嫡长子早殇而有子,则立其子;长子无子则由其嫡次子顺序继承;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选择庶子中的长子为继承人,如果嫡庶子皆无,则依照亲疏昭穆顺序选定继承人。季札是圣贤之人,他不想做出越礼之事,他只想学子藏一样,做个“守节”的盛德之人。事实上,季札的后三让得到了世人的称赞,被称为三让天下的贤德之人。
    从上面泰伯三让和季札三让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三让”和“后三让”是完全不同的,造成的结果也相反,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不同:
    一是遵从父命的不同。泰伯南奔是揣知父意,为了达到父亲遗愿而出奔,是孝顺之行。季札辞让是违背父意,虽然是为了遵循宗礼,但到后来兄终弟及至季札时,还一味的逃离,辜负了三位兄长的一片真情和吴国百姓的期待。
    二是让贤对象的不同。泰伯让的是侄儿姬昌,姬昌被历史证明是一位贤明圣哲之君,因此,泰伯之让是让贤,是为周王朝的百姓考虑。季札是兄弟中最有才能之人,这也是寿梦想立他为国君的原因,也是吴国百姓想拥戴他为国君的理由。可是季札三让王位,成就了诸樊、余祭、余昧、公子僚的国君之位,这并不是吴国百姓所希望的。
    三是三让后各自的作为也有别。泰伯三让,到了江南,将北方的农耕文明带到尚属蛮荒之地的江南,使长江三角洲的面貌得以迅速改观。季札三让,退守延陵郊外,寂寂而终。
    四是三让的结果或影响不同。泰伯三让,让出了父子兄弟敦亲和睦的气象,给周文王、周武王让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同时也为江南吴国开创了基业。季札第一让,让吴王寿梦刚开始强大的吴国基业,到了诸樊手上变成了完全被动的局面,造成吴国都城的被迫南迁。季札的第三让,吴王僚登基,让诸樊长子公子光不服,造成了后来专诸刺杀王僚、要离刺杀吴国第一勇士庆忌的事件。季札三让没有达到让吴国更加强大的效果,反而让吴国百姓陷于动乱的局面之中,吴国都城也是再一次南迁至姑苏。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六
    季札出访时访问了哪几个国家?

    季札周游出访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哪么他到底到过哪几个国家呢?
    公元前544年,吴国派季札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考察。在去鲁国的路上,途经一个小国叫徐国,季札顺道访问了徐国。徐君热情地招待季札。席间,徐君目不转睛地盯着季札的配剑,很是喜欢,可是又不好意思开口。聪明的季札早已心领神会,笑着对徐君说:“这把宝剑是我们先君太伯留下的传世之宝,您喜欢这把宝剑,我也不会不舍得。不过,我还有外交使命,这把配剑因外交礼仪的需要,一时还不能离身。待我完成外交使命返回后,我一定当面赠送给您。”
    徐君听后满心欢喜和感激,衷心祝愿季札出访取得圆满成功,早日返回,并用隆重的国家仪仗,欢送季札。
    季札到了鲁国,鲁君请他欣赏鲁国国家乐队演奏的周乐。季札对演出予以很高的评价。并对西周以来各诸侯国的乐曲,作了精辟的分析解释,使鲁君明白了其中的许多疑难。季札丰富的音乐知识,极高的鉴赏能力与十分专业的理论,连鲁国音乐大师都自叹不如。
    季札离开鲁国又来到齐国,十分详尽地考察了齐国的政治与社会状况。在与齐相晏子会谈时说:“您还是赶快把齐王给您的封地和授予的大权,交还给国君吧。无权无地才会让您身处险地而不惊,保得后世平安。否则难免有杀身之祸。”
    晏子听了大吃一惊,赶忙请教。季札对他仔细分析了齐国的政治形势,认为一场祸乱在所难免。后来齐国果然发生政变。而晏子因信服季札的分析,早已将土地、权力交了出去,成了一个普通百姓,平安地幸免于难。
    离开齐国,季札又来到郑国,会见了老朋友子产。他对子产说:“根据我的判断,郑国统治集团奢侈腐败,人心思变,不久要发生内乱。到那时,只有您才能挑起重建国家的重担,希望您多多保重,好自为之。”
    第二年(公元前543年),郑国真的发生内乱,子产也果然在人民拥戴下,当上相国执政。子产于是大刀阔斧推行各项改革,重视教育和发展经济,郑国重又气象一新。
    季札又来到卫国。通过与新老朋友的交往,季札发现卫国有许多贤明之士,卫君也很开明。于是他对人说:“卫国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是有很多贤士良臣辅佐卫君,卫国是一个政治十分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
    果然卫国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一直是平安无事。
    季札最后一站是晋国。他看出晋国王室已经日落西山,而士大夫的势力则日益强大,晋国快要发生分裂了。而且他还预言: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三家实力最强。后来果真出现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季札顺利完成了外交使命,返回时特意经过徐国。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徐君因患急病不治,竟已死去多日了。
    季札十分痛心,令人备好祭品,亲自到徐君墓上祭奠。离开时,季札将宝剑解下,悬挂在徐君墓碑上恳切地说:“我曾经答应您,出访归来时当面赠送宝剑,可惜阴阳相隔,给我留下深深的遗憾。现在宝剑就在这里,您若泉下有知,就请收下吧。”说罢,季札再三礼拜,挥泪而去。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七
    延陵名字由来,季札为何称延州来?

    季札三让王位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因其贤能,寿梦想把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不肯接受。长子诸樊当上王位后,继承父亲寿梦的事业,继续开疆扩土。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十三年)十二月,吴王诸樊率军攻打楚国的附庸国巢国,吴王诸樊不幸中箭身亡,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为了能满足父亲的意愿,吴王诸樊临死前,命将王位传给次弟余祭,想依次相传,最终将国家交给季札。《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於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公元前544年,余祭在位时,为感谢季札的让位之恩,将宜地南部的沿江边地分封给季札作为邑地,取名“延陵”,故世人称季札为延陵季子。《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封於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延陵之地名是由于季札所封邑地是沿着宁镇山脉余脉;雩山、龙王山、马迹山、真观山、水经山、建山、小黄山等山为界线而封邑(见上图所示),古时山又称陵,延陵名字由此而得名。
    余祭死,余昧立。公元前529年(余昧二年),《公羊传》载:“吴灭州来。” 钱穆《史记地名考?州来》:州来本小国,后属楚。鲁成七,吴始争州来。昭二十三年鸡父之战,州来遂为吴有,以封季札,号延州来。
    余祭在位时,封季札于延陵。到余昧执政时期,公元前529年,吴国夺取了州来(现安徽凤台县),余昧为感谢季札的让国,亦封季札于州来。故世人亦称季札为“延州来”。是因为季札的采邑有“延陵”和“州来”二个的原因。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八
    延陵邑与丹阳、常州、江阴的关系?(上)

    在古代分封制下,分封实际上是给自己的族人或者功臣进行分封,一般都以城池作为分封邑名。春秋战国时期也一样,那么吴王余祭分封给其弟季札的延陵邑,其城池在哪呢?
    这个问题,现有史料上没有交待清楚。我们根据秦置县,知道了当初余祭分封的领地是在现丹阳北部、常州北部、江阴北部的沿江一带,这块领地,以前不属于“勾吴”国的,后被吴国扩疆领地所占领,并在余祭时代分封给季札。延陵邑这个名字,是因其领地是沿宁镇山脉向下延伸,沿宁镇山脉余脉的雩山、龙王山、马迹山、真观山、水经山、建山、小黄山等山(古时山又称陵)为界而封邑而得名。
    我们再从吴王余祭在同时代还分封一个邑,即原“宜”地改名为“朱方”,分封给齐臣庆封。从这点上看,延陵邑这个城池名应该也是余祭在分封时改的,名字的取源也是与分封的领地有关。
    在春秋战国早期,丹阳这边紧靠“勾吴”国政治中心,并与“宜”国相邻,相对比较繁华,肯定有城池。南朝陶弘景撰《真诰》载:“秦时有道士周太宾,及巴陵侯姜叔茂者,来住句曲山下,又种五果,并五辛菜。…地号今亦存,有大路从小茅后通延陵,即呼为姜巴路也。”说明,秦时茅山北面就有延陵城池存在。

    春秋战国早期,东边江阴地靠大海东端,地势低洼,原属越族地,相对比较偏辟、荒凉。估计无大型城池存在。江阴县最早建置是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划毗陵、吴县、无锡县部分土地改设暨阳县。暨阳是江阴县早期的名字,源自季札晚年生活地既阳。既阳名字是楚国占领吴地后改名的。楚国比较喜欢“阳”字,取季札的姓氏“姬”成既阳地名,并改“延陵”为“云阳”。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废暨阳县,置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始,下辖江阴、梁丰、利城3县。由此可见,江阴地只是季札晚年居住地,季札在此农耕、生活直到死,死后就葬在附近申浦地方。


    丹阳古时比镇江还要出名,历史比较悠久。现有地名已知的古城有:西周古城葛城、曲阿城、延陵(云阳东、西二城)、刘繇城、荆城、吕城、东城、埤城等。可见丹阳在古代早期,确是一个繁华地方。
    元代《志顺镇江志》卷二《地理?城池》云阳东、西城条:“云阳东、西城,在延陵镇渎南。二城相去七里。当丹阳、句容分界之所,即吴楚之境也。吴赤乌前已有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舆地志》云:“(延陵)镇南有云阳东西二城,相距七里,在运渎南岸。”
    根据丹阳市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重置延陵县,县治在今丹阳县西南延陵镇,可以确定此地原为云阳东城。现延陵镇西九里村是古季子庙的所在地。九里村南尚有一村名旧县村,该村与延陵镇相近七里左右,故大胆推测,此地原为云阳西城。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其《卷二十五?润州延陵县》载:“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置延陵县,盖因季子以立名也。”说明这个带延陵季子庙的地方就是晋太康二年所置的延陵县治地。也是记载的秦时位于茅山北部的古延陵城池,从而推测余祭时分封季札的采邑就是位于“运渎南岸”的延陵古城池(云阳西城)。其“延陵”城池名字就是因为其周围地形,正好属宁镇山脉延伸地。
    现在的丹阳市城池,查史籍书,得知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刘繇建城。兴平元年(194年)扬州刺史刘繇过江据曲阿,建“刘繇城”,作为扬州州治所在地。另一个名字“曲阿城”是何时修建已无从考知。《三国志》记载:天赤乌八年(245)开凿破冈渎,自句容东的小其至丹阳西的云阳西城,沟通古运河与都城建康的运输线。破冈渎的终端正好是云阳西城,即古延陵城。
    舆地志》:“延陵县西有东云阳、西云阳二渎,相去七里,与句容县接境。赤乌中所凿。”。东云阳、西云阳二渎是指云阳东城、云阳西城连接古运河的二条古代漕渠,即现在的简渎河、香草河。见下图:

    云阳西城、云阳东城就在运渎的南岸。
    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丹阳的云阳西城是余祭分封给其弟季札的采邑,是季札年轻时候与家人生活的地方,季札死后,这里的百姓纪念延陵季子,于是就有了季札的衣冠墓及季子庙,这也是延陵季子庙自汉代到至今,香火旺盛,从未间断过的原因。
    江阴既阳是季札晚年生活的地方,是季札真正的墓冢所在地。只因春秋时期,人丁稀少,逐渐荒废。后来因年代久远,又被人遗忘。直到宋代崇宁年间,常州府知事朱彦的努力,才又被世人挖掘、发现,但也因时代久远而信任度被打折。
    以上分析可知,延陵邑地与季札生活过的丹阳、江阴有关。为什么现在的世人都只知道延陵是常州的古称呢?延陵改毗陵、晋陵、常州是大家熟知的共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事,因年代久远,百姓了解甚少。加上历史上的江阴地,最早是由毗陵分出来的,一直隶属于常州府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月,才改属苏州专区管辖。1983年3月,无锡市从苏州专区划分出来,江阴又改属无锡直至现在。
    由于江阴长时期属于常州管辖,自毗陵成立开始,毗陵史料上记载,毗陵是季札居住的地方,故造成今天的局面,认为延陵是常州最早的称呼。

    我们从史料上已知的秦置县开始分析。见上图,秦时所置县还是依据于古吴国所封城池。吴县作为吴国中心地,其领地最大,故在《汉书?地理志》所置县中排名第一,曲阿(云阳、延陵邑)县其领地其次,故在《汉书?地理志》中排名第二。
    毗陵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代。上图中秦置吴县及曲阿县领地太大,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己亥,汉高祖刘邦把吴县与曲阿地重新划分,以西向东分置成句容、曲阿、毗陵、无锡、吴县。季札所生活过的二个地方:延陵被分置在曲阿县下面一个乡。晚年居住的地方既阳被分置在毗陵县下面一个乡。
    毗陵城是在西汉以淹城基础上所建,即今常州城。其虽不属于古吴所封的延陵邑地,但距延陵邑地不远,慕延陵名气,又因丹阳延陵地名已存在,故名为毗陵。意思就是傍着“延陵”邑。《汉书· 地理志上· 会稽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毗坛。”师古曰:“旧延陵,汉改之。”这是因为,毗陵北部地区(包括现江阴地),原都属于吴国的延陵邑,东北部江阴既阳乡还是季札晚年生活之地。
    三国吴分无锡以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晋太康初,省校尉,分吴郡置毗陵郡,治丹徒。永嘉五年,因避名讳改为晋陵郡,仍徙治丹徙。早期的毗陵郡、晋陵郡都治丹徒,可想而知,那时的毗陵城、晋陵城城池不大,还不出名。
    隋废晋陵郡,置常州。历史上,常州地区从来没有叫延陵的地名。
    50年代,考古学家在古淹城挖掘,出土了3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陶器。2005年,徐作生在淹城走访时突然发现了明朝时期撰的《淹城窦氏宗谱》载:“吴越争霸,越子为质于吴,被拘于斯,不得还国”。文中的“越子”,指的是勾践和范蠡的通称。原来淹城原住居民大多姓窦,并证明了淹城是关押越王勾践的地方,与吴国的季札无关。
    从上所知,“云阳”、“延陵”、“既阳”地名都同延陵季子有关。毗陵名与季子的关系,因其城池紧邻延陵邑而得名。正因为既阳是季札晚年居住地,过去地属常州,故被世人认为延陵改为毗陵,是季札居住的地方。现在江阴既阳地已划给无锡市,那么,延陵与常州的关系应该怎么看呢?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十九
    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专诸为什么要刺杀王僚?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排在第一位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专诸。
    专诸,春秋时吴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人,是个屠夫。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见“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当时,流亡至吴国的伍子胥饿得也快没力气了,正好碰到了正在与人发生争执的专诸,伍子胥在一边默默地观察着这个壮汉,他觉得这个人并非普通的市井之人,全身透露出一种天生不怕死英雄气概。于是,便主动与这名壮士结交,成为好友。后来,公子光(吴王诸樊长子)为了谋取王位,秘密招收有才、有智谋的人士,来自楚国的逃臣伍子胥投靠了他,并介绍专诸给公子光。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对待他,因为专诸有老母亲,他一直都放心不下,所以公子光为了让专诸放心地为自己服务,便好好地服侍专诸的母亲,让专诸为此十分感动。
    公元前前516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
    这时公子光对专诸透露了自己想杀王僚,夺回吴王宝座的心事。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这时候的专诸还有一个顾虑,就是自己年迈的母亲。公子光看出了专诸的心事,对专诸承诺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而专诸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为了不让儿子有负担,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此后,专诸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为刺杀吴王僚作准备。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经过精心准备,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离开宴席。专诸把匕首藏在鱼的肚子里,小心翼翼地向吴王僚呈上自己精心烹制的鱼,就在吴王僚举起筷子将鱼肉放进嘴里的那一刻,专诸抓住机会,一下子将匕首刺向了吴王僚,吴王僚被专诸刺杀了,临死前都不知道这个叫做专诸的人为什么要杀他。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们剁成了一堆肉泥。随后,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称霸一方的吴王阖闾。
    阖闾即位后,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封专诸之子专毅为吴国上卿,把专诸安葬在无锡太湖边的鸿山脚下。如今无锡鸿山东岭仍有“专诸墓”存在。
    专诸刺杀吴王僚,有感于公子光的恩情,也有感于伍子胥对自己的惺惺相惜之情,这种所谓的义气,如今的人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古代这是难得的,也是崇高的精神。由于专诸成功刺杀吴王僚,成就了一代吴王阖闾,改变了历史,使得吴国成为了春秋一霸强国。所以,专诸也被列为春秋战国的四大刺客之首位。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
    要离为什么要刺杀庆忌?

    公元前516年,诸攀儿子公子光因不满余昧儿子僚继承皇位,通过逃亡过来的楚臣,利用刺客专诸杀死了吴王僚,自立为吴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吴王阖闾。阖闾登王位后,得悉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此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现在庆忌逃亡在外,寻找机会,收罗人马,结连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阖闾非常忌惮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就这样庆忌便成为了阖闾的心头之患。
    阖闾与吴国大夫伍子胥商议,寻找勇土刺杀庆忌。子胥便推荐了家住无锡鸿山山北的屠夫要离。要离父亲为职业刺客,本人为屠夫,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要离足智多谋,日常以捕鱼为业。今无锡鸿山十八景之一,东岭山上的"磨剑石",就是当年要离磨剑的石块。
    当阖闾见到要离高不过五尺,腰大貌丑,大失所望。但伍子胥非常了解要离的本性,经伍子胥极力推荐,吴王阖闾同意了。要离与吴王密谈后,毛遂自荐,说是要去杀死庆忌,庆忌的疑心很重,吴王阖闾担心不能成功,于是要离说:“大王杀死我的妻儿,再断我一臂,便可消除庆忌对我的疑心。”吴王阖闾不同意,说:“你帮我除掉敌人,我怎么能杀死你的妻儿呢?”要离回答道:”一个战士,怎么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呢?大王只需要在我回来之后厚葬他们就行了。“吴王很感动,同意了要离的要求。
    于是在朝堂上,伍员与要离入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保荐要离为将军,率军攻打楚国。吴王阖闾不屑一顾的看看要离说:“寡人观看要离之力,还不如一个小儿,怎么能够胜任讨伐楚国的重任啊!况且我们吴国刚刚安定下来,怎么能随意用兵打仗呢!”要离说:“大王啊,您一点也不仁慈,伍子胥为您谋划夺得了王位,平定了吴国,您难道不打算给伍子胥报仇雪恨了吗?”阖闾闻听怒不可遏,令大殿上的武士把他推出去断其右臂,然后投入监狱;又把他的妻子抓起来。吴国其他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奥秘所在。后来,伍子胥又设计让要离越狱逃走,吴王再次震怒,下令杀死他的妻子,并焚烧、弃尸于闹市。
    要离逃出之后,四出鸣冤。听说庆忌避难在卫国,便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庆忌了解到要离是从吴国投奔他的,对他最初是无法信任的,后来看他的右臂真的断了,并打听到他的妻子也是被吴王阖闾所杀,并焚尸于市,就相信了他,用他为心腹,令他每日训练士卒,修治舟舰,准备讨伐吴国。

    三月之后,公子庆忌率兵乘船伐吴,要离对庆忌说:“公子您应该亲自坐在战舰的船头,这样既可以鼓舞士气,又便于指挥船队前进。”庆忌听从了要离的建议,亲自在船头坐定,要离手执短矛在一旁侍立。大军浩浩荡荡向前进发,忽然江面刮来一阵强风,庆忌的战船被风刮的摇晃不定,庆忌也随着船体的摇晃而坐立不稳。要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着颠簸摇晃之势以短矛刺中庆忌,短矛透入心窝,穿其后背而出。身受重伤的庆忌此刻才醒悟要离断臂的真正目的。但是他不愧为天下第一勇士,他忍着剧痛,单手提着要离,把他的头投入水中,如此三次,然后又把淹得半死的要离横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大笑着对他说:“天下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竟然能用这种苦肉计来刺杀我啊!”庆忌身边的卫士冲上来要把要离碎尸万段,庆忌摆了摆手说:“这个人是天下少有的勇士,我们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内杀死天下两个勇士呢!”庆忌伤势太重,渐觉不支,他深知自己不能支撑多久了,就对他左右的卫士说:“你们不要杀死要离,可以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诚。”说完,他把要离扔到甲板上,自己用手抽出刺穿身体的短矛,当时血流如注而死。庆忌的卫士们遵照遗命并没有为难他。但是要离想自己从此就不能容于世,便举身投水自杀,但是却被庆忌手下的卫士们捞上来。左右的人劝他快回吴国领赏。
    要离回到吴国,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不愿接受,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说完便自刎于金殿。
    要离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深知勾吴国的皇位传承有问题,由诸樊开始的以兄传位给弟的传承方式,到了下一辈时就会出现皇位争抢的问题。现在公子光已经抢夺了皇位,使皇位继承回复到了原位,若是再由庆忌来抢回皇位,那么,吴国就会面临内部战乱,吴国有可能面临灭亡的可能,百姓会饱受战乱之苦。所以,要离宁愿牺牲自己一家,换来勾吴国百姓的安宁。《吕氏春秋》:“要离可谓不为赏动矣。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忘其辱。”
    吴王阖闾根据要离生前的遗愿,便令伍子胥将要离葬在鸿山东岭南麓杨梅坞专诸墓旁。要离的英勇事迹也让他被为中国四大刺客之一。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一
    东海第一勇士为什么自杀于要离床前?

    中国四大刺客之一要离,家住无锡鸿山,是专诸同乡皆好友,伍子胥第一次被专诸所救时曾在要离家借过宿,三人可谓是互相感佩、惺惺相惜的好友。专诸乃屠户,而要离父亲是职业刺客,要离本人以捕鱼为生,兼职屠夫,帮专诸杀猪宰狗。要离也是一神勇之人,剑术高超、胆略过人。但生得身材瘦小,形容丑陋。且父母早亡,家境贫寒。曾在打鱼时救得一女,后感其恩嫁之为妻,并育有一子。一家相处,倒也融洽。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记载了一件事,当年伍子胥介绍要离给吴王阖闾,去刺杀吴国第一勇士庆忌时,阖闾见到要离的身材形貌后,根本不相信要离有这个本事。于是,伍子胥给吴王讲了要离机智羞辱齐国第一勇士椒丘祈而死的事情,使得吴王阖闾相信了要离的能力,把刺杀庆忌之事委托于要离。
    此事在《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哪么东海第一勇士为什么自杀于要离床前呢?《吴越春秋》中是这样记载的:
    东海勇士椒丘祈受齐王委托出使吴国,途经淮津渡口时,想让马在渡口水。管理渡口的官吏告诉他,河中有神会吃马,不要在这里让马喝水。椒丘祈说:‘壮士所掌有的马,什么神敢冒犯?’于是就派随从到渡口让马喝水,水神果然夺取了他的马。马沉到水中去了,椒丘祈十分愤怒,跳入水中,与水怪大战三日三夜,不分胜负,出来时只伤了一只眼睛。为此,椒丘祈自以为是天下之勇,名声大震。

    椒丘祈到了吴国,正好碰上朋友的丧事,椒丘祈仗着自己敢与水神决斗的勇气,在他朋友的丧席上,当着众多吴国大臣的面,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神气。要离实在看不惯,正色地对他说“听说勇士者,与日战不移表、与神战不旋踵,宁死不受其辱。你与水神交战,没有追回马的性命,自己反而伤了眼睛,形残名辱,你还有何面目在众大夫面前沾沾自喜呢?”,椒丘祈被说得哑口无言,含愧而出。
    要离回到家,情知晚上椒丘祈必来报复,他告诉妻子“夜间把所有的屋门、房门打开,任其出入”,其妻子知道他的勇气,照要离的话去做。
    到了夜晚,椒丘祈果然去了,看见要离的家门没关上,登上他的厅堂,也没上门闺;走进他的卧室,也未加防守,而是散开了头发朝天躺着毫无畏惧。椒丘祈直接来到要离的床前,手拿利剑揪住要离说:“你真是该死!一不该当着大家的面羞辱我;二不该明知我来,而不关门,让我轻易就进来了;三不该见我已来,你还不躲避”,要离从容不迫地答“我并没有三个该死的过错,而你却有三种没有德才的惭愧:一是我在上千人的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你,你不敢当场报复,是无能的表现;二是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有偷袭的嫌疑,不是勇士的作为;三是你的剑已刺到我的喉舌,还大言不善,证明你心虚”。椒丘祈不料世上还有如此之勇士,大叹道“你才是真正的勇士,我如果杀了你,岂不遭天下笑话?我如果不死,也要遭天下笑话。”,说完,椒丘祈自杀于要离床前。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二
    为什么阖闾刺杀了王僚,他还能当吴王?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鱼肠剑”的来历),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即位,改名为吴王阖闾。公子光这一行为,从根本上推翻了他老祖宗太伯、仲雍奔吴、三让王位的精神,也与季札三让王位精神背道而驰。那么,为何吴国的君位争夺战,没有像其他的诸侯国一般,发生严重的纷争和后续效应呢?
    究其原因,这还和吴国自古以来的传位方式有关。
    吴国的起源,与周王室是密不可分的。当初,周太王为了顺利地传位给季历,周太王之子吴太伯、仲雍就逃到了蛮荒之地避让。仲雍的后代,世代居住在吴地,传到吴王寿梦时,寿梦生了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昧、季札。
    我们都知道,第四子季札是了不起的人物。因此,吴王寿梦也想要传位给季札,出人意料的是,季札数次礼让而不受。寿梦长子诸樊没有选择“太伯奔吴”的方式,而是与弟弟们商量定,采用兄传弟继的办法,最终轮到四弟季札继位。结果直到三弟余昧去世,季札仍然不受君位,于是余昧之子——吴王僚,便接续了吴国君位。这样的传位方式,必然会引起阖闾的不悦和不满。
    《左传》云: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
    我们由吴王阖闾的言论——“我,真王嗣”可以得知,他自认为自己是合法的继任者。那么,事情真如吴王阖闾所说的那样吗?
    《左传》中,吴王阖闾尚未称王前,叫“公子光”。因为他是寿梦长子诸樊的长子,季札拒绝王位的继承,公子光就应该是吴国王位继承人中的一员。而且,他的顺位应该是先于吴王僚的。作为阖闾,眼看着比自己辈分低的人称王,他当然不甘心俯首称臣了。因此,阖闾心中暗藏杀机。
    从道理上讲,按照“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季札应该要即位,而如果是“父死子继”,那么诸樊之子就是第一继承人,而非余昧之子吴王僚。由此可见,这种情况中间就产生了王位继承人的不确定性。我们都知道,因为吴王僚的地位并不比阖闾正统,所以,阖闾本身也不认同吴王僚的政权,他自认为取而代之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
    《吴越春秋》中记载阖闾说服了专诸,最终成功地行刺了吴王僚。除了王位的正统性存疑之外,吴王僚本身的性格也是十分嚣张跋扈的,他凭借权势独霸利益,因此阖闾想要夺回君位,除了弑君之外,可能别无他法。
    如此一来,我们尝试换个角度来看“吴王阖闾弑君事件”,说吴王阖闾是夺回正统,其实也可以成立的,那么,究竟谁对谁错?我们来看看贤人季札的反馈和结论。
    “阖闾弑君事件”发生时,季札正在晋国进行外交活动。直到最后的局势已经形成,季札才匆匆赶回吴国。《左传》云:“季子至,曰:‘苟先君废无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由此可见,季札的心态是很平静的,他毫无怨言地接纳了这个现实,仅仅在言语之中表达出了哀死事生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反对阖闾的弑君行为。
    季札如此平静的态度,和有说服力的言论,间接地稳定了吴国的民心。因为以贤人季札的号召力和合法身份,他是最有资格去教训侄子阖闾的人,并且有权力夺回吴国政权。季札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正是以他对阖闾的了解,他认为吴国在阖闾手上一定会延续其父王遗愿,并且还有可能发扬光大。
    事实上,吴王阖闾执政时期,极其胆识,广纳人才,任贤使能,采纳良策,听取民声。他任用了楚国旧臣伍子胥为行人(外交官),伯嚭为大夫,共同参议国事,听取其振兴吴国的建议。经伍子胥推荐,阖闾亲自召见军事家孙武,与孙武讨论晋国六卿强弱,并拜孙武为将军。
    阖闾命伍子胥主持修筑阖闾大城, 阖闾还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
    在军事上,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战略上,确定了先破强楚,再服越国的争霸方略,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频频攻楚于江淮之间大别山以东地区,使楚疲于奔命。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吴王阖闾十一年(前504年),阖闾派太子夫差率军再次讨伐楚国,攻取了楚国的番邑,迫使楚国迁都于鄀 (今湖北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华夏,开启了自吴王寿梦以来的吴国霸业蓝图。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三
    申公巫臣为什么使吴?

    晋国与吴国的交通,离不开一个叫做申公巫臣的人。申公巫臣本是楚国王室后裔,芈姓屈氏,本名屈巫,字子灵,因担任申县县尹而被称作申公巫臣。巫臣原是楚庄王器重的大夫,但自从遇到美艳无比的夏姬以后,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夏姬本是郑穆公的女儿,又生的天姿国色,早先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陈宣公之孙),故称夏姬。可偏偏是红颜薄命,这种平淡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夏御叔就撒手人寰了,留下夏姬和他们的幼子夏征舒在株林(河南柘城)的封地生活。当时的陈国国君陈灵公,以及他手下的两个权臣孔宁和仪行父垂涎寡妇夏姬美貌,经常明目张胆出入夏家与夏姬鬼混,甚至四人同床作乐。君臣三人还公然把夏姬的内衣穿在身上,在朝堂上互相开玩笑。公卿三人宣淫于夏姬之家,国人既不敢劝阻,更不敢出手干预。直到夏御叔长大成人后,带着家丁将陈灵公谋杀,和陈国大臣们一起立太子午为新君,是为陈成公。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偏听逃亡的孔宁与仪行父一面之词,决意讨伐夏徵舒。陈国一向害怕楚国,不敢对敌,只好将夏徵舒施以“车裂”之刑,并捉住夏姬,送给楚庄王处治。
    楚庄王在见到夏姬,立马想收纳夏姬为自己的妃子,这时申公巫臣就开始出场了。巫臣劝阻道:“王上召集诸侯是为了讨伐罪恶,如果您收纳了夏姬,天下人就会以为您是因为贪恋她的美色才如此兴师动众的,如此还如何统领诸侯。”楚庄王到底还是把霸业放在了首位,听了申公巫臣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忍痛割爱了。庄王的弟弟司马子反对夏姬的美色也是垂涎不已,看到楚庄王割爱,立马要收夏姬为妃。申公巫臣就赶紧又劝,说:“千万不要!你想啊,郑国的公子蛮因为她而早死,御叔也因她而被杀,陈灵公和夏征舒的死,以及孔宁和仪行父的逃亡都跟她脱不了干系,最后陈国都险些毁在她的手上。夏姬就是一个灾星,凡是跟她有关系的人,都不得善终。人生在世已经殊为不易了,何苦还要因为她而招来灾祸呢?”子反闻言也放弃了想念。正好楚国的尹襄老晚年丧偶,于是楚庄王做主,把她许给了连尹襄老。
    也怪连尹襄老点背,娶了夏姬还不到两年,晋楚两军在黄河南岸的邲地遭遇,楚军大获全胜,尹襄老却战死沙场。刚刚嫁人才不到两年,就再次守寡,夏姬也只能怪自己命苦。尹襄老刚死,他的儿子黑腰就每天晚上到她的窗户前骚扰,想要和她通奸。而那个位高权重的司马子反似乎也不怕夏姬克夫的事,也争抢着想要收了夏姬。夏姬不胜其扰,正日夜愁苦的时候,申公巫臣又出现了,他派人给夏姬送信说,你想办法回娘家,我到郑国去娶你。在巫臣的安排下,楚庄王同意了夏姬为娘家郑国的请求。
    夏姬到了郑国后不久,申公巫臣就私下里派人到郑国聘其为妻,郑襄公也同意了这门亲事。但这毕竟是背着楚庄王和司马子反干出来的事儿,是不能公开的事。七年后,楚庄王去世,共王继位,巫臣失去了靠山,由于之前同令尹子重(楚穆王之子,楚庄王弟,司马子反哥)积怨比较深,于是以子重为首的执政大臣开始对申公巫臣清算,申公巫臣开始择机逃亡。
    公元前591年,楚共王登基,楚国想与齐国结盟,意欲争取东方诸侯,申公巫臣争取到这次机会到齐国聘问。《左传?成公二年》有个记载:申公巫臣去齐国路上,碰到了要前往郢都的申叔时和申叔跪父子,申叔跪看到申公巫臣一脸的喜色,就对他的父亲说:“怪哉!这个人虽有履行军事重任的戒惧之心,却也隐含着桑中幽会情人的喜悦之色,估计是要带着别人的妻子私奔了吧?”
    果然,申公巫臣在完成了联合齐国的使命之后,打发副使带着齐国赠送的财礼回国,而自己则直接到郑国去迎了夏姬私奔去了。他原本想投靠齐国,可恰逢齐国在鞍之战中败给了晋国,只好又借着与郤至的私交转投到晋国,并受封到邢地为大夫。司马子反听说之后勃然大怒,愤然要求楚共王重金收买晋人将巫臣封杀。
    楚共王慨然长叹道:“算了吧!虽然他为自己打算是有过错的,但他毕竟对先王是忠诚的,还立下过不少的功劳。再说,如果他能有利于晋国,就算我们送去重礼,难道晋国会不重用他吗?如果他对晋国没有好处,送礼岂不是多此一举?”
    但子重、子反还是把申公巫臣的全族诛灭了,还杀了尹襄老儿子黑要。子重瓜分了子阎的家产,沈尹与王子罢瓜分了子荡的家产,子反霸占了清尹弗忌和连尹襄老的家产。申公巫臣听闻这场屠杀之后悲愤不已,于是便写信给子反和子重说:“你们贪得无厌、滥杀无辜,我一定会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当时正值晋、楚争霸时期。自从晋楚邲地之战失败后,晋国在实力上与楚国相比处于下风。申公巫臣是楚国的老臣,对楚国情况了如指掌,他叛逃来到晋国,得到晋简公的器重。巫臣首先帮助晋国与大国齐国讲和,争取到齐国的支持。其次做的这件事,让大国楚国遭受灾难,从此衰弱,差点灭亡。这件事就是让晋国“联吴抗楚”,复仇楚国。
    公元前584年(寿梦二年),寿梦决定攻打中原郯国。这件事,让中原人对一向不起眼的东方夷蛮国吴国刮目相看。身在晋国的巫臣,也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吴国,似乎看到了复仇楚国的希望。于是,他向晋简公提出了“联吴抗楚”的战略计划,得到了晋景公的允许。征得晋景公意见后,申公巫臣带着儿子屈狐庸立即出发前往吴国拜见吴王寿梦。
    再说中原郯国,是周王朝封在东部的偏远小国。它的西北面是紧邻大国鲁国,东北面是莒国,过了莒国是齐国,南面是淮夷国钟吾,较少来往。面对吴国的兵临城下,郯国国君立即派人向鲁国求救。鲁国朝廷紧急磋商,鲁成公打算派兵救援,不想遭到母亲穆姬的坚决反对,鲁国重臣宣伯,与穆姬关系暧昧,是穆姬的代言人,在朝廷上极力阻止出兵救援。原来九年前,鲁国嫁到郯国的伯姬被休弃回国了。伯姬是鲁宣公的大闺女,母亲穆姬到现在对郯国还怀恨在心。
    世交较好的邻国鲁国不肯救援,令郯国面临国灭祀绝的危险。此时,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挽救了郯国,他就是正在去吴国的路上的申公巫臣。正是他说服吴王寿梦撤围郯国,让郯国自此以后一百五十多年,没有再受到来自南方的威胁。《左传》还记载:巫臣这次出使吴国,还带了楚国的三十辆兵车到吴国做教练,留下十五辆给吴国。送给吴国射手和御者,教吴国人使用兵车,教他们安排战阵,教他们背叛楚国。巫臣又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吴国做行人。行人就是让他在吴国做联系中原列国的外交官。
    吴国在巫臣的帮助下迅速实现了技术飞跃,并很快就发展成了一直可以与楚国抗衡的力量,渐渐将楚国在东夷的附庸侵蚀殆尽,并进一步向西扩张侵扰楚国边境的巢国和徐国,甚至直接与楚国叫板。据说因为吴国的侵扰,子重子反二人果真是疲于奔命,每当他们要北上侵伐郑国的时候,吴国也一定会侵扰楚国,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北上的计划,转而回头抵御吴军。吴军侵扰最为激烈的时候,二人甚至一年之间要七次往返救援。后来子反在与晋国的决战失败后自杀,子重也因为伐吴大败而猝死,申公巫臣的誓言在多年后终于应验了。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四
    伍子胥为什么奔吴?(上)

    在楚平王时代,楚国的武将伍奢及侫臣费无极同在太子建府任官。伍奢任太子傅,费无极为少师。在太子建的眼里,费无极只知道奉承楚王,阿谀谄媚,故太子尊重伍奢而嫌恶费无极,遂为费无极所恨。
    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为了加强和秦国的联系而抑制晋国,楚平王决定和秦国政治联姻。他为15岁的太子建迎娶秦哀公的妹妹孟赢,派费无极作为迎亲大使去秦国迎亲。费无极见孟赢美貌异常,竟然萌生了一个有悖人伦的主意。他在楚平王面前不停夸耀秦国女子如何貌美,让楚王自娶秦女,再为太子另娶他人。本来就好色的楚平王竟同意了这个荒唐的提议。自己娶了孟嬴,而给太子建娶了一个齐国女子。从此以后,楚平王怕太子和秦女见面不好,逐渐疏远了太子建。
    佞臣费无极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子,有朝一日太子建当上楚王时,他肯定会倒大霉。于是,他首先在楚平王前面不断进谗言,让太子建去军事重镇城父戍守边疆。然后又诬陷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里通外国,在北部边境军事重镇城父(今河南平顶山以北)叛楚。楚平王急召伍奢审问,并将伍奢下狱。接着又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害太子建,司马奋扬不忍心杀害无辜,暗地派人给太子建报信,太子建逐逃往宋国。
    费无极又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有才干,不杀掉将成为楚国的祸患”。怂恿楚平王急召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员(子胥)回楚都,妄图将伍氏父子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面对使者的到来,伍子胥一眼看穿了楚平王召令的目的,劝哥哥伍尚曰:“楚王召我兄弟,并不是为了让父亲活命,是怕我们逃脱后成为祸患,所以拿父亲作为人质,假意召我兄弟俩去,等我兄弟俩一到,父子三人就会一起被杀,对父亲的死活有什么好处呢?既然去了救不了父亲,不如投奔别的国家,借他国的力量来替父亲报仇,一起束手待毙是没有作为的。”伍尚说:“我知道应召前去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可是只怨父亲召我们以求生路,而我们不去,以后又不能报仇雪恨,到头来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又对伍子胥说“:你可逃走,你可以报杀父之仇,我将安心就死。”伍尚束手就擒,使者来捕伍子胥。伍子胥挽弓搭箭对着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乘机逃走了。
    伍奢听说伍子胥逃走了,叹息说:“楚国君臣将要苦于战争了!”伍尚到了楚国都城,楚平王将伍奢、伍尚一道杀死。伍子胥离开楚国后,本想逃往吴国,但因路途遥远,加上太子建在宋国,于是追随太子建亡命于宋。不久宋国发生内乱,宋人请求楚平王出兵干涉,太子建和伍子胥被迫奔郑。郑国饱受晋、楚两大国的蹂躏,不敢得罪楚平王,便把这个麻烦委婉地推向了晋国。晋国对郑国在晋、楚之间推行“唯强是从,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不满,便教唆太子建颠覆郑国。太子建政治上不成熟,冒失答应此事,不料事泄,被郑人所杀。伍子胥见事不妙,带着太子建的幼孤王孙公子胜,经黄淮诸小国南下奔吴。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奔吴,一路上受到楚国的追杀,历史上有许多传奇故事。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中载:楚平王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他的画像,贴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官吏加强盘查。伍子胥过陈国到了奔吴的必经之路昭关时,昭关上的官吏盘查得非常紧,伍子胥一连几天都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晚上也睡不着觉,急得一夜白了头。后来,幸亏遇到一个人叫东皋公,很同情他的遭遇,把他接到家里躲藏。东皋公有个朋友,长得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人逮住了假伍子胥,而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守关的官吏认不出来,就让他蒙混过关了。
    《史记?伍子胥列传》载:伍子胥出了昭关,追兵紧跟他们身后,他们来到一条江边,江上有一位渔翁划着一条船,他看到伍子胥十分焦急,就把伍子胥渡过了江。伍子胥过了江,就解下身上的佩剑, 说:“这把剑价值百金,送给你吧。” 渔翁说:“根据楚国的法令,能抓获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封给执圭的爵位,岂只价值百金的一把剑呀?”拒不接受。
    伍子胥还未到吴国就生了病,只好滞留途中,以乞讨为生。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第二》中对伍子胥到溧阳遇到史贞女并向她乞讨,亦有了明确的记录:“子胥遂行。至溧阳界中,见一女子击絮于濑水之中,子胥曰:岂可得讬食乎?女子曰:‘诺。’即发箪饭,清其壶浆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谓女子曰:‘掩尔壶浆,毋令之露。’女子曰:‘诺。’子胥行五步,还顾女子,自纵于濑水之中而死。”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亦载:“子胥等过溧阳濑水之上,乃长太息曰:‘吾尝饥于此,乞食于一女子,女子饲我,遂投水而亡。将欲报以百金,而不知其家。’乃投金水中而去。”唐代诗人李白为史贞女传说立碑《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
    总之,伍子胥带着公子胜,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东方的吴国,经吴国大臣被离介绍认识了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成为了春秋时期吴国的一大贤臣。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五
    是谁害死了伍子胥?

    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伍子胥到了吴国,正值吴王僚执政,公子光为将军,伍子胥就通过公子光来求见吴王。
    过了很久,因为楚国的边邑钟离与吴国的边邑卑梁氏都养蚕,两位女子因为争摘桑叶而发生冲突,楚平王大怒,以致引起了两国间的战争。吴国派公子光带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居巢后回来了。伍子胥劝说吴王僚说:“楚国可以打败,希望让公子光回头再打楚国。”公子光对吴王说:“那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被楚国杀了,他劝大王攻打楚国,只不过是想报他自己的私仇罢了。攻打楚国并不能取胜。”于是,吴王僚听信公子光而冷落伍子胥。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他想杀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听不得说对外作战的事,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他自己与太子建的儿子胜则隐居起来,在山野中以耕种为业。
    五年后楚平王死。当初,楚平王所夺太子建的秦国女子生了儿子轸,等平王死后,轸竟然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楚昭王。吴王僚因为楚国新丧,就派两位公子带兵前去袭击楚国,楚国则发兵断了吴军的后路,使吴军和两位吴公子不能归国。吴国国内兵力空虚,公子光认为机会到了,于是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改名为阖庐。阖庐成了一国之主,遂了自己的志向,便召来伍子胥,官拜行人,并让他参与谋划国家大事。
    从前吴王僚所派的两位公子带领的伐楚队伍, 因为归路被楚军所断,无法回国,后来听说阖庐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就投降了楚国,楚国把他们封在舒地。
    阖庐称王后第三年,就和伍子胥、孙武一起兴兵攻打楚国,攻克了舒地,擒住了两位吴国前公子。于是阖庐想攻到郢都,将军孙武说:“百姓已疲劳,时机未到,暂时再等待。” 于是回国。
    第四年,吴国攻打楚国,占领了六与飅两地。第五年,攻打越国,取得了胜利。第六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领兵攻打吴国,吴国派伍子胥领兵迎头痛击,在豫章大破楚军,并攻取了楚国的居巢。    第九年,吴王阖庐对伍子胥、孙武说:“开始时你们就说可以攻入郢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 ?” 两人回答说:“楚国的将领囊瓦极为贪婪,因此唐、蔡两国都怨恨他。大王如果一定要大肆讨伐楚国,必须先得到唐、蔡两国。” 阖庐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出动全国的军队与唐、蔡两国一起攻打楚国,与楚军在汉水两岸分别立阵。吴王的弟弟夫概领兵请求出征,吴王不答应,夫概于是带着他属下的五千人进攻楚国的将军子常。结果子常兵败,逃奔郑国。于是吴军乘胜前进,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就到了楚郢都。已卯日,楚昭王逃离郢都。庚辰日,吴王就攻入了楚国都城郢。
    楚昭王外逃,进入了云梦泽。有盗匪袭击昭王,昭王又逃到郧。郧公的弟弟怀说:“平王杀了我的父亲,现在我杀他的儿子,不也可以吗?”郧公害怕自己的弟弟杀了昭王,就跟着昭王一起逃跑到随国。吴军包围了随,对随地人说:“周朝在汉水一带的后裔,都被楚国杀了。”随地人想杀昭王,昭王的儿子綦把昭王藏了起来,自己冒充楚昭王来承受灾祸。随地人对是否把昭王给吴国专门占了一卦,发现不吉利,就拒绝把昭王交给吴国。
    起初伍子胥与申包胥相交,伍子胥逃亡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会保全它。”等到吴军进入郢都,伍子胥到处寻找楚昭王。因为始终找不到,便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拉出楚平王的尸身,抽了三百鞭,才罢手。
    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对伍子胥说:“你的这种报仇,太过份了吧! 我听说,人多就能胜天,但天道恒定也能胜人。现在你是已故的平王的臣子,曾经亲自北面称臣而侍奉他,到今天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到了没有天道的极点了吗?”伍子胥说:“替我向申包胥谢罪,说我是因为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才这样倒行逆施的。”于是申包胥跑到秦国去告急,并向秦国求救。秦国不答应出兵。申包胥就站在秦国的朝廷上,日夜哭泣,一连七天七夜,哭声不停。秦哀公很可怜他,说:“楚王虽然无道,但是有这样的臣子,楚国能不保全吗?”
    于是派遣战车五百乘攻打吴军,拯救楚国。六月,在稷地击败了吴军。因为吴王阖闾久留楚国寻找楚昭王,阖庐的弟弟夫概就先奔回吴国,自立为王。阖庐听到这个消息,就急忙离开楚国,回归吴国,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败走,逃到了楚国。楚昭王看到吴国内乱,就回到了郢都,把夫概封于堂溪,后人称他为堂溪氏始者。楚国又与吴国作战,打败了吴军,吴王阖闾只好回国了。
    这以后两年,阖庐派太子夫差带兵进攻楚国,占领了楚国的番。楚国害怕吴国再次大军压境,就离开了郢,把国都迁到了鄀(今湖北省宜城东南)。在当时,吴国用伍子胥、孙武的谋略,向西打败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震齐国、晋国,向南征服了越人。这之后四年,孔子在鲁国任相。
    之后五年,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带兵迎头痛击,在姑苏打败了吴军,并击伤了阖庐的脚趾。吴军退却,阖庐因为伤痛将死,对太子夫差说:“你忘得了勾践杀你父亲了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当天晚上,阖庐死。夫差继王位后,任命伯嚭为太宰,练习战争和射击的本领。
    过了两年,吴国再次攻打越国,在夫椒打败了越军。越王勾践以剩下的五千人兵力聚集于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把厚礼赠送给吴太宰伯嚭,请求讲和,愿意把越国作为吴国的臣妾。吴王准备答应这一请求,伍子胥谏阻道:“越王这个人能够忍受辛苦,现在大王不乘机灭了他,以后一定会后悔。”吴王不听,而听从太宰伯嚭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这之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又没有力量,就起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勾践吃饭不用两种菜肴,吊唁死者,慰问贫困之人,将要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现今吴国拥有越国,恰如一个人患了心腹之病。可是大王不先讨伐越国而去对付齐国,这不是错了吗?”吴王不听,继续攻打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慑服了邹国与鲁国的国君后才班师回国。自此之后,吴王更加轻视伍子胥的谋略。
    这之后四年,吴王将向北攻打齐国,越王勾践采用子贡的谋略,率领军队帮助吴国,并把重宝献给太宰伯嚭。太宰伯嚭既然多次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就对越国十分爱护信任,不断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吴王对伯嚭的计谋也十分信任。伍子胥劝谏道:“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现在却相信他的虚假浮夸之辞而贪图齐国,打败了齐国,就好比得到了一片石田,没有什么用处。而且《盘庚之诰》中说:‘有叛逆不恭顺的人,就要彻底加以消灭,使他不能繁衍后代,不要让他在这个土地上生存。’这是商朝兴旺的原因。
    希望大王放弃齐国而先对付越国;如若不然,将会后悔莫及。”吴王仍然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将要出发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劝谏吴王,吴王都不采纳,我现在已经看到了吴国将要灭亡。你与吴国一齐灭亡,没有什么价值。”于是把他的儿子嘱托给齐国的鲍牧,自己回到了吴国。
    吴国的太宰伯嚭素来与伍子胥有仇隙,就毁谤说:“伍子胥为人刚愎、暴躁、缺少恩惠、猜忌、奸猾,他的怨恨恐怕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上次大王将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不可以,大王最终攻打齐国并立下了大功,伍子胥因为他的计谋没有得到采纳,认为很可耻,于是心生怨恨。现在大王又再次攻打齐国,伍子胥专横刚愎,强行谏阻,诋毁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只是希望吴国兵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计策高明。现在大王亲自行动,动用全国的军队来攻打齐国,而伍子胥因为不采纳他的劝谏,就推辞、装病不与大王一起出征。大王不可不作防备,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灾患。况且我曾派人暗中探察他,发现他出使齐国时,就把自己的儿子嘱托给齐国的鲍氏。作为一个臣子,在国内不得志,就依靠国外的力量,自认为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得重用,常常怏怏不乐,心存怨气。希望大王早作准备。”吴王说:“即使没有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也早已怀疑他了。”就派人赐给伍子胥名叫属镂的宝剑,说:“你就用这把剑自杀。”伍子胥仰天叹道:“啊!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却反而杀我。我使你父亲称霸,在你未即王位时,诸公子争夺王位,我在先王面前为你死争,否则,你差点就当不了王。你即位以后,想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本来就不存什么奢望。然而今天你却听从奸人之言来杀长者!”于是告诉他的门客说:“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使它可以制作棺材;挖下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的东门上,用来看越国入侵、 消灭吴国。” 说完就自杀了。吴王听说后十分愤怒,就把伍子胥的尸身放到马革上,让它在江中漂流。吴国的百姓们可怜他,为伍子胥在江边立了一所祠堂,把立祠的地方也命名为胥山。
    吴王杀了伍子胥以后,就去攻打齐国。齐国的鲍氏杀掉国君悼公而立阳生为国君。
    吴王想讨伐齐国的叛逆,但未能获胜,就离开了齐国。此后第二年,吴王召集鲁国、卫国的国君在橐皋相会。又过了一年,北上与诸侯国的国君在黄池会聚,以借此号令周王室。越王勾践乘机袭杀了吴国的太子,并打败了吴军。吴王听说后,回国,派使者带着厚礼与越国讲和。又过了九年,越王勾践终于灭了吴国,杀了吴王夫差,并且杀了太宰伯嚭,因为他不忠于自己的国君,接受国外的贿赂,与越国相亲近。
    从《史记》记载中看,伍子胥来到吴国后,为吴国的强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吴王阖闾死时,他把吴王夫差托付给了伍子胥,并告诉夫差,越国是吴国的仇敌,一定要灭了越国。可是,后来的吴王夫差,听信了奸臣伯嚭的谗言,害死了伍子胥。《史记》中记载,伯龉对夫差说:伍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疑,他的怨恨恐怕会酿成大祸。讨伐齐国时,伍子胥说不可,在大王胜利后,伍子胥感到羞耻,反生怨恨,王不可不备,他以先王谋臣自居,如今却一无所用,此人要想掀起祸端不难,愿大王早日图之。伯龉的谗言,离间了伍子胥与夫差的关系。后来伍子胥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伯龉抓住这个把柄,诬陷子胥叛国投齐,直接害死了伍子胥。
    实际上,伍子胥的死也有他自身的问题。从内因来说,伍子胥有性格缺陷,为人刚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仇视一人却戕一国,导致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他这种性格与高傲的吴王夫差,注定是不合拍的。加上伍子胥说话不讲策略,不讲情面,令夫差难以接受。正是伍子胥这个刚暴的性格,既造就了他的成就,也酿成了他的悲剧。这也是为什么吴王夫差可以放过杀父仇人勾践,却不放过恩人伍子胥的道理。
    还有一种说法,伍子胥的死是上天安排的报应。清人所著《天史》一书中说,两千年以降,人们一直以为伍子胥是忠臣却没有考察他的“进身之始”,他最初是靠什么发迹的?伍子胥是靠刺杀吴王僚起步的,是吴国的刺客,而非忠臣。属镂剑飞来取了伍子青的人头,这是上天在为吴王僚报仇。伍子胥当初做出鞭尸不道德行为,上天安排了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这就是上天给予伍子胥的报应。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六
    伯嚭为什么奔吴?

    伯嚭,(嚭-拼音:pǐ) 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贵族,原为晋国公族,姬姓,曾祖父伯宗是个官至晋国大夫,贤而好直言。晋景公六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攻楚。成语“鞭长莫及”由此而来。
    晋厉公时代,晋、楚长期争霸,南北争战,百姓涂炭。此时晋国郤氏家族主掌军政实权,郤锜为上军元帅,郤犨为上军副将,郤至为新军副将,号称“三郤”。郤犨的儿子郤毅、郤至的弟弟郤乞,也都是朝中大夫。晋国深受卿族一家独大之害。大夫伯宗看不过眼,屡次向晋厉公进言。三郤因而联名上奏伯宗诽谤朝政之罪,让人将伯宗关起来,并命伯宗儿子伯州犁离开晋国,伯州犁只好逃到楚国,楚国任命他为太宰。三郤又奏伯宗通楚之罪。晋厉公带三郤来到关押伯宗的地方,让伯宗申辩。伯宗却愤怒地咬断自己的舌头,把舌头吐到三郤面前。晋厉公捡起那截舌头,放到郤锜袍中,叹息地说了一声:“有种!”便转身走了。郤锜将伯宗的舌头扔到地上,用脚碾碎,对伯宗说:“这舌头怎么吐出来的,你就要怎么吞下去。”伯宗狂笑,一头撞在墙上,气尽身亡。
    伯州犁逃到楚国后,得到了楚康王的重用。楚康王逝世后,其子郏敖即位。四年后,楚国公子围杀死病中的楚王郏敖,篡夺王位,改名熊虔,是为楚灵王。因为伯州犁是楚康王的亲信,而被杀。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执政后,伯州犁的儿子郤宛又得到起用。

    楚平王去世后,楚昭王即位,任命囊瓦担任令尹,郤宛任左尹。郤宛为人正直,很得人心,遭到费无极的嫉恨。令尹囊瓦贪求财物而听信谗言,费无极欲诬陷郤宛,于是让郤宛邀请囊瓦宴饮。郤宛认为自己地位低贱,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囊瓦。费无极说令尹爱好甲兵,可以挑几件上好的铠甲兵器放在门口,令尹来了一定会观赏,郤宛听从了他的建议。到了宴会那天,费无极对囊瓦说郤宛要对他不利,让他不要去参加宴会。囊瓦大怒,下令攻打郤氏。郤宛听说后自杀,囊瓦诛杀郤氏一族,唯有子伯嚭逃出。伯嚭听说伍子胥逃到吴国得重用,于是也选择奔吴投奔伍子胥。
    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就将他举荐给吴王阖闾。吴王阖闾高兴地接见了这位满怀深仇大恨的青年。在盛大的宫宴上,吴大夫被离对伯嚭很不放心,轻声询问伍子胥说:“您以为伯嚭可以信任吗?”伍子胥坦然以答:“我与伯嚭有相同的怨仇。您没听过《河上歌》所唱的‘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么?就好比惊飞的鸟儿,追逐着聚集到一块,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被离则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提醒伍子胥道:“您只见其表,不见其内。我看伯嚭为人,鹰视虎步,本性贪佞,专功而擅杀。如果重用他,恐怕您日后定会受到牵累。”伍子胥不以为然。最后在伍子胥的大力举荐下,阖闾收留了伯嚭,任伯嚭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起图谋国事。而此时的伍子胥却没有料到被离的话会在日后应验。正是眼前这位穷途末路的伯嚭,时过三十年后,真就贪赃擅权,像费无极谗害他父亲一样,将苦苦撑持吴国大局的他,残害致死。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七
    伍子胥把伯嚭引荐给了吴王,为何伯嚭还要加害他呢?

    伯嚭因父亲郤宛遭楚国大夫费无极的陷害,被迫逃到吴国,投奔同为楚国人的伍子胥,受到伍子胥的热情接待。两人因遭遇相似,又同为楚国人,伍子胥把伯嚭引荐给了吴王阖闾,伯嚭无论是“政治出身”还是“本人才干” 方面都得到了吴王阖闾的认可。吴王任伯嚭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起图谋国事。
    两人都是楚大臣的儿子,世代贵族,又有同样的目的,那就是扶持吴国强大,报复楚国。就这样两人齐心协力帮扶吴王阖闾把吴国发展的越来越好,再加上如兵圣孙武等人的共同努力,很快就做好了伐楚的准备。《史记.伍子胥列传》: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於豫章,取楚之居巢。
    在接下来的吴楚大战中,吴国总是占先,赢多输少。到吴王阖闾登位的第九年,他们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吴国联合受楚国欺凌的唐国和蔡国一起伐楚,一路长驱直入,直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迫使楚昭王狼狈而逃,吴王阖闾大摇大摆进了郢城。伯嚭和伍子胥的大仇终于得报,而忍辱负重了这么多年的伍子胥又岂能轻易善罢甘休?虽然杀父仇人楚平王已死,依然“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祭奠父兄的在天之灵。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七
    伍子胥把伯嚭引荐给了吴王,为何伯嚭还要加害他呢?

    伯嚭因父亲郤宛遭楚国大夫费无极的陷害,被迫逃到吴国,投奔同为楚国人的伍子胥,受到伍子胥的热情接待。两人因遭遇相似,又同为楚国人,伍子胥把伯嚭引荐给了吴王阖闾,伯嚭无论是“政治出身”还是“本人才干” 方面都得到了吴王阖闾的认可。吴王任伯嚭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起图谋国事。
    两人都是楚大臣的儿子,世代贵族,又有同样的目的,那就是扶持吴国强大,报复楚国。就这样两人齐心协力帮扶吴王阖闾把吴国发展的越来越好,再加上如兵圣孙武等人的共同努力,很快就做好了伐楚的准备。《史记.伍子胥列传》: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於豫章,取楚之居巢。
    在接下来的吴楚大战中,吴国总是占先,赢多输少。到吴王阖闾登位的第九年,他们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吴国联合受楚国欺凌的唐国和蔡国一起伐楚,一路长驱直入,直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迫使楚昭王狼狈而逃,吴王阖闾大摇大摆进了郢城。伯嚭和伍子胥的大仇终于得报,而忍辱负重了这么多年的伍子胥又岂能轻易善罢甘休?虽然杀父仇人楚平王已死,依然“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祭奠父兄的在天之灵。
    复仇后的伯嚭与伍子胥的观念逐渐出现了分岐,伯嚭开始沉迷于安图享乐中。特别是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交战,越国眼看要灭亡了,越王勾践派文种贿赂伯嚭,送了大量金钱美女。伯嚭接受了越国的贿赂之后,就极力怂恿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议和请求,使越国有了喘息的机会。越王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劝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伯嚭极力袒护勾践,使吴王打消了杀掉越王的念头。二人的分岐越来越大。
    此时的伯嚭,头脑中充满了贪婪的欲望,撮合吴王与美女西施的好事,并大动土木,修建了姑苏台。伍子胥看出了越国的意图,苦苦相劝,令吴王夫差和伯嚭的反感。口齿怜俐的伯嚭开始在夫差面前搬弄是非,说伍子胥的坏话,说他“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又说他“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等等。而吴王夫差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于伍子胥的良言相劝根本听不进去——逆耳忠言当然没有伯嚭的甜言蜜语顺耳之言好听了,并一步步的对他疏远。
    公元前484年,吴王想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不同意,并陈述了利害,吴王夫差非但不听,却萌生了要杀掉伍子胥的念头。伯嚭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想除掉伍子胥,但没有得逞。伯嚭并不甘心,又编造谎言,陷害伍子胥,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而死。
    吴越间一场决战之后,勾践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姑苏城,坐在吴王的宫殿里接受百官称贺,伯嚭也站在其中,自恃旧日有周旋越王之恩,面有德色。他万万想不到的是,那个曾经对他低声下气的越王翻脸不认人,说了这样一番话:你是吴国的太宰,我可不敢屈了你的才,你的君主在阳山(吴王夫差埋藏之地),你为啥不去相从于地下?再不要脸的人也有尊严,伯嚭的脸儿实在没处放了,惭愧无比地退出宫殿。当然,伯嚭没有自尽的勇气,咒骂勾践卸磨杀驴无情无义。勾践太了解伯嚭了,即刻派人杀死他,同时灭其全家。杀掉伯嚭,很让人解气,一个卖国以自肥的太宰死不足惜。可是,勾践得了人家不少照顾,复仇之后立即下令杀掉“恩人”,着实无情。范蠡看透了勾践的残忍与变态,激流勇退抽身而走,文种留恋权力,到底死于勾践之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八
    孙武为什么奔吴?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8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祖上是周王朝所封的陈国国君,孙武是陈厉公子陈完的五世孙。到陈厉公逝世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的弟弟篡权杀了太子,自立为君,并且将其他嫡系的公子们一并驱逐。陈完,为了避祸,逃往齐国安家。
    陈完到了齐国,改姓田,受到齐恒公的重用,它的子孙们也相当争气,代代都有杰出人才在齐国担任高官,并且屡立战功。到田完的五世孙即孙武的祖父田书时,田书因伐莒(ju)立有战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守乐安。孙武是孙书的嫡孙,原属田氏军事世家。
    《新唐书》卷七十三下表第十三下《宰相世系表》记孙武家世曰:“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生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冯,字起宗,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
    公元前546年,齐国大臣庆封将崔氏灭族。庆封在齐国专政。次年,栾、高、田、鲍四族攻打庆封和庆舍,庆封逃奔吴国。孙武的曾祖田无宇施惠于民,民心逐渐归于田氏,因而强大。
    公元前532年,齐国的贵族田、鲍、栾、高四族之间发生了较大的矛盾及斗争,互相残杀。特别是齐国重臣田穰苴去世后,田氏家族与齐国的其他几大家族之间的矛盾越发激化,只是由于齐景公以强权压制,暂时没有爆发。但是后来,齐景公也去世了,孙武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掌握齐国军政大权的四大家族(田氏、鲍氏、高氏、国氏)正式开战。先是高氏拉着其他三大家族向当年推荐田穰苴的齐国重臣晏婴开战;然后田氏又拉着鲍氏向高氏、栾氏宣战,齐国一时间大乱。面对齐国内乱以及家族之间复杂而险恶的战势,孙武不愿纠缠其中,做卿大夫之间倾轧斗争的牺牲品。因而产生了投奔他国,另谋出路的念头。此时,他看到了东南方的蛮夷小国吴国正在崛起,于是选择了投奔吴国。
    公元前515年,阖闾杀吴王僚自立。当时吴国正与大国楚国交恶,阖闾唯恐国人不服,一方面急需求将来对付楚国,另一方面,实行一系列新政,并采纳伍子胥“立城廓,设守备,实仓禀,治兵库”的备战伐楚主张。故说孙武“奔”吴,还不如说孙武“适”吴。孙武来到吴地后,结合在齐国学到的战术知识,写出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并结织了吴国大夫伍子胥。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国大城筑就,国力大增之后,阖闾与伍子胥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并常常与孙武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吴王阖闾七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然后,又使舒鸠氏欺骗楚人说:“楚若以师临吴,吴畏楚之威势,可代楚伐桐。”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阖闾去世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公元前494年(勾践三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愿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十九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孙武、孙膑四者关系及区别?

    在中国,《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可以说家喻户晓,但其作者很多人却弄不清楚。《三十六计》产生时代比较晚,成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南朝大将檀道济。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孙子,名武,字长卿,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田氏的后裔。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属于同时代的人。孙子适吴后,同伍子胥一起协助吴国打败大国楚国,并帮助吴王夫差称霸于中原,成为春秋霸主。
    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八世纪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法》为迄今最早的传世本,可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现存重要的版本为南宋宁宗时所刻《十一家注孙子》,宋刻与宋抄《武经七书》本,其中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经清代孙星衍校定考辩后,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敷实用的读本。
    《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杰出军事家孙膑所著,大约在东汉末年失传。作者为孙膑,中国战国中期齐国军事家,真名失传。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 。
    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其中就有久已失传的《孙膑兵法》。经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考证,由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编,各15篇。1985年,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壹)》,该书经认真的进一步考证,认为1975年版的《孙膑兵法》的下编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认定为孙膑所著,只能视为古代兵家的佚书。《银雀山汉墓竹简(壹)》认定属于《孙膑兵法》的内容共计16篇,即1975年版的《孙膑兵法》上编15篇,并加《五教法》一篇,共222简,近5000字。
    《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不同的是,特别重视道,这一点和《六韬》很相似,在《孙膑兵法》的治国、治军以及治敌各个方面,孙膑都反复强调道的作用。孙膑不迷信赏罚的作用,认为必须“用民得其性”才能做到“则令行如流",如果违背民性,而赏罚就会失去作用。孙膑说“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
    《孙子兵法》计十三篇。《孙膑兵法》简本共16篇,其第五至第十五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其文体、风格与《孙子兵法》及其佚篇有着明显的区别,故《汉书.艺文志》用《吴孙子》(即《孙子兵法》)和《齐孙子》(即《孙膑兵法》)来区别。据考证,孙武是吴孙子,孙膑是齐孙子。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
    《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记载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
    吴国有哪些政治联姻?

    婚姻的起源始于氏族群居时代,人类建立了最初的性关系禁规,对性行为加以规范。所以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性行为的功能。从古至今,政治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总是和方方面面牵扯不清,比如一种非征战的手段:婚姻。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联姻被很多当权者当作是一种政治手段被广泛运用,所以,也促成了不少的政治婚姻。特别是春秋时期,政治联姻可以将强国之间相互联系起来,通过联姻关系增强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从而使自己快速强大,以此来达到称霸的目的。远在东南方的吴国也是这样做的。
    《左传?昭公四年》载:“徐子,吴出也, 以为贰焉, 故执诸申。”在吴王余昧时期,因徐国的国君是吴国宗女所生, 楚灵王认为他对自己有二心, 所以在会盟的申地, 就把他逮捕了。说明吴国为了争夺春秋霸权地位,曾与徐国有过政治联姻。
    
    邳州九女墩六号墓出土青铜器铭文
    1997年,徐州博物馆在对九女墩六号墓发掘中,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得到了证明。该器为吴国所铸的媵器,上面刻有“工卢王之孙…”字样,可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徐王的母亲是吴国贵族女子,此墓应为这位吴国贵族女子和她的夫君徐王的合葬墓。
    《左传?哀公十二年》载:“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
    公元前482年,吴王余昧时代,鲁昭公(公元前 560年―公元前510年)娶吴国公室之女“吴姬”为夫人。因为鲁、吴两国都是周王姬姓后代,按“男女辨姓”的礼制规定,鲁吴同姓,显然违反了礼规,因而引发种种非议。为了避人耳目,鲁昭公改吴姬的称呼为吴孟子。后来吴孟子死了,不发讣告,连《春秋》也不称吴孟子的姓。吴孟子去世后,鲁国国卿季康子主持葬礼,故意不行君夫人之礼,孔子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对季康子提出批评,而是默认了他的做法。
    从上面记载看,余昧时代,不仅与北面的徐国进行政治联姻,而且还与大国鲁国进行了政治联姻。其实,在余昧之前,余祭也有过政治联姻。司马迁《史记》中记载“ (王余祭三年, 公元前 544) 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 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虽然这次把女嫁给的不是国君,但明显是带有政治成份,为了利用庆封刺探情报,把守吴国国门安全。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吴国国君阖闾联合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连败楚国大军,一举夺下楚国都城“郢”。随后,吴王阖闾将自己女儿叔姬嫁给了蔡昭侯,进行政治联姻,巩固与蔡国之间的联盟关系。
    1955年,在安徽省寿县西门内发掘古墓出土的青铜器“吴王光鉴”铭文也记载了此事。
    
    (“双子花”吴王光鉴)
    由于此冰鉴铸造于公元前505年,是吴王光(阖闾)作为嫁女儿的礼器而制作的,所以“好事成双”共有二件。考古专家因此将它们命名为“吴王光鉴”。
    吴王光鉴在出土时,里面还配有一个圆形的壶和一个勺。这个圆肚子的青铜壶被称为圆形尊缶,用于盛酒,而这个勺被称为匜形勺,用于舀酒和倒酒。三种器物配合使用时,可以称其为“鉴缶”
    冰鉴的腹部内壁有8行52字的铭文:“隹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吴王光择其吉金——玄矿、白矿,以作叔姬寺吁宗彝荐鉴。用享用孝,眉寿无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子孙勿忘。”
    大意是:五月月霸已生之期第一个逢庚的吉日,吴王光拣选了上等的铜及铅、锡,用来为叔姬寺吁制作宗庙祭祀用的礼器铜鉴,用以祭祀孝敬祖先神明,祈求长寿无疆。去吧叔姬!虔诚地恭敬你的君主,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
    在阖闾时代,考古还发现了另外一次吴国与宋国的政治联姻。
    1978年,在河南固始县挖掘发现了侯古堆一号墓,通过考证了主墓与陪葬坑的关系,并根据铜簠铭文和有关文献记载,专家门得出结论,这个墓主“宋景公的妹妹勾郚夫人”就是吴王夫差当太子时“屯兵守楚”期间的夫人。其墓葬规模之宏大,陪葬品之丰盛,殉葬奴隶之惨烈,在春秋晚期诸侯国中实属罕见。吴王夫差娶宋景公妹妹,明显是与宋国的一场政治联姻。
    赵晔《吴赵春秋》记载:“齐子使女为质于吴,吴王因为太子波聘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因乃为病。阖闾乃起北门,名曰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止,病日益重,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越绝书》载:“齐女思其国,死葬虞西山。”在齐景公时代,为了对付咄咄逼人的吴国,齐国便与楚国“交通聘使”,图谋联合。阖闾为此想出兵攻打齐国,但苦于找不到借口。伍子胥为吴王出主意道:吴王太子波之妃已经去世,还没有继室,齐景公有一个未曾婚嫁的女儿,才貌出众,不如派人到齐国求婚,如果齐景公不答应,再出兵讨伐。阖闾听了,马上派大夫王孙骆到齐国为太子波求婚。齐景公虽不忍将爱女婚配至吴地,但慑于吴国的武力,只得忍痛答应,专派大夫鲍牧把女儿护送去吴国。齐王幼女名少姜,自小聪明伶俐,为齐景公掌上明珠,到了吴国,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郁郁成病,不久病故,临死前提出要求,葬海边的虞山顶,以能望到齐国。
    在夫差时代,吴王夫差迎娶越国西施、郑旦,这是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使用的美人计,是越王实施的政治联姻。目的是想通过美人计,在美人西施、郑旦的迷惑下,消除吴王夫差的斗志,放松对越国的警戒,让其不再对越王痛下杀手,放过越国百姓,最终达到灭亡吴国。
    总上所述,我们发现,吴国为了达到打败楚国,争夺春秋霸主地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幸福生活,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联姻,图中与吴国相邻的徐国、宋国、鲁国、齐国、蔡国、越国,都与吴国进行了政治联姻,真可谓是为了争霸,不择手段。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一
    吴王腾玉公主为什么事而死的?

    春秋末年,吴国逐渐崛起,与强大的楚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吴王阖闾一直想要击破强楚,他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每天都秣马厉兵,谋划着伐楚大计。阖闾有个女儿,名为滕玉,人称滕玉公主。滕玉公主自小便聪明伶俐,性格活泼,虽然是女儿身,但她不爱红装爱武装,喜好舞枪弄棒。经常混迹在军营之中,时常与孙武讨论兵法。性格也染上武人色彩,胆识过人,很受阖闾的喜爱。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阖闾都会慷慨地赐给她。
    一天,阖闾与夫人、子女们一起用餐。席间,阖闾一边吃蒸鱼,一边思考着伐楚计划。吃到一半,阖闾觉得此鱼鲜美异常,于是决定将此鱼赐给滕玉公主,以表现自己的宠爱。看着只剩一半的鱼,滕玉公主竟气的满脸通红,她对父亲发怒道:“你把吃剩下的鱼给我吃,岂不是羞辱我!”滕玉公主把桌子一推,气鼓鼓地回房里去了。
    阖闾以为滕玉公主不过是耍小性子,所以并没有在意。然而过了一会,一个侍卫急急忙忙地冲了过来,并说:“大王,滕玉公主她自杀了!”阖闾一听,一时间五内俱焚,他冲进滕玉公主的寝宫,看到自己爱女倒在血泊之中,手上还拿着一柄带血的短剑。
    看着女儿的尸体,阖闾老泪纵横,后悔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如此脆弱,会为这么一点小事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补偿亡女,阖闾厚葬了滕玉公主,将数不清的财宝埋入她的坟墓之中。这还不算,阖闾担心自己女儿寂寞,决定用活人为她殉葬。
    在葬礼上,吴王阖闾用白鹤之舞为女儿送葬。翩翩若仙的舞蹈引得吴国百姓驻足观看,而士兵们并没有驱赶的意思。于是,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竟达到万人。随后,舞师们一边跳舞,一边往滕玉公主的墓穴飘然而去。而看热闹的人群也跟着舞师,一齐进入了滕玉公主宽阔的墓穴,把里面塞了个满满当当。
    阖闾见时机成熟,立即下令放下石门。只听“轰”的一声,百姓们被活活地关在墓穴之中。由于空气不通,墓穴中的百姓全部窒息而死,现场状况之惨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次事件,也成为中国历史最可怕的殉葬事件,并被写入史书《吴越春秋》之中。
    《吴越春秋》载:“吴王有女滕玉,因谋伐楚,与夫人及女会蒸鱼,王前尝半而与女,女怒曰:王食鱼辱我,不忘久生。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题凑为中,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男女与鹤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杀生以送死,国人非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二
    夫概传奇一生,夫概墓在什么地方?

    夫概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他的父亲是吴王诸樊,哥哥是吴王阖闾。吴国在吴王寿梦的统治下开始强大起来,从阖闾传到夫差的这一阶段,吴国最为强盛,虽然最后吴国盛极而衰被灭了国,但是此时的吴国却能够把春秋强国楚国打得几乎亡国,可见吴国的实力有多强悍了!
    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竟带兵攻打已归附吴国的蔡国,蔡打不过楚,便向吴求救。吴王阖闾亲自上阵,以齐人孙武、楚人伍子胥为将,弟弟夫概为先锋,倾尽全国的兵力去救蔡。
    开战前,夫概曾向阖闾建议,他认为楚国令尹囊瓦不讲仁义,在军中没多少人肯真心替他做事,如果吴军主动出击,必能占据先机大败楚军!但是阖闾没有同意。夫概一心求胜,竟不顾阖闾的阻拦,私自带着自己的五千前锋就去攻打楚军了,好在他的判断没有错,楚军见到他们便方寸大乱。阖闾见状,紧跟着就发动了主力军出击进攻楚军,把楚军打得节节败退。
    楚军一路逃,吴军一路追,追至清水(即水)时,阖闾正准备下令攻击,夫概却拦住了他,夫概又以孙子兵法所言的"半渡而去之"来阻止了阖闾,等楚军半渡清水时发动袭击,彻底打赢了这场仗。
    随后,阖闾带领吴军继续进攻楚国,还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终于实现了破楚入郢的夙愿。楚昭王被迫仓皇出逃,本来阖闾可以灭亡楚国的,没想到之后的发展就有些戏剧性了。
    《史记》记载,楚国战败后,楚臣申包胥在秦国的城门前不吃不喝哭了七天七夜,就是为了求得秦国的帮助,令楚国复国。秦国担心吴国的强大会对他们产生威胁,便答应了申包胥,出兵救楚。
    秦军和楚军联合起来,吴军大败,夫概见阖闾的势头被灭,率先回国后便自立为王。此时的阖闾简直是腹背受敌,他先是击退了楚军,再回国整理内政,出兵打败了弟弟夫概。失败的夫概投奔于楚国,被楚国封为堂溪,号堂溪氏。而夫概留在吴国的祖孙则改姓为夫余氏,夫余氏后来不断迁移,到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后来甚至发展成为了夫余国、高句丽和百济王室,其中的百济王国前后共历时900余年!
    1975年8月,河南泌阳沙河店镇境内爆发了一场世界闻名的大洪水,上游板桥水库跨坝,夫概之墓旁边的后庄村四面都被洪水围困住了,全村人都逃到了这座古墓之上,最后村民全部幸免于难。死了将近2500年的夫概竟又一次展现了他的“神奇”,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
    当地有传说称,当初越王勾践灭亡吴国以后,夫概闻讯而来攻打勾践,可惜他刚准备战斗,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夫概的军队被冲垮,几乎全部葬身于此地。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三
    夫差与勾践争霸的不同

    吴越两国都是位于南方蛮夷小国,两国相邻。到春秋末期时,彼此讨伐,互相征战。两位同年登上王位的国君夫差、勾践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成为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霸主,耀眼中原。
    历史上对夫差的评论,都强调于赐死伍子胥及亡国这二点上。认为夫差为人猛暴,不听子胥等忠臣劝谏,亲信奸侫,残害忠良,是个咎由自取的无道国君。其实应该说,夫差和勾践都是胸怀大志的国君,也都是才能非常出众的国君。
    春秋时期,公元前496年夏(句践元年),吴王阖庐闻越王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吴王阖闾战伤而病死。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使吴国得到迅速增强。二年后,亲率大军伐越,不但报了父仇,而且让越王勾践夫妇府首称臣,完全控制了小国越国。不过夫差的雄心是称霸中原,北上称霸的道路是逾江越淮,况且其父阖闾时代已经摆平了阻挠吴国北上称霸的近邻大国楚国。这就是夫差后来派王孙苟告诉周天子的:“吾先君阖闾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
    吴国要称霸中原,首先要伐楚伐齐,楚、齐是春秋时期二大强国,不伐楚不足以安后方,不伐齐不可能入中原。其实,在夫差在位后的第七年(前489年),吴国就败齐师于艾陵,开始称霸于中原。当时伐齐的军容是何等地威武雄壮,《国语》中这样记载:“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茶。王亲秉铖,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旊、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阵,去晋军一里,日未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到夫差在位第十四年(前482年),主持晋、鲁诸国参加的黄池之会而登峰造极,敢与大国晋国抢争盟主。在通常所称的春秋五霸之中,宋襄公实际上未立霸业,晋文公称霸还不到十年,秦穆公在崤之败后仅霸于西,势力不及中原。因此,在整个春秋时代,夫差的霸业实可与齐恒公和楚庄王相比。可以说,夫差称霸,已经达到了会盟黄池,耀武中原,遣使周室,天子宣慰的目的,如墨子所说:“至夫差之身,……九夷之国,莫不宾服”。
    夫差在位期间,在发展生产方面的业绩少有记载,但是沟通江淮的邗沟和沟通淮济的黄沟,这二大工程是夫差霸业的见证。邗沟是沟通长江与淮河的一条运河,是夫差为伐齐国而开挖的。黄沟是沟通古代泗水与济水的运河,是夫差为了黄池之会而于公元前482年开凿的。
    勾践称霸,则完全不同于夫差,虽然勾践父允常开始,于越开始强大,但跟勾吴相比,差得太多。之前的于越还过着“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的狩猎和刀耕火种的生活。勾践刚即位,面对强大的勾吴,完全是采用组织非常规的“敢死队”冒险赢了吴国,但很快就被吴国打回原形。勾践夫妇被迫向吴王夫差府首称臣,在勾吴京城为夫差养马,低声下气,甚至在夫差疾病时为他尝粪验疾,经过三年的忍辱负重,终于获释得归。回国后的当年,开始建大、小两座城池的国都大越城(今绍兴城)。以卧薪尝胆的决心,终于让越国达到了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国力强盛的局面。由于越国与中原之间,中间隔着强大的吴国,所以勾践是别无它想,首先就是想方设法捌倒近邻吴国。他表面臣服于吴王夫差,背地在范蠡、文仲的帮助下,训练了一支“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诸御千人”的精锐部队,等待时机。当“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时,勾践乘机发动袭击,焚烧宫室,虏杀太子。等到夫差疲兵远返,他又退回越国,以逸待劳,养精蓄锐,再接再厉,以大兵围困吴地,终于迫使夫差自刎,灭亡吴国。从而接管吴国广阔的土地,借助于吴国的军事基础,采取“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的策略,迫使“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从而达到了他称霸中原的目的。于越灭吴,为时已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已属战国时代,为战国时期最早称雄的国家。吴国夫差则属于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夫差是用智慧灭吴,又借助于吴国达到称霸中原,单凭越国自身的国力去与中原国家打拼,我想越国是不可能赢来战国第一霸主的位置。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四
    子贡如何做到破吴、强晋而霸越的?

    子贡名叫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生卒于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极富才干,办事通达。《史记》中记载的子贡一件事,可以说,子贡是春秋时期搅动整个时代的纵横家,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公元前483年,齐国大夫田常企图在齐国作乱,取国君而代之。但是此时齐国内部还有高、国、鲍、晏等四大家族,可以说是田常篡位绕不开的阻碍。于是,他决定调虎离山,把这些反对派支出去。田常利用国君,以国君的名义命令高氏、国氏率领军队去攻伐鲁国。鲁国只是个春秋时的小国,早已没了周公时的风光,面对强大齐国的入侵,根本无力抗衡,形势极为危险。
    此时鲁国的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忧愁不已,就把弟子们叫来商量对策。孔子说:“鲁国是生我养我,将来还要埋我的祖国,现在国家这么危险,你们该出来为国尽责了。”孔子刚刚说完,子路马上站了出来,说:“我这就准备一下,跟他们拼命去!”其他的弟子如子张、子石纷纷站出来要跟齐国拼命。孔子很是生气的说:“你们这些傻小子,鲁弱齐强,拼命也救不了国家,都给我老实点!”。这个时候子贡站了出来缓缓说道:“老师,还是让我去吧,我到了齐国必会说服田常使齐国退兵的。”自己的弟子什么水平孔子最清楚了,于是语气平和地说:“你去吧。”。


    
    图-春秋形势图
    到了齐国,见到田常后替他叹息道:“您攻打鲁国是不对的啊。鲁国是一个难以攻打的国家啊,这个国家它的城墙又薄又矮,国土狭小,君主愚昧,大臣无能,百姓又厌烦战争,实在是个不好攻打的国家啊。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这个国家城池又高又厚,国土广阔,兵器装备又好,士兵们士气饱满,国力雄厚而且大臣们都是聪明尽责的人,这是个多么容易攻打的国家啊。”田常一听,当时就愣了,心想这人脑子没毛病吧,丫的这不故意涮我呢!怒火顿生,但田常毕竟是个政治家,压住心火含蓄地说:“先生认为难的却是平常人认为容易的;先生认为容易的却是平常人认为难的。 您为什么要用这么奇怪的理论来教导我呢?”。
    于是子贡说:“我听说,一个国家有严重内部矛盾的一定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敢情古人也知道要用国际争端来转移内部矛盾啊);如果这个国家面临的是严重的外部矛盾那就得找那些弱小的对手下手。现在您的问题是内部矛盾啊,您三次被齐王册封都没有成功,那就是因为国内有反对派,现在被您支出去的对手如果灭了鲁国,那就是立功啊,他们建功立业了地位会更加稳固,这对您是大大的不利啊,如果他们攻打吴国呢,肯定会失败的,到时候对手都被削弱了,您想控制齐国那不是很容易嘛。”
    田常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当时就服了。但是一想,不好办啊,便问子贡:“先生,我都已经让他们去攻打鲁国了,现在忽然改变命令他们肯定要怀疑的啊,这怎么办呀?”。子贡说:“这都是小事儿,您先让军队暂时停下来,我去说服吴王让他派兵救鲁,到时候您再让国、高二人去对付吴军。”。田常握着子贡的手说:“都靠先生您了啊”。

    子贡到了吴国对吴王夫差说:“我听说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现在齐吴两国都是超级大国,如果齐国灭了鲁国,实力就会更强大,对您很不利呀,您应该出兵救鲁。这样的话您也会赢得极好的名声,再加上打败了齐国,晋国必然会害怕您,到时候天下诸侯都会臣服与您,您肯定能成就一番霸业的!”。夫差说:“您说的很对,但是我听说越国的勾践现在很不老实,肯定要找我复仇,这样吧,我先带兵灭了越国然后再去攻打齐国。”子贡说:“您不能这样,等您灭了越国,齐国也就灭了鲁国,到时候您既没有好名声也难以打败齐国,这对您的霸业大大的不利啊。这样吧,我去一趟越国,让越国出兵随您出征,到时候您又能追求霸业又能削弱越国。”夫差高兴地拍着大腿说:“好啊,太好了。”
    越王勾践听说子贡要来,急忙跑到郊外去迎接子贡,激动地说:“先生,您怎么屈尊来我这个穷乡僻壤啊。”子贡说:“我前几天去吴国请求吴王救鲁,吴王说要先灭了越国再去伐齐。你这个人呀,想办大事却提前泄露了消息,这不是找死吗?”勾践听完就吓坏了,心想是瞒不住了,于是心一横,恭敬地对子贡说:“先生,我恨夫差恨得要死啊,无时无刻不在想灭了吴国。先生,请您帮帮我吧。”子贡说:“吴王此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都受不了他;吴国连年征战,士兵们都很疲惫;伍子胥因为直谏被杀,佞臣伯嚭专权;百姓们怨恨君主,大臣们内斗不断,这是要亡国的表现。您现在送给他丰厚的财宝去讨取他的欢心,兴兵辅助去迎合他的意愿,放下身份去奉承他,他一定会解除对你的戒心的,并且兴兵去攻打齐国的。他打了败仗是大王您的福气,如果打了胜仗肯定会把军队开到晋国,我会北上去求见晋国国君,让晋国一同攻打吴国。吴国的精锐消耗在齐国,军队主力被牵制在晋国,大王您再趁机打击它,吴国灭亡将会是必然的!”
    勾践听了很是兴奋,不仅答应了子贡,而且诚心诚意要送给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坚决不受,然后就返回吴国。(勾践这个人多会办事啊,田常、夫差这些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子贡因此也对勾践产生了一定的好感。勾践的成功绝不是偶然)。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五
    吴国历史上的远征?

    总观史籍资料,春秋吴国共有四次远征,第一次远征位于公元前658年,虞国灭亡之前三年,也就是齐桓公即位的二十八年,当时正值齐楚争霸时期,也是吴王寿梦的祖父吴子句卑主政时期。
    据管仲的《管子大匡》记载,吴国军队攻打到齐国边上的小国毂(谷)(即现在山东聊城的阳谷县和东阿县一带),此处是在淮河以北500里的地方,距苏南的宁镇地区有1000里,可谓千里奔袭。史称“吴人伐毂(谷)”。齐桓公马上召集盟国商量如何对策,吴国听说后,立马撤兵。之后,据《管子大匡》记载,齐桓公“分吴半”,将吴国的土地夺去一半。可见此时吴国的实力还不够称霸的资格。
    第二次远征是在公元前584年春,吴王寿梦刚登基第二年。《左传?成公七年》记载:七年春,吴伐郯,并让郯国臣服于吴。郯国位于齐、鲁二个大国边上,属于鲁国的附属国。地点位于现在的山东临沂郯城县,在江苏连云港以西80公里处,距宁镇地区以北600里。这次也是一次远距离的奔袭。这次军事行动,是寿梦执政后,公然向中原国家的一次挑衅。也因为这场战争,使南方的蛮夷小国吴国,引起了中原地区的国家重视和担忧。《左传?成公七年》载:季文子(鲁国大夫)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
    此时正值晋、楚争霸时期,这次军事行动的胜利,也引起了晋国大夫巫臣的赏识,他建议晋简公“联吴抗楚”战略方针,得到晋简公的批准。于是派巫臣从邢台来到吴国,教吴车战之阵,从此开启了吴、楚之战。
    第三次远征是在公元前506年,吴王寿梦之孙吴王阖闾时期。阖闾在楚国人伍子胥、伯嚭的帮助下,在兵圣孙武的战术指导下,联合蔡国、唐国,对大国楚国的围攻之战,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子率吴国三万精兵,沿淮河北上,绕过大别山,进入楚国,五战五捷,击败楚军20万主力,攻入楚都,征途约900公里(1800里)。史称柏举之战。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创造了春秋时期小国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
    这次战争也帮助伍子胥、伯嚭复了家仇。后来在秦国的干扰下,大国楚国才避免予亡国下场。这一战也是吴国在称霸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四次远征是在公元前484年,是阖闾子夫差时期,也是吴国争霸时期。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联合鲁、邾、郯国军队攻打齐国,并派舟师自海上攻齐,被齐军击败。次年春,齐为报复诸侯攻齐之役,派兵攻鲁,被鲁军击败。五月,吴王夫差闻齐军攻鲁,率吴军会同鲁军以击之,攻克博(今山东泰安东南),进驻赢(今山东莱芜),旋与齐军主力在莱芜钢城艾陵展开决战,大败齐军。吴俘获齐中军将国书及大夫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等,并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史称“艾陵之战”。此战征途距吴国都城姑苏约1300余里。吴国还动用了史上最早的海战。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较大、较彻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此战的胜利,使吴国军事力量达到了鼎峰。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六
    什么是百越、扬越、于越、吴越、邗越?

    远古时期,吴地居民族属限于资料,今天已难明了。而且经考古得知,从远古至周代前,东部沿海地区发生过多次海浸,对当地生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对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吴地土著民族,有的人说他们的祖先为三苗集团,也有的人说是百越、吴越,还有的直接称荆蛮、南夷。上世纪蒙文通先生提出可分为华夏、东夷和三苗三大集团。其实这样分并不全面,如东南的百越民族等并未被涵盖在内。
    三苗的中心,一般认为在河南南部的南阳盆地和湖北江汉平原。因为地接中原,所以三苗成为与华夏族争夺中原的对手。商周时期,三苗的主要部分仍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民族杂处,而被称为南蛮或荆蛮。从商周时期的情况看,百越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东部、
    华南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而三苗的后裔-南蛮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及西南地区。同时,其语言属于不同系统,风俗习惯也有显著差异,在考古学文化上也各有代表。因此学术界一般认为,百越与三苗属于不同族系。
    宁镇地区土著民族属于百越族,下面我们来对相关的名词逐一简单解释下。
    什么是百越?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这块广阔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古人类活动遗迹。自远古至秦末时期,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即当今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这一带(局部还包括湖南、江西与安徽部分区域) ,世代繁衍生息着众多族群,这一带越人族群数量众多的地带,中原史籍称之为“百越”。这里的“百”虽是数字,但意思是指很多的意思。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又称古越族或越族等,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故谓之为“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吕氏春秋》统称这些越族诸部为“百越”,其它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越”或写作“粤”,因古代“越”与“粤”相通,到近代才较为区别。

    什么是扬越?
    扬越,是指居于九州之一扬州地域的越人部落。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江淮之间、岭南地区(含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北部)。扬越包括句吴、邗越两个分支。《吕氏春秋》载: “东南为扬州,越也”。
    《史记》记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可见岭南地区也属杨越。《尔雅》:“江南为扬州,越也。”可见苏南及浙闽地区也属杨越。
    什么是于越?
    于越部落是指春秋时期越国的前身。也就是属于越国地区的原越族部落。《会稽记》:“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根据《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的记述认为,在夏代,于越部落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传说夏代少康的庶子无馀,在钱塘江以南一帯建立“越国”,“以奉守禹之祀”,辖有今浙江全省及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地区。

    什么是吴越?
    吴越部落是指春秋时期属于吴国范围的越族部落。它包括居于长江下游宁镇地区的荆蛮部落,还包括居住于太湖流域的越族部落。“吴越”这个词本身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指五代十六国时期,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的吴越国,定都于杭州。

    什么是邗越?
    邗越,是远古时代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一个部落名,最早定居在江淮之间, 亦有迁移至今安徽省南部、江西省北部等地。邗越有三支,一支位于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一带,今属江淮方言区;一支位于江西省鄱阳湖一带,今属赣语区;一支位于广东省东江流域,今属惠州方言区(客家系)。邗越北与淮夷相接,东南与吴越为邻。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七
    吴越文化的分野

    吴、越两国本来同属越族,都属于百越族。《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云:“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吕氏春秋?知化》亦云:“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经古籍记载和考古证实,吴越有着许多相同特征:习俗相同,文身断发,安葬方式同是土墩墓,不同的是越人会在墓底铺上石头,又称为石室土墩墓,这大概是靠海地势低所致。早期的吴、越墓出土多为几何印花陶器,这也是越族特有的一种陶器。语言相通,吴越语同属越语,吴语则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在经济上同是水稻种植为主业,捕鱼为生为辅业。这也是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商代末期泰伯带着仲雍奔吴,改变了吴国的性质,吴越文化出现了变化。下面我们先来看下地理环境变化。
    据《中国国家地理?古海岸线的秘密》以及《江苏第四纪海侵及近代海岸变迁》载:经考古地质遗址发现,历史上中国沿海东部曾多次发生过海侵事件。海侵是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陆地侵进的地质现象。海侵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陆地上的各种生物进行毁灭性的打击,灾区可造成生灵涂炭。
    科学家们根据遗迹地质研究得出结论,距今约10万-7万年,在江苏连云港、灌南、淮安、高邮、常州、金坛、宜兴一线东发生过海侵事件,被称为“平桥----- —太湖”海侵。距今约3.5万-2.4万年,时间为晚更新世晚期,江苏境内又发生了一次,被称为“泗阳—隔湖”海侵。最后一次海侵事件则发生在距今约8700年-6000年,被称为“洪泽-镇江”海侵。以后海面回降,河流冲积,又逐渐成陆,形成新的海岸线。
    海侵事件是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人类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经考古探测,“太湖以东及西部的金坛、宜兴一带为海湾泻湖相沉积,以青灰色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含以毕克卷虫”。多次海侵也使这一地区的文化明显落后于中原地区。
    约莫至距今4000年前后,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海面又相对于不变,沿岸又发育一道儿新的古贝壳砂堤和长江河口双侧沙坝,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海岸线。岸线大抵位于赣榆、连云港、灌南、阜宁沟墩、东台、海安东,然后折向西,沿通扬运河至镇江,再向东南经扬中油坊至靖江、张家港、锦丰、常熟徐市、太仓陆渡一线,镇江处于长江入海口。
    历史学家陈梦家先生认为:“上古之越,其族散居于江浙闽粤,而最初当在苏境,渐次而南。”“余考春秋时吴地,皆越之故土也。”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吴、越地区都属于越族,那时还没有多少区分。
    
    由于太湖以东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洼,受海侵影响,生灵几乎毁灭,而宁镇地区属丘林地带,地势较高,受海侵影响较小,使二地发生较大差异。这一时期,这里的人民主要是火耕水种,延续生命。
    到了商代末期,宁镇地区、太湖以东地区以及浙东沿海地区都是处在部落制生活方式,同属越族区域。不过,随着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从周原岐山来到宁镇地区,使这一地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泰伯、仲雍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并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吸引了附近不少部落纷纷前来投靠。于是,泰伯建“太伯城”,号勾吴国。也就是说,泰伯率先把这一地区的部落制向国家形式过渡。而除宁镇地区的勾吴国以外,江南其他吴、越地区还处在火耕水种的部落制生活中。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9-20 10:29:50  更:2021-11-18 11:45:2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