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连载) —— 解密吴文化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吴文化知识一百问(连载) —— 解密吴文化[第3页]

作者:城中山水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什么是部落制呢?部落是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部落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而国家则是由不同血缘的宗族、氏族结合,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形成统一政府组织的社会群体。从部落制向国家过渡是历史社会的一次变革的过程。
    到周武王时代,周武王推翻了商朝政府,统一了中原国家,建立了西周王朝。并分封周章为勾吴国国君,爵位为子爵。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东征,平定了“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商朝残余势力薄姑、奄等诸方国,迫使商朝残余势力奄、薄姑等南迁至长江以南太湖地区。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太湖地区部落制生活,他们与一部份部落结合,逐步建立起奄、薄姑等小国。但肯定的是,还有一部份部落不愿加入到这些小国,仍然坚持过着部落制生活。
    到周康王时代,公元前1020年前后,周康王为了西周王朝的安全,也为了对付东部地区的淮夷及商朝残余势力,在镇江地区的长江边分封了“宜”国。1954年在丹徒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cè)簋(guǐ)”铭文很好地说明了此事,迁封了虞侯矢到宜地。此时的勾吴国仍在以句容为中心的宁镇地区,考古发现的吴国土墩墓、吴国台型遗址可以说明这一点。
    到东周,由于西周王朝的覆灭,周王朝的实力明显下降,中原各国开始了领地扩疆之路,战火纷飞,大国争霸,也就是史书上被称为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670年前后,即春秋中期,勾吴国经过四百年的建设,国力强盛,受中原诸国扩疆之路的影响,勾吴国第十六代国君句卑开始了扩疆之路,灭亡了周边小国,始称“王”。出土的春秋中期乐器,青铜器“者减钟”铭文可以证明此事。
    这时候,太湖以东地区变成为吴国的领地。吴国与越国边界,太湖以西,以西江(即现在的胥河)为界,太湖以东,以苏州吴县为边界。
    到春秋末期,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公子光夺取王位,改名为阖闾,命伍子胥建大、小阖闾城,迁都姑苏(现江苏苏州)。从此,吴国在阖闾、夫差时期,开启了春秋争霸道路,南败越国,西败楚国,并直捣楚国都城郢,北败大国齐国,吴国到达了最鼎盛时期,其疆域已达今浙江之北部,江苏全境,安徽大部,江西的绝大部分与山东、河南的一部分。
    到东周,由于西周王朝的覆灭,周王朝的实力明显下降,中原各国开始了领地扩疆之路,战火纷飞,大国争霸,也就是史书上被称为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670年前后,即春秋中期,勾吴国经过四百年的建设,国力强盛,受中原诸国扩疆之路的影响,勾吴国第十六代国君句卑开始了扩疆之路,灭亡了周边小国,始称“王”。出土的春秋中期乐器,青铜器“者减钟”铭文可以证明此事。
    这时候,太湖以东地区变成为吴国的领地。吴国与越国边界,太湖以西,以西江(即现在的胥河)为界,太湖以东,以苏州吴县为边界。
    到春秋末期,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公子光夺取王位,改名为阖闾,命伍子胥建大、小阖闾城,迁都姑苏(现江苏苏州)。从此,吴国在阖闾、夫差时期,开启了春秋争霸道路,南败越国,西败楚国,并直捣楚国都城郢,北败大国齐国,吴国到达了最鼎盛时期,其疆域已达今浙江之北部,江苏全境,安徽大部,江西的绝大部分与山东、河南的一部分。
    吴国后期南方与越交界,随着吴越战争时有变动。《舆地广记》载:“故槜李地, 吴之南境”。槜李,在今浙江桐乡市濮院镇。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击败勾践,使越王屈服投降,吴国的南界便推至今钱塘江,“浙以西皆属吴”。吴的势力甚至越过浙江(今钱塘江)。但过了不久,夫差六年(公元前490年),勾践被释放回国,越王用优厚的礼品贿赂夫差,夫差就增加越王的封地,使越国“北至于槜李、御儿(今浙江崇福镇西南)”,慢慢地又恢复了传统吴越边界,也相当于现在的江淅边界。


    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勾践灭亡,越国吞并了吴国的全部领地。这就是吴、越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民族属性,以及后来两国地区边界的分析。

    目录

    1、 何为吴文化?
    2、 “泰伯奔吴”事件是真的吗?
    3、 泰伯(太伯)奔吴奔向哪里呢?
    4、 泰伯奔吴路线?
    5、 孔子所说泰伯三让天下指的是哪三让?
    6、 泰伯被封于东吴是真的吗?
    7、 为何同系的虞国爵位为公,而吴国爵位为子?
    8、 为什么司马迁笔下的吴国能位列周朝诸侯第一位?
    9、 神秘的勾吴国
    10、 “勾吴”国名字的由来?
    11、 荆蛮之地在哪?
    12、 断发文身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化功能的习俗?
    13、 神秘的虞朝
    14、 神秘的虞国
    15、 周王朝与东淮夷的战争
    16、 宜国之谜
    17、 迁封的宜侯夨到底是谁?
    18、 宜国地望在哪?
    19、 宜国都城在哪?
    20、 西周铜器“宜侯夨簋”铭文你看懂了什么?
    21、 吴国早期都城“太伯城”在哪里?
    22、 句容与勾吴国的缘分?
    23、 从秦代所立诸县看吴国政治中心地
    24、 勾吴国都城迁徙之谜?
    25、 神秘的古吴越语
    26、 宁镇地区神秘的三个葛村
    27、 从“句”、“勾”文字演变看句容
    28、 神秘的淹国
    29、 神秘的濑渚邑
    30、 神秘的棠邑和金陵邑
    31、 神秘的薄姑国
    32、 神秘的疁邑
    33、 神秘的邗国
    34、 勾吴国何时称“王”?
    35、 勾吴国历代诸侯
    36、 寿梦为什么要迁都?
    37、 诸樊为什么要南迁?
    38、 阖闾为什么为迁都苏州?
    39、 寿梦时期吴国的疆域探讨
    40、 庆封奔吴是怎么回事?
    41、 吴国第一县在哪里?
    42、 吴王余祭为什么会把曾经的都城封给外臣庆封?
    43、 余祭与余昧的年位之争
    44、 季札三让王位
    45、 泰伯三让与季子三让有什么不同?
    46、 季札出访时访问了哪几个国家?
    47、 延陵名字由来,季札为何称延州来?
    48、 延陵邑与丹阳、常州、江阴的关系?
    49、 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专诸为什么要刺杀王僚?
    50、 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要离为什么要刺杀庆忌?
    51、 东海第一勇士为什么自杀于要离床前?
    52、 为什么阖闾刺杀了王僚,他还能当吴王?
    53、 申公巫臣为什么使吴?
    54、 伍子胥为什么奔吴?
    55、 是谁害死了伍子胥?
    56、 伯嚭为什么奔吴?
    57、 伍子胥把伯嚭引荐给了吴王,为何伯嚭还要加害他呢?
    58、 孙武为什么奔吴?
    59、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孙武、孙膑四者关系?
    60、 吴国有哪些政治联姻?
    61、 吴王腾玉公主为什么事而死的?
    62、 夫概传奇一生,夫概墓在什么地方?
    63、 夫差与勾践争霸的不同?
    64、 子贡如何做到破吴、强晋而霸越的?
    65、 吴国历史上的远征?
    66、 什么是百越、扬越、于越、吴越、邗越?
    67、 吴越文化的分野
    68、 什么是东夷、淮夷、东淮夷、南淮夷?
    69、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东夷、淮夷小邦国?
    70、 成周八师是什么样的部队?
    71、 东淮夷战争引发的宜国?
    72、 何为“华夏”、“中华”,“中国”名字的由来?
    73、 勾吴与中国的关系及与周王朝的关系?
    74、 勾吴与宜国的关系?
    75、 勾吴国与徐国的关系?
    76、 勾吴国与邻国楚国的关系?
    77、 勾吴国与邻国越国的关系?
    78、 勾吴国何时占领江北领地的?
    79、 勾吴国的军队
    80、 吴国水战与中国早期古运河?
    81、 勾吴国蚕桑业对江南丝绸的影响?
    82、 中国最早的七言诗来自哪里?
    83、 历史上吴楚战争有哪些?
    84、 历史上吴越战争有哪些?
    85、 历史上有几个吴国?
    86、 三江五湖是指哪三江?《越绝书》中西江在哪里?
    87、 谚语生居洛阳,死葬朱方的由来?
    88、 江河交汇地为什么选在镇江?大运河最初的雏形?
    89、 朱方地望及朱方城在哪里?
    90、 汉代丹徒古城在哪?
    91、 为何季子庙在丹阳延陵镇?
    92、 延陵地望在哪里?
    93、 季札墓在哪?
    94、 无锡太伯墓之谜
    95、 常熟虞山及仲雍墓之谜
    96、 从考古文化看宁镇地区与太湖地区的区别?
    97、 什么是土坑墓?什么是坟丘墓?墓的级别?
    98、 何为吴国土墩墓?它与坟丘墓的区别?
    99、 什么是台形聚落遗址?
    100、 吴国土墩墓和台形遗址的分布情况?
    101、 吴国土墩墓独有的特色
    102、 吴国土墩墓等级比较
    103、 什么是石室土墩墓?它与土墩墓的区别是什么?
    104、 从考古结果看吴国青铜器的分布?
    105、 从考古结果看吴国青铜器的分期及特色?
    106、 从考古看吴国青铜兵器
    107、 从考古看吴国青铜器的冶炼
    108、 考古发现吴国有铭青铜器有哪些?
    109、 从考古看吴国的饮食器具
    110、 从考古结果看吴国的饮食文化
    111、 从考古结果看吴国的礼乐文化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八
    什么是东夷、淮夷、东淮夷、南淮夷?

    在西周王朝的东南方,存在着不少异族,它们常年与西周王朝作对,令周王朝十分头痛。它们就是西周铜器铭文所提及的“东夷”、“淮夷”、“南淮夷”、“淮南夷”等。那什么是东夷、淮夷、东淮夷、南淮夷?
    西周王朝是一个崇礼的王朝,它们把王畿核心地区称为“中国”,分封在中原地区各诸侯国以外地区,按东、南、西、北分别称为夷、蛮、戎、狄。《礼记·王制》篇有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这里明确记载了夷、蛮、戎、狄的含义。
    夷,本义上是指东方之人,即古代中原对东部各部落的统称。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湡夷等。东夷各部族组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联盟较早的首领叫太昊,也叫伏羲,姓“风”。太昊部落和其他东夷各部落一样,是以凤鸟作为部落图腾的。凤鸟作为东夷部落图腾,传递着东夷先民的众多文化信息。
    《尔雅注》云:“九夷在东”,这里的九夷并非是指数量上有9个,而是泛指东部夷部落众多的意思。东夷在夏、商朝时期就有,夷字在商代甲骨文中经常出现。此时的“东夷”还是代表东部夷族部落的总称。到了周代,以中原王畿为中心。“夷”开始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以外周边的部族。西周初期,“东夷”泛指以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包括毗邻地区的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河北南部及辽东半岛等广大地区等。随着“三监之乱”,周公三年东征,平定了殷商残余势力。周王朝在东北部又分封了以“齐”、“鲁”为首的亲周大国,控制了东北部地区的安全。“东夷”的中心被迫逐渐南移至淮河领域。“淮夷”的名字开始常见于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以及史料中。由于淮夷集中在周王朝的东部,所以又称“东淮夷”。
    《史记·夏本纪》载:“淮夷蠙珠暨鱼。”《集解》引孔安国曰:“淮、夷二水,出蠙珠及美鱼”郑玄曰:“淮夷,淮水之上夷民也,”《后汉书·东夷传》:殷未“武乙衰敝,东夷寝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正义》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史记.周本纪》:“东伐淮夷,践奄”《集解》引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
    周穆王时期,东夷的一支徐夷开始强大起来,开始与淮夷并称。《竹书纪年》记有,“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首领徐偃王率领淮夷各部落公开称“王”,反对宗周,成为东方霸主。此时的“淮夷”,包含了徐等众多小国,徐又是“淮夷”之首,故传统文献直言“徐夷僭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周王朝再一次稳固了东北部的局势。
    到西周后期,迫于周王朝的压力,“淮夷”势力中心再次南迁至淮河南部,就有了“南淮夷”、“淮南夷”的称呼,实质上就是“淮夷”。到周夷王、周厉王时期,由于戎族的不断进攻,不仅西方、北面边患不断,战事频繁,位于东部的南淮夷也不断起而反周。

    周夷王时,南淮夷的反抗日甚一日,周夷王曾亲率大军南征淮夷,在噩侯驭方的配合下,先后征服了角(今江苏淮阴)、津(今江苏宝应)、桐(今安徽桐城)、遹(yù)(今安徽霍山)等小邦,事后对征战有功的噩侯大加赏赐。南淮夷诸小邦受周夷王打击后,一度息兵止战,贡服于周。但事隔不久,至周厉王时淮夷诸邦又重新联合起来,反抗周朝,曾有功于周的噩侯驭方也加入其中,并成为反周联军的首领。在驭方的帅领下,淮夷联军向西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上洛地区,西周朝野震动。周厉王急忙组织军队在析(xī)谷阻击,将淮夷联军从西向东步步逼退。在击退淮夷联军的进攻后,趁势诏命“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南下攻灭噩国,擒获驭方,终于将淮夷的反抗暂时压服。但淮夷众小邦并未就此俯首听命,而是继续反抗,厉王不得不亲自率师征战,但其收效并不明显。
    淮夷在整个西周时期,多次被周王朝所降服,淮夷诸邦被迫向周王朝进贡。据传统文献、考古资料,及金文提供的信息,淮夷向西周王朝有多项资源的进贡。据《禹贡》记载,淮夷需要向西周王朝进贡“五色土”、“羽畎夏翟”、“孤桐”、“浮磬”、“蠙珠及鱼”、“玄纤缟”。兮甲盘铭文中有云:“淮夷旧我帛人,毋敢不出其帛、其积、其进人。”可知淮夷要向周人进贡织帛、积粟、人口等。
    至春秋战国时期,淮夷诸邦国先后遭到楚国及南方的吴国沉重打击,最终被吴国彻底灭掉,其领地一度被楚国、吴国所瓜分,最终被吴国所占领。
    淮夷的名词除在古代文献中有记录外,近代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较多。在西周早期的东征金文中,“淮夷”的字样是看不到的,周人征伐的对象是东夷。这个时期,东夷是泛称,包容了淮夷,淮夷是东夷中势力较强的一支,故征东夷等于征淮夷。到西周中期开始,淮夷名词在金文中出现较多,并且还出现了“南夷”名词。“南夷”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也不同,它主要是指淮河以南的夷族小邦国。李裕杓在《西周时期淮夷名称考论》中对西周铜器铭文所见的淮夷、南淮夷、南夷、淮南夷的名称进行了统计总结:
    
    淮夷相关名称出现时间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淮夷”词在整个西周中晚期都有记录,“南淮夷”不见于西周中期,只见西周晚期。“南夷”在西周中期到夷厉时期常见,而且应侯视工鼎、应侯视工簋铭文的断代方面,还有不少学者主张是西周中期的器物,这样的话西周晚期“南夷”的名称就被“南淮夷”、“淮南夷”所取代。实际上,到西周中期时,淮夷是泛称,包容了徐夷,徐夷是淮夷中势力最强的一支,故周穆王被逼联合楚国讨伐徐夷。到西周晚期,淮夷的势力中心再次被迫南移至淮河南岸,铭文中也开始有了“南淮夷”。“淮南夷”实际上就是“南淮夷”,则是称呼上不同吧了。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十九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东夷、淮夷小邦国?

    周王朝是一个分封制国家,在周王朝体制及周边含有大大小小许多国家。被周王朝认为东夷之地的东部地区,也存在了许多东夷小国,虽多次被周王朝征战,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些小国或被吴国灭亡,或被楚国灭亡。有些小国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踪迹,现已无法得知。但被历史记载或通过考古发现的,还有不少小国名字被留存于世。现通过整理分析得出如下:

    六国: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带。古六国传为皋陶之后所封之地,国君偃姓,六安有皋城,位于六安市区南门。汤伐夏,建立商朝,六又是商朝重要的封国之一。入周后,古六国时服时叛,文献资料有些记载。 六曾参加淮夷叛周,周成王特派召公征伐,六国战败降服。至周穆王时,六都和周保持臣服关系,还为周朝建立了功勋,被封为伯爵,受到奖赏。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 楚国势力强大起来。 楚穆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2年)灭六国。

    英国:周代的诸侯国,为皋陶之后裔,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一带,入春秋时期后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646年为楚成王所灭。是一个十分弱小的诸侯国,国君姓氏为偃姓。
    舒国: 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家统称为舒国,它们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封国,号称“群舒”,这七个国家是联合在一起的一个军事集团,可以说近乎于同一个国家。都位于今安徽省舒城县左近,群舒国先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楚国所灭。灭国后,群舒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氏,称舒氏。

    桐国:国君偃姓,皋陶之后,商代桐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南5里的桐亭。周灭商后,部分桐人逃至安徽桐城,在南淮夷和群舒之间复立桐国。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春秋时期,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灭越,桐国再度属楚。

    橐皋:西周初,周王师多次对巢国用兵,原偃姓氏族中新孽生的群舒(舒、舒鸠、舒蓼、舒庸)和桐等支系乘机立国,首先降服了庐国,占领巢湖西方、西北、西南大片土地,原六国、英国被赶退到大别山下(分别为今六安市区、金寨县一带)。巢国也被迫再度收缩中部,渐而形成沿长江北岸而弯而长的瓠形疆域。春秋时期,群舒消灭了庐国,其一支系进入巢湖北方挖取巢国地盘建立“橐皋国”(今巢湖市居巢区柘皋镇和合肥市肥东县东部一带)。后被楚国所灭。

    萧国: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诸侯国,历史上曾有两个萧国,第一个是夏朝封的嬴姓萧国,嬴姓萧国灭亡数百年以后,春秋时期又赐封了第二个子姓萧国,都是在一个地方建国。萧国管辖范围大约是江苏、安徽、河南一带,萧国城址在今安徽萧县城北面15公里的圣泉乡,由于处于黄河泛滥区,经过几千年的黄河泛滥冲击和沉淀后,已经全部被埋于地下。公元前597年 , 萧国为楚国所灭,萧邑为宋地,至战国宋亡,萧邑归楚治。

    皖国:伯益部族在启建家天下后,退居今大别山东部建立了六、英、皖等部族方国。今潜山县境属古皖方国。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文明,成为江北地区的大国,与中央王朝保持亲善关系。亡于楚。另一说皖国即古桐国,此说有争议。

    庐国:周武王封国,按照公、侯、伯、子、男等级爵别进行分封,庐国为“子”爵,故称“ 庐子国”,建都于庐邑(位于今合肥老城区北,一说在西)。西周至春秋期间,庐国渐趋解体,陆续分出橐皋和“群舒”(被蚕食)。后来橐皋和“群舒”为吴、楚二国征服为附庸,直至灭亡。
    州来国:商周或春秋时江淮地区的一个部族,也称下蔡。下辖今安徽省淮南市市区、凤台县、六安市寿县及周边地区。州来国地处安徽省偏北部,也包括安徽西部部分地区,地跨淮河中游。春秋时楚灭州来国,为淮北楚之州来城。周简王2年(公元前584年)秋8月,吴入州来,周景王7年(公元前538年)楚复夺州来,周景王16年(公元前529年)吴夺州来,季札封延陵后辖州来城,故叫延州来,周敬王27年(公元前493年 )冬11月吴将蔡昭候由河南新蔡迁于州来,逐改名为下蔡国。战国时,楚惠王灭蔡,蔡候齐亡,下蔡仍属楚地。
    巢国:周代偃姓诸侯国。周代商而立,则多次遣师征讨并战胜了巢国,视巢国地大势强不便控制,遂将其地析分为巢、庐二国,因赐爵位不同,而分别被称为“巢伯国”、“庐子国”,庐国新都于今合肥城城区,巢国仍都于今巢城城区。春秋时期,巢国疆域先后遭遇“群舒”(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在今舒城、庐江一带)、橐皋(今巢湖市居巢区柘皋镇及肥东县东部一带)等众小国的侵略和蚕食。楚、吴相继强盛,使得位处“吴头楚尾”的巢国,长期成为楚、吴二强国掠夺对象和交兵战场,时为楚属,时为吴属。历来注重经济建设,睦邻友朋而忽略军事的巢国,便在这种军国主义横行、列强称霸的恶劣环境中渐次衰微,直到被吴(前518年)灭亡。
    南胡国:武丁时,商灭掉归方、虎方部落。在被殷王朝征服的时候或者以后,一支越过大别山,在湖北秭归一带,建立了夔国,又名归国。一支渡过长江,在今湖南的宁远一带建立了何国。一部分(包括虎方、归方等)留居今漯河市东部、安徽阜阳一带地区建立了归姓胡国,又称妢胡国、麸国、南胡国。
    姬姓沈国:周穆王时,归胡国曾联合徐戎、淮夷内侵,被成周降服,周穆王把归胡削爵割地,从其西境分取疆土建立姬姓沈国。后亡于楚。
    貀国:即豽国,属于百越族所建,故地约在今江汉流域。约于公元前508年为楚昭王所灭。楚迁貀人于汝阴西北(归胡故地)建立胡子国,以貀国的王族后代为国君,因此也称貀归,辖地仍在今安徽阜阳地区。战国时,胡子豹乘吴国军队攻进楚国都城之机,占领楚国邻近胡国的地方。公元前495年,楚师大举进攻,俘虏胡子豹灭掉貀归国。
    除了以上有资料记载的国家之外,今安徽境内还存在只知其名,不知详细情况的泉国、妢国、妣国等国。
    下面是江苏境内的小邦国:

    邗国: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分封天下,将自己的小儿子分封到邗,是为邗国,邗国是一个子爵国,属第四等的小国,但它的封地面积却比较大。邗国北与淮河下游的赢姓小国淮夷接壤,东临大海,南隔大江与吴国相望,西与宗、“群舒”、六、英、梦等(今安徽舒城、六安、霍邱一带)为邻。包括现代的扬州、泰州两个地级市的辖区,还包括安徽中部几个县。邗国在春秋时为吴国吞并,成了吴国的一部分。此地人以国为氏,是为姬姓邗氏,后去邑姓了干,著名的铸剑大师干将就是此地人。

    钟吾国:东周时期建立的诸侯国,爵位为子爵。始封君不详,国土南邻淮夷,北界郯、滕、西至宋、陈,范围大致包括今江苏省新沂市全域、宿迁市宿城区宿豫区两地。国都是司吾城,位置在今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新宅村。公元前512年夏, 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吴国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吴王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512年冬,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钟吾国国小民贫,不堪一击,旋即灭亡。钟吾国被并入吴国。

    徐国: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周穆王时,已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比较强大,徐君偃便想乘周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穆王得此消息,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平叛,徐偃王弃国而走,躲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由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为子爵,仍封于徐(今江苏省泗洪市一带),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

    津国:西周时期淮夷东部小邦国,其国都在津湖旁,故地在今江苏北部宝应县南六十里。西周中后期,淮夷反叛周朝,周夷王亲率大军南征淮夷,在噩侯驭方的配合下,被夷王征服,后被吴灭亡。

    角国:西周时期淮夷小国,其国都为角城。《水经注》:“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地点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河与泗水交汇处。西周中后期,淮夷反叛周朝,周夷王亲率大军南征淮夷,在噩侯驭方的配合下,被夷王征服,后被吴灭亡。西周早期铜器子甗、子鼎就是角国器。

    淹国:亦作奄国,商末周初山东曲阜之东的一个小国,其国都为山东曲阜。后为周成王所灭,其残部逃到江南及江苏泰州市一带,重新筑城,仍然称“奄”。应为子姓之国,为商之分支,南迁(今常州地)的奄国后被吴国所吞并。

    宿国:西周初年得到朝廷正式册封的异姓诸侯国,与任、须句、颛臾并称“风姓四国”,最初位于山东泰安宿城镇,后在对待宋国的态度上,宿人内部有严重分歧。北部的宿人采取了与宋国合作的策略,得以继续在祖辈居住的地方生活,这一部分被称为北宿,后其地为齐国夺取,设立无盐邑。而南部的宿人选择了与宋国对立,被宋国迁走,辗转到达周人势力覆盖不到、且也与宋国分庭抗礼的淮夷地区(今江苏宿迁)另行建立政权,最后又迁至安徽宿州市一带,这部分被称为南宿,南宿最终也亡于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
    成周八师是什么样的部队?

    在周王朝初期,主要活动有西六师和成周八师二支部队,这在史籍书上有多次记载。这在史籍书上有多次记载。西六师是周朝的主力部队,指的是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兵员主要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由于周王朝采用的是分封制,以镐京为都的宗周地方范围不大,故其兵源不多,无法成立大规模的西周部队。西周统治的主要是分封和各诸侯国,所以如何利用各诸侯国的兵源来组建成周王朝的部队,是周王朝必须想的办法。事实上,在西周初期,周武王死后,由于周成王年少,被分封于商王畿地区周围的三位王室成员起事反周,史称“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
    后来周公在平叛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扩建国家直属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武装力量进行收编,又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事编制,兵员由周人、殷人组成,八师的戍守区在殷地,故称「殷八师」。后又因其长期驻守成周,故又称「成周八师」。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 说:“周公召集商旧属国,来替殷顽民筑城造屋,新城很快造成,号称成周,同时召集周属国,在成周西三十余里筑城,称为王城,派八师兵力监视殷顽民”。也就是说,周公旦在讨伐殷商三年征战中,俘虏了大批殷末奴隶主及其奴隶,周人称为“献民”,又叫做“殷顽民”。这些“殷顽民”若是留在殷地不动,必将继续反叛,周王朝将无安宁日。于是,周公果断将他们迁往洛阳居住,以便管束。周公召集殷商旧属国,在洛阳替“殷顽民”筑城造屋,新城很快建成,名曰“成周”。周公召集周属国,在成周外围筑城,称为王城,又组建了八师兵力(一师约2500人)驻成周,监视“殷顽民”。周公还对这些“殷顽民”进行软硬兼施、分化利用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成周八师的起源。
    驻在雒邑(即新城成周洛阳)的成周八师,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家,西可以保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为周王朝的东都、东方的重镇,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史籍记载及考古发现的各种西周铜器铭文看,成周八师始建于西周初期,活跃于西周时期,至东周时期已经见不到其踪影。成周八师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殷商残余势力,特别是在对付东淮夷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存的西周铜器铭文记载的有:
    1930年在河南汲县出土的西周铜器《小臣簋》铭文:“东尸(夷)大反,白(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市(夷),唯十又二月,(遣)自(师),述东,伐海眉(堳),氒才(雩厥复归在)牧(师),白(伯)懋父承王令易(命锡师率)征自五贝,小臣(誺)蔑(历),眔易(锡)贝,用乍(作)宝(尊)彝。” 陈梦家先生在《西周铜器断代一》中言:此簋出土於卫国,铭言以殷之八师征东夷,而归於牧,即朝歌之牧野,则作器者当属於卫侯的部下,应无可疑。此簋记十一月“述东伐海眉。”说的是伯懋父(即康叔的儿子康伯懋)率领的殷八师,沿泰山山脉或劳山山脉的北麓,出征伐东夷。这里的殷八师指的就是成周八师,里面肯定包含有卫侯的部队。西周穆王时期铜器《录卣》铭文曰:“王令 ? 曰: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戌于叶师。”“成周师氏”即成周八师的师氏;《竞卣》铭文载:“惟白屖父以成师即东,命戌南。”成师即成周八师的省称。可见,在周穆王时期,淮夷、南淮夷的作乱也是用成周八师前往征讨及平定的。周孝王时期的《曶壶盖》铭文:“更乃祖考作冢缵、司徒于成周八师。赐汝秬鬯一卣…”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一
    东淮夷战争引发的宜国

    东夷是泛称,主要是指盘踞在东部的殷商残余势力,淮夷包含在其中,淮夷是指居处在淮河流域的土著邦族。在周公东征以后,殷商残余势力纷纷被打败,他们被迫南徙,融入到了淮夷土著部落中,于是,这些东淮夷不断地给周王朝制造麻烦,与周王朝的战争几乎没有间断过。武王建立周王朝后,成王时期历史上的二次著名战役都与东淮夷有关。
    第一次是周公东征。《周书?大浩》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武王驾崩不久,周成王元年,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顺利地讨平了三监的叛乱,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今本竹书纪年》载:(成王)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邺以叛。”武庚叛乱时,盘踞在东部的殷商大国奄及东淮夷跟着起来反周。于是周公继续东征,扩大战果。周公原计划先向东伐奄国(又称商盖,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东),奄国为东部主要反叛势力所在,即“大国”所居之地。这时辛公甲提议道:“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韩非子?说林上》)。周公采纳了他的意见,遂改变计划,决定先攻淮泗间(今苏北、皖北地区)的淮夷(也称九夷,包括徐、熊、盈等小国)。这些小国兵寡将微,武力不强,自然不是强大周师的对手。但淮夷在长期抗击商军的进攻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战斗力,况且其地处淮河下游,地势低洼,河流湖泊纵横,周师西来,车兵行动实受限制,不如在殷故地那么方便,人马也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征伐淮夷的作战,并未像预料中的那样速战速决。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第二次是周成王攻录国之战。战争发生在成王在位期间,录国谋反,录国是今安徽六安地区,周成王时叛乱,成王率领军队讨伐录国,不料因途中生病而返回。周成王遂派大保召公奭率兵平定。召公不负圣望,完成讨伐之命,得胜班师。周成王亲迎召公奭,并将余地的良田赐予召公。召公因而做《大保簋》谢恩铭世。周成王平定录国后,录国后归顺周朝,被封为子爵。除了历史资料记载的这二次著名战役外,近代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中,有不少记载了东淮夷与周王朝的战争。如西周青铜器《禹鼎》、《曶鼎》、《小克鼎》、《小臣速簋》、《竞卣》、《录卣》、《录尊》、《康王鲁侯尊》等都记载了与东淮夷的战争。
    在西周初期,东淮夷的叛乱从未停过,“殷八师”在保卫周王朝东土安全上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衍生了一个问题,这些殷八师的将士原属于殷商王朝的人,周王朝建立后,又成为了周王朝的人,在多年对东淮夷的征战中,部份将士会留在沿江地区作为周王朝的据点扼守要塞,这其中包括周王朝希望的,也有是自愿的。当然周公东征时,在对东淮夷的三年作战中,说不定也会留下周王朝的人。建国以来,在江苏的仪征地区,新沂县的三里墩,赣榆县的青墩庙、下庙墩,都发现过好几处西周人的住地。文化层所出器物皆西周早期风格,与中原西周遗址所出的同类器物很相似。曾昭燏、尹焕章在《江苏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问题》中认为:“这说明当时西周兵力南下,不仅有将帅分封在这里,而且还有平民随之俱来。”
    苏北的东淮夷动乱一直没停过,而江对面的宜地相对比较安稳。宜地位于长江靠海口的一个港湾地,人民可以靠捕鱼、农耕过安定的生活。从考古发现,大港葛村周围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大量人类族居,应该有城池。故对这些留下来的周王朝人员有吸引力,很可能会选择携家迁居于宜地,特别是“殷八师”的将士,这里是他们最好的居家之处。这样形成了这些人员大量聚集宜地。为了能很好利用这些人员,来帮助周王朝控制淮夷,于是周康王想到了在这个绝佳之处分封诸侯。
    周公东征后,成王时期封了齐、鲁、卫、宋、莒、郯等国,到了周康王姬钊时,可以封的领地已经非常少了,江南的宜地就是其中一个未封地。周康王一方面为了能控制散落在宜地上的这些将士,同时也为了在东淮夷的南方建立一个周王朝的据点,与北方卫、齐、鲁大国遥相呼应,扼守东土。于是就有了《宜侯夨簋》铭文前面所说的,周康王翻阅了“伐商图”和“东国图”,叫来居于附近的虞侯夨,命令虞侯夨立即动身,迁移到宜地,并赏赐了许多专征物品及权力。由于周公及康王对东土一系列的稳定措施,使得东淮夷在一段时间上臣服于周王朝,在历史上开创了四十多年未用刑的“成康之治”,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那么《宜侯夨簋》的铭文中提及的“在宜王人”不仅是指随虞侯夨一起来到宜地的周王人,还有包括上文中提及的周公东征及殷八师征伐东淮夷时留下的将士,这些人后来携家眷来到宜地繁衍生息。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二
    何为“华夏”、“中华”,“中国”名字的由来?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上下五千年历史,而中国人民也一直被喻为是华夏子孙。那么为何称为“华夏”子孙呢?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而“华夏”一词的由来与含义,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书经》上是这样定义的:“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华”是指华丽、兴旺;“夏”,则指的是古老的夏王朝。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族继承制的朝代,也是有记载使用宗法的最早的国家。由于古代夏朝王族曾生活在如今的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该族不断地四处迁徙与扩张,加上原来的本族,逐渐分为三支。东迁中原的称为“东夏”(华夏),西迁甘肃的称为“西夏”(蛮夏),原地不动的称为“大夏”。又《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也就是说,华夏一族是一个十分讲究服饰穿着的民族,而且还特别的懂礼仪。
    除了这种说法,关于华夏民族,还有另一种说法。我国第一个世族继承制朝代夏朝,它是由大家非常熟悉的“大禹治水”英雄大禹创建的。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时代泛滥的黄河,由于洪灾长期影响着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而大禹动员华夏各族展开的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仅空前的团结了华夏先民,也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声望。洪灾得到根治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所以产生了首个统一王权的国家。由于大禹属于夏族,故称夏朝。夏朝是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诸侯国关系,夏朝是被商朝灭亡的。由于夏族人是围绕在华山附近定居生活,因此他们就被称为华夏族。后来禹打破了禅让制,变为了家天下,因此天下共尊华夏族为先,华夏一词也就成为了中华的代表。关于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华夏其实是民族的名称,华夏就是夏族,这种说法其实是在原本大禹治水,夏族登顶第一的那个来历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也因此有一定的说服力。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bai民”。
    “中国”一词,愿意为“中央之国”,在周代,人们将首都地区称为“国”,其他地区叫做“野”,因此“中国”最早指的是周朝的王畿地区,具体就是关中和河洛地区,这里分别坐落有周代的镐京和成周两大都城。“中国”一次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具体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里的“中国”指洛阳附近地区;古文献中最早的“中国”出现于《尚书?梓材》,其记载为:“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此处的“中国”已经当指西周王畿地区;而《诗经?民劳》则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处的“中国”也是王畿地区。由于周代实行分封制,那么诸侯国的首都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如《孟子》中记载了齐王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庄子?田子方》载:“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
    由于这一地处的人民属于华夏民族,也称为华夏子孙。所以这一地区,也被称为“中华”。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bai民”。
    “中国”一词,愿意为“中央之国”,在周代,人们将首都地区称为“国”,其他地区叫做“野”,因此“中国”最早指的是周朝的王畿地区,具体就是关中和河洛地区,这里分别坐落有周代的镐京和成周两大都城。“中国”一次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具体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里的“中国”指洛阳附近地区;古文献中最早的“中国”出现于《尚书·梓材》,其记载为:“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此处的“中国”已经当指西周王畿地区;而《诗经·民劳》则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处的“中国”也是王畿地区。由于周代实行分封制,那么诸侯国的首都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如《孟子》中记载了齐王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庄子·田子方》载:“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
    由于这一地处的人民属于华夏民族,也称为华夏子孙。所以这一地区,也被称为“中华”。
    到了春秋时期,“中国”的范围已经不再是首都或者王畿地区了,而是代指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中原”、“华夏”。该时期,“中国”开始和“华夏”、“诸夏”“九州”等词成为同义词。古人将分布在华夏诸侯周边的其他民族冠以方位加以区别,分别命名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而周边许多民族似乎也认同这种称呼。《礼记 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楚国位于南方,为蛮夷势力的代表,西周后期的楚王熊渠曾说道:“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并且自立为王,与周朝分庭抗礼。说明楚国人认为的中国就是周朝。到了春秋时期,楚武王曾说:“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一词的含义才真正从“中原”转化为整个中央王朝的辖地。不过,即使到了汉代,人们还习以为常,把中原部分视为中国,如葛洪《抱朴子·外篇三·讥惑篇》载:“余谓废已习之法,更勤苦以学中国之书”,这里的“中国”就是中原地区。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也以“中国”自称,如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汉族建立的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南迁的汉人政权东晋政府,仍以“中国”自称,反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北虏”。在宋代,辽,北宋,金,南宋等都自称“中国”,彼此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成为正统王朝的代称,真正意义上应该是在隋唐统一后。《新唐书》载唐朝时期的南诏也将唐朝称为“中国”,“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 ”。从此以后,“中国”一直作为我国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所以,“中国”一名不是从古就作为我国的名称,而是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三
    勾吴与中国的关系及与周王朝的关系?

    周朝是中国第一个崇尚“礼”治天下的国家。西周王朝以都城“镐京”为中心的王畿地区称作为“中国”,把王畿以外分成九等地区,并把它们称为九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王畿外五百里为一服,愈近王畿者,则政治上愈受宠幸。
    《周礼?秋官司寇?司仪》还记载了不同服饰的不同政治待遇。“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嫔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壹见,各以其所贵宝为挚。” 对臣服于周天子的蛮夷地区酋长来说,每六年才能觑见周天子一次,并且要进贡龟贝等物。
    远在长江南岸的勾吴国,属“荆蛮”地区,肯定不属于“中国”,当初周武王分封时,为感恩先祖泰伯、仲雍的让王位之恩,分仲雍后裔虞仲为虞国国君,为侯爵,领地为都城附近的北虞国,地处王畿中心(即中国范围之内),但对远在荆蛮地区的周章(已君吴),虽然封为吴国国君,但爵位却很低,只是一个子爵名份而已。这也看出周王朝对远在长江以南的勾吴国轻视的态度。《左传?昭公三十年》记载:“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
    
    吴国虽然是周朝的血亲后代建立的国家,但中原国家还是把吴国称为蛮夷,周王朝对它也是“弃在海滨”,不予重视。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王朝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而江南的勾吴国却不按礼仪对待周边国家,不按礼仪行事。全然不顾周王朝的脸面,自已称“王”称霸。齐国大臣晏子出使吴国的时候,吴国君王夫差让外交官故意喊话让晏子向他行天子之礼,晏子装糊涂说他走错地方了,夫差只好做罢。吴国攻打楚国,楚国国王外逃,吴国君主就住进了楚王的后宫,霸占了楚王的母亲,吴国大夫霸占了楚国大夫的妻子。吴国虽然是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但因远离周王朝的王畿中心(中国),对于吴国这些不守礼仪的行为,周王朝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不问不闻,听而任之。
    到春秋寿梦时期,南方的吴国开始强大了。而周王朝在诸侯各国的影响力却在逐步减弱。史记载:到十九代寿梦时,勾吴国开始强大,始称“王”。公元前585年,也就是寿梦元年,为了要称霸中原,寿梦亲自到洛邑(今河南洛阳)朝见刚刚登基的东周第十代帝皇周简王(周王朝第二十二代帝皇),并周王宫庙认祖归宗,沿路访问了不少中原国家,学习周王朝的“礼”、“乐”。
    周王朝到东周时期,已日渐衰落。到周简王时期,同周武王时期的威风相去甚远,所以面对在东方夷蛮之地的小国“勾吴”国称“王”之事,周简王没有训斥寿梦,反而是热情地接待了吴王寿梦。
    有了周王朝的靠山,寿梦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出兵攻打北方的郯国,并在战争中大获全胜,迫使郯国向吴国称臣。要说郯国虽谈不上是强国,但它是当时中原第一大国、霸主国晋国的附属国。并且在郯国附近还有中原二个强大国家齐国和鲁国。寿梦的这一次出击让中原各国刮目相看,也让中原各国开始注意到,在长江下游的荒蛮地区,还有一个叫做“吴”的“蛮夷”国。
    到阖闾、夫差时代,“勾吴”国实力到了巅峰期,称霸中原,已经不把周王朝放在眼里了,开始和中原霸主晋国叫板。从此,在江南夷蛮之地的吴国版图,开始正式纳入到中国范围之内。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四
    勾吴与宜的关系

    从周王朝对吴、虞、宜的分封来看,这三个国家都属姬姓国,与周王朝同根同脉,且吴君周章与虞君虞仲是亲兄弟,而宜侯夨又与虞君是血缘亲的关系,所以三国的关系应该是很亲的。
    吴、虞、宜三国与周王朝的关系来说,肯定是靠近王畿边上的北虞国与周王朝最亲,相对比较重视,而勾吴地处荆蛮之地,加上国力弱小,而被周王朝所轻视。
    从方位来说,“宜”与“吴”是位于东南方的两个封国,扼制着东南方西周的疆土。”《尚书大传》说:“诸侯赐弓矢者得专征,赐瑽钺者得专杀。”意思是诸侯被赐予弓和箭便得征伐大权,诸侯被赐予斧钺便可以出征了。“宜侯夨簋”铭文中提到的“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就是周王“赐弓矢”,其实就是象征康王徙封虞侯夨去南方宜地,其意义就是让他替周王室镇守南境,也就是《左传》中常常提到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意思,即所谓的“专征”。所以周王朝对宜侯的期望值比较高,当然还希望宜侯到江南传授周王朝的礼仪。但最后结果“宜”还是没有土著的吴国好。
    由于都是吴姓宗亲国,肯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两国关系和睦,互相帮扶。那么“宜”国到底什么时间灭亡?
    “宜”存在时间不是太长,加上国小无大事,故在历史的记载中看不到它存在的踪迹。现在很难用史料来论证,不过我们可以用史料来推测。
    第一种可能,根据史料记载,东淮夷、南淮夷经过成王、康王的征伐,有一段时间比较安稳,臣服于周王朝。成康五十年,周朝国力强盛,开创了四十多年未用刑的“成康盛世”时代,史称“成康之治”。
    直到穆王时期,周穆王在国内开始实行“吕刑”,对外开启扩疆之路。由于穆王长期在外西略,以徐夷为首的东淮夷开始作乱。《史记·秦本纪》载:“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后汉书·东夷传》载: “徐夷僭号, 乃率九夷以伐宗周, 西至河上。”还有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也记载了这一历史大事件。
    徐国是淮夷的亲族,但不是淮夷,在各种史籍和文献中都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徐人南迁至淮北建立徐国,成为淮夷和群舒的盟主。史载徐偃王强盛,能联合三十六国,称王对抗周朝,这与得到南淮夷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上面所载九夷应该是包含南淮夷及殷商残余势力。当徐偃王带头起来反周时,这些长期被周王朝征伐的淮夷、殷商残余势力肯定纷纷响应。据史料载,这次叛乱搞得轰轰烈烈,周穆王被迫联合楚国才把叛乱平定。“宜”国很有可能就在这次叛乱中被灭国。
    因为宜国是被周王朝安排在淮南用来对付淮夷的唯一据点,赋有周康王的“专征”,当盘踞在江南的奄、薄姑等一起响应叛乱时,江南、江北同时夹击,处在长江边的“宜”国是很容易被消灭的。这时勾吴国若相救都来不及。(就像公元前538年,楚灵王杀庆封封灭朱方一样,勾吴国都来不及救援。)这样算的话,“宜”国存在时间很短,仅约70年。
    第二种可能,到西周晚期,至周夷王及周厉王时期,由于周王昏暴,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淮夷又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使周王朝国势日危。
    《今本竹书纪年》有记载:“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出土的许多西周青铜器也有记载。如西周铜器《禹鼎》记:“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内。”
    《应侯视工鼎》记:“用南夷逆敢作非良,广伐南国,王令应侯视工曰:征伐逆。我受命,翦伐南夷逆,我多俘戎。余用作朕烈考武侯尊鼎。用祈锡眉寿、永命,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上海博物馆藏的西周青铜《翏生盨铭》载:“王征南淮夷,伐角、津,伐桐、遹。翏生从,执讯折首,孚戎器,孚金。”角在今宿迁县西南,津在宝应津湖,属江淮东部。桐,古国,在安徽桐城西北。由此铭可知,厉王时期,江淮东部及皖中一带很可能已经属南淮夷势力范围。
    宜国也有可能是在这一次淮夷广伐南国中灭亡。这样算宜国的存在时间仅为150年左右。
    第三种可能,宜国就是被吴国所灭亡。
    《管子?杂篇?小问》记载:“昔者吴干战,未龅不得入军门,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这段记录是在管仲辅助齐桓公时期(公元前685年至前645年期间)。故推断在公元前672年前后,吴国曾与江对面的“干”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
    吴国要与江对面的干国发生战争,必须经过“宜”国之地,说明此时的江南小国“宜”已被消灭。也就是说,“宜”国存在时间最长不超过350余年。而且一定是在寿梦执政之前。
    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开启了扩疆之路,“宜”地被吴国所占领,到寿梦时期,还把都城迁到宜地,考古发现春秋吴王墓(极有可能是寿梦及三个儿子的墓)也聚集在宜地,说明了“吴”国与“宜”国还是很有渊源的。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五
    勾吴国与徐国的关系

    徐国的文化渊源,可追溯至夏代前的传说人物彭祖建立的大彭氏国。到商代, 大彭氏国又成了商朝的一个方国。在商未周初时期,徐夷又作为淮夷的一部分受到了周王朝的沉重打击。之后,徐夷建立了以今泗洪、盱眙为中心的徐国。
    当齐桓公在中原地区称霸时, 位于南方的楚国也开始强大。《春秋经?僖公十五年》记载了本年(前645年)“楚人伐徐”。楚国伐徐的目的明显是针对齐国的,所以齐国才会营救徐国。这段时间,徐国不幸轮为齐楚争霰中双方争夺的一枚棋子。而身在南方的吴国呢?因为地缘的原因,吴国此时只能委身于大国楚国,听从楚国的号令。《左传?宣公八年》记载说, 鲁宣公八年 (前601年)夏天, 楚国攻打舒、蓼这两个小国并灭之。楚王给他们划定疆界后,“盟吴、越而还”。
    齐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人,使齐国开始走下坡路,徐国也就成为了楚国的附属国。
    到寿梦时期,中原开始了晋楚争霸局面,此时吴国接受了晋国的“联吴抗楚”战略方针,叛楚、反楚。鲁成公七年(前584年)起,“吴始伐楚,伐巢,伐徐……蛮夷属于楚者, 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寿梦时期,徐国被吴国打败,变成了吴国的附属国。到了寿梦儿子余昧时期,一场政治联姻,进一步加强了“吴”与“徐”两国的关系。《春秋经?昭公四年》载:“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人执徐子。 秋七月, 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楚国为什么在伐吴前,要逮捕徐国国君呢?《左传?昭公四年》解本年经文曰:“徐子,吴出也, 以为贰焉, 故执诸申。”因徐国的国君是吴国宗女所生, 楚灵王认为他对自己有二心, 所以在会盟的申地, 就把他逮捕了。
    公元前 536年,徐国太子仪楚去楚国访问, 楚灵王将他囚禁了起来, 却又被他逃回徐国。楚灵王于是派薳泄攻打徐国。吴国出兵救援徐国。楚国的令尹子荡率领军队攻打吴国, 吴国军队在房钟将楚军打败。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因政治联姻,吴徐两国关系十分好。那么后来,吴国为什么会把徐国灭了呢?
    余昧死后,把皇位传给了长子吴王僚,这给后来的政局埋下了隐患。吴王僚执政第一年,北方强国齐国攻打徐国,吴王僚没有派兵云救援。《左传· 昭公十六年》载:二月十四日, 攻打徐国的齐军到达蒲隧, 徐国人求和。徐国国君和郯人、莒人去会见齐景公,在蒲隧和齐国签订了盟约。
    分析吴国没有救援徐国的原因是,当时正处在吴、楚交恶的状态下, 吴国不愿再去与另一个大国齐国开战。后来,吴王僚派遣季札出访列国时,特意去拜访徐国国君,以此改善吴、徐两国关系,并留下了著名的“季札挂剑”故事。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载: 吴王僚乘楚平王去世的时机攻打楚国, 于是派公子掩馀和烛庸率领吴军围攻楚国的潜邑。掩馀和烛庸率领的吴军入侵楚国后,受到楚军的狙击和夹击, 以致“吴师不能退。”前吴王的长子公子光见时机成熟,派专诸刺死了吴王僚,自己登上了吴国皇位,成为吴国的第 24世吴王阖闾。
    伐楚的公子掩馀和烛庸是吴王僚的兄弟, 因国内发生政变和王权更迭, 使得他们成了有家归不得的吴国公子, 遂逃亡于他国。《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载:“吴公子掩馀奔徐, 公子烛庸奔钟吾。”于是,吴王阖闾让徐国人逮捕逃往徐国避难的吴国公子掩馀, 让钟吾国人逮捕逃往钟吾国避难的吴国公子烛庸。两位公子于是逃往楚国。楚昭王让他们居住在养邑。派莠尹然和左司马沈尹戌在那里筑城,另外,还从邻近该邑的城父和胡邑各划出一部分土地给他们。打算利用他们来危害吴国。
    面对这一祸患, 吴王阖闾不能不恼恨徐国和钟吾国的国君了。《左传·昭公三十年》载:“吴子怒, 冬十一月, 吴子执钟吾子, 遂伐徐, ……乙卯, 灭徐。” 冬季十一月, 吴王抓住钟吾国的国君后,接着又讨伐徐国, 终灭亡了徐国。从此徐国领土成为了吴国领地。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六
    勾吴国与邻国楚国的关系

    楚人出自于颛顼(黄帝之孙)之后,主要位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早期在商衰周兴时,季连部落酋长鬻熊(芈姓)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受到周文王的分封为“子”爵封号,臣属于周。因楚建国于荆山一带,故又称荆国。司马贞《史记索隐》注曰:“荆者,楚之旧号。”早期的楚国与位于东南方的勾吴国距离甚远,没有什么交集。
    西周周穆王时期,为了摆平蛮夷,穆王曾联合楚国征讨淮夷,让楚国实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楚国自公元前704年(鲁桓公八年)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后,大力推进。特别是为了和周朝分封诸侯国争夺长江下游的铜资源,楚国的边境不断向东扩疆。这点可从后来周宣王赏赐给晋国的楚公逆钟铭文中得到印证。由于楚国向东扩疆,开始与东边小国勾吴国形成交集。
    楚国始大,正值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恒公称霸之时。《史记·楚世家》载:“齐桓公称霸,楚亦始大。”随着楚国的强大,处在楚国边缘的吴国,不得不臣服于大国楚国。《左传?宣公八年》记载说, 鲁宣公八年 (前601年)夏天, 楚国攻打舒、蓼这两个小国并灭之。楚王给他们划定疆界后,“盟吴、越而还”。
    公元前585年,吴国十九世国君寿梦即位后,首先远途去周王朝都城镐京,拜访刚刚登基的周简王,并认祖归宗。沿途还去了楚国拜访,或许是避免楚国的疑虑,也算是向楚国作一番外交说明吧。
    到了春秋中期,在晋、楚争霸过程中,原为楚国大臣的申公巫臣因个人情感得罪于楚国权贵逃亡至晋。楚国国君在其逃亡后,“杀巫臣之族,分其室。”申公巫臣在给政敌的信里愤怒地发誓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于是,巫臣向晋侯请求出使吴国。
    随着申公巫臣携带着晋国的战车以及中原的军事技战术思想来到吴国时,吴王寿梦已不愿把吴国绑在楚人的战车上充当一块盾牌了。吴、楚关系开始决裂,在大国晋国作为后盾的情况下,吴王寿梦开始与大国楚国交战,史记称为“联晋抗楚”。
    公元前584年,《左传成公七年》载:“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
    这之后,在大国晋国的支持下,吴国不断搔扰楚国,二国战争互有胜负。


    公元前561年九月,在位了二十五年的吴王寿梦辞世,嫡长子诸樊成了吴国君主。一年以后,楚国的国君楚共王去世。国丧未满的诸樊,乘楚共王刚死而匆忙“伐楚”,不料遭到惨败。诸樊的这次行动在有着悠久礼仪之邦的周朝诸侯国看来,是一次不道德的行动,不但没有得到大国晋国的后援,而且遭到了周边诸侯的遣责。从此没有晋国的后盾,吴国只能独自应对楚国的挑战。
    得到晋国的《联吴抗楚》启发,楚国也开启了“联越搔吴”的战略方针。吴国处在了双面夹击不利的局面。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七年),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极,杀忠臣伍奢、伍尚,迫使足智多谋、颇有才干的伍子胥(伍奢次子)出逃吴国。伍子胥是个才能十分出众的人,这次又是带着复仇楚平王的目的来到吴国。伍子胥的到来给吴楚战争带来了转机。首先,伍子胥帮助阖闾夺取了吴国国君的王位,出任吴国大夫。接着建议阖闾建阖闾大、小二城,并迁都大城(即姑苏城)。定都新城后,发展生产,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第三,打击南部越国,安定后方后,再来攻击大国楚国。
    公元前511年,吴国再次攻打楚国,夺取了六地和飅地。
    公元前509年,吴国派伍子胥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率兵大破楚军,直捣楚国都城郢。楚昭王仓皇出逃,伍子胥掘出楚平王墓进行鞭尸,以雪杀父之仇。吴国亦从小国跃居为春秋五霸之一。
    本来吴国可以灭了楚国,不想后院起火。正当阖闾在追捕楚昭王时,阖闾的弟弟夫概在国内自立为王。阖闾听到这个消息,就放弃楚国返回吴国,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被打败,逃奔楚国。楚昭王见吴国发生内乱,就重返郢都,将堂奚谷封给夫概称作堂奚谷氏。
    两年后,阖闾派太子夫差率兵攻打楚国,夺取番地。楚国害怕吴国再次大兵压境,就离开郢都,迁都到鄀城。
    再后来,越国灭了吴国,楚国又灭了越国,吴国领地全部给楚国吞并。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七
    勾吴国与邻国越国的关系

    与吴国相比,越国的早期历史更为模糊。越国的国君为姒姓。姒为尧帝赐于大禹王的氏。据《史记·越世家》载:越国为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当初少康在位时,担心对祖先大禹的祭祀断了香火,就把自己庶出的一个儿子无余封在了那里,号称越国,当时的国普遍都很小,其实就是一个部落。《吴越春秋》曰:“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吴、越两地同属百越地区,最初的语言、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舟揖、农耕、土墩墓以及祭淫祀和文身断发都是吴、越人共同的特点。
    商代末期至西周时期,随着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来到吴地,建立勾吴国起,吴地的文化受周王朝中原文化的影响,变化很大。但这个变化仅限于宁镇地区,因为勾吴国建立初期的几百年,其领地范围仅在宁镇地区。这一地区也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史记》中亦被称为“荆蛮之地”。考古也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这段时间,吴国与越国没有领土上的接壤,互相没有交集的记载。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七
    勾吴国与邻国越国的关系

    与吴国相比,越国的早期历史更为模糊。越国的国君为姒姓。姒为尧帝赐于大禹王的氏。据《史记·越世家》载:越国为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当初少康在位时,担心对祖先大禹的祭祀断了香火,就把自己庶出的一个儿子无余封在了那里,号称越国,当时的国普遍都很小,其实就是一个部落。《吴越春秋》曰:“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吴、越两地同属百越地区,最初的语言、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舟揖、农耕、土墩墓以及祭淫祀和文身断发都是吴、越人共同的特点。
    商代末期至西周时期,随着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来到吴地,建立勾吴国起,吴地的文化受周王朝中原文化的影响,变化很大。但这个变化仅限于宁镇地区,因为勾吴国建立初期的几百年,其领地范围仅在宁镇地区。这一地区也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史记》中亦被称为“荆蛮之地”。考古也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这段时间,吴国与越国没有领土上的接壤,互相没有交集的记载。
    春秋时期,吴国领地扩大至太湖流域,吴国、越国以太湖为分隔线,南部有接壤。但这时,吴国、越国实力都不强,同属大国楚国的附庸国。《左传·宣公八年》载:鲁宣公八年 (公元前601年)夏天,楚国攻打舒、蓼这两个小国并灭之。楚庄王给他们划定疆界后,“盟吴、越而还 ”。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吴越春秋》也有同样的记载。此时,楚越有政治联姻,吴国也不敢得罪越国,两国关系应该是和睦相处。
    公元前584年(鲁成公七年),在晋国“联吴制楚”战略影响下,吴国在大国晋国的帮助下开始对楚国宣战,吴、越关系渐行渐远。“吴始伐楚”,并渐与楚国结为世仇。其时,越国则仍为楚之盟国。
    当吴国逐步强大,几次打败楚军后。楚庄王也想到了“联越搔吴”战略,越国开始向吴国开战。史料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人伐越 ,获俘焉”,吴国人让越国俘虏去看守船只。吴王余祭视察时,“阍以刀弑之”。越人杀吴王余祭的行为,加深了吴国与越国之间的矛盾。
    越国到了允常(亦称元常)时代,允常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自允常即位后,接受中原各地先进生产技术,在国内扩大生产,发展农业、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等,于是国力强盛,向外扩张,“拓土始大”。 越国自允常始称王,“越王”之称始于此。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吴越在越国北部边界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战争。不久双方缔约媾和。为了国家的安全,越国再次依傍大国楚国,进行政治联姻,将越国公主嫁与楚昭王。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国公子光,在楚国逃臣伍子胥的帮助下,夺取吴国王位,改称吴王阖闾。阖闾听取伍子胥的建议,建大小阖闾城,迁都姑苏,并大力扩大生产、增加国力,并招引人才孙武、伯嚭等。阖闾三年,伍子胥开始了复仇楚国的计划,兴兵攻打楚国,直捣楚国舒地。吴军本想进兵郢都,将军孙武说:“百姓太劳累了,不可进兵,暂且等待时机吧!”才撤回国。《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昭王五年(公元前511年)“吴伐取楚之六、潜”。这一年,范蠡邀文种入越,帮助越国对付吴国。这极有可能是楚国“联越搔吴”中的一步棋子。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即对越发动了战争。《左传·定公十四年》“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檇李。”此战,吴王阖闾负伤身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夫差继位后,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勾践闻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夫差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左传·哀公元年》载:“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其后,夫差听信伯嚭存越之言而拒伍子胥灭越之谏。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句践被迫到吴国充当奴仆。三年后,越王句践在得到吴王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国后,听从范蠡、文种建议,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为了复仇,在楚惠王元年(公元前488年),采纳了大臣提出的“亲楚”外交战略。《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载:“大夫逢同谏曰:‘……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句践曰‘善’”。
    公元前476年,楚越两国还精心安排了一出故作交战、麻痹吴国的好戏。《左传·哀公十九年》记载:“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在这出戏演过后,吴国放松警惕,越国开始全力攻打吴国,楚国则给予配合。《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记载,勾践二十一年(公元前476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卒伐吴,会楚使申包胥聘于越”。《国语吴语》也记载:“越王……乃大戒师,将伐吴。楚申包胥使于越”。同年,越王句践兴师伐吴。吴与越战于槜李,吴师大败,军散死者不可胜计。
    公元前475年7月,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春秋一代霸主吴国从此灭亡。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今舟山一带),给他百户人家,让他在那里终老。夫差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吴国太宰伯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
    越国消灭吴国后,吴国领土尽入越,越国从此开启了向中原称霸之路。功成名就之后的范蠡急流勇退,选择了归隐之路,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继续跟随越王的文种,则主张偏安江南一隅,与想称霸中原的越王勾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被勾践赐剑自杀。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八
    勾吴国何时占领江北领地的?

    《史记》载:“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其他文献,如《左传》等也是这样记载。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及少量文献资料发现,在寿梦祖父句卑时,勾吴国已开始强大,并且自称为“王“。则是当时勾吴国的实力还没有被中原人发现,吴国到寿梦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时期,特别是寿梦到周王朝祭拜周天子,寿梦攻打郯国等一系列措施,让中原人开始对远在夷邦的勾吴国刮目相看,从此记录吴国的文献史料开始增多。
    我们知道,刚开始泰伯起城建立勾吴国时,其领地不大。勾吴国是一个远离周王朝的一个弱小夷邦国家,默默无闻。那么什么时候,勾吴国开始扩张领土,占领江北领地的呢?
    在西周未期,周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加上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疾苦,终于酿成国人暴动,造成国力不断减弱。周幽王继位,他贪玩乐、宠奸臣、不思朝政。周幽王非常宠爱妃褒姒,既然做出了一个极其荒唐的事,带褒姒游骊山,燃烽火让褒姒看看诸侯救驾的热闹场面。结果当少数名族西戎进犯镐京时,周幽王再燃烽火时,各路诸侯以为幽王嬉戏而不再带兵前来相救。西戎兵攻破镐京,杀了周幽王,从经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后,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出现了诸侯国争霸的局面。远在江南的吴国也是在这潮流下,开始了疆土扩张之路。我们可以从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些端倪。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属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与齐桓公同时期的吴国国君是寿梦的祖父句卑,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2年。
    《管子·七主七臣》载问:吴王好击剑比武、国士就轻死。死命和不吃饭,是天下人所共同厌恶的,为什么人们愿意这样干呢?回答:是因为服从君主的爱好。
    由此看了,早在春秋早中期,吴国君主已经是个好战的君主,有着疆土扩张的野心。这里的吴王可能是指句卑。因为约1761年出土的吴国早期青铜器《者减钟》铭文,把吴国国君句卑(又称皮然、毕轸)称为“攻吴王”。这也是目前可追循到的最早称为“吴王”的吴国国君。
    《管子·小问》又载:“从前吴国同干国打仗,规定没有脱退乳齿的少年不得进军门作战,国子这孩子拔掉他的牙齿,便进入军门,为干国立很多功。”
    说明早在春秋早中期,吴国与同江对面的干国打过一仗,并且最终灭亡了干国。这应该是吴国占领江北领土中首开之战。
    在吴王寿梦的祖父吴子句卑主政时期。据管仲的《管子·大匡》记载,吴国军队攻打到齐国的毂城(即现在山东聊城的阳谷县和东阿县一带),史称“吴人伐毂(谷)”。齐桓公并没有普遍通告诸候,而各诸候国的军队都全部赶到,等待桓公。桓公以兵车干乘在国境接会诸侯;齐国的军队还没有开到,吴兵就逃走了。
    吴国的军队既然可以攻打到齐国的毂城,说明,此时吴国的领土已经扩疆,并深入到江北淮河领域。也就是说,早在寿梦祖父句卑主政时期,吴国领土已深入到江北,否则就不会有能力攻打齐国的毂城。还没等齐桓公的军队开到,吴兵就逃了。说明此时的吴国的实力其实还不够强大。之后,据《管子·大匡》记载,齐桓公出兵称霸,将吴国的土地夺去一半(分吴半)。
    《管子·轻重甲》载:桓公说:“四夷不肯臣服,他们的叛逆政策怕会影响天下而使我受害,我们有办法解决么?”管仲回答说:“吴国和越国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珍珠和象牙作为货币。”
    说明吴国因实力问题,不得不向齐桓公臣服于齐国,还被齐国夺去了许多领地。直到吴王寿梦时期,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但夺回了江北失去的领地,还敢把齐、鲁大国边的郯国打败,让它臣服于吴国。
    这时候,吴国的江北领地才算稳固,其江南、江北的领地恰好相当于现在江苏省范围(说明一点的是,现南通以及盐城东部地区,那时还没有着陆,属于东海里的岛屿)。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十九
    勾吴国的军队

    春秋时期的吴国军队,具有十分强有力的战斗力,他们在与大国楚国交战中,能五战而入郢(楚国都城),迫使楚昭王逃到随国躲难。公元前484年在艾陵之战中,吴国用三万精兵打败大国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在吴越夫椒之战中,击溃越国军队,迫使越国屈服于吴国,越王勾践作为战俘前往吴国侍奉吴王3年。吴国军队常能以少胜多,为吴国的开疆拓土、称霸诸侯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功业,成为威震一时的精锐之师。
    《管子?七主七臣》载:“吴王好击剑比武、国士就轻死。”吴人好“尚武”,兵强壮,这为吴国军队打下了紧实的基础。
    其次,吴国的军队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军队有统一的编制。《国语·吴语》记载黄池会盟,夫差“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抱,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抱万人以为方阵…”。从这则记载看出,行是吴军编制的基本单位,一行有士卒百人,行的指挥官称官师;十行为一连,有士兵千人,旗的指挥官为嬖大夫;十旌为一军,有士兵万人,指挥官称将军。吴军的一军之帅称将军,三军之帅也称将军。三军之帅一职,一般由吴王或王室贵族担任、但也有外来贵族如伍子胥、孙武、太宰伯嚭等人前后担任过这一职务。将军之下为司马、司马又分左校司马和右校司马,他们协助国王或将军统领军队、分掌军政,权力很大。艾陵之战前,夫差问鲁大夫叔孙所事何职,他回答:听从吴司马的命令。可见吴军中人事安排是由司马这一官职决定的。除将军、司马外,吴军中还设有执法之官舆司空。吴国的三军,旗帜、衣服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黄池会盟时,吴“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赠,望之如茶。王亲秉钺,戴旗以阵而立。左军皆赤震、赤髦、丹甲、朱羽之赠,望之若火。”
    第三,吴国有较先进的战术,在寿梦时期,晋国大臣巫臣带来中原先进的战术,到阖闾时期,孙武带来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亲自施教及指挥吴兵战术。由于组织严密,加上战术先进,使得位于东南方的蛮夷小国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
    吴国军队还是一个多兵种的混成部队。春秋晚期的吴国军已经形成了车兵、步兵、水师和水陆合一兵种四种类型。
    车兵是吴军中新出现的兵种。据历史记载,车兵是中原各国军事力量的主力,出兵都以兵车作为作战单位,中原各国曰“乘”,楚国曰“广”。据《左传·成公七年》的记载:吴王寿梦时,申公巫臣由晋国“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舍之一焉”,并且“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此后吴国开始有了车兵。吴国的兵车,以纯木制成,朴素无华,所以楚大夫武城黑说:“吴用木也,楚用革也。” 为适应车战的武器,有远射的弓矢、格斗的戈戟、护体的短剑等几种,其中格斗的戈或是最主要的武器。以戈和矛组合的戟,在吴国也是伴随着车战而新出现的武器。吴国的车戟,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大港青龙山、背山顶、谏壁王家山、程桥二号等春秋期的土墩墓中均有出土。
    步兵,是吴国的主力部队,吴国的步兵队伍严整,调练有素,擅长快速推进和包抄,在战斗中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量。另外吴国步兵的战术编组也非常有特色,纪律严明,战术编组多样化。而且他们将原有的贵族甲士和普通平民混编,形成了前排重装肉搏-后排格斗+投射的经典样式。加之吴人本身就非常善战,立刻在敌人面前形成巨大的优势。史载:吴、晋黄池会盟,吴军以“百人为行,百行为一方阵,凡方阵三,帝甲三万”的阵势,震吓住了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水师,吴国的水师是我国最古老的海军之一。作为独立的兵种,吴国的水师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水军体系。水师船只种类齐全。指挥船为艅癃大舟,作战船分为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五种。每种船只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已形成定制。以大翼为例:“容战士二十六人、摊五十人、轴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弩各三十二、矢三千三百、甲兜鍪三十二”。作战时分工明确,“大翼者,当陵军之重车;小翼者,当陵车之轻车:突冒者当陵军之冲车,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桥舡者当陵军之轻足票骑也”。 春秋末期,夫差挖邗沟,吴国水军经邗沟北端入淮河,再东出入海北上伐齐,是史料有记载的中国最早一次海战。《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人弑悼公,赴于师。吴王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水陆合一兵种,吴国地处水乡,善于泅水。许多步兵入船,则为水师,水师上岸,则为步兵。所谓“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正是吴国部队的真实写照。《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纳,自豫章与楚夹汉”。(蔡昭侯、吴王阖庐、唐成公联合发兵进攻楚国。他们把船停在淮河边上,从豫章进发,和楚军隔水对峙。)吴军是溯淮水而进兵的,而大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吴军突然舍舟登陆,吴国的水兵又成了陆军。当时的吴国的水陆合一的水军,是一支深为各国所恐惧的力量。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
    吴国水战与中国早期古运河


    上古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后来舜帝找到了大禹,禹采用掘河疏通的办法,解决了水患。禹的办法就是让大水疏通并流入浩大的东海,最后禹也葬在靠东海的会稽山。因为在我国,其领土是西高东低,东海是地势最低的,长江水就是从上游直泻下游,最后流入东海。
    吴国就处在长江下游的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江河众多。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铭文记载,周康王封的宜地:“锡土:厥川三百……”说明西周时期,江南宜地的河流非常多,大多是自然河流,这也是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共性。
    古时用来表达河流的字有:海、江、湖、河、渠、渎、溪等,其中大海、江、湖是较大的河流,一般都是天然形成的。渠一般是指人工开挖的河流,河是泛指自然形成的河流,渎本义是指水沟,小渠,亦泛指相对小些的河川,这其中包含古代人工修建的。溪是指山间的小河沟,一般都是自然形城的,不能用作运输。
    《淮南子·本经训》:“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汉书·沟洫志》:“﹝禹 ﹞於吴 ,则通渠三江五湖。”,这里的“三江五湖”是指吴地的大江大湖。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这三江分别是北江(即长江)、中江(即连接五湖的胥江)、南江(即现在的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连成的一条古江)。在后面《三江五湖是指哪三江?》会详细说明。
    五湖是古时比较大的五个湖泊,分布在长江分出来的入海通道中江(亦称胥江)上,以西向东分别是芜湖、丹湖(巨浸)、洮湖、鬲湖、太湖。太湖古时亦称“震泽”故在《水经注》中有“震泽定底”之说。
    水资源是古人类赖以生存必备的条件,众多的湖泊可以为人民提供丰富的水产资源,也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且北江、中江又为勾吴国组成了二条天然的屏障。可以说,当初泰伯、仲雍奔吴,可以说确实会选地方。
    除了这五个大的湖泊外,这一地区还有两个大的天然湖泊,一个是位于靠海的芙蓉湖(即现江阴与无锡交界处),另一个则是勾吴国早期腹地赤山湖。这些只是有记录的大江大湖,还有小江、小湖、河、溪虽无历史记录,但可以断定,这一地区由于地势低洼,肯定很多。
    当初泰伯、仲雍来到吴地后,让他们没有意想到的却是水灾特别多。一方面长江上游的大水滔滔不绝向长江下游及中江灌输。另一方面,大雨使周围大山向下流的洪水冲击庄园。加上地理环境,五湖中的四湖,都属于浅水湖,抗不住大的洪水。
    历史上,这里洪灾很多。不仅出现大禹“疏三江五湖”,而且这一带还出现了治水英雄张渤,被百姓称为“祠山大帝”供奉祭祀。关于张渤治水的民间传说非常多。《万历绍兴志》载:“祠山大帝佐禹治水有功,后礼斗横山,其赛祷盛于广德州”。《乾隆句容县志》记载:“帝讳渤,前汉吴兴乌程人或云武陵人,旧志云:祠山大帝佐禹有功葬句邑。” 张渤去世之后葬于句容,乡民建祠纪念,因是纪念张渤的行祠,又称张王庙或祠山行祠,句容境内见于史料和实迹的至少有十几座张大帝庙(祠)。规模最大的是张庙。
    所以勾吴国历代国君在以句容为中心的宁镇地区执政六百多年时间中,首要的治理任务是疏通河道,防止水患。挖掘河道还有二个原因。一是这里的庄稼都是种植水稻,需要引水灌溉。二是这里没有马、车,吴人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越绝书·记地传》),吴国素称“不可一日废舟楫”的国家。 勾吴国挖掘河道用以运送货物,在中国算是早的。
    下面我们就拿勾吴国中心地赤山湖来说吧。赤山湖位于句容赭山旁,故原名为赭湖,此山因由丹赤的砂岩故称赤山,湖名随之也改为赤山湖。赤山湖是由低洼地自然形成的一个浅水型集水湖,南面受瓦屋、丫髻、方山、浮山、虬山等诸山之水,东面受茅山、长龙山、狮子山、老虎山等诸山之水。由于赤山湖四面都有群山,若不加以引导,每遇山洪暴发,常破圩决堤,泛滥成灾。但若遇干旱,湖水又会干涸。
    据载:历史上赤山湖“素有九河进水”之称。南河,位于赤山湖之南,主要是受南部诸山之进水。中河,位于赤山湖东部,主要是受东部茅山。西南部有个“五渚坊”,据说以前有五水(河及溪水)至此相聚,将一块稍稍隆起的陆地环抱,后来在高地上建了村庄,名为五渚坊。说明以前有五水(河道)与赤山湖相连,这五条水道可能主要是用于农业灌溉的,西南方向的河道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连通巨浸以保旱季进水。可惜的是,西南部的芜湖、巨浸因受长江泥沙冲积,后来芜湖干涸成为陆地。巨浸湖面大大缩小,并分割变成石臼湖、丹阳湖、固城湖诸湖。
    赤山湖西北部现在是连接秦淮河的主要通道,在商周时期,这里则时一条天然小江。《越绝书》载:“吴古故祠江汉于棠浦东,江南为方墙,以利朝夕水。古太伯君吴,到阖庐时绝。”可惜的是,到春秋阖闾时,此小江已干涸不存在了。由于这是赤山湖经过南京过江的重要水利通道,秦朝时,秦始皇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改道挖浚疏通,故改名为秦淮河。北河,位于赤山湖东北部,是连接延陵简渎(现名为香草河),并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古渎。
    赤山湖的“九河进水”应该是人类改造的结果,这里面也包括勾吴国历代国君在六百多年中对河道的修浚、改造。特别是北河,明显是人工开挖的运河,因为它用运河连接了“延陵”、“朱方”两个大都市。到寿梦都城迁移至长江边的“勾宜(今镇江大港)”时,北河就成了勾吴国物资运输最主要的线路,这也算是春秋早期的运河。吴国也真是因为有了这六百多年水利建设经验的积累,才有后来,夫差挖“邗沟”、“黄沟”的成功。
    吴国除了水利建设外,吴国的造船业也非常腾达。勾吴国四周都是大山,拥有造船所需的大型木材,加上大量能工巧匠,所以勾吴国无论是运输所用船只还是战争所需船只,都特别优秀。《越绝书》载:“阖闾见子胥,敢问船军之备如何?对曰: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今船军之教,比陵军(陆军)之法,乃可用之。”除这些战船外,还有指挥用的艅艎。可见当时吴国的战船品种之多,造型优美,功能先进。
    
    大翼战船

    
    指挥船艅艎
    吴国水军对其人员、武器的配备都有明确规定。《伍子胥水战兵记载: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桨手五十人,掌舵手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各四人,合计九十一人。其装备有长钩、矛、斧各四把,弩三十二把,箭矢三千三百支,铠甲、兜鍪各三十二副。长钩用于钩住敌船,矛用于刺杀,斧用于劈砍,弓箭用于远射,铠甲、兜鍪用于防备。” 周代的度量制,一尺约合今二十厘米,则吴国的战船大翼,长约有二十四米。大翼上层为战士,下层为划船手。
    此外,吴国水师中还有专门的指挥船只,如吴王余昧的座舟叫“余皇”。在战争过程中,为保证指挥船的安全,吴军在指挥船的四周配备“疑船”,即把这些船当保卫职能的船只装扮成指挥船的模样,用以扰乱敌军视线,使敌人分不出真假。如果君王亲征,配备的“疑船”多达7艘;将军出征,也配有3艘“疑船”。当指挥船遭遇敌方攻击时,这些“疑船”便会主动出击,使敌人判断不出谁是指挥船,以保护指挥船的安全(见《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七引《越绝书》)。其余各船,均明确指挥、攻、防、侦、巡、运之职。对战船如此定员、定位、定装备,且装备配置之好,为列国领先。据青铜器“冉钲”铭文: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就指挥了吴国水军伐巢、伐徐。
    由于吴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吴国历史上,其水军、水战都非常出名。史料也有不少记载。
    《左传·定公二年》记载:公元前508年,秋季,楚国的囊瓦从豫章进攻吴国的军队,吴国人让战船出现在豫章,而暗中在巢地集结部队。冬季,十月,吴军在豫章攻击楚军,击败了他们。于是就包围巢地,攻占了它,俘虏了楚国的公子繁。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徐国。没多久,就把徐国团团围住。并且利用吴国熟练的开挖河渠的经验,采用水攻,用水灌城,灭亡了徐国。
    在吴国水战的历史上,还有一次远途海战。公元前485年春,吴王夫差联合鲁、邾、郯等国,正式出兵北伐齐国。夫差将吴军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主力搭乘内河战船由邗沟入淮河北上,直逼齐国南部边境。同时,为确保侧翼安全并夹击齐国,分散齐国兵力。夫差派大夫徐承率海师主力舰队从海路绕道齐国后方,实行远航奔袭进攻山东半岛。徐承率领的海师与齐国海师在山东琅琊台附近黄海海域进行了激烈的”吴齐海战“,遗憾的是远途奔袭的吴军被以逸待劳的齐师击败了,吴师徐承全身而退。这次海战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海战。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一
    勾吴国蚕桑业对江南丝绸的影响

    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中国丝绸之路的源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素有“东方丝国”的美称。
    据考证,中国养蚕种桑在新石器晚期就开始了。而最早在正史中记载的养蚕织丝的祖先是嫘祖,元《通鉴纲目前编外记》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皲裂之患,后世祀为先蚕”,民间的蚕农都称其为“蚕母娘娘”。
    考古证明,中国的丝织手工业早在商朝时已有一定规模,到西周时期已相当普及。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篇,是为学界所公认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籍。所谓“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贡》还记载着中国古代各地的物产以及各地献给中央王朝的贡品。据载,当时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禹贡》提到贡品中有丝织物的就有6 个州:一是兖州,贡品中有蚕丝和“织文”。所谓“织文”,就是有花纹的丝织品。二是青州,春秋时期已是“膏壤千里宜桑麻”,不仅蚕桑业十分发达,盛产丝绸,而且还精于丝绸的炼染。在这一地区有齐国的“纨”,鲁国的“缟”,都是名盛一时的丝织品。三是徐州,贡品中有所谓“玄纤缟”,这是一种黑色与白色混织的纤细丝绸。四是荆州,贡品中有“玄玑组”,据考证,这是一种黑红色交织的丝织物。五是豫州,贡品“其利林、漆、丝”, 其中的“丝”, 显指丝绸无疑。六是扬州,江南的吴越地贡品中有著名的“织贝”, 这是一种织成贝壳花纹的锦类织物。
    冀、雍、梁三州的贡品中,虽没有记载丝织物,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当地就没有蚕桑丝绸生产。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载有描绘这三州人民进行蚕桑丝绸生产的诗篇。
    《魏风·十亩之间》描写了冀州人民采桑养蚕的情景:“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孟子见梁惠王时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是一篇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章,这简直就是在描绘当地人民植桑、养蚕、缫丝、织绸和染色的全套生产活动。“豳” 是指现在的陕西。
    而梁州则是“蚕母娘娘”嫘祖的故乡,正是我国远古时期蚕桑丝绸生产兴旺发达的地区。
    从上可见,早在周王朝时期,我国九州各地的蚕桑丝织业已经相当普遍成熟了。
    我国的丝织技术在周王朝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史记中我们了解到,周王朝除设置“典丝”官外,还有“掌染丝帛”的“染人”,湅丝以涗水沤其丝的“巾荒氏”,从煮练生丝、染丝到丝织都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并有严格的社会分工。
    《周礼·冬官·考工记》云:“画绩之事,杂五色。……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谓之巧,凡画缚之事后素功。”从广义讲,文以外的章、黼、黻、绣等都是文,不同色彩的有规律的交织,标志着周代丝织业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到秦汉时期,由于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为汉工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开始建立规模宏大的官营丝绸业,其产品主要满足宫廷的需求,民营丝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产生了闻名全国的“蜀锦”丝绸产品。丝织品由于其轻薄,外观漂亮,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中国的丝织品,在当时是技高一筹,惊艳世界。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沟通了中原内地通向西域并连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从此,我国的蚕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汉代丝绸织物就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
    长江流域的气候是蚕桑种植业最为合适的地方,中国三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都产生在这里,其中云锦、宋锦产地则来自吴地的南京、苏州。
    地处长江上游的蜀地,则是远古时期丝绸的主产地,是嫘祖的故乡。在甲骨文里,“蜀”字就是蚕的形象。蜀锦是周王朝时期闻名的丝织品,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贸易品。地处长江中游的楚地,其蚕桑业在春秋战国时期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解放前后, 在湖南长沙陆续发掘一批楚墓, 发现这里可以说是当时丝绸生产的一个中心。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代丝织水平的,要数1957 年在长沙左家塘发掘的一座楚墓中出土的一批丝织物, 其中锦类织物是目前世界上所见最早的锦织物, 组织结构和纹织都十分精美, 色彩绚丽, 即使与今天的丝织物相比也不逊色。那么,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地,当初是怎么样呢?
    在商末周初时期,泰伯、仲雍来到江南,建立勾吴国,带领勾吴国人辛勤劳作,《吴越春秋》载:“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古时候“殷富”主要是指百姓的吃穿问题。《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载:“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粮食方面,当时吴地主要是种植水稻,而穿着方面,勾吴国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地处,正是最适合蚕桑养植之地。山丘之地随处都能见到自然生长的桑树,古称“荆桑”,叶子茂盛但偏小些。正因为勾吴故国所在地非常适宜蚕桑的生长,所以勾吴国历代君王对蚕桑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手工丝织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丝织水平对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史记材料可以印证。
    汉代刘向撰《说苑·正谏》载:“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面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早在吴王诸樊年间,晋国的叔向至吴访问,吴国贵族上千人穿绣衣、锦衣,装饰舟船前来迎接。可见当时勾吴国已有式样众多的锦绣衣服。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记载:吴国王子季札在余祭四年(前544年)到中原各国考察礼乐,随身所带是白经赤纬的缟带(丝织品)。可见当时勾吴国的丝织技术已有相当水平。
    成书于秦代的《吕氏春秋》记载, 公元前518 年, 吴王僚时代,楚国边邑卑梁的处女与吴边邑的少女为争夺桑叶,发生争斗,两女家族发怒而互相杀灭。两国边邑的长官听说后,“怒而相攻。”楚国灭掉吴国的边邑。吴王发怒,就发兵伐楚,“克夷而后去之”。由此可见,当时勾吴国蚕桑丝绸业的地位和被重视程度。
    到吴王夫差时期,据说吴王夫差差纵情酒色,常与西施乘舟出游。吴王所乘之舟,船帆用锦缎做成,十分华丽。常常停着锦帆之舟的地方,后人称它为“锦帆泾”(位置在今苏州)。
    吴地的蚕桑业有了这个稳健的基础后,后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领先于全国。
    汉至六朝,尤其是汉末以后孙权东吴政权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吴地丝绸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三国鼎立,战争频繁,孙吴政权劝民农桑,积极发展生产,以供浩大之军需。当时东吴辖下的江南地区蚕桑生产发展很快,至孙权初居江东时就巳“带甲百万、谷帛如山”,向曹魏进贡的丝织品竟有“盈路”之称,赐给部下的缯帛也动辄以“千匹”、“万匹”计。
    东晋义熙十三年,刘裕北伐打下后秦皇城长安城,将长安皇宫中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还设立了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这些宫中织锦工来到吴地后,融合吴地原有的织锦优秀传统技术,不断细化,产生了中国名锦之首的“中华一绝”云锦。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历史上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
    锦署的成立,使得宁镇地区蚕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锦署也成为了南朝官府手工业常设纺织机构。宁镇地区地属长江下游的丘林地带,特别适合蚕桑业的养植,当代中国蚕桑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科研机构——中蚕所,以及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业专业学会——中国蚕学会就放在镇江。
    到南朝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户调制规定“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丝三两,绵八两,禄绢八匹,禄绵三两二分……丁女并半之”,吴地百姓不得不竟相栽桑养蚕,丝绸产量大升,致使官库绵帛充盈。《宋书·孔季恭传》载:“杨部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绕,复衣天下”。以一地之产而能复衣天下,可见当时丝绸业的盛况。
    隋唐时期,据《新唐书·地理志 》等文献记载,江苏属下的各州几乎都有丝织品上贡,尤具以淮南道的扬州(广陵郡)和江南道的润州 (丹阳郡)、苏州等地品种最多,品级较高。如润州在唐前期主要贡方棋绫、水波绫,后期又增加了鱼口、绣叶、花纹等绫和衫罗。苏州则贡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等。《通鉴》记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 , 镇海节度使韩况欲遣使献绫罗四十担诣行在。唐敬宗时, 下诏浙西(府治在润州京口)索盘绦绩千匹供宫廷浪费, 经李德裕呈奏方才停征。李德裕曾在润州前后为官三任,对润州情况了如指掌,在他给唐敬宗的奏本中,亦曾记述了润州织品的一些具体状况和特征。如:“绫、纱等物,犹是本州所出”那时润州的丝织品皆属唐代上品。润州的织工匠织绸技艺高超,史记吴越国都城(杭州)城中有锦工二百余人, 都是润州人。
    宋元时期,全国丝绸业中心开始向南移,南京与苏州开设织染局,专织御用织物。这段时间,苏州的丝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宋室南渡迁都杭州后,朝廷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将成都的蜀锦织工、机器迁到苏州。苏州丝织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一种非常细薄的织锦新品种,是理想的书画装裱材料,也就是三大织锦之一“宋锦”。明清时代,朝廷在江南江宁(南京)、苏州、杭州设立了织造局,这三地的蚕桑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南京的“云锦”、苏杭的“宋锦”得到不断完美和发展,名闻天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二
    中国最早的七言诗来自哪里?

    七言诗产生于西汉,而西汉的七言诗,却没有流传到今日。到了东汉写作七言诗的诗人已经不少。据《后汉书》记载:刘苍、杜笃、马融、崔瑗父子等人,都写过七言诗,可他们的作品也很少保存下来。现代学者认为,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大约西汉已经产生,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保存下来的七言诗则只能推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思玄赋系辞》了。
    在《吴越春秋》古书中,我们一共发现有三首全诗,每句七字的诗歌。

    第一首出自第四章《阖阎内传》,题目是《穷劫之曲》: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白氏族几灭。
    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举兵将西伐,伍胥白喜孙武决。
    三战破郢王奔发,留兵纵骑虏京阙。
    楚荆骸骨遭掘发,鞭辱腐尸耻难雪。
    几危宗庙社稷灭,庄王何罪国几绝。
    卿士凄怆民恻悷,吴军虽去怖不歇。
    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吴越春秋》是这样记叙的:吴王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以孙武、伍子胥、伯嚭为统帅的吴军,侵入楚国 ,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仓皇出走,流落草野。第二年,秦哀公出兵援楚,逐走吴军,楚昭王又回到郢城。“乐师扈子非荆王信谗佞,杀伍奢、白州
    而寇不绝于境,至乃掘平王墓,戮尸奸妻,以辱楚君臣;又伤昭王困迫,几为天下大鄙,然已愧君,乃援琴为楚作《穷劫之曲》”。
    第二首出自第八章《勾践归国外传》,题目是《采葛妇歌》,说是“采葛之妇”所作:

    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叹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

    《吴越春秋》是这样记叙的:越王勾践被吴王软禁,为了得到吴王的欢心,便让越国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献给吴王。吴王得葛布之献,增封越领地,还赐勾践羽毛之饰。采葛之妇,为越王用心之苦,乃作《采葛妇歌》。
    第三首出自第十章《勾践伐吴外传》,题目是《河梁歌》,说是越国的“军人”所作:

    度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
    陈兵未济秦师降,诸侯怖惧皆恐惶。
    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
    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

    《吴越春秋》是这样记叙的:句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於周。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句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秦。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车。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诗》。
    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有首有尾,无残无缺。不同点是:后两首有的句子中间用了“兮”字。
    若是按《吴越春秋》中记载,那这些诗都是春秋时期所写。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我国的七言诗就存在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吴越春秋》作者越晔所写。赵哗(约公元前40年前后在世),字长君,山阴(今绍兴)人。他比东汉的张衡还要早些。那这三首诗就是我们能看到完整保存下来的中国最早七言诗。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三
    历史上吴楚战争有哪些?

    公元前601年,因为众舒国叛乱,楚庄王派军队伐舒蓼,灭之。史记上记载,当时楚庄王还与吴国、越国结为盟国。直到吴王寿梦时期,在大国晋国的指使下,吴国开始脱离楚国的盟约,并开始与梦国为敌,吴楚战争从此开始。根据《左传》、《史记》、《竹书纪年》、《吴越春秋》等将吴楚两国间持续百年的战乱纷争统计如下:

    公元前584 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

    公元前574 舒庸以楚师之败而道吴人围巢,伐驾,围厘、虺,遂恃吴而不设备。楚公子櫜师袭舒庸,灭之。

    公元前570 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吴伐楚,取驾。

    公元前560 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庚以师继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获公子党。

    公元前559 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师不出而还。子囊殿,以吴为不能而弗儆。吴人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获楚公子宜谷。

    公元前549 楚康王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召舒鸠人,舒鸠人叛楚。楚子师于荒浦,使沈尹寿与师祁犁让之。舒鸠子敬逆二子,而告无之,且请受盟。二子覆命,王欲伐之。薳子谏止。

    公元前548 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吴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师先,子强、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帅左师以退。吴人居其间七日。子强请以其私卒诱之,简师陈以待,子木从之。五人遂以其私卒先击吴师。吴师奔,登山以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傅诸其军。简师会之,吴师大败。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

    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门于巢。巢牛臣隐于短墙射杀诸樊。

    公元前547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

    前538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咸尹宜咎城钟离,薳启强城巢,然丹城州来。

    公元前537 楚灵王以诸侯及东夷伐吴,楚将薳启强遽不设备,吴人败诸鹊岸。楚师济于罗汭,沈尹赤会楚子,次于莱山。薳射帅繁扬之师,先入南怀,楚师从之。及汝清,吴不可入。楚灵王遂观兵于坻箕之山。吴早设备,楚无功而还。楚灵王惧吴,使沈尹射待命于巢,薳启强待命于雩娄。

    公元前536 楚灵王使薳泄伐徐。吴人救之。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乾溪。吴人败其师于房钟,获宫厩尹弃疾。子荡归罪于薳泄而杀之。

    公元前529 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

    公元前529吴灭州来。

    公元前525 吴伐楚。战于长岸,楚司马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吴公子光扰乱楚师,大败之,取余皇以归。

    公元前519 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吴人御诸钟离。战于鸡父。吴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击于后,中军从王,公子光帅右,掩余帅左。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师噪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

    公元前519 吴人取楚夫人与其宝器以归。楚司马薳越追之,不及。

    公元前518 楚平王为舟师以略吴疆。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还。

    公元前515 吴王僚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楚莠尹然,工尹麇帅师救潜。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

    公元前511 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

    公元前508 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

    公元前506 吴王阖闾、蔡侯、唐侯伐楚。楚囊瓦三战皆败。吴、楚军战于柏举,夫概以五千军先击囊瓦,楚师大败。吴军遂五战五胜直入郢都。左司马沈尹戌败吴于雍澨,随后也自杀而亡。

    公元前505 申包胥泣秦庭乞师,秦援楚。秦楚联军败夫概于沂,楚军败吴军于军祥。吴整军后在雍澨败楚军,秦军又败吴师。楚子期败吴于麇和公婿之溪,吴王阖闾遂撤兵回国。

    公元前504 吴公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

    公元前485 楚司马子期伐陈,吴延州来季子救陈。季子劝子期退兵,子期还。

    公元前480 楚令尹子西、司马子期伐吴,至桐汭而还。

    公元前479 吴伐楚慎邑,白公胜败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四
    历史上吴越战争有哪些?

    春秋之后,根据《左传》、《史记》、《竹书纪年》、《吴越春秋》等,将吴越两国之间的战争统计如下,吴国后被越国灭亡。

    吴越战争:

    公元前544年,吴人伐越,获越俘阍,让其看守舟船。吴王馀祭视察舟船时,遭到越俘阍的刺杀。

    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五年),吴国大举进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南伐越,败之,破檇里(今浙江嘉兴南)。

    公元前506年,阖闾率军攻楚,攻占楚都郢实现了霸业。次年春天,越王允常乘吴国内空虚,出兵袭击吴都姑苏。吴王抽兵回救,允常自知力不能敌,遂在大掠之后主动撤兵而还。

    公元前496年夏(句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吴王阖闾战伤而病死。临死前,对其子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元年),任命大夫伯嚭为太宰。吴国坚持军事训练,一直有报复越国之志。

    公元前494年(勾践三年)二月,勾践不顾文种、范蠡的劝阻,轻率出兵攻打吴国,大军进入太湖地区,与吴军决战于夫椒(今苏州西南)。吴军大败越军。勾践收入残兵且战且退;吴国大军剩胜追击,越军溃退会稽,仅乘残部五千,被吴军围困在山上,形势危急,勾践在频临亡国的情况下接受范蠡建议,派遣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喜否,向吴王夫差求和。夫差在伯喜否的怂恿下,不顾伍子胥的劝谏,同意越国求和,但条件是越国的土地、人口、财富尽归吴国,勾践夫妇入吴为奴,世世不得反叛。此后,夫差开始北上争霸。

    公元前489(夫差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於艾陵。

    公元前486年(夫差十年),因伐齐而归。十一年,复北伐齐。

    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子,越王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丁亥,入吴,国亡太子,内空。吴人告败於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於幕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复伐吴,越王句践率兵伐败吴师於笠泽。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於姑苏之山。

    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兴师伐吴。吴与越战于槜李,吴师大败,军散死者不可胜计。越追破吴,吴王困急,使王孙骆稽首请成,如越之来也。公元前475年(夫差二十一年)七月,越兵围困吴国。

    公元前473年(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於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五
    历史上有几个吴国?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个朝代的创建者要首先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朝代从此诞生。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打下江山后,分封江山予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后来大都被灭亡了,但有些国号则流传了下来,并为后人所用。如秦、吴、宋、周、陈、齐等。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吴国呢?

    一、春秋时期的吴国

    
    吴国(公元前11世纪至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国都最早起始于商周时期的泰伯建造,故史称“太伯城”,前期位于宁镇地区名“勾吴”,后期吴王阖闾搬迁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国君经泰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51年)、余桥疑吾(37年)、柯卢(59年)、周繇(32年)、屈羽(34年)、夷吾(33年)、禽处(39年)、转(41上)、颇高(10年)、句卑(50年)、去齐(36年)、寿梦(25年)、诸樊(13年)、余祭(17年)、余昧(4年)、僚(12年)、阖闾(19年)、夫差(23年),共二十五位帝王。

    二、 西汉时期的吴国

    
    吴国(公元前201—前154年),又称汉吴或刘吴,国君姓刘,自始至终都是个诸侯国。

    汉高祖刘邦在登基之初,大封功臣为异姓王,后来他后悔了,怕这些诸侯拥兵自重再蹈周朝那种覆辙,便将异姓王大都废了,改封同姓的家族兄弟为王。前201年,刘邦将封地最大的楚王韩信废掉,楚国被一分为二,靠南的三个郡(含吴郡)改名为荆国,靠北的三个郡仍称为楚国,分别封给了皇兄和皇弟。不久刘贾在一场内乱中身亡(葬于丹徒),刘邦又将荆国改封给了很有些治国才干的年轻侄儿刘濞,并把荆国改名为吴国。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

    刘邦驾崩了,后面继位的皇帝逐渐开始限王削番,尤其是汉景帝来得更坚决,这触到了诸侯们的痛处。前154年,不甘坐以待削(实际将待毙)的吴王刘濞领头挑起了“七国之乱”(吴联合楚、赵等另六个诸侯发动的叛乱),但仅几个月即被汉景帝平定,刘濞被杀,吴国就此被撤销,从此,汉又恢复了中央统辖下的郡县之治。
    国君有刘贾(6年)、刘濞(41年)二位国王。

    <三> 三国时期的吴国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自立为皇,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国君经孙权(33年)、孙亮(6年)、孙休(6年)、孙皓(16年),外加孙和共有五位帝王。

    四、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

    
    吴国(公元902年-937年),又称南吴、杨吴,国君姓杨,开初也是个唐朝的封国,后来天下大乱而自行称皇。
    杨吴政权创立者杨行密起家于庐州(今安徽合肥),依附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后势力渐强,遂占领扬州,扩大地盘,于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受封淮南节度使,而后逐步兼并东南各军阀,为五代前期南方最强大的政权,疆域囊括今江西全境、湖北东部、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此外还占有淮北一隅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全据东南富庶之地。
    杨行密死后,子杨渥继位,荒淫放纵,大臣徐温于天祐四年(907年)发动政变夺得大权,次年弑杀杨渥,立杨隆演为主,从此杨吴遂为徐氏所把持。927年徐温死,子徐知诰继任其权位,扶持杨隆演之弟杨溥为帝,935年徐知诰受封齐王,至937年,杨溥被迫禅位于徐知诰,杨吴遂亡,历四主,享国三十五年。
    五、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

    
    吴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称皇者为临安钱氏。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向后梁称臣,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原王朝的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原皇帝。
    在十国中,吴越国是比较安定的地区。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专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通过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
    吴越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吴越国历钱镠(25年)、钱元瓘(9年)、钱佐(6年)、钱倧(1年)、钱弘俶(31年)共72年,五位帝王。
    五、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

    
    吴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称皇者为临安钱氏。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向后梁称臣,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原王朝的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原皇帝。
    在十国中,吴越国是比较安定的地区。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专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通过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
    吴越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吴越国历钱镠(25年)、钱元瓘(9年)、钱佐(6年)、钱倧(1年)、钱弘俶(31年)共72年,五位帝王。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六
    三江五湖是指哪三江?《越绝书》中西江在哪里?

    《尚书·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彭蠡既豬,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周礼·职方》曰:“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籔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这二部经典中的“三江”方位,孔安国、桑钦、班固、郑玄、郭璞、郦道元、顾炎武等早期地理学家们各执一说,其中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说最具代表性。该说源自班固《汉书·地理志》,)经《水经注》等补充完善,简称“汉志三江“。

    
    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孔安国三江图

    《汉书·地理志》毗陵县下曰“北江在北东入海” (今扬子江);丹阳郡芜湖县下曰“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 (即今“胥溪河”,后称“芜太河”);会稽郡吴县下曰“南江在南东入海”(今新安江与钱塘江)。这就是孔安国、班固所说的“三江“。
    北江即长江,又称扬子江,镇江段亦称“京江”。南江,郦道元的《水经注》承接《汉书·地理志》作了进一步说明:“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至石城县分为二。
    其一过毗陵县北为北江,其一为南江,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

    
    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班固三江图

    中江则是太湖水系的一条入海水道,太湖水系也分上游与下游。上游为太湖以西宜溧山地的南溪水系及胥溪的“中江”水源。下游则为太湖以东的娄江、吴淞江、东江(公元八世纪已经逐渐淤塞)直通入海。中江上连固城.石臼.丹阳南湖受宣.歙.金陵.姑孰.广德及大江水。故历史上皖南与苏南地区不仅在自然地理上同属“三江”流域这一整体,而且在行政区划上也很晚才分治。两地原称“江东”、“江左”,在明代同属南直隶,清初同属江南行省。直到康熙年间江苏、安徽分省后,才有“皖南”与“苏南”之称。
    中江古时以太湖(古称震泽)为界,太湖以东的下游部分称为东江,太湖以西的上游段称为西江。西江,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凿,所以亦称为胥江、胥溪。《越绝书·卷十二》:“吴故治西江,都牛、须女也。”中说的西江就是指的这条中江(亦称胥江)。
    
    胥江又名胥河,位于江苏宁镇地区茅山山脉南麓高淳、溧阳县境,西经固城、石臼、丹阳诸湖在安徽芜湖通长江, 东接荆溪至江苏宜兴入太湖,长30.6km,流域面积225km2。胥河以东坝为分水坝,坝西为水阳江、青戈江水系,坝东为太湖水系。
    南江其实是指的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条江。源头是新安江,源安微,向东流入浙江汇入杭州千岛湖;再往东,到了桐庐和富阳境内,称为富春江;富春江继续东流,到了萧山境内,被称为钱塘江,再由钱塘江注入东海。古时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实际上是南面流向大海的一条江,故称南江。

    古时“五湖”说法不一,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但普遍认为是太湖流域中的五湖。古时,南江与北江地势相对较高,而中间太湖流域,包括中江地势较低,湖泊众多。沿着中江从西到东,依次有芜湖、巨浸、洮湖、滆湖、太湖五个大湖。太湖古时称震泽,是五湖中最大的一个湖,也是最东边、最靠海的一个大湖。“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可能就是指的这五湖。《禹贡》中“震泽厎定”就是指太湖在最未稍(最东边)定厎的意思。

    从太湖往上算第二个是滆湖,俗称筛子湖(意思是很浅的湖),亦称西鬲湖和西太湖、利湖,位于武进西南部与宜兴东北部间,滆湖面积约25万亩(约166.7k㎡),平均水深不足1.5米。“滆”字,除去三点水旁后为“鬲”字,“鬲”字读音有二,一是读“利”(lì)音,另一读“革”(gé)音。《吴地记》文:“阖闾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润州利湖就是指的这个湖。

    从太湖往上算第三个是洮湖,又名长荡湖,位于金坛县境东南部,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同属太湖水系。此湖位于茅山附近,西周时期属吴地,秦归云阳县管辖,金坛是在唐代从丹阳县分出。
    从太湖往上算第四个是丹阳湖,古时亦称巨浸,后称丹阳湖、西莲湖,简称丹湖。先秦时为薮泽,古中江由泽所经,即沟通吴楚的“中江出(芜湖县)西南,东至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南)入海”(《汉书·地理志》)。迨两汉时中江淤塞,湖泊才逐渐定型,最大湖面积3000平方公里,形成皖南山洪的汇集之区。随着年代逐步干涸萎缩,现已分割成为石臼湖、丹阳湖、固城湖诸湖。

    从太湖往上算第五个是芜湖,也是上游算起第一个湖,春秋时期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故这地方名为“鸠兹”,属吴国。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始名“芜湖”。地点位于现芜湖市境内,其湖泊随年代而干涸成陆地。

    



    以上五湖在中江(亦称西江)一线,在西周至春秋时代勾吴国南部重要的五个湖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除以上五湖外,太湖流域还有赤山湖、射贵湖二个比较大的湖。
    赤山湖,又名绛岩湖,位于句容县西南三十里赤山边。集句容周边诸山溪之水悉流入焉,素有“九河进水”,下通秦淮。句容、上元二县之田,赖以灌溉。宋《景定建康志》卷18引石迈《古迹编》曰:“赤山湖在上元、句容两县之间,溉田二十四垾,南去百步有盘石以为水疏闭之节。”射贵湖,又名上湖、芙蓉湖、无锡湖。位于江阴市季子墓南边,湖面于明朝年间干涸消失。
    古三江之中,虽然北江长江(扬子江)与南江钱塘江经流不改,但中江胥溪则曲折多变。宋时胥溪15里间设有5处堰埭,故又名伍堰。现胥江河面同古时西江相比已是面貌全非了。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七
    谚语生居洛阳,死葬朱方的由来?

    在二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流行谚语“生居洛阳,死葬朱方”。这个谚语一直流传下来,宋代卢宪撰的《嘉定鎮江志》记载:宋谚称“京口江山素号奇伟,故承平时士大夫有‘生居洛阳,死葬朱方’之语”。
    “生居洛阳”比较好理解,洛阳是都城,是全国最繁华富裕的地方,也是士大夫们最向往去的地方。那“死葬朱方”又是为何呢?
    朱方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君封给齐臣庆封的地方,也就是秦始皇改名为丹徒的地方,位于长江下游靠江之地。根据曹光杰、王建、屈贵贤撰《全新世以来长江河口段河道的演变》以及其他考古材料,镇扬河段上起泗源沟, 下迄五峰山, 全长57 km。在公元前7000 ~ 6000年时, 镇江属于入海口,焦山以东呈喇叭口直通海面,海浪直拍江北蜀岗丘麓。长江镇江下游,江北还处在大面积的江面,泰州、南通之地还是沙洲之地。随着时间推移,江北积沙成陆,至西汉初年, 蜀岗丘麓已淤长了滩地。汉晋时期, 左岸岸线大致在扬州、江都, 然后折向东南至大桥镇。自汉以来, 随着泥沙不断淤积, 长江口向海不断推进, 江中沙洲也日增。

    
    长江河口段岸线变迁示意图

    见上面长江下游河口段岸线变迁示意图。可见长江北面岸线变化非常大,淤积成陆面积巨大。相对长江南岸,岸线变化比较小,长江南岸靠海的沪渎(现上海),在《晋书》中已有踪影。特别是江南的镇江岸线相对比较固定。北固山、象山及大港沿岸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于江边。位于大港长江边的吴王墓可以证实长江镇江段江岸线的稳固。
    由于长江上游地区都是山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泥沙多被带入到长江下游。而南京、镇江都属于丘陵地区,海平面比长江下游其他城市高,故从南京至镇江段,江水水流急,过焦山喇叭口后,由于江面突然扩大,使得水流急速下降趋于平稳,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开始沉积。另一方面,由于是巨大的喇叭口,海潮也会卷进来,形成大的浪涛,古称“广陵涛”。南朝宋山谦之《南徐州记》曰:“京江,禹贡北江。春秋分朔,辄有大涛,至江乘,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在这样的浪涛下,朱方(现镇江丹徒)岸线几千年来能始终坚守,不被冲垮。说明了朱方领土土质坚实。正因为如此,士大夫们都梦想死葬土质坚实的朱方。这就是彦语“死葬朱方”的由来。《志顺镇江志》则曰:京口江山素号奇伟,故宋时士大夫有生居洛阳,死葬朱方之语。
    其实朱方还是周王朝姬姓后裔的墓葬之地,也是秦始王认为的龙脉之地,中国风水鼻祖,晋代风水家郭璞认为的风水宝地,就连郭璞本人死前都要求葬于朱方这块宝地,这也是历代士大夫们都想“死葬朱方”的原由之一吧。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八
    江河交汇地为什么选在镇江?中国大运河最初的雏形?

    运河,古时称为漕渠,也称漕河。漕,读作:cáo。汉字基本字义指通过水道运输粮食。按说文解字:漕,从水。“水”指“水运”,而曹亦声,“曹”意为“粮草”。“水”与“曹”联合起来表示“水运粮草”,也就是通过水道运送粮草的意思。漕运起源于江南,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之一“句吴”国息息相关。

    
    中国大运河(TheGrand Canal of China),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夫差开凿邗沟,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但有些遗憾的是,作为中国大运河最早起源地,运河保存较完整地的镇江竟然无缘于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这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项目极不完善的事情。
    下面本人就针对江河交汇地为什么会选在镇江及大运河最初的雏形分别来作下论述。

    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因战争运输粮草及作战人员需要,在江北开凿邗沟,形成在江北的漕河。大家可以想像得到,若是没有长江以南的漕河,吴王夫差又怎么能把江南的粮草、人员、兵器运送到邗沟呢?说明此时的江南漕河肯定已经存在,进一步说,运河雏形已经形成,构成了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地,即在镇江。那么,当初吴王夫差为什么选择在镇江对面开凿邗沟?为什么把这个渡江的交汇地选择在镇江呢?
    这事与当时的地理环境以及春秋时期的勾吴国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上古时期,由于海侵等自然灾害,原来地势低洼的江南,常饱受水灾的苦难。《汉书·沟洫志》:“﹝禹﹞於吴 ,则通渠三江五湖。”解决了水患问题。
    到商末时期,周太王的儿子泰伯、仲雍奔吴,在以句容为中心的宁镇地区建立了勾吴国。而当初大禹疏通“三江五湖”入海,其中的二江四湖都在勾吴国的范围之内。经过六百多年 ,勾吴国积累了许多水利建设的经验,也培养了吴国优秀的水军,开始面向北方中原的扩疆之路。古代战争,必须粮草先行。地处江南的吴国没有马车,都是“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所以就有了运河。所以说,“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在于春秋时期的勾吴国,谈江河交汇也同样离不开勾吴国。
    当初吴王夫差为了伐齐开挖邗沟,沟通淮河水道。后来,为了黄池的会盟,又开挖河道“黄沟”,北连沂水,西接济水,最终成就霸王事业。他首先考虑的是长江渡口,从哪个地方渡江,才能决定对面哪面哪里开挖。
    一、根据曹光杰、王建、屈贵贤撰《全新世以来长江河口段河道的演变》以及其他考古材料,在西周至春秋时期,镇江是长江的入海口,镇江以下是东海,谈不上渡江,所以吴王选择渡江不可能在镇江下游。

    二、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的政治中心是以句容为中心的宁镇地区,当时的南京还处于吴国的边缘地,说不定还是处在部落制的生活中。南京当时称为“金陵”,南京最早的城池是在公元前473年后,越国灭了吴国建的越城。故吴王夫差也不会考虑。

    三、从地理环境年,南京地势明显高于长江下游地区,其海拔高度要高出10-20米,从南京到镇江的长江段,因高低落差,加上镇江长江入海的喇叭口,水流比较急,故那时长江下游的渡口主要是在马鞍山的采石矶及镇江渡口。

    四、最主要的还是镇江大港在远古时期就是古人类的聚落地。位于大港的丁岗南神墩遗址,考古证明是距今约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生活在当地的古人为躲避野兽和洪水而人工堆积成的一处土墩。后来周康王封“虞侯矢”到此建立“宜”国。大港成为周王朝时期的“宜”国政治中心。春秋时期,大港处于长江的末稍,自古就是一个大的渡口。春秋余祭时代,吴王封齐大臣庆封于“朱方”就在这里。根据吴越语,“朱方”名字意义是指官家管理船只的地方。高逸凡博士在《古越语视野下的朱方、丹徒地名释义》中认为:“朱方”系古越语地名的汉字音译,意为“主管岸防之官”。朱方城位于镇江谏壁与大港之间。由此说明,此地在春秋时期就是长江一个渡口,吴军攻打大国楚国、齐国都是从这里起渡过江的。故吴王夫差选择在这里的江对面开凿邗沟。

    五、江河交汇处选择镇江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运河选择在这里,就是古老的丹徒漕渠。邗沟则是江南运河向北的延续而已。
    现在人们只知道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黄沟,还有说胥溪、苏州运河等,但夫差在位时间仅仅只有22年,而且在他执政时期,忙于同越国的战争,忙于远征中原,争当春秋霸主。所以吴王夫差开凿的运河还是有限的,但他的前辈在吴国六百多年的历史中,却是开创了江南运河的雏形,也为吴王夫差中原争霸铺设好了道路。
    要谈江南运河的雏形,我们要与勾吴国的都城迁徙联系起来。因为对于处在江南的吴国要想迁都是,首先得有运河来支撑都城的搬迁,另外也需要运河来维持新都城的粮食物资供给。从大量的历史记载中,吴国都城共有三次迁徙,第一次是寿梦北迁至句吴(宜地),第二次是诸樊南迁(至葛城),第三次是阖闾迁姑胥(今苏州)。

    《勾吴国都城迁徙之谜》一文中,勾吴国早期都城是在以句容为政治中心的宁镇地区,最有可能是在赤山湖旁。赤山湖的西北是一条通向秦淮河的古河道,最早是自然形成的小江,因地势高水源涸歇到阖闾时代已亡。后秦始皇时代修浚而改名秦淮河。赤山湖东北方向有条北河,是赤山湖“九河进水”之一河道,它连接丹阳古河道简渎,到达丹徒古河道“丹徒漕渠”,最后与长江相连。这条河道正好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修浚著名“破冈渎”的东段部分。见上图,由“赤山湖”经“延陵”到“朱方”。其线路正好是吴王寿梦第一次都城迁徙的线路。“朱方”、“延陵”是寿梦次子余祭执政时封的二个都邑。
    公元前585年,吴王寿梦开始执政,开始了迁都及北伐的大幕。说明以“丹徒漕渠”+“简渎”这条古河道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勾吴国开凿的最早运河,它完成了勾吴国都城的第一次迁徙任务,并在寿梦与郯国、楚国作战中担当了大量的粮草、武器的运输任务。“丹徒漕渠”是现代“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标志着它在寿梦时代就已存在,应该算是“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道。

    公元前560年,寿梦长子诸樊即位。诸樊迫于楚国与越国的施压,被迫南迁至葛城。2007年在丹阳珥陵发现了吴国早期“葛城遗址”,在其周围水道密布。丹阳古老的河道“珥渎”起始于此,北端与“丹徒漕渠”相连,直通长江。诸樊迁都就是经过这条古运河,吴王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执政时期,同中原楚国等战役都是通过这条古运河运送粮草。在大港考古发现的余昧等吴王墓应该也是通过这条古河运送到朱方。
    唐代陆广微撰写的《吴地记》云:“阖间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 见上图,利湖就是鬲湖,阖闾小城在无锡太湖边,离鬲湖不远。阖闾大城在苏州太湖边。这《吴地记》这条记录,我们发现,伍子胥伐楚返还,运润州利湖土,肯定是通过“丹徒漕渠”+“珥渎”这条古运河,也说明这条运河在当时就已经开凿了。这条运河实际上就是“丹金溧漕渠”。我们还发现,当初伍子胥选阖闾大、小城都是选在太湖边,而且周围都是山地。虽然都是山地,太湖边的地势非常低,现在来说海拔为0米,所以筑城之前还是先填土加高地势。那为什么要选利湖之土呢?原来利湖,亦称滆湖,俗称筛子湖(意思是很浅的湖),伍子胥取利湖土,一是离阖闾城不远,二是为了修浚利湖。

    实际上这条运河与丹徒漕渠开凿年代差不多,它既为了运输,同时还为了与中江(胥江)及滆湖、洮湖沟通,同时也为了百姓的灌溉之需。
    《吴越春秋》载:公元前514年,阖闾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随后吴王阖闾迁都至苏州。大家都知道,伍子胥奔吴的目的是为了借助于吴国复仇,目的是让吴国打败楚国。古代战争,需粮草先行。也就是说,吴迁都苏州后,首要任务是开辟一条运河。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江南吴国的城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除了一般的“陆门”以外,还有“水门八”。而这些水门在后来吴国的征战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都城搬到苏州后,吴王阖闾开凿的运河在哪里呢?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有载:“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越绝书》对其走向描述非常详细,其中提到的平门为吴都城北门,巢湖当为漕湖,在今苏州之北四十里,历地即蠡地,梅亭即梅村,在今无锡;杨湖即阳湖,在今常州、无锡之间,渔浦在江阴;广陵是指今扬州。这是一条从吴都城出发,经过今无锡、常州、江阴,过江而到达今扬州之邗沟。这段早期运道,与现今江南运河的北端部分基本吻合。见上图,这条水道的缺点就是在江阴渔浦入大江,船需在海边运行的路程太长,风险比较大。但当时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在常州的地势高,春秋时期没有水闸,所以无法沟通“丹徒漕渠”。后来,大运河双向前开挖至常州经孟渎入江,缩短了海上距离。
    《越绝书》还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江是指钱塘江,这条记载显示了几个信息:首先,它是一条以吴地为核心区往南开通的渠道;其次,建渠道的初衷是运送粮食;其三,最初是由吴国主持开凿的,“吴以达粮”,是说吴国为了运送粮食,而开通百尺渎。这是一段在吴王夫差时期开凿的,从苏州通往钱塘江的一段运河,也是中国大运河浙江段的部分运河。

    至此,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江南运河,除丹阳至常州段因地势落差原因没有连通还,其他运河网络都已沟通,中国大运河江南段雏形已全部形成,并开始投入运行,为吴国春秋称霸战争,运送粮草、人员、武器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十九
    汉代丹徒古城在哪?

    丹徒县建置起始于秦。《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有秦置两字,内容有县二十六,丹徒在其中。宋史弥坚修《嘉定镇江志》卷一载:“孙权徙丹徒谓之京城,亦曰京口,亦曰徐陵”。

    秦一统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亭。《读史方舆纪要》引南朝宋山谦之撰“《南徐记》:京口先为徐陵镇,其地盖丹徒县西乡京口里也。《通释》:徐陵、丹徒、京城,其实一也。吴黄武元年,吕范败于洞浦,魏臧霸以轻船袭徐陵,全琮、徐盛击却之。刘氏曰:徐陵本亭名,华覈封徐陵亭侯,是也。吴以其临江津,因置徐陵督守之。萧齐建元初,以魏人入寇,沿江置戍,分置一军于徐浦,即徐陵矣。”

    《南徐州志》是南朝宋人山谦之撰镇江最早的地方志,所以相对准确度比较高。由此可见,京口是三国时期建的城池。汉代丹徒古城不在京口,京口那时名为徐陵,是丹徒县下面西乡的徐陵乡(其治地在今蒜山)。
    南朝宋人山谦之的《南徐州记》云:“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凿处今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连亘,盘纡屈曲有象龙形,故秦凿绝顶,阔百余步,又夹坑龙首,以毁其形。坑之所在即今龙月二湖,悉成田也。”该记载很具体,说秦始皇凿京岘山绝顶,阔百余步,目的是毁龙首形。按其说法,现丹徒镇正好与京岘山相距六里左右,方向也准确。说明山谦之记载的“汉丹徒故县”就是在丹徒镇。南朝宋刘损的《京口记》中也有记载。元俞希鲁撰《至顺镇江志》也载:“龙目湖在京岘山……今失其所。”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绛侯周勃世家》引《括地志》云:“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汉丹徒县也。”润州丹徒县治所在现镇江市北固山南峰铁瓮城前,其东南十八里位置也是指向丹徒镇。

    晋太康地理志云:“吴王濞反,走丹徒,越人杀之于此城南”。这里城南就是指汉丹徒县城。
    1980年在丹徒镇医院附近金家山西汉墓葬中出土了一方“丹徒右尉”铜印。也可以佐证汉丹徒治地位置在丹徒镇。

    所有证据,把丹徒古城指向了市区东部的丹徒镇。有人说,丹徒镇那么点大的地方怎么可能建城?考古学者在丹徒镇也一直没有找到相关城池。其实,丹徒古城是汉代时所建,之前城池在朱方城(现在的大港),三国时期,城池又迁至京口(现镇江市府治),所以汉丹徒古城时间不长,城池不大。那么,汉丹徒古城具体位置到底在哪呢?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地理志》,毗陵县,会稽之属县也。丹徒县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毗陵郡治也。旧去江三里,岸稍毁,遂至城下。城北有(东汉末)扬州刺史刘繇墓,沦于江。江即北江也”。《水经注》也是比较早期的志,记载内容比较可靠。上面清楚记载,毗陵郡治与丹徒治所(汉丹徒古城)相距只有二百步。并记载原城离长江有三里地,因塌江,北江(长江)已至城下。那时,汉刘繇墓已塌至江中。
    也就是说,到二晋南北朝时期,因塌江,长江已至汉丹徒古城的城下。现在,汉丹徒古城肯定已塌入江中或被江水冲坏,故考古工作者已无法找到。其罪魁祸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三大涌潮之一“广陵涛”。

    广陵涛盛于汉代至六朝,消失于公元766-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清费饧璜《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
    西汉的枚乘(刘濞的文学侍从之臣)名赋《七发》:广陵涛“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 晋代山谦之《南徐州记》:“京口,禹贡北江也,阔漫三十里,通望大壑,常以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极为奇观。涛至江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处在广陵涛凶涌江水冲击的丹徒江岸堤,塌江也是常有的事。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时以北固山、汝山、圌山为古代长江岸线大概位置。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9-20 10:29:50  更:2022-07-04 23:34:2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