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长篇连载《北宋崩溃那些事之第一卷:收复燕云始末》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长篇连载《北宋崩溃那些事之第一卷:收复燕云始末》[第13页] |
作者:南山冈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宋钦宗不同意李纲辞职,将李纲上缴的所有文件全部原封不动退还,并连续四次派内侍召李纲入宫觐见。 六月五日,李纲不得已只好来到福宁殿觐见。宋钦宗明确表态说:“卿为朕巡边,不用担心,适当时便可还朝。” 李纲回答说:“臣此次出征,绝无回返之理。因为臣愚直,不容于朝。臣出行之后,若无有沮难,定当率军勇猛前进。战死于沙场,臣之心愿也。可是,万一朝廷执议不坚,而臣自认为已不能有所为,即当请辞。希望陛下能察臣孤忠,以全君臣之义。” 听了李纲这一发自肺腑之言,宋钦宗颇为感动。宋钦宗想了想,决定将李纲的出发日期,推迟到六月二十五日。 六月六日,宋钦宗下诏,任命解潜为河东制置副使,接替姚古,任命折彦质为河东宣抚司干当公事。宋钦宗要求解潜与折彦质,立即赶往隆德府,接管姚古所部,然后自威胜军出发北上,继续解太原之围。同时,宋钦宗又令张灏节制河东陕西军马北上,以接应援助太原解围。 当时,真定是河北最为坚固的城池,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朝廷认为,金军正猛攻太原,下一步他们可能南下,也可能东进。为防金军向东进犯河北,宋钦宗任命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鞈为河东宣抚副使,命他领兵五万驻守于辽州(今山西左权)。若发现金军东进,刘鞈所部将迅速北上,掐断金军的后路。真定府路总管王渊、钤辖李质,皆随刘鞈驻扎于辽州。如此以来,原来驻防在真定的精锐之师皆被刘鞈率领西去,真定变成了一座空城。 |
在刘鞈领军西去之前,曾经假降金人、并从金营逃回宋朝的武汉英,以统制身份来真定拜见刘鞈。当时,武汉英率领京军三千人,打算前去解太原之围。他觉得兵力太少,请刘鞈给他增加一点兵力,但是刘鞈不答应。 武汉英于是来到五台山拜见庞僧正,劝他将山上的和尚集合起来,一起去往代州,在金人背后插上一刀。可是,他们还未走出五台山地界,便与金军遭遇,交战失利。 无奈之下,武汉英只好率军向平定军(今山西平定)撤退。当他们经过瑜珈寨时,寨中忽然推下了檑木滚石,将武汉英打死。瑜珈寨在平山西八十里处,孤峯插云,山势险峻,宛在天表。驻守在瑜珈寨的,恰恰就是刘鞈的队伍。忠君爱国的武汉英,没死于金兵刀下,却死于自己人手中,实在是令人惋惜。 |
河北宣抚司原有两万人马,分为五军。因为当时有一部分捷胜军在河北发动叛乱,朝廷调遣左军前往招抚,又调遣右军隶属于刘鞈统领,这样一来,留给李纲的人马只有一万二千人。 从当时情况看,争夺太原城,已成为宋金两国显示各自军事实力的一个聚焦点。宋朝若能守住太原城,或者能在太原城下击败金军,那么必可重挫金人的锐气与傲气。如果相反,若太原城被金军攻破,或者像宋军前不久那样被金军击溃,那么金人必威风大涨,很可能乘势南下,再次兵临东京。 宋钦宗应该是看清楚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六月八日又下诏:特授张孝纯检校少保、武当军节度使、进封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特授王禀建武军节度使、进封太原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宋钦宗在这个时候大力进封张孝纯和王禀,目的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顽强守城。 正当宋钦宗忙着调兵遣将,部署救援太原之时,六月初十日,左司谏陈公辅上奏,提出了所谓三个“心腹之病”的说法。他说: “臣观今日天下之势,犹如病人之身,有在四肢者,有在心腹者。守奭失备,边境骚然,河北金军方退,河东用兵失利,夏人西陲侵扰,病亦严重,然犹在四肢者。至于朝廷之上,人主听言不审,大臣用心不公,士大夫趋向不一,而其病在心腹焉。四肢病不治,犹未害也,心腹病不治,则身不可保矣。当初,金军直到京城,诸门不开,仅月余日,宗庙社稷危如累卵。然人心坚守,士气奋发,终能使金寇退去。国家之所以复存,是因四肢虽病,而心腹无病也。 陛下即位之初,求言如不及,小大之臣,各尽所言,而陛下听之,未尝惑也。其言之善,虽疏贱之人,必以施行;其言之不当,虽狂妄之甚,亦不加罪。故上下无不通情,朝廷无壅蔽之患。今则不然,忠言切直而未必信,奸言倾覆而未必察,真伪不明,是非蜂起,而陛下愈惑矣。前日,余应求以迎合大臣得罪,不知其所言何事,何乃迎合大臣?今陛下又不出其所言,明著其罪,以释天下之疑,乃阴逐之,中外皆谓此大臣欲蔽塞言路耳。余应求并不足惜,臣只是担心从此无人敢为陛下尽言,则大臣之忠邪,政事之臧否,人情之疾苦,国势之安危,不得复闻于上矣。此所谓人主听言不审,心腹之病一也。 陛下即位之初,一时大臣固有奸庸不足用者。陛下灼知,稍稍去之,遂乃专任一二忠直之臣。他们亦自知委任之专,又见国家危急,故各尽忠,不敢怀私,以相挤毁。今则不然,或以忿怨相攻,或以巧说相毁,各植私党,不先公家。如李纲者,其忠勇虽可恃,而刚愎自用,不无过咎,故同列不平,共相诬谮,陛下已疑之矣。今陛下若以纲为可立功名,一意任之,如宪宗之裴度,固可责其成功,但圣心已疑,而大臣又无张仲之助,则其事尤危矣。李纲并不足惜,只是宗社存亡,诚为可虑焉。此所谓大臣用心不公,心腹之病二也。 陛下即位之初,凡百政事,皆以祖宗为法,痛革宿蠹,蠲除弊源,民心熙熙,而士大夫皆一其所向,无敢异议。今则不然,或欲以祖宗熙、丰之法并行,或欲以王氏诸儒之学兼用,也有持两偏之说,立中道之论者。陛下初欲尽复祖宗,犹恐有妨太上皇帝所行之事,故迟迟未决。 皇已自深悟奸臣误国,欲尽革前非。议论之臣却不念此,可为之太息哉!此所谓士大夫趋向不一,心腹之病三也。 凡此三者,诚心腹之病,不可不治,愿陛下急治之。审于听言,毋以言罪人,使臣下各尽其所见;专于委任,毋以邪害正,使大臣各尽其公心;破两可之说,尽归于祖宗,使士大夫皆一其所向。若如此,则心腹之病除矣。四肢之病纵使未去,姑少迟之,必无大害,盖未有能治心腹之疾而不能治四肢者也。如其不然,则内外皆病矣。” 陈公辅的这番奏言,引起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宰辅的强烈不满。很明显,陈公辅的观点与李纲有些类似,而且又替李纲打抱不平,所以,耿南仲认为,陈公辅与李纲实属一党,欲坏朝廷大事,也不适合留在朝廷。 宋钦宗一怒之下,免去陈公辅左司谏之职,将他贬到合州(今重庆合川)监管酒税事务。 |
九、李纲挂帅(2) 内忧与外患究竟哪一个最危急?哪一个最紧迫?宋钦宗心里自然很分明。陈公辅将之比为四肢之病与心腹之病,显然很不恰当。 太原之围究竟能不能解?究竟怎样才能解?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人能直接正面回答,他们就知道争来吵去,这让宋钦宗心烦意乱,寝食难安。他希望解潜接管军队后能尽快出发,早传捷报。可是,直到六月十五日,宋钦宗仍没听到解潜出兵的消息。于是,他派出内侍赶赴隆德府,给解潜送去 和一些赏军财物。他在信中说: “朕以金人围攻太原,累时未解,令卿等率师援应。颇闻将士遇敌血战,冒犯锋镝,奋不顾身。非忠义所激,安能如此?朕闻之感叹! 敌军方猖,未即殄灭,一方之民,久困荼毒。国家抚养将士,固已有年。今日国家有急,非卿等尽命竭力,所向无前,安能使朕得宽忧? 但战者,危事也。今令卿等挺身冒难,以致创残,每一思之,尤感痛若。今降赐金一千两、金束带五条、金花战袍三十领,卿可用以激赏受伤与牺牲将士。将来论功,自节度使以下皆为赏典。若更有奇功,便加开府仪同三司。 朕自闻进师,寝食俱废。卿等其副朕怀,早建勋烈,身取富贵,泽流子孙。日伫捷音,更宜加勉。” 这封信内容诚挚委惋,令人感动,既反映出太原战事危急,也反映出宋钦宗五内俱焚的心情。 宋钦宗念念不忘解太原之围,时时有外患之忧。然而,臣僚们对外患似乎并不是很担心,他们普遍关注内忧,他们一直强调内忧大于外患。他们的思想逻辑是,若解决了内忧,外患则自然消除。 臣僚们所强调的内忧,主要是担忧宋徽宗时代的当权旧臣重新掌权。此时,所谓“六贼”都已死去,臣僚们将目光瞄向了白时中和李邦彦,这两人也是宋徽宗提拔起来的。虽然他们早已免去宰相,离开京师,但臣僚们认为,他们在任职期间犯下了严重罪恶,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他们必须得到追究和惩处。 六月十六日,有大臣上奏说:“若宰辅用人得当,则圣上便能得到好计策,官府便能实行好政策,四邻各国则闻风而不敢入侵,黎民百姓则安居而乐业。如若不然,宰辅怀奸误国,则罪不可逭。 前太宰白时中与李邦彦,在任期间,尸位素餐,无能而无耻,傲慢而不逊。他们与王黼、梁师成、蔡攸相为表里,许多事未经圣上允许便予以施行。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更严重之罪恶。此前金师南下入侵,尚未至京城时,闻听陛下嗣位,既震惊又畏惧,已有回师之意。然而,宰辅不才,仓卒无谋。白时中请陛下去襄阳避难,李邦彦则请陛下割三镇之地。宰辅如此庸懦而又不忠,激起社会各界愤怒,都期望流放乃至诛杀之! 昔日章圣皇帝时,契丹举兵入寇。当时朝臣或请幸蜀,或请幸江南,只有寇准独主北伐之议,契丹畏惧,求盟而退。由此来看,白时中之罪大矣。及仁宗皇帝时,契丹傲慢,欲收回关南之地。当时富弼奉命出使,向契丹讲明利害关系,最后契丹不得不屈服。由此来看,李邦彦之罪大矣。 昔日与今日,其谋虽异,其罪则同。现在,这两人尚以特进观文殿大学士身份,优游里第,典领宫祠,未正典刑。有识之士对此皆议论纷纷,愿陛下睿断,重加黜责,以为大臣误国之戒。” 宋钦宗知道,若不下旨处理他们,臣僚将会不依不饶地继续上奏。宋钦宗只好下旨,撤销白时中和李邦彦所担任的一切职务。 同日,蔡懋也遭到臣僚的揭批。臣僚指责蔡懋有四大罪状:一是谄附蔡攸,与蔡攸结为死党;二是京城被围时,他身为同知枢密院事,没提出一条正确建议;三是当下边事未宁,陛下尚且忧勤旰食,而他身为大名府帅,竟不恤民情,不忧边事,日用妓乐饮宴,以至军民怨愤,皆欲杀之;四是他曾以其父蔡确事迹妄加增饰,诬诋宣仁圣烈皇后,欺罔道君皇帝。 臣僚们希望皇上将蔡懋治罪,授以散官,投之于岭峤,永不放还。然而,宋钦宗并没采纳建议,只下旨免去蔡懋的大名府帅职务,另任宫祠之职。 臣僚们认为,皇上对蔡懋处理太轻。六月十八日,又有大臣上奏质问宋钦宗:“只落职于宫祠,岂足以坐诋诬欺罔二圣之罪哉?” 宋钦宗只好又下旨:“蔡懋降中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亳州居住。” 同日,尚书省呈上一份报告说,河北与河东有些地方官员,正悄悄往外转送家属。这引起了宋钦宗的注意,他觉得必须赶快刹住此风,于是批示道: “朕所赖以共守祖宗疆土者,实惟郡邑之臣。近闻河朔河东,有守臣弗思体国,先遣家属,有一于此,民何望焉?朕念今岁之春,我实无备,故逃职之吏,逭其大戮。今边计鼎新,可以责其固守矣。法不可驰,恩不可再,五申三令,诛将必行。咨尔有众,体予至意。” |
转眼间,李纲答应出征的日子到了。六月二十五日这天,宋钦宗赐宴于紫宸殿,众大臣集体为李纲送别。接着,宋钦宗又赐御筵于琼林苑,亲自为李纲饯行。赏赐慰劳,可谓优渥。 第二天,李纲以宣抚司名义下令:犒赏军队,准备出征。李纲想,自己是一介文人,初次担任宣抚使,手下武将恐怕不服。因此,出征前必须将宣抚司军威树立起来,而最好的立威办法便是杀人祭旗。可是,杀谁呢? 这时候,恰好姚古受命还阙,其手下部将乐州都统制熙河路军马使焦安节,随同来京。李纲于是抓住这个机会,将焦安节召至宣抚司,历数其罪状:在威胜军散布谣言,“虚传贼马且至”,动摇军心;劝姚古退师隆德府,又劝姚古遁去,致使“两郡之人,皆惊扰溃散。”为严明军纪,以壮军威,李纲下令,将焦安节处斩。全军见状,一派肃然。 六月二十七日,李纲率一万两千人马从京师出发,向河东进军。种师道抱病送李纲出城,回家后叹曰:“兵可忧矣。” 李纲出发前,仿效诸葛亮,向宋钦宗呈上了一份出师表,表中说: “畿甸、汜水关、西都、河阳皆形胜之地,然而城壁颓圯,当亟修治。今虽晚,若并力为之,尚可及也。祖宗创业守成垂二百年,圣圣传授,以至陛下。适遭艰难之秋,金人入侵,中国势弱,此诚陛下尝胆思报、励精求治之日。愿深考祖宗之法,一一推行之。进君子,退小人,毋以利口谝言为足信,毋以小有才而未闻君子之大道为足使。益固邦本,以图中兴。上以慰九庙之灵,下以为亿兆苍生之所依赖,则天下幸甚。唐恪、聂山乃小人,而陛下却一心信任,如此下去且将误国,故于此申言之。” 宋钦宗阅后,提笔在劄子上批示了四个字:“铭记于怀”。 |
十、研制战车 李纲离开东京城的第二天,即六月二十八日,御史中丞陈过庭上奏,弹劾西军将帅姚古。他说: “姚古虽世家本将,其实乃畏懦之辈,素无战功。他之所以能登将坛,持节钺,是因其善以名马宝货,奔走于童贯之门。自太原被围以来,姚古提重兵于威胜、隆德一带,逗遛数月,未尝寸进。种师中以忠勇自奋,苦战于榆次,而姚古却违期不应,遂致种师中失利而殉国。此姚古可斩之罪一也。 朝廷命姚古解围太原,然而,姚古所部未有一骑一卒敢进入南北关。自种师中失利,姚古便退师威胜。士兵们叩马恳诉,愿共同守御,姚古却领兵连夜遁去,致使威胜之民,扶老携幼毙于道路,哭泣之声振于山谷。此姚古可斩之罪二也。 姚古既退师,其部将又妄言于众曰:国家已割太原与金人,我辈可以南归。于是,役夫只搬运粮草与器甲,其余若干物资,皆委弃而去。此姚古可斩之罪三也。 兴师之初,有十五名勇士直入隆德府,缚获伪隆德府守官,兵不血刃而得一郡。然而,姚古掩盖其功,不如实奏报,致使此十五人,只得赐帛而已,士气由此沮伤,抱戈不战。此姚古可斩之罪四也。 伪隆德府守官,自言先世乃汝颍间人,深有效顺之意。缚至军中时,姚古若能仿效韩信之释放李左车,李愬之释放李祐那样,则太原之围自此可解。然而,姚古贪冒功赏,献囚于朝,用心不忠,安能成事?此姚古可斩之罪五也。 姚古军中妇人,不可胜数,因而人无斗心,士气不振。此姚古可斩之罪六也。 姚古欲退师,然而无端由,忽有统制官焦安节厉声而前曰:敌骑逼近,何为尚留于此?姚古既不能斩焦安节以慰众心,又听从其言,率众宵遁。此实乃姚古之谋,假手于焦安节。此姚古之可斩者七也。” 陈过庭奏罢,又有大臣奏道:“姚古随行官兵尚有数百人,现在城外,伏乞圣慈下令,先将他们遣散,或者拘留他们,然后再对姚古进行惩处,以免生事。” 然而,宋钦宗并没采纳陈过庭的建议,只下旨给姚古降职处分:责授节度副使,广州安置。 此时,西路金军主要将领粘罕、希尹与余睹,东路金军主要将领斡离不、挞懒与阇母,他们六人正在西京大同山后的一块草地上,一边凉快,一边秘密开会,讨论如何处理与宋朝的关系问题。是战还是和,他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
李纲受命出征后第一站先到达河阳(今河南孟州)。河阳是洛阳以北的一个军事重镇,李纲在此停留了十余日。他在这里训练士卒,修整器甲,并前去祭奠了皇室陵墓。李纲在给宋钦宗的奏疏中说: “臣领兵经过巩县、洛阳,拜祭了陵墓,不禁落泪。想到祖宗创业守成达二百年,传到陛下,正逢艰难之时。强敌入侵,中国实力衰弱,这确实是陛下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之时。希望陛下仔细考究祖宗之法,一一加以推行,重用君子,斥退小人,稳固国家根本,以图中兴,上以慰九朝先祖之灵魂,下以作为亿万生民之依靠,能如此则是天下之大幸。” 然后,李纲又领兵北上,进驻怀州(今河南焦作)。 自出师以来,李纲向全军约法三章:一、士卒不得扰民,抢夺妇人钗子者,立斩之;二、捡拾死者遗弃物者,施行脊杖与黠刑;三、逃亡捕获者,皆斩。 三条军纪,简明扼要,便于操作,非常好使。从此“军律颇肃,无敢犯者”。 李纲认为,在平原上进行大规模野战,步兵很难战胜骑兵。而对付骑兵最有效的装备,非战车莫属。金人最擅长以铁骑奔冲,我军若没有战车相配合,很难取胜。 为扭转宋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李纲下令张榜,广泛征集战车制造方法。此事在社会上反响很大,闻讯前来贡献战车草图的人很多,总制官张行中也献上了一份战车车图。 李纲都一一展看,其中对张行中的战车车图尤感兴趣。张行中于是向李纲详细介绍了一番他的造车之法、出战战法以及布阵之法。 首先是造车之法:先制造两根带有双轮的长杆,推杆则轮转。然后在两杆之间,用横木相连接,再在横木上架设一个巨弩。巨弩上外罩以皮篷,可抵挡敌之矢石。皮蓬上绘以神兽之像,弩矢从神兽口中发射而出,神兽之目可用以望敌。战车下方装上铁甲,以保护士兵之足。战车前方,上下两层,各装设长短不同的枪刀,每层各四枚,上长而下短,长者用来攻击人,短者用来攻击马。战车两旁装有铁钩,不作战时,可用此钩连结其他战车,以结成战车军营。 其次是战车出战战法:每辆战车配备步兵二十五名,其中四人负责推动长杆使战车前进,一人登车望敌发射弩矢,其余二十人手握盾牌、弓弩、长枪以及斩马刀,排列于战车两旁。每旁有十人,排列成两行,每行五人。站在最前排的是盾牌兵,其次是弓箭手,最后是刀枪排。 遇敌后,若敌兵在百步之内,则用盾牌做掩护,弓箭手进行发射;若敌人逼近,则弓箭手退后,刀枪排冲上前,用长枪刺人,用短刀砍马;若敌兵后退,则推动战车,联合起来,鼓噪而进。若遇险地,则停止前进,令骑兵从两翼出发,追击以取胜。 最后是战车布阵之法:每军两千五百人,其中五分之一即五百人是将佐、卫兵以及后勤辎重之属,其余两千人分乘八十辆战车。可排成方阵,每面二十辆战车,车车两联,而步兵就在车与车的间隔中行进。前排战车可向前进攻,后排战车可向后进攻,左右战车也可各自往外推进。敌人若攻左右,则可抄其后路。随敌人所攻方位不同,而变换防守之法。前后左右,可产生多种变化。而将佐、卫兵与辎重之属,皆处于方阵之中。此方阵,也可根据地形,变化成圆形阵或曲形阵。行进时,则按次序排列阵势;休兵时,则各车相互连接,围成营地,不必再挖沟堑、筑营垒,营地形成最为简便,而且完固。 听了张行中的介绍,李纲认为这份战车图很有价值,决定采纳。他立即上奏朝廷,建议依照此图制造战车。他在奏疏中说: “金人以铁骑胜中国,非战车不足以制敌,其原因有三:一、实战表明,步兵不足以抵挡骑兵驰突;二、使用战车,则骑兵驰突可防御,战马不如战车坚固;三、若不用战车,我军步兵多胆怯,见敌骑便溃散,虽有长技,不得而施用。若用战车,不仅步兵得利,而且我骑兵可隐蔽于后,寻机而出战。同时,使用战车,不仅让步兵有所依,施展其力,而且可使部伍有束,不得而逃。由此可知,战车可以制胜铁骑之理明矣。” 李纲希望短时间之内,朝廷能制造出千余辆战车,下属各军可用两个月时间来学习演练。等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防秋之兵集结完毕,便可谋划大举进攻之计。李纲心想,那时候,我军战车结阵以行,金人铁骑必皆退遁。 宋钦宗对李纲的建议也很重视,很支持,令兵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依照战车样图进行试制。样车试制出来后,宋钦宗又指示兵部,将这辆战车样品运送到怀州,让李纲组织军队试用。 李纲亲自指挥士兵,将战车样品推到野外进行演练。可是,由于战车车体很笨重,行动起来非常迟缓。士兵们很有想象力,他们形象地称这辆战车为“鹧鸪车”,因为鹧鸪鸟的叫声,好似“行不得也哥哥”。最终,这辆花了不少钱研制出来的战车样品,因不适用野战而被废弃。 李纲大失所望。 |
更让李纲失望的是,朝廷忽然下令说:原先诏令全国各地起兵向京师集结,以防金人秋天入侵。现在,命令各地全部停止进兵。 从全国各地调动部队,部署防秋之兵,是李纲担任知枢密院事时着重做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是得到宋钦宗批准的。现在,自己刚离开朝廷,这个计划便遭到否定。李纲感到很悲哀。 李纲沉思良久,决定上疏力争,他在奏疏中说: “措置防秋之兵,是臣待罪枢府时,伏蒙陛下委令所为。臣以为,中国之军政不修,几近三十年矣。军队缺额不补者过半,其现存者皆溃散之,且不习战阵,故金人得以窥伺。金人既陷燕山,长驱中原,遂犯畿甸,来时无藩篱之固,去时无邀击之威。因庙堂失策,致使割三镇,质亲王,劫取金帛以亿万计,驱虏士女屠戮良民不可胜数,誓书之言,所不忍闻,此诚乃社稷之羞,陛下当尝胆而思报也! 今河北之敌虽退,而中山河间之地不割,敌马时常出没。沿边诸郡,寨栅相连,兵不少休。太原之围未解,而河东之势甚危,旁近县镇,皆为敌兵所占。秋高马肥时,敌骑决须深入,以责三镇之约,及金帛之余数。倘若不起天下之兵,不聚天下之力,解围太原,防御河北,则必复有今春之惊!宗社安危,殆未可知。故臣为陛下措画,下达诏书,以集结诸路防秋之兵。所集结之兵,大约不过十余万人。欲分布于河北沿边,雄、霸等二十余郡,以及中山、河间、真定、大名、横海五个帅府。此外,尚有腹里十余州军,需沿河一带控扼地分,以保护王室,提防海道。其最急者,是解围太原,收复忻、代,以防御金人与夏人联兵入侵。不知此十万之众全部皆到,能否够用,能否避免敌马渡河之惊? 今臣奉命出使,离开陛下尚未多久,朝廷已尽改前日之言。调发防秋之兵既罢,峒丁又罢,弓弩手又罢,士兵又罢,四川福建广东南路将兵又罢,荆湖南北路与京西诸郡,又皆特免起兵。如此,前日诏书所集结之兵,罢去大半。金人若再次聚兵,两路入侵,不知将何以应对?而朝廷为何不留意于此也? 臣以为,朝廷不起兵之原因,大概有五:一、川广福建荆湖之地远;二、钱粮犒赏之费多;三、河北敌退,天下已无事;四、太原之围,敌马不多,不久将自解;五、有探报说,林牙大石与高丽之师牵制金人,金人未必会再次深入。 若以川广福建荆湖之地远,则诏书是在四月下达,当时,三省何不立即制止?今已七月,远方之兵皆已在道,又令其复回,这岂不是复蹈今春勤王之师约回之弊也?一岁两起天下之兵,中道而两止之,天下人会怎么说?臣恐朝廷自此不复能取信四方,而将士解体矣。国之大事在于兵戎,宗社安危之所系,且行且止,如同儿戏,臣深感痛惜。 若以钱粮犒赏花费较多,则今春就因无兵捍卫导致误国,使得土地、宝货、人民皆为金人所取。今朝廷吝惜小费,又不做防备,臣恐金人后来所取,又不止于前日所取也。何况防秋诏书曾令各地之兵,要自备粮草以行。如此来看,钱粮犒赏之乏,似非所患。朝廷不深思祖宗大计,而吝惜小费,臣认为不足取也。 若以河北敌退,天下无事,则边境每日都有警报,说金人聚兵,声言某月入侵,当取某地。现今强敌临境,非和非战,朝夕恐悚,惧其复来。天下果真无事乎?贾谊说,厝火积薪之下,而坐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今日观之,何止于火未燃也,大概已处于烈焰之旁,而言笑自若矣。 若以太原之围敌马不多,不攻自解,则自春徂秋,攻守半年,曾不能得知金人实数。姚、种二帅以十万之师,前去解围,一日皆溃,而金军未尝有所伤衄。不知何以知其兵之不多?以为可以不攻而自解者,臣以为非愚则诬。 至于林牙大石与高丽兵牵制金人之谍报,理或有之,然不可作依靠。金人能否来攻,应取决于我有无充分之准备。因此,屯兵聚众,正是今日之先务,不可忽也。 今河北河东州郡,日告危急,请求援兵皆以三五万为言。然而半年以来,未有一人一骑可以前往增援。防秋之兵尚未集结,又皆遭遣罢,不知此何理也?若必谓不须动天下之兵,而自可无事,则臣诚不足以任此责,陛下何不令建议之人代臣,坐致康平也? 闻范世雄所统湖北兵已至襄唐间,臣依奉圣旨,令其疾速赶赴宣抚司。其它各路,希望朝廷依照原计划下达诏旨,令其立即出发,但愿不误国事。” 几天后,李纲见朝廷对自己所奏毫无回应,心里有些落寞不安。他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呈上一篇奏疏,说: “臣之所以对减罢防秋兵员一事深为惋惜,一则因河北防秋的确缺人,恐有疏虞;二则因一岁之间再起再罢,恐无以示四方之大信。关于防秋之计,臣前篇奏疏论之已详,容臣再为陛下论一论不可失信于天下之意。 昔日周为防犬戎入侵,尝与诸侯约好,有警则以烽火为号,见烽火诸侯则云集。后来,周担心诸侯未必至,遂举烽火以试之。待诸侯之兵蜂拥而至,知其试,皆愤怒。诸侯归后,犬戎入侵,真举烽火,无复至者。 去冬金人进犯,诏起勤王之师,远方之兵踊跃赴难。至中途,却因和议,诏令停止,将士皆愤惋而返。今以防秋之故,又起天下兵,除非不得已,远方之兵都已上路。今若又复约回,将士卒伍能不解体?以军法勒令诸路起兵,却又以寸纸罢之。臣恐此后有所号召,天下再也无人回应矣。” 几天又过去了,朝廷仍然没有回音。李纲长吁短叹,既失望又悲愤。 |
十一、诡计 其实,宋钦宗忽然下令诸路防秋兵马停止向京师集结,是另有原因。 当时,宋钦宗与宰相徐处仁、吴敏拟定了一个绝密计划,即试图通过金使萧仲恭,策反耶律余睹,让耶律余睹在金国举起复兴辽国的大旗,然后与大宋里应外合,共同灭金。这件事,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连李纲都不知晓。 萧仲恭是原辽国枢密使萧挞不也的孙子﹐中书令萧特末之子。萧仲恭的母亲,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小女儿,即天祚帝的小姑。萧仲恭早年曾担任由宗戚子弟组成的“孩儿班”班使,后历任宫使﹑本班详稳等职。辽保大四年(1124)冬﹐天祚帝西逃天德军﹐萧仲恭任护卫太保,兼领军事。第二年二月﹐他与天祚帝一同被金军俘虏﹐然后降金。 这年六月初,萧仲恭与赵伦受斡离不委派,以使者身份来到东京,向宋朝催要所欠金帛。宋钦宗不想给,可又想不出不给的理由,于是令三省研究对策。 三省大臣经过认真商议,最后认为:此前与金人签订盟约,是因金人兵临城下,我被迫而为。金人贪婪而又无信,不可再给与金帛。而且,肃王出使金军后,被金人强制带走,一直未回,我们也应将金使扣下,以此相抵。 宋钦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萧仲恭与赵伦便被软禁于都亭驿的一个小屋之中,门和窗户都全部封死,每天有专人送来饮食。这件事,李纲是知道的,而且也参与了决策。 |
从六月上旬一直扣留到七月上旬,一个月过去了,萧仲恭与赵伦见宋朝仍然没有放他们回去的意思,便开始焦虑不安起来。为早日脱身,他俩开始精心密谋,决定设计,诱骗宋朝。 这天,副使赵伦悄悄对宋朝馆伴使邢倞说:“金国有个大将叫耶律余睹,本是辽国大臣,后来降金,他现今尚率领契丹精锐之兵。他对于金国有贰心,你们可以联合他,里应外合,一起进攻金人。” 邢倞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赶紧入宫,向宋钦宗作了汇报。 宋钦宗想,辽朝自亡国以来,或许会有一些皇亲国戚或者旧臣,试图复国。若能与他们建立联系,共同对付金人,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这赵伦所言,是否可信?宋钦宗于是召宰相徐处仁与吴敏来殿共议。 吴敏说:“萧仲恭不是女真人,他本是契丹人,将他扣留在此,并无大用。不如好好与他联络一下感情,放他归去,最好能通过他,与耶律大石的西辽建立盟友关系,然后联合出兵,以破金人。” 宋钦宗觉得有道理,于是令吴敏亲自去驿馆考察一下萧仲恭。 这天上午,吴敏来到都亭驿,下令打开门窗。萧仲恭一见到吴敏,即伏地恸哭不已。吴敏令左右将他扶起,说:“本朝皇帝因金人背盟违约,却还来督责金帛,很是生气,群臣也觉得金人太过分,故请留大使于此。皇帝以为,大使本是辽国懿亲,奉命而来,原非得已。皇帝又说,大使良苦,特派我来奉候以慰劳。” 萧仲恭一边哭,一边表示感谢,并佯装骂金人:“金人反覆无常,从无信义可讲,刚开始与臣国约和,取其金帛,然而最后竟灭之,乃立异性,称藩臣之。” 接着,萧仲恭走近吴敏,小声说:“耶律余睹乃大辽宗室也,每说到天皇创业逾二百年,一朝沦亡,未尝不泣流满面。今大朝诚能赐他誓书,约为兄弟,如南朝北朝故事,臣愿回归后约他举兵相应,上以报大朝之赐,下以复国家之仇,破金必矣。万一大朝迟疑不决,那么本朝孤弱,只会被金人随意摆布。如此,则中原之难,未有穷尽也。” 吴敏没料到萧仲恭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既惊又喜。他感觉萧仲恭所言句句皆很诚恳,不像是假话。 吴敏于是赶紧进宫,向宋钦宗汇报说:“耶律余睹现为粘罕所部监军,有兵权,可诱而用之。” 宋钦宗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又召徐处仁来殿商议。 徐处仁说:“耶律余睹与萧仲恭皆辽朝贵戚旧臣,被迫降金,他们应当皆有亡国之戚,可以信之。” 宋钦宗见两位宰相都认为可行,于是密赐耶律余睹 ,信是这样写的: “大宋皇帝致书于左金吾卫上将军、元帅右都监耶律太师: 昔我烈祖章圣皇帝与大辽结好澶渊,敦信修睦,百有余年。边境晏然,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斗争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无。 金人不道,称兵朔方,拘縻天祚,翦灭其国。在于中国,誓和之旧,义当兴师以拯颠危。而奸臣童贯等违国擅命,沮遏信使,纳结仇雠,许以金缯,分据燕土。金匮之约藏在庙祧,委弃不遵,神人共怨,致金人强暴,敢肆陆梁,俶扰边境,达于都畿。 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内禅。朕初即大位,惟怀永图。念烈祖之遗德,思大辽之旧好,辍食兴叹,无时敢忘。凡前日大臣之误国构祸者,皆已窜逐。思欲兴亡继绝,亲仁善邻,以为两国无穷之福。 此志既定,未有以达。而使人萧仲恭、赵伦之来,能道辽国与燕云之遗民,不忘耶律氏之德,冀假中国诏令,拥立耆哲。众望所属,宜乎国人,无如金吾都监太师者。适谐至意,良用忻怿。尝闻金吾前为辽国将兵,数有大功,谋立晋王,实为大辽宗社之计,不幸事不克就,避祸去国。向使前日之谋行,晋王有国,则天祚安享荣养。耶律氏不亡,然则于天祚不害其为忠,而于耶律氏之计,则至忠矣。宗室之英,天人所相,是宜继有辽国,克绍前休,以慰遗民之思。 方今总兵于外,且有西南招讨大帅同姓之助,云中留守尚书愿忠佐之,一德同心,足以共成大事。以中国之势,竭力拥卫,何有不成?谋事贵断,时不可失,惟太师图之!书不尽言,已令萧仲恭、赵伦面道委曲。天时蒸溽,更冀保绥。谨白。” 这封密信写在黄绢之上,藏于蜡丸之中。吴敏又悄悄来到驿馆,亲自将蜡丸交给萧仲恭,让他回去后转交给耶律余睹。 萧仲恭和赵伦没想到,宋朝君臣这么容易中计,心中暗自欣喜不已。 吴敏认为,策反耶律余睹事关重大,非同小可,不容迟缓,应立即让萧仲恭和赵伦回去。宋钦宗同意。吴敏于是安排专人送萧仲恭和赵伦离开东京城。这两位金使一出城,就好像鸟儿出笼,他们快马加鞭,朝燕京方向狂奔而去。 |
十二、救援太原 七月二十六日,即金使萧仲恭等人离开东京后第三天,宋钦宗又接到了太原守臣张孝纯的紧急求救奏疏,说太原城已弹尽粮绝,全城军民誓与城池共存亡。宋钦宗阅后,当日即给李纲、刘鞈、解潜、张灏等前线将领下达诏令,命令他们立即出兵,解围太原。诏曰: “金贼攻围太原,一百五十余日,其势危蹙,惟兵与食最为急务。而朝廷于此二者,措置殊未有方。每于警奏,不过督责诸将俾令进师,既不益兵,又无见粮,安能使之必战?既战又安能使之必克?进师屡衄,其弊盖出于此。朕每一念,疾首痛心,寝不能安,食不知味。 今闻黠虏筑垒临城,控扼要害,援师不可进,粮道不得通,势益危迫。卿等宜究心悉力,广加询谋,益兵置粮,不吝爵赏,以劝用命,明其政刑,以威不恪,须尽速解太原之围。若稍有误事,不惟卿等负朕倚注之意,朕于负荷之重,亦岂敢委法以徇私于卿等哉!” 当初,关于如何解围太原,诸将曾在隆德府开过一次会。令人奇怪的是,作为宣抚使的李纲并没参加这次会议。河东宣抚副使刘鞈率部将张俊、苗傅参加了会议。诸将在会上约定,七月下旬,各路分头并进。 现在,诸将领见皇上诏令语气如此之严厉,谁也不敢怠慢,第二天,即七月二十七日,分别组织出兵。刘鞈从平定军出发,真定府总管、都统制王渊从辽州出发,解潜与折彦质从威胜军出发,张灏与折可求从汾州出发。四路军马分别从东、南、西南三个方向,向太原城进军。 |
在南边战线上,娄室只派轻兵守卫南关,将强壮兵马隐蔽起来,并告诫守将说:“解潜自威胜军北上,必先占领南关。待他到后,我军则伪装败退。” 解潜领兵出威胜军北上,果然不出娄室所料,取道南关,直奔太原。南关是由南而北,进入太原的必经之地。解潜随军携带着大量粮食,计划运到太原城里去支援太原守军。 解潜先派人去南关打探一番,回报说只有轻兵守关。解潜令大军前进,夺取南关。 金军见宋军来攻,于是按照计划假装逃跑。解潜不知金人诡计多端,以为金人真已逃遁,于是派人回去将粮食陆续运了过来。这时候,金军主力就隐蔽在附近,但他们很能沉住气,他们并不急着进攻,他们要等待最佳出击时机。 不久,粮食基本都运来了,装载到一辆辆马车上,解潜令所有士卒赶车上路。这时候,金兵主力突然冲了出来,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宋军迎战不利,遂弃粮而溃。 |
这次救援太原,从六月初开始准备,可以说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组建了以李纲为首的宣抚司领导班子,明确了各路兵马的指挥将领。各军也开展练兵,军旅甚威。河东百姓对此也很支持,他们很高兴地说:“太原要是解围,河东就安全了。” 宋朝几乎动用了全部的机动兵力,有许多士卒来自江、浙、闽、蜀等地。这些士卒与北方战士相比身材矮小,似乎羸弱不可战。他们整日在野外练兵,累的腰弯腿瘸。当地人有时在路上碰到他们,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回答说:“救太原兵也。” 当时,许多人认为,金军在太原城下人数并不多,他们到处建立营寨,其实都是虚的,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如果诸路大军同日进发,金人肯定无法应对,我军必定取胜。可是,若各路进军参差不齐,则胜负就难说了。 李纲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要求各路大军务必于七月二十七日准时出发,向太原进军。可是,当时各路将领都直接受朝廷指挥,事皆专达,进退自如。李纲这个宣抚使徒有其名,并不能直接指挥军队。李纲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把情况说清楚。这并不是要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要让皇上知道实情。于是,他在奏疏中说:“宣抚司虽有节制之名,特文具耳。节制不专,恐误国事。” 宋钦宗接到李纲奏报后,对于如何回复李纲,犹豫不决。当时,东京城里连日大雨不止,有人对宋钦宗说:“天降大雨,乃阴气太盛之故。”宋钦宗马上联想到李纲,觉得阴气太盛,是不是因为授予李纲的兵权太重?他将此想法告诉徐处仁。徐处仁毫不客气地回答说:“李纲只不过一书生耳。夷狄,才是中国之阴。今太原兵围未解,不以此为忧,而忧李纲乎?” 宋钦宗这才心里释然,于是降旨,要求各路军马听从宣抚司指挥。可是,诸将领根本就没把李纲放在眼里,各军仍直接向朝廷奏报,接受朝廷指挥。 |
这天,李纲得知解潜初战不利,在南北关遭金人突袭,粮食尽失,他心头不禁一震。接着,又获悉刘鞈在寿阳(今山西寿阳)与金军主力遭遇,兵败而溃退。李纲预感到,这次救援太原,成功的希望仍很渺茫。 解潜虽然在南关一带丢掉了军粮,但兵员损失并不太大。他下令各军抓紧时间收拢溃散之兵,他打算集中兵力守住南关,在此与金军较量一番。 让解潜最为担心的是,官兵们都有一个临阵脱逃的老毛病。怎样来治理这个老毛病呢?这让解潜有些煞费苦心。他忽然想起兵法上有一个说法,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受此启发,解潜想出一招对策,就是将防御堡垒建筑在深沟大壑之前。这样,当敌人进攻时,官兵们后退无路,只能选择死守。解潜还效仿韩信背水一战的阵法,将兵营建在背水之处,以激励官兵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解潜心想,面对金军这样的强敌,只有殊死作战,才有获胜之可能。 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解潜郑重告诫诸将说:“大战在即,是祸是福,皆握于自己之手。迎敌者,赏及子孙;退走者,诛及妻子。如立奇功,定有高爵。” 解潜希望以此鼓舞士气,严明军纪。 然而,对于这些赏罚政策,三军将官们根本听不进去,皆不以为然。他们在下边小声议论说:“过去,童宣抚也曾有此言,可实际上怎么样呢?明明是战死者,往往被上报说成是逃跑;而对于奔溃者,则立赏招安。今日之令,也恐怕是空话罢了。” 不久,战斗打响了。 金军在南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叫完颜拔离速,是银术可的弟弟。前不久,姚古也是被他所败。刚开始,拔离速用于冲锋的金兵并不很多,似乎带有试探性。但宋军对金兵很惧怕,交战不久,老毛病又犯了,前军有些官兵不顾军令开始溃退。后军见状,人心也开始浮动。堡垒中的官兵为求自脱,纷纷抓着绳子往沟壑底处逃窜。结果混乱中坠落而死者重叠累积,几乎填满沟壑,约有几千人。 拔离速见宋军已乱,于是果断下令,鸣鼓大进。金军抓住时机,将预备队也投入了战斗,他们越战越勇。而宋军越来越抵挡不住,最后全线崩溃,溃不成军。连解潜所在的中军也四处溃散,他身边仅剩数十骑亲兵,保护着他从山间小道一路逃回隆德府。从此,解潜所部战斗力基本丧失。 拔离速指挥金军乘胜前进,很快便兵临威胜军城下。威胜军守臣张尧佐不战而降。 解潜所部是正面救援太原的主力军。主力军溃败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很大的。当时,威胜军、隆德府以及汾州、晋州、泽州、绛州等地百姓,闻听官军败北,皆纷纷扶老携幼渡过黄河,往南而奔。太原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所有州县几乎皆成空城。 |
这时候,李纲仍在怀州。眼见军事形势在不断恶化,他很焦虑,可又无能为力。因为他无法有效行使宣抚使指挥权,无法掌控战场全局,他所能做的就是上奏朝廷,将自己的建议反映上去。他一方面指出节制不专之弊,另一方面,他也看出了军事部署上的缺陷。分路进兵,因各路之间缺乏协同,实际上变成了孤军深入,很容易被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李纲建议,立即调整军事部署,将兵马集中起来,从一个方向上展开进攻。恰好这时候范世雄率领着湖南兵马到达怀州,李纲向朝廷推荐范世雄担任宣抚判官。李纲表示,若朝廷采纳其建议,等到大军集结完毕,他愿亲自领军开赴太原前线,与金军决一死战。 此时,东京城内正流传着一首民谣:“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 |
十三、彗星再现 前方战事激烈,后方朝廷斗争也很激烈。这时,朝廷政局忽然又发生大变。八月三日,太宰徐处仁和少宰吴敏两位宰相,被宋钦宗一并罢免。唐恪晋升为少宰、何栗任中书侍郎、陈过庭任尚书右丞、聂山同知枢密院事。李纲的好友许翰,也被免去同知枢密院职务。 朝廷政局突然巨变,让李纲大吃一惊。特别是唐恪晋升为少宰,更让李纲不可思议。李纲离开京城时曾特意对宋钦宗说过,唐恪是小人,不可重用。宋钦宗当时满口答应,可现在为什么变卦了呢?李纲很不理解,特别失望,心情很是消沉。 徐处仁在担任太宰之前,曾在北京大名府担任留守,当时社会声望较高。太学生与京城百姓都认为他比较老成,性格刚廉,又富有政治经验,若让他出任宰相辅佐年轻皇上,肯定能有所作为。臣僚们对他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等他担任太宰进入决策中心之后,他并没贡献出什么嘉谋良策,人们对他很失望。 徐处仁从三月初担任太宰,到八月初免职正好五个月。这五个月,正是宋朝多事之时,也是宋朝扭转危局的关键时期,各地符檄如雪片般飞来,急需朝廷做出英明决断。可是,面对诸多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问题,徐处仁似乎有些晕。他虽然有从政经验,但他缺乏处理国家危难所需要的政治远见与睿智。对一系列问题的处置,要么不及时,要么出现重大失误。比如,为防金人秋天再次入侵,种师道建议集中诸路兵力屯驻在河阳一带,守住黄河防线。但徐处仁不予采纳,他认为金人既然已撤,岂能复来?不宜先自扰以示弱。其政治眼光之短浅,政治洞察力之暗弱,由此可见一斑。 徐处仁出任宰相,是吴敏向宋钦宗推荐的。吴敏觉得自己年轻,资历较浅,担心不能控制朝廷局面,于是广招贤能,大造声势。徐处仁初到朝廷时,与吴敏、李纲政见比较一致,合作还算顺利,但后来他和吴敏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吴敏年轻气盛,风流倜傥,喜欢揽权,但处理政事经验很不足,当办事人员将各种军政文牒呈报给他,并请他做出批示时,他竟茫茫然不知如何裁处,只是说:“依旧例可也。” 徐处仁与吴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每次开会议事,二人都互相诋訾,互相拆台。吴敏曾向吏部推荐了几名官员,其中有自己的亲戚。徐处仁审查名单时,毫不客气地将吴敏亲戚的名字一笔勾掉。 这天散朝后,吴敏气冲冲地来到东府即都堂,找徐处仁商量名单之事。吴敏刚坐下,二人交谈了没几句,就激烈争论起来。当时,徐处仁正拿着毛笔起草文件。一怒之下,他将毛笔猛地朝吴敏扔了过去,正中吴敏面额,弄得唇鼻皆黑。 这件事,很快传遍朝廷内外,影响很坏。 唐恪、耿南仲、聂山早就想将徐处仁和吴敏赶下台去,由他们取而代之。此时,他们抓住这件事不放,趁机指使御史中丞李回上奏,弹劾徐处仁与吴敏。李回上奏说: “太宰徐处仁,当初因蔡京推荐而得到重用。自金人退师,陛下以其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提拔为太宰。然而,其器局凡陋,不识大体,智识滞暗,不通时变,完全不能领导百官。少宰吴敏,其实是蔡京死党。其在相位,悉效蔡京,意在专权固宠。徐处仁与吴敏不和,致使天下之事日渐坏缺。现今金人猖獗,重兵压境,河东之役师老粮匮,天下之忧日甚一日。徐处仁与吴敏,误国负恩,罪在不赦。伏望陛下亟罢二奸,别图任用。” 其实,徐处仁与吴敏主政这几个月,的确是北宋亡国前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他们本应抓住时机,从总体上进行战略部署,积极做好应对金人再次南下入侵的各项准备,并做好各种预案,包括皇上适时撤出京城的预案等等。 然而,徐处仁与吴敏对边防之急,重视不够,措置无方,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吴敏更是“怡然视之如平时”,竟上奏建议读书人都要增加一门《春秋》课程,又说王安石《三经新义》都是邪说,等等,皆非当时之先务。作为宰相,徐处仁与吴敏的确都很不称职。 当时,京城流传一段针砭时弊的话,叫做“十不管”:“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礮石却管安石,不管肃王却管舒王,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不管河东却管陈东,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 任何时候,人民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高人在民间。“十不管”,是对徐处仁与吴敏不能审时度势的强烈讥讽,可谓一语中的,切中时弊。 如果说,在内政问题上,徐处仁与吴敏缺乏审时度势的政治洞察力,那么在外交问题上,他们简直就是弱智。他们鼓动和支持宋钦宗通过金使萧仲恭策反耶律余睹一事,可谓愚蠢至极。外事无小事,本应慎之又慎,可他们竟将外交大事视同儿戏,这将给宋朝带来滔天大祸。 |
七月二十八日,金使萧仲恭回到燕京,立即将宋钦宗写给耶律余睹的蜡丸密信交给了斡离不。斡离不得悉内容后十分震惊,当即派快马将蜡丸密信送到西京交给粘罕。因为耶律余睹担任西路军监军。 粘罕看后,立即派人赶往上京,将蜡丸密信呈报给金太宗。同时呈上的,还有另外两封密信,一是宋钦宗写给西辽耶律大石的,一是宋钦宗写给天祚帝之子梁王的。写这两封密信,也是出自吴敏的主意。当时,麟府折可求奏报说,夏国之北有大辽天祚帝之子梁王,还有林牙太师统兵十万,他们张榜宣称:金人不道,与南朝奸臣结约,毁我宗社,今闻南朝天子悔过逊位,嗣君圣明,如能合击金人立我宗社,则前日败盟之事当不论也。 吴敏以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极力建议宋钦宗写密信联络他们,共同灭金。密信由东京送出,然后经河东送入麟府,令折可求想办法转送梁王与耶律大石。然而,没料到,这两封密信均被粘罕的游兵截获。 八月初,金太宗看了蜡丸与两封密信后大怒,当即召开会议讨论怎样惩罚宋朝。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再次出兵南下讨伐宋朝。八月七日,金太宗诏令左副元帅粘罕、右副元帅斡离不再次兵分两路,攻伐宋朝。 |
此时,李纲心情郁闷,消极地滞留在怀州按兵不动。他对救援太原已心灰意冷,每天只与幕僚邹柄、张牧等人在一起高谈阔论。诸将若要向他汇报事情,需要先请示邹柄和张牧,诸将对此颇有怨言。 刘鞈得知解潜被金军击溃,急忙令部将张俊和苗傅领兵,前往信德府支援解潜,自己则星夜赶回京城,请求面见圣上。 宋钦宗对刘鞈擅自离开前线的行为很生气,先给刘鞈连降八级,接着就地免职。 目前,按计划从平定军与威胜军出发的两路宋军,都被金军击溃,只有驻守于汾州的宋军还比较完整。 八月五日,陕西路都转运使兼浙东察访使张灏(即张孝纯之子),在汾州召集诸将开会,部署作战计划。会后,张灏派遣统制官张思政、折可求、冀景向郭栅镇进兵。当时,张思政所部正规军加上民兵尚有十七万之众,对外号称百万,这支队伍尚未参战。 但金军将领对汾州方向的宋军并不畏惧,他们满怀必胜信心,他们认为:“刘韐、解潜已经溃败,张思政不足虑也。” 为积极迎战汾州宋军,掌握战争主动权,娄室把在东线和南线作战的主力部队全都抽调了过来。他判断,东线和南线被击溃的宋军,短时间内不太可能重新组织进攻。他用妇女和老弱士兵把守营寨,造成营寨并非空虚的假象,以防宋军从平定军和威胜军方向赶来增援。 张思政与冀景等将领领兵离开汾州,进驻郭栅镇,组织士兵深挖沟堑,高筑堡垒。他们以为金军不可能很快前来迎战,他们对金军骑兵的作战特点还缺乏了解。 八月七日,在宋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金军骑兵突然出现在郭栅镇,并马上展开进攻。有人发现,冀景军寨中忽然张开一顶青色伞盖,金军看到后便不再进攻,只向张思政的军寨发动猛攻。 宋军拼命反击,箭矢垒石一齐射击,纷如骤雨。然而,金军毫不退缩,冒死急攻,战马直冲军寨而来。宋军实在抵挡不住,纷纷逃出军寨,来不及逃出的死于寨中的将兵不知其数。最终,金军攻破郭栅镇,张思政与冀景等奔回汾州。 让张灏等人感到蹊跷和不解的是,在所有参战将领中,只有冀景的人马没有任何损失,全军退回汾州。 张灏等宋军将领们并不知道,也就是这天,即八月七日,金太宗已诏令粘罕与斡离不,再次出兵南下攻伐宋朝。 令人奇怪的是,也是这天晚上,在东京夜空上忽然出现了一道彗星,长数丈,头在东北,尾把指向西南,掠过帝座星,横扫文昌星。 在古人看来,彗星的出现是不祥之兆,往往预示着战争与瘟疫等灾难即将降临。宋钦宗深自内惧,令宰臣立即起草诏书,他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并下令:放宫女、减常膳、求直言。 然而,也有些大臣不以为然,他们安慰宋钦宗说:“此乃夷狄将衰,非中国忧也。” 提举醴泉观谭世绩听到这种说法后,急忙入宫,向宋钦宗面奏:“彗星垂象可畏,当修德以应天,不宜被阿谀之说所迷惑。” 八月八日,宋钦宗在诏书中说:“自嗣位以来,自己日夜小心谨慎,平常在便殿内办公,很少御临正殿;个人所需力求从简,日常膳食由百品减去七十;共放出宫女六千余人,远离歌舞;备置台谏,广通言路,对于官民上书,亲自阅览到二更,希望能因以自警。然而,观测天象者奏报,彗星出现于东北方,与之前记载相比,实为大异。自己畏天之威,不敢安居,因而下诏防求民间疾苦,除苛解娆,希望以此感召和气,感通吉兆。” 的确,宋钦宗自继位以来,时时感到不堪其负。他太年轻,人生阅历太浅。在东宫为太子时,他除了读书,其余时间,便是喜欢独自默默观看嬉戏于黑漆器皿里的游鱼,其他事情一概不予关怀,人们对其心理世界也莫能窥测。可以想见,一个这样性格的年轻人,突然间被推上皇帝大位,每天要处理纷纭复杂变幻莫测的军国重事,他怎能不手足无措?何况他在仓促之间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
十四、文水之战 八月八日,张灏派人以河东宣抚司名义,在汾州各重要路口张贴公告,招集溃散到四处的兵将,公告中说: 近日郭栅之战,将兵非不用命,盖因敌锋甚盛,遂至败事。上自统制,下至兵卒,并皆免罪。如有战殁将校及重伤之人,仰一一保明,当议重行赏典。如敢不来,本司定行军法。 溃散的兵将们看到公告后,陆续回到汾州,队伍又重新集结了起来。 接着,张灏召集诸将开会,讨论分析郭栅之战失利的原因,诸将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冀景。有人揭发说,冀景胆小怕死,不用命作战。有人控诉说,金人刚展开进攻,冀景便在军寨中张开一顶青色伞盖,给金人提供信号,金人于是停止攻他。这件事说明,冀景心怀异意,很可能是金人奸细。还有人谴责说,冀景品行恶劣,见危不救,率先领兵逃奔汾州,导致全军溃退。 诸将发言之后,张灏下令,将冀景等人当场逮捕,关入监狱。后经进一步核查,诸将所说情况皆属实。张灏于是下令,将冀景等五十二人公开处死。 临行刑前,张思正特意来到刑场,指着冀景,向众人介绍说:“这就是那个不坚守石岭关、弃关而逃的人,今斩之。” 经过短暂休整,宋军逐渐恢复常态。张灏于是又下令,继续向太原进军。 八月十四日,张思正领兵离开汾州,打算从文水县方向进兵,解围太原。行军途中,张思正接到一个情报说,八月十五日夜,金人将在文水县城里举行设帷帐饮酒赏月活动。张思正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决定偷袭文水县城。 八月十五晚上,月满中天,银光似水,宋军悄悄靠近文水县城,城内守军毫无察觉。张思正一声令下,宋军向县城发动猛攻。统制官李安与其子李忠信奋勇当先,最先登上城墙。宋军士气大振,踊跃杀敌,共杀死杀伤俘获敌人约三千人,斩首数百,其余来不及取其首级,还差一点将守城将领李嗣本擒获。李嗣本原是义胜军将领,后投降金人,金人命他统领原义胜军守卫文水县城。 城中百姓见官军进城,很受鼓舞,箪食壶浆,热烈欢迎。 张灏在汾州闻讯大喜,派人连夜驰马,向朝廷报捷。 赴京报捷的人手举黄色旗帜,骑着快马,一边高声喊叫着“汾州报捷”,一边驰奔。沿路州县,欢声震地。人们奔走相告:“我师胜矣!”有人当即摆酒相庆,说:“皇帝圣慈,吾其见太平乎!”有人甚至激动地泪流满面。 |
张灏连夜派人通知张思正,说他要亲自前去军中进行慰问。张思正急忙派人回去阻止,说:“军中无此礼。”当时,张思正本人并没入城,他也不打算派兵留守文水县城,他想等天亮后,继续向太原进兵。 可是没过多久,张灏携带着茶具来到了文水县城外,在军帐中与张思正相见。张灏以茶代酒,祝贺张思正旗开得胜,首战告捷。二人正在品茶时,忽然听到军中传来一片嘈杂喧乱声。张思正判断,很可能是金人前来偷袭,他让张灏赶快上马,驰归汾州。 不一会儿,张思正得到报告说,正是金军前来偷袭,已被击退,我军伤亡千余人。 第二天黎明时分,金军骑兵主力悄然来到城外,将领们站在附近的山坡上观察宋军营地,为首的一个将领说:“彼众虽多,而喧嚣不整,无能为也。”金军决定,出动三千铁骑,直冲宋军营地。 当时,宋军人困马乏,因为当夜接连战斗了两次,身上携带的各种器械一夜都没解下来。 金军渐渐靠近宋军营地,但并未贸然发动冲锋。他们忽然群起鼓噪,接连喊叫了三声。他们如此喊叫,一是恐吓宋军,二是给自己壮胆。金人见宋军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发动进攻,三千铁骑潮水般地朝营地涌去。 宋军哪能抵挡住这么多金戈铁马的冲击,只好四散撤退。有的撤到山上,可山后是峭岩绝壁,无路可走。混乱之中,相互蹂践而死者有数万人,坑谷皆满。那些没上山的,很快便被金人包围,金人令他们缴械投降。等他们投降后,金人又令他们全都脱剥衣服,赤身露体。然后,金人用狼牙棒,一个个将他们敲死。 文水之战,宋军惨败,损失将兵约七万余人,其中,仅使臣将佐便牺牲了百余名,撤退出去的将兵仅有十分之三四。随军携带的金银、钱粮、缣帛等各种军用物资,大都抛弃,以十余万计。 张灏离开文水后,在数百名牙兵保护下,一路向西,撤至慈隰(今山西隰县)才停下脚步。张思正率残兵败将奔回汾州,经过清点,只有八千余士兵,五百来匹马。 溃散的将兵们不敢再回汾州,他们各有各的打算。有人劝他们回到汾州去,他们回答说: “前日郭栅散败,张察访出榜诏安,说统制以下并免罪。结果怎样?后来还是施行诛戮。今日若回汾州,是就死也。不若暂且归各处,以俟再举。” 文水之战,再次暴露出宋军战斗力之薄弱,可谓不堪一击。这次战役的惨败,彻底打破了宋朝对救援太原的努力与幻想。 宋军救援太原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战略层面原因,也有战术层面原因;有来自朝廷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军队本身的原因。 从文水战役来看,宋军十几万人马,不及金军三千人马,这是为什么?据《河东·逢虏记》记载:宋军这十几万人马,“有赤露披坚执锐者,有卖军器者,有鼓唱引去者,有使臣妄冒占放者。将佐辈日事杯酒,更无纪律。”如此松垮、如此腐败的军队,数量再多又有何用?数量多,徒增国家财政负担而已。惨烈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兵不在多而在精,乃治军之要务。 |
十五、再遣和议使 八月十七日,粘罕集结西路军从云中出发。八月二十日,斡离不集结东路军从保州出发。他们继续兵分两路,第二次大规模南下入侵宋朝。他们的战略部署依然是,两军分别沿河北与河东南下,然后在东京城下会师。 宋朝新任宰相是唐恪,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历任县尉、知府、转运判官等职。政和七年(1117),东京城遭暴水淹没,情况危急,唐恪时任户部侍郎,临危受命治水。有人向他建议开决南堤,以纾解宫城之水患。唐恪断然拒绝,他认为这是害民之举。他说:“水涨堤坏,淹没居民,此无可奈何,今决而浸之,是鱼鳖吾民也。" 唐恪不顾个人安危,乘坐小舟入水,现场勘察水情,以求因势利导。他最后决定,开决金堤,将暴水注之于黄河。不到半个月,京城水退。宋徽宗对他大为称赞:“宗庙社稷获安,卿之力也。” 此次治水,显示出唐恪具有一定的解决危机事件的魄力与能力。这大概也是宋钦宗任命他为少宰的原因之一。 金军第一次兵临东京时,唐恪不在京城,他在杭州任知州。李邦彦举荐他回京,出任同知枢密院事,希望他能参与军事决策。他回京后,宋钦宗决定重用,直接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当时,大臣们都热衷于讨论宣和年间政事,致力于揭批“六贼”,希望改革时弊,拨乱反正。唐恪对此不以为然,他对宋钦宗说:“改革时弊应逐渐进行,今日边事甚急,应先讨论边事。言者不顾大体,纠缠于从前之事,以快一时之愤,岂不伤太上道君之心哉?蔡京、蔡攸、王黼、童贯之徒,既已贬斥在外,姑且可已矣。他日边事既定,然后告知道君,请下一诏书,与天下共弃之,其谁曰不可?” 宋钦宗想来想去,觉得唐恪还是很有见识的。于是,将徐处仁与吴敏的宰相职务一并免去后,任命唐恪为少宰。宋钦宗对唐恪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像当年治水那样,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挽救时局。 于是,朝廷组成了以唐恪为宰相的新班子,其他主要成员是:何栗任中书侍郎、耿南仲为尚书左丞、陈过庭为尚书右丞、李纲知枢密院事(仅挂名而已)、聂山同知枢密院事。 聂山原任开封尹,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后不久,奉宋钦宗御笔改名为聂昌。宋钦宗为什么要给他改名?有这样一种说法: 宋钦宗曾做一梦,梦中为两日所逼,颇为烦恼。有人建议,可以给聂山改名为聂昌,以此化解。昌者,双日也,将双日送给聂山,让聂山去处理。因为聂山性格刚烈,可以镇服或驱避灾祸。 宋钦宗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对聂山说:“山,大物也,何以为名?周昌有抗节之义,卿可改名为昌,如何?” 聂山回答说:“臣素慕周昌为人,乞改名昌。” 当时,臣僚们对皇上为何给聂山改名,都莫晓其意。有人猜测,皇上可能是要让聂山出使金国,于是给他赐名。 |
以唐恪为宰相的新班子,对当时局势的判断与对策仍然分歧很大,仍然争论不休。 聂昌极力反对割地议和,他对战胜金人很有信心,他向宋钦宗献策说: “三关四镇,乃国家藩篱也,听说欲割让给金人?金人一旦得地而渝盟,我将何以制之?愿勿轻与。希望陛下传檄天下,将兵力集结于都畿。坚城守卫,以遏其冲;简令禁旅,以备出去;壅塞河流,以断归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河,劲兵四面而至,金人若胆敢南下,则堕吾网矣。臣愿激合勇义之士,设伏开关,出其不意,扫其营寨,以报效陛下。” 聂昌这番豪言壮语,让宋钦宗听了有些热血沸腾。宋钦宗当即命令聂昌全面负责军事工作,并可便宜行事。然而,时间不长,聂昌见河东官军屡战屡败,于是改变看法,转而赞同议和。 深得宋钦宗信任的耿南仲,自始至终力主议和。他主张效仿澶渊之役的办法,以三镇赋税,赎回三镇土地,以换取两国和平。如果金人不同意,则必须忍痛,割地求和。在他看来,战则必亡。 以扳倒王黼而闻名于朝野的何栗,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他说:“三镇,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况金人变诈罔测,安能保其必信?割地亦来,不割地亦来!” 当时情况下,似乎就面临着这样两种选择:非战即和,非和即战。此外,别无选择。作为宰相,唐恪也没有济时之大略,也想不出更好的御敌保国的办法。他权衡利弊之后认为,还是割地议和比较稳妥。 然而,何栗坚决反对,他与唐恪在御前会议上展开了激烈论辨,他说:“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如若弃地,则并其民亦弃之,岂为父母之意哉?” 何栗建议道:“应立即组建四道总管,以胡直孺、王襄、赵野、张叔夜四人负责。同时向全国各地派遣使者,令诸路统兵,入京增援。” 宋钦宗觉得何栗所言有道理,表示赞成。而唐恪、耿南仲、聂昌则认为,此方案不妥。他们坚信,和议是救国的唯一途径,他们共同表示:“百姓刚要休养生息,却又要调发不已,若让金人得知,奈何?” 于是,向天下各路传檄之议又暂停。 宋钦宗最终还是采纳了主和派建议,决定再次向金国遣使求和,以租赋赎回三镇。宋钦宗与他的大臣们,此时尚不知道金军已经开始南下,和谈之路已经难以走通了。 宋钦宗下令侍从台谏,立即各举荐三位可担任使臣之人。有个侍从向宋钦宗举荐太常博士李若冰,说这人可以出使。宋钦宗马上召见了李若冰。宋钦宗觉得,李若冰这个名字不太好。宋钦宗说:“若犹弱也,冰犹兵也,兵不可弱!”于是,给他改名叫李若水,任命他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令他准备出使金国。 |
八月二十日,张灏兵败文水的消息传到了东京,朝野上下为之震惊。宋钦宗担心金人趁机纵兵深入,急忙做了两手准备: 一是,采纳主战派何栗的建议,设置四道总管府,即以东京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设置四道总管府,组建四道防线进行防御,以保卫京都安全。以大名府知府赵野总管北道,范讷副之;以河南府知府王襄总管西道,孙昭远副之;以邓州知州张叔夜总管南道,高公纯副之;以应天府知府胡直孺总管东道,朱胜非副之。宋钦宗授予各道总管府以特权:事得专决,财得通用,官得辟置,兵得诛赏。宋钦宗令他们立即做好备战,紧急之时,将以羽檄召之入卫京师。 二是,采纳主和派耿南仲的建议,决定向金国朝廷与金军东西两路军分别派出使者,请金人暂缓进军。宋钦宗命令:刘岑以太常少卿身份担任计议使,出使大金国;宗泽以宗正少卿身份,出使斡离不军中;李若水以秘书少监身份,出使粘罕军中。宋钦宗限他们七日之内,必须离京出发。 同日,侍御史胡舜陟上奏,论御戎之策。他说: “臣观汉唐以来,御戎之策有五:曰和亲,曰守备,曰征伐,曰抚定,曰羁縻,皆因时而为之。和亲与守备,则施于夷狄强盛之时,汉高帝是也。抚定与羁縻,则施于夷狄衰弱之际,汉宣帝光武是也。至于征伐,或施于强,或施于弱,必先以中国富盛,兵甲精锐,我有万全之势,彼有可乘之隙,然后可举,汉武帝与唐太宗是也。 今国家承巨奸误国、内侍持权之后,海内虚耗,帑藏空竭,军律不振,士不为用。金寇乘时,肆其猖獗,长驱乎中原,围守乎巨镇。而我动天下之兵,敛四海之财,不能少挫其锋,此则夷狄强盛之时也。彼强我弱,兵不可妄用。而朝廷必欲以兵困之,不度彼己,王师轻动,于是种师中败于榆次,解潜败于南关,折可求败于汾州,刘仲元败于大安驿。实犯不韪,自取挫衄。以汉高祖之神武,而又有谋臣猛将不世出之材,破秦项如振槁,犹甘受冒顿之困,不敢与之校。乃知夷狄强盛,制之当自有术,不专以兵也。 所谓讲和守御二策,诚今日之先务。朝廷先遣三使往议和好,可为善矣。更务自守,二策并用,善之善也。伏观今日命将出师,悉援太原,如救焚援溺,其势可谓急矣。介胄之士,孰不欲踊跃而前?缙绅之士,孰不欲抗议督战?然兵家善教,见可而进,知难而止,不敢必也。苟不可进必使之进,犹羝羊触藩,何利之有?徒丧军气,非惟不足以救太原,适足以取自弊之道。兵浸单寡,则有不测之祸,不可不虑。 臣愿陛下以汉高祖为法,与之讲和;以汉文帝为法,自为之备。诏宣抚司,勿督诸将决战,且据要害坚壁固守,以养士卒之锐气。竢彼有可乘之隙,我有万全之计,相时而动,以奇取胜天下,幸甚!昔突厥方盛,唐太宗不得已而事之,未几,擒颉利于北阙下。夷狄盛衰无常,臣谓陛下广宏巨之量,姑含垢忍耻以俟之,未为晚也。臣自闻河东失利,臣为陛下朝夕深思,窃谓我国爱权宜之计,无出此者。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伏望陛下断而行之。” 宋钦宗阅后,深以为然,批示将胡舜陟这份劄子传阅诸将,以供参考。 八月二十一日,宋钦宗改派徽猷阁待制王云,以礼部尚书身份出任大金国和议国信使,刘岑改任大金军前和议使。所有计议使,一律都改作和议使。二十四日,又将李若水改为以吏部侍郎身份,出任山西军前和议使,王履以相州观察使身份担任副使。九月一日,李若水和王履离开东京,前往河东粘罕军中。 |
十六、太原失陷 八月十七日,粘罕率西路军从云中出兵后一路南下,直奔太原。他这次对太原是志在必取,他已做好了充分的攻城准备。他要彻底摧毁太原,打通南下黄河之关键通道,以绝后患。 坚守在太原城内的张孝纯和王禀,并不知道金国已再次大举进攻宋朝,也不知道救援太原的诸路兵马已经陆续失败。在西路金军发动总攻前夕,张孝纯向朝廷写了最后一封求救信: “太原被围今已八月余日,城中居民死亡十之八九,守御之卒糇粮己绝,以铠甲充食者已二十余日。士卒多疲病,贼人知之,攻势甚盛。诸道援兵,杳无踪迹,城中危急,朝不保夕。臣深感责任重大,反侧不安,虽暂且可勉强支撑,然观其事势,若援兵数日不到,必致误大计。臣将尽节效死,早已做好自断之准备。然而,今日遇陛下不世出之主,臣不得参与群臣之列,而上无补宗庙万分之一,下不能全阖城忠义之民,望阙忍死,死不瞑目!望朝廷博谋广访,长思深虑,为社稷天下之计,不胜幸甚!” 信写完后,张孝纯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又用贴黄补充道: “臣窃闻宣抚制置使等诸道聚兵,恐是计出万全,不只解围太原,还将尽复失地。但因本府形势已危,决难等待,臣已向宣抚制置等申报。如王师并进,如已战胜,即请指挥诸将不以太原存亡为念,乘胜前来。臣等尚死守,尚觊觎王师之来。” 所谓贴黄,即附在奏章后面,对奏章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 接着,张孝纯又给儿子张灏写信说: “城中事势已禀报朝廷,也已申报宣抚制置司。此中况味,正如病危行汗,存亡在须臾之间。而呼医未至,其荒扰可以想见也,迫迫切切。医久不至,今病入膏肓矣。然可奈何?忍死以待,尚冀灵丹速投,起此危证也。 今月十三、十四、十五日,发现贼兵自东南傍城,往北而去,当时以为援师相近,逼逐前来。十六日,又发现贼人数十骑驰来。至二十日,又有二三十骑贼兵,自晋祠榆次方向往北而来。连日间,贼兵往来不定,竟不闻王师远近消息。阖城军民久已乏食,又无逃生之路,人心极不安帖。事势愈危,死亡之期近在朝暮。可速赴宣抚制置使司,催促大军,星夜前来解围为望。 今日又有贼兵数队军马,来到城东,他们带来粘罕 ,说大军已屯驻太原,汾州、南关、平遥、寿阳等处,诸官兵悉已战退。虽金贼奸狡,语言狂妄,不可凭信,但因援师屡失期约,又无确切消息,阖城之人愈更忧疑。可体念本府事体危急,人心反侧,速促督大兵前来解危。” 随后,张孝纯派几名精干人员出城送信,他们皆缒城而下,分头而去。 |
九月一日,粘罕到达太原城外元帅府,下令对太原城发起总攻。金军先用三十门礟石轰击城楼。礟石其实就是一种石砲,威力很大。只见战鼓一响,三十门礟石一齐发射,飞石如雨。斗大的石块被抛入城上,遭击中的楼橹无不损坏。 王禀对此早有防范,他预先在城墙上设置了很多虚栅。金军不知虚实,以为全都是城防设施,于是猛烈轰击。而且,王禀还预先存放了很多糠布袋,楼橹被砸坏者,可即时修复。所以,礟石轰击虽然猛烈,但并未给宋军造成毁灭性打击。 砲击过后,金军开始组织攻城。要想登上城墙,首先必须突破护城河。对此,金军可谓煞费苦心。他们预先准备了五十辆大车,车上装载巨木,搭成房屋形状,外边蒙上生牛皮,再裹上铁片,这样即使神臂弓也无法射穿。这种器械类似于现代的装甲车,金人称之为洞子。人藏在洞里,推车前进。车内装载着填塞护城河之物,分为三层,下边是用大树枝子绑成的支架,中间是细密的草席子,最上层是黄土。这样填塞护城河,填塞物不会立即散开,可以缓缓沉入河中。如此连续不断进行,便可将护城河填平。 对此,王禀也有应对之策。他预先派人沿着城墙下挖地道,开窟窿,将火鞲藏在里边,等到河中的草席和树枝堆积较多时,便放灯盏于水面上,灯火就会将河中的柴草引燃。火势渐盛,火焰映红半边天。但是,也有大量柴草没能点燃。第二天,护城河被金军突破。 之后,金军运来一种叫做鹅车的攻城器械。顾名思义,它形状似鹅,下边有车轮,头顶包裹着铁皮,数百人推着它前进,士兵可通过鹅车直接登上城墙。同时,金军也运来大量云梯、火梯等攻城器械,向城楼发起一次又一次猛烈冲锋。 九月三日,金军突破内城最后一道防线,迅速向城中心挺进。 王禀得知后,急忙跑入统平殿,取下宋太宗御像,用绸缎系在背上。然后,率手下羸弱之兵,与金人展开巷战。经过奋战,他身中数十枪,突出重围,欲从西门出城。可是,西城门插板绳索折断,城门打不开。这时,金军骑兵已快速追来。仓皇之间,士卒皆溃散而去。身边的卫兵劝王禀投降,王禀长叹一声,说:“城已陷,士无战志,城门又阻,乃天亡禀也。禀岂能惜死违天命,而负朝廷哉?!”说罢,纵身投入汾河。 王禀壮烈殉国,事迹感人。《靖康小雅》有诗赞曰: “矫矫虎臣,捍城于并。殚其智力,沮兹奔鲸。攻逾九月,贼不能乘。无食无援,百雉乃倾。负像赴水,义不苟生。大节卓伟,千载光明。” 太原失陷后,粘罕纵兵入城屠城。金兵见人便杀,无论老幼,见屋舍便放火焚烧,城里到处飘散着血腥味,到处都是浓烟滚滚。 张孝纯本欲持刀自尽,可是,刀被左右卫兵夺去,最终与府衙官员们一起做了金军俘虏。 |
张孝纯被押到粘罕面前,粘罕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自己围攻了数月的战场对手,说:“尔以一城辄敢拒守?今城已为我得,尔有何能乎?” 张孝纯沉默片刻,回答说:“假使我手中有粮,尔岂能逞其志也?” 粘罕听后并没发怒,而是笑了笑,说:‘’去年冬,我家皇帝遣二太子郎君与我等分兵问罪。天兵抵达汴京,你家君臣哀鸣请和,请割三镇二十州以赎罪。太子矜怜,从其所请,遂乃班师。然而誓墨未干,盟言又变,三镇不还,以兵袭我。自古违盟,不克享国。今再奉敕命,复行吊伐。汝宜自新,吾当用汝。” 张孝纯听后,想了想,说:“朝廷之事,我未尝预闻,唯受命帅此一方,世受国恩,焉敢背弃?我闻不战屈人之兵为上,尔数次攻城,未尝得志,今因我兵饥乏,故城为尔所得,又况攻城为下策,何足道哉!孝纯唯有一死,以报朝廷,勿复多言。” 说完这话,张孝纯便闭目不语。 粘罕见张孝纯不予配合,面色不悦。几名金兵忽然冲上去,将张孝纯及其儿子张浃提起来,又扑通一下扔在地上。粘罕威胁说:“顺我,则可以生。不然,吾将以万种之刑,来惩罚你们父子。” 张浃大声说:“我不负朝廷,宁愿受惩罚!”张浃极力反抗,不肯屈服。此时,父子二人都抱着必死之心。 粘罕杀气腾腾地说:“你父子不畏死,那就先取其余官员来,杀给你们看看。” 金兵将统制高子祐、统领李宗颜、转运副使韩总、转运判官王毖、提举官单孝忠、廉访使狄充、通判方笈、张叔达等三十余人,带过来,皆当场杀害。 张孝纯父子脸色不变,毫不惧怕。 粘罕并不打算杀死张孝纯,想加以利用,他转头低声吩咐高庆裔:“押下去,勿令自尽。” 张孝纯被俘后,一度绝食,想一死了之。后来,在身边人的劝说下,开始喝点粥食。粘罕见一时半会儿不能降服张孝纯父子,于是便派人将他们押赴云中,关押起来。 |
十七、揭批吴敏 关于太原失陷,宋钦宗并没及时得到消息。其实,自官军兵败文水之后,宋钦宗对救援太原就已不再抱有希望了。宋钦宗最担心的是金军再次南下,再次兵临东京城。 此时,以唐恪为少宰的宰执大臣们认为,朝廷既然已向金国与金军分别派出了和议使,谈判求和;又在四个方向上分别设置了四道总管府,全面进行防御;如此双管齐下,应该能够阻止金军大规模南下。如果万一情况有变,则可断然放弃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以换取和平。所以,对于金人外患问题,宰执大臣们似乎并不很担心。他们最担心的仍然是内患,是朝廷内部路线之争,即抗战与和谈之争,这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之关键。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总结和清算前任宰执执政之失误,统一思想认识。 吴敏于是成了重点揭批对象。大臣们认为,吴敏属于蔡京蔡攸父子一党,大臣们于是便重点揭批吴敏与蔡攸的政治关系。 其实,宋钦宗刚执政时,在如何处置蔡京蔡攸父子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由于缺乏能够真正谈得上罪状的材料,所以,包括吴敏、李纲等重臣在内,都不同意过分处置蔡京蔡攸父子。宋钦宗与耿南仲见状,只好对他们采取由轻到重,分步进行,不断加码的处置办法。 此时,朝廷大臣们抓住吴敏不放,深入揭批。九月五日,有大臣上奏说: “臣闻国家之威望,在于赏与罚。赏罚者,是非之所以分,而政事之所以立也。若为善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则是非倒置,无所观效。 窃见前宰臣吴敏,因见上皇有内禅之意,遂建议传位于陛下,不到数日,位致辅弼。吴敏自思年少,恐不能协副众望,乃招贤能,张大声势。当是时也,人皆称赞之。 然而,金人既退,浸生骄心。边防之急,不复经意;将帅之任,不复介怀;器甲迟缓,而不预为之计;粮食稽迟,而不早为之输运。失时蠹害为甚。凡此数者,皆当今之先务。虽究心悉力,犹惧不能以济事。而吴敏竟怡然视之如平时,可不为之寒心哉! 以至于对元祐旧臣,则抑遏而不提拔;牵复蔡氏大恶之事,则蔽覆而不正典刑;使陛下之仁恩,不能宣示于天下;对臣寮之章疏,亦阻止而不得上行。不问邪正,凡是同于已者则善之;不问愚智,凡是异于已者则恶之。于是士夫失望,民庶解体。则今日之罢,已为晚也。 吴敏虽罢相,然犹为观文殿学士、知扬州。扬州当江淮之要冲,素号繁剧,观文之职冠于秘殿,岂可轻以授之哉?吴敏以罪去,尚且得此。臣惧自今以往,执政大臣勤恪者无所劝,而懈怠者无所惩矣。伏望陛下明其罪恶,以正刑章,以为后来臣子之戒。” 这篇奏疏,虽然批判了吴敏的骄傲与政治上的不作为,但还是肯定了吴敏在宋徽宗禅位于太子过程中的功劳。 |
接着,又有大臣进一步批判吴敏,说: “臣尝观李唐诸帝,其聪明英武,无若太宗者。然而,太子承乾既废,太宗以三子一弟,未知所立。其心无聊,竟取佩刀自向,幸赖长孙无忌抱持以免,请立晋王,大事方决。虽其平时英略如此,一为多爱所牵,不知自处。由此可知,在疑似之间,能断以大义,略无纤芥,诚天下之难能。臣伏睹道君太上皇帝,去冬锐然以大位内禅于陛下,不谋宫闱,不问阉官,不询群臣,使神器永有依归,其贤于唐太宗远矣。 蔡攸出入密侍,闻上皇倦勤之意甚久。奸人多虑,用心不臧,不肯宣露者,将有所待。等到上皇任陛下为开封牧,蔡攸知事势已定,又自度父子稔恶,平时邪曲,惮陛下之刚明,遂授语于吴敏,使之建议于上皇。蔡攸又支持吴敏为门下侍郎,其虑患深矣。吴敏不自量力,乃攘为已功。群小交口称道,以为其有定策之勋,此实骇人听闻。假使当时上皇意未有所主,虽百个吴敏又何能为哉? 吴敏既贪天之功以为已有,又得蔡攸所授之语,惟思报蔡氏之恩,略不顾君臣大义。虽言章交攻蔡氏之罪,而吴敏横身障蔽,斥逐台谏,招引同门以为己助。迫于不得已,凡三四贬窜,仅能置蔡京、蔡攸于湖外而己。陛下灼知其奸,奋乾纲之断,投蔡京于海外,窜蔡攸于岭表,分布其子孙各置远方。蔡京不及过岭而卒于善地,大不慰天下之心,无不归咎于吴敏也。 金贼兵临城下时,李邦彦欲议和,吴敏则反对,以为议和将弃三重镇。等到徐处仁欲议战,吴敏又反对,虽种师中逐贼出界,亦不以为功。王云倍程归京,求尺书以议退兵,吴敏又反对,遂沮其议。而等到解潜、折可求兵败,吴敏又请遣使以议和,其丧失机会一至于此。太原之围期年未解,河北之寇既去复还,其为玩敌,莫大于此! 言章所击稍涉蔡氏之党,则匿而不行;进用之际稍有蔡氏之旧,则力加推引。吴敏惟效蔡京蔡攸,专权跋扈,略不知先国家之急,与数名同僚交相矛盾。伏望陛下断以不疑,特赐窜斥,布告天下,使上皇恩德与日月争辉,无致小人妄有掩蔽。” 这份奏疏,将吴敏的功劳彻底否定,将其说的一无是处。 宋钦宗于是下旨,免去吴敏观文殿学士、知扬州之职务,令其提举亳州明道宫。 |
对吴敏的揭批到此并未结束,还要继续深入进行。宋朝文官们口诛笔伐的功夫实在令人叹服,也令人心惊。 九月九日,大臣又上奏说: “臣近日尝论前少宰吴敏,掩窃上皇内禅之德,自谓有定策之功,以及专权跋扈,怀奸误国,固非一事,理当投之荒裔,以为人臣不忠之戒。然而,圣恩隆厚,尚以礼相待,只令落职宫观,罪大而责轻。吴敏误国欺君,罪通于天,虽戮之于市朝,未足塞责也。 陛下自即大位,屏出宫嫔,不迩声色。近以星灾谪见,避殿减膳,以消天变。忧勤恭俭,前古未闻,虽村童野老言之,尚能流涕。 吴敏身为宰辅,自当仰体陛下至诚恻怛之意,夙夜在公,思惟所以补报。然而,吴敏却厚费金钱数百千,置婢妾二三人,以供娱乐。且自谓宰相事业,如此而已。吴敏真乃木石肺肠,略无忧国之心,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以故,内外细大之事,一切不复经意。同列询访,只笑而不答。 伏望陛下详臣前日所列之恶,与今来所论之罪,速赐投窜。虽未足偿其误国之大过,亦使之知罪不可幸而免也。” 其实,吴敏风流倜傥之个性,并不是在担任少宰之后才开始的。他家里早就养有侍妾,其中有个叫远山的侍女还很出名。这个侍女不仅姿色绝佳,还懂得做文章。每当吴敏运笔写文章时,她便在旁边磨墨拂纸,侍候笔砚。对此,朝廷官员们都知道,也都很羡慕。在北宋那个时代,不仅吴敏如此,但凡具备条件的达官贵人,谁不包养几个有姿色的侍妾?但宋钦宗是个例外,他对美色佳人好像不太感兴趣。 本来,宋钦宗对吴敏是比较信任的,但是,经过大臣们这一番揭批之后,宋钦宗对吴敏的看法也发生了逆转。这天,宋钦宗专门对所谓吴敏定策之功一事,写下一道手诏。他在手诏中说: “朕以嫡长受册,建储十有余年。上皇畀付之意,既以大定。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降睿旨,建朕开封牧,乃用太宗故事,卿大夫皆知将内禅矣。及至二十一日宣制,百司庶府以至都人,亦莫不知。 是时,蔡攸领枢密院,自知罪恶贯盈,他日不免受惩处,乃引给事中吴敏,于宣制日入至玉华阁(玉华阁者,禁中深密之地,非外廷臣拨得至处)。二十三日,又引吴敏连入。盖蔡攸方经营江浙之行,欲留腹心之士置于京师,候伺动静,内外相应。其事诡秘,难使众知,故引吴敏入深密之地,与之谋划耳。 蔡攸既东行,言章抨击蔡氏者日至,而吴敏倾身障之。诡计百出,终以败露。及蔡京子孙皆远窜,而蔡京子孙至荆南,托进士黄大本附书寄给吴敏,为开封府缉捕得之,其书责备吴敏曰:仆父兄于阁下,可谓有德矣。阁下自布衣登要途,立功名,始终与父兄交契,自应知之。阁下纵然自谓我不出蔡氏,其可得乎?由此书观之,吴敏之为蔡氏心腹明矣。 且朕以太子受禅,何待人言?若以谓吴敏尝言,则其入玉华阁之日,乃在降旨建牧之次日。何以有此传言也?乃蔡攸诈传命令,以吴敏有建言之功,遂擢为门下侍郎。其奸伪缔构,乃敢如此。是以上皇在龙德宫,对管勾官待制谭世勣李熙靖曰:内禅之事,出我至诚,不由人言,言必灭族,谁敢言者?以此知吴敏未尝建言,蔡攸引入但为他谋。上皇独断而为此策,吴敏乃以为已功,可乎? 若吴敏辅相有力,犹可以赎罪,况其又深险而好自专,弛漫而不及事,致使今日边事尚炽,兵民未得休息。投诸遐裔,亦轻典尔。故兹诏示,可付史馆,仍布告天下。” 宋钦宗随即又下旨:吴敏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涪州安置。 通过这一番揭批,吴敏的问题算是基本定性了。在宋钦宗看来,吴敏不仅在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之问题,存在工作能力不足之问题,还存在腐化堕落生活作风之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他在政治上属于蔡氏一党,是蔡京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接班人,是蔡攸精心安插在朝廷中的耳目与心腹。所以,吴敏在任期间,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蔡京与蔡攸,极力干扰和破坏朝廷对蔡京与蔡攸开展的揭批活动。 宋钦宗这份手诏,令朝野内外人士感到很吃惊,因为这等于宋钦宗在公开向社会说明,所谓吴敏建言太上皇禅位一事是假的,那是蔡攸与吴敏精心策划的一个政治阴谋。 就这样,吴敏在政治上被彻底打翻在地。 |
十八、出使金军 九月十一日,宋钦宗派遣合门宣赞舍人吴革,出使西路金军。吴革乃名门之后,是宋朝开国元勋吴延祚第七代孙,是从泾原军中成长起来的一名武官。 十天前,宋钦宗已派出李若水和王履,前往西路金军,现在为什么又派吴革前去呢?因为几个月前,吴革曾在太原城外见过粘罕一面,并与粘罕有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交锋。那时,斡离不已率东路金军撤退。可是粘罕率领的西路军不仅不撤,反而继续南下进军。吴革受河东宣抚司派遣去找粘罕,请他退兵。 吴革见到粘罕行礼时,当庭作揖而不跪拜;讨论边事时据理力争,责备他们贪利败约。吴革语气强势,词语率直,说的粘罕等金军将领相顾而动容。粘罕很叹服,不得不下令追回进攻威胜军等处的军马。吴革此行,对金军情状也多有观察,及时上报宣抚司。后来,折彦质以宣抚司名义派遣吴革回京,向朝廷建议选拔精兵强将,在黄河南岸预作防备,以防金人再次南下。 宋钦宗此次派吴革前去面见粘罕,希望他能像上次一样,说服粘罕,使两国和议取得圆满成功。 现在,宋钦宗与宰执大臣们将和平希望完全寄托于和议。他们不想与金军进行全面交战,因为他们对武力战胜金人没有一点信心。数次救援太原之失败,已经让宋钦宗对军队大失所望。 |
李若水和王履自九月初一离开京城,经过长途跋涉,九月十五日,他们抵达太原府榆次县。此时,粘罕就驻扎在这里。粘罕派馆伴使萧庆(人称太师)和副使刘思(人称尚书)负责接待他们。一见面,萧庆便问道:“使副们因何事而来?” 李若水回答:“某等为和议而来。” 萧庆又问:“有国书否?” 李若水回答:“有国书。” 萧庆又问:“除国书外,是否还另有商议之事?若有,须先告知,我们先翻译给元帅为便。盖因前次邵侍郎等奉使而来,初问他国书外是否另有所议之事,他回答说无。可等到见国相时,他却提出面议之事。临时翻译,甚是艰难,所以要让使副知道。” 李若水说:“某等来时,面奉本朝皇帝圣旨,令若水等再三启白国相元帅:前次奸臣误国,确有不当之处,今日分别派遣两批使人前来,以道志诚悔悟之意。愿国相元帅以生灵为念,盟好为心,早与通和,则天下幸甚。” 萧庆说:“容某等先为译知国相。”说完,便告辞而去。 李若水等人被安排到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里住下。傍晚,萧庆派人来传话,请李若水和王履准备好礼物与土特产,明天与国相见面。 次日早晨,李若水等人在两个翻译官的引领下,携带着国书与土特产等礼物,骑马前去拜见国相粘罕。他们走到军营中门时,便看见路两旁甲兵排列,气氛十分森严。他们在中军大帐前一座帐篷旁下马,萧庆在此迎接他们。萧庆说:“国相令我来问使副一事,赵良嗣是你们上皇时可上可下之人,今不知在甚处?” 李若水回答:“赵良嗣今已谪贬过岭南去矣。” 萧庆问:“不知几时被谪贬?” 李若水答:“不是去年冬,便是今年春,亦未甚记得仔细也。” 萧庆说:“国相又让先来取国书。” 王履说:“国书应该在亲见国相时,某等当面投递。” 李若水说:“和议正要两方情通,先将国书纳去,亦何害?”说着,从怀中取出国书,双手交给萧庆。萧庆恭恭敬敬地接过去,即说道:“使副且在此少待,容庆等先去见国相。” 李若水和王履随即被人领到帐篷里坐下,等着。不一会儿,一个翻译官走进来说:“国相请使副前去。” 李若水和王履又拿起礼物与土特产走进军帐,与粘罕相见。叙礼完毕,李若水说:“某等来时,面奉本朝皇帝圣旨,令若水等伸问国相元帅,台候万福。” 粘罕恭授礼毕,回问道:“使副们来时,贵朝皇帝圣躬万福。” 李若水回答:“某等来时,本朝皇帝圣躬万福。”接着,李若水说:“某等来时,面奉本朝皇帝圣训,令若水等再三启白国相元帅:前次奸臣误国,确有不当之处,今者分遣两批使人前来,以道志诚悔悟之意。愿国相元帅以生灵为念,盟好为心,早与通和,天下幸甚!” 粘罕说:“那么,贵朝收复燕山时,杀了那么多人,是生灵也不是?” 王履说:“国相若追思往事,一一细较,如此则让使人何以为词?” 李若水说:“某等面奉本朝皇帝圣训,令某等再三启白国相元帅:今欲以三镇逐年所收租赋,悉奉贵朝,愿休兵讲好。” 粘罕厉声说:“既有城下之盟,答应割三镇给我,那三镇租赋便是我们的,怎么又变成你们逐年悉奉?若如此,便是你们不割三镇,便是败盟。” 李若水说:“盖因三镇军民未肯交割,故欲将逐年租赋奉贵朝,其利均一,只是更省事,希望国相元帅开纳。” 粘罕说:“你们不去劝谏贵朝皇帝,教他早割与他三镇土地与人民,寻求好结果,却来这里舞弄唇舌,想空口说白话,恐怕使不得。” 王履说:“本朝今则确有忠义之士辅佐今圣,与昔日事体不同。使人说得是与不是,实与不实,如何瞒得国相元帅?” 粘罕没有回答,吩咐左右,叫李若水等人到帐外幕中聚餐。左右人说道:“国相请使副与伴使,到帐外幕中聚餐。” 李若水与王履于是退出军帐,萧庆过来领着他们走入右边一间帐篷里,这里早已摆好宴席。李若水与王履此时哪有心情饮酒?萧庆举杯祝酒三次,他们仅勉强喝了一盅酒。 萧庆说:“国相令某等告知奉使,因为行军,招待不周,望明察。” 李若水等人闻言,惶恐不安,不知如何回答。 萧庆说:“夜来天气十分寒冷了,未知中原如何?” 王履说:“京都尚未穿棉衣。” 萧庆说:“南北天气,如此之差异。”又问道:“刚才使副见国相所议如何?”李若水又重复了一遍前边所言。 萧庆说:“国相说,因为有城下之约,故提兵专来。若不割得三镇土地与人民,将有何面目归去见国人?” 王履说:“某等已启白国相元帅,非是本朝不割三镇土地与人民,盖因三镇军民未肯交割,故欲以租赋奉贵朝,免得交兵,生灵之幸。” 萧庆说:“但恐不可。” 坐了一会儿,李若水和王履向萧庆告辞。回到住处不久,粘罕派人送来了二只羊、三十瓶酒与一百贯钱。来人说:“这是国相给使副洗尘用的。” 第三天早晨,李若水等来到军帐前感谢粘罕。李若水拜谢说:“某等昨日尝以国事冒犯台严,欲望台慈以生灵为念,盟好为心,早为通和,则天下幸甚。” 粘罕说:“贵朝当今之时,譬如下棋一般,大半既败,则补其余。倘若顾惜,恐一齐带累全局皆输,也未可知。” 李若水说:“本朝若顾惜,又岂肯以三镇租赋奉贵朝也?” 粘罕说:“不须巧辩。”说完,作揖还礼,让李若水等人就坐。 粘罕问:“使副们从甚路过来?” 王履回答道:“某等从井陉路而来。” 粘罕又问:“闻听此路险阻,不能通车,果否?” 王履回答道:“然。” 粘罕说:“去年,闻听解制置统兵守井陉路,不战而兵溃,何也?岂其险不足恃,而兵不堪用乎?” 王履回答道:“去年,解帅受旨到河北两路阅兵,沿边弓箭手、保甲兵闻听两国通和,随即解散,并非不战而溃。何况亦不曾守井陉路,恐是传言有误。” 粘罕问:“使副们来时,黄河上冻未?” 李若水回答道:“黄河须极寒天气,方能上冻。” 粘罕又问:“使副们何处人氏?在乡里时以何为生?” 李若水回答道:“某乃汴州人。” 王履回答说:“某乃汴都人。” 李若水说:“某副等在乡井时,皆以读书为活。” 粘罕问王履:“副使既知书,何故作武官?” 王履回答说:“读书无成,乃因就武弁。” 粘罕对中原文化有所了解,他当即举诗一联:“近来渐觉家风好,儿读书声女织声。” 李若水问:“敢问国相元帅,仙里台眷安在?” 粘罕皱了一下眉头,回答说:“祖乡在渖州,骨肉因契丹征辽东时,皆被害。近来方得一小女子。” 王履说:“以此可见,兵革岂是好事?”王履接着又说:“陶渊明曾说过,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粘罕望着王履看了好久,似乎若有所思。 |
粘罕始终不肯答应和议,这让李若水和王履十分焦虑。他们回到住处后,商议了好久,仍苦无对策。当晚,萧庆又来相见,说:“刚才国相说:此番使副煞忠梗聪明,只是所议不肯说尽话。” 李若水说:“某等所奉圣旨,只是如此,不敢虚诳。还望太师尚书见到国相,再为禀知。” 萧庆说:“当如所议。”说完便告辞。 第四天早晨,李若水等人再去拜见粘罕。李若水说:“某等此次特来议和,欲方便两国,区区之意,已尝禀知,敢望国相元帅早与开从。” 粘罕说:“此事,待在国书中回答。” 李若水说:“和议事大,恐国书中不能尽道曲折,请国相元帅面谕可否?” 粘罕说:“好像没有更多事可说。” 王履说:“某等恭传本朝皇帝志诚之意,远来议和,须得国相元帅明确回话,这样归去才是使人不失职。” 粘罕断然回答道:“若不割得三镇土地与人民,决不可和。” 王履说:“国相若坚执不派遣回使,我们则有何计?” 粘罕说:“使副不若暂且归去。” 李若水说:“纵使某等归去,将有何面目见本朝皇帝?纵使相见,将何以为词?还望国相元帅曲全两国之美。” 粘罕说:“不必如此啰嗦。” 李若水见粘罕态度很坚决,没有丝毫商量余地,只好无奈退去。 第五天早晨,李若水等又来拜见粘罕,刚要开口说和议之事,粘罕摆了摆手,叫他们坐下。粘罕说:“已作好国书了。”粘罕命左右将国书取来,传给李若水。李若水不得已,只好收下。 粘罕说:“使副们少间便回,回到京师,烦为再三奏知贵朝皇帝:承遣使命,远来颁示宸翰及礼物等,不胜感荷。因为行军,无物贡谢,伏望睿察。所谕三镇租赋,不须言及。若差人速来交割土地与人民,即便回军通和。万一不从,我将提兵,直到汴京理会也。” 李若水一听,急忙站起来,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粘罕脸色一沉,说:“已言在前,不必再三。” 李若水见事势已不可逆转,即说道:“请允许若水等来日,谢辞了国相即行。” 粘罕说:“不必讲此礼,使副即今便可回去。” 李若水见国相已下逐客令,只好称诺,与粘罕叙别。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回到住处,收拾东西,准备上路。不一会儿,忽然来了两名翻译官,说:“国相传语使副,承远道而来,无以为谢。赠送白马一匹并银鞍衔一副,花罗三百匹,香药一合,给正使;乌马一匹并银鞍衔一副,花罗三百匹,香药一合,给副使;另有酒一百瓶、钱二百贯,犒设一行官吏。” 李若水坚辞,不敢接受。这时,萧庆前来送行,说:“此是奉使合得之物,不可坏却常例。”李若水不得已,只好收下。 萧庆陪同李若水等人走了大约五里左右,下马置酒,三杯饯别。李若水和王履忧心忡忡,愁容满面,勉强喝了一盅。萧庆说:“国相令某等再三致意使副,承蒙远来,因为行军,无以为待,望见察。” 李若水说:“某等此来,上荷国相元帅太师尚书台眷,如伴使归见国相,烦请提若水等名致谢。” 萧庆说:“谨领台命。” 李若水等人是九月二十日离开榆次的,可是,直到十一月十一日,他们才回到东京复命。他们去时只用十五天,而回程却用了一个半月。 |
当时,宋钦宗除了派李若水出使西路金军外,还派刘岑出使大金国,派宗泽出使东路金军,他们的任务都是去向金人请求和议。刘岑跋山涉水去往东北,结果不得而知。宗泽没能成行,和议使职务后来由王云接替。 宗泽是位老臣,这年已六十六岁,曾长期在地方工作。他本已退休,后来出任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判。御史中丞陈过庭等大臣对宗泽比较了解,他们联名向宋钦宗推荐他担任和议使。 耿南仲不认识宗泽。宗泽来京后,耿南仲派人将宗泽找来进行谈话。实际上,是想考察一下宗泽的能力,看他能否担负出使重任。谈话中,宗泽说:“此行必不能生还。” 耿南仲问:“这是为什么?” 宗泽回答:“敌人若能悔过退师固好,否则,我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 耿南仲觉得,宗泽性格过于刚强率直,不适合担任和议使,于是向宋钦宗汇报说:“宗泽刚方不屈,派他前去,恐害和议。” 宋钦宗于是撤销了对宗泽的委派,让他担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知州。 当时,大小官员们对局势都看得很清楚,金军迟早要对河东河北地区发动进攻,那里早晚会变成血与火的战场。所以,受命到两河地区任职的官员们,都在想办法以各种理由推搪,不去上任。对此,宗泽非常气愤,他说:“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受命当日,他就独自骑马上路,身后只跟着十几名老弱士卒。 磁州经过上次金兵蹂躏之后,百姓很多都已逃徙,官库钱财也已空空。宗泽上任后,不畏艰难,组织民众修缮城墙,疏通护城河,整理器械,招募义勇兵,开始做固守城池之准备。 宗泽在奏疏中说:“邢、洺、磁、赵、相五州,若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也。”宋钦宗看后很高兴,当即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
十九、揭批李纲 此时,李纲一直驻扎在怀阳。虽然他身为河东宣抚使,但却无法有效指挥前线部队,因此心情非常郁闷。他本想将河东宣抚司机关迁往隆德府,以便接近前线,但因幕僚们坚决反对而作罢。当他得知吴敏已被授予散官,安置到了涪州(今重庆涪陵区),心情更是烦躁不安。朝廷通报说吴敏是蔡京的党羽,是蔡攸安插在朝廷的心腹,这种说法让李纲无法接受。李纲认为,这是唐恪、耿南仲、聂昌这帮小人捏造事实,颠倒黑白,蒙骗了皇上。李纲忽然产生一种不详的预感,他预感到不久之后,自己也很可能要步吴敏之后尘。 李纲暗自叹息道:“事已不可为矣。”于是,李纲提笔给宋钦宗书写奏疏乞求罢官。 其实,自从徐处仁、吴敏罢相、许翰罢同知枢密院事之后,李纲就去意已定。因为,他不仅与唐恪、耿南仲、聂昌等宰执大臣道不相同,而且在许多方面,都与他们格格不入。李纲觉得,与其被勒令罢官,还不如自己主动辞官。他在奏疏中说: “之所以力求辞免,并非爱身怯敌之故。只因事已不可为,难以虚受其责。如今,宣抚司尚有兵若干,防秋兵若干,屯驻某处,皆不曾用。当初朝廷应副银绢若干,又御前降到若干,除支付官兵食钱并犒赏外,今皆椿留于怀州。至于在京降赐,库具有籍,可考可按。臣既罢去,恐不知者以谓臣丧师费财,望陛下遣使核实。 虽臣自以不才乞罢,愿陛下再择将帅抚驭士卒,与之捍敌。金人狡狯,谋虑不浅,和议未可专恃。一旦失士卒心,无可御侮,则天下之事去矣。臣自此不复参预国论,敢冒犯以闻。” 然而,对于李纲的辞职请求,宋钦宗不予批准。 李纲并不死心,他连续上奏,反复诉说自己才力不能胜任,还说自己最近得了一种昏愦之病,若不罢职,肯定会耽误国事。他乞求罢去知枢密院事职务,守本官致仕。李纲在奏疏中还特别提及皇上的榻前之语,即宋钦宗当初对李纲的许诺。 当初,为让李纲接受任命,出任河东宣抚使,领兵前去解围太原,宋钦宗曾将李纲招至榻前,向李纲承诺:“卿替朕巡视完边防,就可回朝。” 李纲请求说:“万一朝廷决议不坚定,则臣应请求去职,陛下应明察臣之忠心,以保持君臣之情义。” 宋钦宗点头答应。 现在,朝廷对金国外交方针已由抗战转变为议和,李纲当初所担心的“决议不坚定”之情况,实际上已经出现。宋钦宗想了想,觉得自己不能食言,只好答应李纲辞职,命令种师道以同知枢密院事身份,代替天子巡边,立即前去怀阳,与李纲交割宣抚司职事。同时,命令李纲回京赴阙,并让他沿黄河岸边,巡查军事防守之准备情况。 李纲接到诏令后,当即离开怀阳,启程回京。九月十九日,他行至封邱县(今河南封丘)时,忽然得到尚书省劄子,说皇上有旨,任命他为观文殿学士、知扬州。令他不必回东京,可直接前往扬州赴任。 宋钦宗临时改变主意,不让李纲回京,其实是有原因的。太原城陷落之后,朝廷上下相互蒙蔽,宋钦宗全然不知。直到九月十八日,宋钦宗才得知情况,这时太原府已失陷半个月。宋钦宗大怒,他认为这是李纲在故意隐瞒不报。因为这期间李纲曾多次上奏,但对太原失陷一事,一字也未提及。 对于皇上突然变卦,不让自己回京,李纲并不感到意外,他早有心里准备。他打算继续上奏,请求辞免扬州知州一职。 |
就在李纲起草奏疏向皇上辞职之时,中书舍人刘珏正在皇宫睿思殿里,向宋钦宗提建议,他对任命李纲为观文殿学士知扬州提出异议,他说: “李纲轻脱寡谋,强执自任,前后败师,覆将非一,岂可担任观文殿学士知扬州?当年,仁祖朝时,韩琦以直学士经略陕西。好水之战,任福、刘平皆亡于阵,士卒死者甚众。仁祖非不知此乃诸将违背韩琦节制致败也,但仍处分韩琦,并降一官职。神祖朝时,韩绛以次相宣抚西边,命兵将深入荒域,终至骇扰,横罹战伤。神祖非不知韩绛之推忠尽瘁也,但仍罢相,令以旧秩出守邓州。盖人君陟降朝臣,如天无心,虽知其才能之可用,忠赤之可倚,但只要其有过错,便不可不黜罢也。 窃见李纲勇于报国,锐于用兵,然其听用不审,数有败衄,以致士气益沮丧,金人益嚣张,其罪亦明显矣。陛下知李纲用心无他,因而授其观文殿学士知扬州。于此可见,陛下厚于记功,而薄于责过也。李纲此次救援太原,败军覆将,耗财疲民,恰如韩琦好水之败、韩绛西边之失,难道可不加黜责以示惩戒乎? 如陛下念李纲前日之劳,在所记录,察李纲今日之败,志在歼寇,亦宜黜官降职,以慰死者之心,以为败事之戒。既不以今日之失而遂忘其前功,又不以前日之劳而曲庇其罪戾,赏罚昭著,如天无私,则将帅闻之莫不感激思奋,而攘寇方有可平之期矣。” 如果说,这位中书舍人所奏还算是比较客观公正,那么同日另一位臣僚所奏,则显然是在歪曲事实,另有图谋。那位臣僚在奏疏中历数李纲十大罪状,直接掀起了一场揭批李纲的浪潮。揭批的路子与调子,同揭批吴敏基本一致,如出一撤,由此可见当时朝内高层间政治斗争之一斑。 那位臣僚说:“新任观文殿学士知扬州李纲,本乃凡才,误用器使。其卵翼于蔡氏之门,倾心于蔡氏死党。当初,上皇有内禅之意,蔡攸先行刺探,后引李纲为援,使其冒策立功。李纲之罪甚多,不可掩盖,臣请为陛下数之: 太上皇心存道奥,倦听万几。陛下以嫡长子继受宝位,臣下何与焉?李纲乃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此其罪一也。 金人兵临城下时,西师一到,金人即心惧气慑,不敢肆行抄掠,因其莫测西兵之多寡强弱。两军相持,则易于和议矣,然而李纲却妄想一胜。待姚平仲之挫衄,金人即复逞虎狼之心。此其罪二也。 王孝迪张榜取民间金宝,京都之民为之骚动。后朝廷决议,不复取于民,而李纲却自出文榜以为功。其身为大臣,竟亲临大街以收前榜,窃誉兵民,使怨归皇上。此其罪三也。 兵既妄动,朝廷不得已,将李纲暂行罢免。李纲向死党默谕其意,其死党力率士庶伏阙,乞用李纲。以此胁持君父,几至变乱。此其罪四也。 李纲身领守御使,不知体国,假君爵禄以市私恩。四壁之赏太滥,几至数千人。而亲戚故旧,或滥转官资,或白身授官,鲜有遗者。此其罪五也。 李纲暗中与吴敏配合,包庇蔡攸,还举荐蔡京觐见皇上。太上皇回京后,李纲力荐蔡攸以使其还京,其踪迹诡秘。在李纲给蔡攸书中有密语‘不敢忘’之说,不知其所谓密语者何事。此其罪六也。 李纲自以为功多,排斥同列,任情好恶,妄作威福,致陛下对其有‘惟辟作福、惟辟作威’之戒。此其罪七也。 李纲身为枢辅,知术疏浅,不能预知敌诈,辄以蜡书付金国之使,妄结余睹,使金人复加怨愤,抄掠吾民,致河北河东之寇未平。此其罪八也。 陛下因种师中之败殁,遣枢臣宣抚河东。而李纲辄敢拒抗君命,乞纳陛下所与之官,以臣抗君命,几于跋扈。此其罪九也。 李纲到达孟津后,不务持重,以量兵势,惟以军法督战,遂致解潜之兵溃散挫衄,终无尺寸之功,以致太原失守。此其罪十也。 古人所谓‘是口尚乳臭’者(《汉书·高帝纪》:“是口尚乳臭,安能当吾韩信?”),其李纲之谓乎?且其行军用兵,只知袭童贯之迹。还妄自尊大,僚佐罕见其面。独智不能用贤,果致败衄,损国之威,使金人复扰河朔,致朝廷再遣使议和。伏望陛下早正其十罪,大奋乾刚,特赐窜黜,为人臣怀私误国之戒。” 对于指控李纲的这十大罪状,宋钦宗其实也未必全信。但李纲负责救援太原失败,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若不有所惩戒,众臣不服也是很正常的。宋钦宗于是下旨,免去李纲知扬州一职,令其前往杭州,以观文殿学士身份提举杭州洞霄宫。 然而,臣僚们对于如此处置李纲仍不满意,他们要继续深入揭批李纲。于是,又有臣寮上奏说: “昨者,金人围攻太原,久而未解,知枢密院李纲领兵救援,兵甲非不多也。授予属官共七八十员,抽差人役达六十名。不辨能力有无,皆召至幕府,致使幕府杂乱,军政出于多门,临时漫无成算。偏裨将领不知禀令,士卒临阵自相残践。以守则不攻而溃,以战则未斗而逃。斩将不报主帅,生擒则非金人。兵卒逃散,金帛散失。李纲既告罢,其属官或托故差出,或随其前来,各带银券,不废薪给,所谓法度纪律一切无有。以此行师,欲求决胜,臣未之闻也。 大帅自当亲临战阵,以护诸将,决求成功。李纲却坐于怀州,离军前有数百里,缓急何以及事?其幕府参议、机宜、管勾当公事等官员人数众多,又多为晚进后生,李纲傲然略不咨问。李纲每日朝夕相处者,只有邹柄与张牧而已。其余僚属将佐,唯早晚一揖而退。若有所建明,须先请邹柄张牧为之传导,然后得见。故人多有怨言,终以无助而败事。况邹柄张牧白身得官,何尝知军旅之事?李纲将数十万之众,而决谋于此二人,可谓疏谬之甚。闻李纲初欲驻隆德,因邹柄张牧极力反对而不得往。及军势稍沮,李纲则急督诸将,致使士卒忿怒。 下情不通,十羊九牧,无所适从。太原失守数日矣,李纲在军中尚不得知,何以望其能先事而料敌哉?误国损威,莫此为甚! 观文峻隆,宫祠优游,非所宜得,愿赐黜夺以协师言。邹柄张牧赞佐误事,亦当追夺前命,以明国威,以肃军政。” 对李纲的这些指责,大多数是有事实根据的。当然,有些情况并不是李纲所能左右的。无论从战略部署来看,还是从战场指挥来看,此时宋朝在军事上都是一片混乱,一塌糊涂。现在,臣僚们将导致混乱的责任都一股脑推到了李纲身上。 宋钦宗不得已,只好下旨免去李纲一切职务,只提举杭州洞霄宫;邹柄、张牧也一同免职,差往别处。 然而,臣僚们对此仍不满意。他们仍然要揭批李纲,又重新网罗了李纲十大罪状,非要给李纲治罪不可,非要将他批倒批臭不可。 宋钦宗无奈,只好又下旨,责授李纲保静军节度副使,安置到建昌军(今江西南城)。 对于十大罪状,李纲不服,上书辨白,又遭到臣僚们的猛烈还击。宋钦宗于是再下旨,将李纲安置到更远一点的宁江军(今重庆奉节)。 |
九月十九日,正当朝廷大臣们忙于揭批李纲罪行之时,金使王汭来到东京。王汭是金军右副元帅斡离不派来的。斡离不在给宋钦宗的信中表示,宋朝必须割让三镇之地,现在已别无选择。因为太原一镇已经被他们占领,其余两镇也不可不割。 唐恪与耿南仲接见了王汭。王汭对他们说:“大金地域广阔,并非一定要得到三镇。但朝廷既已许之,不宜背约。假使南朝能答应,大金也不一定会接受,大金最看重的是信义。信义者,邻国之宝也,岂可去之?假使南朝不肯割地,金人以失信责南朝,提兵再来,则何以御得?” 王汭所言,可谓连哄带骗,诡计多端。他的目的无非是想完成割地使命,遂指天地为誓,纵横其说。 唐恪与耿南仲认为,王汭所说有道理。他们主张直接将河间、中山两镇割给金人,这样两国就可彻底解决争端,金人则罢兵以和好。 但是,宋钦宗对太原之失仍耿耿于怀,他十分珍惜河北这两座重镇,他觉得这两镇是保障京都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屏障,最好还是不要割让,最好还是争取以赋税换土地的办法来解决。 其实,刚开始时,斡离不同意以赋税换土地这个方案,王云曾快马加鞭从燕京赶回来传达这个意思,但被吴敏当场否决,朝廷遂没有采纳。当然,即使朝廷采纳,也未必行得通,因为粘罕反对,粘罕坚持要得到三镇土地。斡离不注重于财富,对于土地似乎并不是很看重。而粘罕则不言金银,专论三镇。由此可见,斡离不与粘罕这两个金军元帅,在对待宋朝政策上是有严重分歧的。而现在,河东太原已经被粘罕武力占领。中山、河间两镇都在河北,都在斡离不的目标任务范围之内,所以斡离不特遣使者王汭前来说明情况。 目前,对于金人来说,其目标就是割让河间中山两镇;如果宋朝不割让,那么就趁机出兵武力占领。金人已经看明白,宋朝军事力量不行,武力夺取两镇完全有取胜把握。而对于宋朝来说,无非就是两个选择:要么将两镇割给金人,以换取和平保全信誉;要么拒绝割让,组织军事力量对抗金人,在军事上击败金人。 然而,宋钦宗与他的大臣们,既不选择割地,也不选择抗战,他们选择了以金钱换土地这个老办法来解决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个办法,只有在两国军事实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才会好使。现在军事实力明显不对等,岂能不失败?再说,割让三镇,是一个整体问题,应实行同一办法。太原已被金人占领,河间、中山岂能单独采用赋税换土地的办法?显然已不可能,而且斡离不已派人来东京明确告知。宋朝君臣对此却缺乏应有的认识,足见其政治水平之高低。 宋钦宗的执政大臣们,内斗可谓花样百出,而面对外敌则束手无策,如同弱智,屡屡被世人所耻笑。 |
二十、真定失陷 八月二十日,斡离不率兵从保州出发南下,比粘罕晚出兵三天。他调遣诸将分头进攻,先派遣耶律铎击败雄州一带的宋军,又派遣那野等进攻中山府。 中山府是宋朝在河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仓储要地,城池高大坚固,三道城门皆是瓮城,护城河又宽又深,而且城上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既有滚木礌石,又有排弩与火炮,可谓易守难攻,坚如磐石。 斡离不去年南下时曾攻打过中山府,遭到了时任中山府路安抚使詹度的顽强抵抗。当时,金军一连攻下三十多个州县,很想乘势一举拿下中山府。然而,斡离不虽多次组织攻打,始终难以攻破,还损失了大将芬徹胜额,以及数千金兵。最后,斡离不不得不领兵绕城而过。 詹度后来奉旨调入京城。现在,守卫中山府的安抚使是陈遘。他曾任河间府知府,斡离不去年南下时也曾进攻过河间府,他全力拒守,保住了城池,曾受到宋钦宗嘉奖,加授为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 这天,斡离不来到中山府城外登高瞭望,见城池依旧巍然耸立,防守坚固,听说城内是老对手陈遘负责守御,感觉短时间内难以破城。金兵尝试了几次攻城,皆以失败告终。斡离不只好再次绕城南下,攻占新乐县(今河北新乐)。 听说西路军已占领太原,斡离不担心粘罕功劳超过自己,于是一方面派王汭出使大宋谈判,另一方面加快军事行动步伐。 斡离不将下一个攻取目标锁定为真定府。真定府的战略地位可与太原城相媲美。真定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所以,宋祁说:“河朔天下之本,而真定又河朔之根本。”如果夺取真定府,那么,东路金军就可向西与西路金军连成一片。 斡离不通过侦察得知,在真定府西南井陉一带,集结着宋军四万多人马。斡离不决定在攻打真定府之前,先将这部分宋军消灭掉。于是,斡离不指挥东路金军主力绕过真定府,直奔井陉而去。 |
镇守井陉的宋将是种师道堂弟种师闵,他得知金兵来犯,立即将城内和关寨民众转移到天台山深处,以避战祸。同时,大力招募义勇军加强城防,固守关寨。种师闵亲率队伍埋伏于井陉山谷,欲与金兵决一死战。 不久,斡离不率军开进山谷,遭到宋军伏击。可是,由于宋军多是义勇军,以及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队伍,缺乏军事训练,战斗力明显不如金军。再加上兵力悬殊,经过一番激战后,宋军渐渐抵抗不住金军的反攻。种师闵见状只好率军撤退,退至天威军城内。金军随后紧追,很快便将天威军围困起来。 这时,退到城内的宋军只有数千人。面对数万金兵的轮番进攻,种师闵与将士们毫不畏惧,拼死抗击。他们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坚持抗击了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攻陷天威军后,斡离不下令挥师东进,掉头扑向获鹿(今河北鹿泉)。 真定府知府李邈和兵马都钤辖刘诩,获悉金兵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急忙开会研究对策。他们觉得,获鹿城池太小,恐怕难以守住。于是下令,将守卫获鹿的两千宋军撤至真定。他们打算固守真定待援。 真定府上一任帅臣兼知府是刘鞈,兵马总管是王渊,钤辖是李质。这套班子领导有方,措施得力,城防部署比较严密,将真定府构筑成河北最坚固的城池之一。金军第一次南下时,斡离不也曾试图攻取真定,但遭到城上强弩猛烈射击,他自知难取,只好绕城而过。 后来为解围太原,朝廷任命刘鞈为河东宣抚副使,令他统兵五万,奔赴辽州。刘鞈将王渊和李质也召至宣抚司任职,真定府可用之兵几乎都被他们带走了。 李邈原任朝廷枢密副承旨,刘鞈调走后,他被宋钦宗派遣到真定府担任安抚使兼知府。李邈其实优于吏职,而拙于应变,派他去河北守城其实很不妥当。唐恪与耿南仲向宋钦宗推荐他去河北,实际上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个人报复行为。因为此前,唐恪与耿南仲曾建议李邈出使金国,但遭到他的拒绝。唐恪与耿南仲认为,李邈胆小怕事,于是便将他派往河北前线抗击金军。 当时,真定城内守兵不足两千,铜钱不满二百万。李邈上任后,张榜公告,动员百姓出资出粮,共同抗敌。后筹得铜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李邈又招募勇士数千,组成义勇军,并加紧训练。 李邈得到金军入侵的消息后,料到金人必攻真定,于是派人抄小路,以密信上报朝廷,先后呈报达三十四份之多,然而皆杳无音讯。 九月二十五日,金军兵临真定城下,并立即发动进攻。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在内无劲旅外无援兵的情况下,真定这座孤城该何去何从?有人劝李邈开城投降,被李邈断然拒绝,并斩首示众。 吉州防御使、真定府路兵马都钤辖刘诩,决心与真定城共存亡。他以身作则,率众昼夜搏战于城墙上。金兵一开始主攻城北,刘栩便将城北做防御重点。后来金兵佯攻城东,企图声东而击北,将宋军防御注意力引往城东。刘栩并不上当,仍重点防御城北。 李邈不懂军事,他见金兵进攻城东,便令刘栩将防御重点转移至城东。刘栩只好遵命,领兵前往。金兵在城东连攻两日,这天夜里,忽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攻城器械转移至城北,城内守军毫不知晓,依然在城东守卫。 黎明时分,忽然听到城北人声鼓噪,原来大量金兵已通过云梯登上了城堞,城防已被突破。 十月二日,正当金军猛烈进攻真定府时,宋朝使者王云来到城外拜见斡离不,向斡离不转达了宋钦宗希望以租税来代割三镇的愿望。斡离不当场没有答复,而是带着王云等人登上一处高地,观看金兵攻城战况。 十月六日,真定府陷落。 但城内仍有守军在战斗,那是刘栩率众与金兵展开巷战。巷战持续了没多久,刘栩见身边战士有的牺牲,有的逃亡。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已无力回天,回头对其弟说:“我乃大将也,其可受贼戮乎?” 刘栩策马挺刃,突破金军重围,欲冲出城去。可是,此时城门皆被金军占领,无法出去。刘栩不甘心束手就擒而受辱,于是来到孙氏园山亭中,解下条带,上吊自尽。 《靖康小雅》称赞刘栩“知忠孝之节,故不惮杀身为人臣师范,亦可谓有古人之风矣。”并专为刘栩赋诗一首: “将军死绥,古人所长。有如刘公,与城俱亡。兵弩如山,公以身当。生竭其勇,力挫犬羊。天未悔祸,虏益鸱张。公虽瞑目,万古传芳。” 李邈闻听金兵已入城,欲投井自尽,但被身边人员拉住。 |
李邈被俘后,作为真定府最高官员,他被金兵带到斡离不跟前。金兵胁迫他跪拜,他拒不跪拜,说:“本朝无此礼。” 金兵用烈火烧烤李邈的眉毛胡须以及两腿,李邈仍坚决不跪。金兵正打算换个花样来折磨他,斡离不制止说:“其人高节,不可屈致。” 斡离不问:“尔集民兵击我,说我是贼,何也?” 李邈回答说:“汝背盟,到处掠我金帛子女,还怕我说吗?” 斡离不笑了笑,并不反驳。他想留李邈在身边,一起南下,但被李邈拒绝。斡离不于是派人将李邈押至燕京。 后来,刘彦宗动员李邈出来做官,让他知沧州,他笑而不答。金人命他剃头,他不服从。金人一再逼迫,他索性将头发剃光,成为和尚,决不留金人的发式。金人又命他改装易服,他仍不服从,并愤而大骂。金人将他打得满嘴出血,他把鲜血吸进嘴里,吞到肚子里去。 刘彦宗见李邈执意不肯合作,感到很遗憾,只好将情况报给粘罕,粘罕下令处死。 李邈被押赴赴刑场时谈笑自若,面色不改。临刑前,他面朝南方,很郑重地拜了两拜:一拜朝廷,二拜祖宗。燕京人目睹此景,无不为之流泪。 建炎初年,为缅怀先烈,铭记英魂,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金斗志,宋高宗下诏,表彰一批自金人入侵以来死于国事的大臣,李邈荣添其内,获赠节度使。 |
真定沦陷后,一位关押在真定狱中的著名人物,很幸运很意外地脱身而出,这个人就是马扩。 马扩与外界隔绝已有大半年。去年十二月初,他奉童贯之命,从太原来河北中山、真定一带招募忠勇敢战军马。当时,童贯曾明确表态,这支队伍组建起来之后,由马扩专一统御。 马扩先往保州接其家眷,南归经过中山府时,见烽火已连举五把,知道形势已相当严峻。中山府当时守将是詹度,每天忙于安排守城事宜,对马扩的到来并没太重视。 马扩于是继续南下来到真定府。真定当时守将是刘鞈,他对马扩比较熟悉,也比较重视,当即委任马扩提举四壁守御。 马扩于是留在了真定府。 今年正月初七,马扩得知京城遭到金军围困,于是秘密派人入京,呈送奏疏,向朝廷建议: “金军南来,步骑兵不足两万人,又时已春初,他们定难久留,请坚守京城,勿轻出兵。城内官私马匹集结起来,三万应该不成问题。招募敢勇必战之人,各授器甲,稍加集训,每五千人为一单位,分别屯守要害之处。密檄诸道勤王之兵,并力齐进。预戒河北、河东,多设邀截。金军不过二月中必退,那时京师之兵蹑其后,河外之兵邀其前,当其渡河势迫之际,乘机进攻,可使其匹马不回!” 刘鞈长子名叫刘子羽,文武全才,参加过平定方腊叛乱,颇为自负,对马扩的言行有些看不惯。有一天,他们在一起议论时政问题时发生分歧,严重失和。于是,刘子羽便与路分钤辖李质一同密谋,打算陷害马扩。 正月二十七日早晨,马扩前往安抚司拜见刘鞈。刘鞈早已在庭院里布置好了兵马,马扩刚坐下,便听刘鞈大声下令:“拿下!尔安得反?可斩之!” 马扩大呼道:“时事如此,方用人之际,岂可听小儿子谮诬,欲害士大夫乎?” 刘鞈说:“不干他的事。” 马扩说:“扩与令嗣不和,众人共知,何谓不干他的事?况且公欲斩人,是否亦须出具文状?” 刘鞈理屈辞穷,不再说斩,而改口说:“送之有司。”马扩于是被关进监狱。 随后,刘子羽作奏疏上报朝廷,弹劾马扩,指责马扩勾结金人,预谋献出真定城。 二月初,宋钦宗下旨,令提刑司派人前往真定调查,查清事实,奏报朝廷,再做处置。 提刑司将复查马扩案件的任务,落实给了深州(今河北深州)兵曹。深州兵曹派了一个姓毕的人负责复查,复查的结果是,裁决马扩通敌罪名成立。提刑司接到报告后,准备就此结案。 此时,多亏宰相徐处仁,他对处理马扩案件很慎重。他认为,刘鞈现为河北制置使,深州在其管辖之内,深州兵曹在办理此案时不可能不受到一些影响。由于案情重大,事关人命,不可草率处置。徐处仁与吴敏商量后决定,再派京东东路进行复查。 这个慎重决定,救了马扩一命。 真定城被金兵攻陷的那天早晨,马扩在狱中并不知道。那天中午,已到吃午饭的时候,而送饭的人却迟迟没来。马扩感到有些奇怪,他走到走廊门口朝外看了看,外面空寂无人,只有一个老兵坐在门口。这老兵对马扩说:“廉访何不去?番人已入城矣。” 马扩一听大喜,赶紧跑回狱中告知狱友,并将捆绑他们的绳索全都解开,大家迅速逃离监狱。 马扩回到家,改装易服,领着女儿立即出城,逃往西山即太行山。西山上有个名叫和尚洞的山寨,聚集了不少宋军溃兵。马扩自觉无处可去,便加入其中。因为有案件在身,尚未下结论,所以他不敢贸然回东京。 |
二十一、调整目标 种师道受命接替李纲,先是以同知枢密院事身份出任河北巡边使,紧接着,宋钦宗又任命他为河东宣抚使,令他直接赶赴河阳,接管河东宣抚司。 种师道早已重病在身,此时是抱病上任。当他走到郑州时,病情忽然加重,不觉昏迷了过去。醒来后,身边人劝他留在郑州养病,不要去河阳了。种师道轻叹一口气,说:“念陛下临轩之语,忍不进耶?” 从种师道的身体状况来看,的确不适合前往河阳治军。但是,为报答皇恩,种师道强忍痛苦,勉力前行。抵达河阳后,种师道积极备战,日夜操劳,病情进一步加重,多次昏迷不醒。 十月三日,宋钦宗闻讯,立即下诏,令专人护送种师道回京城治疗。种师道动身前,恰好金使王汭路过河阳,二人在宣抚司见过一面。根据王汭的傲慢态度,种师道判断推测,金人很可能不久后将大举入寇。于是,种师道立即给宋钦宗上奏疏。这是他最后一次上疏,也是他向宋钦宗提出的最后一个建议: “金人顷邀金币安然北去,今若复来,是必集诸国大举,锋锐不可当。臣前计不听,青、沧、卫、滑既不宿兵,无篱藩之助。欲乞大驾幸长安,以避其锋。至于守御攻战,责在将帅,战斗事非万乘所宜任也。” 种师道虽然病情很重,但头脑依然很清醒,对局势看得依然很清楚。如果宋钦宗采纳种师道的建议,北宋绝不会猝然亡国。然而,宰执大臣认为种师道胆怯,对其建议不以为然。 当时,环绕在宋钦宗周围的宰执大臣们,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他们对局势都缺乏最起码的判断与认识。虽然他们主观上都想保住大宋江山,然而客观上,他们却在一步步将大宋与宋钦宗推向万丈深渊。 十月十日是天宁节,即宋徽宗生日。这天,宋钦宗率领群臣来到龙德宫,给宋徽宗上寿。刚满四十四周岁的宋徽宗,被宋钦宗软禁在龙德宫里已有六个多月。这期间,为防止宋徽宗干涉朝政,宋钦宗在龙德宫里安排了一些所谓“明忠孝大节者”,如谭世绩、李熙靖等人,担任龙德宫主管和内侍官,名义上要求他们照顾好太上皇的生活,实际上是责成他们监视太上皇,要求他们及时上报太上皇每天的活动。宋钦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宋徽宗彻底退出政坛,绝不干预朝政。 对于宋钦宗的用意,宋徽宗是清楚的。为收买人心,获取外界信息,宋徽宗时常拿出一些财物,颁赐左右。宋钦宗得知后,立即令开封尹没收这些财物,“纳之于宫。”宋徽宗当时之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宋徽宗心情郁闷,甚至有些愤愤不平。他每次给宋钦宗写信,都自称老拙,称宋钦宗为陛下。他虽然已退位,但在国难当头之际,让他完全不考虑时政安危,安心修道,安心写字绘画,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在写给宋钦宗的信中断言:“金人必再犯京阙”,他请求宋钦宗准许他“自往西京治兵” 。那时候,吴敏还未免职,宋钦宗征求吴敏的意见。吴敏回答说:“上皇向在南方,已有截留诸路兵之意。今幸归京师,陛下问安视膳,全孝道足矣,岂可以军旅之事累之乎?”吴敏的意思很清楚,太上皇在南方时便干预军政,现在好不容易将他弄回京城软禁起来,岂能再将他放出去干预军政?其实,即便没有吴敏的建议,宋钦宗也不可能放宋徽宗离开京城,更别说外出“治兵”。 后来,宋徽宗又写信建议:“与帝出幸”,即父子二人同时撤离开封,也遭到宋钦宗的拒绝。 天宁节这天,宋徽宗见宋钦宗来给自己祝寿,心里很高兴。他斟满一杯酒,自己先一饮而尽,然后又斟满一杯,让宋钦宗喝下。宋钦宗端起来刚要喝,耿南仲忽然踩了一下宋钦宗的脚,提示宋钦宗这酒不能喝。宋钦宗于是放下杯子,不肯喝。宋徽宗再次劝酒,宋钦宗“坚辞,不敢饮而退。” 宋徽宗见状,“号哭入宫”。 在残酷的宫廷政治斗争中,用毒酒谋害政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办法。宋徽宗很伤心,他没想到皇上竟将自己看做政敌,竟然如此提防自己。这件事,进一步激化了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自是,两宫之情不通矣。” 从此,宋徽宗与外界更加隔绝。每天早晨,每天夜晚,他忧郁而又无奈地徘徊在龙德宫里,直到大祸临头那一天。 |
粘罕在攻陷太原府后,曾以两路元帅府名义派遣杨天吉、王汭为问罪使,前来东京问罪,责问宋朝写信联络耶律大石与契丹梁王,以及给耶律余睹蜡书等事。 王汭这次来东京,态度十分傲慢,他将问罪书交给宋钦宗后,当面质问道:“陛下既不割三镇之地,又安忍复欲立契丹之后?” 宋钦宗回答:“此乃奸人所为也。” 宋钦宗拒不承认是自己所为,他一再卑辞深明,这并非朝廷之罪。 金人的问罪书是这样写的: “大金固尼伦伊拉齐贝勒左副元帅、皇子右副元帅同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 顷因起衅,以至连兵,曲直所归,彼此自见。思得寻盟之计,用申割地之言。厥后事固稽留,约复渝变。况上皇之鉴未远,抑亡辽之戒在前,诚思再造之恩,可稔轻忘之意?将久保有成之信,盍早画元议之疆。曾自为辞,管行制送,今则反假土民之固守,更张军势以解围。兹事难图,昔言安在?乃者差萧仲恭、赵伦等赍书报复,回日辄授间谍之语,阴传结构之文,敢蹈前非,又在今日。 为此申过朝廷,奉到宣命,据兹衅恶,更逾上皇,仰就便差官问罪,从长相度施行。今差保静军节度使杨天吉、昭德军节度使王汭充问罪使副前去,若深悔前非,请速令皇叔越王、皇弟郓王、太少宰一员同诣行府,赍书陈谢过咎,仍据元割三府,即行戒谕,并令开门以待抚定。苟不能此,的示所图。白。” 宋钦宗在回信中这样解释: “昨因告发,知有绢书。奸人作伪,何所不至?若两国通和,贴然无事,则无隙可乘。奸臣不利,缘此构造,意在离间,顷者按治,已正典刑。谅惟圣朝,特加洞照。” 金使在问罪的同时,要求宋朝继续履行原来约定,割让中山、河间二镇。另外,他们还提出索要金帛、车辂仪及加大金皇帝徽号,甚至还要求取走蔡京、童贯、王黼、吴敏、李纲等九人及其家属。 宋钦宗命令开封府尹王时雍负责接待金使。王时雍极力讨好金使,他向金使表示:“朝廷将把三镇所交纳的赋税,全部变成岁币,还要将祖宗内府所藏众多珍玩,全都送给二帅。并且,朝廷觉得河东西路金军在外作战日久,打算好好犒赏他们。” 杨天吉和王汭觉得王时雍的话很顺耳,颇感高兴。 为打发金使早日离去,宋钦宗特批绢十万匹,让金使带回去犒赏军队。宋钦宗任命将作少监王及之为国信使,陪同金使回去。 粘罕一方面派遣使者向宋朝问罪,另一方面命大将银术可留守太原,命大将娄室向太原西南汾州一带进军,扩大战果。他自己领兵向太原以东的寿阳、平定军一带挺进,计划打通与东路军的联络通道。 寿阳城是一座小城,可是由于城中百姓死守,金军三次攻城,死伤众多,最终竟未能攻破。粘罕下令绕城东去,进攻平定军,计划直接打通井陉关。这时候,斡离不从真定城出兵向西进攻。在两军合力攻打下,平定军最终陷落。 有一个后来成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的人物,参加了此次平定军保卫战,这人就是岳飞。 岳飞是河北路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汤阴)人,他初次参军是在宣和四年(1122)。当时,真定府安抚使刘鞈向社会招募“敢战士”,以配合童贯蔡攸收复燕京。岳飞前往应募,经过选拔,被刘鞈任命为分队长。这年,岳飞虚岁二十。不久,岳飞率百名骑兵回家乡相州平乱,用伏兵之计,活捉贼寇陶俊和贾进,初露军事才华。后来因父亲病故,岳飞回家为父守孝,于是辞别刘韐,离开了军队。 宣和六年(1124),岳飞家乡发生水灾,家庭生活困难,迫不得已,他又来到河东路平定军参军,被擢为偏校。不久,他将妻儿都接到平定军城内一起生活。 平定城被金人攻破后,岳飞携带妻儿逃出城,回故乡而去。 金军占领平定城,意味着东西两路大军的联络通道已经打通,河北与河东已连为一片。为商议下一步进军目标与计划,粘罕与斡离不在这里召集部分金军高级将领,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 右监军兀室说:“今河东已得太原,河北已得真定,两者乃两河领袖也。乘此之势,可先取两河,俟两河既定,徐图过河以取东京,不为晚矣。今若弃两河,先趋东京,苟有不利,则两河非我有也。兼太子昨已到京,不能取之。” 斡离不闻言,默然不语。 粘罕闻言,怫然而起,抓起一顶貂帽,掷之于地,厉声说道:“东京,中国之根本。我谓不得东京,两河虽得而莫守;苟得东京,两河不取而自下。上次东京之未得,以我不在彼也。今若我行,得之必矣!”停顿了一下,粘罕伸开右手,作取物之状,说:“我今若取东京,如运臂取物,回手得之矣。” 斡离不欣然称善,其他诸将都不敢提反对意见,最后会议决定:东西两路大军各自南下,渡过黄河,在东京城下会师。 其实,刚开始出兵时,粘罕与斡离不都没打算攻取东京,他们只想先完成对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占领。之后,再根据情况,相机占领两河地区。占领河北与河东,与宋朝以黄河为界,这本是粘罕的一个既定战略目标。 然而,现在随着战争的推进,随着与宋朝使者的进一步接触,宋朝在军事政治上的无能与弱智,暴露无遗。粘罕对此已看得越来越透彻。所以,粘罕果断决定,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将战火烧过黄河,烧到东京城下。 |
二十二、忧虑 自从太原失陷,宋钦宗就很担心金人会再次兵临城下。他对军队与将领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他既不想丧失祖宗留下的土地,又不想与金人开战。怎么办?他觉得,唯一的希望就是用祖宗曾经使用过的且行之有效的老办法,即破财免灾法,来了结与金人的纠葛。可是,金人会答应吗?宋钦宗心里很没底。接连派遣出去的几批使者,至今一个也没回来。结果怎样,不得而知。 此时,对于金人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些目标的确立与变化,宋朝君臣并不清楚,甚至也没人去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宋朝对金人的一切决策,不是建立在客观分析敌我实情以及各种可能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己主观臆测和主观愿望的基础上。其实,无论大事小事,如果脱离实际进行决策,其结果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十月十日,也就是宋钦宗给太上皇宋徽宗祝寿那天,出使粘罕西路军的吴革回到了东京。宋钦宗当即召见了他,问:“关于割地之事,金人是怎么答复的?” 吴革回答:“金人不同意以赋税代替割地,大有吞噬之意,其入寇必矣。乞请陛下立即措置边事,赶紧下旨,令陕西兵马入京城增援。” 宋钦宗听后半信半疑,一直未表态。他要等着其他各路使者回来,听一听他们的说法,再做出决定。 隔了一天,即十月十二日,出使粘罕西路军的李若水本人没回来,但他派人送回来三份札子,其内容让宋钦宗很是震惊。 第一份札子,主要是汇报其出使情况以及建议: “臣等奉命出使,到达皇子军前,其馆伴首先诘问三镇及所欠金银、归朝官、岁币四事。及见皇子,只说三镇乃大事也,未及其他。到达国相军前,其馆伴无主议。及见国相,专谈三镇之事,无一言及岁币、归朝官。至于金银,不惟不言,且深以为讳。 臣等熟计之:一、关于归朝官,徒费廪禄,终不为用,玩而留之,惟以宿祸。前既下诏遣返,不当复吝。况金人以绢书之故,坚要此辈。以示本朝不复收纳,且绝燕人南向之念,不若与之,以中其情。 二、关于岁币,朝廷必谓既已用兵,币何得与?然用兵之说归罪将帅,持礼议和,遣使不绝,岂有不与之理?臣等恐朝廷惜今岁之币,但语之以讲和之后,必不亏少,彼意并不深较。 三、关于所欠金银,臣等初不知数目,既见馆侍说,乃知如此之多,遂痛言当初使人不量朝廷有无,胡乱许诺,今库藏已竭,哪里得来?彼亦知无有,可以他物准折。 四、关于三镇,乃祖宗之地,且陵寝在其中,所系甚大,臣等固已恭依圣训,曲致折租之说。彼云既割三镇,则租赋自属大金,如何再来相折?臣等复以息生灵、继盟好、永无穷之利动之。然而其意确然,终未谐契,彼云已遣王汭来朝申明。去就决择,惟在宸断。 区区所见,尚恐未尽。更望陛下防酌王云刘岑所说,揆度王汭之情,令侍从官以上聚议,早为之图,无使长驱深入,以成不支之势,则天下幸甚。” 李若水的第二份札子,主要谈了自己对斡离不与粘罕的不同感受,建议朝廷对他们在外交礼节上平等对待: “臣窃见朝廷自来遣使,未尝不以皇子为重,国相为轻。臣等到彼两处,备见情状殆与传闻不同。人但见以皇子系大圣之子,族属为近,昨至城下,暴声远闻,矜露其功,大有跋扈之势,故特重之。然国相为堂叔,又为左副元帅,位在上,论其功亦相等。 而皇子轻骄,颇有易与之迹;国相严整,毎多固拒之词。故皇子要归朝官,而国相不及;皇子欲寻思三镇,而国相确然不许;皇子索金银甚切,而国相反以为讳。 臣尝以此异同,问之于馆伴,其怫然曰:‘此事一般,莫是贵朝看得那样。’又密问其军中人,真定寨中者曰:‘此事只由皇子决定。’太原寨中者则曰:‘皇子常来此禀报。’虽云各防其事,然已见有相轧之象。 此前常闻皇子忌国相下太原,而功出已上,故有欲和之意。今则国相所陷城邑增多,而其规模之大,事体之重,则又过之。伏望陛下屈已为民,度时用徳,均其所以待遇之礼,庶使交孚,不害和议大计。” 李若水的第三份札子,主要记述了自己在河北的所见所闻: “臣等自深州入金人乱兵中,转侧千余里,回至南关。凡历府者二,历军者二,历县者七,历镇寨者四,并无本朝人马,但见金人列营数十。官舍民庐,悉皆焚毁,瓶罂牖户之类,无一全者。 惟井陉、百陉、寿阳、榆次、徐沟、太谷等处,仅有民存,然已汉蕃杂处。祗应公皂皆曰:‘力不能支,胁令拜降。’男女老幼,遭金人陵铄日甚一日,尫残穷苦,状若阴幽间人。每见臣等,知来和议,口虽不言,意实求告,往往以手加额,吁嗟哽塞,至于流涕。 又于山上,见有逃避之人,连绵不绝,闻各收集散亡士卒,立寨栅以自卫,持弓刀以扞敌。金人屡遣人多方诱之,必被剿杀。可见仗节死义,力拒金人,真有恋上之意。 惟河北河东两路,涵浸祖宗徳泽垂二百年。昨因蔡京用事,新政流毒,民不聊生。继而童贯开边,燕云首祸,搜民膏血,以事空虚。丁壮疲于调发,产业荡于诛求。道路号呼,泣诉无所,涂炭郁结,谁其救之? 陛下嗣位之初,力行仁政。独此两路,边事未已,未沐醇醲之泽。今敌骑凭陵,肆行攻陷,百姓何知,势必胁从。而在邑之民,无逡巡向敌之意;处山之众,有激昂死难之心。可谓不负朝廷矣! 哀斯民之无辜,服斯民之有义,愧起顔面,痛在肺肝。以陛下忧民之心,爱民之切,而主议用事之人,前后误国,陷之此地,可为流涕,可为痛哭!言而及此,实触忌讳。然臣等区区忠孝之心,目击其事,不忍不以上闻。伏望陛下深轸圣宸,薄采愚说,下哀痛之诏,慰民于既往,思救援之计,拯民于将来,上答天心,下慰元元之望。” 应该说,李若水的这三份札子送达的很及时,也很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它向朝廷提供了许多有关斡离不与粘罕,以及河北现实状况的珍贵信息。例如,作为皇子斡离不与国相粘罕,究竟谁地位高,谁说了算?斡离不与粘罕各有什么性格特点?他们二人对宋朝态度有无差别?究竟谁的军事实力更强?他们有无长驱直入的可能?河北官军的活动情况怎样?河北民间抗金组织情况怎样?等等。 这时候,真定府失守的边报也恰好送达朝廷,这正好可与李若水札子提供的情况,互相印证。 宋钦宗阅后,“大以为忧”。他让宰执大臣们赶紧商议对策,拿出应对的办法。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