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109页] |
作者:cdnwpu2019 |
首页 上一页[108] 本页[109] 下一页[110]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铁马冰河781 2022-05-06 10:19:38 三星堆面世快百年,系统性发掘也六七十年了,这次发掘可以说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为精细的发掘,直到目前为止对三星堆的了解几乎还是一团雾水,三星堆之谜无望了吗? ----------------------------- 铁马兄,三星堆的问题不只是三星堆的问题,要弄清楚三星堆的来龙去脉要做的客观工作和主观工作太多,要补的历史缺环和要纠偏的历史记录也不少,这里面不仅仅是历史人文的问题,还有长久以来的“曼德拉效应”以及“时代效应”,后者可能才是更难的。 |
@蜀味茗茶 2022-05-06 14:23:35 《又见三星堆》基本就是考古科普,还是没有说什么名堂,也一贯的XX正确。那北京的孙老师研究三星堆三十年到底有没有什么显著的成绩?感觉他说的那些无须三十年吧,三五年也可以研究出来,这次还变了一下说辞,三星堆吸收了商和长江下游文化什么的。对于三星堆,一般观众就是看个稀奇,特别爱好的人就想知道来龙去脉,来龙选择性的说了一点,去脉基本没提,无论纪录片还是官方层面都是这样。刚播完的《又见三星堆》整部记录片...... ----------------------------- 蜀味兄,您先把情绪收一收,您提到的这些大致可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节目编导,二个是三星堆认知,就这两个问题,我谈点个人看法: 节目编导,这多半是带有目的性的,无可厚非,有关三星堆的专辑节目不少了,《三星堆 消失与复活》、《探秘三星堆》、《解密三星堆》、《开讲啦》、《三星堆与其他遗址对话》《又见三星堆》等等等等,《又见三星堆》把前后跟拍的资料汇拢整理,目的应该是表现中国考古新风尚和新气派,客观的说这次三星堆发掘应该是世界考古历史上精细发掘的典范和榜样,值得大说特说,但事有两面,三星堆如此待遇会给其他地方的考古带来积极的影响抑或相反不得而知,相信会是正面的。所以,我们且这个问题放一边,把重心放在第二个问题上来,三星堆的认知问题。 关于三星堆的认知,最早做出各种猜测和假想的一定以及肯定是考古界和学术界,只是他们的说法和看法经过电视媒体披露出来后,为三星堆文化爱好者层层信息放大最后引申出更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揣测,这才有了今天三星堆在搞清楚的基础上更加说不清楚的局面。从话题性和关注度来说,这样也有利于三星堆的宣传和关注,不仅是文旅经济还是其他方面,没有话题性意味着是金子可能也没机会发光,也无可厚非。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真正研究三星堆的,比如老一辈的敖天照,陈德安,陈显丹,赵殿增等前辈,也有做巴蜀研究的段渝及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川大的霍巍等,还有其他许多的不知名前辈,偶有涉足,因为三星堆文化的考古缺环太多,文献又没什么记载,所以给“老派学术研究”来说,困难重重,难以突破,他们不是不想说清楚,不是故作神秘也不是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真的说不明白。在这种纠缠的局面下,给了“新派学术研究”以空间,大开各种脑洞(非贬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解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大家本着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来看待这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待三星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后,更容易心态平和。 那三星堆真的就无解了吗?不是的,只是解起来很难很难,要做的功课很多很多,首先把夏商周三代说清楚是最基本的,其次还要把世界上古史做一个相对全面了解和梳理,最难的是三星堆文化内涵的解读,也就是今天考古、学界和民间一直执着于解释的各种青铜器物和考古现象。三千年前,古蜀先人制作的青铜器绝对不是艺术品,而是有不得不做的理由和非常实际的用途,三星堆的来去也有相对相对清晰的历史脉络,今天因为要申遗所以要把三星堆-金沙打包联合申遗,于是把金沙从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方面解读为三星堆的沿袭,我不是要跟考古界和学术界唱反调,但是我不得不说,金沙跟三星堆虽然存在关联但真的有区别的,不管是考古上,还是历史上都不是前后沿袭这么简单。现在各种文创和三星堆衰败的猜想,都认为是代表世俗权力的杜宇王打败了代表神权的鱼凫王,不是的,不是的呢!三星堆的湮灭不止这么简单。 |
@forever2021九门 2022-05-06 15:07:55 楼主好,四川省社科院资深研究员赵殿增和博士生导师李厚强强烈建议成立“三星堆学”,您怎么看? ----------------------------- 九门兄,您好,这个问题前面似乎谈到过,最早提成立“三星堆学”的应该是赵殿增研究员,他的《三星堆学刍议》有论及。就我个人看来,成立一门专门研究古蜀和四川的“蜀学”或许是行得通的,如果真有必要再做一个“古蜀通识”的中小学科目也是可以的,大学的科目最好还是以中国史为主,“蜀学”作为硕士和博士的专门史方向。“蜀学”自两汉以来就有沉淀,唐宋元明时期又有诸多积累,所以成立一个这样的门类也有历史可依,将三星堆方向的研究归为“蜀学”的一个分支就好,单独成立“三星堆学”基础不够,不能说到最后“三星堆学”沦落为“三星堆考古学”,不仅收不到学生,也不利于古蜀文化,三星堆文化的传播。 |
@往事如烟gogogo 2022-05-06 21:03:45 三星堆学 四川学术界喊的不是一天两天了,感觉就是学界拿三星堆没办法抓瞎的一种表现,一天天研讨会座谈会开的欢,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出来看看吧已经被非官方人士甩开一大截了。 ----------------------------- 术业有专攻,学界掌握很多资料和信息我们都还不知道的呢,还请朋友不要在帖里议论学界,拜托啦! |
@潇湘子XIN 2022-05-07 09:39:01 楼主来帖子时间太少了啊! ----------------------------- 潇湘兄,我有时间就会来的,我并非考古界和学术界人士,算是一个古蜀文化的资深爱好者,我有自己的事情做,得养家糊口的,没办法像学界人士那样有条件把全部时间投入到三星堆文化的研究中,只能挤时间,也没办法像学界那样拥有那么多资源和便利,只能一点点搜集、辨别和整理资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进度有点慢,同时又在反思开帖时那样的做法和考量是否合适,这给了不少朋友以陌生感,实在不好意思;接下来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下去,我只想好好做我能做到的事,把我对古蜀,对三星堆的理解能够尽量简明扼要的说清楚。 我无意挑战学界权威和其他大神,也不想和谁论高低上下做情绪表达,但欢迎任何真知灼见的争锋,因为三星堆不是谁的专属,也不是谁的山头,三星堆不是黄花菜,不是先来后到的言论能左右的。三星堆的存在是具体的,它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二万五千里才开始 2022-05-07 11:12:00 楼主您好,您一直在强调把探讨重心放在事情的本来上不要关注您个人,我个人对您的高风亮节表示钦佩。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些您没考虑到或者不在意的一些事,首先三星堆的时代考古使命,国家是很明确的要拿三星堆考古做样板打造中国气派考古风格的,要开展这项工作必然需要专门的人(专不专业不好说),要吸纳年轻人进入这个队伍来做基层工作; 其次国家规划里面也非常明确提到“坚持学术领导”的口号和做法,顾名思...... ----------------------------- 谢谢老师的指教,您说的是事实,咱们国家的史前遗址成百上千,不止一个三星堆,考古需要许多无私辛勤的工作者投入,国家考量问题是全面而系统的,不像我们只在意自己想要的结果。任何事都有其利弊,就看是什么层面,在专业学术方面有其强大优势和凭借无可置疑,民间也并非毫无空间,各有侧重就好,不必在一条赛道上拼个你死我活。 平台和渠道的听觉和视觉轰炸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能改变很多事,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有一条真理颠扑不破,叫“时间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历史的唯一性定律决定了它的真相有且只有一个,而“真相”并非看谁的嘴快,谁说的多,谁的声音大就可以先声夺人。 |
@大明宫xue 2022-05-08 09:32:52 楼主先生,现在三星堆大火,您觉得考古专业如何?以后就业前景怎样? ----------------------------- 这个话题本不是我们该谈的,目前我们的考古行业正在经历着重大革新和进步,考古专业不能拿三星堆发掘作为参考,三星堆只有一个,以后考古界极大概率是不会再有“三星堆”了,考古行业终究会回归平静,如果没有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的心里准备,从事考古专业可能还是要好好想想的,至于就业前景,毫无疑问是没问题的,只是心态要放平,给自己做好思想工作,如果朋友有这方面打算,我们可以私下交流。 |
@苏柳六合月 2022-05-08 10:26:16 楼主您好,现在考古界流传着一种普遍想法和说法,以考古还原历史,用考古重建历史,您对此怎么看? ----------------------------- 苏柳兄,这个问题前面我们有陆陆续续谈到过,考古是考古,历史是历史,考古可以作为历史的重要支撑,但考古终究无法取代历史,这由考古本身的特点乃至局限性所决定的,考古从现象角度来看,每一处考古遗址大抵是“案发现场”的信息要素沉积,能够明确给出遗址说明的迹象或文字少之又少,最后还得靠考古人员抽丝剥茧根据其他信息要素进行推导给予解释,这里面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很多的。 考古就是考古,它体现的某个区域,某段时期的信息遗存,经过考古学家的解释,可以获取相应时间点的信息要素,可以印证或补缺已有历史信息缺环。因此,考古重建的是考古学方面的文明或文化进程序列,与有着重要人文信息的历史有着较大的差距。当然,通过人为补差或撰写的方式也可以称为“历史”,但这样的做法与西方写史本质上并无多少差别。 |
@2020的沉思 2022-05-08 11:22:52 楼主先生,前些年三星堆考古工作站去越南跨国考古在越南义立发掘发现的牙璋是三星堆传过去的吗?古蜀文化覆盖到了越南吗?西南丝绸之路现在关注和呼声很高,也是古蜀文化的覆盖区吗? ----------------------------- 兄台这么问,想必是有什么发现或者不同意见,越南北部冯原文化区发现的牙璋,三星堆工作站是参与发掘了的,并且在媒体宣传和考古学者嘴里透露给大家的意思是越南北部与三星堆存在着极大关联,尤其是开明王子安阳王的信息介入。这给了大众一种古蜀文化介入了越南地区的既视感,不过在我个人的认知序列里,古蜀文化或许触及过红河三角洲地区,但与义立遗址的关系可能并不是那么大,因为那里的牙璋并不是三星堆传过去的。 西南丝绸之路现在讨论的确实比较多,段渝教授的曾经的主要工作方向,从四川到南亚地区的往来道路或许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但要说4000年前,甚至说5000年前就一直存在可能是行不通的。或许有人会拿古埃及里的丝绸来说话,那么从框定的西南丝绸之路上关于丝绸传播的传说、故事、遗迹等等中间环节哪里能体现? 西南丝绸之路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和三星堆文明时限一样不能基于情绪或意识的需要无限制把时间往上推。这样做或许很难,因为我们的历史时间概念比较清晰的是自公元前1300年前后才有,要命的是,西方的历史时间线基本是不可靠的,而我们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人员做的“扰乱性”理解和宣传更是放大了不可靠,三星堆会成为一面有效的镜子,照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不过我们自己不用过度担心,担心的应该是好不容易构建起自认为合理历史的西方。 |
@考古还是盗墓 2022-05-10 08:51:56 在《又见三星堆》第三集中黎海超指着木箱下面的地层说是草木燃料,那么这些草木是不是可以作为碳测年的最佳标本?六、七号坑的时间难道不可以很好的确认吗? ----------------------------- 六号坑被整体提取了,目前在进行实验室考古,不过有一点确实令人不惑,4号坑的测年很快就出来了,另外几个坑是没有可用于测年的标的物呢,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至今没有一个测年数据出来,这样的做法确实难以理解。 |
@一弯明月2017 2022-05-10 10:07:32 三星堆二次发掘到现在,除了看稀奇看古怪之外能说的能理解的似乎越来越少,电视网络节目一个接一个,但内容的太雷同了,各路大神出书的也不少,同质性太高了,三星堆的学术研究似乎遇到了一堵墙,下一步怎么弄,大家怎么看? ----------------------------- 明月兄,其实学术界早就有了不少的猜测和假想,甚至可以说民间流传的一些猜测和假说都是先由学术界提出来的,只是在民间当做了依据进一步放大的。三星堆学术研究真正的问题并非是却猜测和假想,而是因为缺乏考古和文献参考,加之有不少的信息缺环导致的举步维艰。基于“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考古学原则,考古学家不是不想编故事讲故事,而是一旦这么做了就会让考古的严谨性和可信性大打折扣,他们不能轻易的讲,所以冉宏林说接下来就是怎么讲故事的问题,他不能讲的,只能交给三星堆博物馆那些整理导游说辞的去弄,因为不用那么严谨,以轻松愉悦为主。 这里面三星堆学术界,以段渝教授为主吧,他们倒是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讲故事或编故事,同样的问题,他们依然要以考古和文献为主,要前后比对二重证据,相当于给讲故事附加了不少条款,讲故事遇到的问题不会比考古工作人员少。因此,考古界和学术界出的书籍给非三星堆爱好者而言就是杀脑细胞的,反而是那些不用太伤脑筋的,另辟蹊径的小说受众群更高,这是必然的。 三星堆这堵墙,越不过也绕不过,墙上是有一扇门的,只是需要钥匙。 |
@往事如烟gogogo 2022-05-10 10:34:38 问题太多,坑太多,还有聊闲的,怕是让段渝教授,冉宏林研究员来做楼主恐怕都扛不住 ----------------------------- 段渝教授和冉宏林研究员很忙的 |
@资阳大梦 2022-05-10 23:50:53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是黄帝? ----三星堆博物馆大鱼抖音版--青铜大立人的秘密 三星堆最高大最精美的青铜人雕像,峨冠和面具,华丽的服饰,奇怪的手势,手里握着什么呢?象牙?权杖?玉琮?因出土有相同造型青铜小立人手里,握着的器物却是鸟首蛇身的龙。这个形象只在《山海经.南山经》里有记载:“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诸神状皆龙身而鸟首。”那么,青铜大立人手里拿的自然就该是这样鸟首蛇身的龙。 写实的青铜大...... -----------------------------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不是黄帝,它的由来有很具体的原因和相应的历史背景,三星堆博物馆里那件青铜大立人造像是不完整的,还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
@梅老坎打璇璇 2022-05-12 12:51:12 三星堆发掘又熄火了,楼主三星堆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啥呢? ----------------------------- 三星堆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外围打拼,学术界接下来的研究思路、方向乃至研究成果是可预期的,正按照“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星堆发掘出来的器物可能会做选择性展示和解读。 三星堆本是一个可以契机,一个难得的契机,可惜了。关于节奏,民间其实是没有资格带歪的。 |
@蜀中自有美景 2022-05-12 16:23:45 流经三星堆的河叫“雒水”,雒水下游有地名叫“熊耳”。所以宝墩就是黄帝家乡。 ----------------------------- 绝对不是 |
@酒鬼醉客 2022-05-12 20:42:24 都散啦吧,此地,已经物是权非,那个开帖的楼主,再不会再见也!蜀狂,尒又将猫眼的那一套用在煮酒,尒真的心中只有股份么?唉,凤凰论史没啦,环球史版也没啦,中华网史版也没啦,玩得猫眼看人西南版也没啦,直接将猫眼看人也玩没啦,此地,还能久乎?试目以待! ----------------------------- 不好意思,让你费心了! |
@蜀秀清风 2022-05-13 08:33:16 咚咚咚,楼主可在?最近三星堆的讲座和论坛还是不少,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考古发掘历程和方法上,对三星堆文化内涵的解读太少了,过几天冉宏林要搞一个三星堆祭祀体系的主题讲座,您觉得会怎样? ----------------------------- 蜀秀兄,冉宏林所长这个讲座还没开始吧,这只是我个人的揣测,仅做参考!三星堆祭祀目前整个三星堆学界和考古界基本都集中在大立人、青铜神树、象牙、权杖和祭坛等器物的解读,如果用西方的神权理念解读会存在“取向性”错误和比附的嫌疑,应该会点到即止,更多的应该还是从中国古代的祭礼中寻找依据和支撑,比如《礼记》《仪礼》《周礼》等中去找,比如祭祀日月山川,天地四方,春夏秋冬,主祭,四时祭等等等等,以考古和学术的名义构建起三星堆的祭祀体系。这种作为或许将成为以后学界为三星堆编故事的基础,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
各位师友们大家好,首先拜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我个人非常欢迎不同真知灼见的表达也非常期待有有益思考的出现,有不少朋友应该知道我个人并不寻求与人争辩辨高低上下,也无意做说服工作,都是对三星堆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在一起讨论,既然是讨论就没有结论,支持有个人坚持,但个人的坚持没必要成为别人的坚持,更没必要你的坚持没有成为别人的坚持而心里失落,完全没有必要。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并不会成为定论,正如我前面说的支持的人多不一定全是对的,没人支持并不代表就没道理。我前面我可以说出三星堆的子丑寅卯,能解释三星堆很多现象,但强调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迷之自信,万一是我信口开河呢,对不对。我能做的就是给相信我的朋友做个交代,必定不会让你们失望;至于不相信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无可厚非的,我完全理解和尊重你们的做法,没有关系。 三星堆现在以及将来好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会没有定论,学术界考古界在各种政策支持下稳步展开相关工作,他们尚且不急,大家又何必为了一点异见费神。 |
@燕塘湾1955 2022-05-14 17:28:40 楼主好,近期中国考古理事长王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几乎都没见过,每件出土的器物都不同,您怎么看三星堆器物完全不同于中原器物而且几乎不重复的现象?真的就没办法了吗? ----------------------------- 不能吧,三星堆出土的陶器和青铜器也有成组的,比较相似,比如那个跪坐青铜人像,当然了,大都是不重复的,形态各异。 至于说三星堆器物与中原有异,自是有原因,三星堆的器物用途很具体,没有出现重复才是正常的,验证三星堆器物是否重复也是我个人的重要考量之一,我个人认为三星堆的器物不应该重复,也不会重复。 解释三星堆的这些器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做很多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了解,目前我个人的预感是这些器物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可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就是说三星堆体现出的所谓“神秘”“奇怪”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三星堆的问题。 |
@尔东信王 2022-05-14 18:06:55 楼主好,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毛锋《中华古代文明之光》这本书最近在学术界引起了一波激烈的讨论,许宏教授还给这本书以写书评的方式狠狠揶揄了一把,不少其他考古前辈表示这样的书误导大众,应该下架。以中国人大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教授反应最为激烈,他表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四点深刻感受:还能有如此差的书;还是清华大学教授著作;还能正式出版;许宏研...... ----------------------------- 信王殿下,这本书我还没有看过,看到你的问题后我搜索了一下许宏先生的书评,我突然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自许宏先生辞职考古工作著书立说以来,似乎很爱给其他人些书评,书评的内容针对性也比较强,可能是文人特有的做法吧。这让我想到了他与写《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郭静云之间的纠葛,郭的著作我是翻看过的,里面有很多真知灼见,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的认知比起许宏先生做的更好,但是在许宏先生对郭的评价里并未看到多少他对郭静云的赞誉和肯定,这给了我重新认识许宏先生给他人写书评出发点的认识。 至于清华大学毛锋教授写的《中华古代文明之光》,我没有看过没有资格置评,但许宏先生的书评我是看过的,或许毛教授的这本书有仓促、不严谨的客观存在,那么是不是说这本书是不是一无是处,正如韩建业教授的评价一样,真的就是完全不值一提,毫无意义吗?既然质疑是一个优良品德,我想我在没看过该书的情况下,保持个人对许宏先生书评的质疑应该是可以允许的。 另外,目前“坚持学术领导”的做法似乎是合理的,正如许宏先生在他书评里提到的:但这些“历史文化与文明探索爱好者”被吸引来之后,作为学者,我们是否应该负起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的责任?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虑,笔者才冒昧坦陈对这部新著的一孔之见,希冀对我们共同关注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有所助益。那么学术界本着严谨的做法和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的历史责任,许宏先生如果能在二里头定性和深度研究方面做出更有效更有突破性的工作,想必也不负他二十来年二里头考古队队长的付出,而不是现在二里头快要成“无头”案,说是夏都的是学术界,否定二里头是夏的是许宏,最后二里头就成了“两个头”,不好。 我看《中华古代文明之光》上架的时间是去年十月份,这类题材的书籍销量想必是有限的,许宏和考古界反应这么激烈可能是有出发点的,科学出版社公众号的渲染推荐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在普罗大众眼里象征权威的学术界行为,我想还是应该谨言慎行,民间很多想法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学术界权威影响的,扰乱视野和言行的首先是“权威言行”。 |
@潇湘子XIN 2022-05-16 11:55:27 中华文明传承至今靠的不是历史更不是考古,是文化,一种凝聚了中华精神的文化 ----------------------------- 支持潇湘子见解,解构历史和考古资料汇集梳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文内涵的解读和认知,中华民族走过了无数个时代靠的并非考古的真实,考古可以作为认识和纠偏历史的一个视角,但它绝对不是唯一,更不是把历史推到重来的凭仗。 “国际友人”怎么看考古是他们的事,当然也有他们的原因,我们自己怎么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和考古作用才是大事,客观理性认知、坚持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每个人该做的。 |
@逍遥子的历史 2022-05-17 12:49:43 楼主好,三星堆5号坑遗物多且细碎,遗物间组合关系不能确定,现场提取难度较大,此外,x射线探伤仪、CT等检测等设备也无法进入坑里探明遗迹层更多的情况。五号坑已于今年3月5号整体切割搬迁回实验室考古,接下来将会在实验室进行更加科学、精细化的提取保护研究,将逐层提取文物,每层都要做超高精细扫描或者使用CT、X光,把所有细小的文物信息记录下来。另外,也会取土样进行精细的化学分析,去看有无丝织品痕迹。黎海超教...... ----------------------------- 逍遥兄,你好,关于5号坑的性质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了的,目前考古界根据层位特点,判定5/6号坑比其他的几个坑晚,关于这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是5/6号坑与其他坑时间是一致的,考古界根据层位判定的时间在西周时期可能不准确,这一点可以从5号坑精细发掘和化学分析、测年得出结论,因为5号坑中极大概率是存在有机物的。我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5号坑的作用与其他坑一样是很具体的,三星堆人确实需要单独挖一个坑来葬这些器物,这一点与6号坑木箱一样。关于木箱,它确实用来搬运放置东西的器物,不仅如此它还是三星堆很重要的一件器物,可以确定以及肯定的说,它不会是棺椁,木箱底的那十几公分发掘出来后自见分晓。 我个人认为,5号坑的发现,将会以金器和小件器物为主,期待金器上有纹饰,也期待一些有趣的器物出现,比如那个称之为“斧形金器”的器物,这件器物我啰嗦两句,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这件其父像斧或钺,待这件器物完整发掘出来后,就会发现它既不是斧也不是钺。 |
首页 上一页[108] 本页[109] 下一页[110]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