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34页]

作者:cdnwpu2019
首页 上一页[33] 本页[34] 下一页[35]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世居蓬蒿 2020-04-17 14:49:32
    现在的历史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了意识形态的分析和对器物主观意念的考究,很少有结合到当时具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分析,总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研讨,缺乏历史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的深层次研究。
    此贴的推究方式显然不是根据历史业界的“本门功法”或“家法”的套路来叙述的,而是从历史属性的层面入手,时间,空间,发展逻辑,尤其是文物遗址的连续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明显更有说服力。但这样做也是极难,因为但凡......
    -----------------------------
    谢谢世居老师真知良言和中肯评述,我也不知道能写到什么程度,只能尽力而为之。其他的我没怎么想过,这仅为我一家之言,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拜谢啦!
    周穆王九年,建在半山的高山城和南邑宝墩暂不论,主要看看西邑的建设情况。器工部商定后报经蜀主和族老们首肯,按需求划分为诸族的居住地和祭祀殿、议事堂、食官办事所等,祭祀地初定在东南方向的金沙一带,坊市从西邑一直到金沙沿摸底河依势而建,同时按功能做了初步划区。之所以选择这个区域,除了地势相对平坦易于取水且水势也不大外,还有就是跟南邑的玄嚣部和颛顼部商量,折中考虑后的选择。此后沿着摸底河两侧扩建坊市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了后来的蜀王和蜀帝时期。
    西邑规模:长约500步,宽约400步,以土台为基青石为台,基宽3丈,土台高约三尺,土台上制干栏木制建筑,开三门:南开大门,东、西开辅门。建筑布局:天井居中,祭殿居北,祭殿之侧为议事堂,南为食官办事所,东西两侧为杜氏、古蜀氏、夏氏等居住地。建筑主要为土台木骨结构,由台基、柱框墙身、屋顶三部分构成。
    祭殿:台基高五尺,柱立式,无台门,木骨结构,顶覆毛皮或木板,压以条石。这时祭殿的结构相对简单,规模并不大,且技术成熟,已经没有多少建造难度和风险。后来祭殿几经修葺演变,修筑的越来越庄重严肃,见后文详述!
    议事堂:台基高三尺,穿斗式,加台门。开基槽立圆柱,木骨墙结构,含立柱、穿枋、斗枋、桁檩、檩子等构件,顶覆茅草、毡皮或木板,压以条石。此时穿斗式架构技术还处在完善的阶段,修筑方法为先开基槽,以土台青石为基,青石卧土台之上,巨柱立于青石之间,柱石之间接于单管脚明榫,立柱略内倾以便入榫。柱直接成檩,顶无大梁,按房屋进深方向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每排柱子用穿枋横向贯穿连接,成一榀构架,纵向平面稳定性得以保证。每两榀构架用斗枋和扦子连接起来,以此增加横向稳定性。柱头直接成檩,落地柱多柱距较密,柱的纵向受力就少,柱的粗细选择灵活。实际建造时,先在地面拼接成整体屋架成为一榀,然后立起来,再用榀间的斗枋贯穿起来,就构成了房屋的基本构架。结合四川盆地雨季时间长的特点,屋顶做成山顶或坡顶,屋顶置木椽,绑竹檩,铺以茅草,粘毛,树皮,叠压木板等。几十年后,议事堂在古蜀吉卡时代进行了翻修成为了议事殿,显得更加的庄严肃穆,此为后话!
    诸族居住地和食官事物所:台基高一尺,干栏式,加台门,木竹骨泥墙式结构,结构相对简单,木骨框架间采用榫卯连接,挖基槽埋立柱。基槽宽约三尺, 槽内大、小柱洞按序排列规整。隔墙用的小柱洞较密集,支撑立柱洞间相距约一步(约1.4~1.5米)的距离。由于平原气候潮湿多雨,构架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放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房屋构造主要是桩、柱、板、梁等木构件,框架间采用榫卯(初级版)连接,如柱脚榫、梁头榫、孔榫、燕尾榫等,布以企口板和直棂栏杆,带有前廊。建造时先挖好基坑,设好主柱,然后用石夯将辅柱砸进基坑里,辅柱上铺以木板,连接于榫卯,再以此建造第二层,屋顶盖以茅草或木板叠压,压以石块。大家族和贵族屋舍建造规格相对要高一些,用材用料更好,格局更为宽大,布局更为复杂,显得更为阔气。
    各位老师朋友,我只是把我对古蜀历史演变的理解说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看能不能探得古蜀门径!说我酸腐,奇葩其实也对,我可就这三板斧,我这点能耐如何能著书立说啊!
    你们要求这么高,我怕辜负了你们的期望!这可如何是好?三星堆时期还有一些器物和遗址,可后来除了星星点点的器物,完全没有任何参考,连研究资料都没多少啊!可该怎么写啊?亚历山大!!!
    交作业
    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农耕的进步及南下北上西进东出商贸货殖的兴盛,古蜀平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用度也在慢慢的改善,鱼凫时代大量的资源都向祭祀用度倾斜,民居用度种类少,形制也很简陋和原始,如盉、鸟头把勺、壶、瓶、小平底罐、高柄杯形器座等陶制品。自蜀主起,民居用度渐渐丰富了起来,增加不少新的物件,如喇叭口罐、盆、敛口瓮、波浪花边口罐、瓮等,虽说也是陶制,但精细程度比以前高出许多。再到后来的蜀王蜀帝时期, 更是有了尖底杯、尖底盏、圈足罐、高领罐、瓮、高柄杯形器座这样高等形制的物件,甚至出现大量的绳纹罐、釜和瓮。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古蜀地的生活生平和生产条件都是有着很大幅度的提升,人口数量也在稳步增加。
    此时的扩邑、建祭祀地、议事堂和民居几项已是几项大工程了,尼古吸取了前朝神王累民的教训 ,辛辛苦苦积攒的赀财可不能一下给挥霍光了,于是这些个工程前后历经了很多年才完工,同时受工具锐钝、建筑理论和修筑经验的限制,木骨房屋建造过程中也偶有出现倾斜坍塌,过程极其艰辛难以言表。
    约莫五六年后,金沙祭祀地终于是完工了。祭祀区散布在今摸底河河流的南岸,长约百步、宽约80步。黄土台是人工堆筑的生土砖(北非烧制),长约60步,最宽处约18步,最厚处约4尺,此时主要的祭祀品为传承石器、玉器、铜器、金器等等,物件小型的居多,大型物件也有但数量较少。因为祭祀地离西邑有些距离,于是设立了专门的祭祀品管理区。此时最珍贵的祭器莫过于做工精细的玉器,其风格和三星堆粗犷硕大的形制有着很大的差距,其次便是各种小型化的铜器和祭器,黄金只做饰物和器物用。怎么没有象牙?三星堆时期象牙可是第一祭物,现在怎么不用了?不是不用,而是象牙慢慢作为了他用。
    蜀王蜀帝时期的尚玉,不仅仅因为玉石原材料相对好获取,铜原材料路途遥远,且优质矿源为古彝他族所占,交换和贩运的成本很高昂,除了特别必要的器物,一般不会用铜材料。玉石的质地本身代表着圣洁、纯净和美好,这也成了此时古蜀人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尤其是在与周王朝和周边区域的交往过程中,玉制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桥梁。蜀王蜀帝时期虽说崇天神尚巫鬼文化仍然占据主流,但已经渐渐的减少了神治,慢慢朝着王制理念转变。其次催生玉制文化还有着镌刻技术的进步和器工技艺的娴熟等原因,如玉制精品十节玉琮。镌刻技术的进步离不开镌刻器具的革新,此时便有了石制和铜锡制的錾,锉,刻刀,沙磨等等工具。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金匠换铜匠,专制玉器和金器的器匠渐渐崛起,为鱼凫神王时代辉煌的青铜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铜匠由此慢慢被冷落。
    周穆王二十八年,已过耳顺的尼古体力精力难以胜任蜀主之位,古蜀热尼家族在古蜀地的声望已经远超其他诸族,其子古阿继位,其他诸族已难有异议,以后便是古蜀古阿的时代了。中原之地为了王位大统可是机关算尽,打死打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古蜀地甩锅式“谦让”就算了,怎么蜀主还没升天就主动让出蜀主位呢?蜀主之位就这么没有吸引力?怪哉!非也,这跟此时的古蜀文化有莫大的关系,蜀主位对当事者而言真没有多少吸引力。
    为何?古蜀地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多部落、多氏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不论地形、气候还是社会分工抑或意识形态或多或少限制了王权和集权形态的形成。准确的说,先神权后王代神权的鱼凫王时代只是原始民主版的酋邦联盟,本质是以神的名义为主导。此时,古蜀先民理念里根本没有什么王道思想,在他们看来天神和先祖的地位远高于凡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对家支和族群的认同感和重视程度远远超出要“家天下”。所以,地域之主的身份仅仅是能够更好的发展壮大自身家支的支撑,也就是说其思想根本还是在家支繁衍壮大上。这也是当初选蜀主的时候其他氏族甩锅的原因,一则是经营蜀地时长已根基深厚不需要形式上的蜀主,二则也不愿意给自己族群找麻烦,毕竟自己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所以北上的古彝才有机会当上蜀主。
    此时古彝古蜀家支的蜀主位已坐实了,思想上也完成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过程。和蜀地所有氏族的想法一样,耳顺之年的尼古主动卸去“蜀主位”回到家支里担任更重要的一个角色,即“族老”,这才是各个大氏族家支最重视的职位。就话语权而言,不管家支内的琐事,还是家支外的大事,唯有“族老”首肯方能施行,这也是为什么“蜀主”有了好的想法或要做重大决定,一定要找其他氏族族老来商议的原因所在。
    公元前942年,冬,兢兢业业负责家支的尼古卒于西邑郫城,而后魂归祖地。古蜀一支已成为古蜀地最大的一个氏族,加上与柏氏的联姻和同族杜氏的支持,古蜀家支也是坐稳了蜀主之位。
    @无颜画皮 2020-04-21 19:29:57
    [黄土台是人工堆筑的生土砖(北非烧制),长约60步,最宽处约18步,最厚处约4尺,此时主要的祭祀品为传承石器、玉器、铜器、金器等等,物件小型的居多,大型物件也有但数量较少。因为祭祀地离西邑有些距离,于是设立了专门的祭祀品管理区。此时最珍贵的祭器莫过于做工精细的玉器,其风格和三星堆粗犷硕大的形制有着很大的差距,,,]
    北非烧制???。。。这个没看懂;
    另外,是什么导致了新的建筑群,一改三星......
    -----------------------------
    非常感谢无颜老师的提问,提的想当好!其实我一直在等朋友们就这个问题发问呢!
    建筑方式的改变是因为经过100多年的“古蜀共和”时期,再到古彝为主的蜀主早期,古蜀的起主导作用的主体已经由原来的汉羌融合体,蚕丛、柏灌、鱼凫等代表性氏族的一阶形态转向以彝羌,彝汉等为主体二阶形态,土台木石或木制井干式是羌汉时期的典型性建筑,三星堆的建筑大多是此风格,请见前文叙述,此后便是土台开槽的木(竹)骨结构的干栏式和大型建筑的穿斗式(圆木)
    此后不仅建筑方式有了改变,连生活形态乃至经济形态也在慢慢跟着变化,请稍安,见后文叙述!
    @乔家宅院 2020-04-21 21:10:04
    这一段的风格有转换,虽然很努力的理解还是不逮,还望楼主能解惑!
    -----------------------------
    乔家老师,谢谢您的提问,这段风格的转变,重要是社会领导主体的变化,建筑上,社会结构上,精神信仰乃至经济活动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还请稍安,请看后文叙述!
    古蜀古阿篇
    古蜀古阿,尼古长子,身长一丈三寸,头戴布包,浓眉大眼,阔面重颐,颇有威严,于公元前950年继任新蜀主,时年三十六岁。其继先辈遗志,勤勤恳恳的治水司农,通商祭祀,扩城筑地,精灌溉之具,研耕种之法,拓货殖之道。古蜀地人口越来越多,成都平原中西大部已是耕地,间或人烟相杂,鸡犬相闻,牛羊成群。
    随着西邑的新建,坊市的扩充,货殖之路越走越远,商贸之势越来越盛,古蜀之情形自然渐渐为盆地周边部族游群所知,有前来投靠相融的,也有前来掠夺滋扰的,矛盾争斗越来越多,蜀民不堪其扰。粮食家畜也时有损失。古阿收到这样的讯息越聚越多,看来是得想法解决了。原来的议会也叫“长老会” 没特别的事一般不会召开,每隔三月才召开一次例会,除非蜀主遇到无法决断的大事或要各族出钱出力的难事,其形相当于今日之“人大会”。食官议会倒是随时召开,蜀主相势可决立时可断,相当于今日之政府日常工作会议。当下之势,异族不断侵扰此等大事不召开“长老会”,显然是不行了。
    春末之时,诸老收到蜀主召集令后陆陆续续的赶到了议事堂。古阿端坐堂首,众人行礼作揖,按序坐定,右侧柏老、杜老、颛顼部族长、玄嚣部族长,左侧羌老、夏老、鱼凫箭鱼氏族长、司马,食官们分两列皆站于庭下,是为:祭工、稷工、水工、桑工、槽工、器工、士工、秩工等等。
    古阿眉头紧锁,见众人到齐,俨然曰:“我地为异族觊觎,时有侵扰之举,民不堪其扰。特召诸位相商良策?”
    诸族老端坐其位,时而沉吟,时而私语,一时不决。古阿见状,望向左侧的司马曰:“司马何计?”
    司马 悌(古蜀家支),闻言起身拱手一揖,曰:“回主上,震以雷霆,慑之,逐之!”
    柏老柏谦抚须,接言曰:“逐而复返,为之奈何?”
    悌对着柏谦拱手又拜,曰:“拒之!”
    羌老姜伯手扶椅背,悠然曰:“异族无耕,游群以居,无有定所,逐拒反复,劳军累民,当以策万全。”
    杜老杜恽挽了挽衣袖,沉曰:“何不收之,为我地所用?”
    夏老姒韦靠着椅背,决然曰:“民俗异矣,言语不通,不服约束,终为患也”
    其余族长皆是无有言语,一时无有定计。
    半晌后,古阿出声道:“然也”,目光转向士工道:“尔等以为当如何处之?”
    士工季出列拱手一拜曰:“回主上,来投则束,恩之;来扰则武,威之;反复滋扰者,刑之;屡教不逊者,奴之;犯天为害者,葬之;主上以为如何?”
    古阿闻言眉头一扬,定了定神,目光在诸位族老间转了一圈,曰:“诸位以为如何?”
    诸老皆曰:“恩威并举,举措妥当,无不可”
    “司马安在?”
    悌出列,拱手曰:“嘚”
    “我地之军、器,何状?”
    “我地军士自伐殷还,业已归田,务农桑行货殖。唯有卫队千余人,散于宫、士、秩,未有军制。”
    “异族滋扰反复,逐、拒、束、刑皆需军护,当组军旅以平四方护商道,诸老何见?”
    杜恽接曰:“组军旅以护,大善。然定军制当慎,多则负,少不及。”
    柏谦颔首曰:“然也。”
    姒韦闻之,起身曰:“周天子曾约:诸侯之列,大国三师,次国二师,小国一师。我地今之势,当组三师。”
    姜伯点了点头,曰:“以周之军制,三师之数则近万。我地民近三万五千余户,十有八万之数,三师制,似无不可。”
    柏谦曰:“可识势之变,军农轮转,战时为兵,休时为农,北、西、南三面驻军以备!”
    古阿再次转头望着司马悌,曰:“军制,当如何?”
    司马出列思虑片刻,拜曰:“我地北、西、南三面,各驻一师,百乘之师居中,以策四方;依吾地之形,军士之备,可为弓步兵,车兵。弓步兵:五卒为伍,两伍为什,十什为行,一行设 “百夫长”;十行为大行,设 “千夫长”;三大行为师,三师为军;百乘车兵:三人为一乘,左为射,右为戟,前为驭,射为“车首”;五乘为队,设 “司乘”;两队设车官;十队为“卒”,设 “卒长”;两卒为师,设“师长”。弓步兵三师乃九千之数,车兵一师乃三百之数。军农轮转,战时为兵,休时为农。”
    “司马所言诸位以为几何?”
    皆言:“大善”
    鱼凫王时期虽制定了古蜀军制雏形,但除了神王卫队,常规军制谈不上,不是不能而是不需要,今时古蜀有了需要,常规军制方才成型,此后不断完善扩编蜀军渐露峥嵘!
    亲爱的师友们,不才有个不情之请,这个帖是我开的,我是努力尽量按照文物遗迹,历史逻辑来构思和推究的,个中不乏有见解不足之处,如果师友们不吝赐教,拜谢之至!
    千万不要认定我写的就一定完全正确!有师友说我是纵目人开了天眼,我哪有那么厉害,我只是就我的思路和认知并尽可能的全方面了解以期在逻辑上形成一个闭合链,如我开篇所述,但不代表我说的就完全没有问题!
    在此真心感谢飘然老师,明月老师,古蜀老师,先秦老师,洪金老师,岷山老师,逍遥老师,蜀中老师,闲云老师,四方老师,无颜老师,还有其他许多老师,没法一一列举了还望不要见怪,能得到你们的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事,如果能得到你们的指导则是幸运的事!
    加班 交作业
    周穆王二十九年,古蜀相对正规的军旅正式建立,三个弓步兵师,一个车兵师,轮驻北、西、南三地保邑落,护商道。自此,北上南下西拓东进四路都有了震慑的力量,异族游群不断的迁入融合,古蜀国的影响力逐渐从成都平原沿着商道向盆地四周扩散。树大招风这个说法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任何时候都有高风险高收益思路指导下铤而走险的存在。于是觊觎蜀地货物赀财的异族越来越多,争斗规模不大却也时有发生,因此被捕获的异族人也是越来越多,从开始的恩威并施,无赖习俗有异言语不通,后来便是简单直接的划奴充军或列为苦役。
    此时平原上的邑落相对是比较安全的,居住相对集聚,又有三师在平原周边成犄角护卫之势,异族想滋扰侵犯也不容易。在平原上很少发生大规模的争斗,但外出的商道上出现不少盗抢滋扰之事,时有损失,外出商道一直是古蜀地的半条生命线,这也是建三师的重要原因之一。成都平原四面环山,欲与外界交流无论走哪个方向都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前文有叙述,自背背篓的蚕丛氏时代起西进和南下行货殖之举,到后来背背篓赶驮羊的柏氏时代,“布施”出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商道雏形,再经过赶着驮羊和牦牛的鱼凫神王时代,一个个节点重镇因此慢慢成型,如江原、荥经、汉源、邛都等。不曾想,好不容易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古蜀家底全让三星堆给报销了,可以说,三星堆是三千五百年前古蜀先人智慧、心血和家底的结晶,一点都不带浪费的,这才有了今日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各种器物。
    此处请允许我再做一番赘述和一些小调整。关于贩运工具,蚕丛时代和柏氏时代主要是背篓和驮羊,鱼凫时代因为铸铜器所需铜锭的运输,因人力和驮羊负重有限,贩运工具就又多了一个品种:牦牛。驮羊和牦牛的组合体在三星堆里面有个标志性混合器物,即今天称的“爬龙柱形器”,也是本文所称的“青铜神王权杖”。为什么会有这个器物和本文的叫法,这跟西出南下行商时商队的组织架构有关。自柏氏时代起,一直以驮羊为主要负重工具的商队里,领队在官方叫法是“槽人”,在商队里叫“头羊”或“羊首”,其次便是“二头”或“二首”、再次为“管事”、赶羊人等等,鱼凫时代基本也沿用了这样的组织架构。 “头羊”即商队首领,管人管物管牲口,在商队里具有绝对的权威和领导力,这样的理念也合理的移植到了神王时代的管理里面,这才有了以驮羊和牦牛为基础的抽象化器物“青铜神王权杖”,以象征王权。三星堆里绝大部分器物都是有来由和实物原型的,只是其中加入了精神崇拜和美好愿景而已。
    “蜀主”时期,因为货物的多样化和交易数量的剧增,贩运的主要工具慢慢变成了牦牛,本文认为金沙遗址里面应该有跟牦牛相关的器物。原来以家族为单位相对松散的货殖行为渐渐由职业化的槽人取代,外出货殖商贸也就有了组织和计划,因此北西南三个方向的三师便有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护卫商道。外出商道的安全有了定计,为了加强古蜀地的秩序管理和边界稳定,刑罚也日渐严苛,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从严苛刑罚开始的。
    穆王三十年到三十五年,士工季协同秩工一直在干一件事,落实原来议会商定的刑制条例:来投则束,恩之;来扰则武,威之;反复滋扰者,刑之;屡教不逊者,奴之;犯天为害者,葬之。恩、威好办,量刑、划奴、判葬就要费点心思了,如量刑有抹、缚、囚、赎等措施,划奴则要根据所犯之事具体分析,判葬则是杀人、犯天、渎祀等行为,后文在解释金沙器物时再详述,此处暂略过。本文以为,儒家塑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伦理秩序可能是因为远古时刑罚过于严苛甚至残忍而重新拟定的行为方式,这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但此时的古蜀地显然还没有讲仁义的历史条件,古蜀先民生活艰辛民风粗鄙行事由心,时有发生为了生计相互残杀屠戮的事情。
    文明的进步从来都不能一蹴而就,严苛的刑罚就是走向文明的一条必经道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军奴、祭奴、家奴、苦役越就愈发的多了起来,多到后面直接成了刑罚条例的一部分。
首页 上一页[33] 本页[34] 下一页[35]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11:5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