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84页] |
作者:cdnwpu2019 |
首页 上一页[83] 本页[84] 下一页[85]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他的不在我们能讨论的范畴,尽自己所能做自己能做的事吧!我非常支持师友们的态度,三星堆文化应该慎重对待,带有崇敬和敬畏之心,不应该做有损或伤害三星堆文化及古蜀文化的事。在我个人的意识里,三星堆文化可能是中国目前所有上古文化中保存的最为完整,最成体系,最有希望复原的文化形态,千万别带歪了才是! |
考古启示录已更新 |
@听轩知雨 2021-08-13 11:33:44 楼主您好,有看过您论述的老师(非路人甲)评论说您对三星堆的叙述算是一个三星堆文化优秀爱好者的创作,想法和思路不错,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与学术要求和考古重建古史还有些距离,文中一些见解有启发性但大胆假设还需小心求证。 三星堆考古发掘和文化研究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希望三星堆文化的爱好者及大众朋友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出发点解读和分析三星堆,不要再提外星说 西来说这种无稽之谈,目前有迹象表明三星堆文化受...... ----------------------------- 谢谢那位老师的点评和建议,我能听到、看到的文物有限,能学习到的专业性文章也有限,我是在综合了当下我能蒐集到的三星堆研究资料的基础做出的推述,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个人的想法,不妥之处请不吝指正! 目前,我还没敢想往学术方向发展,学术研究要求很高,局限性也大,对我们三星堆文化爱好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的想法很简单,结合考古发现和遗址器物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三星堆文化乃至古蜀文化平铺直叙的描述出来。 我个人的叙述和推导非常愿意接受已有的考古发掘及尚未出土的考古器物的检验,也非常乐意接受方家们的探讨和质询。 |
@2020的沉思 2021-08-13 14:27:09 请教楼主,三星堆会是夏吗? ----------------------------- 其实这是两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夏是什么,其次才是三星堆是不是夏。 目前二里头虽然被列为夏都,那么夏朝是不是只有一个“都”?如果不是,那么二里头也只是夏朝的一个阶段,它代表不了夏朝。 目前三星堆出土的陶盉、牙璋、牌饰等器物都显示出其与二里头存在关联,目前学界的主流认知是二里头影响了三星堆,还是那个问题,二里头能全权代表夏吗? 假设二里头就代表夏,那三星堆也是夏之后了,三星堆又是哪个阶段的夏呢? 在我个人现有的认知体系里,二里头不能全权代表夏,它只是夏中晚期的一个阶段!夏与三星堆有关联,但夏并没有成为三星堆的领导者,仅仅是指众多参与者之一,三星堆青铜文化时期甚至有殷商的参与。 三星堆就是三星堆,它与夏商虽有交集,但它既不是夏,也不是商。 三星堆不仅仅有青铜器文化,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 三星堆文化只是古蜀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
@一抹飘然 2021-08-09 14:28:17 殷墟妇好墓中同样出土了多达7000枚海贝,其中不乏来自阿拉伯海西北的阿曼湾海贝,而妇好墓仅仅是殷商中晚期贝随葬习俗的一个代表,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山东苏埠屯商代晚期墓葬中也同样发现了3990多枚海贝。仅从规模上看,仅仅一个妇好墓出土的海贝(近7000枚)就已经超过了三星堆目前已知的数量(4700枚),如果海贝是来自三星堆,是蜀地向殷商输入海贝,没有理由输出地的规模会小于输入地这么多,因此有人认为三星堆的海...... ----------------------------- 这个跟当时三星堆与殷商之间的关系有关,三星堆虽偏于一隅但不蔽塞,海贝在上古时期的作用不仅仅是用作货币,还用作装饰,祭祀,甚至是财富的象征! |
@驻马新乡里 2021-08-14 19:46:39 楼主您好,在《探秘三星堆》里雷站长提到一个现象青铜器有粗糙和精美两种风格,假设了粗糙的是本地制作,精美的是外来进口的,新王换旧王,新器换旧器? 楼主您怎么看这个现象呢?会是如雷站长分析的那样吗? ----------------------------- 这个节目还没看呢?我可能是帖里最不合格的,地缝何在!不行,晚上无论如何都要找时间补习一下!关于青铜器制作精美程度这一点我在文中有相应的叙述,可能有时间差,技术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有外来族群带来的技术更新,还有可能是不同器皿用途的需要。 如果按照雷站长的思路来说,那么这几个坑当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如果是新王换旧王,新器换旧器,那青铜技艺的提升速度可能快了些! 上古时期的技艺提升应当有一个时间积累才对,不太可能段时间提升!我个人认为这些青铜器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同时代制作,但是在相对一致的时间里埋葬! |
@历史的天空qxl 2021-08-16 11:09:22 三星堆文化的考古上限4400年左右是为了与宝墩文化无缝对接吗?楼主,您在你们看这个说法? ----------------------------- 这是三星堆考古界达成的意见,相信专家们有可靠的理由和根据,在我个人的推述里其实也不赞同把三星堆上限放在龙山时代以前,三星堆文化的兴起当是晚于齐家文化。至于是不是想理顺古蜀文化的发展序列,这个问题就交给考古学界去探讨吧!我们就随便说说,也不算数的 |
@蜀王的回忆 2021-08-16 16:06:49 《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 作者范勇。范勇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为天地出版社高级审读、编审,兼任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教授、四川大学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特聘鉴定专家。著有专著十多种、译著多种,在《考古学报》《文物》等国家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相关文章60余...... ----------------------------- 这是范教授最新的版本吧,原来2017版的是平装,我见到过看过一些介绍,没有详细拜读。不少关于古蜀文字和古蜀方面研究的都是天地出版社出版的,范教授的构想是在大的时空框架下对三星堆的各种谜团做了一些解读其中有些观点独立且大胆, 比如他认为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创建离不开苏美尔人的帮助:“那些迁徙到洮河靠近河西走廊一带的有缗氏、夏人和少部分三苗人,曾和来自西亚的苏美尔人群与文化发生过接触和融合,转辗来到了岷山山区,沿途还融合了一些土著族群,在这里完成了民族融合。在同时期迁徙到成都平原的部族中,他们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支,他们以旱地农业为主要生业,种庄稼,养蚕桑,制作玉器,冶铸青铜器,形成了较高的经济业态。虽然他们是迁徙成都平原的晚到者,但他们强势进入成都平原并强势整合柏灌氏、鱼凫氏,结成三者之间的联盟。他们是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主要缔造者。” 只能说范教授很有想法,也很有见地,川大的教授们“三个维度”的宽视野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个人认为三星堆文化与中西亚文化或许存在历史渊源,但绝非外来文化的迁徙和复制,这一点已经声明很多很多次。先不说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咱们只论文化来由和演变路径! |
考古启示录已更新,请师友们多指正! |
@一弯明月2017 2021-08-18 11:58:34 楼主,您对扭头跪坐青铜人像的简报怎么看? ----------------------------- 这不应说是简报吧,这应算是对扭头跪坐人像的一种学术见解,简报应是对考古发掘的过程和结论的综述,纯叙述,不做置评的那种。 那顶尊跪坐人像还不见相应的研究资料,相信很快会有的 |
@先秦时代2020 2021-08-19 08:31:23 楼主,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有留手?三星堆当下考古界和学术界的思路对不对路?《山海经》是不是打开三星堆的钥匙?应该怎么运用现有的考古和资料来剖析三星堆呢?还请赐教 ----------------------------- 先秦兄,赐教不敢当。 我不是留手,而是最开始有些顾虑,有的东西不敢碰,牵扯面也太大,所以才开了《考古启示录》一帖做说明。另外,这后面六个坑,最开始我以为会有三两个坑给一二号坑做连襟的,没想到有6个,其他的都是不起眼的祭祀坑。 当下的研究思路更多的是在时代、器型和纹饰与中原器物横向的对比上面,关联肯定是有的,但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三星堆青铜文化有其独立的来由和路径,也有其自身的内涵,用中原文明来套用可能不合适。 《山海经》是研究上古史不错的一个参考,但需要剖析解构,对三星堆的研究也有帮助,但《山海经》不是万能药,解开三星堆还是要结合考古和文献,二重出发。 三星堆当下的研究首先应该从考古和器物入手,打破常规,结合文献资料层层推理,找出内在关联信息 |
首页 上一页[83] 本页[84] 下一页[85]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