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人类文明探源,从《山海经》的建木说起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人类文明探源,从《山海经》的建木说起[第44页]

作者:夜郎游侠2018
首页 上一页[43] 本页[44] 下一页[45] 尾页[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石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这种在逝者埋葬期间、一次或多次用火焚烧墓坑的行为,用意十分明显,目的是将墓坑烧硬,形成火烤冶壁,使墓坑变得坚固。而用火烧墓坑也可能与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关联,目的之一是防潮。这些都是为了让死者的埋葬空间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与江西赣中地区的拾年山、樊城堆和湖南湘中地区等遗址的火烧墓坑的行为极为类似,都是在墓坑中用火烧柴草等所留下的痕迹,其背后体现这些地区的丧葬观念相差无几。(沈江,试析江西新余拾年山遗址火烧墓坑葬俗,湖南考古辑刊,2020.)
    《礼记·檀弓上》载:“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①,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②。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堲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③”
    ① 堲(jí)周:堲,高温透烧过的土。《玉篇?土部》:“火塾曰堲。”上古,烧墓坑为瓮棺谓之“堲周”。《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堲周”郑玄注:“火熟曰堲,烧土冶以周于棺也。或谓之土周。”
    ② 翣(shà):棺柩的装饰物。用木作框,宽三尺,高二尺四寸,罩上白布,上面画着黼黻云气一类的图形。
    ③ 殇:未成年而死叫殇。十六至十九岁为长殇,十二至十五岁为中殇,八至十一岁为下殇,七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生未三月不为殇。
    《礼记·檀弓上》是说:虞舜时期,为拾骨葬,葬具为烧陶瓮棺;夏代,则高温透烧墓坑周围以类瓮棺;殷商,开始内用木棺、外着木椁;周代,则在棺、椁之外另立隐壁,其上装饰柳翣,同时还用殷代的棺椁制来安葬十六至十九岁的早夭青年,用夏代的透烧墓坑制、安葬十二至十五岁以及八至十一岁的早夭少年,用舜时的瓮棺制、安葬八岁以下的早夭孩童。
    古人的丧葬制度,是依据社会的进步、财富的增加而与时俱进的。
    坟墓被古人称为“冢”,显然那是逝者的新家——阴宅,自然要四壁坚固、谨防外扰。于是,生产力不发达时代的有虞氏,就采用二次拾骨葬,将先人遗骨敛于瓮棺之内;有了一定的社会财富之后,夏后氏时代就仿照陶器烧制工艺,先在墓穴四壁抹泥,干后直接烘烤墓穴,致墓坑周围形成坚固的冶土表壳;社会财富积累多了,殷商时代便采用木质棺、椁入殓逝者;农耕发达时期,周人不仅采用棺椁入殓,还竖立“隐壁”、给逝者一个更清静的世界,但同时,又对社会贡献不同的早夭逝者区别处置,以前人的各种丧葬制度、再轻重走一遍。
    丧葬制度,比如墓穴撒朱砂、赭石粉以及入殓形制,是早期人、猿彻底分离时,人的“象征性行为”的升华,是别于动物的信仰文化甚至社会文明的具象表现。丧葬礼仪繁缛、规矩,正说明东亚南部族群文明程度上升到相当高度,实与“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无任何瓜葛。试想,墓坑经烧烤、形成冶土表壳后,一旦积水,湿气很难流逝,在“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与自然墓坑相比,是否更易造成遗骸及随葬腐蚀呢?
    说到丧葬制度,石峡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倒好有一比。
    三星堆遗址发掘,有墓葬显现吗?
    有,只是考古界视而不见或者不愿承认罢了。
    最近,考古专家正在对三星堆新发现的3~8号、六个器物坑进行紧张地发掘、整理工作。
    6个器物坑的坑内遗物各具特色,其中3号器物坑坑内物以青铜器及象牙为主;4号器物坑内发现了丝绸;5号器物坑发现了较多的金饰残片等小件器物;7号器物坑尚未公布任何出土文物信息;8号器物坑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坑内遗物的埋藏情况也最复杂。其中,6号器物坑的发掘,尤其令人疑惑。
    
    ▲ 3~8号、六个器物坑发掘位置示意图(三星堆文明)
    首先,6号坑侵扰了位于其下部7号坑的东北角,这显得极不正常。负责三星堆遗址5、6、7号坑现场考古工作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黎海超解释道:“三星堆先民先挖好了7号坑,把东西埋了进去,将土回填,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些人过来,在旁边的位置挖了6号坑,其中有一部分与7号坑有所重叠,但6号坑的深度没有那么深,没有打破到器物层,只是挖到了7号坑器物层上方大约30cm。”尽管6号坑与7号坑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无法准确判断,但这也是在三星堆“器物坑”之间首次发现这样明确的早晚关系。
    其次,在比3.5 m2面积最小的5号坑稍大、仅有4.1 m2面积的6号坑内,空空如也。只见一大型木槽紧挨坑内一侧;在木槽旁边,见有另一件长条状、不规整的木质器物,二者均严重碳化。这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木质器物,且仅见于6号器物坑,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 6号器物坑发掘现场(三星堆文明)
    木槽,与6号坑等宽放置,外形轮廓清晰可见,长1.7m、宽0.57m、高0.4m,四周侧板形制完整,但碳化严重;木槽内侧见有朱砂;而在木槽下方,还有一层大约数十cm厚、类似柴竹炭火一样的灰烬层。
    目前,对于木槽的清理已经接近到底,暂未发现人骨、兽骨等与墓葬有关的迹象。黎海超介绍,目前没有发现明确的青铜器、金器等无机质的东西,但是对槽内的土样做了科学分析之后,发现其中有丝绸的迹象,“也就是说,这个木槽中可能装着丝绸,或者装过丝绸。”
    
    ▲ 6号器物坑发掘现场(三星堆文明)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映福补充道,木槽内除了丝绸,还有朱砂。无论是1980年代发掘的一、二号器物坑,还是新一轮考古发掘的其他5座器物坑,大多出土一些玉器、铜器、象牙,而6号器物坑只出土了一个木槽。“6号坑的发现,证实了三星堆祭祀区域的器物坑,存在不同的功能类型。该祭祀区域,是否存在与众不同的祭祀行为,其蕴含的考古价值,值得深入观察分析。”
    对于木槽旁边的另一件木质器物,黎海超介绍道,由于碳化更为严重,在现场没有办法将其完全剥离出来。“我们将其周围的泥土一起进行了整体提取。从目前露出来的部分看来,初步判断像是一个木案,中间是平整的,两端是翘起来的。”

    实际上,6号坑除木槽与另一件木质器物之外,并非一无所获,至少还发掘出一把独特的玉刀。
    这件玉刀,可能为6号坑此前发现的木槽里的文物。由于木槽上方没有盖板,里面充满了填土,木槽整体碳化严重,在现场发掘时,考古人员同时对木槽内侧和外侧的填土进行清理,随着清理工作的进行,在木槽底部一侧,一个玉质的器物露了出来。
    黎海超推测:“因为木槽碳化比较严重,底部出现了破损,所以这件器物可能是从底部破损的地方掉落下来的。”考古人员小心地从木槽旁边稍微挖开一个小的切口,将这件器物从木槽的侧面提取出来,当这件器物完整露出真容后,惊喜出现——这是一把玉刀。
    玉刀长22cm,宽3.4cm,刃部厚160μm。有意思的是,这把玉刀不仅锋利,其形制和大小,与如今市面上常见的西餐刀具十分相似,长、宽、厚度几无差异。在刀背处还有一个小小的类似鱼背鳍一样的装饰,在三星堆玉器中堪称精品。
    
    ▲ 玉刀K6:3(三星堆文明)
    “这把玉刀保存得十分完好,工艺非常精巧,刀刃很锋利,从玉质来看也是用非常好的玉做成的。”黎海超道。同时期来看,这是一个全新的器型,此前殷墟遗址等也有玉刀出土,但是这样的形制却从来没有见过。“玉器在古代一般都是作为礼器,没有实用价值,但是这把玉刀刀刃如此锋利,也许带有一定的实用作用。”
    专家们对这件玉刀进行了显微观察和进一步地考古学研究,发现玉刀的表面和刀刃都有比较明显的使用痕迹,尤其刀刃上有坑坑洼洼的损伤,印证了玉刀可能是一件实用器具。
    有专家认为,如果能确定玉刀的作用,将对认识6号坑的性质有积极作用。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冉宏林介绍,根据学者初步判断,这把玉刀的材质,与金沙遗址所出土的玉器的材质类似,很有可能来自同一时期。
    对于6号坑木槽的用途,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墓葬?“但箱内没有尸骨,也没有检测出明显的脂肪酸(人体油脂分解后的常见成分),但有大量丝绸蛋白残留。因此排除了墓葬的可能。”至于这把玉刀,王巍认为,通过对其肩部和刃部形状的分析,目前推测很有可能是古人纺织时用的工具——打纬刀。
    这些整天坐在“象牙塔尖”搞“学问”的家伙,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大多“脚不着地”、与实践脱节,遇到古代小众器物时,评论往往荒腔走板。
    什么是打纬刀呢?
    传统织布过程中,在预先张紧的经线间交叉穿过的纬线,需要像经线一样紧密而均匀地排列。这就要求每根纬线穿梭完以后、需要额外施加一个紧实它的力量。这一过程俗称“打纬”。打纬的工具很多,打纬刀是其中比较便捷的一种。
    这是黎族民间仍在使用的古老黎锦踞织机,俗称腰机。老奶奶左手所持刀状物即为“打纬刀”。
    
    ▲ 黎族踞织机
    
    ▲ 踞织机示意图
    踞织机工作原理见下图。
    最左边的圆棍叫布轴,挂在腰前,用手旋转布轴可将编织好的布匹卷起。
    最右边圆棍叫经轴,绕满排布好的经线。工作时踞坐,用双脚前顶经轴,张紧经线;也可另用缆绳牵引经轴,张紧经线。
    中间的圆棒叫分经筒,用来把经线交错分为上、下两层。另需一根压经棍辅助。
    分经筒左侧的圆棍叫综杆,用来带动下层经线在表面上下反复位移,以实现经、纬交叉编织的目的。
    绕满纬线且两头尖的棒子叫梭子。
    刀状物叫打纬刀。
    
    ▲ 踞织机工作过程原理示意图
    开始织布时,提动综杆令下层经线上升到表面,用打纬刀平整上下经线夹角,再使绕满纬线的梭子带动纬线从夹角处横穿所有经线,最后用打纬刀顺经线方向楔实纬线;抽出打纬刀,降下综杆、将提升到表面的下层经线放回原位,再织一道纬线,即完成一次织布循环。重复N?次,则布匹成。
    
    ▲ 踞织机工作过程原理侧面示意图
    啰嗦了半天打纬刀,不是在给读者解惑,而是给“象牙塔尖”那些搞“学问”的家伙们科普。
    打纬刀讲究的是“活动自如”,外形必须简洁、清爽。敢问这些业界大咖:三星堆6号坑出土的玉刀,若拿来打纬,玉刀在密如丝巢般的、万千经线间游走,不怕鱼状背鳍碍手碍脚吗?
    三星堆6号坑出土的玉刀,既然不是打纬刀,那会是什么刀?
    玉器在古代一般都是作为礼器,少有实用价值。但是这把玉刀的刀刃如此锋利、而且表面和刀刃都有比较明显的使用痕迹,尤其刀刃上有坑坑洼洼的损伤,证明玉刀可能是一件实用器具。
    墓主人生前定是十分钟意这把玉刀,去世后便被族人作为随葬品放置在了木棺里,以供其在天堂享用。墓葬在上古被洗劫时,个头小巧的玉刀躲过了盗墓者的法眼,今人有幸、才得以一饱眼福。
    6号器物坑五大要点:
    长1.7m、宽0.57m、高0.4m的木槽与古人遗骸体型大小的契合度;
    木槽下方,大约数十cm厚、类似柴竹炭火一样的灰烬层;
    木槽内侧,施洒的朱砂;
    木槽内发现有丝绸的迹象,但其它资料对此又给予否认;
    6号坑伴随器物出奇地少,却有大约3.1 m2的空档以资“浪费”,这个面积地相当于5号器物坑的实际长宽。
    敏感和知识丰富的读者,根据上述五大要点,立刻就会推断出6号器物坑的墓葬属性,得出与专家相左的结论。
    先说说木棺的尺寸。
    考古发现,迄今最早的木棺雏形,是仰韶文化时期、半坡遗址的墓葬M152,在该墓穴四壁、曾发现有木板痕迹,但不见底板和盖板。及至龙山文化时代,晋西南陶寺墓地的大中型墓葬中,一般都发现有木棺痕迹。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大墓中,也曾有木质葬具发现。
    上古木棺的尺寸依人而定,比如齐家文化,一般长约1.5~2m,宽约0.5m;马厂遗址M558的长为1.74m、宽约0.4m。
    三星堆6号坑的木槽,长1.7m、宽0.57m、高0.4m,符合古人的一般体型,用作棺木、大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再说说灰烬层。
    按《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的记载,夏后氏时期,开始实行高温透烧墓坑四壁的丧葬制度。所谓“堲周”,初衷是将墓坑周围、按制陶工艺进行烘烤处理,以在墓坑周围形成类似瓮棺一样坚硬的红烧冶土表壳。随时代的发展,墓坑烘烤的形而下的实用性,逐渐演化为形而上宗教仪式和信仰礼仪。
    沈江童鞋在《试析江西新余拾年山遗址火烧墓坑葬俗》一文中,就将这种墓葬演化给出了实证结果。在石峡文化M131的考察中,只见坑底放置木材、竹枝等燃烧,而后将灰烬掩埋。尽管有重复烘烤的迹象,但巫觋只注重火燎墓坑的仪式过程,而不在乎“是否在墓坑周围形成类似瓮棺一样坚硬的红烧冶土表壳”。
    三星堆遗址、6号坑木槽下部的灰烬层,向我们呈现的,恰是石峡文化后期火燎墓坑的情形。三星堆6号坑,已进入木棺入殓的时代。火燎墓坑、重要的是信仰礼仪,而不是的其初衷的实用性。
    
    ▲ 6号器物坑发掘现场(三星堆文明)
    再说说朱砂。
    3.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人,就在逝者周围施撒赭石粉;距今十万年左右,灵井遗址出土骨器上的刻划痕迹中,也检测出赭石痕迹。中国早期的先民,已经出现了对有色颜料的精神追求。赭石(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表现为红色,可知人类在认识并使用朱砂之前,在智慧、情感肇始之初,已经开始运用红色来表达原始信仰和原始宗教。
    红,是血色,是生命与活力的象征。新生儿就是在红色的荫庇之下,呱呱落地的。人体红色的液体流干,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因此,远古人类用赭石粉入殓离世的至亲,是祈望逝者重获生命、尽早复活。这种“象征性行为”,是人类脱胎于动物、萌生智慧与臆想的伟大事件。
    自从人类首次将红色的赭石粉赋予神圣的精神力量之后,数万年来,始终是先民丧葬制度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是随时代的发展,赭石粉被色彩更加具有冲击力的朱砂取代。
    尽管后世巫觋赋予朱砂以驱鬼辟邪、防腐消灾的希冀,但鲜血与活力,仍是红色朱砂的本初象征与原始信仰。
    朱砂,又称鬼仙朱砂、辰砂、丹砂、赤丹、汞沙,为硫化汞(HgS)矿物,含汞86.2%,是炼汞最主要的原料。其晶体可作为激光技术的重要材料;还是具镇静、安神和杀菌等功效的中药材;也是中国古代道家炼丹的重要原料。古代以产自辰州(今黔东铜仁及湘西沅陵一带)的品质最佳,故又名辰砂。

    殷商时期的朱砂,除了用于髹漆工艺之外,主要用于丧葬、祭祀坑和朱书这三种场合,其中尤以丧葬和祭祀坑、使用朱砂最为常见,用量也最大。这说明,朱砂的使用,具有特殊的信仰和宗教寓意。
    人骨涂朱、冥器涂朱和墓底铺朱,是殷墟丧葬最常见的使用形式,可见朱砂是丧葬和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用品。
    学者们通过全面梳理殷墟朱砂的使用情况,发现殷墟朱砂的使用量自二期至四期、呈上升趋势。但古代中原及北方,难见朱砂矿床,只能到千里之外的南蛮寻觅。
    在殷墟,朱砂是贵族阶层着力追求的奢侈品,更是受王家垄断的珍稀资源。考古也证实,殷墟朱砂葬的墓主人地位普遍较高,至少是中小贵族。
    文献记载和科技考古证据均表明,殷墟的朱砂最有可能来自千里之外的古荆州、辰州地区,相当于今天的黔东、湘西一带。
    这样来看,三星堆遗址6号坑木槽内中侵染的朱砂,并非随意而为,也绝非机缘巧合,仅与、只与以及定与丧葬有关。而且,墓主人的身份应当十分高贵。
    6号坑伴随器物出奇地少,却留有大约3.1 m2的空档以资“浪费”,这个面积地相当于5号器物坑的实际长宽。大概率是,墓主后世承袭王权被推翻,仇家掘祖坟、挫骨杨灰、卷走一切随葬器物。也许木槽内会有服装类丝绸蛋白残留,但要检测出人体组织分解后、形成的些许脂肪酸痕迹,可能就是奢望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多出如下结论:
    三星堆遗址6号坑,长1.7m、宽0.57m、高0.4m的木槽,符合古代人体工程学,当为入殓逝者的木棺;
    木槽下方,大约数十cm厚、类似柴竹炭火一样的灰烬层,当为三星堆人“堲周”丧葬礼仪的遗留痕迹;
    木槽内侧,施洒的朱砂,仅为王公贵族所专享,是祈望逝者“满血复活”的、原始象征性行为的延续;
    6号坑空空如也,是因为社稷被毁,随葬器物尽数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
    因此,三星堆遗址6号坑里的“木槽”,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就是古蜀王公的木棺。
    回到石峡。
    东逃至岭南的虞舜遗族或者说末代帝舜,继承原尊虞舜的德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恢宏的石峡文化、构建起令人艳羡的“湘楚昆仑虚”,一时八方宾服、万邦来朝、风光无两。
    虞舜110年,末代帝舜溘然长逝,长子商均即位。
    《竹书纪年?五帝纪?帝舜有虞氏篇》:“(帝舜) 二十九年。帝命子义钧封于商。”
    《路史?有虞氏》:“女英生义均,封于商,是为商均,是喜歌舞。禹封其子于虞,虞思妻少康。”
    《史记?陈杞世家》:“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
    《尚书?尧典》云:“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虞朝,自首任帝舜南亚哈拉帕建立下都、到末代帝舜流亡东亚构建“湘楚昆仑虚”,存世110年,传位不止五代。
    《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通过《山海经》方国地理构建,发现末世帝舜陵墓所处的苍梧、位于斜跨黔东-湘西的武陵山脉。但典籍记载,多指零陵界九嶷山,即今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的舜水(又名岿水)河畔。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 《山海经》方国地理位置图(长江、珠江流域)
    “长沙、零陵”一语,明显是后人注语窜入正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县治设于今广西全州咸水乡,辖今永州大部、邵阳西南部、衡阳西南部以及广西桂林大部。
    末世帝舜毕竟是4千多年前的人物,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想要清楚地落实墓葬的具体位置,想必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不管是武陵山,还是九嶷山,上古均在荆楚地界,属同一宗教、信仰与文化范畴。
    《竹书纪年·五帝纪·帝舜有虞氏篇》:“义钧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 三峰石(零陵界九嶷山)
    史太公告诉我们:虞舜61岁即登顶,岗位上干了39年,之后以百岁高龄、开始视察群山连绵的南方疆域。大有“鞠躬尽瘁”、“胸怀天下”、“小车不倒只管推”的豪迈气概。
    自孔老先生起,儒家的春秋笔法便润物无声、闻名遐迩。几句或平和、或柔缓的字眼,就能掩饰血雨腥风、波涛汹涌。
    总之,一场疲于奔命的大逃亡,被“南巡狩”三个字轻轻带过。不经意间,便完成了读本的“净化”和历史的润色。
    
    ▲ 云海(零陵界九嶷山)
    末世帝舜、“身毒河——荆楚”的胜利大逃亡,也可由“有鼻氏”进一步加以佐证。
    《孟子?万章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舜封象於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
    《汉书?邹阳传》:“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於有卑。”颜师古注:“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 。”
    “象”是虞舜的同父异母兄弟,整天琢磨的是、如何才能把虞舜弄死。不过,虞舜执掌天下之后,并未睚眦必报,而是大度地封其领地、爵位。
    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虞舜之弟,以“象首”为族标、即以其为部族旌旗杆头标识。“象首”最突出的就是鼻子,“有象氏”故此又被俗称为“有鼻氏”,亦通假为“有庳”、“有卑”。
    末世帝舜避大禹祸、东逃荆楚,有鼻氏也离开身毒河流域、随之东迁至零陵界鼻亭,大致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北。
    
    「虞」?虞?『贰(等侯)象』
    ▲ 印章(哈拉帕文明)
    此时的末代大禹在干什么?
    返祖归宗,继续东进,完成东、西亚大一统伟业。
    估计这些惯于游牧的鲧禹鱼图腾族群,难以耐受南亚低纬度地区的湿热气候,并未跟着东逃的虞舜遗族屁股后面追撵,而是将有扈氏留在身毒河流域称王,主体则率部掉头北上,沿旁遮普-阿里地区的五大河谷东进,他们横跨喜马拉雅,进入拉达克、阿里地区,经南疆、藏北、青海,最终抵达甘-青交界的黄河上游流域,重归鱼图腾文化的滥觞和祖居之地。
    这些鲧禹遗族,如同撒豆子一般,沿途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无数个部落,以至两千多年之后的汉代,他们仍然以古羌的名义,活跃在东亚的历史舞台。
    这些古羌人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以及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其中,牦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后继续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参狼羌,主要在今甘肃武都市,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駹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说明羌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相信古羌人的宗教、文化中心在湟水流域。分布于东起日月山、西至乌鞘岭、南抵泽曲、北达祁连山、这一广袤范围的“河湟文化”,当为这些鲧禹后人所创造。
    河湟文化,发源于黄河及其上游最大支流湟水以及湟水支流大通河之间的广阔地域。这一地域,史称“三河间”,现代则多称“河湟谷地”。
    
    ▲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以东,是湟水、大通河与黄河冲积形成的河谷地带,地势总体西高东低。由于海拔低于青海大多数地区,光热资源较丰富,冰雪融水较多,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因而,河湟谷地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农耕文明分布区。
    河湟谷地流域面积1.6万km2,仅为现今青海全省面积的2.2%,而耕地面积却占到全省的56%,并聚集了全省61%的人口。
    今天河湟谷地的划定,既有历史地理的传承,又考虑了黄河上游水系的自然状况。她包括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青海海南、黄南黄河流经的地区以及西宁、海东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是黄河流域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
    
    ▲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恰好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黄河与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带,城镇密布、物产丰富。
    若从万米高空俯瞰下去,对谷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一条条沟谷或河谷夹在重峦之间,山川相间、地貌奇特。由于河水的灌溉,只有谷地底部呈现出绿色,仿佛沙漠中的一片绿洲,黄色或红色的干旱土地与水源滋润的农田界线清晰、泾渭分明。
    
    ▲ 河湟谷地鸟瞰
    黄河及其上游最大支流湟水以及湟水支流大通河这三条几乎相互平行,而又最终汇聚于黄河的水系,成为了河湟谷地最为倚重的生命线。河湟谷地因其重要的地缘及地理位置,成为西部地区的战略及经济纽带,注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湟谷地是东亚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板块。她西通中亚,东接秦、陇,北护甘、凉、南交川、藏,扼守中原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被誉为“海藏咽喉”。
    河湟谷地,四通八达。东可抵关、陇,西可达身毒,南可至拉萨、松潘,北可去河西走廊。河湟谷地一旦失守,河西四郡难保,古都长安面临威胁,中原和西域的联系将被切断。。

    
    ▲ 黄河流域示意图
    在中国北方,河湟谷地是古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距今1.5万年前,河湟地区就已经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并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之前,分布有环青海湖石器点、共和盆地中石器遗址群以及化隆盆地等细石器地点,虽然石器点不甚丰富,分布也较分散,但学术研究价值极高。
    种种迹象表明,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沃姆冰期,距今11~1.2万年)及之前,河湟谷地与金沙江畔的稻城皮洛遗址等一并,构成滇黔高原古人类、朔长江北上、开展季节性狩猎的重要通道和中转站。
    
    ▲ 河湟谷地丹霞地貌
    末次冰期之后,这一地区便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至少在仰韶文化时期,不同鱼图腾、蛙图腾以及蛇图腾族群就耕种、放牧于其间,并创造了恢宏灿烂的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是在古羌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以华夏文明为主干,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的包容并蓄、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
    独具特色的河湟文化,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一起,构成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河湟谷地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
    采自陈晓良等,《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类生存策略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河湟谷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源流之一。6000多处文化遗存,体现出河湟谷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距今6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共登录文物6411处,仅河湟谷地就有古遗址3788处、古墓葬967处、古建筑819处,其中旧石器时代18处,新石器时代1035处、青铜器时代310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24处。柳湾、喇家、宗日等史前遗址为探索早期华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线索。
    
    ▲ 陶器(喇家遗址)
    青海省博物馆藏
    柳湾遗址,发掘墓葬1730多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就近2万件,其精美的造型、神奇的纹饰、庞大的规模令世界瞩目,这是其它地区无以伦比的。这些文物,包含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古文化类型,展示了距今4600~3600年、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历史长河中,柳湾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果实,揭开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氏族社会公共墓地的神秘面纱。
    
    ▲ 裸体浮雕彩陶缸(柳湾遗址)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喇家遗址,是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古人类聚落遗址,这里不仅发掘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碗面条,而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以及石磬等。陶器有彩陶壶、彩陶盆、彩陶钵、彩陶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双大耳罐、三耳罐、带耳尊、盉、仓型器等;玉器有璧、琮、钺、刀等;骨器有锥、钗、镞等。
    宗日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时代较早、面积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发掘墓葬341座,探方31个,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有细石器、彩陶、珠饰、骨簪、骨叉、骨勺、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等文物23000余件。众多文物,均是河湟谷地5000~4000年前、远古先民的文明形态及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 双口提梁彩陶壶(喇家遗址)
    青海省博物馆藏
    河湟文化与河套文化、中原文化、海岱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中原文化以农耕文化走廊即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海岱文化以海陆文化即蓬莱神话的文化内容为主;那么,河湟文化则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走廊的文化兼容并蓄。
    
    ▲ 舞蹈纹彩陶盆(宗日遗址)
    青海省博物馆藏
    古羌人在黄河上游站稳脚跟后,开始自河湟谷地南下。他们沿白河河谷朔流而上,最终抵达150km之外的阿坝,此地至今仍是羌族核心聚集区。
    BC2000年左右,末世大禹势力沿岷江河谷进入古蜀盆地,征服本地巴蜀蛇图腾部族,构建起显赫一时鱼图腾王权。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蘇。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蘇。”
    有鱼:族标,部族以鱼为旌旗杆头标识。有鱼氏。应为善于鱼猎的部族。
    偏枯:头部作90°偏转的鲶鱼干。见下图《鲧氏族徽(古埃及纳尔迈调色版)》。
    《庄子·盗跖》曰:“禹,偏枯。”
    《列子·杨朱》又曰:“大禹,一体偏枯。”
    
    ▲ 鲧氏族徽(古埃及纳尔迈调色版)
    因为有持同样族标的,故也指特定邦国名,即中[車扁]国,首领为鲧。见《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流沙之東,有國曰中[車扁],顓頊之子。”
    鲧的含义是什么?《太平御览》卷九三六引《拾遗录》:“夏鯀治水無功,沉於羽淵,化為玄魚。……後世聖人以魚為神化之物,以玄字合於魚為鮌字”。因此,鲧又作鮌。《说文?鱼部》:“鲧,鱼也”。《鱼部?玉篇》:“鲧,大鱼也”。
    鱼妇:鱼凫。妇通凫,西域古氐羌部族名,后在古蜀地立国。
    复苏:此处意指崛起。
    风道:风范道德。《南齐书?高帝纪下》:“风道沾被,升平可期。”《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丞相风道弘旷,独秀生民。”
    蛇:燧人、弇兹氏图腾。
    蛇乃化为鱼:表示部族强烈对撞、融汇,主导权蛇、鱼易位。
    【图译】:有打“偏枯鱼”标识旌旗的族群(有鱼氏),国号为“鱼妇”。在颛顼世系衰亡后,有鱼氏便迅速崛起。这股强权势力由北而来,所到之处,犹如漫天泉涌,旧有次序迅速瓦解,蛇图腾族群势力被“有鱼氏”取代,新生的王权就是“鱼妇”。正所谓颛顼亡,“鱼妇”兴。
    【图解】:《山海经?大荒西经》描述的“鱼妇”,虽然指的是葱岭以西、赫尔曼德河流域的一个中亚方国,但在BC2000年前的那个混沌世界,他们也随鲧禹世系返祖归宗,最终成了古蜀文明的建造者之一。因此,《山海经?大荒西经》的叙事图语,同样可以阐释古蜀的历史变迁。
    郑朴《壁经堂丛书》辑引扬雄《蜀王本纪》道:“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次王曰柏灌。
    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
    古蜀至三星堆文明时期,依然未见成系统的文字。因此,有关“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古蜀传说王名,均为后世文人的循音附会,今人不可望文生义,否则就会产生谬误的结果。比如,我们说“妇”通“凫”,仅指发音相通,而不是意涵相通,因为“妇”、“凫”是两个意思迥异的文字,而“鱼妇”、“鱼凫”用于解释上古族群社会,则“鱼妇”是意指鱼图腾部族、“鱼凫”却是意指鸟图腾部族,这是两个自仰韶时期便开始生死互掐的族群,泾渭分明、势不两立。
    既然“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古蜀王名,是[西汉]扬雄、[东晋]常璩的循音附会,那么我们是否也可根据发音理解为:蚕虫、伯鲧、鱼妇、大禹、开明。而“开明”又称鳖灵,《水经注?江水》引《本蜀论》曰:“荆人鳖灵死,其尸随水上,荆人求之不得也。灵至汶山下,复生,起见望帝……望帝立为相。”
    此时,明眼人一看便知,扬雄笔下的历任蜀王,除蚕虫外,尽皆水族鱼鳖,暗含的是鱼图腾族群由伯鲧、鱼妇、大禹再到鳖灵的万年历史传承脉络。
    那蚕虫又是什么背景呢?
    扬雄《蜀都赋》章樵注引《先蜀记》道:“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
    《史记?五帝本纪》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
    可见先哲们附会的蚕虫,当为万年前天地未开、宇宙混沌时期、“居岷山石室”(溶洞)的原始先民。
    蚕,天虫。当为“蜀”的诠释。意为“夨天”一族、“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发现者、“涡旋纹”文化的创立者,也即上古“太极斗历”的构建者——弇兹氏。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说的是,最早在古蜀称王的蚕虫氏以“纵目人”为图腾。表明蚕虫氏的先祖,是将目光投向太空、历象星辰、癸度天时的文明开拓者。
    上古以“纵目人”为图腾的部族,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这些部族,通常与鬼方由某种亲缘关系。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祙,其為物,人身、黑首、從目。”
    從(从),通“縱(纵)”。二者互为通假。
    郭璞云:“祙即魅也。”郝懿行云:“魑魅漢碑作[衤离]祙,(後漢書)禮儀志云:‘雄伯食魅。’玉篇云:‘祙即鬼魅也。’本此。”
    郝懿行云:“楚詞大招云:‘豕首從目,被髮鬤只。’疑即此。”
    祙即“魅”,上古居于河套“几字弯”左岸的古老部族,当为东夷“鬼”族别系。她们的图腾(其)便为“人身、黑首、纵目”的偶蹄类神灵。
    
    《说文解字》:“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葵:通癸。癸度天时,观测天象。
    中:此处指天之中,即天北极。
    蚕:天虫。
    虫:动物的通称。上古也做蛇讲,《说文解字》:“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山海经?海外南经》:“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俺解蜀字,最早象形为“目+涡旋纹”。“目”,癸天历象;“涡旋纹”,众星拱极,天道左旋。造字本义:癸天中,明天道。暗合弇兹氏蛇图腾的癸天之族。
    甲骨文后期,象形演化为“目+宀+虫”。“目”,癸天;“宀”,庙堂、神社;“虫”,此处指蛇。造字本义:癸天历象的弇兹氏蛇图腾族群。
    
    ▲ 勾云纹额饰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文明)
    
    《说文解字》:“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葵:通癸。癸度天时,观测天象。
    中:此处指天之中,即天北极。
    蚕:天虫。
    虫:动物的通称。上古也做蛇讲,《说文解字》:“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山海经?海外南经》:“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俺解蜀字,最早象形为“目+涡旋纹”。“目”,癸天历象;“涡旋纹”,众星拱极,天道左旋。造字本义:癸天中,明天道。暗合弇兹氏蛇图腾的癸天之族。
    甲骨文后期,象形演化为“目+宀+虫”。“目”,癸天;“宀”,庙堂、神社;“虫”,此处指蛇。造字本义:癸天历象的弇兹氏蛇图腾族群。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说的是,最早在古蜀称王的蚕虫氏以“纵目人”为图腾。表明蚕虫氏的先祖,是将目光投向太空、历象星辰、癸度天时的文明开拓者。
    上古以“纵目人”为图腾的部族,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这些部族,通常与鬼方由某种亲缘关系。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祙,其為物,人身、黑首、從目。”
    從(从),通“縱(纵)”。二者互为通假。
    郭璞云:“祙即魅也。”郝懿行云:“魑魅漢碑作[衤离]祙,(後漢書)禮儀志云:‘雄伯食魅。’玉篇云:‘祙即鬼魅也。’本此。”
    郝懿行云:“楚詞大招云:‘豕首從目,被髮鬤只。’疑即此。”
    祙即“魅”,上古居于河套“几字弯”左岸的古老部族,当为东夷“鬼”族别系。她们的图腾(其)便为“人身、黑首、纵目”的偶蹄类神灵。
    
    ▲ 勾云纹额饰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文明)


    
    《说文解字》:“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葵:通癸。癸度天时,观测天象。
    中:此处指天之中,即天北极。
    蚕:天虫。
    虫:动物的通称。上古也做蛇讲,《说文解字》:“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山海经?海外南经》:“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俺解蜀字,最早象形为“目+涡旋纹”。“目”,癸天历象;“涡旋纹”,众星拱极,天道左旋。造字本义:癸天中,明天道。暗合弇兹氏蛇图腾的癸天之族。
    甲骨文后期,象形演化为“目+宀+虫”。“目”,癸天;“宀”,庙堂、神社;“虫”,此处指蛇。造字本义:癸天历象的弇兹氏蛇图腾族群。
    何为蜀,“眼观星相,天道左旋”谓之蜀,故又引申为卷曲,圆环之状。比如蜀的从属字:
    贵金属腕环,谓之“镯[zhuó]”;
    蜎蜎屈曲之虫,谓之“蠋[zhú]”;
    卷卧门前、孤守庭院之犬,谓之“獨[dú]”;
    徘徊不前,谓之“躅[zhú]”;
    装弓之(口)带,谓之“韣[dú]”;
    鸟口,谓之“噣[zhòu]”;
    (圆形)袖口,谓之“襡[shǔ]”;
    (圆形)火苗,谓之“燭[zhú]”;
    剜除男子的圆根,谓之“劅[zhuó]、斀[zhú]”。
    “蜀”,最早见于《山海经》,当是以叙事图语的方式、去命名一种“虎纹、赤尾”的马状神鹿。杻陽山先民将其尊为神主、族标或者图腾。
    《山海经?南山经》:猨翼之山“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猨翼之山東去三百七十里,称杻陽之山,其南侧多赤金,其北侧多白金。有打旌旗杆头标识为“虎纹、赤尾、白首的马状神兽”的部族,杆头标识叫鹿蜀,传说其鸣叫声如民谣,佩戴这种标识可荫庇子孙。
    鹿蜀是怎样一种存在?
    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识,先脑补一下:“鹿”,则定以蹄足类鹿科为造型基调;“蜀”,则表明纹饰或鹿角呈蜗旋纹状。
    这是1957年、陕北神木纳林高兔村战国古墓发掘出的一件黄金佩饰,高11.5cm,通长11cm,重259g。
    佩饰为一神兽,超现实,鹰喙、驴首、马身、鹿角、蹄足、犬尾,立于四瓣花底座之上。造型基调为驯鹿,却有17只鸟融汇在兽角、兽首及兽尾之中。兽身满饰蜗旋纹,且犬尾、鹿角也由蜗旋状的鸟首颈构成。整体造型立意清奇,构思巧妙,想象力爆棚。
    通过底座花瓣上12个可以穿绳索的孔洞推断,其下还应有一冠冕之类的主体结构,而神兽当是王冠上的一个冠饰。
    
    ▲ 鹰头金鹿冠饰(战国时期,陕北神木纳林高兔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是1972年、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西沟畔战国M2墓葬发掘出的一件黄金佩饰,长12cm,宽10.2cm,用金片锤鍱、錾刻而成。
    佩饰刻有神兽,超现实,鹰喙、驴首、马身、鹿角、蹄足、犬尾;角、鬃、尾均呈涡旋纹状,尤以角特殊,8个蜗旋纹从头部一直排列到尾部。
    佩饰边缘有钉孔若干,可能用于装饰腰带扣或剑鞘。
首页 上一页[43] 本页[44] 下一页[45] 尾页[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2-07-17 17:23:3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