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人类起源假说:破解直立行走】(连载 版权所有)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人类起源假说:破解直立行走】(连载 版权所有)[第17页]

作者:锦绣云溪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下一页[18]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接上!)——

    成图就因“二至”斜度最大,地轴延长线与太阳轴延长线成了约23.5°
    的夹角。

    地轴的这个倾斜,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中,实际是不变的,可太阳直
    射的效果在变化。北半球夏至时到达最高点在北回归线上,就是北纬
    约23.5°,冬至时达到最低点在南回归线上,就是南纬约23.5°,余之
    时候,在这两点顺时针来回往复。

    122)
    接上!)——

    122)

    上述介绍,对于理解四时八节的划分以及气候冷暖变化的基本因素与
    时间分配,会有很多帮助。再补充点“阴阳太极图”知识,来谈谈确
    定四时八节的一般方法。

    根据上北下南的认识,太极图大圆中心正上方,即为北极星的大概位
    置,就会得到一个以黄道面为大圆的球体,叫“天球”。

    待续!)——
    接上!)——

    自然,所有星星都分布在天球上。注意,在地球北半居住,就只能见
    到北半天球的星星。最显著的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分布在以北极星为中
    心的天球面上,围绕紫微垣中的北极星旋转。

    二十八宿,东方七星青龙,西方七星白虎,北方七星玄武,南方七星
    朱雀。

    待续!)——
    接上!)——

    有人看不懂天球图,好像方位搞不明白。其实,只要背靠上去头顶上
    去,一切都清楚了,相当于拓印见的是个反面。星图总是夜里对照天
    空来看,最容易明白,可以想象阴阳太极图很容易举过头顶,切实透
    明的。

    固定置透明的太极图圆心,晴空夜晚对准北极星,二分二至四个点旋
    转寻找对照天球星座二十八宿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确定一个正确位
    置,即当前的节令。

    待续!)——
    接上!)——

    也可以自己重新确定,通常确定最易测量点为冬至,即大体白天中午
    人影最长时。此时当夜对照星座,可确定一年四时八节,及其他节气
    位置。夜空中,北斗勺子星最易查找,由此定北极最为方便。

    仰视顺时针旋转,如从北极看星体在天球上转动。

    待续!)——

    接上!)——

    阳历可定,如此而已!根据星空,结合月相,可定阴历。合在一处即
    今日“农历”。农历,就是阴阳历。

    华夏对天文的理解,来源于漫长的农耕经济,有深厚的生活积淀。顾
    炎武《日知录》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
    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
    “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待续!)——
    接上!)——

    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生活离不开这些基本知识,后世之人茫然,不
    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结果。实际在父系代母之际,巫
    觋祭司都应该有这些知识了。

    权力更迭,什么时候都是大事。不然,父系代母之禅让,也不可能在
    大范围里那么顺利。

    待续!)——
    接上!)——

    天文历法还与术数有关,还与医学有关,懂了天文才能懂地理、医学。

    有了基本的天文知识,才能看懂圭表测方向、测日影,辩方正位,运
    用牵星术,作天体测量。就是后来的钟表、望远镜等,也要用到天文
    历法知识,是受到天文历法的启示,这些东西的萌芽都发生在华夏。

    待续!)——
    接上!)——

    想想这得多少万年定居在那里,认真的观察,才能传承来有这些深厚
    知识?华夏出土的古代彩陶中,有不少上面已经绘有日月星辰的图案,
    代表了古人原始的天文学观念。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大量关于天文观测的记录。甲骨上已经有了
    关于日食、月食和星辰运行的记载,甚至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这可
    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天文学资料了。

    待续!)——
    接上!)——

    商代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历,是迄今为止已知的较为完整的一部最早的
    历法。商代已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商代用干支记日,
    数字记月,每一个月又被分为三旬。

    《晋书·历志》中有一段文字可以很好的概括农历的起源,其云:

    待续!)——
    接上!)——

    “炎帝分八节而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
    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创律吕,大挠造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
    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述而着之,
    谓之《调历》。是故历法之作由来尚矣。”

    待续!)——
    接上!)——

    “炎帝分八节而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
    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创律吕,大挠造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
    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述而着之,
    谓之《调历》。

    是故历法之作由来尚矣。”

    待续!)——
    接上!)——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专司对大火星进行观测,以黄
    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
    一年春天的来临。今人难以理解的“七月流火”,在当时已经是司空
    惯见的事情了。自然,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至少是公元前2400
    年的事。

    待续!)——
    接上!)——

    据《尚书·尧典》记载,传说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
    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
    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
    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
    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222)
    接上!)——

    222)

    了解一下陶寺古观象台。临汾尧都区,据传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商
    尧陶唐氏诞生、建都之地。陶寺古观象台,就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
    城遗址,距今约4700年,是该遗址考古中的最重大发现。

    “古观象台”遗迹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
    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

    待续!)——
    接上!)——

    公元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陶寺
    古观象台,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
    米。

    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观测点通过狭缝观测塔尔山
    日出方位,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
    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

    待续!)——
    接上!)——

    请特别注意:“原址复制”!

    除了“古观象台”之外,还有“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学研究”项
    目组利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复制品测量日影的成功,是对中国
    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重要的实物例证,该考古成果被中国国家文物
    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

    待续!)——
    接上!)——

    华夏值得为此骄傲,这些是古代用建筑设施,相当于用精密仪器,来
    在晨晓时刻观察太阳的天文学研究,确定季节、节气,以指导农耕。
    惊叹之余,还是不得不指出,在理论上,这么古老成熟的结果对本文
    所说的年代,依然还是很靠后的事。

    人们知道观察设施建筑确实不易,一个天文观测台那都是耗费巨大的
    支出。

    待续!)——
    接上!)——

    所以,古人就想法用精巧的仪器来代替这些设施完成观测,这就是举
    世皆知的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
    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仪发明者是我国汉朝西汉时期的
    落下闳,汉朝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进行改进。

    待续!)——
    接上!)——

    中国现存实物最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这是一个个欧洲国家还没有
    天文台的时候,更不说高呼脱亚入欧的倭人所能想象,实物现就陈列
    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了解点浑天仪的改进。除汉武帝时洛下闳制造了浑天仪,汉宣帝时耿
    寿昌又造了浑天仪,汉和帝时崔瑗的老师贾逵更制造了黄道铜仪。

    待续!)——
    接上)——

    从汉代到北宋浑仪增加了黄道环、地平环、子午环、六合仪、白道环、
    内赤道环、赤经环等。北宋的沈括取消白道环、改变一些环的位置。
    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黄道环,并把原有的浑仪分为两个独立的仪器:简
    仪和立运仪。

    浑天仪的理论基本是“浑天说”。

    待续!)——
    接上)——

    从汉代到北宋浑仪增加了黄道环、地平环、子午环、六合仪、白道环、
    内赤道环、赤经环等。北宋的沈括取消白道环、改变一些环的位置。
    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黄道环,并把原有的浑仪分为两个独立的仪器:简
    仪和立运仪。

    浑天仪的理论基本是“浑天说”。

    待续!)——
    接上!)——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宇宙理论,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
    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
    面上。浑仪和浑象是反映浑天说的仪器,即物化的“浑天说”。

    必须指出,“天圆地方”和这里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
    如鸡中黄”不是一回事。

    待续!)——
    接上!)——

    前者说的是对天地的认识,“天圆”是指日月星辰可以置于天球之上
    来认识;“地方”,并不说地是正方的,是说大地可以运用织布的经
    纬法予以测量,可以置于方寸之间认识。后者是华夏宇宙观。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人们习惯说“天圆地方”至于习非成是了。

    待续!)——
    接上!)——

    对此人们会知道,创制历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融有深刻的科
    学知识和实践。

    如果谁在什么地高喊创制了历法,可那里连基本的历史脉络,不说如
    浑天仪一样的观测仪器,连观象台一类的天文设施都没有,你就知那
    不是谎话连篇的骗子,那就是耍流氓。

    待续!)——
    接上!)——

    西方最早的天文台,是法国在公元1667年开建,公元1671年才完工,
    相当于康熙时期。欧洲在此之前连基本的天文设施都没有,根本不可
    能建立起天文学。

    说埃及以天狼星偕日升来划分一年,道理上没有问题,可观察的专业
    性和年的感知性的要求,使之根本不可信。

    待续!)——
    接上!)——

    同时,肉眼观察根本也无法取得相对准确的数据。之前却说是利用尼
    罗河水的涨落,制定了历法。笔者以为,天狼星说法的出现是尼罗河
    水的涨落给人的疑惑太重的补充措施。

    正因为欧洲没有天文观测,明朝以后制定历法基本就估大谱的模仿华
    夏农历。

    待续!)——
    接上!)——

    又因欧洲没有华夏的季风气候,不得已把华夏农历作大的变动,搞成
    了四不像。以至于延续下来,儒略历比正常历法能相差十几天,简直
    都成了笑话。该斋戒的那一天,吃的是狗肉,怎么办?

    西方什么天文设施都没有,所以没有纪年,没有历史,那就是很正常
    的事了。

    322)
    接上!)——

    322)

    人们的常识都知道,就更不说心理学知识了,古往今来都有一种暴发
    户心理。突然暴发了,手里有点小钱,觉得世界都变小了,世界就再
    也装不下它。于是就想方设法,怎么也要证明自己家族过去阔过。

    西方最先暴发的阴国不甘心祖上没有值得后人瞻仰的遗物,本来暴发
    前就家徒四壁,什么值钱毛也没有。

    待续!)——
    接上!)——

    没有任何传统,现实又不能再造一个金字塔,因为怎么阔绰也赶不
    上拿破仑的大手笔,就伪造了一个巨石阵,花钱还不多。看看怎么
    说的:

    巨石阵又称为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
    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
    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前4000至前
    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器时代。

    待续!)——

    接上!)——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
    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

    如果确实,那里一个连钢钎都没有的地方,那么低的生产力水平下,
    还居然建设了两千年,怎么能取下每块那么50吨重的石块,还要运到
    现场?请问,当时的羊够人吃么?

    待续!)——
    接上!)——

    难不成盎克鲁·萨克逊人都装着看不到祖先日耳曼人在公元前的可怜
    么?

    继续欣赏。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学上
    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
    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
    落的方向。

    待续!)——

    接上!)——

    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
    可以算得上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伪造也不打草稿,这需要什么样
    的文化基础?

    这话让人忍俊不禁,在那一个都没有精耕农业的地方,连文字都没有
    的地方,需要知道冬至夏至么?既然就没有需要,那重大意义不全然
    是说梦话?

    虽然有亲临现场的人,发觉巨石阵那大石块,有水泥制品痕迹。

    待续!)——
    接上!)——

    特别是破损的大块处里面是另一种水泥翻造,外壳又是一种水泥制作
    而露出马脚,但反响很小。要不是看到后来泄露出来当时拍摄的吊装
    石块的照片,还根本就不会惊动世界,谁也不能相信那是近代伪造的。

    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饰,据说这话已经成为真理了。

    待续!)——

    接上!)——

    于是后来就又有了新的说法,最显著的是年代时间缩紧了一大截子,
    似乎要把现实伪造说成历史维修。

    继续欣赏。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家证实了维赛克斯原始部落在
    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不列颠岛的人类文明发祥地,正是建造巨石
    阵的维赛克斯文明推动了英伦三岛的社会进步。

    待续!)——
    接上!)——

    这话叫人吃惊得张口结舌,文明发祥地不能就这一堆石头就够了的吧?

    要说圆了,就会很委婉。其实,巨石阵并不是一次性建造完工的,它
    分了三个阶段建造。公元前28世纪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人
    们没有树立巨石,而是建造了一个能将数百人圈进去的圆形土提。

    待续!)——
    接上!)——

    土提内有56个圆形坑。古人很可能在坑内埋入了巨大的木桩。看看这
    语言,“古人很可能在坑内埋入了巨大的木桩”,这是能用“可能”
    的地方么?

    公元前20世纪后的铜器时代初期。这一次人们对巨石阵的入口部分进
    行了改造,挖掘壕沟,铺设了两条500米长的人行道,在巨石阵内侧
    树立了四座石柱,被称为“斯泰申石碑”。

    待续!)——
    接上!)——

    土提内有56个圆形坑。古人很可能在坑内埋入了巨大的木桩。看看这
    语言,“古人很可能在坑内埋入了巨大的木桩”,这是能用“可能”
    的地方么?

    公元前20世纪后的铜器时代初期。这一次人们对巨石阵的入口部分进
    行了改造,挖掘壕沟,铺设了两条500米长的人行道,在巨石阵内侧
    树立了四座石柱,被称为“斯泰申石碑”。

    待续!)——
    接上!)——

    看看,这不出现石头了么?而且是大石头,总算能满足人们的眼福了。
    公元前10世纪,日耳曼人还在欧洲平原上裸体的时候,这一次人们建
    成了有30多个石柱的外圈,并完成了所需要的扫尾工作。

    好,如果现在出现巨石阵,还是算得上古迹的,总有3000年历史么。

    待续!)——
    接上!)——

    看看,这不出现石头了么?而且是大石头,总算能满足人们的眼福了。
    公元前10世纪,日耳曼人还在欧洲平原上裸体的时候,这一次人们建
    成了有30多个石柱的外圈,并完成了所需要的扫尾工作。

    好,如果现在出现巨石阵,还是算得上古迹的,总有3000年历史么。

    待续!)——
    接上!)——

    继续欣赏。可是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发掘表明,堤内侧有多处
    墓穴。有人断定,巨石阵是上古先民用来祭祖祭神的祭祀场所。呵
    呵,说话照前不顾腚,那也是乱葬岗子怎么办?

    继续欣赏。可是有人认为巨石阵是一座古代天文台。据观测,巨石
    阵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是处在同一
    直线上的,巨石阵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最终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待续!)——
    接上!)——

    前面已经评点,此处不做赘述。

    巨石阵石环和外围壕沟,土提相配合,可以精确地了解太阳和月亮的
    12个方位,并以此观测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巨石阵与天文现
    象是如此契合,成为人们认为它是天文台的依据。一个没有农业文明
    的地方,一个无头无尾的存在,还不清楚是什么么?

    422)
    接上!)——

    422)

    欧米应该知道,不仅仅是一般人们应该的知道,中国古代有测量回
    归年用的工具,叫“圭表”。

    圭表,实际是两件的组合,即圭与表,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回归年
    用的工具。用一长度确定的立着的杆子,叫“表”,用来产生影;
    表立着的下面的水平物叫“圭”,也就是一平置的尺,上面有刻度,
    用来测量表的影子长度。

    待续!)——
    接上!)——

    原理说起来很简单,有人说根据勾股定理,日光为斜边的勾股关系。
    三者虽然成一直角三角形,笔者怎么在推导中觉得没用到勾股定理?

    如果是简单的圭表,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可行,牵扯到一个测量精度
    问题,没有精度的测量毫无意义。不明就里,为什么公知一说起西
    方远古的天文测量,就可随意。

    待续!)——
    接上!)——

    当然也应该说,在远古时代用来测量个大谱大概,够用即可,还是满
    行,不算是大问题。特别是对初出云贵川,父系代母后成为祭司的原
    雌群主来说,要求还算是绰绰有余。

    一般圭表在测量中易受大气的影响。大气会造成阳光衍射,使得杆影
    边缘总是模模糊糊的,不可能清晰,测杆影的数据总不能精确。

    待续!)——
    接上!)——

    人们也尝试着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将刻度细化,从分到厘,到毫,
    到秒。只是这些措施对降低大气影响,提高测量精度帮助不大。

    可欧洲专家那说古代埃及观察天狼星就得出一年365.25天的,值能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有这样不够精确用于测量的工具能精确测量
    出来那样的数值么?

    待续!)——
    接上!)——

    更何况,你根本想不到,他们那个时候连十进制都没有,居然能有这
    样精确的数据,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

    中国人不会止步于此精确度不够的工具,元朝郭守敬给出最后的完美
    方案。

    他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下,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象台,专门要
    测量回归年的长度,当然仍然是圭表的测量原理,观象台就是以巨大
    的圭表。

    待续!)——
    接上!)——

    和普通的圭表相比,第一个优点就是高大,测量精度相对就会提高。
    其高度是普通圭表的5倍,表高近9.64米,圭长31.19米。最最重要的
    是,郭守敬发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观测仪器,叫“景符”。

    运用景符,先在“表”上端处制有一个缺口,在顶部缺口处放置一很
    细的横梁,使阳光透过缺口可以照射到地面的“圭”上,在地面上的
    水平圭尺上就会有那一道横梁的阴影。

    待续!)——
    接上!)——

    具体的“景符”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有旋转轴的铜片,可以放在水
    平圭尺底座上上下旋转。铜片的正中有一个小孔,那道横梁的阳光阴
    影,就会投射到铜片的小孔里。

    测量操作时,将景符放在观象台的水平圭尺上,太阳光通过观象台顶
    部的缺口照射下来。

    待续!)——
    接上!)——

    然后移动景符,使表顶部缺口横梁的阴影通过景符上的小孔。利用小
    孔成像的原理,在圭尺上就会产生一个内含横梁的清晰的太阳影像。
    继续调节景符,使得横梁中分太阳影像,这时小孔成像中横梁所在的
    刻度,就是竖表的影长。

    是不是觉得,真有点神奇啊?

    待续!)——
    接上!)——

    有了精确测量工具之后,再剩下的,就是坚持长期测量。一年中影长
    最长的那一时刻,就是冬至点,两个冬至点之间的时长,就是一个回
    归年长度。就这么简单,郭守敬所测量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
    和现代测量值365.2422天高度一致。

    但人们还知道,测量点不可能在南回归线上,在北半球某位置冬至点
    不可能总在正午。

    待续!)——
    接上!)——

    有了精确测量工具之后,再剩下的,就是坚持长期测量。一年中影长
    最长的那一时刻,就是冬至点,两个冬至点之间的时长,就是一个回
    归年长度。就这么简单,郭守敬所测量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
    和现代测量值365.2422天高度一致。

    但人们还知道,测量点不可能在南回归线上,在北半球某位置冬至点
    不可能总在正午。

    待续!)——
    接上!)——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靠观测,很难得到365.2425这么一个精确的数
    值,需要数据处理。

    看到这句话“也就是说,如果单纯靠观测很难得到精确数值”,不
    知那只靠观察就能得到精确数字迷惑人们的,将作何感想?常识下,
    这显然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那就看看中国人的智慧。

    待续!)——
    接上!)——

    郭守敬需要借助一种数据处理办法,这个数据处理方法,则是南北朝
    时的祖冲之发明的。祖冲之曾经详细论述过他是如何处理数据,从而
    得到精确冬至点的。

    祖冲之说:“大明五年十月十日影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
    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强,折取其中,则中天冬至
    应在十一月三日。

    待续!)——
    接上!)——

    求其蚤(早)晚,令后二日影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
    日减,以百刻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
    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其中,“太”是古代的一个计数符
    号,是最小单位的3/4,“强”也是古代的一个计数符号,是最小单
    位的1/12。

    请注意,这里使用的是与时间有关的十二进制。由此,可以想到时
    钟的发明了。

    522)
    接上!)——

    求其蚤(早)晚,令后二日影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
    日减,以百刻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
    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其中,“太”是古代的一个计数符
    号,是最小单位的3/4,“强”也是古代的一个计数符号,是最小单
    位的1/12。

    请注意,这里使用的是与时间有关的十二进制。由此,可以想到时
    钟的发明了。

    522)
    接上!)——

    252)

    当然,运用数据处理办法,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知道冬至在
    10月10日到11月25日之间的。

    若问怎么知道的,答:那是由几百上千多少万年的观测经验;二是
    有回归线的意义可知:冬至点前后的影长变化是对称的,也即冬至
    点前一刻和后一刻影长相等。

    待续!)——
    接上!)——

    显然,第一点是以深厚的经验为前提,为缩小观察时间范围起到很大
    作用,减少了观察工作量,更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这36天的观察。

    第二点,这是对地球大尺度空间意义的深刻理解,道理已明,无需赘
    言。那么,现在来处理数据,求冬至点的准确时刻。

    待续!)——
    接上!)——

    现在就进行数据处理,有人主张在坐标系上观察。画一个平面直角坐
    标系,取第一象限,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影长,即可确定影长和时间
    的对应关系。

    设A点为10月10日,其影长为a=10.775,B点是11月25日,影长为
    b=10.8175,C点是11月26日,影长为c=10.7508长度单位一致。

    待续!)——
    接上!)——

    冬至点必然在AB之间,且假设是E点,在这一时刻,影长最长。
    D点为AB的中点(因为A是10月10日,B是11月25日,则D点可
    知,为11月3日0刻)。

    现在要求E点,则只需要算出DE长度就行了。

    因为b>c,所以在B、C之间,必然有一个A关于E的对称
    点A1,其影长a1=a。
    DE=AE-AD (1)
    AE=(AB+BA1) / 2 (2)
    AD=AB / 2 (3)
    将(2)、(3)式代入(1)式,得DE=BA1/ 2 (4)

    待续!)——
    接上!)——

    根据时段时对应原理(有人说是三角形相似性原理,不论),有
    (b-a1) / (b-c)=BA1/ BC
    所以,BA1=(b-a1) ? BC / (b-c)
    因为BC为25日至26日,即1昼夜时长,而1昼夜即为100刻
    (古代百刻制计时,一昼夜为100刻),
    因此BA1=100 (b-a) / (b-c)
    将其代入(4)式,得
    DE=50×(b-a) / (b-c)
    所以,DE=50×(10.8175-10.775) / (10.8175-10.7508)=31(刻)

    待续!)——
    接上!)——

    也就是说,大明5年的冬至点是在11月3日子时31刻。

    祖冲之发明的这个算法,成为了以后中国人求冬至点的经典算法,郭
    守敬也是采用这个算法。

    郭守敬经过自己的测量,同时采用了自祖冲之以来,他认为最精确的
    6个冬至点的数据,最后得出了回归年为365.2425天的结论。

    待续!)——
    接上!)——

    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概念:时段对应。其实,用坐标图反而使理
    解变得复杂,不如就利用冬至点前后的影长变化的对称性,在折叠线
    段上完成,相当于比例线段,还容易理解。

    这时,忍不住想问。在那一说历史就七八千年早的地,连文字数字都
    还草创,数字进制都还没有影子,甚至连数字什么样都没设定下来,
    更没有测量工具与观象台之类的设施。

    待续!)——
    接上!)-

    那些说如何有精确测量数值的地,那测量是怎么导致得到现在能看到
    的那么精确数字结果?

    其实,那只是有抄袭来的结论,什么论证测量计算过程也没有。对于
    一贯讲究科学逻辑的西方说来,这总有点遗憾吧?

    待续!)——
    接上!)——

    所以,类似的用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说法一言蔽之:“某某人的古代
    全是虚构的”,“古代某某充满是诗意的虚构。”到此,所有的一切
    都明白了。

    华夏祖先,不但暮观晚星,晨观旭日,更多的还是夜观天象。

    待续!)——
    接上!)——

    中国出土的二十八宿图距今至少已经6500年了,这是天文研究及历法
    制定的座标系,没有这个无从知道观象授时的始点,无此一切都是空
    谈。

    中国对古代天象的记录是最全面最早的,是唯一的,春秋战国时代的
    贵族坟墓穹顶就有星图。当时的恒星位置跟现在的不太一样,这个说
    明真还造不了假。

    622)
    接上!)——

    622)

    古人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但不影响对地日关系的正确理解。由
    运动的相对性,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也可以看成太阳绕着地球在
    运动。这种运动就叫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晚上仰望天空,就会觉得整个天空是一个以地球为球心的球体,日
    月星辰都镶嵌在这个球面上,围绕北极为中心做圆周运动,这个球
    体就叫做“天球”。

    待续!)——
    接上!)——

    太阳周年视运动,就是地球公转在天球上的投影。天球还有赤道,那
    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就叫“黄道”,月球在天球上的运行轨迹就
    叫“白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叫做“回归年”,即太
    阳中心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

    待续!)——

    接上!)——

    也叫太阳年,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
    间,以区分“恒星年”。

    最新资料,根据公元1980~2100年每回归年的时间长度计算1回归年
    =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根据121个回归年的
    平均值计算的结果。

    待续!)——
    接上!)——

    这是一个平均值,因固体潮汐导致的地球差异旋转之故,每个回归年
    的时间长短实际并不相等。

    回归年是编撰万年历的历法年,其时间长度是根据太阳系运行规律提
    前计算出24节气点的地球表面太阳时。

    待续!)——

    接上!)——

    譬如,公元2100年还没到来,可是那个年度的24节气历法,编撰万
    年历的时候已经提前计算出来。这里毕竟也只是普及天文学的浅显知
    识,为了降低理解难度,做粗略理解,天文概念前的“平、真”等字
    眼,都搁置一边了。

    恒星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
    期。

    待续!)——

    接上!)——

    即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
    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即天文学上使用的钟表时。其
    实,恒星之“恒”也是相对地球生命而言,说白了,就是恒星也有生
    老病死,恒星不“恒”。

    在大尺度空间误差难以察觉,这就是“恒”的意义:守时。

    待续!)——
    接上!)——

    即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
    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即天文学上使用的钟表时。其
    实,恒星之“恒”也是相对地球生命而言,说白了,就是恒星也有生
    老病死,恒星不“恒”。

    在大尺度空间误差难以察觉,这就是“恒”的意义:守时。

    待续!)——
    接上!)——

    一个恒星年等于365.25636个太阳日或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与
    回归年的不同,在于恒星年采用钟表时,实际计时用原子钟;回归年
    采用提前计算出来的太阳时。

    简言之,可以这样理解钟表时与太阳时的区别:理论上钟表时,克服
    了运转误差,就是一成不变的机械时间,如钟表一样的精准运行。

    待续!)——
    接上!)——

    太阳时在具体时间的确定上还是钟表时,在节点的确定上是变化的,
    如二十四节气在每年的历法上并不是一致。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
    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这就出现一个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约20分24秒的时间差,天文学界
    命名为“岁差”。

    待续!)——
    接上!)——

    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冬至点都要向后(西)移动,
    比回到一年前的起点要差一段微小的距离。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而
    非正球体,赤道部分较为突出,两极则稍扁,太阳和月亮对赤道突出
    部分的吸引力大,使地轴绕黄极缓慢移动。

    因而表分点沿黄道以每年50″24的速度西移,大概要26000年移动一
    周,这就是“岁差”。

    待续!)——
    接上!)——

    我国古代则以观测冬至点的移动来推求岁差。晋时虞喜注意到这些现
    象,研究了历史上冬至点的观测结果,比较实地观测,发现“尧时冬
    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即唐尧时冬至黄昏中天的星宿为昴宿,2700年后的冬至黄昏中星却
    是东壁,于是他得出结论,认为冬至点每50年西移一度。

    待续!)-
    接上!)——

    这个结果虽然比现在得到的赤道岁差,每77年差一度相差颇大,但比
    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所得出的结论每100年差1度精确得多。那没有
    推导过程,很可能是伪造出的不同。

    虞喜就此大胆地提出了“岁自为岁,天自为天”的结论,把太阳在一
    回归年内的运动与其在一恒星年中的运动区别开来,创立了岁差的概
    念。

    待续!)——
    接上!)——

    古人又称为恒星东行,或节气西退。

    南北朝时祖冲之在《大明历》中首次引入了岁差,其数值误差还较大。
    元时郭守敬在《授时历》中,采用的岁差数值是66年又八个月差一度,
    把岁差的精确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待续!)——
    接上!)——

    实际上,所谓喜帕恰斯这个人历史上本就不存在,其“岁差”内容不
    过是翻译晋朝虞喜研究的结果。

    这是西方惯常手法,借翻译磨平差距抬升地位,总会用一个不可考的
    人物且并没有具体事实可证的但有一大堆成就,来诋毁华夏先贤千辛
    万苦的实践与聪明才智。

    722)
    接上!)——

    227)

    那么,研究“岁差”的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为什么要研究岁差?

    人们知道,太阳年与恒星年的岁差,最直接可察觉的影响就是北极
    星位置的改变。所谓北极星,实际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
    并不是北极的正位。

    现阶段所指是“勾陈一”,距地球约434光年,直径约为5200万公
    里,质量略大于太阳的4倍,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
    的恒星,实际由三个天体两密一疏组成的集合。

    待续!)——
    接上!)——

    因为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自转,北极星与地轴的北部延长线非常
    接近,一般人看上去,误差可以忽略,差不多正对着地轴,所以,
    夜晚看天空觉得北极星几乎不动,且还是在头顶偏北方向,因此才
    可以指示北方。

    人们会以为,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一年四季里,会影响地球上观察北极星的位置。

    待续!)——
    接上!)——

    事实上这样的事不会发生,这是因为北极星距地球距离远远大于地球
    公转半径,地球公转带来的地轴变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于是,看到
    在天空的北极星位置好像都是在正北方不动。

    当然,这也只是人们肉眼观察不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觉得地轴一直
    指向于北极星。

    待续!)——
    接上!)——

    目前勾陈一极适合指示天球北极点,亮度够,偏差小。因为勾陈一的视
    亮度2.0等,足以担当此重责大任,其距离真正的北极点只有不到0.5°的
    偏差,几乎在视觉允许的范围之内。

    勾陈一在公元前23000年前已经担任过北极星一职,那是它最接近北极
    点的时候。

    待续!)——
    接上!)——

    当公元27800年时,勾陈一会再度成为北极星,由于它的自行运动将会
    比现在离北极点稍远一些。

    公元前3000年的北极星是天龙座的右枢,视亮度3.67等,只有勾陈一
    的1/5,就显得逊色多了,放到今天,在现今都市的光污染下几乎看不
    到。

    待续!)——
    接上!)——

    公元前12000年前,天琴座内明亮的织女星也曾担任过北极星的重任,
    但只可以看成是兼职,因为的却从未接近至北极点的5°以内,完全不
    能和勾陈一不到0.5°的偏差相比在一个水平线上。

    可它依然还会在公元14,000年将再度担任北极星这一兼职。

    待续!)——
    接上!)——

    太阳年又叫回归年,除了有太阳年和恒星年一说,它们的时间差叫
    “岁差”之外,人们还知道,同样会有“太阳日”和“恒星日”两
    个概念,它们之间会有“日差”么?

    以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叫做
    恒星日。

    待续!)——

    接上!)——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简单的说,恒
    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叫
    做一个太阳日,即一昼夜。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一个太阳日,地
    球要自转就需要24小时。

    待续!)-
    接上!)——

    显然可以看出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刚好抵消掉一个太阳日。对地
    球而言,平年有366个恒星日,365个太阳日;闰年有367个恒星日,
    有366个太阳日。这也会带来理解的困难。

    两者放在一起,换个说法理解。实际上一个恒星日,即地球自转一
    周为23小时56分4秒,或说相对于某个恒星是每23小时56分4秒转
    了一圈,是地球自转一圈360度的时间。

    待续!)——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下一页[18]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27:2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