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第5页]

作者:史海寻宝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问题(3)我们看看《三国志*袁术传》的记载:
    为了使这个帖子符合大众口味,文言文已经翻译过了。

    袁术先为吕布所败,又被曹军打垮,带着少数残兵败将投奔占据灊山(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旧部雷薄和陈兰,二人拒绝接纳他。袁术内心忧虑不知投向何处。后来他想把他的皇帝称号送给袁绍,投奔在青州的侄子袁谭,结果在路途中发病身亡(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六月。
    魏书曰:术归帝号于绍曰:“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加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续绝命救已灭乎?”绍阴然之。
    吴书曰: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觽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黙上,叹息良久,乃大箢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黙下,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死后,妻子儿女依附于老部下庐江太守刘勋。孙策打败刘勋后,又把他们一并带往江东。袁术女儿被选入孙权后宫,儿子袁耀在东吴做过郎中官职,袁耀的女儿又嫁给了孙权儿子孙奋(如此复杂的关系)。
    可见,魏书和吴书记载的是袁术死亡于公元199年6月,当时的天气不能不说炎热,袁术索要的“蜜水”与这个季节是吻合的,口渴啊!这也与三国演义上诸多事件吻合:公元198年10月,下邳吕布被杀。刘备俩老婆留在徐州,自己去了曹营。199年5月份,青梅成熟的季节,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才有可能,而且曹操回忆到198年3-5月他与张绣的第二次战争,也是吻合的。199年5月左右,刘备、朱灵、路昭大军出发拦截袁术,结果袁术6月份病死了。1月行进880里这样的进军速度也是正常的,因为步兵平均每天20公里就不错了,这样刘备也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搞定车胄的事情。
    也与后面的事件吻合:曹操和袁绍在黎阳一带相持3个月派刘岱、王忠牵制刘备,199年11月张绣投降,200年1月曹操搞定刘备,不紧不慢的行军速度。

    可是,《三国志·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
    (公元199年)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十二月,公军官渡。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会术病死。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于公曰:“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公元200年)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
    可见,陈寿在叙述这个事件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而是把曹操的事情说完,才开始叙述袁术。给我们的印象,好像是【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必须发生在【十二月,公军官渡】之后一样。事实上,【袁术自败于陈】可能就是三国演义上说的大概在公元199年的5月份。而袁绍消灭公孙瓒的战争,史书上说是197-199年,很可能是199年5月份之前就完成攻陷易京楼的任务的。袁绍修整了三个月,到了秋八月的时候,开始与曹操对峙于黎阳津了。
    关于颜良的死因:“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被放入除毛宗岗本外的各古本赞诗中,除黄正甫本只有赞诗外,嘉靖本和汤宾尹本,余象斗本,朱鼎臣本皆有文字说明,朱本和余本似乎非为小字,其余两个版本为小字,文字为【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斩于马下。】
    而在颜良被杀之前,各版本皆有颜良想要问话的描述,毛本为“方欲问时”,黄本和汤本、朱本为“却欲问之”,嘉靖本为“恰欲问之”。甚至在古典戏曲《白马坡》中亦有颜良出战前刘备与颜良谈话的情节,可见在罗贯中原意的《三国演义》中颜良之死是由于刘备嘱托而不做准备从而被杀。

    然而,从宏观方面看,曹营的第二谋士荀攸果然不简单。这一招声东击西,被袁绍理解成围魏救赵了。
    沮授说的“颜良不可独任”,指的是渡过白马津的三个人必须一起作战,惇于琼和郭图是不能离开颜良去支援延津(一说是汲县)的,并不是刚出征的时候这么说。
    至于刘备是否出征前警告过颜良,从各种版本来看,是有这种事件发生的。但是并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荀攸的聪明决策,二是仰攻“白马坡”这种较高的位置。但是,解释了半天还是没有说道颜良和关羽究竟谁的个人武艺更强。
    我想说,要不是仰攻的因素,颜良可能同时抗衡张辽和关羽两个人的。

    我们看看三国演义的描述:
    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实际上就是1.5万人,即3个营的兵力,三国演义喜欢把人数夸大十倍,如果全书是这样,那也比较好办,纷纷缩小为1/10就可以了)。

    全部去不是把握更大吗?为什么要【分三队而行】?这和我们现在的想法不一样。在冷兵器时代,你如果纯粹是骑兵,固然每天能达到200里的进军速度,像官渡到滑县300里左右,最多两天就到了,只要太守刘延不是那么软柿子,守住白马津没问题。但是,要跑得快,就得抛弃辎重、粮食,没有战争的可持续性可言。如果纯粹是步兵,每天40里,光进军就得一星期多,跟不上的。颜良这种将领,即使一半渡河,刘延可能也扛不住。所以,分成三队就是让最快的马军先到,看能不能捡个大便宜。如果战事胶着,第二队第三队的运输队就上来了,大家拼粮食、找战机。

    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

    颜良所在的地势较低,这是一个劣势。但是,曹操还是对颜良的布阵能力吃惊了。这就说明袁绍自信满满地说“吾之大将,非汝等可料也!”并非虚言:颜良的武艺极高,而且很可能也是一名知兵法的“良”将。

    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

    先消耗非嫡系的、投靠过来的吕布旧将去试探,曹操和他们没那么多感情的。
    颜良的“横刀”说明是一种守势,根本没把宋宪放在眼里。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庞德见了关平是“横刀来迎”,结果30合不分胜负;而见了关羽是“抡刀来迎”,结果是80合不分胜负。许多人就认为庞德=关平=关羽,结论是关平=关羽。这是不恰当的,一抡一横,这种微小的差别,还是需要注意的。颜良的【大喝一声】,是一种气势上的先声夺人,用了三合,杀了宋宪。

    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

    魏续的出战,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不要命了?我再找找原因。
    这一次,两个人的发声倒了过来:魏续是【大骂】,而颜良成了【更不打话】。原因是,魏续确实畏惧了,希望用骂声激怒颜良,再找机会。但颜良已经深知这些吕布部将的能耐,不再先声夺人了,只一刀,吃盒饭吧。

    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徐晃和张郃都是五子良将,但是徐晃的武艺是略高于张郃的。以赵云为参照,乌林火战之后,【操命徐晃、张郃双抵赵云】,就说明曹操对徐晃的信任度较高;而汉中之战时,同样是赵云,【张郃、徐晃胆战心惊,不敢迎敌】,就说明张郃的心理素质和惊慌失措,严重影响了徐晃的发挥。
    那么,马超用了20回合打败张郃,颜良用了20回合打败徐晃,这样一参比,颜良的武艺高于马超就是显然的了。
    再看看颜良和吕布的对比:(1)第11回,【原来吕布自遭李、郭之乱,逃出武关,去投袁术;术怪吕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纳。投袁绍,绍纳之,与布共破张燕于常山。布自以为得志,傲慢袁绍手下将士。绍欲杀之。布乃去投张杨,杨纳之。】;(2)第13回,吕布败走定陶,【绍遂遣颜良将兵五万,往助曹操。细作探知这个消息,飞报吕布。布大惊,与陈宫商议。】。这已经说的很明确了,颜良是远胜吕布的。
    你想想,吕布傲慢的【袁绍手下将士】会是谁呢?为什么一听说袁绍【欲杀之】就慌不择路地逃跑了?要不是颜良、文丑,其他人怎么能吓走吕布?第二次是吕布听说颜良带兵来了,又是狂奔疾驰的行为,只不过投奔的对象由张扬变成了刘备而已。如果第二次是被曹操弄成惊弓之鸟了,那第一次呢?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前已述及三国个人武艺最高的五位勇将中的许褚、典韦,这里出现了颜良,再后面还有一个文丑,一个庞德。如果非要在这5个人中继续分出高下,颜良、文丑可能和典韦相当,但显然比许褚强一些。
    由于我对三国志的阅读出现了偏差,导致上述事件的时间线出现了紊乱,从而产生了200年1月发生了8件大事的错觉。因此,上述有关徐州闪击战的分析,贾诩投降原因的分析,袁绍的“快打派”和“慢打派”决策的优劣分析,便出现了严重的漏洞。现重新从199年4月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开始解析。
    其实,犯错误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例如,在号称最真实记载三国历史的天涯论坛著作“三国本义”中,也声称官渡是“汴水”南岸的小镇。可是,你可以说官渡是黄河南岸的小镇(1855年之后),也可以说汴水南岸的小镇(605年到1855年),也可以说是南济水南岸的小镇,但分析200年的官渡之战时,只能说是南济水边上的军事要地。
    现给出这些关键事件的时间线:
    198年10月,曹操开始东征吕布;
    198年10月至198年11月,曹、刘联军遭到高顺、张辽在小沛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前者获胜,肃清除了徐州治所下邳之外的吕布残敌;
    198年12月至199年2月7日(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围困下邳,最终将吕布军三巨头吕布、陈宫和高顺斩首。
    大约199年3月1日(按照下邳和许昌距离440公里/行军速度每天20公里=22天算出),曹操处理徐州交割任务,带领军队回到许昌,刘备的夫人们留在了小沛;
    199年3月到4月,曹操免杨彪太尉官职,杀赵彦,表奏袁绍为“太尉”,自己为大将军。但袁绍强烈不满,于是曹操奏袁绍为“大将军”,自己为“司空”。
    199年4月,程昱建议曹操像齐桓公一样纠集诸侯会盟,共伐不臣。但曹操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于是有了许田围猎事件。【关羽要杀曹操,不是当场表现出的举动,而是私下里对刘备说的,原因是关羽对曹操攻陷下邳时承诺将秦宜禄的夫人赐予他的事情食言背信】。曹操说的“春搜夏苗,秋狝冬狩”,是不符合此时的季节的。但后面的“今四海扰攘之时”就解释了这一矛盾:乱世时春天也是可以打猎的,并且三国时代气温酷寒,春天也和冬天差别不大,见前文。
    199年5月中旬,青梅成熟的季节,曹操和刘备讨论英雄人物。此时,袁绍彻底击败公孙瓒,袁术想要通过下邳(不是现徐州)与掌控青州的袁绍大儿子袁谭会师。
    199年5-6月,刘备、朱灵(可能没有路昭)带领军队阻截袁术,但尚未到达下邳,袁术于6月(准确日子历史未记载)病死。于是,朱灵带着军队回到许昌,但刘备拒绝回去【军队没有被留下,朱灵的性格是宁肯死,也不会让刘备捡这个便宜的】。刘备袭击下邳的车胄,公开叛变曹操。
    199年6-8月,曹操对袁绍领地实施佯攻(李典、于禁从河上假装要进军并州,臧霸带领军队打算进攻袁谭的青州地区,曹操自己带着大军进军黄河古河道最重要的渡口突出部——黎阳津),袁绍谨慎防御,双方相持到10月,曹操视察官渡阵地,留曹仁据守。
    【是曹操主动挑起的紧张局势】
    199年11月,袁绍、曹操均为了争取张绣的支持而派出使者,结果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投降曹操。同时曹操派刘岱、王忠打击越来越壮大的刘备(纠集了3万多人的力量),但不能取胜。
    200年1月,衣带诏事件发生,董承被诛杀,曹操亲征徐州,在小沛击败刘备和张飞,生擒刘备部将夏侯博。然后到下邳擒关羽,俘虏了刘备的老婆们,带回许昌。
    200年2-4月,颜良从黎阳津渡河,围困黎阳对面的白马城的刘延(因为不拔除这个钉子,即使占领渡口,仍然不安全)。曹操以荀攸的声西击东之计,派遣主将张辽、副将关羽,杀颜良,解白马之围,并掩护白马城的老百姓沿着黄河西撤。在延津的汲县渡口,所剩600骑兵与文丑的6000骑兵遭遇,以饵敌之计斩文丑。
    200年7月,袁军与曹军分别占据南济水两岸的阳武和官渡,相持。
    200年10月,乌巢烧粮,袁绍溃败。
    201年,仓亭之战。
    202年,袁绍病死。

    但史书记载的吕布死亡的时间是“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如何到了百度百科上被换算成了“199年2月7日”,就不明白了,即使有闰月,也不至于跨这么大的年份。
    但也不可能是198年12月7日,因为曹操出征是10月份,下邳城被围困了3个月,即使忽略高顺和张辽的抵抗,也已经到了199年了。这个还真的不清楚。
    问题导向的思考:
    (1)刘备为什么说袁术“兵粮足备”的谎言?袁术欲北上与袁谭会师的消息,是曹操的暗探打听到的,又怎么会不知道袁术粮食的匮乏(死亡时只有30斛麸皮了)。【注:袁术最终尚余3万兵力,袁术死后投奔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击败刘勋,袁术的兵力遗产最终归了孙策】。
    (2)曹操的笑声问题:曹操评论袁术、袁绍时“笑”,评论刘表、孙策、刘璋时不笑,评价“张绣、张鲁、韩遂”时鼓掌大笑。在这种笑与不笑中,曹操心里的真实评价是什么呢?
    (3)刘表的“虚名无实”评价完了,是孙策的“藉父之名”,是不是就是曹操认可了孙策的“有实”?
    (4)刘备为什么不列举曹操和马腾?刘备是否认可曹操是英雄呢?
    (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句千古难题到底怎么解?
    (1)袁术的评价问题
    刘备首先列举出袁术,是“由近及远”的潜意识:因为他对袁术最为了解。
    既然曹操让他列举“当世英雄”,董卓、皇甫嵩、朱儁、卢植、李傕、郭汜、吕布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了,而周瑜、孙权等等尚未进入视野。
    之所以刘备认为袁术英雄,不是孔令堃先生说的“袁术是土豪,类似于挖煤的老板”,而是刘备对袁术的军力,始终是忌惮的。
    这是因为,刘备从来就没有打赢过袁术。除了罗贯中虚构了一场“血流成渠”的战役,刘备和袁术于公元196年5月份,打了一场单挑仗,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后来虽然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群殴袁术,但寿春之役显然曹军17万(缩小10倍吧,1.7万)才是主力。
    刘备那次失败的原因,是吕布从小沛进军下邳,抄了刘备的老窝。于是刘备和吕布更换了领地,刘备一失老婆。
    第二次,吕布想彻底将刘备撅出徐州,再次打击小沛的刘备。刘备二失老婆,投靠曹操。但曹操正酝酿与张绣的战争,劝和二人,刘备继续留小沛,帮助曹操拒吕布。
    吕布第三次打击刘备,派的是高顺、张辽,刘备三失老婆,求援曹操;于是曹操东征,斩吕布。
    可见,吕布才是刘备从196年到198年,这两年中最忌惮的人,但这时吕布已经死了。
    吕布每次都是“掳其妻妾军资”,就可见甘夫人和糜夫人的富裕水平了。
    刘备之所以痛失3次老婆(这次随着曹操到许昌,是第4次了),是因为吕布的老婆们太厉害了,尤其是貂蝉。
    我前面分析过,貂蝉对军事政治的综合掌控能力,可能是优于纯军事决策的陈宫的。
    这就像亚历山大可以想到挥剑直接砍断绳索解套,而其他人只能望绳兴叹一样。这些解绳的人,就只有一条思路,他们不能说能力不强,只是一辈子的职业,使他们只有解绳的思路。
    除了这个死了的吕布,很显然在刘备的思想中,曾经对他威胁最大的,就只剩下袁术了。但刘备并不认为袁术打败自己是个人能力强,而是战争四要素太多,“兵粮足备”。刘备没有说是“兵精粮足”,这个评价是中肯的。因为,自从孙策背叛,自从结婚吕布失败,袁术的确缺乏一个优秀的先锋大将的。
    “袁术的粮食多”,包括张昭在内的许多人,都说这样的谎言。
    如果张昭这么说,是为了劝解孙策隔岸观火,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攻陷寿春的时候,曹操也是亲眼见到了袁术粮食并不多的。刘备怎么能当着曹操的面说谎呢?
    这可能是相对的,相比较公孙瓒而言,袁术、袁绍、曹操三个人占据的地盘,确实粮食是相对多一点。因为公孙瓒最终也灭于“粮”的严重不足。否则他就不会用“兵力防卫”为名,大量征集民间的粮食于易京楼了。
    另外,刘备对安徽、江西一带气候把握不足,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因为他已经离开徐州郡2-3个月了。
    而
    而曹操说的“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可能就意味着他对袁术的遗传性呕血疾病,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
    刘备第二个列举的是袁绍,因为在以前董卓的评价中,也是“二袁、刘表和孙坚”。现在孙坚已经死了,袁术列举完了,自然就是袁绍和刘表了。刘备没有故意掩饰的意思,他说的都是大实话,是心里确实认为这些人是英雄的。
    刘备认为,袁术的优势是战争要素的物质基础,而袁绍的优势是人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
    但是,曹操认为“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人才多,但是个人能力却不行。须知曹操“干大事而惜身”这一评价并不中肯,因为主帅未必需要像孙策这个当时并不成熟的将军一样总是做前锋。“见小利而忘命”,则可能有这一点因素,否则文丑后来的6000骑兵,也不至于疯抢战略物资而被区区600骑兵的乱军所杀了。
    相应的,刘备就列举了刘表这个个人能力较强的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曾经十分强大的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击毙)、袁术(断粮道,迫使袁术从南阳迁都寿春)、张济(在邓州被刘表领域的普通百姓射杀)都栽倒在刘表的地盘上。刘表又善于安抚,用投降的敌军武装到牙齿。再加上刘表的“郊祀”比拟天子。确实是和袁绍一样难缠的诸侯了。
    但曹操认为刘表是“虚名无实”。这也是不公平的评价,因为,就像现在用高工资鼓励人们到西藏工作但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去一样:刘表的力量已经延伸到了应该占据的地盘的边界上!至于一统天下,傻子也知道时机不成熟的。
    所以刘备就列举“有实”的孙策,但曹操又说孙策“藉父之名”。
    刘璋深知自己的地理优势,但曹操又说他是“守户之犬”,很无奈的,人家就是不进攻,你能奈何?
    刘备将张绣、张鲁、韩遂并列列举,并说“等辈”,就说明刘备也是不认可这些人的。于是就听到了曹操的“鼓掌大笑”。
    因此,就是第二个问题:
    (2)曹操的“笑”与“不笑”,隐藏着什么密码?
    按照他自己的定义,“胸有大志、腹有良谋”,可以认为刘表、刘璋、张鲁、韩遂之所以被排除,是因为没有取天下的大志。
    张绣被排除,不能说是“腹无良谋”了。因为张绣有一个重量级的谋士贾诩,但谋士能力不等于个人能力。
    孙策和袁绍,不能说“胸无大志”了,但是袁绍谋士虽多,也不是个人能力。辅助孙策的张昭和周瑜,尚未充分发挥出“良谋”。
    总之,曹操笑的很诡异,无法从他的笑与不笑判断出真实的想法的。但是,他故意贬低这些人的意图,是很明显的。问题(3)和(4)不再解释。曹操很显然是认可刘表、孙策为英雄的,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否定孙策和刘表的理由,别人都是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理由。
    刘备不列举公孙瓒和马腾,前者是历史上的一个团队的,后者是三国演义上虚构的一个团队的。
    (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4个原因:
    a. 诈。与前面“在家做得好大事”‘能升能隐、能大能小’的说法呼应;
    b. 激励。和汉献帝密谋,抬高刘备的辈分,成为和董承一样举足轻重的皇族,组织“王霸之事”,试图纠合诸侯,和平平定天下;
    c. 骄傲。自己刚刚平定了吕布,但是刘备就是不列举他,最终得意洋洋地说出了自己,顺便带出了正在喝酒的刘备。
    d. 真实评价。确实认为刘备不但是英雄,而且排名是在自己前面的大英雄。
    三国志也记载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认为,上述a、b、c、d四项都不容易排除。
    因为已经“酒至半酣”了,曹操在自己的领地吹吹牛皮,让别人恭维一番,也是情理中的事(c不能排除)。又正因为“酒至半酣”,神经半麻痹状态,衣带诏又是曹操和汉献帝故意制作的(之所以曹操迟迟未发作,直到200年1月。是因为“义状”这个关键证据还没有找到),通过察言观色诈一下刘备,也是有可能的(a不能排除)。
    第四点d,可能是拿着结果来推测原因了:毕竟刘备后来当了两年的复辟皇帝。
    我认为,最可能的原因还是b。因为,刘表的“郊祀”、袁绍对“太尉”一职的不满,纷纷是近阶段发生的事情。

    《三国志·卷十》:彧劝太祖曰:.....【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

    看见了没,荀彧建议是曹操奉迎天子以从民望,人家从开始就想的是让曹操作伊尹,扶大汉于将倾。
    前面也已经分析过,程昱不可能在四处挨打的袁术的前车之鉴背景下,建议曹操称帝,他说的“王霸之事”,很显然就是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
    如今,袁绍和刘表的表现,民间的战乱疾苦,曹操四面受敌的困局,迫使曹操树立一个像刘晔那样的、能够代表皇族的人物,去四处游说一下各路诸侯们,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c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那就是不仅从辈分上拔高刘备,而且从胆量上拔高刘备,为刘备壮胆。
    得到汉献帝“认叔”,紧接着就是得到曹操“认英雄”,再加上曹营的顶尖谋士们普遍认可“王霸之事”的重要性,不出意外,曹操是打算利用刘备的身份,组织各路诸侯的会盟的。
    前文已述及袁绍慢打派沮授和田丰的话,以及快打派郭图和审配的话,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袁绍是什么意见呢?虽然他说的是“二人(许攸、荀谌)所见,正合我心。”但事实上不是如此。
    袁绍已经拥有11万的军队,战马一万匹(吕布当时是3000人,战马400匹),很强大的力量了。但是他两派的意见其实都没有采纳。
    虽然,曹军已经开始命李典、于禁在河上挑衅,臧霸进军北海、齐,曹操大军在进入黄河渡口黎阳,但袁绍很冷静。从8月到10月,他都在严密防范曹军的入侵。
    因为,他并没有把握快速制胜,军队一旦渡过黎阳,在黄河-济河之间的狭小区域,很难展开的,但也决不会允许曹军渡河。他在等待使者到张绣处的谈判结果,并且等待着刘备和曹操的火并。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形成平衡版的“黄河长江演义”,对双方都有好处。袁绍的后方已经完全稳定,公孙瓒已经被灭。后来我们看到,曹操直到公元208年才彻底平定河北。因为即使袁绍死了,袁谭和袁尚等在北方仍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他在“候许昌有隙”。
    他之所以找陈琳写了一篇非常糟糕的檄文,并且亲自过目之后到处张贴,无非是激怒曹操而已。城,可以诱敌;黄河,当然可以诱敌。
    不幸的是,贾诩是绝对忠于汉献帝的。
    贾诩之所以在前期对汉献帝是绝对忠心的(只是在形式上没有那么明显),是因为:
    (1)很显然,汉献帝总是希望自己的政权能够扎根于强者的手中。因为,与强者如董卓、李傕、郭汜、曹操联合,固然要耐受强人的专权,但不至于被其他诸侯团灭掉。董卓活着的时候,贾诩作为李辅的部将,插不上话的。公元192年4月22日,董卓被杀之后,长安陷入王允和吕布的残暴统治之下,不用分析也知道,汉献帝并不喜欢王允、杨彪等这样的官员。于是,秘密联络贾诩,召集即将解散的董卓飞熊军旧部,杀进长安勤王。贾诩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2)为了巩固长安政权,樊稠建议“赚诸侯入关,去其羽翼”。很显然毫无节操的马腾和毫无节操的韩遂,并不是皇帝的羽翼,而是说这是长安政权的主要威胁。而这时候能赚进来的,无非就是兰州的韩遂和眉县的马腾,其他诸侯你用八抬大轿也邀请不来的。为了实现一网打尽,贾诩和李傕指挥了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
    (3)李傕和郭汜虽然执政方面并无偏差,但两个人权力差别不大,引起了严重的内耗。汉献帝最信赖的仍然不是朱儁和杨彪,反而是厌恶杨彪这个官瘾奇大的人的。汉献帝想联合强者曹操,是贾诩按照汉献帝的旨意,劝退羌、胡数千人,削弱了李傕,有利于走脱并东迁洛阳。
    (4)贾诩保护了汉献帝周围一些官员,保证了东迁的成功。
    (5)回到曹操的怀抱之后,满怀希望的汉献帝,却看到了自己成为曹操大肆封赏官员的工具。于是,他想到了在诸侯中实力排名第三、又是正宗皇族的刘表。贾诩、张绣军团这么弱小的势力能去“夺驾”,很显然不是他们想找死,是刘表指示的。而刘表的指示,可能是贾诩劝说的。而贾诩的劝说,很可能是汉献帝秘密指示的。
    (6)后来形势倒过来了,刘表郊祀比拟天子,汉献帝极为不满,但碍于皇家的脸面,也只得作罢。而曹操却始终盘算着能否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平天下,这时并没打算对汉献帝怎么样。于是,贾诩说服张绣投降曹操而不是袁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唯一的障碍,可能是先附后叛的刘备,会不会引起曹操的高度警惕的问题。但前来劝降的刘晔,陈说曹操的【盛德】说了一晚上,并且是先见这个汉献帝最得力的外援——贾诩,也就消除了这个障碍了。
    我们可以想象:不是袁绍派来的使者无名,也不是派的晚,也不是张绣远隔着袁绍不可能相从,也不是陈琳檄文虚情假意的联络,而是贾诩实实在在是为了汉献帝服务的。
    有人可能会说,贾诩这个毒谋士,乱了汉献帝的长安,怎么会是忠于汉献帝的?贾诩自己为自己谋划了许多利益,怎么会是忠于汉献帝的?要知道,哪一场战争都会造成内乱。而哪一场胜利都会连带着封赏。
    三国志记载的不是荀彧的四胜说,也不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说,而是贾诩的“四胜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后来曹操征服马超、韩遂,是贾诩弄的离间计。再后来曹丕的五路伐蜀和三路伐吴,纷纷失败,也是没有听贾诩的意见,曹丕对年轻后起之秀司马懿过分信任所致。
    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并列成传,说:【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就可见,程昱和郭嘉,是远不如上述3个人的。
    张良是谁?是武帝庙(原来的武帝庙是姜子牙首领,不是关羽)唯一配坐姜子牙身边的人物,诸多名将都是姜子牙和张良统领的啊!
    汉献帝需要贾诩,曹操也需要贾诩,汉献帝和曹操又唱双簧,袁绍和曹操的这场使者之争,结局就是明显的了。袁绍派谁去也成功不了的。
    刘备为什么要离开曹操呢?
    以前分析过下述原因:(1)占领徐州;(2)套取曹操的军队;(3)截击袁术;(4)为二袁的徐州大会师助力;(5)害怕“义状”败露。
    以前我们否定了第一点:独霸徐州。这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是拿着结果来说事的,即曹操于200年1月进军徐州,没那么大的阻碍就拿下了。
    事实上,在当时刘备的心里,未必能够考虑到他会如此不堪一击。因为,刘备也有三张牌:
    一是“刘皇叔”这个xuewei证。虽然在许昌,明眼人一下就能计算出这个辈分漏洞,但徐州老百姓就不一定了,这和刘备被刘焉认为“侄子”之后的跳槽,是一样的道理。而这个xuewei证,也的确为刘备带来了很大的“天时”优势,后来的“刘表认弟”事件,就不能认为是刘备占了刘表的光,而是刘表占了刘备的光了。历史记载,朱灵的军队没有被扣下,但刘备迅速在徐州招募了三万多人的力量。这固然一部分原因是刘备经营徐州多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更重要的就是“皇叔”效应。否则像糜家的财力如此雄厚,这些人为什么最初没有来参加刘备的军队呢?
    二是三国演义上已经写的:袁、曹之战即将爆发,也可能会导致曹操无力东顾,在徐州留下一个防卫真空区;
    三是从200年2月7日(权且按照百度百科时间表),刘备随着曹军回到许昌,孙乾没有去,甘、糜夫人也没有随着去,陈登没有去。走时,曹操给出的理由是【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受爵后回来】。如今3个多月了。再不回来,徐州士大夫阶层深知两位夫人,就会产生“刘备已被软禁”的印象。无论如何得赶紧把握机会了。书上写道【玄德兵至徐州(实际上是下邳),刺史车胄出迎。公宴毕,孙乾、糜竺等都来参见。玄德回家探视老小,一面差人探听袁术】。看见了吧?先见曹军徐州代表是第一位的,否则朱灵就会怀疑;然后,是当时刘备最倚重的谋士孙乾和大财主、大舅子糜竺;再然后才是回家与两位老婆,最后才是【差人探听袁术】这件最重要的。公宴过程中也可以差人去探听吧?这就说明:向老部下们证实一下自己没有被软禁,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刘备是有独霸徐州的机会的。
    而套取军队,没有这回事。朱灵路昭、刘岱王忠两支部队都没有被套走。曹操后来反感朱灵的原因,主要是前有车胄,后有朱灵路昭,居然让刘备在这些周围全是曹军的氛围中,把车胄杀了!如此战略要地,曹操能交给这个外姓去把守,想必即使不如五子良将,朱灵、李典,也大致和蔡阳在一个层次上。
    截击袁术我们以前分析过了,没有的事,袁术是病死的。而且,曹操给他的人马(事实上是3个营,5000人左右),也不足以抵抗袁术。袁术即使死了,手头还有3万多人!这些人的归宿有两种说法:一是杨弘和张勋打算带着他们投靠孙策,被庐江太守刘勋截下,后来孙策征服刘勋,人马归了孙策;另一种说法是,杨弘和张勋打算投靠袁术老部下刘勋,结果被孙策征服了,这些人就不得不归入孙策门下。第二种可能性大一点,因为袁术活着时孙策和袁术已不共戴天。而第一种说法可能是为了美化孙策。
    但是第三点和第四点的矛盾做法,“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的刘备却是可以自由选择。需要审时度势,【差人探听】一下。袁术强就走路线4,袁术弱就走路线3,反正现在袁术帝号也不想要了,不再是合作障碍;而且,汉献帝的老爸汉灵帝,也是当时临时从河间过继过来的,具有“刘皇叔”身份的刘备,也大可宣扬自己的血统,比汉献帝还要正宗。
    至于“义状”,当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了。这种事情,董承让大家签名干什么呢?不敢公布出去,自己天天盯着这些名字发呆吗?如果说,是为了拿着皇帝的名义聚拢人才,但不是有诏书吗?如果是让后继者明白自己并不是很弱小,可是董承又设定了人数上限【10义】。
    不管怎么说,刘备到徐州的原因归纳为:逃避危险,安抚旧部,另觅机会,伺机而动。
    那么,曹操怎么会放刘备去徐州呢?
    满宠说【若二人(袁绍和袁术)协力,急难收复】。袁绍、袁谭、袁术、刘表、孙策,这个大的圈子一旦形成,就是很恐怖的事情。不管派谁去,总之得有人去的。
    曹操麻痹大意了吗?即使排除帝王和谋士眼光上的差异,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程昱没有和刘备喝酒,就看出了问题。曹操与刘备喝了不止一场酒了,能看不出来?再说,【次日奏帝,即便兴兵】就说明曹操思考了整整一晚上了,应当是深思熟虑过了。
    那么,曹操后悔了吗?的确后悔了,因为三国志明明白白说曹操后悔了。
    可是,曹操和许褚象征性地追了一下,就【何可复悔】了。
    那就在逻辑上解释不通了:曹操在喝酒的时候,已经认可了刘备的“英雄”,曹操认识到了徐州的重要性,但是在人选上举棋不定。最终宁肯后悔也要这么做?
    那是什么原因呢?他要给刘备机会。
    书上写道,刘备第一次投靠曹操的时候【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第二次投靠的时候,【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这次不仅和汉献帝合谋使其认为“刘皇叔”,而且在喝酒的时候将他认作“英雄”,已经给足可刘备面子。
    在曹营中,降将是非常多的。但曹操以恩遇之,海纳百川的姿态,这些降将们后来许多帮助曹操立了大功。来自杨奉的徐晃,来自吕布军团的张辽,来自马超军团的庞德,来自袁绍军团的张郃,纷纷立下了比较大的功劳。如果你不信任这些降将们,那就剥离的只剩下诸夏侯、诸曹、于禁、乐进和李典了。
    但是,曹操的厚遇,不是让你吃白饭的,而是需要干活的。曹操也许会让后来的关羽吃白饭,那是敬重他的为人,但是曹操未必会让刘备吃白饭。
    我们不能认为,曹操对刘备是没有丝毫怀疑的,上面分析过,他观察刘备的时间,远比程昱和郭嘉更长。尽管如此,曹操还是让刘备这个“左将军”到徐州试试看。一个降将,你如果已经给了他足够的待遇,但是不肯给予一次机会,老是怀疑怀疑的,怎么看得出这个人的真面目呢?他天天种菜掩饰,天天喝酒时保留七分,也没一点能帮上自己的忙,人品又值得怀疑,那当初干嘛要厚遇他呢?
    因此,曹操的决定可以称为“赌”。在许昌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天天养着不干活,又没什么利用价值,那就不如赌一把:让他到徐州试试。一来,徐州这个地方的地理形势刘备最清楚;二来,张飞、关羽和刘备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独立团,而曹营中还抽不出一个这样紧密无间的组合;第三,刘备的【无事消遣耳】,也和在刘表处的喟叹一样,曹操不派他去一次,会让这个新团队认为,在曹营里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而偏偏王允、董承、杨彪那样的小康生活,曹操眼里的“英雄”刘备是耐不住这个寂寞的。
    最后一个原因是,曹操要换个环境和条件,深入地观察:有刘备在的情况下,刘备在干什么?董承在干什么?没有刘备在的情况下,刘备又会干什么?董承又会干什么?
    这可以归纳为和三国演义完全相反的一句话:宁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非常之人,成非常之功。既然刘备在这里的待遇,是降将张辽、徐晃等远远赶不上的待遇,那截击袁术这样重要的任务,理论上讲最好的人选就是刘备去。你吃的饭比别人多,凭什么干活比别人少?
    至于后来的称帝,曹操不能看到几十年后的事情,而此时的刘备,也未必就能看到自己未来居然能混得那么大。至于风险,并不是曹操看不到,而是这个风险,他能够承受。后来的沮授等等城府浅显,盗马投袁,被曹操杀了。而刘备的城府如此之深,曹操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对手了。高处不胜寒的曹操,故意留给刘备这个机会,自己也好观察一番。既然曹操自认为是英雄,怎么会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呢?
    袁术的能力曹操见识过,也许他担心的并不是满宠说的“若二袁协力,急难收复”,而是袁绍突然拿着这个送上门来的玉玺,称帝了!三国志记载了袁术写给袁绍的信【「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加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续绝命救已灭乎?」】
    绍阴然之。就是袁绍私下里认为袁术说得对,他也想称帝。没有后顾之忧的袁绍如果在河北称帝了,和袁术的寿春称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因为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见前文)。【极难收复】的,是称帝后与许昌政权分庭抗礼的袁绍啊!
    更正第413楼: 三是从200(改为“199”)年2月7日(权且按照百度百科时间表),刘备随着曹军回到许昌。。。
    袁术是怎么病死的?
    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和袁术兄弟的死法,竟然是非常相似的。比较一下下面的情节:
    21回: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31回:且说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32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绍但以手指而不能言……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
    可以看到,二者在死亡之前,有手足关节僵硬、呕血的特征。而且,袁术和袁绍的死亡都是在6月份,袁绍是202年6月28日,袁术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也是6月份。相同的刺激条件是战败。
    这就说明,两个人患的是重症型血友病。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包括肢体或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导致正常活动受限。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如由继承关系来看,也可以说是从兄弟。就说明这种不良基因,乃是袁逢携带给他们的。
    而小说第1回说的曹操“卒中恶风”事件,很可能不是曹操故意欺骗他叔父的。因为这种病伴随了曹操的一生,所以他的叔父走后让曹操看清了这个“亲人”见病不救的真面目,严重刺激了曹操。这个外界条件,就和陈琳的骂声一样,让他的中风突然好了。在回去报告曹嵩的时候,报复一下他这个叔父而已。曹操说的“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妄尔”,应当是一句反话:“初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愈尔!”
    结合这次病后初愈的反话,我们也很容易就推测出,199年与袁绍相持之前,他说袁绍武略不足而陈琳文事佳,就是变相地承认了袁绍的武略很足,而陈琳的文事实在太滥了。这些外界刺激因素,即使愤怒,有时也是一剂“良药”。
    《魏书二十九方技传第二十九》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虽然史书记载,刘备并没有留下军马。但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朱灵、路昭的确找不到拒绝刘备这么做的理由。刘备的“表”和“书”同时让带回去分别送给汉献帝和曹操。按说这件事曹操应当是喜忧参半,因为“袁术病死了”,有一个重量级的诸侯,从曹操领地的东南方消失了。但曹操的反应却是“操怒,欲斩二人”。需知,这个时候还没有传来刘备杀了车胄的消息。刘备的“招流散人民复业”,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对曹操的公开背叛。但是曹操却要在袁术病死这个兴头上杀朱灵和路昭,却是为什么呢?应当说,路昭这个人不一定被派去了,但是三国志记载的是刘备和【石朱灵】统帅的军队。
    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在鄃城背叛袁绍,投公孙瓒。公孙瓒派兵助季雍守城。袁绍命朱灵攻打,但朱灵家人都在城中。季雍将朱灵的母亲、弟弟绑在城上诱降。朱灵望城哭泣:“大丈夫一出身为人效力,岂会再顾全家室!”于是力战攻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曹。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朱灵说:“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现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还要投奔谁呢?”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204年曹操平定冀州,任命遣朱灵带领新兵五千人、战马千匹守许南。曹操警戒朱灵:“冀州新兵,军纪涣散,如今暂时见到整齐,他们心中仍不乐。你素有威严的名声,再加上以道宽宥他们,不然会发生变故。”朱灵到了阳翟,中郎将程昂等谋反,朱灵立即将程昂斩杀。曹操作书:军队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对外作战时有内奸。你书信虽恳切,但多陈说过错,事实也不一定像你所说的。曹操经常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
    可以看出,朱灵就像春秋时代的乐洋一样。公元前414年,乐羊之子乐舒杀死翟璜之子翟靖,逃往中山国。魏文侯派乐羊担任主帅出兵讨伐中山国。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于是施行缓兵之计。中山国君杀死乐舒,煮成肉羹送给乐羊。乐羊为表忠心,于是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吃了起来,一杯全部吃完。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然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随后,乐羊大败中山军,攻占中山国。魏文侯虽然奖赏乐羊的战功,但认为乐羊心地残忍,没有父子骨肉之情。
    另外,朱灵也是从袁绍那里投降过来的人!他这个投降,是袁绍和曹操关系密切的时候主动留下来的,总是横亘在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一道坎。应当说,朱灵的作战能力和高览、张郃差不多,也算是袁绍的左膀右臂了。其他的降将,例如徐晃和张辽,都是主帅明显处于劣势或者即将死了才这么做的,曹操也看出了他们的无奈。而朱灵的投降,曹操怎么会信任呢?尤其是朱灵为了袁绍的战争,连全家都死绝了,这样的将领是否是袁绍弄的苦肉计,就很值得怀疑了。但后来,朱灵以其个人能力向曹操证实了他周亚夫一样的严厉治军风格,最终的结局还算不错。
    关羽千里走单骑路线的合理性:
    网上经常有人嘲笑罗贯中不懂地理,说是关羽的赤兔马没有导航,惜哉!事实上并非如此。
    (1)曹操的挽留之意,关羽是看的出来的。为了避免沿路不必要的盘诘,先走东岭关到洛阳的想法是合理的。如果走许昌——官渡一线,正是袁绍和曹操的所有精锐对垒区,刀枪不长眼,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谁又能保证把关的将领们人人接到了通行命令?
    (2)许昌——洛阳一线,是离黄河渡口最近的路线,洛阳的北部就有一个孟津渡口,虽然过了河北饶了些远,但是这也是进入袁绍通知区域最快的路线。也就是说,关羽的初衷,是通过孟津渡口,直截了当地进入河北的!然后再向东出发。
    (3)黄河的河道已经不是现在的河道了,黄河是沿着孟津——延津——白马一线流动的,我们如今的黄河河道,事实上是后来改道的时候,黄河侵占了汴水或南济河的结果。
    (4)古代最快速的信使道路,也和现在不相同了。有兴趣的再查一下秦朝秦始皇修建的“驰道”。其中,最快速的路线就是咸阳——函谷关——三川——荥阳——博浪沙(新乡原阳)——东郡(濮阳)这一条路线。也就是说,当今的京港澳高速古代是没有的,当时许昌也并不是秦朝的驰道。徐州、寿春、南阳、南郡、衡山在这一条环形的秦朝驰道线上。
    洛阳到许昌之间,只有一个东岭关,曹操的防卫力量是很薄弱的。
    所以,大的路线方面并没有错。罗贯中错的地方主要是地点:
    (1)关羽为什么不从孟津渡河?因为五关六将并没有提到孟津有重量级的武将守把;
    (2)颜良、文丑之战之后,袁绍的大本营已经推进到延津、原阳一线。关羽仍然理解为袁绍是自己坐镇临漳遥控指挥的,并没有得知袁绍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踏着文丑、颜良的尸体继续前进的消息,所以来到白马渡口这个环节是不必要的。这只能怪龚都、孙乾等人没有确切的消息,对袁绍“干大事而惜身”的判断过于武断了些。
    另外,黎阳—白马这个渡口,己被袁绍彻底占领,不可能还有曹军残部在守把。罗贯中如果把五关六将的事浓缩到许昌—禹县—洛阳—孟津一线,就没问题了。
    曹操有招降刘表的希望吗?
    在三国演义上写道:曹操让张绣写书招安刘表,贾诩赶紧出来打哈哈,说张绣知名度不够。曹操问荀攸的意见,荀攸又推给孔融;孔融又推给了祢衡。曹操挨了祢衡一顿讽刺,恨透了这个家伙,想借刘表之手杀了他。刘表又转嫁给黄祖。最终这个与张松、杨修齐名的夸夸其谈之辈,在骂黄祖为“死公”之后,被黄祖斩首。
    这一段的奇怪之处在于:
    (1)张绣这种诸侯级别的投降,远远不是徐晃、张辽这种将领级别的人物,不管战斗力如何,张绣的地位应当说和降而复叛的刘备差不多,也是唯一能够和刘表这种重量级的诸侯攀上话的人物【这时的刘晔也不够资格的】。而且,张绣也曾经和刘表合作了很久。很显然,曹操第一印象的安排就是最合理的:张绣就是最好的人选了。贾诩建议的“文名之士”,还有谁够资格?
    (2)曹操并没有进一步询问贾诩了解的“文名之士”是谁,转而问荀攸了,为什么?
    (3)孔融为什么推荐经常骂他为“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的祢衡?孔融是要害祢衡,还是要破坏对刘表的招安这件事?表祢衡文的最后是【如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他不怕掉脑袋吗?
    (4)曹操也【素知】祢衡的虚名,但还是听了孔融的话找他来,自愿挨一顿侮辱,为什么?
    (5)刘表早有密探在许昌【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为什么还要派韩嵩去?刘表的【再作商议.....吾别有主意】,到底是什么主意?
    (6)荀彧首先问的是韩嵩封赏过重,然后才是祢衡,但曹操的回答【祢衡辱吾太甚,故借刘表手杀之,何必再问】,根本就不回答韩嵩的疑问,曹操怎么想的呢?
    问题(1):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先说一下洗涤剂的问题:
    在化学上,如何才能把疏水性的油和水混溶在一起?如果你直接把二者倒在一起,显然是会分层的。这时,有3种办法:
    (1)用极性由弱到强,构建一个溶剂体系。例如,水和乙醇任意比混溶,乙醇和丙酮任意比混溶,丙酮和乙酸乙酯任意比混溶,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任意比混溶,正己烷和低分子烃类任意比混溶,低分子烃类又和高分子烃类任意比混溶,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桥梁,就实现了水和油的混溶。
    根据上下文,曹操产生“招安刘表”的想法,正好是张绣的投降之后、董承的谋泄之前。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曹操压根就没怀抱任何希望去招安刘表,或者刘表这种级别的大诸侯,完全就没有招安刘表的可能性。
    张绣投降之后,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张绣作为刘表的马前卒,和刘表合作了那么久了,张绣又确实得到了被曹操封官的实惠。让张绣写书去招安,显然是最佳的选择——曹操的第一印象就是正确的。因为在许昌政权中,张绣确实是唯一有资格和刘表对话的人物。如果曹操是油,刘表是水,那么张绣就是乙醇。曹操命张绣作书的目的,主要是【招安】而不是【招降】,也就是说,在即将面临的袁曹之战爆发之后,刘表只要隔岸观火就足以达到了曹操的要求。
    (2)不是构建溶剂体系,而是寻找“双亲性分子”。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这一端是疏水性的,磺酸钠这一端是亲水性的,这样也能拉拢油和水,实现混溶。例如,在征讨袁术的时候,徐州的刘备、吕布本来是互不相容的挤挤抗抗的两头刺猬,曹操作为表面活性剂从中调和,就把两个人捏合到联军里面了。如果刘备没有反叛,在曹操和刘表的关系中,是可以承担起这个职能的:曹操和刘表关系冷淡,但刘备被称为汉献帝的皇叔、后来又被刘表【吾弟也】地认亲,是可以作为这样的双亲分子的。
    (3)将水和油都变成气态,也能实现二者的混合。例如,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时的屯田措施,姜维在沓中的屯田措施,双方的军队、双方的农民,相互交错分布,过一段时间,也就发生了水和油的“同化”。秦始皇的长城下面留的贸易功能的涵洞,也是这样的目的。那就是,向对方领域的农业渗透、工业渗透、商业渗透,直到构成一个互相依赖的结合体。
    问题(2):
    刚投降过来,曹操就给了张绣这个骑虎难下的任务。
    招安刘表,如果成事了,会被认为张绣和刘表的关系本来就好,扬武将军这个官职也很难说能继续拔高;失败了,恐怕曹操就会督促张绣亲自去一趟了,而不仅仅是【作书】。
    刘表这样的诸侯,善于利用降将武装到牙齿的、具有帝王潜质的人物,会那么容易投降?你别说【招降】了,你就是换成好听的名词【招安】,他也未必会理你的。
    当年189年,曹操写的讨董檄文那么慷慨,那么多诸侯都去了,刘表仍然在观望。
    后来,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的地盘,刘表的部将黄祖好不容易消灭了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刘表并没有乘胜进军,而是——立刻和孙策和谈!
    刘表没有与袁术的部队发生直接冲突,他通过软途径断了袁术的粮道,把自己的治所从江陵推进到汉水岸边的襄阳,迫使袁术在193年放弃了南阳,转而到安徽的寿县去了。刘表这个“断粮道”的效应,恐怕是后来诸葛亮、司马懿、邓艾、姜维等等小打小闹式的“断粮道”从来没有达到的效应——迫使一个超级诸侯,没有直接战争,被迫离开了。正像袁绍的大型土工作业战术,摧毁了强悍的公孙瓒,也是中、后三国时代无人能够达到的战略谋划和军事能力。
    张济进攻刘表的地盘,在穰城(邓州)被刘表的普通居民杀死,刘表的反应和杀死孙坚之后,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立刻和谈。
    汉献帝和曹操的组合体,一个有皇帝之名,一个有军事能力之实,亲密无间地合作才搞定了内忧外患。刘表如果称帝了,那么也许他一个人就恰好具备了上述两个人的功能。如果对袁绍、曹操、刘表的综合“国力”进行评分,那么袁绍定义为100分的话,曹操95分,刘表最低也是92分左右的水平。
    你实力差距不够大就招降我?为什么不是我招降你?
    很难说,曹操这时候已经完全对曹彰、曹安民、典韦的死亡彻底释然了。但是,根据上述化学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分析,让张绣去说服,即使可能性再小,也比孔融、祢衡之辈要大得多。
    所以,曹操的动机是存疑的。也许是殷切的希望,也许是和曹丕一样的潜在愤怒,也许是海纳百川。
    但是,曹操的话,却不会令大多数的人有疑问,因为他说的就是事实——张绣作书的胜算,远比100个祢衡要顶事,哪怕仅仅是让袁曹大战中的刘表不要参与这个最低层次的目的。
    但贾诩也是一个高手了,排除地位的因素,他的军事能力也不比曹操、荀攸等人差,既然存在诸多的可能性,既然有潜在的风险,那还不如不作。
    贾诩刚被封为执金吾,张绣刚被封为扬武将军,实惠已经到手。再掺和招安刘表这个未知数多、收益存疑的项目,是不是值得呢?
    但是,高手过招,曹操的话让贾诩看不出毛病,贾诩的话也同样让曹操看不出毛病:刘表喜欢文名之士,那只有派文名之士招降的希望才大啊!也许,贾诩从曹操【命】张绣作书这个“命”字上,已经读出了什么。在三国演义上,指示别人做什么事,有【命】【令】【使】【让】【说】等等,恐怕和上级对下级语气最相似的词汇,就是【命】或者【令】了。其中【命】的语气又稍微强于【令】。
    这时候的贾诩,是有必要掩护一下同一战线上的张绣的,因为局势不稳。【多疑】的曹操到底什么脾气,还没有太多的机会观察,而且,他劝张绣的这个投降,在整个三国史上也是非常反常的。后世觉得贾诩算无遗策,是因为拿着结果来说事的,在当时贾诩的心里,未必就没有存有这样的忌惮。

    因此,只能说曹操和贾诩若有所思:曹操也许是真的想招降刘表,也许是想借刘表之手惩罚血海深仇的张绣而自己仍然留下“聚贤”之名;贾诩也许真的认为刚判了刘表的张绣不适合作书劝降,认清了刘表这个大诸侯不是那么容易劝降的,又也许是为了自保,第三个“也许”,那就是贾诩要搞定孔融:刘备降而复叛了,刘岱是虚构的。孔融,在曹营中,是仅次于张绣地位的存在。而且,孔融已经与曹操很熟悉,也是著名的“名人”,孔融与汉献帝也走得更近,经常上书表奏,而贾诩与汉献帝的关系尽管非同寻常,但不能被曹操看出破绽。孔融与张绣,事实上是一种竞争关系。
    因此,贾诩半听懂了曹操的【命作书】,曹操半听懂了贾诩的【文名之士】。他也许转而问荀攸,而不再问贾诩的原因,是因为这么做也算是按着贾诩的意思走了,挽救一下前面【命】的语气。汉字而不是录像带表达的局限性,使我们无从知晓曹操为什么转问荀攸了,很大程度上,是听懂了贾诩不愿意让张绣作书或者出使的意思。
    即使荀攸不说,贾诩也知道轮到孔融了,他只是不直说而已。但是,孔融也是一个老江湖了,他进一步推荐的祢衡,倒是让贾诩也想不到的。因为,给皇帝上表时,这句【如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无疑问是自寻死路!
    天地间,有祢衡看得起的人吗?地位卑微尚且如此,那到了皇帝的身边,还不把庙堂搞得乌烟瘴气的?但是,老油条孔融也许已经看清楚:祢衡,即使过了曹操这一关,也未必过了刘表这一关。等待他成功出使回来又去腌臜汉献帝,已经是不可能了。
    因此,孔融的想法,想必是:a. 搞乱曹操与刘表可能的结盟;b. 杀了祢衡。
    问题(4):曹操也【素知】祢衡的虚名,但还是听了孔融的话找他来,自愿挨一顿侮辱,为什么?
    在三国演义上,刘表和曹操都已经说出了理由,但是他们的表述是不一样的。
    刘表:【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吾今遣去见黄祖,使曹操知我有识。】
    曹操:【祢衡辱吾太甚,故借刘表手杀之】。
    简要表述一下:曹操恨死了祢衡,但是杀了祢衡在京城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所以就借刘表杀了他,同时也让刘表失去那么多的“贤人”。
    可惜,这两位大咖都没有说出心里话。
    曹操之所以派祢衡去,的确是认为祢衡绝对是个不可替代的人才——也只有祢衡,能够彻底消除刘表在背后“夺驾”的威胁!
    为什么呢?
    (1)祢衡这样性格的人,的确找不出第二个了。
    在曹操的思维中,是以“实用价值”来定义人才的。
    我们都喜欢沁人心脾的香气,我们都不喜欢刺鼻的恶臭,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有时候,我们感激于这种刺鼻的恶臭。例如,液化天然气中,掺入的就是吉尼斯纪录中,最臭的气味——乙硫醇。哪怕在水下,游泳运动员也能感受到它的臭味。
    正因很低的浓度就能引起我们的不愉快,因此,掺入液化气中作为警戒性气味的成本,就相当低了。
    人们都说曹操是“唯才是举”的典范,如果这句话成立,他真的是以普爱的心态看待天下英才的,那么就不该杀了华佗的,原因是后来的华佗,请假多天躲着不见他,故意不再给他治疗头风了。
    曹操后来收降关羽,敬重其为人,绝对不是第一位的因素。在土山约三事一节中,曹操一听到张辽说出关羽的第三个条件,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辽又曰:“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操摇首曰:“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当关羽把曹操赐给的袍子穿在里面时,【口虽称羡,心实不悦】。当他得知关羽获得千里马有助于尽快找到刘备的时候,【愕然而悔】。
    他的人才的定义,主要还是以能不能为自己带来价值而衡量的。
    注意:不是是否能够招揽到自己的身边。
    祢衡有哪些优势呢?
    a. 成本低。让这样的人去得罪刘表,即使被杀了,对许昌政权没什么损失,比孔融、张绣、刘晔、贾诩等等代价都要小得多。再说,曹操受到了祢衡的侮辱,这是明摆着的;
    b. 会骂人。到了襄阳,祢衡不用问也知道100%会得罪刘表的,因为祢衡的心眼没那么多,不存在太多的变数。
    c. 祢衡的地位,又偏偏是非常重要的。在许昌政权中,让曹操如此怀恨,又获得了汉献帝认可,又有和孔融、杨修齐名的虚名之人,也只有祢衡。
    这样的人,就好像大学生考研时到图书馆拿着书包占位置一样:书包固然不会因座位问题和其他人发生直接摩擦,但是书包却是个人财物的象征。
    孔融既然在上表给汉献帝的时候,推荐了祢衡,而且孔融写的那么长的一段文字,保留至今,就说明当时在许昌的文人们,大部分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祢衡是孔融推荐给汉献帝的人才!
    祢衡这样的人,这样的使者,尽管在办事方面确实有点傻乎乎的,但在名义上,是代表着汉献帝去出使的。这个“书包”,刘表就敢扔到一边或者地上去?而且,如果祢衡和汉献帝没什么关系,而仅仅是曹操恨他,这样对刘表的名声打击远远不够强的,诸侯之间的过节,多被认为是狗咬狗的。
    而如今,曹操本身也厌恶的祢衡,又被孔融推荐给了皇帝,到了荆州被刘表杀了,那天下可就有很多诟病刘表的原因了。
    需要注意:在袁绍和曹操作战时,江南诸侯们孙策和刘表最大的愿望,不是占领曹操的地盘,不是消灭曹操军队的有生力量,而是劫走汉献帝!
    张绣前几次已经在刘表的指示下干过这样的事情,如今刘表这边失去了张绣,有可能会派其他的人来(如果刘备这个时候投靠过来了,刘表如果认可他“兴兵偷袭许昌”的计划,最大的目的仍然是劫走汉献帝的)。
    在我们分析这个帖子之后不久,孙策又准备兴兵袭击许昌夺驾了!
    孙策的夺驾,名不正言也不顺,而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刘表如果来劫驾,很容易被理解为是迎接汉献帝刘协到荆州的。
    曹操本来如果非常诚心诚意地招安刘表,能够非常诚恳地让张绣帮一下忙,张绣显然就是最好的人选,但是曹操当时的命令式口吻,让贾诩不满了。后来,从贾诩、荀攸、孔融的话中,他已经彻底失去了招安刘表的希望。但是,许多谋士已经评价了刘表的“座谈客”行为,他并不担心刘表对袁绍提供多少军事援助,也并不担心刘表就敢在背后蚕食他的地盘。他担心的主要就是刘表的劫驾。
    因为,刘备走了,权且按书中说的,马腾也走了,而袁绍和曹操的冲突,又是明面上的,张鲁和刘璋路途太远了。董承潜在的能够联系上的外军,也只剩下刘表和孙策了,而刘表这个大腕皇族,显然比孙策联络董承的可能性大得多!
    你看,连董承做梦的时候,也是【服曰:“刘表结连袁绍,起兵五十万,共分十路杀来。马腾结连韩遂,起西凉军七十二万,从北杀来。曹操尽起许昌兵马,分头迎敌,城中空虚。若聚五家僮仆,可得千余人。乘今夜府中大宴,庆赏元宵,将府围住,突入杀之。不可失此机会!】
    压根就没有提孙策的事!
    这是因为,孙策虽然后来有劫驾之实,而董承、杨彪这些人物,倚重的还是皇族刘表的。
    而你如果把代表着皇权和天使的祢衡杀了,那谁还愿意把刘表的劫驾定义为迎驾呢?
    如果曹操真的那么恨祢衡,杀了他得罪的人,不如杀杨修这个前太尉儿子“失人望”更严重吧?曹操连杨修都敢杀,又怎么会在乎草根祢衡呢?
    曹操派遣祢衡之前的举动是【令汝往荆州为使。如刘表来降,便用汝作公卿。】,并没有说如果刘表不来降,要怎么怎么饶不了祢衡的。
    而且,操教备马三匹,令二人扶挟而行;【却】教手下文武,整酒于东门外送之。他这么做的目的,很显然也是让刘表手下的暗探们得知这样的信息:祢衡,是曹操的对头,是皇帝的红人!否则,罗贯中为什么用这个“却”字呢?
    为了能够强化这种印象,曹操不仅自己承担了一番祢衡的骂声,而且还在最后派遣了几乎所有自己的亲信们,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继续挨骂的。
    因为,即使刘表尚未派出韩嵩,他的其他密探也已经来了!
    【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这个消息,怎么会传得如此之快?
    祢衡挝鼓时,座下的【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果真都是许昌政权的人?果真都是被感动成这样了?

    这个烫手的山芋到了荆州,也的确引起了刘表的不满,但这样代表皇帝的使者,一不能杀,二不能扣押,怎么办呢?他就送给部下黄祖了。
    曹操弄这个过河卒来,但是就是不让你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刘表并不是借刀杀人的,他说的【吾今遣去见黄祖,使曹操知我有识。】根本就没有料到黄祖会杀了祢衡的。黄祖杀了汉献帝的人,和刘表杀了汉献帝的使者,也没什么分别了。
    但是他说的【使曹操知我有识】这个目的,明显就是打马虎眼了。
    因此,曹操并不是借刘表的手杀祢衡,而是让刘表的劫驾彻底失去支持。而刘表的“使曹操知我有识”,也不是他的根本目的。老江湖了,谁怎么看待谁重要吗?
    刘表的【观其动静,再作商议】和【汝且先往观之。吾别有主意。】,这些吞吞吐吐不愿意说出来的主意,很显然就是“打听一下祢衡的真实背景,是否还有迎驾的希望”。
    曹铜爵先生认为,刘表的目的,是观望一下江北的形势,曹操弱了打不过袁绍,就去帮助一下曹操;曹操实在太强大了,就去帮助袁绍。维持江北的某种战略均势。如果曹操弱的根本扛不住,那就彻底撕下“座谈客”的真面目,发兵灭了曹操!
    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分析存在下述漏洞:
    (1)军事情报,没那么容易获得的。而且刘表的使者韩嵩,来到的是许昌,而不是官渡前线;
    (2)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公元199年11月张绣投降之后,到公元200元正月15日董承事件谋泄之前。而根据书上的记载,双方这个时候是休战的。而从199年8月到10月战略相持的一段时间,双方都在谨慎防御尚未交战,也根本看不出来谁强谁弱的。
    (3)祢衡到来的时候,袁绍的使者也已经到来了。向袁绍的使者直接打听这种消息,反而比派遣韩嵩到许昌打听可靠的多。
    问题(6):荀彧首先问的是韩嵩封赏过重,然后才是祢衡,但曹操的回答【祢衡辱吾太甚,故借刘表手杀之,何必再问】,根本就不回答韩嵩的疑问,曹操怎么想的呢?
    曹操拱起了一个过河卒祢衡,刘表也拱起了一个过河卒韩嵩。
    韩嵩是准备让刘表投降曹操的,刘表听得出他话中的意思【今两雄相持,将军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择其善者而从之。今曹操善能用兵,贤俊多归,其势必先取袁绍,然后移兵向江东,恐将军不能御;莫若举荆州以附操,操必重待将军矣。】
    虽然表面上,祢衡是汉献帝的使者;但是,刘表已经吃透了曹操的意思。
    于是,他就派韩嵩这个投降派去打听一下消息。【操遂拜嵩为侍中,领零陵太守。】
    但是荀彧看出了问题【韩嵩来观动静,未有微功,重加此职,祢衡又无音耗,丞相遣而不问,何也?】
    曹操【祢衡辱吾太甚,故借刘表手杀之,何必再问(并不回答韩嵩的封赏不公问题)】。
    因为,曹操对韩嵩封的,是刘表地盘上的官职!就像当初吕布承诺韩暹和杨奉的“琅琊牧”和“沂都牧”一样,没用的。
    但是,却是汉献帝盖了大印的官职!比刘表的可靠的多。
    这个封官,其实便是荀彧首先提出、曹操已经屡试不爽的“二虎竞食”中的“食”。
    只不过,现在不是二虎了,而是除了袁绍之外,对其他所有诸侯都有诱惑力的食物。
    用封官来达到拉拢诸侯、独战袁绍的目的,岂非最划算的?
    而且,也不占用自己地盘上的现有职务。
    这可以达到下述的目的:
    (1)没有功劳的韩嵩就受到了封赏,张绣、贾诩也已经得到了实惠,刘表如果肯过来,又该是多么丰厚的封赏?
    (2)刘表如果觉得自己已经是省长了,不再在乎汉献帝的官职,没关系。
    你让不让韩嵩干这个“零陵太守”?
    你认可了,那在外界看来,就是你承认许昌政权了,这样你如果再来劫驾的话,也失去了支持。
    如果你不认可,那在外界看来,你不仅指示大将黄祖杀了皇帝的使者祢衡,而且皇帝制定的官员在你的地盘上任受到了重重的阻挠,你这不是反贼吗?
    因此,不管刘表认可还是不认可,曹操对韩嵩的封官,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最好的结果:祢衡出使失败的事情,偏偏在刘表的反向出使中,办成了!
    次一等的结果:刘表别再捣乱,你没有合理的名义劫驾的。
    最低层次的结果,也是刘表手下的人才,看到了韩嵩受到的封赏,倒刘向曹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但是曹操的地盘上的官员空位,一个也并没有浪费,你说划算不划算?
    因此,曹操挨祢衡一顿骂,并不是他要借刘表的手除去厌恶之人的。他可以承受陈琳,为什么就不能承受祢衡呢?
    在曹操的眼中,祢衡绝对是能够达到现实目的的最佳使者!
    另外,不知道读者看出曹操第四个动机没有?他要到刘表阵营中的亲曹派,布署到刘表的背后?
    零陵在的位置,是能够反过来威胁刘表政权的!当然长沙也可以,都比桂阳好!
    由于看史书不多,人名上忘了。在官渡之战时,刘表的地盘南方果然出现了叛乱。虽然不能认为这些叛乱分子是否曹操封的官员,但此时把韩嵩封到零陵,也有这一层意思!太守,虽然不如刺史官大,但是是有军队的。
    因此,曹操听了贾诩、荀攸、孔融的话,就将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了:从“像招降张绣一样招降刘表,使其支持自己对抗袁绍”转变为“搞乱刘表的后方,使刘表无能力劫驾和支持袁绍”。
    对韩嵩这种根深蒂固的亲曹派的封赏,就是这样的目的。
    【刘表遂赦之】,就说明刘表很理智地拒绝了名义上汉献帝为韩嵩封的官职“零陵太守”,但是,他也绝对不会明明知道是自己背后一把刀,却放在自己统治区的后方。
    韩嵩虽然没有机会去叛。但是,后来确实有人叛了刘表,叛乱的规模让大家想象不到:荆襄一共九个郡,在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居然有4个郡发生了叛乱,而且,胶州居然也开始响应这四个郡!忽略经济和战略地位的因素,叛乱的地盘规模,和刘表的忠心统治区南郡、江陵是一样大的!
    这也是后来刘备在征荆南四郡的时候,许多太守们宣布只认大汉丞相曹操、不认刘备的原因了。
    刘表本来的想法,和曹铜爵先生的分析差不多——隔岸观火。
    袁绍联合张绣无望,就派使者找到刘表,刘表面对来使一一许诺,却坚守一个原则:就是不发兵。刘表“欲观天下之变”。但是他派韩嵩来到许昌,却并不是“打听袁绍和曹操军事强弱消息”的。
    我们不太清楚韩嵩与张羡的关系,韩嵩与桓阶的关系。但这件封赏韩嵩的事情发生之后不久,长沙太守张羡很快宣布支持曹操,同时以长沙郡和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反抗刘表。交州牧张津也连年对荆州用兵。
    人有一定的生命节律,每个人在每天都有自己精神状态最佳的时辰,而人的一生,又存在着事业的巅峰期。即使汉朝三杰之一的董卓,将近60岁的时候,还心甘情愿地天天被一个16岁的小丫头貂蝉塑造着;汉朝三杰的曹操,在58岁的时候,三分天下几乎已经成为定局的情况下,就开始忙着称公、称王那点事了;枭雄刘备,60岁发动夷陵猇亭之战,惨败于陆逊之手。威震华夏的关羽,在59岁惨败于东吴战神吕蒙。
    好像,花甲之年,或者花甲之年稍小一点的年龄,人的各种能力会有重大的衰退。
    而官渡之战这一年,刘表已经58岁了,应付荆南四郡和胶州张津的叛乱,居然力不从心了。
    而49岁的刘表可以虐掉孙坚,51岁的刘表迫使袁术这个超级诸侯转移了首都,54岁的刘表可以在张济死亡之后迅速招降张绣为其所用。
    而今,年龄的制约,使这个曾经横跨汉南的超级诸侯,变得力不从心了。
    狼烟四起之(十五)即将结束,理解陈琳的檄文、孔融的上书,是非常艰苦的事情。我们仅对祢衡这个文人的话解释一下:
    历史上的祢衡,只损了荀彧和赵融两个人,而荀攸、程昱、郭嘉、张辽、许褚、乐进、李典、吕虔、满宠、于禁、徐晃、夏侯惇、曹仁其实并没有挨骂。所以以三国演义为解释材料了。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讽刺荀彧虽然长得帅,但是是“绣花枕头”,却对这个张昭式的社会管理怪才视而不见。
    荀攸可使看坟守墓:荀攸的祖父荀昙去世后,旧部张权请求守墓。但,荀攸觉得张权神色有异,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于是,请叔叔荀衢调查,结果发现,张权是个杀人犯,只是想借守墓躲风头。但这足以说明,荀攸对坟墓周围的“坏人”,是严密防范的。
    程昱可使关门闭户:程昱的老家在东阿县,成功击退黄巾军。吕布偷袭兖州时,成功地守住范县、东阿、鄄城三座重要城池。另外,程昱每天睡觉前都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郭嘉可使白词念赋:郭嘉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让曹操高兴或坚定信心的话,能顺着领导的意思发挥一下,但只有嘴厉害。这个我觉得说的是比较中肯的。郭嘉、诸葛亮、庞统在纯军事方面,应当说是三大草包谋士的。
    张辽可使击鼓鸣金:张辽善于鼓动士气,喜欢亲自冲锋在前乃至于孤身犯险,和孙策差不多。但白狼山之战和逍遥津之战此时尚未发生;
    许褚可使牧牛放马:许褚原是牧民的身份;
    乐进可使取状读招:乐进容貌短小,作为先登陷阵的猛将,声音却很尖。因此,祢衡吐槽乐进声音像太监。
    李典可使传书送檄:李典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以熟读左传闻名,书法作文不错,还喜欢快速战马。因此祢衡说李典能当个军队文书。
    吕虔可使磨刀铸剑:吕虔自己打造一把佩刀。有个工匠很欣赏,说拥有这把刀的人能位至三公。可吕虔却觉得自己当不上三公,便把佩刀送给了下属王祥、王览兄弟。王祥王览就是琅琊王氏的先祖,王导、王羲之的先辈。
    满宠可使饮酒食糟:满宠特别喜欢喝酒,据说六十多岁时还每天至少八斤白酒。满宠下属王凌还专门向曹睿告状指责满宠酗酒。
    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宛城之战,于禁冒着被曹操冤枉的危险及时加强修补工事,击退张绣追兵。邺城、许昌的很多重要军事工程都是于禁负责修建。因此祢衡说于禁只是个包工头。后来,曹操死亡之后,在邺郡的寝宫也本来是安排于禁去建造的。但三国演义上记载曹丕用庞德宁死不屈的画像羞辱他,气死了。
    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徐晃行伍寒门出身,不是樊哙、何进、张飞那样的屠户。徐晃兵器是大斧,与“可使牧牛放马”的许褚大战五十余回合。斧子也是屠宰牲畜的工具,因此祢衡说徐晃“可屠猪杀狗”,与“可使牧牛放马”正好是一对。
    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高顺迎战夏侯惇等,派曹性射箭伤其一目,进而牵动夏侯渊救援夏侯惇,然后发动陷阵营打败李典。高顺这一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仅仅射伤而不是射死夏侯惇,这样不至于激怒夏侯渊,而且让夏侯渊觉得哥哥夏侯惇尚未失去救援的价值。结合我以前的分析,董卓、曹操、曹性、马忠、黄忠、太史慈、徐晃、赵云的射箭技能,似乎都不在辕门射戟的吕布之下。因为董卓是快马上左右开弓,没有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这样的瞄准机会。曹操射击的大鹿是快速运动的动物,根据书上的描写应当是比吕布辕门射戟的距离更远,虽然体积上好像比刘备射击的兔子大,但是能一箭致命的曹操,也必然需要射中鹿的特殊部位才能做到。曹性能在高顺、夏侯惇双马交错的复杂形势下单纯瞄准夏侯惇的眼睛,也确实不简单。马忠的射箭则需要克服飓风的因素,在与著名射手黄忠的单挑中,胜利了,绝对公平的竞争。徐晃显然是曹营中除了曹操之外,射箭技能最强的人。太史慈能够八面开弓。黄忠能够百步穿杨。赵云能够把柔软的船帆拉绳射断。整体看来,董卓、曹操、太史慈、徐晃、赵云是五大射手。
    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曹仁和曹洪有“守财奴”的毛病,曹丕小的时候借他们钱,总是捂得严严实实的。为此,曹丕上台后差点杀了曹洪。另外,曹仁和曹洪还有一个外号“摸金校尉”,就是讽刺曹操打仗的时候,挖掘人家的坟墓,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宝贝,是盗墓的高手。我觉得,他们不可能从民坟中挖出什么。关键是通过阅读坟墓上的碑文,了解各个家庭的贫富状况,借以鉴定“汝南黄巾”以便查抄后补充军资的。
    回复 转世的蓝色影子 朋友:

    兄台回复了这么长,足见认真阅读过许多类似的三国演义评论体小说了,肯定也对我发的这个帖子仔细看过了。深感荣幸!
    说实话,我之所以引证其他的资料,正是在于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感到许多逻辑是难以自洽的,因此不得不参考一些三国志等资料,试图弥补这本小说的漏洞,挽救这本小说。也就是说,这个帖子的本意,是能否稍微改写一下,让它的逻辑结构更加严密一点,从而不被中外读者耻笑。有许多难以解释的故事,还是尽量偏向罗贯中的,比如张角的妖法、千里走单骑、吉平的药物引起地板砖迸裂等等。
    这既不是研究历史,也不是纯粹的三国演义评书,而是“寻找这本书不合逻辑的地方,用相对真实的历史知识去修正它”。试举几例:
    (1)18路诸侯会盟,罗贯中从文学的角度,给予了这些诸侯成员们对话的机会。将错就错到底,也是不错的。可是,曹操追踪董卓失败被徐荣痛击回来,【操之本意......塞敖仓,据轩辕.....】就完全不可理解了。原因是,罗贯中没有错到底,后面曹操的话确实是说过的。
    (2)袁术和刘备的战争发生在淮阴、盱眙,可是书上却说,袁术要略“南郡”,汉献帝的诏书是让驻扎徐州的刘备带兵向南阳进发,发生了一场地理位置上难以解释的战争。查证资料才知道,罗贯中忽视了193年袁术的首都从南阳迁移到寿春这个小事件。
    (3)千里走单骑。这个许多人都知道了。颜良、文丑被斩之后,黎阳-白马渡口已经被袁绍占领,关羽要去河北本来走东岭关-洛阳一线是没错的,如果孟津不可渡,再走荥阳也是秦朝驰道,也没有错,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写着秦琪驻扎在白马渡口的。
    是的,演义错了或者历史错了,这些都是古人记载的,我们读的史书,甚至还不如罗贯中多,他写小说时难道就没有引证过吗?历史固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小说逻辑上的难题,要想挽救回来,就不得不参考多方资料引证了。在真实的历史记录上,如果没有众多的斩将描写、没有人物的对话,反而非常无趣。
    回复 转世的蓝色影子 (2):
    兄台说的三国演义的主角,我认为这应当从谁的名字出现的频次较高、谁的话语比较频繁来说明。这本书上有一些表现突出的小人物,如郝昭、如马忠、如高顺,但他们寿命不够长,说话不够多,不能把全书有效地串起来,因此就不是主角了。三国活化石廖化活的寿命倒是很长,但是说话办事太少了,也不行。那么那些人能够实现呢?
    1. 曹操;2. 刘备;3. 孙权;4. 诸葛亮;5. 司马昭。这5个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叠,彼此故事有交叉,司马昭死了,全书120回就差不多了。当然后期还有杜预、陆抗、羊诂等等著名的将领,但占的章节已经很少很少,基本上没有大咖能耐着性子解释到这里。
    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统一”是全书的主题,这些人物,是围绕着全国统一进行的。首先,在东汉的那种封地制度下,如何取得根据地?取得根据地之后,如何从自己的统治水平、军事水平等等方面兼并其他的诸侯?也就是说,统一全国这个历史使命,交给谁的问题。
    诸葛亮和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类似于瓦西里和赫鲁晓夫的关系。以前,刘备军团中没有能使曹营忌惮的人物和个人英雄,所以,两个人在隆中,秘密商量一下:凡是胜利的战争,统统把功劳归结到诸葛亮的能掐会算上;凡是决策失败,把失败的责任归结到刘备自己身上。这样,曹军在进军的时候,便心怀狐疑。此前诸葛亮主要是负责和荀彧、张昭一样的人物:管理社会,收取税收,为军队储集战略物资。诸葛亮军事上的主要贡献,是从征南蛮开始的。而后,他也逐渐开始意识到弱点了,在《出师表(二)》中,承认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这才是诸葛亮一辈子真正意义上的升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何等重要?
    小可家有老父,见了司机和人家讲发动机原理,而自己却翻了车;见了木匠和人家说几何,结果一根钢筋上的直径符号看不懂;见了修锁的说自己修了30年的锁,结果暗销居然不知道,自己把自己锁家里了;见了所有的人都在夸夸其谈了一辈子。我们都非常无奈,但后来终于肯承认自己确实已经落伍了,我们都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赵云是谁的人?
    赵云转投过好几次工作,在袁绍、公孙瓒、刘备手下都干过,但一辈子基本上也没有打过太多胜仗,主要是掩护和后勤的作用。后来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不甘于寂寞,要为赵统和赵广争取一些俸禄,愤怒于诸葛亮不让他做北伐先锋。但在萁谷被曹真打败,再无被诸葛亮认可的机会,郁郁而终。虽然称为“常败将军”有点过分,但毫无疑问赵云是一个性格比较直的人,功业上超不过关羽、魏延是有情可原的。
    徐庶的出现是在表达一个什么伏笔?
    徐庶进了曹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诸葛亮取得情报的,拿着老母作为苦肉计的徐庶,辅助诸葛亮打败了夏侯惇和曹仁这些杰出的军事人才。因为,征服荆南四郡的战争,诸葛亮就没有那么能掐会算了——因为信息来源已经断绝,以致于关羽征长沙也打的很吃力。
    隆中对诸葛亮说的是什么意思,刘备听懂了么?
    当然。
    曹操和刘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留着刘备呢?
    他是将刘备看作自己的将领,想利用刘备社交广泛的特征,代表汉献帝游说各路诸侯会盟,和平平定天下的,这也就是荀彧和程昱嘴里说的“王霸之事”了,不是篡权称帝,而是如何将离散的诸侯们拉拢在以汉献帝和自己为中心的周围,缝起东汉这个被张角搞得四分五裂的帝国。可惜这个思路没有多长时间就因刘备的背叛而否定了。
    刘备兵败东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刘备要想攻下东吴,军队人数得是吴国的8-10倍。但当时吴国大约220万人,蜀国大概90万人口,相应的,吴军的总人数比刘备还要多。无论谁也拿不下来的任务。这样必然陷入持久战。而拼持久战的时候,陆逊放弃了许多营地,迫使刘备战线拉的过长,供给链严重不足,就失败了。
    至于火攻,应该不是主要因素。应该是在失败的状态下,火助兵威;不是放火烧营造就了刘备的失败。因为火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放火一方的军队机动性、灵活性强于被火烧的一方。要不你火还没有点燃(夏季树木的湿度问题),人家骑着马就跑光了。当时朱然是水军,刘备是陆军,刘备的灵活度显然比朱然强。因年龄而造成的衰退(见上午发的帖子)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许多人认为是刘备驻军位置不恰当,可是,你不那样驻军,难以耐受酷暑的部队自身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司马懿征辽东也是同样的困局,雨水淹到膝盖处,士兵腿肚子肿胀,地方就那么小,又要围困城池,能怎么屯军呢?有选择屯军地点的机会吗?司马懿咬着牙斩掉一些将领,才维持了军纪。由此可见,刘备的“仁”这个招牌,赢得了人才,但一贯树立的美好形象又不能轻易丢掉,在军事上就成为一种劣势。


    董承谋泄一节,不再多解释。因为董承作为一个病人饮酒到二更,作为一个谋首天天说梦话幻想联翩,作为一个仅有一个“活眼”却又想中央开花攫取权力的政客,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如果不失败怎么可能?
    根据书中的描写,董承和王允虽然性格相似,谋略又有很大差别:(1)王允是美人计和离间计的联合作用,而董承是试图搞乱边疆,迫使曹操离开许昌而实现中央开花,但是开花之后陷入重围的事情从来不考虑;(2)貂蝉是女皇级的耳目,而吉平却是医生中的大傻(咬指为誓,扯耳灌药,“一服即愈”)。

    因此,我们接着望下面解释:袁绍为什么不发病救刘备?
    许多人对这个突袭许昌良机的丧失,痛心疾首。但是,袁绍的做法还是正确的。

    (1)袁绍对汉献帝不感兴趣,突袭许昌的难度也不小

    许多人想效仿曹操,也对汉献帝挟一下,对其他诸侯令一下。
    但是,眼光深邃的袁绍早已看出:掌握了汉献帝,还必须搭配强悍的军事实力才有用。
    他的军事实力,自己称帝也未尝不可,何必劫这个傀儡呢?
    袁绍即使不劫驾,曹操也不得不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他的。
    按照田丰的目标,当然突袭许昌的目的,是劫走汉献帝的。但是如果你要占领许昌,就不是一场突袭能够实现的,而是一场持久战。
    即使袁绍倾巢出动,攻陷了许昌,占领了这个地盘,又能怎样呢?这远远不是后来邓艾面前的成都,大部分的兵力都被姜维弄到了剑阁前线,成都的谋士武将严重不足,人人就等着新武装力量的到来,推翻刘禅了。
    当年,曹操远征徐州时,兖州被吕布突袭占领,但是曹操根本就没有去拯救兖州,而是追赶着吕布的有生力量到濮阳(当时叫东郡)。换句话说,曹操对统治中心,并没有那么强的依赖性的。

    (2)刘备本人的做法惹恼了袁绍

    袁术是病死了,不错。但是,如果没有刘备声称的“截击”,是否不会吃惊?是否会加快与袁谭的会师行军速度?还是间接与刘备有关的。
    袁绍既然不会忘记曹操诱骗诸侯们讨伐董卓,导致全家被杀,后来与袁术、陶谦共同策划了一场“张恺谋杀曹嵩案”,实施了疯狂的报复。他当然也不会忘记此时相依为命的袁术的。
    即使他仍然对袁术有很大的怨愤,但袁术死亡的时候,三万兵力被孙策吞并了。如果刘备没有声称的拦击,这些人的袁术遗产,是不是应该归袁绍?
    公元199年8月到10月,黎阳前线进入了长达3个月的对峙,这么好的机会,刘备杀死了车胄后,聚集了3万兵力,为什么就不去突袭一下许昌替袁绍创造一点过河的机会呢?书上写道,刘备是害怕曹操亲自在这里,所以对面前的刘岱、王忠不敢进攻,只是打探河北消息。可是,即使打败了刘岱、王忠,也只是将他们礼送出境,部队全部归还。明眼的袁绍怎么会不明白,刘备是在坐观成败?
    如今,刘备仅仅是听说曹操亲征徐州来了,未做任何抵抗,就又过来求援了。简直和当年的陶谦、孔融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所以,袁绍最聪明的做法,当然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3)谋士田丰到底在干什么?
    结合田丰“贪而不智”的性格特点,孙乾之所以先找上他,再让他引荐到袁绍那儿去,很显然是收受了孙乾相当多的贿赂的。
    袁绍已经三次暗示了自己的生命和小儿子的生命,但田丰居然冷血的只剩下突袭许昌的建议了。
    第一次暗示是:我将死矣!
    第二次暗示是:最幼者患疥疮,命已垂绝!
    第三次暗示是:倘有疏虞,吾命休矣。‘
    而田丰在干什么呢?他的理由只是【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既没有提到袁绍怎么怎么成王霸之业,也没有提到主公你身体保重。
    这样的理由,袁绍怎么会关心?这样的谋士,袁绍养着何用?
    我们看一下199年8月份,这个慢打派田丰的建议【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如今,刚刚过了5个月,“百姓疲弊,仓廪无积”的难题就解决了?
    【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这种信誓旦旦的长期规划,因为这一件小事,就产生变故了?
    这说明,田丰去年8月份的建议,本就是头脑一热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长远的规划。而且,你即使“献捷天子”,不也是曹操过目的?你“表称曹操隔我王路”,这和面对面给曹操写表,有什么区别吗?

    (5)袁绍愿意接纳的是“果奔”的刘备为“将”,而不是与袁绍平起平坐的诸侯
    你如果军事实力不够来找人家帮忙,那就需要拿出合作的诚意来。
    如今我们看到,即使董承被诛,刘备的【细作】在许昌仍然存在,否则就不会探听到曹操进军的消息了。这种军情消息,刘备与袁绍共享了吗?
    为什么199年在打击刘岱、王忠的时候,偏偏相持了那么长时间,刘备的【细作】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呢?当时董承尚未诛杀,刘备的细作显然比这个时候更多,果真就不知道曹操本在黎阳?
    犄角之势的下邳关羽已经接到了消息,犄角之势的小沛刘备,已经接到了消息。刘备的悍将关羽、张飞,摩拳擦掌要亲自捉拿曹操。但刘备就是要写信求援,正像当年袁术只派一个纪灵前来挑战,刘备却一枪未放非要给吕布写信解围一样。
    因此,袁绍的推脱,就是要让刘备【不如意,来相投】的。
    再怎么不济,消耗一下曹操的实力总可以吧?
    孙乾能说服慢打派的田丰迅速变成快打派,也的确是花费了不少的贿赂吧?但是,何曾有一分钱装入袁绍的口袋呢?
    袁绍的“形容憔悴,衣冠不整”倒也可以称为一个影帝了,虽然演技和貂蝉、司马懿相比可能差了点,被田丰判断为【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被孙乾直接判断为【绍不肯发兵】。
    但袁绍就像向单位写了一张人命关天的请假条一样。他的【恍惚】之所以欲装的真,却又那么假,明显就是回敬刘备的假仁假义的。
    袁绍如果消磨了曹操,收刘备为将,再联合狠角色孙策,成事的机会显然大得多。
    袁绍已经对刘备和刘表失去了耐心:公元199年袁绍为他们创造的绝佳机会,楞是被刘备和刘表错过去了。如今,曹操又不是被刘备死死牵制深陷泥潭了,他为什么还要去充冤大头呢?
    虽然以前的袁术和吕布之间、刘备和吕布之间,存在着“唇亡齿寒”,但现在,刘备显然根本就不是袁绍的嘴唇。
    如果说,袁绍这个时候出兵,是田丰嘴里说的“大义”,那就更说不过去了:解救背叛了许昌政府的刘备,夺取代表着汉朝统治者的汉献帝,怎么能够称为“义”?
    田丰之所以【以杖击地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长叹而出。】,可不是为了袁绍好。
    田丰对袁绍的名、袁绍儿子的命连一句关心的话也没有,怎么可能是为了袁绍呢?
    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孙乾对田丰说,帮我见到了袁绍,给你1000元;如果说服袁绍出兵了,再给你9.9万元。田丰在为煮熟的鸭子飞了而叹气而已。
    即使这真的是一个机会,即使袁绍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但曹操和刘备交火,袁绍也不是【大事去矣】吧?
    更正432楼:
    许攸才是“贪而不智”,田丰是“刚而犯上”。
    应当说,孙乾找的介绍人,找错了。
    首先,这样惊险的突袭行动,找快打派的审配、郭图、许攸3个人比较理想。
    审配的军事水平最高,善于把握战机,郭图总能够为袁绍找到合适的名义,而许攸通过花钱请他办事总是会很卖力的,就像后来张鲁手下的杨松一样。
    但可能事情比较紧急,孙乾没有时间一一去找;又可能这些谋士分散辅助于袁谭,没有在场。
    需要看到,199年8月的时候,刘备派去的使者,仍然是孙乾。慢打派的田丰、沮授是从袁绍的利益出发的;快打派的审配也是从袁绍的利益出发的。而且,郭图的话【愿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与当前孙乾的目的是最为吻合的。
    既然孙乾已经听到过这些人的对话,他没有理由不以郭图和许攸作为首选的介绍人。
    但是他找的是慢打派的田丰,事实上还不如找审配。
    为什么呢?
    很可能这个快打的计划,在审配这个纯军事参谋的眼中看来,反而是不可执行的。

    那么,我们作为后世去看待这场战争,袁绍的优势决策是什么呢?
    上上策:董承已经谋泄,刘备又和董承是一伙的,从名义上不难把刘备定义为“叛军”。他应该立刻响应曹操,派大军与曹军会猎于徐。同时,召集孙策渡江北上,三路夹击刘备!
    上策:就是三国演义上写的,以生命的请假条向刘备请假,给出一个不出兵的理由,坐观黄河南岸的消耗。但是加紧联络孙策这个唯一的合伙人,趁着刘备和曹操在徐州死磕的机会,在信使方面千万不能又输掉了。刘表的后方已经不稳定,张绣又投降曹操了,能够构成同盟的,也只剩下孙策了,而且孙策又是一个强硬的进攻派。
    中策:虽然不出兵,但是进一步巩固黄河沿线的防御。因为防御就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下策:出兵许昌,被提前一年打回河北!
    刘备听说袁绍不肯发病,就开始用激将法激发张飞的勇气了【似此如之奈何?】
    张飞的血性被激发出来【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
    刘备虽然心里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但有愣头青张飞愿意替自己挡住曹兵,就继续激将【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
    后来我们看到,曹军的部署是非常奇怪的。那就是夏侯惇和夏侯渊,出现了两次!分别出现在围剿张飞和围剿刘备的战斗中!
    张飞【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
    刘备【夏侯惇又到。玄德突围而走,夏侯渊又从后赶来。】
    根据写作的顺序,张飞陷入了八面保卫之中,刘备是在小心翼翼地观望的,随时准备开溜,并没有支援张飞的任何意图。
    张飞应当是从南面进攻的,因为他遇到的是徐晃和乐进;而刘备是从北面进攻的,因为他遇到的是夏侯惇和夏侯渊。
    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刘备只是【突围而走】。
    张飞【只有数十骑跟定】,刘备【回顾,止有三十余骑跟随】
    张飞欲还小沛时,去路断了,刘备欲奔还小沛时,【早】望见小沛城中火起。
    张飞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军截住;欲投徐州、下邳,已经看到了【曹军漫山塞野,截住去路】。
    张飞没有太多路可走,只有落草为寇;刘备不如意了,可以投袁绍。
    但最终的结果是张飞的数十骑到了芒砀山,刘备匹马落荒望北而逃,【三十余骑】进一步丢掉了。
    这说明,刘备认为张飞【今献此策,亦中兵法】的判断,完全错误了!
    裸奔的刘备,终于治好了袁绍的恍惚病,袁绍儿子的疥疮病,【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迎接来了。

    我以前误解了陈寿三国志的时间表,认为朱灵、路昭、刘岱、王忠纷纷在200年1月出现。如今重新开始解析,结果发现:即使按照陈寿写的,曹操的这种徐州战争,称为“闪击战”也是未尝不可的。
    我们看一下曹操这次突击战的时间表:
    200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董承谋泄之后,曹操开始出兵。在小沛击破刘备军主力,生擒夏侯博并俘获刘备妻子;接着进兵攻占下邳,擒获关羽;再转军东海,击降昌豨;回军官渡;200年4月,北上援救白马被围的刘延军。因此,本次闪击战,击破、击降三座重要城市,生擒大将二人,迫降大将一人,行程2500里,用时1个月。
    许都(或官渡)到小沛800余里,小沛到下邳250里,下邳到东海170里。如果换算成汉里则为:许都(或官渡)到小沛1150里,小沛到下邳360里,下邳到东海240里,单程是1750汉里,往返路程为3500汉里。
    如果在这不到30天的时间中,7天用于作战(三处战场,每处均在1-3天内解决战斗),那行军时间仅为23天,平均每日行军150汉里以上,大大超过了正常行军速度(与司马懿奇袭上庸速度相当)。
    此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使用兵力也不多【曹操10000人左右,主要是骑兵,不是书上写的20万大军;刘备和张飞大概在小沛有3000人左右,关羽在下邳大约有2.4-2.5万人,毕竟下邳是徐州郡治所、粮仓、甘夫人和糜夫人所在地,南北交通枢纽(防备袁谭、孙策)。马军主要是张飞和刘备率领的,关羽分配的人多,但是马少。因此,曹操这一战并不是在人数上碾压刘备军团,而是“以少胜多”的。】。
    最大的意义在于,曹操敢于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审时度势,利用袁绍性情迟缓的弱点,对刘备军发动闪击战,以很短时间消除这个隐患。
    可是,上面提到张飞、刘备的小沛军团以马军为主,人数差异也没那么悬殊,大概是刘备3人:曹操10人的比例,为什么会被千里奔袭疲惫不堪的曹军击败呢?
    原因还是刘备和张飞对形势的误判!而不是荀彧和毛玠多么能掐会算。
    你这样3:10还被迅速击败,如果袁绍听从田丰的,去许昌的胜算有多大呢?袁绍只能是轻骑袭击,最多派去8000人,到了许昌,面临的可能是曹军5-6万人的大包围!
    这是因为,袁绍的军事实力虽然很强,突袭的话总是不能派很多人的,很容易走漏风声的。
    袁绍这样的兵力,如果与友军配合的话,就只能承担“正兵”的职能,就如199年8-10月之间与曹操的对峙一样。
    而刘备、张绣的军团如果与友军配合的话,就只能承担“奇兵”的职能,因为人数少,机动性和灵活性比较强。
    但是,袁绍承担了正兵的时候,张绣投降曹操了,刘备却没有承担起“奇兵”的职能。
    如今,田丰建议袁绍去执行奇兵的职能,合适吗?
    刘备承担正兵的职能,合适吗?
    曹操也决不会在打击刘备时,许昌完全空虚的,至少在5万人左右。
    而离开了曹操的许昌政权,在内鬼董承已经铲除的情况下,有贾诩、荀攸、曹仁的驻守,是足以防备袁绍小规模部队的偷袭的。

    徐州这一战的关键事件,是张飞的劫寨计划被识破,不管是荀彧和毛玠从哪里看出的征兆,但毫无疑问这两个谋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擒拿关羽的时候,主要是程昱、张辽两个人的功劳。
    被吹上天的郭嘉,真的比贾诩、荀彧、荀攸、程昱强吗?恰恰相反的。
    这个帖子否定郭嘉,也许不会有太多的疑义,到后来否定诸葛亮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没关系,我们实话实说,争取让每个人心服口服。
    关羽为什么能得到曹操的敬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公元199年1月,吕布孤军困守下邳,最终因陈宫的一箭、刘备的一言葬送了性命。如今,关羽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如果当时吕布能听从貂蝉的决策,通常苦熬、坚守城池,迫使曹操来招降,然后就坡下驴,则吕布在维持一支军队尊严的前提下举军投降,似乎也会被人看作忠义的(前面分析过,吕布一辈子被视为“不忠”的原因,其实主要是杀丁原,董卓死后疯狂报复李儒和李肃,以及工作的不断跳槽问题。如果这就可以定为不忠,那么整个三国恐怕只有张任、典韦够得上“忠”的标准了)。
    这一战,关羽是亲眼见到了的。
    如今,关羽遇到了和吕布一样的困局,他采取的就是女王貂蝉的决策:既不主动挑战,也不主动投降。他要一直熬到曹操觉得攻城代价沉重、袁绍造成曹操的后顾之忧为止。
    但是,吕布临死的时候,高顺、陈宫、张辽这些大将一直陪着吕布走完了一生。如今,关羽的拜把子兄弟,全部跑光了,隐遁得无影无踪。
    拒不投降,曹操可能会快刀斩乱麻打破下邳,杀死关羽,因为这一战如不能迅速解决,袁绍可能会大兵压境。
    攻陷下邳,199年已经有了决水灌城的经验,为什么200年的今天,就没有人提起决水灌城的事了呢?因为此时的曹操,素爱的是关羽的【武艺人材】,但是,并不是关羽的人品。
    因为关羽的人品,一向并不好:
    (1)199年下邳鏊兵之时,关羽计划的是攻陷城池之后,如何获得秦宜禄的妻子作为老婆,而179年在山西老家的老婆胡定金,已经长大成人的关平,倒是被关羽忘得一干二净了;
    (2)许田围猎之时,既然马腾、董承全部看见了关羽的举动,曹操那么多的亲信将校,怎么会看不见?既然已经投降,那就是你认可曹操是新的主人了,这种在背后暗施偷袭的举动,甚为让人不齿;
    (3)刘备军团叛了曹操,关羽不仅杀了车胄,而且还称死亡的车胄为“反贼”。而当草包张飞进一步杀了车胄全家时,关羽也并未有任何责备张飞的举动。车胄的家属,有必要赶尽杀绝吗?

    要让关羽【进退无路】,直接围困下邳城不就行了?程昱何必不断地调虎离山呢?
    因为:
    (1)程昱不仅要按着曹操的意思招降关羽,而且还得顾忌到关羽的脸面。未经任何抵抗就全部投降,关羽这种读过春秋的人,估计是不顺心的。关羽必须通过与曹军适当的战斗摆摆谱,也必须使自己尽快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局之中。
    (2)199年,吕布能够拒守下邳3个月,因为城中的粮食是非常多的。曹操根本等不到这一天的。因此,程昱必须使关羽尽快处于困局中。
    这一点,关羽和程昱,是心照不宣的。因为,后来的华容道事件,同样是程昱,把关羽的心理活动拿捏的又精又准。
    当曹操令徐州降兵数十,径投下邳来降关公时,【关公以为旧兵,留而不疑。】。如果关羽真的有周亚夫一半的作风,如果真的像现代人说的那么忠义,那么是不会留而不疑的。因为,这一小队士兵透漏了军情信息,使曹操顺利攻城,刘备的两个老婆,还是难免被抓获。
    次日,夏侯惇来挑战的时候,【关公不出】,无非是关羽看透了形势,不愿意过分激怒曹军而已。要体面地投降,离开摆谱是不行的。关羽追赶夏侯惇二十里,急忙回去,程昱设计的截住归路的“精兵”徐晃、许褚来了。这座土山,正是程昱为关羽量身定做的土山。
    关羽的忠义,正是与夏侯惇、徐晃、许褚的“不屈抗争”中,才得以表现出来的。张辽能匹马上山未受拦截,是因为关羽此时已经打算投降了。他需要的,仅仅是让张辽给他找几个投降的理由。而张辽所说的三罪,真正的意义在于向他透露出“刘备并未死亡”的消息的。而关羽只要开口称【丞相】,即再次暗示着他是准备投降的。
    关羽的三约,其实心里忌惮的还是刘备种菜时候曹操暗探的窥视。
    关羽约定的【只降汉帝】,就意味着他离开许昌的这个过程,是反叛了汉帝的。而如果曹操代表着大汉丞相的话,这个第一约定,就是关羽死要面子的表现了。而他这三个约定,必然是按照重要性的顺序讲出来的:面子,第一位的;甘夫人和糜夫人,第二位的;寻找刘备,第三位的。关羽约定的【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必因创造一个甘夫人、糜夫人和他共处的小空间而已。
    次日班师还许昌,于路安歇之际,操欲乱关羽君臣之礼,使关羽与二嫂共处一室。这时的关羽,并没有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向曹操再申请一间住房。而是【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这恰恰说明,他还是对刘备的两个老婆有点小心思的。也许是看透了曹操的试探,做出的清白举动而已。而曹操的试探,也许正是因为关羽的第二约定,在曹操看来是不很寻常的。

    到了许昌,曹操的【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曹操的【美女十人】,关羽又【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关羽就开始小规模地试探了。【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但甘夫人和糜夫人显然并没有关羽所想的意思,她们的说话是【我夜梦皇叔身陷于土坑之内,觉来与糜夫人论之,想在九泉之下矣!是以相哭。】。而在此之际,曹操【命使来请关公赴宴】。关羽不仅过来赴宴,而且还可以喝醉。
    不仅如此,关羽似乎每一次有宴必赴。曹操赠送的赤兔马,关羽笑纳。
    关羽通过摆谱投降曹操,很可能就是为了——熬死刘备的。
    作者无意将关羽拉下神坛,也无意丑化一千多年来忠与义的典范——关羽,但本帖只是就三国演义一书,想深入探讨一下诸多的可能性。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全书中,有关关羽的疑问点。
    问题导向的思考:
    (1)具有“刚而自矜”性格的关羽,作为后来独自镇守荆州多年的大将,在投靠许昌政权之后,是否有必要【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
    (2)如果关羽真的是关心和爱护两位嫂子,怎么可能有宴必赴,并且喝醉?而且偏偏是在甘夫人最担心刘备生死的时候喝醉?
    (3)公醉,自绰其髯而言曰:“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这句话的“背其兄”是否意味着,在关羽的心目中,自己实质上已经“背其兄”了?
    (4)【玄德慌忙骤马来看,隔河望见一簇人马,往来如飞,旗上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七字。】那么,刘备随着文丑出征的时候,自建旗号了吗?关羽为什么看不见刘备的旗号??
    (5)【关公曰:“既兄在袁绍处,吾必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这句话的重点,显然在后半句,是用来否定【星夜而往】的可行性的!
    (6)征汝南龚都之后,【甘夫人曰:“叔叔今番出军,可知皇叔音信否?”
    公答曰:“未也”】。
    为什么此时,关羽反而有自主决断力了?欺骗兄嫂,和欺君差不多。
    如果事情真的很紧急,如果关羽急切要走,如果关羽真的恐两位嫂子伤心,不是应当尽快实话实说吗?
    关羽的理由是【未敢教嫂嫂知者,恐有泄漏也。事须缓图,不可欲速】。后面我们看到,关羽又说不告知曹老大一声非丈夫也【人生天地间,无终始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
    既然如此,“恐有泄漏”怎么可能构成关羽的理由?
    既然曹老大对军队有绝对的管控权,既然早晚都准备知会曹老大才肯走,那他是恐怕泄露给谁呢?
    (7)关羽回复刘备的信中写道【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明明是中了夏侯惇诱敌之计,何尝提到下邳城【内无积粟】了?这个战败的责任,关羽为什么隐瞒?如果说关羽上面欺骗甘夫人和糜夫人的话,是怕她们伤心或者过度喜悦导致泄密什么的。如今的私信,关羽的隐瞒就是明显的欺君了!
    (8)廖化杀了杜远,关羽是【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胡华招待关羽时,是【关公叉手立于二夫人之侧】。他这个“叉手”,到底是何种心态表现的外在反映?
    (9)东岭关守将孔秀依法办事【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并没有故意刁难关羽。但是,关羽的表现立马就是【待去禀时,须误了我行程。汝不容我过关乎?】,这才是第一关啊。关羽怎么会想不到还有这一层可能性:也许曹操的号令尚未下达到东岭关?
    (10)明明是关羽【大怒,举刀就杀孔秀】,但杀死孔秀之后,关羽对降兵们给出的意见却是【借汝众军之口,传语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杀之。】。这和侮辱徐州车胄的行为如出一辙,关羽的心里有天下公理与正义吗?
    (11)遇到韩福,不管韩福有没有先下手为强的动机,但是韩福的话是挑不出毛病的,【吾奉承相钧命,镇守此地,专一盘诘往来奸细。若无文凭,即系逃窜。】,而关羽的【东岭孔秀,已被吾杀。汝亦欲寻死耶?】就是故意激发韩福的杀心,从而实现反杀了!
    (12)既然关羽玩阴的,又是武艺上不能抵挡的大将,就别再责怪卞喜和王植了!不以阴狠对付关羽的阴狠,如何向曹操交待呢?
    (13)关羽杀人,是看官职大小和面子的。当白马太守刘延(权且忽视这个写作漏洞)不给关羽船只的时候【船只虽有,不敢应付。】,关羽不再动杀心了,而是说【我前者诛颜良、文丑,亦曾与足下解厄。今日求一渡船而不与,何也?】
    (14)裴元绍之所以没有被关羽杀死,是因为他的话就像捧哏一样激发了关羽的大笑【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这种占山为王的害民贼,不是以五关六将更应该杀吗?
    (15)关羽之所以不收留廖化,是因为廖化救的是刘备的两个夫人,而意欲收周仓,则是周仓对自己的崇拜【旧随黄巾张宝时,曾识尊颜;恨失身贼党,不得相随。今日幸得拜见。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16)单刀赴会时,鲁肃以天下公理质问【有一言诉与君侯,幸垂听焉:昔日令兄皇叔,使肃于吾主之前,保借荆州暂住,约于取川之后归还。今西川已得,而荆州未还,得毋失信乎?】
    关羽的回答是【此国家之事,筵间不必论之。】
    【君侯始与皇叔同败于长坂,计穷力竭,将欲远窜,吾主矜念皇叔身无处所,不爱土地,使有所托足,以图后功;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背义,恐为天下所耻笑。惟君侯察之。】
    关羽的回答是【此皆吾兄之事,非某所宜与也。】。
    将责任全部往刘备身上推了!
    (17)玄德爱之,欲嗣为义子。刘泌欣然从之,遂使寇封拜玄德为父,改名刘封。玄德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玄德曰:“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乱之有!”云长不悦。
    权且按照三国演义,关羽能够招关定的儿子关平为义子,为什么不容刘备招刘封做义子呢?
    (18)关羽贪功,却又触犯军法两次。
    a. 华容道。【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
    结果却是,【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b. 长沙郡。【闻长沙尚未取,如兄长不以弟为不才,教关某干这件功劳甚好。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
    后来却是,【云长领兵而退】。如果没有魏延的起义,恐怕关羽是要因为和黄忠的义气而再次放弃取长沙了!

    今天仔细阅读了三国演义第25-28回,发现有关结论必须从书的开头开始解释。
    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恰恰是由于这些异姓兄弟们相互用盟约绑架对方的一种形式。尽管在我们从纯利益角度看来,他们完全可以在得势的情况下根本就不遵守这个盟约,但由于古代的科技不发达,古人相信一些“天人共戮”“万刃之下”的报应,是很正常的行为。
    就连明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也是这样迷信地写书的。例如,孙坚隐藏玉玺时发的毒誓,在岘山应验了;蔡瑁捉拿刘备时在墙上假冒刘备题的诗句,后来在成都称帝应验了; 郭嘉推测孙策“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果然孙策死于许贡家客们的猝然攻击中;刘备的的卢马,貌似后来在庞统身上应验了。
    我们看看桃园结义的盟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因此,与其说关羽是看了春秋左氏传之后,一辈子实施了“忠义”的行为,倒不如说,是关羽被桃园三结义绑架的最结实,最牢固,思想最迷信,造成的。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我们从关羽的语言风格转变可以看出,刚开始出场的关羽,性格、说话方式和赵云差不多,一般是火爆脾气的张飞嚷嚷着干什么,而关羽虽然长着标志性的红脸,承担的却是白脸的角色。比如,当刘岱、王忠被放出城往许昌报信的时候,张飞和关羽追出来的时候说的话。
    但是,后世对于关羽的评价却是“刚而自矜”!以致于在樊城战役到麦城之间书写的关羽,“恨”“怒”占了绝大多数字眼。
    而张飞,倒是逐渐被认识到了书法能力、绘画(主要是手绘美女)能力,悄悄地带上了类似周瑜和陆逊那样的“儒将”风采。
    从三国演义的第25-28回,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关羽性格转变的规律性。
    那么,刚开始的关羽为什么没有发言权呢?一没有皇族的身份,二没有黑老大张飞的经济实力。你不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而总是率先出头,没人搭理你的。关羽提出自己要挑战华雄的时候,当袁术大喝一声侮辱他们的时候,关羽也只是诚恳地向袁术保证自己的武艺,丝毫不敢说硬气的话的,你如果翻脸,这个立功的机会也失去了,一辈子怎么能够出人头地?
    刘备对关羽和张飞依赖性的颠覆性转变,可能是从刘备在淮阴、盱眙和袁术的对抗之后。
    关羽的火气最大的一次,是许田围猎的时候试图突袭曹操。原因只是因为,曹操并没有在攻陷吕布的下邳之后,给关羽兑现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许配给他的诺言。
    关羽200年1月战败之后,仍然是十分低调的。虽然见了夏侯惇表现出愤怒,但见了曹操之后,仍然是张口丞相闭口丞相的。
    关羽被汉献帝表封为“偏将军”的时候,开始有了骄傲的表情。斩杀颜良、文丑(权且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之后,又被封为“汉寿亭侯”,一辈子的自信心达到了巅峰状态。而当廖化、周仓、裴元绍等以前的黄巾军残部都对他追捧的时候,关羽再也看不起任何人了。
    而颜良和文丑,相应地就成为关羽一辈子向敌人炫耀武艺时最好的参照人。就像水浒传的鲁达,在郑屠活着的时候,对镇关西的称号切齿痛骂,而当鲁达三拳打死了郑屠之后,没有人像鲁达一样一辈子追认这个“镇关西”了。
    但是,关羽的名号从来不是像“常山赵子龙”“南安庞德”“河间张郃”“谯郡许褚”一样以自身的出生地为骄傲的。他从来就不声称“解良关羽”。他要么说的是“汉寿亭侯关云长”,要么就是质问对方“汝比颜良、文丑武艺如何?”
    廖化、周仓、裴元绍这些人,都是关羽忠实的粉丝。刘备有吗?张飞有吗?
    实力就是硬道理!在这个小圈子里,关羽是力图与刘备和张飞掰掰腕子的。我们并不是说,关羽的目标就是争取一个老大的名号,或者说,他会违背了盟誓,而是说,在三个人的相对实力权衡中,关羽也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既然是“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我又没有背义忘恩,我只是希望主导一下这个三结义的走向,有什么担心“天人共戮”的呢?
    的确,关羽争取了许多话语权。当阳之战过后,关羽的5000水军的家产,已经比张飞和刘备的总力量更庞大了。夺取益州之后,关羽成了独镇荆州的土霸王。关羽要发动一场战争,关羽自己就可以说了算的。赵云唯唯诺诺,不是关羽的嘲笑目标,马超心里不平衡,他就要写信挑战一下,黄忠的定军山之战关羽没有亲眼见,他就看不起黄忠。
    岂止,就纯武艺而言,黄忠射杀关羽,也就分分秒的事,别说什么射箭技能不是武将武艺的一部分。
    关羽似乎把颜良和文丑的死亡原因,彻底忘记了,他也不愿意回想起来。
    从这个分析论点来看,关羽不可能会对甘夫人、糜夫人抱有什么小心思,因为有“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个心理学枷锁的存在。
    但关羽的话语权诉求,却使他可以在见了刘备的两个老婆之后,不太情愿卑躬屈膝地奉献自己的膝盖。他也可以对刘备的夫人们说谎的,也可以对刘备说谎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转变历程:
    (1)土山约三事: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离开了徐州的糜夫人,其实和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刘备的两个老婆的日常消费,又不能说是特别节俭的人。所以,关羽要这样要求。关羽虽然不至于抢了刘备的老婆,但这样如花似玉般的大美人,谁不想创造一些和她们独处的机会呢?关羽不是天神,关羽也是平凡人啊!这个需求,是凌驾于他追寻刘备之上的!
    (2)【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竟到府中。来见二嫂。甘、糜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公拜于阶下曰:“使二嫂受惊,某之罪也。”】,这时候关羽的典型举措还是【拜】的。但是,这两位夫人担心的却是“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皇叔。”。于是关羽的大男子主义开始露头:“嫂嫂放心,关某自有主张。”
    (3)“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这恰恰说明,关羽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你欲乱君臣之礼,我就让你见识一下耐力。
    (4)关羽被拜为“偏将军”,关羽领受曹操的绫锦、金银器皿、美女十人,全部送给刘备的老婆们。但罗贯中用了两个很微妙的词汇:【却又】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一个宅子分成两个院了,安全性有“老军10人”负责,洗脸洗脚洗衣服,有“美女10人”负责,关羽还来到这里干什么呢?他的【拜】也悄悄地转变成【躬身】了。只是到了见到俩夫人痛哭的时候,才【整衣跪于内门外】。
    (5)关羽既没有去详细打听、也没有去认真思考刘备的去向。原因是,他虽然不至于“背义忘恩”,但也很希望是有与两个美女相处的机会的。【梦寐之事,不可凭信,此是嫂嫂想念之故。请勿忧愁。】
    但在这个难得的独处机会中,这两位夫人受了关羽的保护、关羽的绫锦和金银器皿、关羽的侍女,却从无一声感激的声音,反而觉得是关羽本就应该做的。刘备当前不是君,关羽当前也不是臣,凭什么呢?并且,他们做梦刘备已死的内容,关羽的心里只有用“失望”“扫兴”来形容。于是,关羽和曹操喝酒的时候,醉了。也许这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唯一一次醉酒。你可以想象关羽此时的委屈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关羽显然是个怜香惜玉之人的。
    为什么说关羽并没有追寻刘备的强烈愿望?
    因为,徐州战争牵动了一大批诸侯,这些小兵们之间相互传递消息,没那么闭塞的。
    a. 白马战役。程昱就能判断出【刘备若在,必投袁绍】。
    b. 延津战役。玄德慌忙骤马来看,隔河望见一簇人马,往来如飞,旗上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七字。但偏偏关羽并没有望河的对岸看刘备的旗号。作为率领3万人马的后援指挥,刘备不可能没有旗号的,否则怎么指挥这些士兵们作战?而关羽与颜良的一战,关羽也不可能不知道“擒贼擒王”的重要性的。除非,他认为延津的部队,全部是文丑率领的。
    c. 汝南一战。孙乾很轻松就能以细作的身份摸到关羽的军营,而且孙乾逃难之后飘泊汝南,幸得刘辟收留,也【近闻玄德公在袁绍处】。但是关羽的话是:“既兄在袁绍处,吾必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这不能不让人理解为:其实他是拒绝“星夜而往”的。
    d.关羽征汝南回来。甘夫人曰:“叔叔今番出军,可知皇叔音信否?”公答曰:“未也”。正哭间,有一随行老军于门外告曰:“夫人休哭,主人现在河北袁绍处。”。关羽被责备之后,说【兄今委实在河北。未敢教嫂嫂知者,恐有泄漏也。事须缓图,不可欲速。】。这明显就是说谎了,关羽只是想再延长几天相处的甜蜜日子而已。既然走的时候“恐有泄漏”,又何必又是造门又是写书去告知曹操这个指挥枢纽人物呢?
    e. 于禁,居然也探知了刘备在河北,报与曹操。
    f.袁绍派来的“南阳陈震”,很轻松就能找到关羽的住处。
    g. 关羽答刘备书的这句“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听援兵”就是在为他的一点小心思而开脱了。
    h. 廖化和杜远抓两位夫人,有惊无险,关羽的姿势悄悄地转变成了“叉手于车前问候”。
    i. 在胡华的草堂,【关公叉手立于二夫人之侧】,仍然只是叉手了。因为,廖化的敬慕、胡华对颜良文丑的了解,使关羽的自信心膨胀了。
    j. 裴元绍和周仓这两个fans,进一步让关羽飘飘然了。
    k. 古城的土人,也知道【数月前有一将军,姓张,名飞,引数十骑到此,将县官逐去,占住古城,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今聚有三五千人马,四远无人敢敌。】
    l.糜竺、糜芳曰:“自徐州失散,我兄弟二人逃难回乡。使人远近打听,知云长降了曹操,主公在于河北;又闻简雍亦投河北去了。只不知将军在此。昨于路上遇见一伙客人,说有一姓张的将军,如此模样,今据古城。”
    m. 卧牛山处,赵云曰:“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
    这足以说明,(1)关羽并没有那么殷切地寻找刘备的期望,也没有认真去找;(2)关羽可能对甘夫人和糜夫人有相处的需求,但受制于桃园结义盟誓,在话语权不够的情况下,尚不足以做无义之事;(3)颜良和文丑,成为关羽招揽fans的重要基石。【新得赵云,关公又得关平、周仓二人,时玄德、关、张、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关平、周仓部领马步军校共四五千人……刘辟、龚都差人来请……往汝南驻扎,招军买马】。关羽的股份,已经超过了张飞了。
    第三章 狼烟四起(十六)
    刘表的后方,被曹操安插了许多钉子,自顾不暇。当袁绍唯一可能结盟的对象孙策,莫名其妙地死亡之后,这个战争的局势进一步发生了变化。
    孙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首先剔除三国演义中的不合理情节,然后再来探讨真实的原因。
    (1)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为了反驳张昭等人的建议,列举的例子是【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竟为敌军所杀。】。事实上,孙策时公元200年被刺杀的,而交州牧张津活的年限远远比孙策要长3年左右。虽然,张津与曹操的交情不详,但可以在其他书信中找出蛛丝马迹。夏侯惇在公元200年曹操破除袁绍之后,写给石威则的 中,提到曹操向张津答应会以零陵郡和桂阳郡土地给他。这或许是张津为何会跟荆州牧刘表年年交战的缘故。另外,张津担任交州牧时,还特地赠送交州特产—益智粽子—给曹操,这件事情的时间是公元203年。这可能是为了感谢曹操给予令他这条件,才会以当地特产作为回礼。
    (2)于吉的求雨事件。【忽见黑烟一道,冲上空中,一声响喨,雷电齐发,大雨如注。顷刻之间,街市成河,溪涧皆满,足有三尺甘雨。】。如果短时间内真的有这么大的雨,恐怕孙策手下负责监管于吉的士兵们早就跑光了,于吉身下的烧柴也会漂浮得无影无踪了。而孙策本人也不会这么淡定了,毕竟他是要烧死于吉,这个动机就必然使孙策产生一种于吉将要借助淫雨反杀孙策的可能性。而这样的洪水,也不再是什么甘霖了,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老百姓以及孙策手下的官员们【共将于吉扶下柴堆,解去绳索,再拜称谢】就说不通了。
    在征江东的过程中,孙策很幸运地遇到了太史慈——不是幸运地得到了一员大将,而是幸运地在刘繇的手下,发现这么一个陈宫式的自负武将。于是,孙策势如破竹地打败了刘繇、严虎和王朗。如今,庐江太守刘勋被打败了,豫章太守华歆又投降了,江东六郡(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已经全部被孙策占领。对于孙策而言,太史慈所起的作用,简直比周瑜还要大。
    虽然,孙策的英勇,一部分原因是江东的诸侯们太弱给反衬出来的,孙策并没有学会怎么当一名军事统帅,他仍然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先锋大将的。但孙策的个人武艺,恐怕是除了颜良、文丑、典韦、许褚、庞德之外的第六强,大致和关羽、夏侯惇、张辽三个人在一个层次上。一个被曹操称为“猘儿”、“小霸王”,被许贡称为“和项籍相似”的武将,不可能是由于和许贡的3个无名家客的猝然冲突中被杀死的。孙策的死亡,是许多诱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孙策受到重创,有了华佗弟子的治疗,休息20多天,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否则在袁绍的使者陈震前来寻求联盟的时候,孙策就不会“大喜”并且设宴饮酒了。最终,孙策是被气死了的。许贡三家客只是诱发因素。
    曹铜爵先生深入分析了这个事件,排除了孙权、排除了郭嘉、最终指出:目前的广陵太守陈登,就是许贡三家客谋后的黑手。
    我们当然也要考虑这种可能性。经过查找资料发现,以前的一处错误也必须随着纠正,那就是刘备、张飞逃亡之后,陈登“献徐州城门”的事。陈登的“广陵太守”一职,是197年,陈登及其父陈珪设法解除了吕布与淮南袁术之间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随后,陈登出使许都,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嘉许,被任命为广陵(原治今江苏省扬州市北)太守。
    公元200年1月的时候,三国演义一书中写道刘备战败,陈登又献了徐州的城门,发生了又一次叛变。这完全是对陈登的丑化:一个负责地方军队治安的太守,怎么会擅自离开扬州,到658里之外的徐州去献城门呢?在徐州或者下邳,曹操已经委派车胄坐镇,陈登已经赴扬州上任他的广陵太守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经营长江岸边已经3年、主要提防孙策势力的陈登,有充分了解孙策所在地盘地理形势、人事安排、孙策活动轨迹等等的条件。
    但还是存在着下述的疑问点:
    (1)曹铜爵先生分析的孙策与严白虎的仇恨,严白虎与许贡的感情,许贡与陈登的关系,存在着过于长的人际关系链条,而这个链条一旦超过了3个层次,变数就会大大增加了,但是孙策的死亡(或称为“死亡诱发因素”)是一次精准预谋的事件。比如,上面提到的交州牧张津,以前与何进的关系很好,进而与何进的手下袁绍的关系很好。袁绍在公元200年和曹操是对头,袁绍和刘表在公元200年是准同盟关系。从这个链条上可以推断张津应该是曹操的对头。但曹操轻松一个封官的承诺,就足以改变张津的行为了;
    (2)如果陈登对孙策在哪儿打猎的事情就了如指掌,他完全可以派遣更加精锐的手下一击致命,而不再是派遣许贡的三个家客了。
    那么,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问题导向的思考:
    (1)孙策为什么敢于狮子大张口,向曹操求“大司马”这样比袁绍的“大将军”还要大的官职?要知道,曹操目前才仅仅是一个“司空”啊?
    (2)既然孙策已经占据了江东六郡,吴郡的太守怎么会是许贡?
    (3)许贡三家客是不是精确掌握了孙策的活动轨迹之后实施的偷袭行动呢?他们为什么声称自己是“韩当”的手下?
    (4)打猎时,在山林地带,战马根本就赶不上鹿这种机动、灵活的动物。所以,一般是遥远地射箭、瞄准。孙策单骑上山干什么?
    (5)孙策“剑刃忽坠”的佩剑,有无被人掉包的可能性?
    (6)华佗在孙策遇到重创的时候,恰恰到中原去了。并且华佗的弟子在孙策准备袭击许昌的时候建议孙策必须“静养百日”,是一种巧合吗?
    (7)郭嘉是怎么“料准”孙策之死的?在使者的回复中,曹操“甚惧”、谋士“俱敬服”,只有一个郭嘉不服。孙策的回答居然不是与郭嘉的私人恩怨,而是【吾誓取许昌!】,不感到奇怪吗?
    (8)张昭被委任文、武之重,很显然不是封建迷信之人,为什么要三次劝谏孙策不杀于吉?
    (9)“于吉求雨”这个事件,如果存在这种可能,必然是善于观察天气的结果(排除降雨量的大小问题),就像曹操说的“冬至一阳生”一样。奇怪的是,这个“求雨”,不是孙策提出用来检验于吉的方法,而是非常善于占卜的吕范建议的,【某素知于道人能祈风祷雨。方今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赎罪?】。难道,吕范也是谋后黑手之一?
    (10)被杀死了仍然神出鬼没的于吉,到底是怎么回事?
    (11)陈墨先生写的《三国诡案-障眼法》一书中,认为孙策受到的最致命一击,乃是最后拍碎镜子的时候,被镜子面上的“胡蔓藤”这种毒物致死的,有这种可能性吗?
    (12)孙权说的“公瑾已回,吾无忧矣。”,那么,如果周瑜没有回来,他“忧”的究竟是什么呢?
    (13)孙策的临终语【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孙策既然能够“与天下争衡”了,怎么会在后一句话中说“我不如卿”呢?
    (14)孙策说的“父兄旧人,慎勿轻怠。”暗示着什么?
    (15)孙策活着的时候,周瑜推荐的是张昭和张纮;孙权一旦上任,周瑜马上就推荐了鲁肃。那么,周瑜为什么以前没有向孙策推荐鲁肃呢?鲁肃的“榻上策”与孙策联袁抗曹路线,是否有巨大的冲突?
    (16)根本性的问题:孙策活着,对谁有利,对谁有害?孙策死了,又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问题(1):孙策为什么敢于狮子大张口,向曹操求“大司马”这样比袁绍的“大将军”还要大的官职?要知道,曹操目前才仅仅是一个“司空”啊?
    在以往的解说中认为,孙策之所以要到许昌献捷,就是到曹操那里秀秀肌肉,趁机勒索一下曹操。因为曹操在与袁绍的对抗中处于劣势状态,不敢同孙策翻脸的。以前,都是曹操“令”孙策跨江布阵,曹操“令”孙策什么什么。如今孙策为了经济利益,要求成为和曹操一样平起平坐的诸侯。
    这样的看法,有不足之处。
    首先,孙策服从中央政权,不过是做做样子、为了占据整个江东争取更长的时间而已。曹操“令”孙策做的事情,其实也正是孙策一直在做的事情:孙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对邻居刘表和袁术的防范的。
    其次,钱、粮、兵、马这些基本资源,曹操根本就不会调拨给孙策的。相反,在打击袁术的过程中,曹操反而向孙策借粮食。曹操能赞助的东西,其实也是荀彧“二虎竞食”的延续,在孙策自己的地盘上,给孙策封一些官职,让他在江东的税收问题具有合法性而已。
    第三,孙策的要求,可不仅仅是要求和曹操平起平坐!相反,在孙策的眼中,曹操无非有汉献帝这个招牌,有封官的权力。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不认为孙策很英雄。而在孙策的眼中,曹操也未必是英雄!孙策比袁绍的胃口还要大得多!因为袁绍的进军,还需要拉拢刘表、刘备、张绣这些外援,而孙策,自认为是能够独自吞下曹操这根鱼刺的!
    曹操自己也叹曰:“猘儿难与争锋也!”即使没有袁绍的支持,孙策认为自己似乎也有拿下曹操的可能性!曹操对袁绍的弱点评价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而孙策,根据我以前的分析,恰恰是干大事而忘命的。他不考虑刘表势力会不会趁机进攻江东,不考虑打败的后果,不考虑各派势力之间的权衡问题。他就要和你拼命,偏偏手中兵精粮足,具备了玉碎瓦全的资本,这样的人,曹操怎么会不害怕呢?
    本来,曹操已经通过【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这样的手段,向孙策示好了。但是,也许也只有吕布、张绣等等小诸侯会在乎这样的蝇头小利,对于孙策而言,是远远满足不了其巨大的胃口的。
    书上写道孙策“求”为大司马,我想这个词意必定比袁绍还要傲慢,就是要试探一下曹操的忍耐力。他也明知道曹操不会答应,才会提出一个与虎谋皮的惊天大要求,不管曹操答应不答应,也不管是不是能获得袁绍的支持(因为这个时候袁绍的使者陈震还没有派过来游说孙策),孙策就是准备决定进军了!这也就顺便回答了第(7)个问题:表面上,是郭嘉的“料”惹恼了孙策,事实上孙策根本就没有看得起郭嘉这样的小人物——我灭了曹操这个宏伟目标,郭嘉失去了“白辞念赋”“揣摩领导心思”的基本载体了,不是同样可以消灭“匹夫”吗?郭嘉,还没有引发孙策愤怒并被报复的资格。
    曹操不能答应这样的要求,在江东,封你6个省长也没问题。但是,现在的“大司马”,是大汉朝的军队总司令,比袁绍的大将军还牛。你如果答应他了,就是证明许昌政权全体向孙策示弱了。
    孙策占据了长江一半的地利条件,后来的孙权统治,获得了比孙策统治时期更好的人和条件。这时,孙策事实上并不像小说中的,江东人人都欢迎孙策的队伍的。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献捷”的时候,得不到中央政权的认可,江东许多人是视孙策为“悍匪”的。孙策想要把汉献帝直接抢过来,从而号令天下。
    但是,前面分析过,曹操并不是被孙策的军事实力吓怕了,而是被孙策的“干大事而敢于拼命”吓怕了。而当不要命的“猘儿”遇上的不是刘繇、王朗、严虎这样的啦啦队,而是遇到了黄河流域这些同样强悍的诸侯们的时候,就再也没有那么容易势如破竹了。
    孙策的死亡,从内因上分析,就是孙策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造成的。这也是前期进展过于顺利造成的。正如同后来208年的曹操,兵不血刃地拿下刘琮之后,就想趁势席卷江东、平定整个天下是一样的。
    孙策的手下,跟着这个老大到沿海这个银边去拼命,一个个也自信满满,如今,对于跨过长江之后能不能活着回来,大部分脑海里是打了问号的。“小富即安”,应当是江东大族们的共同愿望,也就是说,孙策死后前来辅佐孙权的鲁肃提出的榻上策【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符合大部分人的意思。
    但以前,孙策拜个光武皇帝庙还要使个小性子。他唯我独尊,谁也不听。这样的性格,这样的冒险,已经让江东甚至孙策阵营内部的将军和谋士们心有余悸了,尤其是周瑜的重兵全部在南方集结。对于辅佐孙策强攻1300里之外的许昌(当时孙策的政治忠心在丹阳),实在没有太大胜算的把握,尤其是看到如此强大的袁绍势力,获得了延津和白马,就损失了颜良和文丑两名天下名将的时候。孙策虽然不要命,但是武艺上能强过颜良或者文丑任意一个人吗?
    因此,孙策是自己作死的,根据形势的分析,不需要“神机妙算”的郭嘉,我们也能够想象到孙策的覆灭,这就是孙策死亡的内因。至于郭嘉说的“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可能恰恰反映了郭嘉自己的小人心态而已。
    包括张昭、吕范、文武百官,甚至周瑜和孙权,都不太希望孙策长命百岁的。以前的“得民心”“义兵”,无非是恐惧压抑不住的岩浆,就是逍遥津之战之后小孩们听说张辽的大名不敢在夜里哭闹一样,惊怖背后的不是钦敬和佩服,而是仇恨。
    问题(2)既然孙策已经占据了江东六郡,吴郡的太守怎么会是许贡?
    三国演义一书,说的“吴郡太守”是许贡公元194年的官职,在公元200年的时候,不再是大汉朝廷封的“吴郡太守”了,而是流窜的土匪,苟且活在孙策的统治之下。他提出的建议,也并不是为大汉、为曹操效力的。公元197年,吴郡太守已经是陈瑀而不是许贡。
    许贡担任吴郡太守时,任吴郡都尉的是孙坚旧部朱治。到任后许贡试图迫害故太守盛宪,高岱帮助其躲藏到许贡部下许昭的家中。许贡捉住高岱母亲诱杀高岱,高岱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脱。195年孙策灭刘繇、平定丹阳郡和吴郡。许贡在由拳(嘉兴)被击败后投奔吴郡乌程(湖州)的山贼严虎。不久严虎又被击败,两人共投余杭的许昭。孙策看在许昭义士的面子上,没有继续赶尽杀绝。失势的许贡向朝廷上表,是让许昌政权招孙策回京,积极夺回吴郡(对孙策比拟项羽也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这个上表,就是调虎离山之计,两家通婚孙策是欢迎的,但如果曹操让主帅孙策进京为质,江东交给谁呢?对于孙策来说,这等同于要与汉朝朝廷公开决裂了。
    一个朝廷命官,却因为一个悍匪的存在,而不得不投靠另一股土匪,这生活过得多憋屈?这上奏要是真批准了,孙策不赴京就是抗旨叛逆,去了早晚被害,许贡可以从中得利,孙策不加害许贡,许贡却想着害孙策,许贡这是自己往死路上走。
    公元200年,广陵太守陈登派人秘密联系孙策治下的山贼余党,企图颠覆孙策统治。孙策决定讨伐陈登,行军到丹徒时,许贡门客终于找到了机会。

    问题(3)许贡三家客是不是精确掌握了孙策的活动轨迹之后实施的偷袭行动呢?他们为什么声称自己是“韩当”的手下?
    虽然许贡的三个家客确实是陈登招募合伙准备杀死孙策的。但是,没有理由认为,是陈登策划了这次暗杀。因为:
    三国志记载: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嘱以后事,呼权佩以印绶,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江表传》:策性好猎,将步骑数出。策驱驰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所有的史料记载均表明,孙策与这三个人是“卒遇”,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孙策打猎的地点、突然跑出去的大鹿、孙策的从骑跟不上等等诸多细节。
    许贡的门客,本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主人许贡而行侠仗义的。而是随着许贡的少主人【亡匿江边】,逃亡过活的。他们之所以杀死孙策,是因为孙策准备杀死他们,不得不下手而已。
    在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地方,自然容易藏匿。但是,除了山中打猎、江中捕鱼,其他也没有什么吃的了。孙策的死亡年份是200年5月5日(文丑、颜良已经死亡),而孙策遇刺的日子是5月4日。因此,三国演义上说的“将息到二十余日”以及于吉事件,可能是不存在的。《吴历》记载,遇刺当日,军队中即招医生包扎伤口,并且医生叮嘱百日内息怒。但孙策5月5日照镜子一看,发现被毁容了,推翻面前的案几,打碎镜子,创口崩裂,于是叮嘱后事。
    也就是说,许贡三家客造成的创伤,远远不是毁容,可能这个箭头上的毒药(打猎时可能也有助于快速毙命猎物,不是为孙策准备的毒药),已经深入到孙策的中枢神经系统了。于吉,从头到尾都是孙策的幻觉而已。原因是这个道士在江东与孙策争夺民心,本来就是孙策非常忌惮、需要铲除的。有人还说,张昭等人搞“夫人外交”,说服孙策的母亲怎么怎么劝说孙策去烧香,应该说没有这个上书时间的。陈震的到来,也必然远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
    可见,这个“孙郎”,耐痛能力不仅不如关羽,和夏侯惇、典韦一比就更逊色了。所谓的“和项羽相似”,是许贡夸大了孙策的威胁。曹操的“猘儿”不一定是害怕,而是一种蔑称而已。孙策,的确是被许贡三家客杀死的,即使后面没有谋主。考察郭嘉、考察陈登、考察孙权、考察张昭等等,似乎都并不符合历史的记载,以及5月4日到5月5日仅仅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这次创伤的“创甚”二字,已经诠释了一切了。
    江表传也提到,是孙策主动下手杀这些门客的。这三个人惊惶相遇,谎称是韩当的部下。孙策说,当兵的我哪一个不认识?立刻就杀死了一个门客!孙策不是面部,而是“颊”上挨了一箭,也就是太阳穴的前下方,脸的侧面,就死亡了,也没有全身又被刺了数枪的说法。
    我觉得,江表传的记载,是最为符合事实的。像孙策这样的狠人,哪能询问了一下对方的身份就“举辔欲行”呢?因为他们报道的是孙坚4大将之一韩当的部下啊!这些士兵在这个时候组成小集团自己在打猎,本身身份就是非常可疑的!而3个门客发现孙策如此狠毒,慌乱中在如此近的距离射箭,箭头仅仅伤了面部是不可能的,可能已经进入头盖骨下面的大脑皮层深层。剩余的两个门客,是被程普等人杀死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声称是“韩当”的士兵呢?
    之所以书中创造了孙策与于吉相遇之机,盖因大汉不闻公历而只识阴历,而作者所在的明朝,西方文明己大量传入中国。故孙策死亡时间有四月四日和5月5日两种说法,故而产生了孙策被创后又活了二十余日的错觉。我们可以认为:孙策的确杀死了于吉,但是远在贡家客卒遇之前;而孙策遇刺后的胡言乱语,也的确提到了于吉。
    另外,攻伐黄祖的事,也是200年1月到3月之间,由孙策带领完成的。书中说是孙权带人完成的。
    孙策的“献捷”,不是华歆投降之后,而是打败黄祖,获战船6000多艘的情况下。这个战事发生在199年12月8-11日。他在给东汉朝廷汇报战况的奏折中说:“臣身跨马阵,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飞上风,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
    可见,张绣投降后,曹操招安刘表失败(11月15日至12月之间,弥衡出使被杀),孙策立刻发动了对刘表的攻击,而且大获全胜。黄祖一人逃跑。
    他这么献捷,和曹铜爵先生分析的“为了利益”不很一致。而是向曹操证明:北方你放心打袁绍,南方的刘表,我来策应对付即可。
    这时候,孙策仍是联曹战略的。
    两个诸侯的通婚,当在200年1月到3月间。后来关系恶化,孙策才联袁抗曹。并不是曹先生分析的:联袁是孙策终生战略,联曹是孙权战略。而是200年上半年,就发生了联曹-联袁-联曹三次变化。
    故,用“时间线”的准则来分析。孙策是死于许贡三家客的,没有谋后黑手,或者说,许贡三家客有帮扶势力,但这些势力没有谋划,却意外发现,己经成功杀死孙策了。
    短短两天,军心动荡,吴最关心的不是什么大政方针的转变,而是防爆!
    这就是周瑜重兵集结的原因了:不是曹铜爵先生说的东吴大家族的反叛,而是担心曹军、刘表军,会不会趁机打击东吴,使孙权惶惶然如徐州战败的刘备一样。如此而已。
    毕竟孙坚一死,董卓无忧了。孙策一死,曹操趁乱攻伐极有可能。大诸候之死,举国震动的。
    别说曹操南下就一定会被袁绍打死。曹操打刘备时怎么没被袁绍打死呢?
    曹操完全具有在相拒袁绍,同时却又挺进江东的潜势,这种军事大冒险,非但不是曹操必须权衡的,反而是曹操一直在做的。
    也就是说,曹操也做好了南北双打的架势!
    这个战争,是张綋劝止的。
    受三国演义张冠李戴的影响,199年12月的孙策大战黄祖,往往被忽视了,或认为是孙权带领下干的。
    这不由我们纠错:曹操封韩嵩,是为了搞乱刘表后方,但此后刘表受到的真正威胁,不是荆南四郡叛乱,不是交州牧张津的攻伐,而是孙策这次进攻的余威。
    孙策献捷之后,给曹操吃的是巨大的定心丸,刘表无忧了!因此,200年正月他才迅速打击刘备。
    原因,并非三国志记载中,曹操说的“备乃人杰也,.......”。只一切,只因为孙策攻伐刘表之后江南一片混乱,而刘备就是曹操眼中最软的柿子,而不是什么“人杰也”。
    如果均换算为阴历的话。
    199年十一月,张绣降,弥衡出使,韩嵩出使。
    199年十二月,孙策大破黄祖。许昌献捷。
    200年正月,董承事发,曹操东进打击刘备。
    200年二月到三月,曹仁的女儿嫁给孙匡,而孙权的侄女(孙贲女儿)嫁给了曹操与卞氏所生二子—黄须儿曹彰。
    孙策求大司马而未果,居然一下子所有大战略180度转变。
    200年四月四日,孙策被刺。袁绍观察到所有外援已经无望,才派出了颜良文丑渡河(这一点,由于此前阴阳历记载时滞,出现了颜良死于孙策之前的错觉)。

    还需要注意:有人说,程普韩当黄盖是孙坚旧部,周瑜张昭张綋是孙策旧部,鲁肃吕蒙才是孙权的人。这种说法是严重错误的!
    鲁肃和吕蒙,也是孙策统治时投过来的。
    另一个注意点是周瑜和张昭争论的什么“居丧未及期年......”,这个“丧”,不是孙策之死,而是孙坚之死!
    许贡家客杀孙策,你不去找陈登、许昭,不去巩固统治,又找半年前刚被你打的满地找牙的黄祖报什么仇?
    因此,有动机杀孙策的人,也包括张昭、孙权、孙匡、孙贲、鲁肃、朱治、吕范,,,,,孙策攻伐黄祖带来的正面效应,大家拍手欢迎。
    但稍不如意,为了自己的大司马一职,居然态度大转,刚愎自用,置众多亲属性命于不顾。
    既然无法说服孙策,那只有杀死孙策。
    也许孙策死亡之前,真正的支持者只剩下了周瑜、程普和黄盖。
    就连韩当与托孤的张昭,动机也是存疑的
    注意:曹、孙联姻,并不是走走形势。尽管这两次婚姻,一会曹操和孙权平辈,一会又高一辈,但这是实打实的婚姻,不是一次未果的建议。
    因为,这一对新人的后代,就分别是曹楷和孙泰。
    可见,这至少需要200年2月和3月两个月储备期。因为正月曹操事多,四月初孙策就死了。
    在孙策的战略规划中,陷于四面包围的刘表,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他的思路,就是江南的全部,是他的地盘;长江-黄河之间,是曹操的地盘;黄河流域以北,是袁绍的地盘。孙策是这样基本沿着纬度带的另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
    正当刘表对曹操在他的地盘上封的韩嵩的官职——零陵太守一职,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孙策却在整个江南,封着他的官员:
    丹阳太守——吴景
    吴郡太守——朱治(把许昌政权封的陈瑀当做空气了)
    江夏太守——周瑜
    桂阳太守——吕范
    零陵太守——程普(完全没有把刘表的官职和汉献帝封的韩嵩当一回事)
    豫章太守——孙贲
    庐陵太守——孙辅
    会稽太守——孙策

    这基本上就是等同于造反。孙策一没有玉玺,二没有汉献帝,但他就是这么封的,你能耐他何?

    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认为刘备是和自己齐名的英雄,孙策又会怎么看待刘备呢?
    基本上不值一提的,在徐州聚集的3万多力量,居然被曹操闪电般地以少胜多了。
    虽然,书中为了替刘备挽救这次失败,写的张飞在曹操八个将领的群殴下“左冲右突”,多么英雄似的;写的徐州城的失陷本来没有那么容易,而是陈登这个变脸王又一次倒戈了;写的关羽怎么怎么约定三事,忠义千古。
    在孙策打垮黄祖的主力之后,面对刘备,孙策基本上没有将他视为诸侯之一的——这比以前的袁术看待刘备的眼光更加贬义。
    所以,才会出现曹操又喜又忧的情况:
    喜的是,一贯执行绥靖政策的老狐狸刘表,终于不安定了,张绣投降了,刘备打垮了,献捷的孙策,又可以视为同盟;
    忧的是,孙策的快速进军速度,让曹操刮目相看,公元155年出生的曹操,以及都已经接近60岁的袁绍和刘表,可能都不会是未来群雄逐鹿的主角了。
    孙策,在曹操看来,不再像公元199年4-5月青梅煮酒时曹操的看法了:如果曹操和刘备争论的英雄,指的是齐桓公或者晋文公那样的辅佐势力的话,孙策已经不是和他们平一档次,以“英雄”来夸赞了,而很可能是未来帝王般的存在!
    顺便提一下:郭嘉“料”孙策之死的事情,偏偏在卷十四-郭嘉传中根本就没有提到,郭嘉曾经料过刘表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曾经建议曹操偷袭乌桓,其他事迹,就一个也没有提到了,就在“柳城”死了,辽东的遗计,也并不存在。
    《三国志》记载曹操谋士郭嘉曾断言:「…若刺客伏起,…。以吾观之,(策)必死於匹夫之手」果然不幸言中。由於这件事过於神奇,注《三国志》的裴松之便已不相信,认为这只是「事之偶合」。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对郭嘉的神准预测也抱持存疑,认为有穿凿附会之嫌,「嘉之逆料,可谓神矣!然岂知…策之必死於匹夫之手?而操若左券,毋乃亦如左传之穿凿附会乎?」
    因此,孙策是遭受许贡家客的重创而在短短两天死了,这是毫无疑问的。孙策和孙坚都死于“轻而无备”的自信。
    孙策并不具备夏侯惇、典韦的耐痛能力——也许,孙策头部的箭氏,的确比夏侯惇的眼睛、典韦的身体要严重得多。
    但是,这又提到当初的问题:孙策遇刺,为什么程普等人没有及时赶到呢?仅仅是因为马快从骑跟不上吗?也许是的,没有别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江东并没有太多的人希望孙策活着,因为在曹孙两家通婚的这两个月,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道士——于吉,也是在公元200年2-3月被孙策杀死的,这里只能分析:孙策的“人心”水平究竟如何。由下面几件小事可见端倪:

    (1)后来孙权执政时的求和派,张昭谏曰:“医者戒主公百日休动,今何因一时之忿,自轻万金之躯?”
    (2)孙策正在和陈震谈判,【忽见诸将互相耳语,纷纷下楼】。原来是一个道士,【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孙策的发怒,也不全是这个道士争夺了自己的绝对权威性,而是,这样长此以往,自己的军队必然也和刘繇、王朗、严虎的没什么区别了。
    (3)当孙策准备“擒”于吉而不是杀于吉的时候,左右告曰:“此人姓于,名吉,寓居东方,往来吴会,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无有不验。当世呼为神仙,未可轻渎。”连擒拿也不让擒的!
    (4)张昭谏曰:“于道人在江东数十年,并无过犯,不可杀害。”并且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受到众将夫人的劝说,以此再说服孙策,搞起了夫人外交。
    (5)连纪律监管的绝对权威——狱吏——也失去了应有的效用。把枷锁卸去、装上,欺骗孙策。
    (6)张昭等数十人,连名作状,拜求孙策,乞保于神仙。
    由此可见,张昭的做法本来就是火上浇油,按道理来讲,这个“仲父”一般的人物,肯定是深知军法的,但他就是要联合众人做这种蠢事,要逼死于吉、逼死孙策的。
    (7)吕范是什么人?是占卜大神,我了擒拿关羽,孙权让吕布占卜,对这个占卜结果的信任程度,深知超过了东吴战神吕蒙的推测。吕范讨厌贾华,就可以隐瞒占卜结果,先建议贾华埋伏刀斧手杀刘备,事不成就推说不知这件事,把贾华放在风口浪尖上——他怎么就不占卜一下这些刀斧手是无法杀死刘备的?
    不得不说,于吉之所以能“祈风祷雨”,是因为天本来就快下雨了。而天本来就要下雨,不是于吉怒喝一声的效果,而是吕范的气候推断能力。而于吉装模作样的演出【沐浴更衣,取绳自缚于烈日之中......仰卧于柴堆之上,大喝一声】,能配合的如此完美,不得不说,于吉和吕范是串通好的。
    (8)至于后期的诸多于吉事件,应当是发生在四月四日之后,于吉已经杀死之后了,完全就是孙策的幻觉。因为许贡家客的突然行动,让孙策深深感到了东吴统治基础的脆弱性,他满目都是被他杀死的于吉,是中枢受到重创的必然行为。孙策的遗嘱,也正是围绕这些“统治基础”问题述说的。
    (9)18岁的汉献帝开始叛逆,没有理由认为18岁的孙权,就没有叛逆心理。
    (10)也许孙策怀疑张昭、怀疑吕范、怀疑韩当,但一切都没用了。所以,才以张昭作为托孤大臣, 【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可有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并且给出了未来的战略规划,那就是【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
    (11)【父兄旧人,慎勿轻怠。】说的可能就是韩当了,小心翼翼地对待吧!毕竟孙权还小。
    (12)【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将文、武大任全部委托张昭的局面,分出一半给最亲信的周瑜。
    (13)交待完完了怀疑的人物,孙策又开始利用自己的余威,说服家族内部的成员,【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
    (14)最后,才是对妻子大乔的嘱托,给手握重兵的周瑜,用两个美女姐妹的关系进一步拉拢、加固。
    (15)孙策一死,张昭的语气突然强硬了,再也不是劝导孙策不要杀于吉的张昭了,你看这句话【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 ,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而【权乃收泪】,也说明孙权并没有哭得很痛,这就可见,孙权和张昭似乎也不希望孙策活着。
    (16)上面分析过,历史记载袁绍11万人,曹操只有2万人的说法,是错误的。可能这是官渡前线的人数情况对比,因为处于守势的一方,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防御力量,曹操既然敢闪击战一样打击刘备,自然也敢于闪击战一样地打击孙策死后的孙权。
    所以,孙权求和了。虽然借助的是鲁肃说出的榻上策,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代表了东吴的张昭、周瑜等等诸多文武官员的共同愿望——不要再贪图北上了。
    古代的婚姻,于现代人面前,也比较神秘。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普便思想。
    女子放在第一位的,是丈夫,是儿子,不是亲生父母。
    我们也很难找到古代女性的名字,能找到的只有庄姜、宣姜、庄姫、宣姬这样的。
    “事母至孝”,其实并不是褒义的描述,基本上是“无能”“凡人”的普遍描述方式。
    书上讲到的,有徐庶,刘备,姜维等。
    因为,你功业大了,连带利益是母亲过得很好,没人会记进历史。比如每月50万元,花5万招5个美女,给母亲穿鞋打扮,没人说孝顺的。
    相反,每月只有200元,却自己饿肚子,先顾住母亲过得好不好。那怕仅仅是吃饱,也会认为“事母至孝”。
    故,古代只有绝对的寒酸,绝对的无能,才有资格被记载为“事母至孝”。
    历史学家会怎么记载呢?你如果每月100万元,无论每月抽出多少钱去赡养母亲,都没有人会说孝顺的。
    而如果你每月300元,则有大概率被记载为“事母至孝”。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你小时候每月300元,后来变成每月30万了,母亲还活着。要是10—60岁时,平均每月都是300元,哪个历史学家对你的一生感兴趣?纯粹浪费笔墨而已。
    正因为从大禹之后进入了父系社会,女子的地位并不高,才被作为“礼物”,视为诸候之间相互和亲的一种工具。
    所以,不要认为曹仁的女儿嫁到东吴,东吴沉重打击了曹魏,曹仁的女儿怎么办?这种嫁出去的女儿,和泼出去的水一样,甚至于在帝王之家,会被认为是母亲的一种负担:受了10个月的折磨,没想到又是个不带把的,唉!
    所以,女儿与父母的感情方面,女儿成为个诸候和亲工具,女儿辅佐丈夫灭了父母的国家,很常见的。
    东吴和荆州内部的复杂姻亲关系  

    顾雍娶了陆康之女(陆康,陆逊的从祖父,被孙策剿灭)。
    顾雍之子顾邵,又娶了陆骏(陆逊父亲)之女,生顾谭、顾承。
    顾承娶张温妹妹。
    张温之弟张白,娶陆绩之女陆郁生。
    陆康之孙陆尚,娶徐琨之女。徐琨之父徐真,娶了孙坚妹妹,而这位徐夫人先嫁陆尚,在陆尚逝世后,又被孙权纳入宫为妃。
    陆逊娶孙策女儿,他的儿子陆抗娶了张承(张昭长子)之女。
    张承的妻子是诸葛瑾之女。
    陆抗之子陆景,娶孙和(孙权第三子)之女。
    孙和妻子,是张承之女,所以张承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孙和、陆抗。

    荆州
    以诸葛亮为分析中枢,可以发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传荆州沔南(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叫做黄月英,也就是诸葛亮的妻子,木牛流马的真正发明人。
    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的朋友圈,有南中冠冕之称的凤雏庞统;有诸葛亮的老师庞德公;有诸葛亮的密友徐庶等。
    黄承彦又是蔡讽女婿。
    蔡讽的儿子是荆州名将蔡瑁。
    蔡讽的小女儿,是刘表最宠爱的“蔡夫人”。
    诸葛亮是黄承彦女婿,黄承彦与刘表又同为蔡讽女婿,即:刘表是诸葛亮姨夫。
    诸葛亮大姐嫁给了房陵太守蒯祺。蒯祺的弟弟蒯越,是刘表第一谋士,蒯越之于刘表可比诸葛亮之于刘备。
    诸葛亮二姐嫁给庞统堂哥庞山民,庞山民的父亲就是诸葛亮的师傅庞德公,荆州的几大家族,庞、蒯、黄、蔡就这样全都和诸葛家族有亲戚。
    诸葛亮哥哥诸葛瑾深受孙权信赖,后官至大将军,孙权临终任命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为托孤重臣。
    诸葛亮族弟诸葛诞在魏国做官至征东大将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和“先帝不以臣卑鄙”只不过是谦虚之词,其实他背景深厚,不是平民百姓能比的。
    祝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块的朋友们:元霄节愉快!
    进入这个自由发言的小圈子,学习了很多东西,认识了许多具有高深历史功底的朋友,闲暇时可以聊天一样互通知识。很高兴认识大家。
    第三章 狼烟四起(十七)

    关于袁绍和曹操的战争,历来历史学家都认为,这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这一章是必须认真解析的,因为我们前面分析过,袁绍征服公孙瓒之后,其文韬和武略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但他为什么会失败呢?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参考当时谋士们的看法,以及曹操自己的看法。因为虽然是煮酒论史,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能脱离当时的实际。

    郭嘉的“十胜十败”说出自傅玄《傅子》,荀彧“四胜四败”见三国志《荀彧传》。
    四胜四败论:
    ①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②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③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④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
    荀彧论出现在曹操宛城之败时,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与郭嘉的说法时间上相差不远。 郭嘉的十胜十败的内容确实是基于荀彧的基础而改编的。

    贾诩也提出过四胜论,分别是“明胜”、“勇胜”、“用人胜”、“决机胜”。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三国志.贾诩传》)

    其实,上述郭嘉和荀彧2位谋士的看法,都是发生在官渡之战前,而不是官渡之战之后。也就是说,由于总的战争结局是曹操胜了袁绍,所以无论你怎么分析这些话,好像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但是除了贾诩之外,并没有一人是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说这些话的。
    因为后来事实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因此,在没有开打之前分析两个人性格上的弱点,都是没有预测价值的心理战术而已。
    我认为,从根本上上讲,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是:这并不是以弱胜强的战争,而是由于袁绍的综合实力根本就不如曹操造成的!

    贾诩的分析最贴合实际:“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要不是防范南方诸侯可能的偷袭,要不是有老百姓方面的困扰,尽量减少伤亡的代价,曹操早就胜利了。

    “实力”如果指的是广义上的实力,当然也应该包括粮草储备、将领的治军水平、老百姓的拥护程度。甚至于,你的综合实力比我强,但我也可能有局部的优势,比如说,你车马炮俱全而我只有一个車,我就拼着输用这个車换了你两个相、两个士,虽然最终我的老将困毙了,但我也把你的护卫打成光杆了。从老将周围的护卫损失来讲,是不是我有局部优势?
    一场战争当然不像一局象棋,在象棋中,将死了老将(帅),就意味着定局,但是在实际战争中,每个人的16个棋子,却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为什么说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强呢?
    (一)军队方面。曹操在剿灭青州黄巾军的时候,明确提到收复了30万的人。虽然和张绣、吕布、袁术的战争中有一些消耗,但基本上胜利的比较多。不至于像历史书中说的:袁绍11万,曹操2万人,这样悬殊的对比。
    曹操的28万人,都跑哪里去了呢?
    曹操如果真的这么弱小,又怎么会在公元199年首先派于禁、臧霸、夏侯惇等挑衅袁绍的地盘呢?
    他这么弱小还主动找事,不是找吊打吗?
    (二)地盘方面。两个人均掌握着粮食核心区。曹操的地盘主要是“秦、洛”,古代历来首都建在这两个地方比较多,除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外,中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南阳盆地这些地方粮食产出多,人口密度大,精英荟萃比较多【颖川多贤士】。袁绍之所以强大,也是因为有冀州和青州,而幽州和并州的粮食产出就比较少了,尽管这两个地方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
    我相信每个朝代,保护特定数量的生产者——农民,需要多少比例的士兵;从多少农民中,可以招募一个兵。这些问题作为战略一把手,是做到了最优化的。曹操的地盘并不比袁绍小,为什么征调的兵力就只有区区两万呢?
    应当说在总兵力方面,曹操和袁绍是势均力敌的,袁绍的优势并不明显。只不过袁绍就像二战中的苏联一样,地很广,人很稀。
    (三)人才方面。应当说,袁绍和曹操在各自的地盘上,都已经做到了最优化用人。两个人都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也都非常善于用人,并不存在曹操“用人胜绍”这一说法。
    但是,又提到了整本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一计“二虎竞食”!
    利用盖上汉献帝的大印进行“封官”这个手段招揽人才,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曹操的地盘上本来就是人才的集聚地,再加上他把首都、把汉献帝扎根在这样的地盘上,就像吸铁石一样在招揽着人才。于禁、乐进、李典、张辽、夏侯渊、夏侯惇、曹仁、贾诩、荀彧、荀攸、程昱、刘晔、满宠,太多的顶级人才。你看到了三国中后期,仅仅一个末将满宠,就能将孙权、陆逊打的满地找牙。
    袁绍的人才资源也不错,虽然没有曹操的封官手段,但是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地位和人脉关系,他的名将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郃,注明的谋士有审配、沮授、田丰、许攸等。在三国后期,我们看到年近古稀的张郃,在与诸葛亮、马谡军团对垒于街亭时,仍然是那么生猛。
    也许,失去了挟天子优势的袁绍,招揽这些人才不仅仅靠的是人脉关系,因为其以袁隗为代表的家族,早在190年的时候,就在洛阳被董卓灭门了。
    我认为,“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是一个很可笑的招牌。
    一场战争,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历史学家们就倾向于继续捧高胜利者,而捧高胜利者的方式,无非就是宣扬战争前他的对手有多么生猛。
    这就像我们看到当前的形势,品味着尚未解体之前的苏联的强大一样。
    其实,袁绍为了争天下,是咬着牙以“烧钱”的方式去招揽人才的!
    不仅要提高部下的待遇,而且还要安抚乌桓、鲜卑这些少数民族。
    也就是说,曹操的领地处于四战之地,但是袁绍的北方,面临的也是极其凶恶的对手,而他们之所以在袁绍死后还感恩戴德,还愿意收留袁熙、袁尚等,无非是袁绍活着的时候,绝对在物质利益上对得起他们的。
    没有物质利益,这些良马遍地、作战彪悍的游牧民族,会看你有四世三公的招牌就放弃对你的侵略了?
    因此,袁绍的失败,也许是整个三国演义的失败者中,唯一没有提到“骄奢淫逸”四个字的。因为,他没有汉献帝的招牌,就只有咬着牙花钱,而花钱的结局,就是经济方面的巨大劣势。
    自从张绣投降、孙策被刺、刘表后院起火以来,曹操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那么,历史上为什么替代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呢?
    这要看对谁。
    以烧钱的方式招揽的人才,一般是没有信仰的人,许攸的“贪而不智”,也许正是反映了袁绍手下有大量的人才,实际上是盯着袁绍的金钱去的。
    这样招揽的谋士,像许攸和郭图等,有一定能力但是没有信仰,是很恐怖的事情,弄不好会是一把杀人刀。
    袁绍之所以表现出“外宽”,是因为袁绍还有钱去权衡曹操的优势——汉献帝;袁绍之所以“内忌”,仅是对这些没信仰的谋士们的“忌”。
    对于老早就跟着自己打董卓的颜良和文丑,袁绍总是哈哈一笑【吾之上将,非汝等可料也!】。对于有一定信仰的审配的战略规划,袁绍总是言听计从,这也叫“内忌”?

    上面分析了总的结论:曹操和袁绍在粮草上平分秋色,军队上势均力敌,人才上曹操占据优势,用人的成本上袁绍代价高昂得多。地盘邻居的困局方面,袁绍花钱摆平,曹操封官摆平。
    但是,曹操在继续加大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呢?
    (一)扩大袁绍的地盘。历来历史学家没有看清这个事件的本质,认为曹操是在袁绍的胁迫下不得不这么做。曹操把冀州、青州、幽州、并州这么大的地盘,全部交给袁绍,是自发的行为,没有人逼他的(袁绍对大将军一职倒是争取过)。
    这就像有人送你一个大鸟笼、大书柜,然后向你销售他的画眉鸟和线状古典图书一样。
    袁绍有了这么大的地盘,就像突然由80平米的房子住进了300平方米的大别墅,这些别墅既然是袁绍的私有财产,袁绍当然会雇佣保安、清洁工等等辅助人员。
    打起仗来,也就有了漫长的运输线,以及兵力配备密度上的劣势。
    你看,官渡之战之前,袁谭、袁熙、高干的军事力量根本就没有介入!直到袁绍带着800骑兵败退河北的时候,才提到这些军事力量陆陆续续前来支援。
    因此,从当时的战争来看,人才,才是灵魂;地盘,随时可以抢回来的。
    曹操把这么大的地盘让给袁绍,就是为了让他处处设防、处处花钱,在没有摆脱孙策、张绣、刘表的骚扰时,曹操这么做其实是一条妙计。
    (二)找抽。
    找抽是曹操的第二条妙计,也许是从他与陶谦的徐州之战中学习的经验。
    曹操既然是总军队人数略微占劣势,那就要扩大局部优势。
    曹操把四个州的地盘封给了袁绍,但是袁绍还没有品尝到山西的美醋、北京的二锅头,还没有四方安抚,获得这些地方的税收以便扩充军力。曹操却又拉出了侵略这些地盘的架势:让夏侯惇做出进攻白马-黎阳的准备,让乐进做出夺取并州的架势,让于禁和臧霸去捏他的大儿子袁谭的地盘。
    曹操这么做,当然就是为了找抽,在黄河天险左右的兵力比例上,进一步加大自己的优势。
    因为,曹操是为了激怒袁绍,让他强行前来进攻,从而使自己处于“防守”这样有利的形势上。
    这叫做“防守反击战”。
    为了夺取黄河,袁绍最亲信的两个大将——颜良和文丑——已经失去了。
    如果他就像199年8-10月间的时候,一直挖战壕,一直巩固防线,可能不至于灭亡这么快。
    审配、郭图的“快打派”不正确,沮授和田丰的“慢打派”,也不正确。
    最正确的方案,就是不打,耐着性子等着曹操渡河攻击他!
    不管快打还是慢打,总之是“打”,这些都是上了刘备的当了!
    渡过黄河的袁军,人数众多,却又碰上了刘晔这颗钉子。
    强攻攻不下,退却不甘心,过早地品味了鸡肋的味道。
    那些没有信仰的谋士,便在长期相持中,准备哗变了。
    许攸投降曹操的背景,虽然直接原因是审配抄了他的家,但直接原因并不等于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许攸已经看出了袁绍大量军团囤积黄河-南济河之间的狭小地带,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布局。
    因为许攸并没有为家族的灭门掉下太多的眼泪,他见到曹操就开始【笑曰】了。
    对于许攸这种没有节操的人,自己一辈子的封赏,比亲人更加重要。
    @西风教主 2022-02-16 09:10:51
    前来学习
    -----------------------------
    谢谢教主前来捧场,你写得太好了,真正的历史学家!我这里工作近期有点忙,再不更新就对不起大家了,今天就写了一些
    曹操送给袁绍一所大房子(冀、青、幽、并),袁绍笑纳了。
    曹操利用出让地盘换取袁绍兵力密度下降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他期望中的,袁绍的地盘被四处骚扰的困局,却没有达到。因为袁绍虽然和曹操相比没有政治优势,但是却宁肯自己不“骄奢淫逸”,也咬着牙花钱摆平了。
    这,可能就是历来被人认为“袁强曹弱”的理由了。因为袁绍地盘大,兵力多,硬是凭着钱,维持了贪婪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治安。乌桓、鲜卑这些民族,显然不是看着袁绍“四世三公”的面子才不侵略他的。
    纵使袁绍死了,即使袁氏后代只有一个明眼人袁熙,即使官渡和仓亭两次战争让袁绍失去了精锐兵力,即使袁谭和袁尚为了遗嘱问题打打杀杀,但直到公元208年,曹操才彻底平定了冀州。
    这一贯是我们感到费解的事情,貌似袁绍的死亡,也没有促成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迅速实现。
    只能说,袁绍如果总是像公元199年时谨慎防守下去,曹操是根本没有办法的。
    有人说,袁绍在“不打”、“快打”、“慢打”三种决策中选择时,最优势的选择就是审配和郭图的“快打”,而不是沮授和田丰的“慢打”。
    在我看来,不打,才是最佳策略。
    因为袁绍刚刚吞并公孙瓒1年,还没有完成四个州的消化、吸收、利用。花钱归花钱,但是,少数民族的内部产生了一定的分化,还没有彻底服从——比如袁熙和袁尚来到踏顿的地盘上,内部就分成了两派。
    曹操的南方,随着张绣的投降、刘表的老化、孙策的被刺,已经稳定。
    于是这两个人,便开始思考着谁应当统一谁的问题。

    官渡,是曹操预设的袁、曹战场。
    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多么险要,交通多么发达,也不是因为它是许昌的门户,曹操被逼无奈才退守官渡的,而是曹操一步步吸引着袁军,就是要在官渡决战的。
    因为曹操在一步步激怒袁绍。
    曹操送给袁绍大房子,却像立刻反悔了一样,做出夺取这些房子的架势。
    曹操用声西击东之计偷袭了袁绍的先锋大将颜良,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立刻撤退。
    在延津,曹操又顺带击杀另一个先锋大将文丑,又没有乘胜追击,又跑了。
    这就像风驰电掣的一大群蚊子,骚扰的袁绍非常愤怒。
    ——曹操兵少,就有了极大的机动性、灵活性、可指挥性,人少好算账。
    袁绍的兵多,如果统一指挥调动的话,是非常不方便的——手下谋士们之间就难以调和。马上就要开战了,【田丰从狱中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逢纪谮曰:“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又闹腾起来了,在监狱中也不消停。
    这也就是曹操为什么兵力明明不如袁绍多,却又要不断骚扰袁绍了,他要打一场防守反击战。
    失去了颜良和文丑的袁绍军团,其实真正的实力,大致相当于公元198年的袁术,此时已经不如曹操的力量强大了。
    但是,曹操仍然没有拼了老本,把部队全部押在官渡上,而是节节抵抗,节节相持,在官渡,就只有区区两万人马。
    南方不是稳定了吗?袁绍不是大军压境了吗?
    如果曹操不是长期相持粮食不足,不得不速战速决,我想他的想法,应当是将许昌城视为袁军的坟墓的!
    在官渡坚守一段时间,消耗一下,最终回到许昌决战,再打一场防守反击战,迫使袁绍进一步拉长粮草运输线(从临漳到许昌),这才是目的。
    什么?拿着首都豪赌?
    是的!“首都”许昌的价值,在曹操看来并不大的——他既然能在吕布突袭兖州之后,放着薛兰、李封孤军防守2年的政治中心,而是追击着吕布的生力军到濮阳,为什么就必须是与许昌共存亡?
    他既然主动把四个州那么大的地方,以皇帝的名义封给了袁绍,为什么就必须死守许昌?
    这就像二战时苏德战场上,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团已经进攻到莫斯科,却并不能迅速攻陷莫斯科一样。
    如果官渡前线有2万人,许昌,可能有4倍的兵力,即8万人的军队。
    无论是田丰的突袭许昌建议,还是许攸的突袭许昌建议,曹操的【大惊】,貌似是故意装出来的。
    “轻骑突袭许昌”,然后呢?劫袁绍根本不感兴趣的汉献帝?
    如果不劫汉献帝,而是为了地盘,那这一小股“轻骑”,是死守许昌中央开花好呢,还是突袭一下就赶紧跳出包围圈?
    之所以袁绍的谋士们固执地要求突袭许昌,是因为这么做,有劫持汉献帝的巨大可能性,而这些谋士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袁绍的手头有了皇帝的招牌,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劫持汉献帝的。
    而袁绍,并不是不敢冒险前去突袭许昌,而是因为他要的不是汉献帝,而是天下!
    我们不能说这些谋士不忠心,我们只能说,他们的最终目的,和袁绍的想法根本就不一样的。

    “不打”这个最佳战略被袁绍放弃了。但是,到了阳武(新乡市平原区),沮授的看法就不成立了。【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

    既然领导已经决心决战了,再拿出临漳出发时的教条主义,就不成立了!
    因为,趁着“彼军无粮”时猛攻,才是此时的上上策(上上的战略性决策不说了,目前的形势是,既然来了,猛攻就是上上策)!能够迅速达到【彼军不战自败】的目的。
    如果“旷以日月”,则袁绍兵多,吃饭多,运输线长;曹操兵少,吃饭少,运输线短。只要在官渡顶住袁军第一波次的攻击,则相持时间越长,对袁绍越不利!
    迅速猛攻拿下官渡,然后呢?就固守官渡,万万不要突袭许昌,静等着曹操前来收复失地,这就是最佳决策。

    袁绍采纳的正是此时的最佳决策——虽然不是全局性的最佳决策。

    后来我们看到,这两大诸侯手下都有强人!
    张辽=张郃
    许褚=高览
    审配=刘晔

    因此,我说的“袁绍的文韬武略,自从击败公孙瓒之后,达到了巅峰状态”,以及“袁曹之战并不是以少胜多的战争,而是曹操在隐藏着实力”,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因为打败公孙瓒的是土工作业,而审配这时候已经开发出了更多的战术——土山、地道,就书中的描写来看,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不亚于赤壁战争!
    袁绍的进攻很有章法,曹操的防守也很有章法。
    这场战争,是袁绍和曹操的后辈们难以企及的战术高度,也许只有陆逊、邓艾、郝昭、周瑜勉强可以排在他们的战术水平后面。

    之所以在官渡的前期,是势均力敌的战争,是因为袁绍处于攻势,曹操处于有利的守势。

    有人说,官渡之战时荀彧这个书,给曹操吃了定心丸,【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在我看来,荀彧这个书,通篇都是毫无意义的心理学式的“坚持就是胜利”,根本没有给出恰当的战胜敌人的决策。
    因为,历来的历史学家没有认清这一点:曹操【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是在考虑着是不是第二阶段的战争已经消磨敌人消磨的差不多了,到了第三阶段——决战许昌了。
    并不是【军力渐乏,粮草不继】这样的理由。
    因为,后面我们看到,韩猛的运输队被突袭,惇于琼的乌巢粮草被烧,连袁绍最倚重的战术型谋士——审配——也不得不调离官渡前线到了后方。
    可见,真正缺粮食的,或者粮食总量虽然大、但是粮食供给最成问题的,恰恰是袁绍!
    否则,会安排审配这样的战神去后方调拨?
    真的没办法了!
    而曹操的运输线那么近,却也在彼此都有细作的情况下,一辆粮车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那么,荀彧和曹操之间,就是心照不宣的了。
    曹操并没有把官渡视为许昌的屏障而不得不死守,他只是在考虑是不是原计划的第二阶段的战争该进入第三阶段了。
    荀彧则自信满满地认为,如果白马和延津执行的是A计划的话,照目前的态势,也许用不到方案C——利用许昌作为袁军的坟墓了,方案B——坚守官渡,就足以搞定了。

    有人说,许攸,是官渡之战的关键。
    因为他献了釜底抽薪之计。
    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
    在他的情报中,突袭许昌,最馊的主意。
    乌巢烧粮,半有用的主意——因为军事成了精的曹操,军事成了精的贾诩,不可能想不到这种釜底抽薪的战术方案,但是,“袁军粮食囤积在乌巢”这个情报,基本上和“袁军的粮食囤积在南济河以北”“袁军的粮食囤积在袁绍的地盘内”的无聊性差不多。
    因为是突袭,一不能人多,二不能打听,那么大一个乌巢,具体经纬度呢?因此,【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没有太大的意义。
    要命的是,孤军深入,怎么活着回来?因为我们看到后来粮食还没有烧完,袁绍的援军就已经到了。要不是曹操死战,恐怕乌巢会是袁绍布下的局——和曹操用首都许昌布下的局一样大!
    为了这种局的“真实性”,袁绍还是在军粮运输明明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用真实的粮食,去布这个局。

    许攸的话中,真正有意义的,并不是“釜底抽薪”,而是你怎样抽,关键的信息是:
    (1)打着蒋奇的旗号,就能顺利蒙混过关;【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
    (2)惇于琼性刚好酒。【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

    当许攸【径来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反映了许攸的最高战略期望——劫走汉献帝。
    袁绍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已经看透了一切,他当然知道:许昌,才是真正巨大的陷阱!

    袁绍放走许攸,也许正是要他反过来向曹操透漏自己布的局——粮食在乌巢!

    否则,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发雷霆,【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来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却又放走他,就很不可思议了。为什么沮授和田丰仅仅是战术决策上与领导不一致就被“下狱”,而许攸明明被袁绍怀疑为“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来赚吾军耳”,这样的罪名,却被放走了呢?

    曹操的粮食问题,也支支吾吾那么多次(1. 一年;2. 半年;3. 3个月;4. 1个月;5. 没有了)。我们很难想象到,当他听见许攸的【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之后的大惊【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不是故意装出来的。
    因为,这句对话,说的比粮食问题还要早,曹操与许攸的熟悉程度,远不如后者,他为什么要“大惊”呢?曹操是这种城府较浅的人吗?
    他也许在想:许攸的计划,袁绍怎么就不采纳了呢?可惜可惜!要不战争早结束了!

    三国战神张辽,已经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
    张辽,已经怀疑到了袁绍的局!

    当沮授上报【适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贼兵劫掠之害。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袁绍并没有感到事态的严重性,【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众!】。

    原因,是因为袁绍好不容易调走审配,用真实的粮食苦苦设的这个局,谋士们居然看不懂!
    这要不是一个局,袁绍的反应就相当古怪了——他不可能是这样故意找死的人吧?

    看到下述的描写,你就能看懂袁绍的局了。【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于是众军将无不争先掩杀。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
    这场战役,要不是形势万分危急,曹操会失态地【大喝】吗?
    因为,在袁绍的预算中,乌巢,就是反噬曹操的一条妙计。
    只可惜,袁绍是从自身的为人处世出发,去看待别人的。、
    他万万没有估计到:这么惊险的进军,居然是曹操自己来了。
    我们说,孙策干大事而敢于拼命,可是曹操拼起命来,比孙策还不要命。
    这个,才是官渡之战,最最致命的疏忽——袁绍没有读懂曹操冒险的性格。
    他把许攸故意放走,就是让他给曹操传递消息的——这个消息可不是假的,而是真实的消息。
    为了做的逼真,袁绍已经赌上了许攸,又赌上了沮授,疯狂地得罪着手下!
    目的就是为了乌巢的致命一击!
    只可惜,四世三公的出身,以己推人的不足,使他完败了!
    因此,官渡之战袁绍的失败,不是没有轻骑突袭许昌,不是没有谨慎防御乌巢,不是没有听沮授的话,而是:
    (1)看错了曹操,舍身望死的拼命三郎式做法。如此关键的一次行动,留在大本营的依然是出征乌巢的人数的三倍!你可以想象到,留守许昌的兵力和进军官渡的兵力比例了!
    (2)这条妙计他舍不得向最重要的谋士们透漏。虽然有利于计划的执行,但也造成部下的困惑。例如,高览和张郃就认为,战争的转折点,就是乌巢粮食被烧。因此,他们不愿意力战,就投降了。
    ——诸葛亮喜欢在战前鼓捣的“锦囊计”,也存在着这样的局限性,只有你一个人脑子里有行动方案,我们都是棋子,都是木偶,到底有没有完整的战略方案?
    也许,也只有魏延这样具备犀利的军事才能的人,才会怀疑“锦囊计”的可执行性,才会主动要求给出完整的蓝图,不愿意做木偶。
    而当前,袁绍的“乌巢,曹军坟墓”这个自己窝藏在心里的计划,也被军事才能和魏延同样犀利的张郃、高览怀疑了。

    这,就完全解释了官渡之战的胜败。
    因此,官渡之战并非一开始就是败局,而是袁绍忽视了许多小细节造成的。
    我们盘点一下整个战争过程。
    (1)199年6-7月,刘备杀车胄、叛曹操,求援于袁绍。袁绍以小儿子生病为由,拒绝了田丰出兵偷袭许昌的建议。
    正确的决策,但不是最佳的决策。最佳的决策是联合曹操、孙策,共伐徐州的刘备。
    因为,“不抵抗”而直接投降,是公孙派的通病。再说,偷袭许昌名不正、言不顺,汉献帝也不是袁绍感兴趣的人物。抢来,也没有用的。
    (2)199年8月,曹操派于禁、臧霸佯攻袁绍的地盘。袁绍进军黎阳,但是到了战场深沟高垒而不战。从8月到10月,双方谨慎相持,是袁绍方最佳的决策,也真正体现了两个超级诸侯的运筹能力;
    (3)200年1月,被曹操打败的刘备,二次前来求援。袁绍于200年4月派遣颜良和文丑渡河袭击白马和延津。
    绝对错误的决策,造成两个先锋大将的丧失。
    因此,刘备,才是官渡之败的始作俑者。
    从此开始,袁绍的势力开始被曹操反超了。因为袁绍虽然地盘大,防守四方的任务也就大了。总粮食产量再多,吃到嘴里的才是真正的粮食。袁绍的粮草运输线很容易被曹操掐断,而曹操的“乏粮”,可能是与荀彧心照不宣的计谋。
    从许昌到官渡平坦大道,曹操的地盘又不缺粮食,那会缺粮食?

    (4)200年4月,占领了白马和延津的袁绍,继续进军官渡。这个决策上了曹操的诱敌之计的当。造成袁绍的军队困在黄河和南济河之间,力量再大,也难以展开。已经被曹操“扼住了喉咙(见荀彧的话)”。
    (5)到了官渡,袁绍没有听从狱中田丰的上书建议。
    正确的决策。战火已燃,修复关系已经完全不可能了。颜良、文丑已经死亡,风声大、雨点小地来到这里,又不迅速攻击,袁绍全军的士气就会彻底沮丧。

    (6)到了官渡,袁绍没有听从沮授“宜且缓守”的建议。正确的决策,因为袁绍4个州的粮食总量虽然多,但是运不上前线是没有用的。所以,趁着“彼军无粮”发动猛攻,迅速占领官渡,才是正确的决策。
    (7)重用审配为前敌总指挥——正确的决策。失去了颜良和文丑的袁绍,总的势力已经弱于曹操了!也只有审配,才能带领大家勉强抗衡曹操精锐。
    (9)安排审配去后方催粮食,最最错误的决策。但是,安排审配去后方,可能袁绍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类似白起忽悠赵括一样的计策。
    双方相持互有胜负,如果审配在,就不能发挥乌巢引诱曹军而围歼之的作用。
    (10)没有听从许攸“轻骑偷袭许昌”的建议。
    正确的决策,许昌是巨大的陷阱,此时即使抢走了汉献帝,即使攻陷了许昌,也缺乏后续手段。
    (11)监押战术意见不和的田丰和沮授,却放走了怀疑为曹操细作的许攸。
    惊险的决策!袁绍有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利用这个细作,故意向曹操传递“粮食在乌巢”的真实消息。以粮食诱集曹军在大平原决战。之所以说这个决策惊险,是因为袁绍的想法如果及时告知高览和张郃,能够一举翻盘整个战争。而此时的袁绍对河北四庭柱的张郃和高览藏着掖着,就很不可思议了。
    (12)没有听从沮授迅速救援乌巢的建议。半正确的决策。因为,救援乌巢的事情,高览和张郃就是最佳的人选,而且必须带领大量的步兵,彻底围歼5千曹军。虽然曹操的将领有许褚、张辽、徐晃、李典等,但步兵的人数有限。但是,之所以说这个决策是半正确的,是因为这件事只能选择沮授的建议,却在面对沮授的时候又必须拒绝。
    (13)没有听从张郃的“某与高览同往救之。”,而听从了郭图的“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最最错误的决策!
    审配已经到了后方,此时袁绍最应当重视的就是张郃和高览的意见。因为张郃对形势的判断,很少失误过!而郭图、沮授、田丰,没有指挥战争的能力。
    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对于治国的理念是很重要的,袁绍的教训启示我们:
    (1)战胜敌人最可靠、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发展自己。
    a. 发展农业。为了统治的方便性,历来划定行政区的时候,除了山川河流这些自然地理之外,就是人口的多寡了,设定的目的,是让各个行政区达到某种均势。比如,现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的面积都很大,而河南、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的面积都不大。袁绍的冀、青二州,粮食产量非常丰富,另外两个州就不太行了。所以,地盘大,不一定代表着综合实力强,就像西藏和深圳的比较一样。所以,曹操地盘和袁绍大致相当,占据的却都是“包子馅”,袁绍的则一大部分是“包子皮”。不能根据地盘的相对大小,就判定二者的强弱。
    公元199年,刘备第一次求援的时候,田丰就明确指出了袁绍的劣势:连年征战,仓廪无积!
    200年4月份,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善。既然总的粮食上也并不占优势,调拨的运输线又比较长,打仗时就比较难办了。
    这就像你天天对别人宣扬你的家门口要修地铁了,你的房子要涨价了,可是,这种幸福感都是虚假的。你不卖掉而是自己居住,他涨价能给你带来多少物质利益呢?
    所以,袁绍“地盘大、粮食多”这两个幸福感,也是虚假的。
    b. 巩固河防。白马和延津一战,失败的原因就是:颜良、郭图、惇于琼合伙进军白马,曹操不救白马,而佯攻延津。袁绍以为曹操要围魏救赵,将郭图和惇于琼调到延津。曹操却又急攻白马。
    曹操的人数少,骑兵多,袁绍的人数多,步兵多,运动起来袁绍不占优势。这个判断上的失误,其实是各占一半的概率,和打牌时是一样的,不能说明袁绍的用兵不行。你不防备延津,曹操真的渡河来了,怎么办?你防备了延津,曹操又去袭击白马,又怎么办?
    如果袁绍在这两个渡口都加强防守,无论曹操进攻什么方向,袁绍都不要轻易在延津和白马之间把部队调来调去被牵着鼻子走,是不是仗就容易打了?
    因此,袁绍的河防是脆弱的,而按照他的人数,是能够做到同时协防这两个渡口的。
    c. 教育子女。袁绍的儿子们(3个),远远没有曹操生得多(一生一共25个)。按道理说,袁绍后代的内斗,应该比曹操更缓和的,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袁绍的儿子们谁也不服谁,袁绍的妻妾谁也不服谁,袁绍的谋士们谁也不服谁。荀彧、贾诩、郭嘉都指出了这个弱点。因此,袁绍就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调和谋士、教育子女这样的大事。

    (2)道胜。
    这一方面,袁绍事实上已经做的和曹操一样好了。
    上面已经分析过乌桓和鲜卑的强邻关系,袁绍的做法大大延缓了曹操统一河北的趋势,是很难得的。 就南方而言,曹操能够在刘表统治区的东方和南方安插钉子,袁绍除了收留刘备之外,也未尝没有派出使者招安张绣、结纳刘表、联盟孙策,但是纷纷失败了。这就是曹操抢先下手劫持汉献帝的间接效应。
    之所以我认为田丰第一次建议、许攸第二次建议的突袭许昌,是最糟糕的主意,是因为一是曹操的重兵事实上是在许昌集结,官渡只是1/4左右,一小股力量想中央开花很难。第二方面,就是如果田丰和许攸的最高愿望是劫持汉献帝的话,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袁绍会在“道”上进一步越输越深!
    这就是许田围猎的意义:向诸侯们证明,汉献帝在许昌过得好好的。
    袁绍虽然用金钱安抚了乌桓、鲜卑,但是还远远没有像马超对于羌人、刘备对于南蛮的民族一样,想征用就可以征用。不但如此,连袁绍的儿子们和外甥也从各处的地盘上抽不出手来支援。
    可见,袁绍的战争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包括内部关系和外部政治环境。
    而如果他听了田丰或者许攸的建议,会在“道”这一方面输得一败涂地!
    既然存在着如此大的内忧和外患,选择发展生产就是最佳的决策了。沮授这个谋士的水平,比头脑发热的二杆子田丰要强得多。
    对于“袁绍利用许攸作为细作,目的就是让他给曹操传话,"粮食就在乌巢"”,借以围歼曹军,诱使其在大平原决战,读者们可能有下述疑问:
    (1)颜良、文丑死了,惇于琼废物一个,高览和张郃能否完成围歼烧粮的曹军这样艰巨的任务?
    (2)沮授、田丰囚禁了,许攸叛逃了,审配到后方催督粮草了,谋士们只剩下了郭图、辛评、逢纪,而这三个谋士又是陷害队友的好手,袁绍能吞下这根鱼刺吗?
    (3)袁绍最终采纳的还是郭图的主意,而不是张郃的,你怎么说这是袁绍的诱敌之计?

    结合上下文,这个事情发生在审配和刘晔的对峙之后,审配的战术不仅没有能够打败曹操,而且还稍处于下风。原因不是审配无能,而是作为进攻的一方,攻坚战本来就不占便宜。这就像以前曹军虽强,却对于吕布的濮阳、张绣的宛城、甚至于弱者陶谦的徐州城,也无能为力一样。客观上需要把曹军调离官渡,诱集到大平原决战。
    曹操囤积在官渡的粮食消耗的差不多了,袁绍部将韩猛的粮草又被曹操劫了,既然双方拼得是粮食这个战争四要素,用如此有诱惑力的资源设置陷阱,就是最巧妙得了。

    否则,你无法解释下述两个事件:
    (1)沮授和田丰仅仅是意见不和,就被袁绍下狱,而已经被怀疑为曹操细作的许攸,却被大度地放走。
    (2)袁绍常年打仗,不可能不了解粮草的重要性。而他听到沮授说,曹操可能要焚烧乌巢时,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而把沮授臭骂一通。这个信息,不管真的假的,袁绍都应该立刻机灵起来,不是吗?

    但是,曹操在“焚烧粮草”的收益和“防守官渡”的代价之间,是需要权衡的。如果收益大于代价,曹操仍然不会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示弱。
    袁绍的做法,就是调开审配、逼反许攸、派惇于琼防备乌巢,天天喝酒,装作不管不顾的样子。许攸的信息,对曹操无异于一根救命的稻草。
    至于最后为什么听从的是郭图的主意,而不是张郃的主意。仍然是一个困难的押宝事件:曹操来了多少人?留守官渡多少人?张郃和高览是救援粮草容易?还是攻击大本营比较容易?
    我们也不能认为郭图的意见就一定比张郃差,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只有押宝。
    我认为,可能是乌巢“烟迷太空”的火光,使袁绍突然“茅塞顿开”:既然这些粮食已经成为灰烬,失去了利用价值,何不趁机派遣重兵,攻取审配苦苦未能攻下的官渡呢?
    高览和张郃都不是等闲之辈,本来这股力量,无论救援乌巢围歼曹军,还是攻击官渡,都有很大的胜算概率。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袁绍的整体作战方案,认为作为一支军队被掐断了粮草,就失去了一切,无奈投降了!
    袁绍这个窝藏在心里的锦囊计,张郃和高览看不懂,甚至于,张郃的投降,是因为袁绍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愤愤不平的。

    当袁绍带着800骑兵败退河北,曹操搜到了一大堆许昌的手下与袁绍私通的书信,看也不看就一把火烧了。
    历来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曹操人格的伟大。
    可是,同样一批历史学家,又口口声声“老瞒诈术深”。
    为什么呢?
    只能说:这些遗留书信的内容,透漏出来之后,曹操害怕的程度,远甚于他的手下!
    下一节,我们会尽力解密这一点。
    先给出问题供大家思索:
    (1)这种机密,袁绍无论如何是要焚烧掉的,却为什么留了下来,真的是仓皇逃走来不及吗?
    (2)这些信是谁写的?都是什么内容令曹操惊怖?
    (3)袁绍有没有自导自演这些信件的动机?
    (4)借着这个机会,除去内部的叛乱分子,不是最好的机会吗?曹操为什么要反常地烧了呢?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赢了这场战争,靠得是“防守反击战”的优势。
    而袁绍输了这场战争,最重要的两次事件,是押宝上的错误:
    1. 对荀攸声西击东的意图判断错误;
    2. 对曹操用于防守官渡和用于袭击乌巢的兵力配备上的估计失误。
    从比较宏观性的原因分析,是袁绍的“道败”,和准备上的不充分。
    为什么会“道败”呢?
    曹操和袁绍利用各自的优势,清除自己周边的威胁时,处理能力平分秋色。
    但是,在诱集第三方加入的时候,袁绍失败了三次:
    1. 和曹操在招安张绣方面赛跑,失败了;
    2. 和曹操在联盟刘表方面竞争。曹操和袁绍都没有成功,但是曹操成功使得刘表按兵不动了。
    3. 和曹操在结盟孙策方面竞争,孙策戏剧性地被刺杀了,新成立的孙权政权倾向于结盟曹操。

    现代有人利用计算机编写了许多博弈论的程序,并且对这些程序进行了PK,最终分析优胜者的时候,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这个程序的具体编写方法还不清楚,大致而言,就是说如果你编写的程序欺骗对方一次,你得2分,你被对方欺骗一次,你输1分,如果最初的100分输没有了,就出局。
    这样,通过大规模的蚁群算法式的机器学习。许多程序在一起大PK的现象,和三国时代的战略纷争是非常相似的。
    优胜者有什么特征呢?或者说,在诸侯关系中,应当把握什么原则呢?
    (1)永远不要主动欺骗对方;
    (2)如果发现某个程序欺骗了你一次,必须以牙还牙,非常适时地反过来欺骗对方一次;
    (3)但是,对于对手的以牙还牙式的惩罚,必须是对等的报复,而不能用欺骗的手段迫使对方这个“坏人”尽快出局。也就是说,如果他欺骗你一次,你反击一次,他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了,不要继续欺骗对方,仍然是以诚相待;
    (4)如果他先骗你,你报复了它,它第三回合又欺骗了你,那么,马上切断和对方的联系。不再继续交往,也不再继续回击。让他和别人过招去。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这就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惩罚要及时,要罚只一次。欺骗成瘾者,等待“天杀”。

    很显然,曹操的行为比较符合上述计算机程序虚拟演算的过程。
    曹操之所以第一次要打击张绣,是因为张绣想要在刘表的支持下夺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曹操的大军压境,对张绣产生了威慑,起到了惩罚的作用,张绣投降了,曹操也就不再追究了。
    后面招降张绣之后,曹操封为扬武将军。
    与计算机程序稍有不同的是:曹操纳了邹氏,爆发了二次战争!

    曹操与刘表之间,曹操派出了使者,刘表也派出了使者。曹操的使者,不管直接还是间接,被刘表杀了。而刘表派来的使者韩嵩,却得到了封官的实惠。
    虽然曹操封赏韩嵩也是一条毒计,但在周边的诸侯看来,是刘表对不起曹操,而不是曹操对不起刘表的。
    所谓道胜,就是外在诸侯对你的看法。曹操的做法,不管是不是主动这么做,给诸侯们的看法就是,宁愿与曹操结盟,也不愿意与刘表这样的人结盟。

    对于孙策,199年12月到许昌献捷。曹操除了感叹一声孙策力量的强大,还是感激这是牵制刘表的最重要的力量,于是主动与孙家结亲戚。
    后来孙策求为大司马,这么贪婪的胃口,是曹操耐受不了的。于是,曹操的对等性惩罚,就是命令广陵太守陈登坚守和抗拒。
    而新上台的孙权,再次释放了友好的信息,曹操也就把“孙策求封大司马”的猖狂,忘记了。以前两家结婚的一对新人,生出了曹楷和孙泰这样的后代。

    可见,曹操基本符合博弈论中的优胜者。

    袁绍,在公元199年秋季,也是博弈论的优胜者。因为曹操主动徉攻,袁绍就拿出对等的力量到黎阳据守。
    但曹操来而不战,袁绍也就不战。双方第一回合扯平了。曹操200年1月到徐州打击刘备,袁绍也没有继续掣肘,因为根据上述原则3,“不掣肘”反而是优势的策略。
    但是,自从袁绍派出了颜良,走的就不是博弈论的优势策略了。
    因为曹操打击刘备之后,并没有再次向袁绍相逼,袁绍就应当采取优势策略——不战。

    从袁绍与刘表的关系上看,袁绍派陈琳写的檄文,只提到了张绣,连刘表也忽视过去。你这么看不起人,人家自然不会看得起你。很显然的。
    袁绍派陈震结盟孙策,估计也没有献上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幸亏孙策是个愣头青,换个领导孙权,思路比孙策要清晰得多:袁绍连一张空头支票也懒得开,根本就不是一个结盟后能获得利益的人。

    这就是荀彧和贾诩都提到的“道胜”或者“用人胜”。


    不管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抑或唐朝魏征所著的《群书治要》,均记载了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搜出了袁绍营中大量的通敌书信,但是竟然全部焚烧了。

    三国演义是这样叙述的:【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这件事情存在着下述疑问:
    (1)曹操的手下给袁绍写了这么多的书信,却没有一封是透漏军机大事的。唯一一个到手的情报,【曹军粮尽】,还是被许攸抓获的。而且,就连这个还不一定是真实的消息。而袁绍的两次押宝之所以失败,恰好就是情报上的不足:不知道曹操要打延津还是要打白马,不知道曹操在乌巢和官渡的分兵比例。
    (2)曹操的“诈术”是非常深的,就如后来耿纪、韦晃等在许都造反,曹操让手下的官员们立红旗下还是立白旗下,但是一反常态地将“准备救火”的官员们全杀了一样。此时的曹操虽然打败了袁绍,但肃清内部叛乱势力是非常重要的,他实在没有大度的必要。

    那么,这些信是谁写的呢?曹操为什么要继续留下这个隐患?
    我们做出下述推测:
    (1)这些信,是曹操自己命人写的,目的就是向袁绍透漏虚假的情报。这个很有可能,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主要就是赢在情报上了。这些人非但不是“通敌”,而且都是曹操很可靠的手下。此时的曹操焚烧这些书信,既能显出自己的大度,也能掩盖战争的真相,也能保护真正忠心的手下。太显眼的人物,比如荀彧、荀攸,即使写了信给袁绍,袁绍也未必相信他们。
    比如,曹操的手下可能给袁绍写信:曹操要偷袭延津了!但是实际上偷袭的却是白马。这样,是不是曹操的骑兵不需要“佯攻”一下延津就能实现突袭白马了?是不是马蹄子省了不少力?
    (2)如果逐一点名,很可能点出与曹操唱双簧戏的汉献帝来!造成曹操骑虎难下的局面!你如果对其他人收而杀之,而单单放过了汉献帝,许多人就该说不公平了,总不能让皇帝也来一次“割发代首”吧?
    (3)这些信,是袁绍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兵败之后,也留下一个后续手段:留下曹操自断左膀右臂之根!
    在电影《鸿门宴》中,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就是这么做的。在这部电影中,范增与张良的对决中,失败了。范增出局。但出局之后的范增,模拟刘邦的手下,给项羽写了许多“通敌”信。范增也算准了他这个失宠的亚父写给项羽的东西,项羽根本不会看的。反倒是垓下之战之后,刘邦缴获了这些书信,于是便借机铲除了许多本来应该是亲信的左膀右臂。
    袁绍为什么要杀死田丰?
    袁绍在官渡之战(以及此前的白马、延津之战)中,精锐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死的死、叛的叛。一个不成气候的惇于琼,也已经死了。
    这次战争可以说元气大伤,因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些将领们惨重的损失,已经让袁绍感觉到离被逐出历史舞台不远了。
    谋士和将军哪个重要?当然还是将军。
    因为,谋士们读读书、在决策层建言献策就可以了,他们也仅仅是提出若干方案供领导者参考。而将军,却是必须具备相当灵敏的战场应变能力,必须镇守一方,解决部下的吃喝拉撒诸多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需要了解地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组织行为管理学诸多的知识,还要自身具备一定的武艺。谋士们掌握的知识,他们需要掌握;谋士们不了解的70%的知识,他们也要掌握。
    但是,谋士们仅仅损失了一名沮授。
    那么,在如此缺人的时刻,袁绍为什么要杀死田丰呢?
    原因是,田丰有以下三方面不太优秀的特征:
    (1)刚而犯上。
    所谓“刚”,就像我们说的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型的。这些人自认为很忠诚,但是并不关心领导的死活,而是不断“犯上”。比如,刘备199年前来求援时,田丰并不理会袁绍的“吾将死矣”、“吾命休矣”,一听到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就愤怒地“以杖击地”。
    可是,田丰却忽视了袁绍的根本思想:偷袭许昌,到底为了什么?
    占领地盘?显然不是。
    劫持汉献帝?许昌围猎天下皆知,劫了,不是一下子把陈琳慷慨激昂的檄文、信誓旦旦的伐词全部否定了吗?
    再说了,田丰半年前还说“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过了一个冬天,这种困局就解除了吗?“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也是田丰亲口说的话。
    明眼的读者其实都清楚,偷袭许昌,田丰的愿望就是劫持献帝;连带的效应,就是替刘备解围而已。
    我们可以将199年的孙乾,类比为后来的诸葛亮;把此时的田丰,类比为赤壁之战之前的鲁肃。许多人在否定着鲁肃的决策(要不是周瑜力挽狂澜,鲁肃就是推孙权去死、救活刘备的),为什么都在认可着田丰的能力?仅仅是田丰死得早?
    (2)“弄文轻武”
    前面的书中写道【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田丰顿首曰:“若不听臣良言,出师不利。”绍大怒,欲斩之。】
    田丰对战争的前景,做过合理的分析吗?像现在我们写论文的前言时,充分列举研究的必要性和新颖性?没有的。
    田丰的话概括为三句话:别打啊!千万别打啊!打不过啊!
    你像孔融、陈琳等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写成奏折上交的,供领导裁夺。但是,历史上并没有见到田丰动笔写出来。而他只喜欢临场发挥、口头表达,而且直接表达的就是自己最终的决策,根本就不解释为什么。
    最重要的是,田丰还缺乏替代性的方案,即:如果按照你的思路走下去,即不打,那怎么才能取胜呢?
    这就像你对朋友说:今晚喝酒去吧?
    一个朋友说:哎呀,前天刚应酬过,头疼呢,这两天赶项目催得太紧。要不,改日我安排?
    另一个朋友说:不能喝!
    你会喜欢哪个朋友的对话呢?
    这可能就是袁绍说的“弄文”,卖弄,但一没有理由,二没有后续手段。
    同时,田丰对武将可能是十分轻视的。
    我们对比一下:田丰建议偷袭许昌,许攸也建议了偷袭许昌。
    许攸在曹操攻陷冀州时,【纵马近前,以鞭指城门而呼操曰:“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见了许褚,不理会许褚说的【“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而是骂许褚【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于是遭到杀害。
    我们有理由认为,田丰和许攸对待武将们的态度,可能也是非常相似的。
    这可能就是袁绍说的“轻武”。上面分析过,武将,远远比谋士难以训练得多!
    虽然三国演义上明确指出,是逢纪因【谮】曰:“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
    但是经过上述对比分析你就会发现,也许田丰真的说过这句话的。这符合他“弄文轻武”的一贯风格。
    (3)袁绍此时最需要的是威信
    袁绍杀死田丰的上下文是,【帐中闻远远有哭声,遂私往听之。却是败军相聚,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皆曰:“若听田丰之言,我等怎遭此祸!”】
    兵败将亡了,如今勉强“蚁聚”的人马,能挡住曹操的铁蹄就不错了。但是,这些人又纷纷在否定着袁绍的领导力。而田丰给出的建议,仅仅是“不要打啊!要失败的啊!”
    袁绍需要军威,需要令人胆寒的军威,才能挽回败局。
    否则,还不知道“性刚好杀”的袁谭带领部队前来何意?
    隐藏最深的袁熙,带着六万人马前来何意?
    因为,袁绍和袁尚是一起战斗的,始终把他带在身边的。袁绍的失败,也就意味着袁尚的部分失败。
    这次乌巢烧粮之后,张郃和高览,居然带着最精锐的一万骑兵,归顺了曹操。
    袁绍还能活多久?袁尚的冀州实力派还有多少?
    袁谭和袁熙也一定会思索这些问题的。
    表面看起来,好像三子一甥是来救援的,是来“上阵父子兵”的。但没有亲临前线的袁熙和袁谭,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就不会做出下面的判断:袁绍已经完败!到了选定法定继承人的时候了!
    因为,下面紧接着的事件,确实就是第一次继承人的会议!
    因此,袁绍需要杀死田丰,首先树立领导的威信问题。使得“蚁聚”起来的力量,不至于像刘繇的啦啦队一样一盘散沙。
    这些哭爹喊娘的队伍,见到了远方而来的精锐军团袁熙和袁谭,如果后者真的是来造反的,如何应对?
    形势处理不好的话,那么就是袁绍+袁尚 vs 性刚好杀的袁谭,这样的一场战争,最终的结局可能是青州和冀州两败俱伤,袁绍死亡,袁谭、袁尚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投靠袁熙。而扼守幽州和并州二州,且兵力最为强大的“闷骚男”袁熙,带领着大家一起对抗曹操。
    袁绍在生前,已经估计到了他死亡之后的对抗局面。为了抗衡这些来意不明的势力,他的做法就是这两条:(1)杀死田丰,重振冀州派的军威;(2)企图以法定的形势,授权袁尚。
    虽然书上说的是【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劝立后嗣。】
    事实上,这未尝不是袁绍自己的意思。
    单纯重振军威是不够的,他要让袁尚既有实力,也有名义。
    而审配、逢纪、辛评、郭图这四个谋士尽管各为其主,田丰却只对袁绍一个人表现出忠诚,而且是表面形式上的忠诚。他与这些谋士们也是格格不入的,他的好基友,只有沮授。
    为了后世的稳定,孙策在临死之前放狠话:【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
    袁绍也需要放狠话,只是说的没有孙策露骨:【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吾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
    意思就是说,我,作为一派掌门和总司令,认为袁谭过刚、袁熙过柔,想立老三,你们看怎么样?
    这明里是征求众人的意见,实际上却是和现代式选举是一样的:候选人只有一个,你们赞成还是不赞成?
    袁绍的“踌躇未决”,其实早已经决定了,他只是在征询他人的意见时,观察相应的人际关系,逼迫这些谋士们誓死团结在袁尚的周围而已。
    这就像曹操能不了解自己亲生儿子曹植有几斤几两?还要征询贾诩的意见?
    实际上,曹操之所以征询贾诩的意见,只不过是因为贾诩这个谋士是举足轻重的力量,具有辅助他人翻盘的能力而已。他让曹植上台,曹植就有可能上台,即使曹操立的是曹丕,曹操死后就不好说了。贾诩想辅助曹丕上台,那么他就可以打败曹植的势力,辅助曹丕上台。
    与袁绍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曹操是让贾诩猜测自己的意思,而袁绍是逼迫谋士们认可自己的意思,就这点区别而已。
    表面上,曹操是个武断的、有主见的人;袁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实际上,在继承人这件事上,曹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袁绍是个武断的人。
    再往深层次思考:曹操和袁绍都是内心有主见,而故意表现得没有主见的人。
    他们处理问题都是比较到位的,因为形势不同:袁绍在此时此刻,必须指定自己的法定继承人,否则能否抗衡袁谭和袁熙未曾损失的大军就是未知数。而曹操,大可以长期观察一番谋士们的动静。
    也许有人会说:郭图是个大笨蛋,因为对官渡和乌巢的兵力判断不如张郃精准。
    但是,我认为郭图不但不是个笨蛋,而是深具战略眼光的人。乌巢的事情,只不过是张郃押宝押准了而已。
    你看看这句话,已经充分掌控了河北的局势:【三子之中,谭为长,今又居外;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萌也。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
    也许有人会说:郭图说来说去,不就是各为其主,为了袁谭争取时间嘛?
    不是的!如果众人都能按照郭图这句话的意思做下去,同心协力,战胜曹操不大可能,但是守住冀州是很可能的。
    袁绍与郭图的分歧就在于:袁绍已经对袁熙和袁谭的动机有所怀疑,而郭图对于两个人的动机没有太大的怀疑。
    这种分歧的根本原因是:袁绍能活几天,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而郭图,认为只要袁绍活着,这些明争暗斗的势力,就必然被袁绍所压制,而不得不同心协力对抗曹操。
    按照上下文的解读原则:袁绍杀死田丰的上文是军队士气的低落和对田丰的盲目崇拜,袁绍杀死田丰的下文是立嗣问题。那么,田丰死亡的原因就很明确了。内因就是刚而犯上、弄文轻武,外因就是重振军威、防止袁熙和袁谭的倒戈。
    下一节,我们会结合组织管理学,论述一下继承人什么样的素质才合适。
    第三章 狼烟四起(十八)
    关于袁绍应当立谁为继承人的问题,存在着下述疑问。
    一、袁绍对三个儿子性格的判断,居然是完全错位的。
    我们看看三国演义中袁绍说的话:“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
    实际上,性刚好杀的偏偏是最小的儿子袁尚,而不是长子袁谭。有下面几个确凿的证据:
    (1)仓亭之战:【袁尚欲于父前逞能,便舞双刀,飞马出阵,来往奔驰......两骑相交,不三合,尚拨马刺斜而走。史涣赶来,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涣左目,坠马而死。】
    作为唯一随着袁绍出征并在官渡遭受挫败的儿子,作为年纪中的老幺,居然“欲于父前逞能”。而前来助战的强大阵容的方面军司令们,都还在观望状态。
    (2)建安七年春正月,曹操打败刘备又来到北部战区。【袁尚曰:“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却说袁尚自斩史涣之后,自负其勇,不待袁谭等兵至,自引兵数万出黎阳,与曹军前队相迎。】这里的【自负其勇】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3)袁绍死亡,袁绍后妻刘夫人将袁绍的众多宠妾残忍杀死,【袁尚恐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性刚好杀的性格,表露无异。
    (4)配曰:“郭图多谋,前次不争而去者,为曹军在境也。今若破曹,必来争冀州矣。不如不发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如此兄弟相残之事,【尚从其言,不肯发兵】。坐观成败,不念兄弟之情。虽然袁谭的性格也是不顾及大局,但完全就是被袁尚逼出来的。
    (5)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退兵之后,配曰:“此必郭图之计也。主公若往,必遭奸计;不如乘势攻之。”袁尚【依言,便披挂上马,引兵五万出城】。再次将老大袁谭看作了软柿子去捏。这场兄弟相争的结局是【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如果袁谭真的“性刚好杀”,个人武艺尚且不如袁尚,军队实力不如袁尚,有这个资本吗?你就是再“好杀”,谁是被你杀的对象呢?
    为人“柔懦难成”的,就是袁谭了。
    (1)袁绍和4个谋士正在商议立嗣之事。【忽报袁熙引兵六万,自幽州来;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来;外甥高干亦引兵五万,自并州来】。
    袁谭的青州,立冀州是最近的,却偏偏还不如幽州的袁熙来得早,还不如袁熙的家底厚。如果确实是袁谭先到的,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将老二袁熙安排在第一位写,老大仅仅是在袁绍的外甥高干之前描写,是很不合理的。
    排除兵力上的夸张成分,为什么袁熙的人马,描写的比袁谭和高干多出一万呢?
    袁尚自不必说,随着袁绍大军的。但这里暗含的意思就是:在袁绍的心目中,老大袁谭的亲密程度,仅仅和其外甥是相当的!根本没把袁谭当儿子看!
    (2)仓亭之败之后,这几个人的撤退顺序是【便教辛评、郭图火急随袁谭前往青州整顿,恐曹操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高干仍回并州:各去收拾人马,以备调用】。这明里说的是青州地界离曹操比较近,所以比较着急,暗里的意思却是“袁谭的确是‘柔懦难成’”的。在如此的危急形势下,袁绍当前谋士们的一半都要去辅佐袁谭了。而且从后面看来,审配和郝昭差不多,非常擅长阵地战;而郭图则以政治能力见长的。
    以前,我写书总是以郭图为谋士们的参照。“诸葛亮的水平充其量和郭图相当”、“庞统的军事能力充其量和郭图相当”“郭嘉的能力充其量和郭图相当”,现在重新读了风卷残云般的北部战场,发现我理解错了。
    将郭图的水平放在诸葛亮的参照上,是一种严重的侮辱——不是侮辱了诸葛亮,而是侮辱了郭图!
    这一点,我们随后再分析。
    (3)郭图来到袁尚的军中借兵,见到袁尚第一句编出来的理由就是【尚问:“兄何不至?”图曰:“因抱病在军中,不能相见。”】。拿着这种不吉利的话作为第一印象的理由,就说明袁谭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理想,可能是经常生病的,所以袁尚也毫无怀疑。
    (4)袁尚坐观成败,不肯发兵。袁谭也没有与曹操决一死战的“性刚好杀”。而是【使者回报,谭大怒,立斩逢纪,议欲降曹。】。首先想到的就是完全不要面子了,完全不顾及基业了,他要投降!要不是真正的弱者,袁谭会做出这样困难的决定?
    (5)袁尚终于肯发兵了,【尚点兵三万,使为先锋,先至黎阳。谭闻尚自来,大喜,遂罢降曹之议。】。态度马上就转变了,不再声称“前次骗了我,如今才来发兵,不觉得太迟了么?老子要灭了你”,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的——袁谭要的终究是团结一致对外,哪来的性刚好杀?
    (6)曹操暂且退军,袁谭和袁尚亲自交锋,武艺不如老三,这一点已经分析过了。
    (7)【行不到数十里,一声炮响,两军齐出:左边吕旷,右边吕翔,兄弟二人截住袁潭。谭勒马告二将曰:“吾父在日,吾并未慢待二将军,今何从吾弟而见逼耶?”二将闻言,乃下马降谭。】
    相当于恳求了!这已经明确指出了袁谭礼贤敬士的部分作风,【并未慢待二将军】,袁尚对于袁谭的亲信将军们,恐怕未必会如此!袁谭的怒斩逢纪,完全就是被【逼】的。
    那么,【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的又是谁呢?
    答案是:袁熙!
    因为:
    (1)袁熙镇守的位置,在幽州,在袁绍刚刚收付这些地方不久的时候,民族关系是最不好处理的。但是,袁熙处理的很出色。后来的乌桓踏顿、公孙康等等,都有接洽袁氏兄弟的思想,这显然不是看在袁尚的面子上,而是看在袁熙的面子上。
    (2)袁熙的人马,比他的哥哥和弟弟都多一些。
    (3)“英雄之表”。若论三个兄弟谁长得最帅,现在绝对不可考证了。但是,著名的大美人甄宓,是嫁给了袁熙的!
    (4)要不是带着袁尚这个累赘,袁熙是能够成功报名的。而且投靠公孙康之后,袁熙居然在如此寄人篱下的尴尬处境下,想到要灭了地头蛇公孙康,独霸一方。这种枭雄般的思想,相信袁谭和袁尚都是窝里斗的行家,从来不会有的。
    (5)袁绍的外甥高干,可以看作袁熙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三兄弟真的火并,那么袁熙和高干呼啦一声就会连为一体。
    因此,袁熙才是最有前途的继承袁绍基业的人物。
    但是有一点:离开冀州政权时间太久了。谋士们、名将们被袁绍和袁尚用光了!
    而袁熙,窝藏自己的真正实力的时间,也太长了!
    以至于袁绍的谋士们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在漫长的袁谭 vs 袁尚之争中,袁熙,在笑眯眯地看着,等待着下手的机会。
    其徐如林,其疾如风;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因此,袁绍对三个儿子的性格评价,都是错位的。
    是他不了解吗?肯定不是!
    应该是他自己主动 这么说的!
    他对谋士们故意说出的这番假说,应该是一番“讹语”——让性情嫉妒的刘夫人当面找不到把柄。
    他的明确意思就是说:我给大家讲个笑话,黑的是白的,白的是黑的,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只有郭图听懂了这个意思!
    袁绍在临死之前,给河北定的基调就是保住基业,不是进取。性刚好杀的袁尚,是不称职的。
    之所以我认为,袁绍的“立嗣”决定根本就是历来历史学家们看不懂的一番“讹语”。是因为下述几个方面:
    (1)曹操攻陷冀州之后,到袁绍的墓前哭拜,间接透露了袁绍终其一生的战略部署和谋划:“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这里的“河”,指的不是流过邯郸市临漳(冀州首府)的漳河,而是黎阳-白马-延津一线的黄河禹河古道。
    燕,就是幽州的首府,现在的北京。
    代,就是山西省忻州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古代叫做代国,最北边就是长城界线上的今大同市。
    沙漠之众,指的就是乌桓族。
    三国演义没有明说这番话,袁绍是什么时候对曹操说的,但是从这个“北阻燕代”的【阻】字上看,时间应当在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前(199年4月之前),但却应当在袁绍兼并韩馥的冀州之后。
    历史记载:初平元年诸侯联军与董卓之间的“河阳津之战”、“荥阳之战”全面失败,锐气受到很大挫折;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攻入洛阳,董卓西至长安,诸侯联军更不愿意到长安进攻董卓,袁绍和韩馥甚至想拥立刘虞为帝,让董卓集团自生自灭。从这件事上就能够看出,袁绍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而同时韩馥与叛将麴义以及公孙瓒的战斗中失利,体现出他在军事上疲软的一面。这就给袁绍集团一个信号——彼可取而代之。袁绍的谋士逢纪首先提出建议,成大事者,必须要先占取一州,满足供养士兵的经济产出,同时也不会有上级的压制。毕竟在当时中央基本上控制不了地方了,州牧和一个割据的小王国也没有太大区别。冀州人口稠密、钱粮充足,而且地理位置正符合袁绍的战略。韩馥这个人的能力又不强,自然成为袁绍的目标。不过韩馥所掌握的兵力、粮草毕竟强于袁绍。逢纪提出一个计策,即利用公孙瓒的军事威胁,秘密邀请公孙瓒南下进攻冀州,自己也调转枪头做出进攻的状态。这样一来韩馥就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于是在高干、荀谌、张导等人的游说下,韩馥果断放弃冀州,将州牧之位拱手相让,促成袁绍的崛起。
    可见,这番话很有可能是在10年前说的(191-192年),当时董卓焚烧洛阳,保守西凉。联盟军解散之后,袁绍与曹操是盟友的关系,共同对抗公孙瓒+陶谦+袁术+刘备+孔融+田楷。
    所以袁绍说“北阻燕代”,这时的公孙瓒还是强大的势力!
    我们有理由认为,袁绍的这番话,反映了他一生的打算,那就是“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
    “南据河”的任务,是袁绍和性刚好杀的儿子袁尚完成的,这时因为当时并不需要“礼贤敬士”的人物,袁绍在公元199-200年之间实力强大,需要的是进攻型的袁尚而不是袁熙。
    “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是前期的想法,到了后期,这两个任务,就交给了镇守幽州的袁熙和高干了。
    袁谭的青州,是边缘化的人物。离得最近,却最被边缘化。
    (2)袁绍为什么怕后妻刘氏呢?
    我们反过来再读一遍:【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劝立后嗣。绍所生三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绍后妻刘氏所出,生得形貌俊伟,绍至爱之,因此留在身边。自官渡兵败之后,刘氏劝立尚为后嗣,绍乃与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原来审、逢二人,向辅袁尚;辛、郭二人,向辅袁谭;四人各为其主。当下袁绍谓四人曰:“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吾将议立后嗣: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吾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郭图曰:“三子之中,谭为长,今又居外;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萌也。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袁绍踌躇未决。】

    看到没有?
    袁绍的“心烦意乱”,是因为在官渡打了大败仗,在脑海里抽离翻滚着思想:河北的局势,可能会永久性地成为守势了,能保住基业就是万幸。这个枭雄在自治自己生命不会太久的情况下,和孙策临死前居然是完全一样的。
    随着战略战术上的调整,接班人的事情,也需要袁绍的重新定义。
    书上没有写袁绍“心烦意乱”和“其妻刘氏劝立后嗣”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我想实际上应当是这样的:袁绍小心翼翼地向刘氏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想立“英雄之表,礼贤敬士”的保守派袁熙为河北的新主。因为袁熙+高干+乌桓,是保守河北基业的最重要的力量。
    但是,这件事遭到了刘夫人的断然拒绝!
    而且从刘夫人后来的性格来看,和郭汜的老婆、杨彪的老婆、刘表的老婆是一样一样的。而吕布之妻严氏,倒可以认为是古今不吃醋的典范了。
    袁绍深知未来的刘夫人必定祸害一方,导致骨肉相残,但是没法的。在当下的局势杀了她,河北更乱,因为哪个诸侯都看得出来袁绍的家门内部出现了最深的裂痕,所以是绝不能杀的。但不杀她,袁绍知道自己死后,刘夫人会成为又无能、又难以驾驭的“河北圣母”。
    像这样自私的人,后来居然在袁绍的基业丢完之后,赞同将袁熙的老婆转嫁给曹丕,被曹操送到许昌了!
    【生得形貌俊伟,绍至爱之,因此留在身边】。这里的“至爱”,不过是做给刘夫人看的而已。这里的“因此”,也说明在袁绍的眼里,性刚好杀的袁尚并没有“礼贤敬士”,也没有统领河北大军的才能,仅仅是长得帅【形貌俊伟】,这就是袁绍将袁尚留在身边的唯一可笑的理由。
    枭雄袁绍的眼光,会是如此以貌取人吗?
    这恰恰说明,这个袁尚其实自认为个人武艺不错,根本就不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之才。所以带在身边,也算是一种保护。而袁熙,自然可以放心地把最复杂、最重要的地盘交给他。
    【绍乃与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袁绍又不是不清楚这四个人各为其主,但偏偏还是将这些相互矛盾的谋士们全部招来。他的目的一目了然,那就是他招这些人来,根本就不是为了“立嗣”,恰恰相反,袁绍是要把立嗣的事彻底搅黄了的!
    否则,刘夫人又不知道会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关键时刻,天天唠唠叨叨到什么时候,又会暗地里做出多少手脚!
    如果袁绍真的想立袁尚,那么他明知这些谋士是矛盾的,明知家族内部的刘夫人也是没有异议的,就应当自作主张马上自己宣布袁尚为继承人就可以了,干嘛多此一举?
    如果袁尚的实力足以抵抗袁谭5万+袁熙6万+高干5万,他通知审配和逢纪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通知辛评和郭图?
    袁绍召集他们的到来,不是让他们讨论立谁的,而是讨论一下要不要在当前立嗣的,这才是目的。
    换言之,就是借谋士们的嘴巴,压制自己的老婆——刘夫人!
    所以,袁绍说出了下面的话【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吾将议立后嗣: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吾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
    翻译一下这番暗语:【曹操的大军马上要打过来了!但是,刘夫人总在耳边唠唠叨叨要离她的亲生儿子,因此,我让所有人来评评理!小儿子袁尚性刚好杀,大儿子袁谭柔懦难成。这样折中一下,老二袁熙就是不柔又不刚的最佳人选了。他镇守的地盘最重要,也是争天下、保河北的重要资本,能够很好地处理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北方获得拥护来抵抗曹操的快速入侵。你们大家谁能猜透我的真实想法?】
    只有郭图猜对了袁绍的真实想法:老大还没说话,怎么就轮到老三了呢?
    暗里的意思【主公放心:刘夫人如果擅自主张,别怪袁谭实行“兵鉴”】。
    但是,杰出政治家郭图,也只是猜对了一半。而没有猜对另一半:袁绍之所以将最依赖的相互矛盾的谋士们招来,一方面就像孙权借周瑜、鲁肃压制投降派一样,压制刘夫人。
    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调和这些人的矛盾,让他们不要再各为其主,应当共同辅佐袁熙的。
    但是,郭图的话已经将“立嗣”之事彻底否决了,大家不用再讨论了,审配也没有继续不识像、不顾大局地发话了。袁绍的真实想法他们猜想不到,这可怎么再重新引出‘立嗣’的新话头呢?强行在刘夫人参与的情况下,让谋士们进一步猜测自己的真实想法是立袁熙,这话如何说出呢?
    所以,袁绍要“踌躇未决”。
    袁绍,借这件事算是成功了一半,刘夫人不再叨叨了。但是,另一半还没有实现,这些老大老三的亲信们,什么时候才能放弃这个各为其主的原则,重新团结在袁熙的周围?
    从书中看来,郭图这番话顾及了整个河北的基业,算是最客观的一句话了。
    但是,这位著名的谋士,还是没有看到袁绍壮士断腕的痛苦决心:他准备放弃“争天下”,要彻底转变战略方针了。
    袁绍踌躇的,可能还有大将张郃、高览的背叛吧!
    这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无论攻击乌巢烧量的五千轻骑,还是攻击驻守官渡的脆弱的曹洪,都是绰绰有余的,为什么就投降了呢?
    郭图说的虽然对,但是,怎么诱导他们思想的转变呢?
    再看看后来袁绍之死:
    【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刘夫人慌救入卧内,病势渐危。刘夫人急请审配、逢纪,直至袁绍榻前,商议后事。绍但以手指而不能言。刘夫人曰:“尚可继后嗣否?”绍点头。审配便就榻前写了遗嘱。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
    这个不成气候的儿子,终于因‘性刚好杀’的性格,丢掉了袁绍的精锐,这次“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已经快被气死了!
    刘夫人马上开始掺和进去【慌救入卧内】,这种做法并没有安慰住袁绍,而是【病势渐危】,变得更加严重了!
    当袁绍在袁尚母亲、亲信们的胁迫下,被迫点头之后,审配【便就榻前写了遗嘱】,袁绍似乎看到了未来的血光之灾,死不瞑目【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
    终于气死了!
    谁能理解袁绍的想法呢?
    他是要立袁熙的啊!
    顺便说一下,三国的仓亭,和黎阳、白马、延津是一样的,也是黄河古道上的重要渡口!
    现在却不是了!
    现在是河南省濮阳市的南乐县,根本就没有宽阔的河流。
    又一种说法认为,【高庙王镇前仓村位于三国时仓亭之战旧址,北距阳谷县城只有6公里,在山东境内的】。
    到底是哪里?
    必须弄清这一点地理知识,才能理解三国的战争。
    了解这一点,可以从宏观上纠正我们的哪些认识呢?
    (1)曹操的进军方向,并不是袁绍的心腹之地——临漳,而是“河、济之间”的青州,他准备打的是袁谭的地盘,放过了从滑县渡河直捣黄龙的最近通道。而且,从官渡之战在200年10月结束,到仓亭之战已经过了1年了,曹操并不是乘胜追击。
    (2)袁绍虽然丢失了大量的人马,但是仍然在“南据河”,地盘上没有什么损失,仅仅是相当于被打回了老家。如果继续扩军备战,仍然有争霸的资本。
    (3)仓亭之战,按照三国演义上写的,是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类似于韩信的背水一战。
    但是,从作战的部署上看,曹操采用的并不是这种背水一战,而是布了一个大型的口袋阵,左边5路,右边5路,一个长条的口袋。先以雁形阵示弱,诱集袁绍的军队前来,然后再突然转变成锥形阵,【许褚力斩十余将】这一点看得出来就是典型的锥形阵。紧接着就是鬣狗咬水牛一样的群殴。
    这一战,程昱部署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本来就是强兵,却偏偏装出弱兵的样子来诱敌。
    程昱不是要背水一战,而是要“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企图以强大的步兵力量,实现全歼袁军的目的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程昱的军事水平,是要强于郭嘉很多很多的。这样宏伟的部署,即使没有实现全歼的目的,也像东晋谢安抵抗前秦的效果一样,通过漫长的逃跑线路,彻底瓦解了袁军好不容易聚拢的士气。
    我们来看看口袋阵从许褚发起反击之后袁军的转变过程:
    (1)许褚的出现:袁军大乱,袁绍退军急回。
    (2)夏侯渊、高览的出现:袁绍聚三子一甥,死冲血路奔走;
    (3)乐进、于禁的出现: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4)李典、徐晃的出现: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
    (5)张辽、张郃的出现:绍慌上马,前奔仓亭,人马困乏,舍命而走;
    (6)曹洪、夏侯惇的出现:绍大呼曰:“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奋力冲突,得脱重围。袁熙、高干皆被箭伤。军马死亡殆尽。绍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众人急救,绍口吐鲜血不止,叹曰:“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

    你看,这就像下围棋,程昱造的是“势”,袁绍凭借的是“力”,多点部署,节节围困,这样以逸待劳的作战方案,的确是匪夷所思的。
    这完全不像白马-延津之战一样,在两点之间进行进攻方向的决策,而是一场大型的运动战,围歼战。
    虽然程昱说的河边是曹军的险境,事实上是袁绍军队的险境。
    也有人说,其实官渡之战只是一个转折点,仓亭之战才是真正决定性的一击。
    因为,士气彻底垮掉了,从此以后,河北一带从嗷嗷待育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者,再也没有一个人相信袁绍会再次取得胜利了!
    而河北众人对官渡之战的印象,仅仅是袁绍挫败了。郭图也说是官渡之战是【军威稍挫】。
    否则,后面出现那一批拍马屁的河北老者们,就很不可思议了。
    袁绍在官渡之战投入了11万的兵力,张郃、高览带着一万投降了,袁绍带着800骑兵退回河北,大约5000多人是在官渡对峙战中死去的,另外1万人左右是惇于琼和韩猛葬送的,其他8万人的投降袁军全部被曹操坑杀!
    可是,这些老者们居然拍马屁说“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你看,完全是胡说八道的拍马屁吧?
    父子仇、亡国恨,大量灭绝人心的坑杀,这些投降的士兵,也不乏这些老者们的后代被征兵到袁绍的军营,曹操这也叫“仁义之兵”?
    而且,这些人听到曹操说【吾军士惊扰汝乡,吾甚不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理会这句话,而是直接拍出了马屁。
    这也间接提示我们,袁绍的“兵多粮广”完全就是一种虚假的幸福感,史书又没有提到袁绍的“骄奢淫逸”,他“重敛于民”干什么呢?
    这也就提到了曹操前期的做法:封官!
    这的确是最妙的一招棋!
    三国时代,为了争地盘,打打杀杀,这就是以往历史学家的看法。
    实际上,对于奸雄曹操而言,偏偏最不重要的就是地盘。
    虽然统一中国,连带的效应是抢夺下来这些地盘,但曹操对战争的出发点的理解,却根本就不是地盘。
    这就是曹操要把冀、青、幽、并四州全部让给袁绍的原因。
    曹铜爵先生曾经分析,认为这时袁绍强大的碾压之势造成曹操不得不这么做。
    这种看法我觉得还是有问题的。
    这应当是曹操自发的行为。
    有了这么大的地盘,你不【重敛于民】,是防守不下来的。
    这就像以前有一个传说: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人突然要勒紧裤腰带,免费赠送中国大量的秋裤。
    原因是,苏联的中心其实在伏尔加河上的三个重要城市,在基辅,在南高加索,而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却是相对脆弱的。
    于是,他们就开始用适宜的温度驯化中国的抗寒能力:越穿秋裤,感到生活越美,越来越看不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了。
    于是,自然就失去了要去入侵的愿望了。
    这四个州,就是曹操送给袁绍的秋裤,看起来是很大的利润,实际上也是曹操战胜袁绍的一个前期最重要的一步棋。

    
    上地图:
    临漳是冀州的大本营,曹操是沿着禹河古道攻击袁谭的青州的,禹河古道周边的渡口,白马-黎阳一线过去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极为适合攻击临漳。但是,曹操的作战地点,无论是南乐县,还是阳谷县,都是向着袁谭的地盘进军的。
    而幽州的袁熙,带的人马多,距离也远,却先期而至,就说明:(1)曹操并没有乘胜追击袁绍;(2)袁谭是被边缘化的。
    我们仔细解读一下这些“老丈”们的话:

    汉桓帝刘志(132~167),章帝曾孙 ,146~167年在位 。
    仓亭之战发生在公元201年,前推50年,是151年。
    从时间段上来看,的确位于汉桓帝执政期间,挑不出毛病。
    黄星:魏德尚土,也无毛病。
    然而,本帖以前分析过:一切的夜观星象都是假的!恒星的位置,固有在宇宙间之运行规律,不会因为出现在地球上某个地点的上空,就预示着人间的什么。
    历史记载中,没有什么“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而是“黄龙见谯”!
    建和元年(147),沛国谯县(曹操老家)出现了龙,此事当时并未引起朝野多大关注,史官直书曰“沛国言黄龙见谯”。

    及至汉灵帝熹平五年(176),同样的地点,又发生同样的怪事——黄龙见谯。
    这个时候有些大臣便互相讨论起来了:
    “光禄大夫桥玄问飏(指单飏):‘此何祥也?’曰:‘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此其应也。’魏郡人【殷登】密记之”。

    单飏认为在谯郡将会有“王者兴”,并指出用不了五十年,黄龙还会再现。

    似乎是为了验证单的话,建安二十五年(220)黄龙如期而至,“至四十五年,登(指殷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之言,其验兹乎!’”
    数次被记录于史书中的黄龙,很明显是曹魏政治运作的典型异象。
    事实上,有关“龙”的异象在曹魏政权始末都有出现,而龙与曹魏政权之关系变化则与其政治发展进程有关。

    熹平五年和建安二十五年发生的两次“黄龙见谯”异象事件中,单飏,桥玄和殷登三人及隐藏幕后的谯郡曹氏集团是其中的主要参与人。出演了一幕舞台剧,共同将“黄龙”这一异象的背后意蕴充分挖掘,对黄龙异象与时政之关系做出一定发挥和解读。

    单飏作为东汉时明天文算术的太史令,对于黄龙异象的解释应该是可信的。
    而桥玄,出身于官宦世家望族之后,其七世祖、祖父和父亲都为汉朝官吏,桥玄本人官职履历丰富,曾任大鸿胪、司空、司徒、光禄大夫等职,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桥玄其以刚正不阿的性格受到众人称赞,“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当时称之”。

    这两人作为东汉臣子,其言谈内容如果得到宣传推广,应该是使众人信服的。而为何单单仅仅是桥玄与单飏的谈话,作为主角的谯郡曹氏看起来没有任何人掺杂其中?
    不排除是有心人故意“安排”的可能,而这个有心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曹氏集团,而实际上,在黄龙见谯这件事中得利最大的也应该是曹氏。

    从桥玄的个人性格、资历和社会地位来看,通过桥玄去询问太史令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桥玄始终只是官吏,在民间并无多大权力,于是在其夸赞曹操为“命世之才,能安天下”后又荐其至汝南许劭处,通过汝南许劭主持的“月旦评”取得一定的知名度进而获得民间舆论支持。

    单飏对谯郡黄龙异象的解释和桥玄对曹操的评价和帮助,为曹氏集团创造了舆论形象,再通过一个不见经传的“亲历者”殷登将此事说出,就显得是偶然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觉。
    然则,这三次神秘而玄乎的“黄龙见谯”异象,在几人合力解读下,就变得非常具有说服力了。

    清代学者赵一清以为“诬”;卢弼则认为是“追书”。盖因建和元年“黄龙见谯”一事并无明显倾向于某集团的意味,只是作为一次普通异象事件被史官记录。

    单飏是山阳湖陆人,因举孝廉任太史令一职,史书并无记载其与曹氏集团存在联系,其居太史令要职,亦不会对异象随意解释;又《后汉书》完成于南朝宋时期,离三国时代已远,其中追书情况不胜枚举,譬如评价桥玄时就直接指出“桥公识运,先觉时雄”。

    两次黄龙见谯如此巧妙,可看作是时人对谯郡曹氏的期望和预见,是对曹氏集团的民间宣传,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汉末混乱局面的失望与焦虑,带有一丝警示皇权的意味。

    兴平二年(195),王立谓宗正刘艾曰:“前太白守天关,与荧惑会,金火交会,革命之象也。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立后数言于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公闻之,使人语立曰:“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王立先是以太白犯镇星,荧惑逆行两个天文异象来左右天子的行程,使得献帝“遂不北渡河,将自关东出”,保障曹操能顺利地“挟天子令诸侯”,为曹操集团将来的政治、军事行动做好准备。

    其后王立又对刘氏宗亲刘艾言称金星火星交会的政治含义,是“金火交会,革命之象也。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
    关于“金火交会”,《汉书·律历志》提到“《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王立指出这次金火交会,是类比“汤武革命”而将要改朝换代的征兆。而此次金火交会的地点“天关”对应的星宿分野即是兖州和并州,即晋魏之地。

    王立利用天文异象招摇过市,俨然成了曹操集团的政治宣传代言人和忠实支持者。
    后来王立多次向汉献帝提出天命无常、代火者土、承汉者魏等言论,然而曹操似乎对此并不领情,亦或觉得过于高调,便使人转告王立“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这是王立的话,不是三国演义上董昭的话,切记)”,劝其“幸勿多言”,这样一说曹操既可表忠心又可得民心。

    官渡之战,曹操集团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三国志·武帝纪》中一则史料称,“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检索汉晋之间的史料,并未发现有“黄星”存在,疑是指黄颜色的行星运转到了梁国、沛国分野。汉桓帝时出现的黄星异象,精通天文的殷馗认为五十年后将有“真人”起于梁国、沛国。
    古人认为,受天命平乱为王者,称“真人”。
    220年曹操破袁绍,陈寿应是据此认为沛国谯县的曹操就是这个“真人”,因而录此事于《三国志》中。
    在曹丕代汉的关键年份——延康元年(220),这一年除有“三月,黄龙见谯”异象之外,时隔数月后,黄龙异象再次出现,“七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
    黄龙异象的出现,在当时看来是魏晋禅代、曹丕登基合法性最好理由了。谯郡曹氏多年的厚望和政治操作,终于在曹丕手中实现。
    在“黄龙见谯”光环下,其三次辞让汉献帝的禅位,最终于延康元年十二月登基称帝,改元黄初。然则曹丕登基后不久就于黄初七年病逝,传位于其子曹睿。
    魏明帝曹睿时期因袭旧局,魏国政局尚为稳定。只是在政治上一面要防备蜀吴两国的骚扰与进攻,一面还有司马家族在暗中积蓄力量。司马家族在明帝时期尚属忠心,仅在暗中发展力量而并未直截了当地反对曹魏统治,因此曹氏与司马氏并未爆发大的政治或者军事冲突。但此时魏国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在这期间特殊的“冷战”逐渐发展起来——通过异象与舆论来表达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树立权威。

    在曹睿时期,常有被认为是灾异的异象出现,并有不寻常的天体运行、水旱灾害、地震等异象出现。除这些异象之外,还有一些不正常事件的发生,譬如明帝即位之初即有三则人死复生的异事发生,“明帝太和三年,曹休部曲丘奚农女死复生。时又有开周世冢,得殉葬女子,数日而有气,数月而能言,郭太后爱养之。又,太原人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问其本事,不知也,视其墓木,可三十岁”。
    《晋书·五行志》中根据京房《易传》解释此事,认为“‘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宣帝起之象也。汉平帝、献帝并有此异,占以为王莽、曹操之征”。此三事很明显是司马氏依旧制造出来的故事,也许真相并不这么夸张离奇,但是经过司马家族的安排,呈现在人们眼中的就是类比前史而真实感十足的代表“(晋)宣帝起之象”的人死复生异事。
    在明帝执政后期的景初元年,“大发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又铸黄龙、凤皇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余,置内殿前”。这本来是很平常的宫室营建活动,在司马家族的加工下,则被解释为“古长人见,为国亡。长狄见临洮,为秦亡之祸。始皇不悟,反以为嘉祥,铸铜人以象之。魏法之器,而于义竟无取焉。盖服妖也”。
    《晋书》中对铜人“翁仲”的解释读来似乎差强人意,将其认定是亡国之象,实则史籍记载中则不然:“翁仲”多作为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是源自匈奴的宫殿装饰物。此例实为司马氏掌握舆论下对曹魏政权合法合理性的极大否定和打击。
    除大量灾异事件外,还有不少类似于上述二事的被认为是于魏不利的异象出现,而一些维护魏国统治的异象,则纪录较少而逐渐处于下风,诸如正统的象征“黄龙现”、玄石图等仅仅出现两次就再也不见史书。由此可略知,该时期曹氏家族在与司马氏的斗争中频频失利,这时候司马氏逐渐掌握了异象创作和舆论传播的主导地位。
    曹睿时期有一则动物类异象事例最清晰地解释了双方关系,“景初元年,又有燕生巨于卫国李盖家,形若鹰,吻似燕,此羽虫之孽,又赤眚也”。善占天象的高堂隆在其疾笃之时仍关心国政,上疏魏明帝曹睿曰“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
    高堂隆提出早在魏文帝黄初年间,就已有不利于魏国的异象产生,而景初元年亦有类似的“羽虫之孽”,这已是曹魏立国后第二次有“异类之鸟”异象发生了。高堂隆借此警示明帝要注意提防似司马家族这样的“鹰扬之臣”对魏政权产生危害,同时提出一些应对手段,如“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
    然而曹魏政权在此时已然是日薄西山,无力再按照高堂隆的想法去布置应对了。其后在三少帝时期(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陈留王曹奂),尤其是齐王曹芳被废后,曹魏皇帝完全沦为傀儡,一如高贵乡公曹髦所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实乃曹髦为傀儡皇帝之肺腑之语。三少帝时期,司马氏除继续架空曹氏力量外,对于异象也是从稍显含蓄地“抑魏扬晋”直奔“魏晋禅代”方向而去,多次利用异象舆论直言不讳地进行政治操作。
    “天下神器,不可虚干,必须天赞与人力也。殷汤有白鸠之祥,周武有赤乌之瑞,汉高有星聚之符,世祖有神光之徵”。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统治集团,要想取得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政治的权威性,在保证政治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还必须要证明本朝的“天命”。
    黄龙见谯,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其蕴含的意义,是三个关键的人物挖掘的:单飏,桥玄和殷登。
    这些事,曹操并不是从仓亭之战时才听老者们这么说的。而是,这些话本来就是曹操集团发明的,桥玄等只是代言人而已。
    三国志中的乔公,并不是大乔和小乔的父亲。
    桥玄是梁国(商丘,有梁【魏】惠王墓,不是开封的“大梁”,当时的开封叫做“汴”)睢阳人。
    桥玄的老家睢阳,到曹操的老家亳州,160里,才有交集。

    而大乔、小乔的父亲,则是庐江郡皖县(安徽潜山县)。
    桥玄死时75岁,16年后二乔落入孙策、周瑜手里。
    如果这件事情成立,那么桥玄的能力倒是非常可以的,花甲至古稀之年,居然还能生出如此两个如花似玉的大美女。
    所以,这应当是一段杜撰。

    那么,曹操借用一下这些老者的嘴,就是显而易见了。
    因为,河北的局势没那么平静,毕竟坑杀袁军降兵8万人,是罪恶滔天的事情,虽然从曹操的角度而言,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这和刘备弄来一大群老者,忽悠督邮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为战争杀伐、为侵略,寻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曹操之所以搬出这些老人服众,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再也找不到攻击袁绍的合适的理由了!
    对于老百姓而言,诸侯们各守疆界,相安无事,就是万事大吉。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虽然坑杀了很多人,这件事虽然会引起河北太多的民愤,但实力强大的曹操装作一副被攻打的委屈样,在外人看来,就是袁绍不安分,袁绍是侵略者。
    但如今,袁绍已经败回老家了。老百姓从意识中为这两个诸侯划定的天然界限,就是禹河古道!
    曹操再不安分过来发动战争,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就是侵略者,不是什么义兵。
    孙坚也可以称为“义兵”,孙策也可以自称“义兵”,刘备也可以自称“义兵”。
    所谓义兵,就是“强大的侵略者”的意思,这就是三国关于义兵的定义。
    后面屡次提到,曹操被河北新征服地盘的“免税”,也正是在于争夺民意的支持。
    那么,古代为什么那么多的见龙事件呢?
    答案恐怕是你想不到的!
    龙,不仅仅是一种图腾,一种想象,而是古代真实存在的爬行动物!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营口坠龙事件
    [营口]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消息传播,无不以先睹为快,熙熙攘攘、络绎蔽道,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系龙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兹闻本埠水产高级中学校教授,日昨前往参观,判明确系蛟类。因今夏降雨过,回流入河,浅搁苇塘泥中,因而涸毙者云。——《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载1934年8月14日《盛京时报》)
    基于对大量中国古史记录的剔伪、归纳和对现当代目击记录的实证调查,龙的原型有可能是一种进入人类历史的,迥然于蛇类、鳄类、蜥蜴类,来自于温和湿润、含氧量极高的石炭纪且在特殊自然条件下(曾)孑遗的,介于从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珍稀两栖类动物。
    1944年9月中旬(农历7月末8月初)某日凌晨,在现黑龙江省肇源县和吉林省扶余县之间的古恰乡辖区、靠近松花江扶余县段南岸的陈家围子(伪满时期村屯)的沙滩上,再次出现了与中国古史记载中几乎一致的龙的生物原型。
    该目击记录显示,任殿元(27岁)在随父亲任佰金,渔民从来顺、谢八等10余人出江捕鱼时,看到了一种“确实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整体形似巨型四脚蛇(东北方言:大马蛇子),体长约12米,头型如牛犊并在前额有独角状突起,嘴型如鲶鱼、颌下有硬须,满身鱼鳞并可以开合,体表润滑且腥味浓烈,长有带胯的四肢,尾部细小的类鱼生物(当时目击现场呼为“水虫”,任殿元称为“黑龙”)。这个生物趴伏在沙滩上大约两天,被当时陈家围子的村长陈庆组织300多位村民用临时搭建的棚子加以保护,围着它不断给他浇水。这个生物在第二天夜间的一场雷雨中朝东北方向离开。
    龙虽极为罕见,但我们依旧可以从那些明确标注时间节点的记录中,找到可供归纳的出没规律。比如见“井龙”往往在正月,见“游龙”往往在春末夏初的汛期,见“坠龙”往往在赤日炎炎的盛夏或雷雨频仍的夏末秋初。古史记录中龙的每次现身,尤其是对离开水后在地表的活动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迟钝和疲劳,是否说明了它的“不常见”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它对氧含量较高的雷雨高空环境、与地下水域曲折联通的深渊大泽这样特殊的自然条件的极大依赖?《画龙辑议》里说:“(龙)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归于泉,深入无底。”而这些所谓的“极端环境”,恰是人的正常活动范围所无法企及的。更进一步理解,龙之所以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大行其道之后被归为代表人主德洽四表的“祥瑞”,正是缘于龙对温暖、浓氧、降水丰富的自然环境的依赖,龙的出现,也意味着这一自然环境的(即将)出现。而这,正是以农耕文化存身的中国历代王朝所盼望的一个又一个雨量丰沛、温度适宜、利于粮食作物生长的“丰年”。
    在古代,平均15年见到一条龙,虽然几率很低,但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以“龙”命名的河流,深潭,更是不可胜数。
    龙头上的角,有一根,有2根,有3根,也有梅花鹿一样的。颜色上有墨绿色、黄金色、惨白色,多种多样。
    龙的胡须很长,类似于“洞螈”这种生物。
    龙性情温和,并不像鳄鱼一样张着獠牙总是做出攻击人类的架势。
    龙的鳞片不像鱼类的鳞片,是可以自由控制开闭的。苍蝇叮咬它们时,可以关闭这些鳞片,将苍蝇夹死在里面。
    龙,也像水生生物一样,一旦离开水,到了陆地上不能行动,在太阳的照射下,就释放出三甲胺一样的腥臭味。
    所以说,星象说是假的,但是,见龙说则是真实的。
    不过,见了龙意味着什么,却又是胡编乱造的。
    刘备为什么要偷袭许昌?
    当曹操和袁绍的儿子们袁谭、袁尚打得不可开交时,刘备做了两次奇怪的进军行动。
    这两次进军的奇怪之处,就在于:
    (1)地点问题:书上写道【刘备在汝南得刘辟、龚都数万之众】,而且是【备亲自引兵乘虚来攻许昌】,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曹操听后的表情是【大惊】。
    然而,这些声势浩大的队伍,居然是停留在原地未动,就受到了千里大挪移的曹军的阻击。
    因为穰山,就在现在的驻马店汝南市。
    注意:穰,指的是南阳市的邓州;穰山,指的是驻马店的汝南。穰这个地方,在穰山这个地方正西大约273.5公里。
    不要把这里的作战地点,和张济被袭击的邓州联系起来。
    这说明,这个消息本来就是刘备释放出去的,而不是曹操的谋士荀彧刻意努力打听出来的。
    再说,如果北方战事正急,处于绝对有利的态势,按照荀彧的军事水平来讲,对付这一小嘬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黄巾余孽为主的军团,实在是不够塞牙缝的。
    荀彧绝对不会傻到屁大点事,就需要曹操撤出有利的战区。
    昔年,曹操征张绣、袁绍、吕布、袁术的时候,荀彧就可以独当一面。
    在官渡艰难的岁月里,曹操与文韬武略达到巅峰状态的袁绍对峙,就是荀彧劝告曹操顶住前方的压力。
    这么艰难的处境,荀彧都熬过来了。如今,为了区区一部分黄巾余孽,荀彧江郎才尽了?
    曹操从北方而来的距离是398.1公里(按照古代的进军速度,大约需要40天的时间),刘备出兵地点离许昌的距离只有170.4公里。如今,刘备军团刚刚出了汝南的县城,曹军就来了。
    我之所以指出这个地点问题,就是因为刘备的进军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这说明,刘备根本就没打算偷袭许昌,仅仅是在虚张声势。虽然书上写的是【留曹洪屯兵河上,虚张声势】。
    那刘备为什么要故意放出风声说他准备偷袭许昌呢?
    目的是:他想挨打。
    通过与曹操的“不屈抗争”,为投靠刘表做准备。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金角银边纷纷被各大诸侯占据的情况下,刘备处于汝南四战之地,带着一大群他原本在184年心狠手辣地征剿的黄巾军余孽们,和打仗失败后躲在芒砀山的张飞差不多,都是土匪。
    刘备的军事经验,也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从贾诩、陶谦那里获得了一些经验。终于意识到,要诱集强势的一方,主动前来进攻他的城池。
    刘备也看得出来,刘表喜欢用降兵武装到牙齿。如今,刘表失去了张绣,客观上需要在北方找一个得力的将领为他抗衡曹操。而东南方向的夏口,则交给大将黄祖去处理。
    但是,刘备的名声真的很臭。虽然张绣也反复无常过,但张绣只是在无奈地左右选择投靠谁。
    而刘备,反复无常到向上司开刀的地步,对曹操、吕布是直接开刀,陶谦、袁绍处是间接开刀。
    刘备的要求不高,他不是要偷袭许昌,他是让刘表亲眼看看三点:
    (1)绕是如此的栏杆子队伍,也是可以守住汝南很多天的。他奋力争取的目标,不是几天内拿下许昌,而是在汝南能挡住曹操几个波次的攻击;
    (2)他要向刘表证明,他的根本政治目的,是要光复汉室的,否则自己何不避避曹军的锋芒,在汝南落草为寇呢?这样,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都是汉室宗亲,刘表没理由不接洽的。而如果直接投靠的话,不仅仅是面子上过不去,很容易被刘表看作无能的屡败之将。
    (3)刘备放出风声的时机是很准确的。一旦袁谭和袁尚被灭,而自己还没有放出风声,也许就永远没机会了,刘表会认为做得太假了,刘表也会认为这个捅马蜂窝的就是要把祸水南引;也许那时候,即使刘备被刘表收留,刘表本人能不能抵挡曹军也不好说。
    因此,刘备就趁着曹操“忙”,虚张声势,留在汝南县城的边界,静等着曹军前来打攻坚战。刘备遭遇曹军时的这个【鼓噪而出】,就说明刘辟和龚都的队伍,和刘繇、王朗、严虎的队伍相似。
    刘备自信自己攻不下许昌(攻下了也跳不出包围圈),但是自信自己可以守住汝南。
    陶谦能轻松做到的事情,拥有后来的五虎大将之三的枭雄刘备,会做不到吗?
    遗憾的是,刘备没有做到。
    刘备的部署是【云长屯兵于东南角上,张飞屯兵于西南角上,玄德与赵云于正南立寨】
    。
    董承被斩首之后,曹操在董府搜出的皇帝血诏,居然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前去徐州围堵袁术的刘备手里。【遂于马上朗诵衣带诏】。
    作者在告诉我们:刘备说的【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是很虚伪的。如果曹操回敬依据【汝托名汉室宗亲,实为流寇!真实的天子密诏在这里!怎么会在你的手中?吾乃大汉丞相,堂堂正正奉天子诏,来讨反贼!】
    刘备的脸上怎么挂的住?
    读者的印象又会怎么看?
    只不过,天子的密诏,也许不止是那份董承被诛杀时的“衣带诏”,也许刘备手中的密诏,是又一份,我们惊叹汉献帝指头上的血实在是太饱和了。
    但刘备很轻松就把汉献帝刘协出卖了!
    他居然在马上对着衣带诏朗诵起来了!
    偷袭许昌,如果在刘表看来,是“正义”的;但这个【朗诵】,又能被刘表解读为什么意思呢?
    又一次造假,又一次出卖宗亲的最高统治者——汉献帝!
    这是要把刘表牢牢稳稳地绑定在一个战车上。
    如果曹操杀了汉献帝,刘表还处于观望状态,那天下将再也不承认刘表的地位。
    但是,曹操以面式布阵,轻松打败了刘备的犄角阵。
    曹操没打算象在徐州城下打陶谦一样进行攻坚战,而是将军队象围棋棋子一样,插入到刘备的大后方。
    这也看出来,曹操这次是发誓要全歼刘备军团了。
    他首先派遣力量型的武将许褚,抗衡赵云,在正面牵制刘备军团,以于禁、李典为辅助。
    然后,派夏侯渊切断了龚都的粮食供应;又派夏侯惇截断了刘备败退投靠刘表的通道。
    最后,以高览和张郃为最要命的杀手锏,负责击杀刘备。
    但是,刘备的逃亡本领的确很高,若论“遁甲”的本事,恐怕诸葛亮和刘备是没法比的。
    刘备可以通过拔剑自刎的方式激将刘辟去迎战原来的河北四庭柱高览,可以和赵云一明一暗搞偷袭,最终杀了高览。
    历史上的高览,不是这种死法。
    高览作为河北降将,在接下来的史书中湮没无闻,这是很正常的。
    不信你看官渡及其之后投降曹操的河北将领,全都没下文了:

    吕旷吕翔:建安八年秋八月,东平吕旷、吕翔叛尚,屯阳平,率其众降,封为列侯。
    马延张顗:建安九年秋七月,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等临陈降,众大溃,尚走中山。尽获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
    焦触张南:建安十年春正月,袁熙大将焦触、张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三郡乌丸。触等举其县降,封为列侯。
    高览加上这六位,等于是七位河北降将在正史中都没有下文了,可见曹操并没有对其重用,大都封为列侯而已。在历史中,绝大部分人都是龙套。
    不过罗贯中给这七位都安排好了归宿,可谓有头有尾。

    吕旷、吕翔被赵云、张飞所杀:吕旷出马曰:“吾乃大将吕旷也。奉丞相命,特来擒汝!”玄德大怒,使赵云出马。二将交战,不数合,赵云一枪刺吕旷于马下。玄德麾军掩杀,吕翔抵敌不住,引军便走。正行间,路傍一军突出,为首大将,乃关云长也;冲杀一阵,吕翔折兵大半,夺路走脱。行不到十里,又一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挺矛大叫:“张翼德在此!”直取吕翔。翔措手不及,被张飞一矛刺中,翻身落马而死。

    焦触、张南,被韩当、周泰所杀:焦触船先到,便命军士乱箭望韩当船上射来。当用牌遮隔。焦触捻长枪与韩当交锋。当手起一枪,刺死焦触。张南随后大叫赶来。隔斜里周泰船出。张南挺枪立于船头,两边弓矢乱射。周泰一臂挽牌,一手提刀,两船相离七八尺,泰即身一跃,直跃过张南船上,手起刀落,砍张南于水中,乱杀驾舟军士。

    马延、张顗,被甘宁所杀:马延、张顗二将飞骑前行。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顗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顗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
    真实的郭图
    在以往看来,河北大动乱的始作俑者便是郭图,因为他和辛评二人没有打仗的本事,没有谋划的韬略,都是窝里斗的行家。致使曹操势如破竹,攻陷河北,直抵辽东。
    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一强对抗二弱的情况下,弱势的一方有四种选择:
    (1)组成联军共同抵御强者的进攻。谁也不属于谁的部下。但这时容易出现双方作战都不十分卖力的情况,甚至相互拆台。就河北当时的局势来看,三方精诚团结,对抗曹操尚且十分吃力。
    (2)一方首先向弱者发难,类似鸿门宴式的做法,酒杯一摔,下手!!!除其首领,吞并他的部下,然后独自率领大军抗衡强者。虽然这种做法很受争议,认为手段狠辣,但你成事了,就没人胡说八道了。当信陵君指示朱亥用40斤大锤夯在无辜的魏国边防军总司令晋敝的头上时,怎么没有人说信陵君狠辣?怎么没有人说信陵君出卖了魏国?
    (3)假意发兵,增强弱者的信心,使其占据有利的防守优势,把强者消耗掉一部分,然后实现一网打尽,一统河北(就像楚王命成得臣打击宋国,晋国的做法是不断声称援兵在路上,却迟迟不肯发兵一样)。当然,这一种策略,需要被攻击的弱者的一方,不至于过分菜鸟。
    (4)直接投靠另一方的弱者,成为对方的部下。有时候这也是一种优势的决策。取决于强者A、弱中强者B和最弱者C当时的军力状况。

    而后袁绍时代的河北,局势比上述还要复杂得多,因为除了袁谭和袁尚之外,又多出来了一个袁熙。

    那么,袁谭应该怎么办呢?

    当袁绍死亡的时候,郭图的第一个建议是:“主公不在冀州,审配、逢纪必立显甫为主矣。当速行。”
    这句话明里说的是争权夺利。事实上,此时虽然袁谭军力弱一点,但袁尚承担的压力更大。双方即使不是势均力敌,也差不多。
    郭图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认为河北军应当保留而且仅仅保留一个军事统帅!
    避免出现双方虽然组成了联军,但是却一盘散沙的情况。
    虽然袁谭的军力处于弱势,但郭图不仅认为,袁谭的筹码和身份地位不仅仅足以和袁尚平起平坐,而且也有兼并袁尚军队的可能性。
    因为,曹操将袁尚当做了重点打击对象,这是其一;袁尚和袁尚母亲在袁绍死后,对袁绍小妾们的疯狂报复,也许已经暴露出了“性刚好杀”的根本弱点,在冀州,是不得民心的,这是其二。
    后来,当袁尚和袁谭双方交锋时,袁谭立刻破口大骂,说是袁尚“药死了父亲”。
    这就说明,有上述两个筹码,郭图是有一定底气的。
    当然,袁谭最大的筹码,还是郭图。
    辛评,基本上是废人一个,从头到尾没见多少精彩的出谋划策。而且,从辛毗后来投降曹操看来,辛评这个家族,事实上不仅不是袁谭的谋士,很有可能已经有了哗变的打算。
    如果说此时,对袁家最不忠心的,就是辛家了。

    当辛评认为,审配和逢纪,和郭图一样狠辣,可能会抢先实施上述第二种决策的时候,郭图勇敢地站了出来:【可屯兵城外,观其动静。某当亲往察之。】。

    勇哉郭图!!相当于真实版的“单刀赴会”,或者说,郭图是无刀赴会。而“性刚好杀”的袁尚,杀机比鲁肃、吕蒙强,郭图的勇力,显然和关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但郭图还是去了。
    不仅自己全身而退,顺便还搞死了逢纪!

    袁尚看到只有郭图到来,问话的第一句“兄何不止?”野心昭然若揭,他也是打算趁势灭了袁谭的首领,采取上述决策(2)的。看到只有郭图来,深感失望。

    郭图回答的非常巧妙:“因抱病在军中,不能相见。”

    看看,为了解救你的危难,有疾病还咬着牙来了,对得起你了吗?
    即使袁尚知道郭图滑头,也没什么话说。

    无奈的袁尚只有选择上述决策(3),怂恿袁谭的军队“为前部”,抵抗曹操。
    郭图采用了现代交易上的一种心理学战术:首先提出一个惊天的要求,慢慢再讨价还价降低要求。【军中无人商议良策,愿乞审正南、逢元图二人为辅。】

    如此,则袁谭为长子,郭图负责战略、审配负责战术,掏空了袁尚的所有谋士,再加上袁尚对付袁绍小妾们的举动,迟早会成为一棵空心菜。
    袁尚当然不会答应。

    图曰:【然则于二人内遣一人去,何如?】

    这样的谋士,真的十分厉害!逢纪成为一个良好的人质。
    “待破曹之后,却来争冀州不迟。”
    “待破曹之后,却来争冀州不迟。”
    “待破曹之后,却来争冀州不迟。”
    郭图的信心还是有的:第一,打败曹操;第二,打败袁尚。然后拉拢袁熙、高干,经营河北。

    但是第一战失败之后,袁尚采纳了决策(3):假意发兵。

    【尚止拨兵五千,又被半路坑杀】。

    这一下试出了袁尚军队是真心还是假意。于是,郭图准备选择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决策:直接投降强者。

    这就是最后摊牌了,也只有这样的两次试探,才形成了团结的基础。【谭闻尚自来,大喜,遂罢降曹之议。谭屯兵城中,尚屯兵城外,为掎角之势】。

    袁谭,反而成了袁尚的保护对象,可以坐观城外的成败。
    很可能,所谓的【大将】汪昭,只不过是郭图为了形成统一的联盟军,不得不牺牲的一个小虾米而已,并不是什么大将。

    【袁熙、高干皆领军到城外,屯兵三处,每日出兵与操相持。尚屡败,操兵屡胜。】

    袁尚成了真正的挨打对象了。

    曹操虽然胜了很多场,但是对于后袁绍时代的河北军阀,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因为,曹操始终就没有看不起袁谭和袁尚。
    三国演义中,在“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之后,曹操说了一句“若袁本初、刘景升之子,豚犬耳!”
    但是实际上,曹操骂的是刘表的儿子,并没有骂袁谭和袁尚。
    至少,这些部队战斗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
    即使到了裸奔公孙康处,袁熙和袁尚也没有忘记鸠占鹊巢这个狂妄的梦想。

    没有人敢看不起袁谭和袁尚这样的人物。因为,他们也是英雄。

    这就像古龙小说中十大恶人的老大血手杜杀,面临绝世武功的燕南天时,面临六大恶人一哄而散的局面时,面临燕南天的怒喝:你为什么不逃??时。

    血手杜杀很从容的一句“杜某一生对敌,从未逃过!”
    “你居然敢与燕某一战???”
    简单、干脆的一句“正是!”
    这样的人,没有人会看不起的。

    曹操退兵之后,郭图的献策:【主公可勒兵城外,只做请显甫、审配饮酒,伏刀斧手杀之,大事定矣。】

    溃败的势头,不能再出现了!还是那句话,如果能够统一指挥,狠辣一些,没有人会说你不仁义。

    但袁谭的心机,还是坏了事,他不仅告诉了王修,而且也低估了审配。

    郭图的第三条计策是:【今城中粮少,彼军方锐,势不相敌。愚意可遣人投降曹操,使操将兵攻冀州,尚必还救。将军引兵夹击之,尚可擒矣。若操击破尚军,我因而敛其军实以拒操。操军远来,粮食不继,必自退去。我可以仍据冀州,以图进取也。】

    这些计策不能不说和诸葛亮相比毫不逊色,只是遇见了辛毗这个叛徒。
    第四条计策是【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后必终为我祸。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图之。】

    只可惜遇到了吕旷、吕翔两个叛徒。

    这些叛徒的心态,郭图没有很好地把握。这恰恰说明,郭图并不是实心踏地的投降派,他的两次投降曹操的决策,事实上只是打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郭图的精妙计策,遇到了辛毗、吕旷、吕翔。
    与后面对应的是另一件悲催的人物:张任。

    张任的谋划,轻松搞定了草包谋士庞统。
    当张任利用精妙的部署,成功使得刘备落单,眼见刘备这个逃遁大王,再也回天乏术的时候,张飞到了,曹操和孙权一辈子也没有完成的事情,眼看张任即将得手,却功亏一篑。
    当张任再次利用精妙的部署,以弱兵诱敌,成功和吴懿配合,即将搞定落单的张飞时,赵云却到了,加上吴懿的没节操的投降,又一次让张任功亏一篑。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在抬高张任的身价时,过分地贬低郭图呢?一个是武将,一个是谋士,他们虽然都是功亏一篑,但是都失败于叛徒的出卖,这不是他们的错。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官渡之战时,审配 vs 刘晔的明争暗斗之术,纷纷在临漳重演。
    冷兵器时代,不外乎土攻、水攻、火攻这些方式。
    与官渡之战不同的是:操令三军绕城筑起土山,【又】暗掘地道以攻之。属于立体式土工作业的全方位打击。

    袁尚已经跑路了,审配面临的形势,比吕布的下邳还要尴尬。
    因为下邳时,吕布和陈宫尚可构成小犄角,吕布和袁术尚可构成大犄角,吕布有贤内助貂蝉,有大将张辽和高顺。
    审配有什么呢?优秀的将领们,被袁尚带走完了。他只有靠自己。
    但审配本人,却是比吕布强很多的。
    事情的起因,都是“酒”和“水”。
    下邳城是曹操首先听从荀彧和郭嘉的建议,决泗水灌城。侯成、宋宪、魏续因饮酒被罚倒戈,曹操擒杀吕布。
    临漳城是冯礼因饮酒被罚,建议地道式偷袭,结果叛徒作茧自缚,喝了个水饱【急唤精兵运石击突闸门;门闭,冯礼及三百壮士,皆死于土内】。然后许攸建议,决漳水灌城,审配被俘。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具体战术中,使用过4个瞒天过海的计谋:少阴,太阴,太阳。
    (1)宛城:【遂命军中密备锹钁爬城器具。日间只引军攻西北角。至二更时分,却领精兵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
    (2)安众:【刘表军已守险要,张绣随后引军赶来。操乃令众军黑夜凿险开道,暗伏奇兵。及天色微明,刘表、张绣军会合,见操兵少,疑操遁去,俱引兵入险击之。操纵奇兵出,大破两家之兵。曹兵出了安众隘口,于隘外下塞。】
    (3)临漳:【操先差军于城外掘壕堑,周围四十里。审配在城上见操军在城外掘堑,却掘得甚浅。配暗笑曰:“此欲决漳河之水以灌城耳。壕深可灌,如此之浅,有何用哉!”遂不为备。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士并力发掘,比及天明,广深二丈,引漳水灌之,城中水深数尺。】
    (4)渭水:【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为无盛水之具,作缣囊盛水浇之,随筑随冻。比及天明,沙水冻紧,土城已筑完。】(虽然在这一战中,如此努力筑成的冰城,却是故意向马超示弱使用的)

    审配不但是攻城和守城的行家,不次于公输班,而且忠义之名,等同张任、庞德。
    上文提到,郭图政治斗争经验和韬略,不次于诸葛亮。

    只可惜,审配和郭图这两个河北人杰,却未能统一思想。
    原因不是在于袁绍厚此薄非——真要这样,河北军即使在袁绍死了,仍然有极强的翻盘资本。

    这是因为袁绍的“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这个极为宏伟的长期战略目标,是非常正确的。正确到足以成为后袁绍时代争霸天下的资本。

    袁家军的失败,不是在于袁绍的厚此薄非,而是在于袁绍过于“不厚此薄非”。
    他总想一碗水端平,虽然面向刘夫人,不得不对袁尚厚一些,但未尝不同情老大袁谭。
    他给保守派袁熙的军力并不少。
    这样做的结局,儿子们是相对公平的——每人一块地盘。
    但是,却无意识中,阻碍了谋士们站队的眼光——袁谭也有希望,袁尚也有前景,于是这些谋士们平均分配到了袁谭和袁尚的阵营。
    一对政治、军事人杰——郭图和审配——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走完了一生。不同的一点,只有审配的“面北而死”。
    郭图如果被俘,会是怎么样的态度?
    没有人知道!
    因为郭图是直接死在了战场上。

    那么,怎么做到“不厚此薄非”呢?
    孙策临死的时候,偏向孙权到了“畸形”的程度,凡是不以孙权为核心的宗族们,不得入祖坟。这也让“孙大帝”成为三国时代过皇帝瘾年限最长的人物。
    曹操临死的时候,巧妙地以试探的方式,把天下第一谋士贾诩安排给了曹丕。这样除了曹丕自己拉拢的青年后起之秀司马懿(军事水平可能仅次于司马昭、周瑜和陆逊)之外,又一个重量级的军参谋正确站队。留给曹植的,只有那一群作死的酒友了。
    袁绍做不到这种畸形的偏爱,我们可以说:袁绍打心底里,就是第一,公平;第二,公平;第三,还是TMDTMDTMD公平。
    但是在战乱的年代,“公平”引发了严重的内耗。
    因此,袁绍的“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是一生最大的亮点,而“公平”却可笑地成为最大的污点。
    也许,袁绍的后妻刘夫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吧!
    虽然历史上写的她和杨彪的老婆一个德行,但这个女人,愣是在曹军攻陷冀州之时,以甄宓这个美女为筹码,引诱曹丕前来,在败局中以牺牲脸面的方式,避免了败局中的败局,也算是李代桃僵了。
    我们下一回,再来聊曹丕无视潜藏的弓弩手,偷偷前来约会的事情。
    修正:这样除了曹丕自己拉拢的青年后起之秀司马懿(军事水平可能仅次于【补充曹操】、司马昭、周瑜和陆逊)之外,又一个重量级的军参谋正确站队。
    曹军攻陷冀州(也即邺城,现在的临漳)之后,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曹丕单枪匹马进入邺城,遇见了【两个妇人相抱而哭】,最终却促成了一段佳话。
    这件事情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
    (1)袁熙出镇幽州刺史于199年,但直到204年邺城被攻陷,漫长的5年中,甄宓并没有与袁熙相聚的强烈愿望,而是【因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故留于此】。
    历史上写道:甄宓对婆婆(袁绍妻子刘夫人)是很孝顺的,漫长的5年,她们之间居然一直没有婆媳不和,一点也不想念北京的袁熙。
    嫁给曹丕之后,甄宓居然没有任何争风吃醋的性格,反而劝曹丕多多纳妾,多多繁育后代,认为后代的重要性高于一切。
    而她嫁给袁熙,怎么这种“人口观念”就像彻底反了一样?
    难道,袁熙和生理和外表,居然是对得上号的,根本就“硬”不起来?
    (2)后来,同样是在邺城。权且按照书中写的,曹操欲测试曹丕和曹植的本领,让他们出城门,但是遇到门吏阻挠。
    曹丕遵纪守法,回去请示(笃厚恭谨(曹操评价语))。
    而曹植听从杨修的建议(没有否定这种方案),心狠手辣,拔剑杀了门吏。
    但此时,曹丕的做法实在不像曹操欣赏的人物
    【有一将当之曰:“丞相有命,诸人不许入绍府。”丕叱退,提剑入后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3)既然邺城的袁府,已经有曹操的将领在守卫,就可见作战任务已经终结了。曹丕带着【随身军径投袁绍家】,显然不是为了完成作战任务。
    他的原始目的和动机,是干什么呢?是谁放出的信息让他来的?
    即使曹操的【唤出责之】是假意的,威胁不到曹丕的世子地位和生命,堂堂袁绍府上,就没有一个弓弩手暗中存在?
    从这个【下马拔剑而入】的动作来看,曹丕根本就不相信袁绍的府上已经被彻底攻陷了,是暗藏着危险的。这个【拔剑而入】不仅仅是拿着凶器在一群女流面前恐吓一番吧?
    貌似这里又是带着一定的作战任务的,或者是这个袁绍的府上,有能够威胁到曹丕生命的迹象。
    (4)这时候,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袁绍的府上需要【拔剑而入】,就说明存在着一定的生命危险;而曹丕一个人进入了袁府,就说明这个对手实在弱的不能行。后面就更加奇怪了【见两个妇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杀之】。曹丕拿着凶器,就是来昭示自己的毫无人性?
    短短一段话,“剑”居然出现了7次:
    a. 善骑射,好击剑;
    b. 下马拔剑而入;
    c. 提剑入后堂;
    d. 拔剑欲斩之;
    e. 遂按剑而问曰;
    f. 按剑坐于堂上。
    (5)从书中描写来看,袁绍的妻子刘夫人非常喜欢打马虎眼。当曹丕问“汝何人也?”的时候,她应该想到,曹丕问的并不是她而是甄宓——相处5年,刘夫人自然知道甄宓是非常漂亮的。但是她却说:妾乃袁将军之妻刘氏也。
    这,明显就是企图为甄宓掩盖了。
    袁熙和刘夫人没有太多的感情,并非亲生。但是刘夫人对袁绍的5个小妾们斩尽杀绝,甚至连家室也不放过,而对与这些小妾有间接关系的甄宓,却视若珍宝。甄宓对刘夫人的孝顺程度,远远超过了袁熙的生母,倒是本节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面对这个后袁绍时代河北的“圣母”自曝身份,曹丕根本没有一点礼节性的问候。而是直截了当地问:此女何人?
    刘氏的回答,只说【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就足以解释曹丕的疑问了,为什么还要加上后面的半句呢?
    【因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故留于此】。
    这句话的含义实在太深了!
    【因】与【故】,说明刘氏竭力在解释:甄宓和她的相处,不是不正常的。
    【不肯】的程度,这里没有明说,也许达到了以死相逼的程度?
    甄宓的老家河北无极县,到北京袁熙处的距离是277.2公里,到当时的邺城距离是244.9公里。并不能理解为“甄宓不想离开到老家太远的地方”。因为,相差33公里的距离,在古代有车有马的情况下,实在称不上【远】。但甄宓与刘夫人、甄宓与丈夫袁熙的亲密程度之差,却远远达到了心理学概念的33公里以上!
    (6)直到曹操出现之前,曹丕自始至终并没有纳了甄氏的明确说辞。当面见曹操之后,刘氏主动献出了甄宓:“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就甄氏为世子执箕帚。”根本就没有考虑曹丕的意见。

    说明了什么?
    这只能说明,(1)曹丕的【提剑】,不是用来作战的,不是用来自卫的,不是用来杀这一对婆媳的,而是——保护刘夫人和甄氏的!!!因为袁绍的5个妾死得很惨,如今冀州破,袁尚走,审配死,这个嫉妒的刘夫人,袁绍府上没人再把她当“圣母”看待的;
    (2)曹丕的到来,很显然是刘夫人放出的消息。但是,很显然,曹丕不会单纯做一个护花使者,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所以,刘夫人放出的消息,应当包含着“许嫁”和“保命”两方面的信息;
    (3)刘夫人对袁绍的其他小妾所生的袁熙,并没有多大的感情(如此嫉妒成性的人,爱屋及乌就是显然得了),但是对甄宓却关系亲密,是因为甄宓是危急时刻的政治筹码(牺牲了其他小妾的这个儿媳妇,也恰恰吻合了她嫉妒成性的原形);
    (4)甄宓【不肯远行】,明明就是一句谎话。“多生”与“超生”应当是甄宓始终如一的小农家庭观念。即使袁熙硬不起来,按照这个又聪明又贤惠的甄夫人后来的做法来看,应当也不会因为这一点就不去和袁熙在一起。她,是被刘夫人要挟的!这也就解释了甄宓为什么在袁绍的5个小妾家券被杀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不仅仅是孝顺刘夫人。
    一个嫉妒的女人,其实对另一个女人的看法上最相似于男人;尽管她们的做法,偏偏和男人大相径庭。
    要让一个男人承认一个女人漂亮,非常容易,但容易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个嫉妒的女人如果承认另一个女人漂亮,那么这个女人才是真正的漂亮。
    张济之妻邹氏、赵范的嫂子代表着中年美女的典型。
    大乔和小乔,江南小家碧玉型的。
    甄宓与貂蝉,代表着三国时代两类不同类型的美女。
    貂蝉的军事水平、察言观色能力,绝对是六个人中首屈一指的,只可惜,嫁给了三国时代第一草包将军吕布(第二草包是张飞,第三草包是马超)。
    甄宓,处理家务的能力,辅佐丈夫的能力,是首屈一指的,也是所有上述6个美女中,最终成为皇后的。
    在后袁绍时代,作者居然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曹操与袁绍后代们的战争,是很不寻常的。
    你仔细看看从邓艾攻陷成都到全书结束,才用了多少篇幅?
    这固然是因为这段历史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间、201年的仓亭之战,一直到208年北方的战事才彻底平静。
    这从一个侧面证实:袁谭、袁熙和袁尚三兄弟,在袁绍死亡之后,与曹军进行了殊死的决战。
    虽然书中写道曹军屡胜,袁谭、袁尚屡败。但是,这就像当前的俄罗斯攻打马里乌波尔一样,天天声称俄军大胜,俄军大胜,俄军即将全歼亚速营,俄军摧枯拉朽等等,但是一直到今天,亚速营也仍然没有被全歼。
    毕竟,当时诸侯们每个人的愿望,都是想早点一统天下。曹操如果在可能统一的情况下,是决不会把这个旷世之功,转让给后来的司马炎的。
    虽然书中写了河北军大量的投降派辛毗、王修、吕旷、吕翔等等,但这并不代表河北的老百姓不拥护袁氏兄弟。因为,投降一个人,往往决定着一场战争的结局;但是不投降的人,反而在历史上并不出名。
    在80-100万的河北群众中,才只有三国演义中区区投降的7、8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因此,袁谭、袁熙和袁尚,虽然有过短暂的投降曹操的思想和行动,但是这只是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诈降手段,这个三兄弟每个人,居然都怀揣着类似后来的司马炎一样的梦想——一统天下。
    即使以精锐骑兵为主的踏顿在白狼山被斩杀,即使两兄弟失散队伍,躲避到了天寒地冻的辽东,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永恒的梦想——一统天下。
    他们抵抗曹操的时间,是刘备抵抗陆逊所用时间的四倍以上!
    此时的曹操雄视天下,彼时的陆逊面临的是曹丕、刘备的合围;此时的袁氏兄弟纠集的是残余部队,彼时的刘备已经称帝,野心勃勃地亲统六军联营40余座声势浩大地东征。
    但有趣的是,袁氏兄弟抵抗精锐的曹家军,抵挡了7-8年,而拿着两个大王四个贰的好牌的刘备,偏偏1年攻势、1年溃退,短短两年被貌似比曹操弱小的多的陆逊几乎全歼。
    白帝城的刘备尚且有一定的家底,一蹶不振;抵达辽东的袁熙袁尚已经山穷水尽,仍然抱着并吞公孙康与曹军决战到底的梦想。
    如果单纯论结果的话,刘备和袁绍都经历了从发家到崛起,从鼎盛到灭亡的历程。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曹操又怎么会用“豚犬耳”来形容呢?
    如果袁尚他们是豚犬,那么天下不是豚犬的势力,只怕只有4家了,连马腾、马超、吕布、刘璋被称为豚犬,也未尝不可。
    曹操让曹丕纳了袁绍的儿媳甄宓,紧接着的下文就是【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再往下看,则是曹操锥形阵大将、贴身护卫许褚,杀了本家卖弄功劳的投降谋士——许攸。然后,恢复到正常的战争叙述上。
    那么,罗贯中叙述的这三件事情,就不仅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了。它们之间,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
    曹操一生笑得多,哭得少。但在这三件事上,反常的是曹操的【大笑】与【哭甚哀】的突然转变。
    曹操为什么要去哭袁绍?
    他一方面哭,一方面却又是对袁绍的儿子们斩尽杀绝的。
    曹操冒着天寒地冻让老百姓破冰拽船运粮食,冒着两个月的暴雨、泥泞不堪的道路去强征乌桓。如果不是天气太冷,如果不是公孙康杀了袁熙和袁尚,他貌似还要以这个强弩之末,去强征辽东。
    因此,曹操对袁绍、对袁氏家族,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同情心的。
    他的哭,有两个目的:

    (1)为了民心。
    曹操对熟妇的兴致是很高的,这件事情在诸侯们之间,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丑闻和笑话(虽然我们后人看来,一个盖世英雄,风流点,显得很有韵味的样子。但当时的老百姓未必这样看待)。如今,代表着河北军首府的袁府被攻陷,曹操虽然自己没有纳甄氏,但甄氏被曹操的世子曹丕纳了。
    这件事,很可能让曹操回忆起来了当年在宛城,邹氏的情境。
    那一次,曹昂战死,典韦战死,曹安民被剁成肉泥,损失惨重。
    这与冀州当日的情境是非常相似的。不同的只是,袁尚的残余势力或者没有了,或者极为微弱,或者本身也投降了曹操。
    但是,袁尚只是逃了,袁熙、高干尚有大量的兵马。如果曹丕纳甄氏这件事情处理不好,是有可能阴沟翻船的。
    此时,老百姓拥护谁,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曹操固然有张辽、贾诩、荀攸等一大批优秀的文武之材,但粮食问题依然是最重要的问题。
    虽然甄宓是袁绍之妻刘夫人主动献上来的,但是,在普通老百姓来看,就一定是强娶的。
    所以,曹操袁府广播电台,正是在袁绍的家室在场的情况下,向河北老百姓播放的最强音。
    你看,曹操哭了一番之后,紧接着就是【以金帛粮米赐绍妻刘氏】,然后是【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最后是【写表申朝;操自领冀州牧】。看到这三事之众的三小事的行为顺序,我们就能看出:曹操这样去哭袁绍,还是为了安抚【绍妻刘氏】的。
    吃醋的女人是很多的,有时也是很可爱的。比如,古龙小说《九月鹰飞》中的丁灵琳。
    但吃醋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害怕丈夫变心,害怕失去丈夫的宠爱。
    于是,她们就以打击竞争者的极端方式,向丈夫表达她的爱。
    这种爱,偏偏是比不吃醋的女人更加炽烈的。
    哪怕这些与她竞争的女人已经死了,也不会放过;相对的,哪怕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她也会沉痛哀悼多年的。
    因此,此时的袁绍,是活在刘夫人心中的。
    曹操选择在自己的儿子纳了甄宓之后,选择此时去哭拜袁绍,安抚刘夫人之意就是明摆着的。
    只要以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变相地说服了刘夫人,其他河北民众也没什么话说的——谁来统治不是统治?何必人人学习审正南的精神?
    【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其实也是一句谎话和口号而已。该向民间索取的粮食,还是要索取的
    ——这不是【租赋】,这是为了你们老百姓好,难道你不想尽早结束【兵革之难】吗?
    却很少有人会想:假如官渡之战之后,你们两个诸侯以黄河古道为界再勿相侵,我们岂非也可以免受【兵革之难】?

    (2)警告和敲打众官。
    至少,辛评、崔琰、许攸,就不是很服气。尤其是许攸,将众人血战的功劳,全部囊括到了自己一个人的身上。
    许攸的说法,即使曹军全部不相信,但河北人民有没有相信的呢?不好说。
    官渡之战袁绍失败之后,袁绍的士兵们有很多人悔恨,认为这是他们的领导层没有听从田丰不出兵的建议。差一点让袁绍丧失最后一点威信。
    当时不杀了田丰,袁绍也许败得更快。

    这两件事倒是有众多相似性:
    a 许攸提出了偷袭许昌的建议,田丰也提出了偷袭许昌的建议(似乎没有更多人提出这样荒唐的建议了);
    b 田丰弄文轻武,许攸则直接因“轻武”而被许褚杀掉;
    c 许攸建议的对象是曹操,田丰建议的对象是袁绍;
    d 田丰是因为自己一方失败后被杀死,许攸是因为自己一方胜利后被杀死。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了解曹操的【诉】。
    上面的【哭】,是哭给刘夫人看的,下面的【诉】,则是【顾谓众官曰】。

    尽管我认为,在曹操说的一番话中,对袁绍终生战略的叙述,的确是比较高明的一招。但曹操这句话的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对袁绍“威逼别人”的字眼:【据】、【阻】、【兼】、【争】。
    而曹操对自己境界的说法,就比较高明了【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操强调了自己的【道】,当然还是为了【助】。
    他透漏了另一个信息,就是重用人才——袁绍的旧部,是不会受到排挤的。

    如果不是警告百官,而仅仅是情感的宣泄、真诚的流露,他跪倒在袁绍的墓前说一说就行了,还【顾谓】什么呢?
    顾,就是回头,是切实有针对性地对着百官说的。
    这也许就是对许攸的严正警告。你自认为自己有【智】,却也离不开我的【御】。
    这段话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a. 幽州、代州的人民哪,袁绍本来是【阻】你们的,我打败了袁绍!
    b. 沙漠中的乌桓啊,袁绍本来是要兼并你们的,千万别再帮助他的后代袁熙、袁尚了。
    c. 黄河岸边的人民啊,袁绍是要据守在这里,成为夹缝中的类似1800多年后的乌克兰的,两头排挤,多么憋屈,如今,我曹操要统一黄河两岸,给大家带来福音了。
    d. 河北的英才们啊,你们的大脑,只有在我的指挥下,才能横扫天下;
    e. 刘夫人啊,人死不能复生。我儿子原本是来保护你们的,我的本义是来看望本初的,既然你对本初的那个狐狸精不满意,把他的儿媳给了我家的丕丕,区区【金帛粮米】,你老人家就收下吧。
    f. 河北的人民啊!你们的先头领,我们以前都是西园禁军的好兄弟,共同讨伐董卓的。我们关系好得很,我现在还在想念他。但是这位仁兄无【道】,不能利用众人的智慧,才打起来了这场战争。我对不起你们,不是本初对不起你们,今年的租赋,就免了吧。
    g. 皇帝哪!我们打下这么大一个包子馅,永久解决了北方之忧,这个河北的省zhang,我看别人也没这个能力干,明知任务多、担子重,但是也没法,我干了吧。
    《武帝纪》中的记载,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原话,偏偏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点信息。
    袁绍东西南北中的形势和自己的战略,偏偏都说了,但是,漏掉了什么信息呢?
    冀州!
    如果袁绍和曹操真的说过这番话,是不可能漏掉冀州这个最重要的地方的。
    就像我们说话写论文一样,“本文基于GC-MS分析技术,研究了胡萝卜挥发物中的关键成分”,“本文根据相似性形态构成假说,研究了古北区和东洋区的动物形态变迁”。
    袁绍要去争天下,也必然会说出下面类似的话:吾以冀州粮食核心区为依托,,,,。。
    但是曹操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原因还是,冀州人民还是相当拥护袁绍的。
    公孙康为什么要杀了袁熙和袁尚?
    在这一部分,三国演义的迷惑之处在于:曹操并不是“商议西击乌桓”。这个方向貌似是错误的。
    因为军队的出发点和回军集散点,都在河北无终。他们向东北方向进军,过喜峰口(三国时叫做卢龙塞,是长城上一个著名的关口,国军29路的大刀队曾在这里抵御曰本鬼子)。然后到达平冈,折向东南方向进军,到了白狼山,再向东北方向进军到了柳城(辽宁朝阳市朝阳县),成为进军最远的地点。
    袁熙袁尚被杀之后,军队从狭窄的辽西走廊,就是渤海的岸边,在秦皇岛那里写了一首诗,就过临渝(山海关)、回到了无终。
    无终,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自始至终,没有【西】击乌桓这个方向。
    那罗贯中为什么这样写呢?
    其实这样写也没有错。因为乌桓族的统治区域,确实就在并州的西部。
    在尚未发生战争之前的“商议”,也只能是以这个统治区域为总体的方向。至于后来在白狼山才与乌桓激战,实际上是进军开始的时候并未料到的一个狭小地点。
    这就像我们打工的时候,商议着南下广州,但是到了长沙,已经在电话中被企业聘用,领导说先不要回总部了,你被派往了上海的分部去负责近期的业务一样。
    在出发的时候,没有料到这个大方向的改变的。

    公孙康为什么要杀了袁熙和袁尚,是为了巴结曹操自保吗?
    根本不是!

    公孙度在东汉末期,是一个和董卓齐名的人物,是以刚勇好斗而著名的。他的两个儿子是公孙康和公孙恭,公孙康的儿子则是公孙渊。公孙渊的刚勇好斗和他的爷爷公孙恭是一样的。夹在中间的公孙康和公孙恭,既然公孙恭明明白白是不刚勇好斗的,这一支遗传基因决不会凭空消失,形成家族基因断层。也就是说,公孙康是强悍好斗的。

    不但强悍好斗,而且还带有睿智、狡猾、贪婪这样的性格。
    这样的人,很难找到什么弱点:比他弱的,他直接灭了,就像一个老鹰一样;比他强的,他又有智慧,通过诈骗,象狐狸一样搞得你也没什么办法,而不是没脑子硬碰硬。

    后来的公孙渊,在孙大帝刚称帝的时候,马上举手赞成,孙大帝激动得眼泪哗哗,总算找到一个认可自己当皇帝的了(不占天时,自封的皇帝当得很憋屈)。于是,孙权派遣海军,带着3艘船满载着财宝去封赏公孙渊。
    公孙渊竟立刻翻脸,表示对孙大帝的财宝是感兴趣的,对他封赏的官职毫无兴趣,斩杀海军将领,将头颅献给了曹睿。
    激动的曹睿,马上感受到了公孙渊的深意,原来是自己的内应啊!
    岂料,公孙渊又反了曹睿。
    除了地理位置实在太远,挑战不了刘备刘禅,辽东公孙氏竟然不怕得罪全中国的任何一支势力。
    公孙渊如此,公孙康自然也不会是一个软柿子。断然不会惧怕曹操的。

    还有人说,公孙康是为了能投降魏国,从而成为盘踞在辽东的地头蛇、土霸王。
    这种说法貌似合理,但还是没有吃透公孙家族的性格。因为,他就是实实在在的土霸王,但是绝不是为了舒舒服服地当他的土霸王,就向曹操投降、示好。

    公孙康杀袁氏兄弟,不是向曹操示好的,而是向曹操示威的!
    ——来投靠也罢!来侵略也罢!进入老子的地盘,就是这样的截头手术!没商量的余地。
    如果老曹你到了这里再不收敛,那么,我也同样会对你实行截头手术的。

    人们常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两方发生战争的时候,在当代汹涌的难民潮涌入第三方中立国,是比较难办的事情,还有多如牛毛的恐-怖-主-义。
    在古代,则是你支持弱势的一方,那么,很可能会成为强势一方的打击对象。
    公孙康斩杀袁氏兄弟的前文,正是乌桓踏顿的遭遇——乌桓分成了挺袁派和挺曹派,这两派斗来斗去,偏偏就是缺乏“不挺派”。
    按理说,你不趟这蹚浑水,是不是更容易成为地头蛇和不倒翁?
    公孙康也不是听说袁氏兄弟要鸠占鹊巢而杀了他们的,他们区区人马根本就没有这个能耐。
    曹操的攻势,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正像后来的赤壁前夕一样,是很虚弱的——公孙康甚至可以选择灭了袁氏,然后再发兵攻击轻骑前来的曹军,他为什么要巴结曹操而把袁熙袁尚的头颅交出来呢?
    所谓的郭嘉遗计定辽东,历史上争论的往往是:这到底是曹操自己的主意,还是郭嘉的主意?
    谁能料到:这个辽东,根本就没有定!
    是公孙康强势的“不挺派”,让曹操知难而退了!
    本来曹操与袁熙和袁尚,也没有那么多的个人恩怨和仇恨(否则他在袁绍墓前的一番哭甚哀,就显得太假了);他们与外族的结合,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了。曹操也不会对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感兴趣。
    史书记载,袁熙和袁尚是带有几千人到来的。
    在这番交易中,曹操拿着两个人头,可以回去交差了,可以声称自己“定”了辽东。连曹操自己后来也说自己是【直抵辽东】,而没有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定】了辽东。
    公孙康则吞并了袁氏这几千号人马,杀了前来投靠的弱者,并且向强者曹操表现出了不屈的意志和心狠手辣的风格。他也可以声称,北方望风披靡、强悍的乌桓铁骑被扫除。而我,公孙康,则是曹军根本就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无论谁,到了我的地盘边界,就面临着死亡。


    曹操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这明里说的是乌桓族,其实是深刻地感到了对公孙康的无奈。乌桓是侥幸,这种幸运的女神,不可能再次降临在辽东了,曹操想。
    公孙康对着袁熙袁尚咯咯奸笑:【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他用不着去推断曹操的进攻意图。
    一个字:杀!
    这就是公孙康。
    即使曹操使者高喊“刀下留人”,公孙康也不会对袁熙和袁尚手软的——他本来就是要杀鸡儆猴的。

    
    曹军东抵辽东路线图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八月,走了平冈——白狼——柳城——临渝这么远的距离,按照步兵的速度是每天20公里来计算,他呆在柳城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根本就不会悠然自得地、满怀信心地等着公孙康送来的两颗人头。
    相反,用【鸡肋】来形容曹操在柳城的心情,是再也合适不过的。
    打,严酷的自然条件、强悍好斗的公孙康,使他毫无办法;不打,已经胜了这么多局了,眼看袁氏家族就剩下这一支小分队,如果与外族联合,虽然翻不起大浪,但也会象蚊子一样四处骚扰,总归是不安定的因素。
    公孙康杀了袁熙和袁尚,这可能是曹操意料之外的一次火并事件。
    非但没有那么自信的计谋,也没有定下辽东。而是感到袁氏残余一朝全部覆亡,感到倍有面子,仓皇撤军了。

    历史固然可以由许多人在事件发生之后书写,然而,我只相信时间线、矛盾点、上下文这些解读原则。
    平冈到柳城,395.4公里;
    柳城到临渝,402.6公里;
    一个月急行军将近1600里,哪怕白狼山的踏顿是纸糊的骑兵,你算一算曹操是不是从柳城千里大溃退?
    有人说,地图上的建安十二年8月,不一定包含两头的,也就是出去平冈和临渝。
    即使如此,柳城到白狼山也有343.4 公里了。
    《水经注.濡水》:【龙东越青陉,至凡城二百许一战,而是曹操在白狼山大败蹋顿军后,然后乘胜包围了柳城,随之攻克。

    《水经注.濡水》:【龙东越青陉,至凡城二百许里。自凡城东北出,趣平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黄龙则五百里。故陈寿《魏志》曰:『田畴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径白檀,历平罡,登白狼,望柳城。』平罡在卢龙东北远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东南,径卢龙故城东,汉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顿所筑也。濡水又南,黄洛水注之,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濡水又东南,洛水合焉。水出卢龙塞,西南流注濡水。又屈而流,左得润水,又会敖水,二水并自卢龙西注濡水。】

    《水经注.漯水》:【漯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

    《水经注.大辽水》:【辽水右会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县东南,北流西北屈,径广成县故城南,王莽之平虏也,俗谓之广都城。又西北,石城川水注之,水出西南石城山,东流径石城县故城南。《地理志》,右北平有石城县。北屈径白鹿山西,即白狼山也。】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单于身自临陈,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

    马与龙曰:【郦注平冈在凡城东北百八十里,时曹公已历平冈,虏军不应逆于凡城,盖当时虏闻魏军至,仓卒未审所由,遂至相左也】

    卢弼所云:【白狼县在石城平冈之西,而白狼山实在石城平冈之东。】

    【如吴谢二说,白狼山在今建昌县,则去柳城决不止二百里。】

    关于二地的位置,历来都有不少争议,但通过分析上述史料可以看出有白狼山和白狼堆两个地方,但这两个地方疑似一地就是白狼山,白狼山的位置在平冈的西边,而水经注又记载平冈在凡城一百八十里的东边,可见凡城并非白狼山的所在地,但卢弼先生却认为在平冈西边的是白狼县,并不是白狼山,白狼山的实际所在地应该是平冈东边,要按这种说法,凡城离平冈不到二百里,而武帝纪又记载曹操到了平冈离白狼山不到两百里,这又可以说名白狼山就是凡城了,确实令人奇怪,又有人说白狼山在建昌县,扑朔迷离,让人摸不着头脑。
    平冈和白檀两个地方说法不一。但可以看出柳城离白狼山还有一段距离,也就印证了之前所说的白狼山和柳城不是一战的说法。但是关于曹操的行军路线确实扑朔迷离,我之前看了谭其骧先生的地图认为紫线是曹操的行军路线,但经过李飞大神的指点,让我去看了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让我了解了曹操这次出兵的路线和几个地名的具体方位。

    首先是卢龙道,这是东北地区与中原的三险之一,被称为天下之阻,可以看出其险峻。根据考古工作者在黑里河和家子河的交汇处发现了黑城遗址,就是平冈城,平冈的位置在甸子之南,黄土梁子之北,大哈河西岸。而白狼在大凌河的上游。

    所谓的卢龙塞也就是从无终出发,经过平泉、黑城、南渡大凌河,到达其上游,再沿着大凌河东北走,到达朝阳,而朝阳就是柳城的所在地,就是完整的卢龙古道了。

    根据严先生分析,堑山堙谷,五百余里是出塞后经平冈到白狼的道路,而白狼在柳城东北二百多里,无终到卢龙城也是二百里地,且曹操曾给田畴上表说过‘’由山中九百余里‘’这样算来正好是九百里地,这就说明了这个路线是没有错的。

    现在我们在重新整理一遍曹操的行军路线,军队到达无终,本想从山海关等地行军,可道遇大雨,不通车马。田畴找到了西汉时期的平冈之路,于是就北出徐无山,出卢龙塞口,经过了白檀之险,东北到达了平冈城,又东至白狼山,山在柏狼县的西边,在凡城就大败蹋顿军,随着大凌河到达柳城,然后攻克之。这就是曹操完整的行军路线。

    曹操的路线确定了,也确定了白狼山和柳城并非一战,但关于白狼山之战的位置还尚不清楚,武帝纪田畴传都记载了是发生于白狼山,而乌桓传却记载战于凡城,胡三省说白狼山在凡城境内,组建二地或不在一个地方,也极其相近,晋书地理志记载‘’慕容熙以荆州刺史镇凡城,高云以并州刺史镇白狼‘’,可见无论是白狼山还是凡城都本身并没有错。

    又从几次石赵与燕的战争可以看出来,凡城是军事通道,足见其重要性。很多人认为水经注中就把凡城和平冈的位置颠倒了,其实不然,郦道元是北魏末期的人,而曹操所行的那条路却是在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和北魏末的已经不同了。永和六年,慕容俊三路伐赵,使慕容垂东道出徒河,慕容于出西道,慕容俊亲自中道出卢龙塞,并且遣慕舆根开山除道,并在攻克蓟城后,迁都于此,就让步浑修正卢龙道,使二都的交通更为方便,所以到了郦道元的时期,仍然主要是由此道行,致使郦道元认为这就是曹操的行军之路。
    曹操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评定了北方,没想到在辽东公孙康这里,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公孙康的做法,既是对曹操的警告,也让曹操有了面子。因为,公孙康送上去的仅仅是两颗头颅,并没有附上什么奴颜婢膝的书信。
    在战争中成长的人,往往遵循着战争的规则。曹操的本来思路,应当是在与袁熙和袁尚的作战中练兵,用战争打败他们,俘虏他们,历数一下他们的过错,看着对方求饶的样子。让别人觉得自己用兵如神、天下无敌,也为自己在曹魏的阵营中称公称王,获取一些筹码。最后对方是慷慨就义,还是释放他们,全看自己的心情——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可惜,公孙康给他的,只有人头——你8年没有完成的夙愿,我,公孙康,彻底搞定。
    你喜欢听吕布式的哀求告饶,对不起,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是永远不会告饶的,那就是死人。
    在辽东,不听话的只有死亡!
    这就像曹操正在和袁尚下象棋,眼看双車双马已经逼宫,天地炮镇中沉底,快要捏下对方老将的时候,一个旁观者捏走了袁尚的“帅”,疯狂地掀了棋盘一样。
    曹操的心里,更多的是扫兴!
    曹操认为远征乌桓靠的是运气,而不是草包谋士郭嘉的“打他Y的”这个决策所起的作用。在这些轻骑来到柳城的时候,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巨大隐患,曹操的心里更多的是忐忑,弄不好就是赤壁战争一样的由于水土不服造成的巨大惨败。
    但是曹操不能就这么走了,这相当于大汉向边缘地区示弱。
    他留在柳城,并不是从容地等待公孙康送来这两颗人头,而是保持着一种战略威慑。证明自己虽然人少,但是并不怕公孙康的。
    而公孙康给他送来了礼物,虽然并不是曹操想要的、毫无价值的礼物,却也可以接受。
    所以,他立刻返送了公孙康礼物——襄平侯、左将军。
    曹操的礼物,同样也是公孙康不感兴趣的、毫无价值的礼物——因为在辽东,公孙康可以为所欲为,根本就不在乎曹魏的官职。
    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台阶——公孙康就是再强悍好斗,近期听说兵强马壮的踏顿,居然被对方以少胜多了。也知道自己同曹操的对抗,远没有必胜的把握。
    但这并不代表公孙康就怕了曹操,他只是没有100%的把握,两个人谁打败谁的概率,大致是一样的,否则又怎样互送毫无价值的礼物,就退兵言和了呢?
    曹操真有那么大的把握,他会不打到日本海西岸?
    公孙康真有那么大把握,人家打上家门口了,虽说是追击袁氏兄弟而来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威胁,他怎么能忍受这种大兵压境?
    这也就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直抵辽东”的豪言壮语了——不是我拿不下公孙康,是我对那里的气候不感兴趣。但曹操的吹牛,也仅仅限于“抵”而不是“定”。
    这并不是说,曹操的军事水平比司马懿差,而是,人力上确实并不占优势——重型装备在攻击乌桓的时候已经抛弃了。
    别说曹操能拿下辽东,他在柳城能承受着心理压力挨过那么多天,已经不是一般的军事家能做到的!

    于是,曹操决定先捡软柿子捏。

    但曹操面临老迈的刘表,也同样没有把握:【南方旺气灿然,恐未可图也。】

    这当然不是什么夜观星象的神话,而是切切实实的对刘表的感慨。——这样说话,将来打了败仗,就可以声称是天意如此了。
    这就像被周瑜打败之后的曹操,拿着死去的郭嘉作为挡箭牌,认为战争失败的责任在于活着的谋士不得力一样,却完全把程昱当时的警告当做空气一样不再讨论。
    于是,曹操决定建筑铜爵台,首先训练自己的水军,想要稳扎稳打。
    这充分说明,与袁氏集团长达八年的战争,曹操远不是像小说中写得那么顺利的。
    可惜的是,曹植从这个铜爵台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它的美术和建筑价值,再也看不到深远的东西。
    【关于铜爵台的概况,请看本人前几个帖子的分析】。

    耐人寻味的是,曹操建筑铜爵台之后,说的话居然和董卓建成湄坞之后,是非常相似的【他日台成,足可娱吾者矣!】
    作为汉朝和三国时代的“二杰”(另外二杰是王莽和张角),曹操和董卓居然如此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此时此刻的心理特征,也应当是非常相似的!
    他们都难以迈过50-60之间,性格逐渐保守化的坎。
    建铜爵台,并不一定是一种攻势,这只是一种做出进攻的姿态。曹操更多的是觉得,自己现在的地盘足够大了,训练一下水军,与其他政权能够划江而治,保卫边疆的安全,就足够了。
    这种心态,竟然就是三分天下之局势形成的根本原因——曹操开始变得保守了。
    看来,此时的曹操也感受到了当年袁绍领冀州、幽州、青州和并州的尴尬处境。——面积大了,用于防守的人力,就需要得更多。
    而刘备是161年出生的,仍然有一定的进取心态。
    曹操要不是保守的心态,怎么会在这件事之后大封功臣呢?此后的曹操,不但封别人,也终于把眼光集中在自己的称公称王上。
    这就代表着曹操渴望得到认可,而这种心态,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骄傲的姿态,是一个道理。
    也许曹操唯一耿耿于怀的,就是并没有完全实现“划江而治”。尤其是在南阳盆地的南部,驻马店和信阳,还盘踞着刘表的一部分势力(随后刘表派遣刘备驻扎在了新野)。在凉州,虽然占据了李傕、郭汜的西京,却也会时刻受到一些骚扰。在长江下游,还有孙权集团不依不饶的进攻。
    因此,曹操下一步的主要思路,不是要消灭一个诸侯了,而是防备着其他诸侯的进攻,比如刘备就提出好几次偷袭许昌的计划。
    他的军力也开始分散,夏侯渊、曹仁、夏侯惇、曹彰、张辽、李典、乐进等等,不得不到边疆防守庞大的地盘。
    当耕地已经足够用的时候,没有人会像沙皇俄国一样不断去扩张。
    其中,曹操最给“面子”的,仍然是孙权。
    将张辽、李典、乐进三大名将一起派往合肥,纯属过度防卫!
    没有一路其他的诸侯有这种受重视的程度和“待遇”。
    人们总在津津乐道地说什么张八百破了孙十万的神话,却根本没有分析当时的情况。
    也许派一个满宠驻扎合肥,就足够了吧。
    总而言之,第三章——狼烟四起的解析,告一段落。曹操的心路历程,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下一章,我们进入第四章——乱世奸雄。
    三国演义解析之

    第四章 乱世奸雄

    序言
    我是兼任昆虫学和生物统计学的一个教师。对三国这段历史的兴趣,始于2012年。当时引发我对这方面兴趣的,是孔令堃先生的《透过三人看三国——品读三国演义的三大主角》、紫瑾流苏女士的《萌风史记——子午谷的一场雨》,傲sir先生的《一道方程解三国》,yc雨花石的《魏延的悲苦人生》的。
    然而,我感到这些作者们有的解释是比较牵强附会的。比如,傲sir就认为,诸葛亮事实上和司马懿唱了一出双簧戏。真正站在三国时代最高层次的猎食者,乃是司马徽。书中提到了周瑜之死、庞统之死、魏延之死,以及曹操在南郡送给曹仁的莫名其妙的、诸葛亮的专利——锦囊计。这些在书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是,针对不符合这种观点的事件,例如鲁肃之死,就统统概括为这些死者突然良心发现了。
    直到后来,专门在网上寻找各种各样解释三国的帖子,发现了一些更加重量级的解读方式。那就是曹铜爵先生的《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吴闲云先生的《三国中的博弈》,梁栢梧先生的《诸葛亮的神坛之路》。尤其是当前还活跃在天涯论坛的曹铜爵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是,我对这些分析有的也并不很满意。比如,曹先生就认为,在曹操的心目中,S级的战神是孙策,是曹操感到惧怕的;A级的人物是刘备,是曹操感到忧虑、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B级的代表人物是孙权和关羽,曹操虽然不怕他们,但是构成一定的挑战的;C级的代表人物是吕布,因为曹操用吕布比喻为鹰,是能够消灭袁绍、袁术这些狐兔的,所以吕布是C级;D级的代表人物是袁氏兄弟和刘表。其他的则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从根本上看不起了。
    可是,我们看问题必须分清一个时空概念。那就是,你是在评论曹操和刘备煮酒的这一时刻,曹操盘点的英雄人物呢?还是盘点曹操的一生中,在心目中各类人物的重要性呢?
    如果是前者,也就是曹操和刘备在喝酒的时候,那么曹操断然不会认为,已经死了2-3个月的吕布,还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此时的曹操连孙策还看不起,怎么可能看得起不显眼的孙权?
    后来,曹先生解释道,曹操对孙策的看法,在“许昌献捷”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成了某种程度的“畏惧”孙策。那么,这就是把曹操对孙策的看法,沿着时间线展开来了。
    但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去盘点,曹操盘点的其他人物,也是应该按照时间线展开来评论的。如果我们盘点曹操的一生,造成直接人身伤害的,首先就是荥阳的徐荣,其次是宛城的张绣,再次是濮阳的吕布,第四是渭水的马超,第五是汉中的魏延,最后是生命终点附近的左慈。开篇独霸天下的董卓,梦见三马同槽的司马懿,河北鼎盛期的袁绍,未尝不是曹操深为忌惮的人物。
    于是,我决定自己也写作一个帖子。但遇到的艰难问题是,如果剔除了三国演义子虚乌有的事件,就变成了干巴巴的文言文和历史学研究,这方面是比较吃苦头的。所幸,我最爱看的就是文言文作品,比如东周列国志等等,甚至于认为,当前网络上所谓的都市言情小说和玄幻小说,纯属浪费眼球的垃圾。篇幅长得可怕,不断蹦出来广-告,描述的事件情节想象力却差得可怜。因为这些作者们,没有比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化学基础,是难以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的。比如,神探狄仁杰的编剧者,网络电视剧《毛骗》的编剧者,蓬蓬鬼话中陈墨先生的《三国诡案·障眼法》,以及古龙先生撰写的武侠小说,都需要优秀的文笔和扎实的数理化知识相结合。
    于是,我手头批注了两本三国演义,当然不是白话文的。在平时吃饭的时候,喜欢和正在上初中的女儿探讨这些问题:张飞将树枝绑在马尾巴上,果真就能在湿度很大的长板桥两岸激起曹操能够看见的烟尘?曹操难道不知道曹植有几斤几两,还需要让贾诩做出接班人的判断吗?曹丕和曹植比赛出邺城大门的做法,究竟谁对谁错?刘备让给庞统骑的白马,究竟是不是著名的的卢马?曹操怎么会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可是在湖南的常德啊!
    带着诸多的疑问,我又开始深入地思索这些矛盾,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为了这本名著消除可笑的矛盾,为罗贯中挽回脸面了。
    就像前面分析的,196年在许昌扎根的汉献帝,即使下诏让刘备去进攻袁术,也不会是“向南阳进发。。。要掠南郡”,到了后来却发现,战场是在盱眙。这是因为罗贯中忽视了193年袁术已经离开南阳,到安徽的寿春定都去了。司马懿建议的五路伐蜀,这些军队的方向也很成疑问。
    我写这个帖子,第一不是为了超越谁,第二不是打算出书,仅仅是希望能和众多的朋友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当然,如果对三国真实的历史比较感兴趣。那么,看一下黄春荣老先生的《三国本义》,西风教主先生的《聊聊三国》,秦时汉唐的《史说三国:以史实讲三国》,都有利于拓宽认识面。我也深为能在天涯论坛看到这么多的优秀作品而高兴,他们都是无私的奉献者。

    在论述第四章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两个问题:
    (1)许劭对曹操的评价,究竟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2)曹操的大笑,听到许劭的评价和认可果真那么高兴?要知道,陈琳的文笔也曾经激发曹操的大笑。。。。几乎凡是曹操极端愤怒的时候,立刻就开始大笑解嘲。这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是为了克服抑郁的笑,并不一定是高兴的、认可的笑。也许,他更多的想法是:哈哈哈,许劭的月旦评,果真就那么需要吗?有朝一日,当我混到人生巅峰之时,我看看陈琳、许劭这些人物在我面前战战兢兢的样子有多可笑!
    陈琳的檄文让曹操大笑过,头风顿时好了;孙权鼓励曹操称王,让曹操笑过,头风好了;献计决漳水攻陷冀州的许攸,让曹操笑过,一定是在笑许攸的自卖自夸;周瑜、张飞、赵云、关羽让曹操连笑四次,则是酸葡萄心理。许劭的评价,易中天认为这时曹操的笑声是很高兴的。
    依我看来,未必是这样。虽然月旦评可以决定着一个年轻人进入仕途的生涯之始,但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那一句霸气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种格局,和许劭的评价比起来,倒好像许劭是一个小小的市侩了。曹操又怎么会眼巴巴地盼望许劭这种不成器人物的点评呢?
    第四章 乱世奸雄(一)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许劭对曹操的评语。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来了一位老先生在我们硕士毕业的时候的评语:
    (1)六个字:不聪明,能干活!
    (2)XXX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但他的优点,是别人从来没有的!

    听到这些评语,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这些话看似一分为二地看待一个人,实际上总的评价效果,仍然是褒义的。
    因为你在深造的时候,老板是讲究实效的,“能干活”很显然比“聪明”更重要。
    而一个人缺点很多,不是问题,一个优点,足以一俊遮百丑了。这就是给深造的老板提个醒:希望能够容忍这个人的缺陷,如果能够好好挖掘这个人的优势,一定会有比较好的进步。
    那么,许劭为什么这么评价曹操呢?
    很显然他不能百度一下,睁眼说瞎话、好听的话,他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猛一看,许劭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客观”,让第三者认为他的评价是中肯的,没有偏向的。实际上,他的话竟然全部是褒义的。
    奸雄:有才智而狡诈欺世的人。
    这当然有可能是后人为了洗白曹操,改变了其中的字眼。你就看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推背图,有多少个版本,多少次修正,就明白了。
    还有一句说法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句话的客观性,要强得多,貌似是洗白之前的版本。
    可是,这句话的褒义性更强:因为乱世与清平,是一对反义词,其实只能二中选一。那就是许劭认可曹操是一个英雄了。
    这就是伽利略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如果没有撬起来,那是因为你给我的支点不够牢固,给我的杠杆不够长或者不够结实。【这句话的深意可能并不是强调杠杆原理的,而是强调地球是悬浮于宇宙缥缈太空的天体,伽利略更多的是对后来的阿波罗计划等的殷切期待吧!】
    许劭并不是一上来非常讨厌曹操,故意难为他、讨厌他,最后才愤愤然地说了一句曹操不爱听的话。
    而是,他回避评论的过程,正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曹操办事能力的认识。看一看自己就是不发声,曹操有什么样的办事手段。
    这句评语,其实早在曹操到来之前,就已经做出了结论——甚至说,是曹嵩自己拟定的台词,也未可知。
    ——曹嵩这种级别的官员的儿子,来到南阳,不是乞求月旦评的支持的,而是让月旦评蓬荜生辉的事情。
    礼物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许劭需要知道的是,假设曹操手中的礼物根本不起作用,他又有什么手段可以过了自己的关,从而迫使宣读曹嵩拟定的台词。
    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许劭对曹操的浓厚兴趣——在汉灵帝时期,钱,能够达到买官的地步,一个小小的月旦评,完全可以拿了礼物替人办事。但许劭还是需要进一步考核一下曹操的能力。
    曹操不是许劭唯一不感兴趣的人,恰恰相反,曹操是许劭唯一感兴趣的人!
    曹操的具体手段我们不清楚,但很可能是亚历山大斩断绳结一样的做法,或者是齐王的母亲轧碎亲王打不开的手镯的方式。
    书归正传:曹操没有迈过花甲之年之前数年,人的状态由进攻型转入保守型的坎,但是和三国其他人物相比,貌似向前前进了一大步:获得荆州、虎视东吴、平定西凉、夺取汉中、打败关羽。
    但从曹操和袁绍之战过后,曹操的一辈子大体上就开始打着不甘心的防御战。
    并且,在曹魏实力鼎盛的时期,也终于退化为一个“清平之奸贼”——称公、称王、许都斩杀耿纪、韦幌反叛军团,一步步将黑手伸向最高统治者,开始为了后代的篡位铺路。
    那么,这句台词是不是曹嵩拟定的呢?
    不太像。
    为曹操洗白之前的台词,正反方的评论走向两极化的撕裂——奸贼,英雄。而洗白之后的评价,则好的一面不是太好,差的一面又不是太差。
    如果“奸贼”论是原始的版本,估计是曹嵩非常忌讳的字眼——太监的出身在那摆着,太监的污名天下皆知。
    曹操的老爷曹节,却是太监中一个不太“奸贼”的人物。
    司马彪续汉书曰: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
    曹腾的评语:在省闼三十馀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历史的冷知识是:曹魏中追认的皇帝,并不是仅有曹操这个“武帝”。公元229年,【追尊腾曰高皇帝】。
    曹嵩的评语:
    (1)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陈寿说他不知道)。
    (2)续汉书曰: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黄初元年,追尊嵩曰【太皇帝】。
    原来竟然还有这一个【太皇帝】!
    (3)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嵩生太祖。
    这个,估计就是高级黑了。吴国人写的,《曹瞒传》,看看这个书名!陈寿说他不知道,吴国人就说我知道我知道,嘿!这娃是收养的!并不是曹家的。
    但即使吴国人再高级黑,贬低曹操,对于曹节、曹腾这两辈的“能臣”,还是认可的。
    因为他们认为,曹操怎么配做这些大能臣之后呢?估计是冒牌的吧?
    这说明,在太监阶层中,曹节不计较邻居来要丢失的猪的事情,曹腾【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的事情,很可能都是真的。连吴人也觉得,这么恶劣的曹操,怎么会是曹节、曹腾之后呢?
    因此,称曹家是太监浊浪中的一股清流,也未尝不可。
    那么,曹腾这么喜欢举荐贤士,耳濡目染的曹嵩也一定了解许劭的背景,很显然他要想让曹操出人头地,是会寻找曹腾在南阳的关系户的。
    因为在这里,才能听到想听的话。
    但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曹嵩的预算:许劭摆出一副刚直不阿的面孔,“难为”曹操。而曹操听了许劭的评语,开始疯狂地大笑。
    曹操的笑,只因这种尴尬的处境——堂堂曹节曹腾曹嵩之后,有能力无处发挥,还要由关系户罩着,还要乞求月旦评的推荐。
    随后写到“年二十,举孝廉为郎。”这就说明曹操是不到20岁之前来到了许劭这里请求肯定的评价。
    曹操也许更多的是笑当时的社会,月旦评竟然成为【举孝廉】的必由之路。
    这股歪风何时休?
    第四章 乱世奸雄(二) 刘备和刘表的恩恩怨怨
    刘备自从徐州惨败,颠沛流离。到了汝南,竟只能招募一些黄巾军残部了。
    此时的许昌政权没有了董承、杨彪等人的掣肘,外部节节胜利,内部休养生息,一切生活回归正常。谁还愿意跟着被许昌政权定性为叛军的刘备混呢?
    因此,刘备需要:
    (1)用自身“大汉皇叔”的名牌效应,洗白这一支军队,使这支黄巾军由黄变白;
    (2)打破汉献帝和曹操的双簧,拉汉献帝下水;
    (3)通过长期坚守汝南,向刘表展示自己的战斗力,和为汉献帝而奋斗的坚贞不屈的决心和意志。为投靠刘表赚取一些政治资本,摆脱四战之地的威胁。
    因此,刘备虚张声势要偷袭许昌,但就是赖在汝南不动。静等着曹操南北防御、疲于奔命。
    但是,刘备的用人水平、看人水平很高,但仍然不足以弥补军事水平的巨大短板。
    贾诩可以诱集马韩两路夹击自己而狂虐之,固然因长安的城防远胜汝南,以及飞熊军的实力远胜龚都、刘辟这些栏杆子队伍,但也与刘备和贾诩军事水平的巨大差距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马、韩离心离德,没有可比性。那么,和徐州有了可比性吧?因为都是曹军的进攻。
    但很遗憾,坐拥天下名将之三的刘备,愣是一触即溃。
    这当然也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1)官渡、仓亭之战之后的曹军锐气,和以前大不相同了;(2)徐州城和汝南城的坚固程度不同;(3)徐州之战陶谦拥有田楷、刘备、孔融这些虚张声势的援军,以及最终由吕布中央开花,拉动了曹军北进濮阳。
    但我们也很难说,刘备的军事水平一定就比陶谦高。
    曹操貌似已经中计,却以强大的面式布局,迅速克服了刘备的犄角阵。
    但是,他在马上【朗诵】的假衣带诏,却潜在地发挥了作用,那就是:(1)企图拆散汉献帝+曹操的天作之合;(2)洗白了不满1000人的军队;(3)刘虞死后,大腕的皇室宗亲只剩下刘表和刘璋,刘备这股弱小势力尚且“为国出力”,刘表不好意思不容纳的。这样也可以平衡一下自己过去劣迹斑斑的暗算史,就像孙乾的说辞一样。
    于是,刘备又一次【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
    需要注意:刘备本来就是向着襄阳的位置奔走的,并不是听说了孙乾的【此离荆州不远。刘景升坐镇九郡,兵强粮足,更且与公皆汉室宗亲,何不往投之】而恍然大悟。
    因为刘备的正南是信阳,过了鸡公山的隘口,就奔向了荆州与东吴的交错地带,这是奔跑最近的路线。即使双方都不接纳,在这一代倒是落草为寇的优良居所。
    但是,刘备奔走的方向,大致是汝南——泌阳——唐河——新野——襄阳这一线。
    【前至一江,唤土人问之,乃汉江也。玄德权且安营】这句话就说明,刘备看到距离刘表的地盘已经不远了,终于可以放心安营了。
    但是,作为即将合伙的两股势力,嫡系(龚都、刘辟已经死了,这一支就是刘备的“嫡系”)的忠诚度是最重要的。
    否则,进入刘表的地盘,被分散布置,是很要命的事。
    尤其是兵不在多,1000人中出了一个奸细,就会祸害整个军团。
    因此,虽然人少,刘备还是要减员。
    于是,刘备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这句话一说出来,本来想当逃兵的,倒反而不好意思了。
    这1000多号人抛弃了家乡相随而来,若是违了众意,莫名其妙地死于暴戾的张飞之手,岂不可叹!
    这变相地让众人表态:愿意跟随我,还是愿意跟随刘表?
    黑社会老大出身的张飞不再发言了,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绝望。
    多次投靠诸侯、工作四迁、有武艺无法施展的赵云,若有所思。
    于是关羽和孙乾出来说出“众意”了。
    他们貌似在劝刘备,实际上就是向1000号小兵施压的。

    于是,刘备以【但恐不容耳】激将出了孙乾,前往劝说。
    刘表的第一句话就暗含着刺头【公从玄德,何故至此】 ,言外之意,就是刘备是刘备,我是我,你既然跟随着他,就没有理由来投靠我的。
    在刘表的印象中,孙乾就是一个逃兵,是脱离了刘备准备投靠自己的。
    当刘表听说是刘备军团前来投靠时,立刻大喜曰【玄德,吾弟也。久欲相会而不可得。今肯惠顾,实为幸甚!】。

    蔡瑁的看法可能是受了辽东公孙康的影响。【不可。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今若纳之,曹操必加兵于我,枉动干戈。不如斩孙乾之首,以献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这种建议也是为了荆州的全局着想的。
    事实上,即使刘备没有【皆不克终】的为人,刘表果断地学习公孙康的做法,曹操未必能在有生之年拿下荆州。
    但是,刘表和公孙康却又不同。刘表争取的不是【操必重待】和江汉的稳定,相反,刘表争取的是——双方合力,扳倒曹操!
    刘备就是再弱,充当一下炮灰还是有点用途的。这也是刘表屡试不爽的用人经验——用降兵武装到牙齿!
    张济明明来进攻他的地盘,死了【很可能死于强娶邓州邹氏,被当地民众所杀,故而刘表容纳张绣的存在,张绣放弃了血洗邓州】。但是,张绣反而和刘表成了犄角,虽然这个犄角不久之后崩解。
    刘表也自信自己的为人,自己的用人之术,刘备就像孙悟空进入了如来佛的手心,翻不起多大的浪。
    世界上没有不可为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刘表想。

    奇怪的是,刘备带着这股祸水进入荆州地界,竟然只有刚投靠的时候第一条建议,是真正为刘表着想的【今操已破冀州,兵势正盛,袁氏兄弟不久必为操擒,救之无益;况操常有窥荆襄之意,我只养兵自守,未可妄动。】。
    随后,便一直怂恿着刘表偷袭许昌,去和曹操死磕,出着一条又一条和田丰、许攸一样荒唐的主意。
    还是那句话:
    为什么要偷袭许昌?
    以汉江为界,加固河防,利用这种天然地理屏障,不是更好吗?
    静观北方战事,袁氏兄弟甚至公孙康与曹操死磕,不是很好吗?
    刘备的建议,竟然还是停留在旧石器时代的战略思想上!
    那就是接驾汉献帝!
    可是,从公元199年董承事变,到公元207年,这漫长的8年过去了。曹操一直在北征,许昌平静如水。刘表要还是看不出汉献帝和曹操的双簧,那就真的成了傻子了。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一部分势力渗透到了荆南四郡,与胶州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加上孙策征伐大将黄祖,竟然缴获了6000艘战船,海军元气大伤。
    内乱不平,何谈攘外?并且还是去捋北方的胡须。因此,刘表发工资,刘备负责平定内乱,这就是分工,也是刘表收留刘备希望看到的价值。例如江夏张武、陈孙的叛乱。
    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害刘表呢?
    而且,他好像明知道一旦刘表和曹操开战,自己也是炮灰的命,没什么发言权的。刘备还嫌徐州、汝南两次挨打不够吗?
    刘表数次的沉吟与摇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蒯越说的是【的卢马骑则妨主(每一个主人,次次都是因这匹马而亡)】,而徐庶的相马说的则是【骑过一次则不再妨主(张武算被妨过一次的话,的卢马的威胁应该是一辈子永久性消除了)】。这两个人的说法差别还是很大的。他们为什么要拿一匹无辜的马来不断糊弄人?
    伊籍为什么要给刘备指一条不归路?
    我们明天再聊。
    刘备一辈子可以将张飞、关羽、赵云、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孔融、龚都、刘辟玩弄于股掌之上,后来的马腾马超父子,则一次又一次地成为虚拟的、西北方向拉动曹军的主要兵团,后来的刘璋也被玩的团团转。
    刘备的手段很复杂也很简单,像一条绷紧的弹簧一样维持着某种潜势,像一条马陆一样只要自己活着就怀揣着争霸天下的梦想,像一个妇女一样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貌似弱者的形象激发将领的斗志,但从话语上,刘备永远给人的是和蔼可亲、大仁大义、至诚待人的感觉。
    但刘备此时进入荆州,却发现被称为“坐谈客”的刘表,竟然是平生未遇之政治劲敌,比曹操要可怕得多。
    这是因为刘表总是在大家豪情万丈地饮酒的关键时刻,突然“沉吟”,一言不发,任由对方猜测自己的想法,气氛一下就像刘备失足跌入零下40℃的冰窖一样。
    但是偏偏刘表在喝酒之前,往往对刘备【待之甚厚】;刘表在刘备失语之后,并没有愤怒,而是任由自己手下反对刘备的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既不明确制止,也不明确反对。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刘备有了深入骨髓的寒意!
    因为刘表的【待之甚厚】和【沉吟不答】,永远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上,一旦蔡氏家族或者蒯氏家族对刘备动手,在外人看来,首先就想不到刘表的打击报复,他们只会说刘备自己作死。
    刘备甚至要咒骂万恶的董承了,想当初自己在许昌的地位何其显赫?前途何其光明?未来何其灿烂?虽然自己的菜园子门外,也有一双双窥视的眼睛,但刘备应付起来,还是远远没有在刘表这里吃力。
    在刘表这里,除了拼命打工哈巴狗一样讨得刘表的好感,居然什么手段都施不出来!

    关羽就是再忠诚,也没有将赤兔马让给刘备骑的任何意思。
    在小说中赵云的马曾经惹眼到被一群山贼抢劫的地步,从后来长坂坡与张郃一战看来,赵云的马匹也是相当强壮的。
    刘备此时却没有一匹好马,虽然刘备的遁甲之术和眼光,部分弥补了这个缺憾。

    这一天,刘备一听说“降将张武、陈孙在江夏掳掠人民,共谋造反”,立刻开始表现自己对刘表的忠诚度【不须兄长忧虑,备请往讨之。】。
    这种打工,似乎已经恢复到了在当年幽州太守刘焉那里的原始状态,没有其他发言权和勾心斗角的资本的。
    (1)在作战中,刘备激将赵云,从张武那里夺得了一匹【极其雄骏】的好马。
    刘备当然不会“相马”,刘表仅仅是啧啧两声,刘备就揣摩透了刘表的意思,很坦诚地向刘表献出了这匹马。
    刘备就像现在上门推销教学仪器设备的业务员一样,自认为自己已经听懂了刘表的话外音,极力地讨好刘表。
    谁知,蒯越认为【昔先兄蒯良,最善相马;越亦颇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
    刘表偷偷地还回了马匹,但是又是不说透,【昨承惠良马,深感厚意。但贤弟不时征进,可以用之。敬当送还。】。
    单纯这样,还不足以增加刘备的冷汗分泌量。可怕的是,刘表又指示伊籍,貌似为了刘备好的样子,悄悄地把蒯越的话传达给了刘备!
    天下还有比这个更让人委屈、更恐怖的事情吗?
    刘表的言外之意就是:我已经知道你在害我,你小心点。
    岂知,刘表作为常年的“坐谈客”,运筹帷幄就可以了,这匹马,刘表根本就不需要。
    他希望看到刘备急匆匆地到来,解释说自己的本意是好的,自己不会相马,希望大哥不要误会。
    但这种事,本来就是越描越黑的。
    (2)刘备征讨张武、陈孙回来之后,听到【吾弟如此雄才,荆州有倚赖也。但忧南越不时来寇,张鲁、孙权皆足为虑。】的夸奖之后,立刻听出了刘表的话外音:刘表想让他的军队去当炮灰。
    刘备带着100%的诚实,对刘表说【弟有三将,足可委用:使张飞巡南越之境;云长拒固子城,以镇张鲁;赵云拒三江,以当孙权。何足虑哉?】
    然而,却被蔡瑁理解为【刘备遣三将居外,而自居荆州,久必为患。】
    三将均在,尚且战战兢兢地打工,小心翼翼地巴结,摇尾乞怜地讨好,这些弟兄们走了,一心为了刘表去打工,却没想到......仍然被人理解为图谋不轨。
    当听到蔡夫人【我闻荆州人多与刘备往来,不可不防之。今容其居住城中,无益,不若遣使他往。】的时候,刘表半怂恿、半阻止地说【玄德仁人也(言外之意就是仁者识仁者)。】。
    蔡氏曰:“只恐他人不似汝心。”
    刘表又一次【沉吟不答】,静等着事态的发酵。

    如果说刘备是个枭雄,在刘表这里居然完全“枭”不起来,刘备也第一次品尝到世间的委屈事。

    刘表的想法是什么呢?其实,有两个职能:(1)驻扎新野,作为自己的一颗棋子,像当年的张绣一样,挡住曹操;(2)如果襄阳或者荆州任何一处有内乱,刘备有义务过来防爆。
    这相当于担任了国防军和警察的双重角色。
    在刘表这里的每一顿饭,吃起来远远没有在曹操那里吃起来舒服,刘备想。

    而今张武、陈孙的叛乱告一段落,刘备自然就应该卷铺盖卷回新野了【贤弟久居此间,恐废武事。襄阳属邑新野县,颇有钱粮。弟可引本部军马于本县屯扎,何如?】
    偏偏刘表这样的命令,天天同刘表打交道如芒刺在背的刘备,是极端欢喜的。
    又不得罪人,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充分地利用了一个打工仔的所有剩余价值。
    咦?这老板说的不是刘备吗?
    错了!
    天下只怕没有一人,能降服刘备这样的人物,这么服服帖帖地为自己打工的!
    所以,这就是蔡瑁极力反对,而刘表为什么敢于接洽刘备军团了。
    因为刘表,也是一个用人的天才!
    他见到孙乾的第一句话,只不过是对这个印象中唯一的投奔者感到失望而已。当听说刘备是全军合伙加入,立刻大喜。
    因为刘表的胃口和御人之术,是蔡瑁这种将军级别的难以理解的。
    不用说,当年的诸侯张绣,也被刘表弄得服服帖帖的——虽然最后张绣投入了曹操的怀抱,但能抵挡那么多年、能消耗曹军那么多力量、能为荆州的工农业商业和平生产争取那么长的时间,也算是值了。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公元189年。
    当时,何进在袁绍的怂恿之下,决定招引外军董卓入京。朝廷一大批官员重新站队,另一大批官员放弃了职位,离开了朝廷,远离了洛阳这个是否之地。蒯越和蒯良就是此时来到荆州的。刘表来到荆州后,蒯越和蒯良支持刘表,并为其出谋划策。
    董卓焚烧洛阳返回长安之后,与191年十月一日(阴历,阳历是11月5日)杀了太尉张温,同一天晚上,王允和貂蝉在后花园密谋同时勾引董卓和吕布致使其自相残杀的计划。
    张温的妻子,就是蔡讽的姐姐,蔡瑁的姑姑。
    蔡讽有三个子女,大闺女嫁给了黄承彦生了黄氏(一名月英,但不大可能,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未见太多的双字名),黄氏嫁给了诸葛亮。
    二闺女嫁给了刘表,成为刘表的继室。
    小儿子蔡瑁成为刘表方的著名水军将领。
    因此,刘表就是诸葛亮的姨夫。

    蔡家和蒯家,就是刘表最倚重的家族。
    蒯家凭得是军事谋划的实力,蔡家,凭得就是蔡讽的二闺女——蔡夫人。
    虽然小说中写的,好像这个蔡夫人和袁绍的老婆、杨彪的老婆、郭汜的老婆一个德行,但是,蔡夫人长得一定很漂亮。
    因为,刘表对她的宠溺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于军队上的事情,蔡家也盖过了蒯家的风头。
    这一切只因刘表的爱屋及乌。
    刘表的次子刘琮,娶了蔡氏的侄女,亲上加亲。
    当然,在整个荆州,最厉害的人物还是单骑入仕的刘表。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刘表毫无疑问就是荆州之主,其他家族再庞大,也只有利用刘表这个载体,才能做大做强。否则,“大家族”不外乎意味着人多罢了。
    这是我们必须澄清的一点:荆州的大族,并不是像曹铜爵先生分析的,实力远远盖过了刘表。而曹先生认为,刘表为什么会成为“坐谈客”?就是因为一旦准备对外发动军事进攻,就有可能被其他大家族灭掉。
    刘表在荆州得到的是民心!也是整个荆州的核心人物。哪个家族想找刘表的麻烦,不用刘表出头,其他家族也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制衡体系,最先死亡的就是不听话的家族。
    因此,蔡夫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刘表和刘备喝酒的地方?
    因为刘表本来就知道蔡夫人在屏风的后面。
    蔡夫人如果不在屏风的后面,刘表的酒是不是白喝了?
    刘表自己已经年迈了,对酒精的承受能力不太行了。好不容易灌醉刘备一次,结果睡了一觉,全忘记了刘备喝酒时说过了什么话,岂非完全失去了次次与刘备喝酒的意义?

    刘备201年来投靠刘表,当年被派往新野,如今,6个年头过去了。
    刘备可能并没有替刘表伐过江夏贼寇,书中提到的张武、陈孙,很可能是江夏张虎和襄阳陈生。三国演义安排这两个人分别死了两次。张虎安排给了赵云和韩当,陈生安排给了孙策和张飞。

    如今,已经207年了。
    (1)第一次喝酒:
    刘备似乎一辈子同曹操杠上了,他建议刘表【今曹操悉兵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
    要知道,刘表是208年病死的,207年,65岁的刘表身体已经在走严重的下坡路。
    刘表第一次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刘备以希望,同时,又显得自己当不了家的样子。【吾有心事,未易明言。】。
    半酣的酒,当然也是最容易说出大实话的酒。
    (2)第二次喝酒
    仍然是在后堂,仍然是屏后的蔡夫人。
    表曰:“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颇聪明。吾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
    可见,刘表的主意其实早已经定了,是要立刘琮的。
    因为,一个柔懦的人,受遗传基因的限制,想变得聪明起来,是很难的。
    如果立刘琮的话,寻找一些“礼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如果立刘琦的话,【蔡氏权重,徐徐削之】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一个“不足立事”和一个“后必生乱”就足以说明,刘表是打算立刘琮的。
    你削了蔡氏的军权,就能够使刘琦的性格不“柔懦”了吗?
    刘表需要的只是刘备的态度而已,说白了就是告诫刘备:我准备离刘琮,你支持谁?
    刘表不是让刘备二选一的。
    刘表和孙权的反应是非常相似的,凡是他们不赞成的事情,就开始默然,或者沉吟。
    而此时此刻,如果按照书中描写的,刘表还不知道蔡夫人在屏风后面,那么他的【默然】,就意味着对刘备建议的不满了。
    刘表可能是让刘备从【礼法】方面,为刘琮的树立找一些台阶和理由的。
    刘备如果这时说,“此家务事,兄长处理可也。无论立谁,弟愿死守新野,不使曹军入境”,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朋友们,这个帖子写到这里,需要围绕着下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大量史料了。必须是演义与历史相结合,考古与地理相结合,心理与物理相结合,这方面的难度实在有点大。
    但首先提出问题,还是有助于聚拢大家的思路:
    (1)我曾认为,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夕,刘表因“老迈”、难以跨越“花甲之年之前数年”性格逐渐保守化的坎。因此刘表的部将黄祖被孙策大胜,刘表的荆南四郡发生此起彼伏的叛乱,刘表支援袁绍哪怕仅仅是“声援”的可能性被彻底消除,因此曹操封赏韩嵩的本义,就是搞乱曹操的后方。
    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严重错误的。
    不是刘表被骚扰得四方不宁,而是刘表趁着袁、曹大战,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因为,我们习惯上,将刘表理解为“长江以南”的诸侯了。
    实际上,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刘表统治的核心区域,主要是在长江以北的,南阳郡(中心在今南阳,古称宛城)、南郡(中心在今荆州市和沙市,古称江陵和“沙口镇”)、江夏郡(今鄂州,古称“武昌”,和今日的武汉三城中的武昌,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这3个郡是刘表的主要地盘。后来,从南阳郡和南郡各分出一部分县,设置了襄阳郡和章陵郡。
    “荆南四郡”名义上划分给刘表,是192年10月发生的事,是刘表举手拥护李傕、郭汜、汉献帝(192年7月24日攻陷长安,杀王允、败吕布)等的长安政权,李傕和郭汜等商议之后,从名义上划分给他的,其实并没有实控权。
    这个“九段线”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正是197年来自西北方向的张济军团被解除威胁之后。当时,北方由张绣替刘表抗衡曹操。刘表便腾出手来真正去争夺荆南四郡的实控权。当时,书中写道长沙太守张羡,联合零陵、武陵、桂阳三郡,叛刘表;其实,刘表又何尝不是想先发制人打击这四个郡?具体是刘表挑起了战争,还是张羡挑起了战争,是说不清楚的。
    但战争的结局,很显然是刘表的一生中,真正达到了巅峰状态。张羡喜欢用于吉之类的道士助兵威,死于非命。后来张羡的儿子张怿继任长沙太守,很快在199年被清剿。于是,史书记载此时的刘表【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真正取得了对荆南四郡的实控权。兵力居然越打越多,和袁绍、曹操的实力大致相当。
    那么,真正对刘表构成威胁的是谁呢?
    孙策!
    《三国演义》将这次战争的总头领,安排给了后来的孙权。
    孙策是为孙坚报仇而来的。
    孙权如果为孙策报仇,他不应该再来找刘表和黄祖了,他应该找的是广陵太守陈登。
    十二月初八,孙策进军到沙羡(今湖北嘉鱼县北),刘表派侄子刘虎与大将韩晞,率领五千名长矛兵来救黄祖。199年12月11日,两军会战。双方从上午七点战至九点,黄祖军大败,韩晞被杀,黄祖只身逃脱,其家眷及战船六千艘被孙策俘获,部下士兵被杀死二万余,淹死一万多人。于是,才有了许昌献捷。
    【部下士兵被杀死二万余】是什么概念?刘表军团的1/5啊!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曹操见到孙策的献捷,怎么会不高兴呢?
    于是两家立刻结亲。虽然曹操看到这样的捷报,也有点震惊——要是孙策直接对抗曹操,又假如是在江边的对抗,曹军还真的有被迅速击溃的可能性。
    因此,刘表的“坐谈客”,是三国历史上最高级的黑了。
    其实刘表当时的做法,是最厉害的了,恰如中国目前在外交领域的基本国策。
    190年,刘表是领了董卓给的委任状,单骑定荆州的;
    同年,诸侯讨董,刘表将政治中心从江陵迁移到襄阳,但是观望而不发兵,毕竟这个官职是董卓委任的,刘表怎么能这么不念旧情?
    191年孙坚进攻刘表,被大将黄祖斩杀;
    192年10月,刘表与所谓的“飞熊军叛军”关系很好,领到荆南四郡的实惠,虽然是名义上的;
    193年,刘表断袁术粮道,迫使袁术这个超级诸侯离开南阳,迁移到寿春;
    196年8月,张济进攻刘表的地盘,在邓州市被杀,刘表居然能够结盟本来应当是仇人的张绣,替自己抗衡曹操。
    同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刘表送粮送米,表示对新政权的拥护;
    197-199年,刘表取得荆南四郡的实控权,达到了一辈子的巅峰状态。郊祀比拟天子。
    199年12月,这个巅峰状态被孙策打破;
    200年,刘表持中立的态度,既不投降曹操而显得毫无气节,又狡猾地只是声援袁绍而不支持袁绍,堪称汉末治国之典范;
    201年,收纳汝南败退的刘备,使屯新野,延续张绣投降、新人入伙之间南阳无人防御曹操的3年空白期。
    202年,爆发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之战,刘备汝南1000残部显然不是天下奇才夏侯惇的对手,但刘表正规军团的加入,自然是龚都、刘辟之流训练的杂号黄巾军无法比拟的,这一战,刘表胜。也就是说,“坐谈客”的说法是一个错误,“历次痛失良机不敢偷袭许昌”,更是一个对刘表严重错误的看法。
    碰壁的曹操,再也没有勇气在刘表尚且活着的时候南下。转而攻打河北的袁氏兄弟。
    207年,曹操直抵辽东,刘备怂恿刘表继续进攻许昌,但208年就因病而死的刘表,怎么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呢?该选接班人了。
    刘琮立,蔡氏辅,这就是最稳定的荆州前景。
    唯一不安定的因素,也许就是蒯家模棱两可的态度,以及外军刘备。
    刘表向刘备暗示了自己立刘琮的看法,希望在酒桌上获得刘备与蔡氏的和解。但是,刘备听不出刘表的深意,拿着老学究沮授的一套说辞支支吾吾。
    于是,刘表决定杀刘备。刘表一共伏下两条线,派兵把守三个大门,创造一种合围的架势。同时他又深知蔡瑁与赵云护卫的对垒,可能损失惨重。
    于是,他就暗中指派伊籍,老好人一样剥离刘备——赵云组合,成功使得刘备落单。
    刘备猛眼一看,檀溪是绝对过不去的;
    蔡瑁猛眼一看,檀溪是绝对过不去的;
    赵云猛眼一看,檀溪是绝对过不去的。
    这些人难道都是地理盲?马盲?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那就是利用檀溪的地理优势,以蔡瑁军团最小的伤亡,杀死刘备。
    伊籍,就是关羽所说的“外人”,两面间谍。
    刘备逃生,可谓天罗地网中的侥幸。
    侥幸中,似乎又隐含着密码子。
    司马徽 vs 伊籍,这种对抗浮上了台面。

    刘表支援袁绍哪怕仅仅是“声援”的可能性被彻底消除,因此曹操封赏韩嵩的本义,就是搞乱曹操(笔误,改为“刘表”)的后方。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0-23 13:06:31  更:2022-05-26 15:49:5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