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三星堆就是夏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三星堆就是夏[第6页] |
作者:苜蓿51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有人觉的,三星堆的黄金面具,青铜面具太过怪异。不像中国人。不像自己,因此拒绝接受三星堆跟夏有关。 其实,在没有影像的时代,工匠们根据传承下来的人物特点铸造人物形象,铸造成这样已经很正常了。朱元璋距离我们才五百年。可我们流传下来的他的形象确是这样。 这跟你像吗? 古人是根据古老相传的“虎鼻阔口,两耳参镂”等描述,艺术加工的形象。 三四千年了,您觉的不像自己不是很正常。您找张唐朝仕女图,看看图上那个人物形象跟您家人又像了呢? |
其实,三星堆最困惑我的,并不是那些青铜器,玉器啥的。 而是三星堆专家带给我的。 大米是4500年前的,而那个坑是3100-3000年附近挖的。 我很好奇,三星堆人是如何做到把大米保存1500年后。跟那些青铜器一起埋进坑的。 想想,现在有人家里老人去世了要下葬,或者要埋一批宝贝。 他挖了个坑,把家具啊,祭祀品啊,连同唐朝的大米埋进去了。 当然,正常的想法是:3000年前,他们铲土填坑时,正好铲着了一块泥土,泥土里正好有一两颗4500年前的大米,其实3000年前填坑时,大米就已经碳化了。 问题是,这坑里的大米不是一两颗,出土很多。这种解释就站不住脚了。 难道,那个坑是4500年前的? 反正这个问题很困扰我,至今也不能给自己一个觉得合理的解释。 如国那些大米是3200年的,我就释然了。 |
现在西安,洛阳,郑州等地的国家粮库里,能找到1500年前唐代大米不?去敖仓遗址可能能找到几粒。难道,三星堆那个坑开始是个4500年前的埋粮食的遗址,后被人刨开扔进去青铜器,然后又填埋的?问题是,这样的话,被埋了1500年又被刨开,大米的碳14会不会被扰动?不准呢? |
同一个坑,坑里的大米碳14是4500年,坑里的泥土里的草啊树根啊等有机物的碳14是3200-3000年。这数据怎么来的? |
这个问题,19年一报道,我就在淘股吧提出来过。没有哪个专家能给个解释吗? |
想过,万能的专家会以万能的文化堆积层来解释。 但不能只堆积4500年的大米,不堆积4000年,3800年,3600年,3400年的大米吧。 出土大米,一检测都是4500,只在4500年附近发生大米文化堆积? |
现在,只想知道三星堆那座城,是什么年代建造的。 青铜器早点晚点无所谓。 |
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 秦人和周人在夏朝时都跟着夏人混。夏末时,周人逃到甘肃庆阳,而秦人投降了商人。五百年后,他们都跑到了关中平原。 |
《竹书纪年》: 二十九年,商师取顾。 三日并出。 费伯昌出奔商。 秦人祖先,就是这个费伯昌于夏桀29年投降了商汤。 周人祖先,也差不多这时候,最晚是夏桀灭亡后,跟着夏桀的儿子淳维北逃戎狄。即周人自述:自蹿于戎狄。 司马迁不区分戎狄与匈奴,把戎狄一股脑全算作匈奴。因此才有了《匈奴列传》那句著名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论断。 |
我们习惯了汉唐元明清式的线性朝代更迭模式。 习惯性的把这种朝代更迭模式代入了夏商周三代。 夏商周朝代更迭模式,更类似于春秋战国争霸模式。虽然各自强大在时间上是线性的,但,各自的控制地域并不是重合的,虽然会有大面积的此消彼长。族群之间有交融但也并不重合。 其实,武王伐纣的结果,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武王让纣王儿子武庚禄父继续做商人的王。 本身就是商周并立状态。只不过商人的地盘大幅度缩小而已。如果没有之后的三监之乱,武庚能够低调点,也许商周并存很可能是历史常态。。。最终结局会如何,也不好说。 三监之乱(武庚叛乱)之后,事态才发生变化,周人开始大量移民管控商人的地盘和人民。即便如此,还是划分出一块地盘建立了宋国让纣王的哥哥来统领,表示商国继续存在,跟周天子是客礼,而非臣子关系。 周人联合的西部八国,也是打着夏的旗号对商发动战争,而不是周的旗号。 周人也只是认为商汤灭亡的是夏桀,从来没说过灭亡了夏朝。他们自己就属于诸夏一员。 |
武王伐纣之前,三分天下有其二。 如果不算上三星堆,南阳,等这些诸夏传统势力地盘,这句话是讲不通的。 武王带领诸夏族群,找商人复仇算账,计算诸夏地盘,关中+晋南+四川+南阳,才真正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 |
@常山赵子龙88 2022-06-26 15:48:29 大禹故里在汶川,古蜀国第一位国君蚕丛故里在茂县,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都在今天的四川阿坝州境内。 ----------------------------- 大禹是正史人物,蚕丛出自地方志,且年代不详。地方志《华阳国志》年代较晚,也只说是周道已衰后的人物。蚕丛也不可能长三星堆突眼模样,大概率知道祖上远古的王长三星堆颛顼那样。称王时,为忽悠百姓信服,给自己做了个纵目脸谱戴在脸上。因此传下其目纵的传言。青衣,纵目,是蚕丛对颛顼时代的致敬而已。 |
四川要想打造自己成蜀都文化中心。就找人写剧本,把蚕丛鱼凫写的有血有肉,拍各种电视剧,电影。大力宣传好了。 但他们丢弃了最重要的。老祖宗正史告诉他们,那是夏人祖庭。颛顼,大禹神庙。不要,就给河南人吧。无所谓,河南人求之不得。 我只能说,这帮蠢货。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都要争一争自己根红苗正,是高阳之苗裔。 可惜啊,如今沦落到要靠蚕丛撑脸面的地步。 |
四川人,还在组团讥讽提出三星堆是颛顼祖庭者。 真是不孝子孙啊。不过,也难怪,如今的四川人,早不是原先四川人了。 大概是被大禹打败的欢蔸后人。 |
“候人兮猗“!是大禹和女娇爱情之歌。 号称,南音之祖。屈原楚辞一脉相承。 可惜,国人还在北方寻找大禹之国。 南音之祖,白说的? |
常山赵子龙88:黑名单 举报 2022-06-26 17:47:34 评论 竹书纪年可以用来证明,为何华阳国志不能,这种逻辑不能接受。 。。。。。。。。。。。。。。。。。。。。。。。。。。。。。。。。。。 竹书,是战国时代的史书。是史官作品。《华阳国志》是东晋时期,可信度较低了。常璩也非官方修史人员。 就跟现代淘股吧某位仁兄:比如 鲜虞郭峰 他写了本石家庄地区的微缩景观史。后被流传下来 ,您觉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史书还是尽可能依据官修的好。 |
我应该能解读这个圣坛是怎么回事了。 |
三星堆出土了几个类似这样的眼睛呢?就6个吗?怎么数目对不上呢? |
这个,能跟上面的圣坛拼接吗? 总觉的这个少了一部分,不是完整器。 专家们可以找找茬口,拼接试试。 |
我不认为那个龟背形器跟河图洛书有一毛钱关系。 玉上也不会有文字,或者有价值的刻画符。 拭目以待吧,希望我是错的。真能发现什么河图洛书。呵呵。 |
昨晚抽空看了看央视考古公开课的《河图洛书》节目。 发表两句牢骚。冯时,名头大的吓人,学部委员,对河图洛书的认知却很幼稚。 (不是鄙人爱怼人,实在是真实感受) 弄个九宫格,小学生玩的玩意,就是洛书了?古人就这点智商?道行?圣人还要则之? 怎么则? 其实,河图洛书,以个人愚见: 河图就是银河星相图,就是《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甘石星经》。。。等写的所有内容,就是河图。 《洛书》,狭义点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洛书。广义的说就是《连山》,《归臧》,《易经》,甲骨文都是洛书。 古代圣人,仰观星空图像或明或暗,然后烧龟甲,观察龟甲裂缝,结合天空星相指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叫圣人则之。也是古人一切行为的指导方针。 所以,在地上找不到河图,河图在天上,每天都在大家的头顶。《天官书》就是对河图的注解。 洛书早就从殷墟挖出来了。 把个九宫格当洛书,实在是认识太肤浅。。。。。 河图洛书说了几千年,不至于到朱熹时代才找两张图充数吧。 八卦太极图冒充河图,不过是古人圭表测日影时,日影每天留在地上的影子长度不同,自然形成的图形而已。 |
伏羲,就要八卦了。何至于到了大禹,黄帝时代才有个九宫格。 |
温故而知新。 这几天重读了《世本》,其上载: 祝融作市。 宋衷云:祝融,颛顼臣也。 三星堆是颛顼高阳城,象牙贝壳,这些可能远方贸易来的东西,是否正好印证了祝融作市呢。三星堆,强大的贸易系统,值得古人认为其是市场发源地了吧。 |
鲧作城郭,禹作宫室。 二里头实在当不起夏都啊! |
祭祀文化是区分部落族群民族之间最本质的文化。 《礼记》抓住了这一点。 |
谁能证明:古埃及人或古苏美儿人,祭祀文化跟《礼记》描述的一致。 我就改变观点,认为华夏来自埃及或苏美尔。 至于都把日字写成太阳形状,把月字写成月亮形状,把山字写成大山形状。那这种做证据的,我只能笑笑,是个傻子都会。 |
@苜蓿51 2022-06-27 21:35:04 这个,能跟上面的圣坛拼接吗? 总觉的这个少了一部分,不是完整器。 专家们可以找找茬口,拼接试试。 ----------------------------- 三星堆8号祭祀坑铜神兽、神坛或可与3号祭祀坑铜顶坛人像拼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978009915372446&wfr=spider&for=pc |
据了解,2021年3月出土于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的铜顶坛人像之所以被称为“奇奇怪怪”,是因为其造型前所未见。器物残高约半米左右,宽约20余厘米,最底部是一双手托举着圆柱体的方坛,手的主人腰部以下缺失;方坛之上可见一个戴着头冠的人身子高高昂起,这件青铜人像的下半身同样缺失。 记者在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看到,“奇奇怪怪”与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神坛并排摆放在工作台上。其中,青铜神兽象牙鸟尾,兽身有繁复的花纹,其上残留着青铜人像的下半身。而铜神坛则裹上了厚厚的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透过塑料膜,可以看到4个抬兽青铜人像以及多个造型精美别致青铜人像。 此前,考古专家已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并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记者在文保中心看到,这件器物静静躺在桌上,虽然拼对的地方还未进行粘接,但肉眼可见,断茬口的吻合度非常高。 |
这三个要拼接成功。 中间四个抬杠的大力士,加最下面向上顶的大力士。 是否刚好跟史书中所写蜀地的“五丁力士”传说相吻合。 |
头条里看到有人这样拼接,还挺有创意。 |
三星堆进入坑与坑器物大拼图时代。 |
刚看到有人说,网上有一千万人在研究三星堆。 其中90%的用山海经,5%的用苏美尔。 想想,基建大爆发的时代,中国99%存在遗址的土地都用洛阳铲梳理过了。 如果再不能解决夏的问题,我不觉的还有多大几率能发现夏了。 那就不能怪很多人去印度,苏美尔寻找夏了。 夏是留给当代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能再似是而非,糊弄下去了。 |
其实,三星堆确实可以说清楚。 包括那座城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月亮湾,为什么会有那三个大土堆。 八号坑的圣坛什么含义,龟背器做什么用。。。。 马牧河应该是条人工河(至少城内段),古人故意为之。 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 |
汉武帝,司马迁都不在意昆仑,轩辕在西域。 当下却抱残守缺夏必须在中原 今不如昔甚矣 |
某人不是一门心思想做当代汉武帝嘛,提构建中国特色历史体系这个口号,胸襟就不够。 |
网上看到这张图不错,都江堰对成都平原的重要性一览无余。 都江堰的理念,最符合大禹治水的精神。 都江堰没有拦水坝,大禹劈山导川,以自然治理自然。 |
网上有观点:都江堰比长城重要的多。都江堰至今还在造福百姓,长城已经废弃没用了。 但他们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没有长城,现在都江堰造福的很可能是草原人民的后代,跟你可能没一毛钱关系了。 好比一个发达的家族,子孙长大后回到老家看到祖先废弃的城堡土墙破屋说:这城堡土墙啥用也没有,还是现在豪宅,产业更有用。。。问题,没有这城堡土墙,你爹,你爷爷早被狼吃了,被土匪点天灯了。现在的豪宅,很可能是土匪的了。 不是秦始皇修那土城墙,汉民族能发展到10亿人? |
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历史存在感和重要性,却远不及关中平原。 为何?进取心不够,它也仅是个粮仓而已。秦人拿它当粮仓,刘邦拿它当粮仓,草原人民杀过来,它也是草原人民的粮仓而已。 也许,只有在大禹时代,真正辉煌过! |
赌石开了一多半了唉,上面好像有个太极符号啊。 |
这玉石好像上下两层。上面有个斐波那契图像。这就洛书了?呵呵 |
应该是两块玉 。青铜夹子外面又有一块小玉,上面附着金箔脱落了。 |
@陌上_荒草 2022-07-04 16:41:12 还是许宏的观点,我刚关注他的微博哈 他说三星堆当地在当时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郭静云据考古验证说,三星堆是在某个阶段突然间有(制作)青铜器。 二点验证,三星堆的青铜器要么直接外来,要么在周边定制 ----------------------------- 反正,咋这民科,肉眼凡胎,仅靠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玉器,象牙,陶器等看不出三星堆人的社会结构来。你不妨请教一下人家,怎么通过这些器物看社会结构复杂还是简单的。 |
现代人,也喜欢层累历史。 最近几十年,现代人一直在层累蚕丛,鱼凫,杜宇等人历史。 编的有鼻子有眼,连生卒年有都编出来了。 |
司马迁《史记》说:黄帝的儿子孙子们降居江水,若水。娶蜀山氏女。 西晋神棍黄浦谧写:新郑即有熊。 新郑啥也没挖出来,三星堆挖出很多很多。 但现代人选择信黄浦谧,而不信司马迁。 搞历史的不信司马迁,非说三星堆是鱼凫,杜宇。相信新郑是轩辕丘。 相当于儒生不信孔子而选择信盗跖。 |
显微镜下三星堆玉器,上面有明显的丝绸痕迹。 让人想起《左传》那句著名的话:执玉帛者王国。 |
想想,妲己用了个象牙筷子,淇子就批评他们太奢侈了,马上要亡国了。三星堆成吨的象牙。。。可以买下多少。。套用当代北上广可以买下美国。三星对可以买下整个中原商王朝了吧。 一块和氏璧,就可以从秦国换五座城,三星堆可以换下多少呢? 那个年代,三星堆的巨大体量,是偏安一隅的小蛮夷们玩的起的吗? 必然经过了王朝帝国时代的长期积累,才能积累如此体量的巨额财富。 |
就跟大英博物馆一样,经历帝国时代,才积累如此体量财富。 否则,良渚的十节玉琮,又怎能能现身三星堆,金沙。这可是最高级别的祭祀礼器。 不是靠贸易能交换过去的。杀防风氏而良渚最高等级玉器归于夏庙,就显得合情合理。 光靠蚕丛与鱼凫的那点事迹,又何德何能让良渚把宗庙重器甘心上供古蜀呢?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皇家文物,也不可能是靠贸易能交换过去的。古今中外基本道理一样的。 |
脑残承认编故事,编剧本。狗仔们急了。 狗仔的智商啊!真是羞你先人呢。 |
@卧雅斋 2022-07-07 17:04:03 证明一个王朝的存在,是文字和城廓,这是国际通用标准,如果没有,就要先推翻废除这个标准,这就是话语权。 ----------------------------- 其实,周人也没文字。周源考古,最早的文字顶多追溯到不早于周武王时代的金文。古公亶父之前,没有任何证据有文字。周人金文就是把商人的文字直接拿来用。 陶寺扁壶证明,尧部族有文字。对尧部族的早期起源传说,是在河北中部。这跟殷商的起源地下七垣文化的距离也不远。 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最早的文字,产生于河北省中部,白狄的一支。 春秋战国时代,只有中山国人的字写得最漂亮,是艺术品。他们也在那一带。 |
其实,周人也没文字。周源考古,周人最早的文字顶多追溯到不早于周武王时代的金文。古公亶父之前,没有任何证据有文字。周人金文就是把商人的文字直接拿来用。 陶寺扁壶证明,尧部族有文字。对尧部族的早期起源传说,是在河北中部。这跟殷商的起源地下七垣文化的距离也不远。 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最早的文字,产生于河北省中部,白狄的一支。 有易和白狄关系密切,有很多学者著文征明。 商人始祖简狄这个名字,本身就说明商人和白狄或北狄有扯不断的关系 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山海经》本身就说了白狄是黄帝后裔。 春秋战国时代,只有中山国人的字写得最漂亮,是艺术品。他们也在那一带。 华夏文字,大概率出自白狄。 |
文字的发明,有其特殊性。全世界大部分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不认同先有刻画符,再发展到文字的扯蛋逻辑。 草原人民难道没有刻画符?成吉思汗快统一地球了,照样没想着刻画符发展到文字。 中国文字,很可能就是为算命,跟神沟通需要,由巫师神汉搞出来的。 先发明刻画符号,再发明文字。都是坐在空调屋子里的专家学者们意淫的逻辑路线而已。 经不起任何推敲。 |
埃及,苏美儿人的楔形文字,也跟刻画符无关。 因为刻画符不可能只刻画楔形。 世界上发现刻画符号最多的地方,就是草原人民。 |
飞天造型的,顶尊优伶人偶。 明显有獠牙。 但我想肯定不是他本人长着模样。 西南地区,确实有一种戏种,现在还被发掘保护。 我想,这个獠牙戏种,就是传承自三星堆吧。 |
脸上涂着油彩,演着这样戏的人。进入中原地区,进入南阳颍川。会不会被殷商人蔑称为鬼方呢? |
三千年多年了,这个现代唱戏人身上穿的戏服的图案,还是三星堆的。 一点没改变。传统保持的真好啊。 |
脑残和狗崽子们,继续进来学习,学习完了继续骂老子。 |
妇好墓出土的这件象牙杯。我怀疑不是出自殷商自己工匠之手。 这件器物,有明显的三星堆风格。无论是器型,还是上面的纹饰,及鹰的造型。 很可能是氐羌人进贡给商王武丁,武丁赏赐给妇好的。 在殷商也是件孤品,殷商考古再找不到类似器物。 带有强烈的三星堆风格。 毕竟商王武丁统治时期有氐羌来宾的记载。 |
冰___山:黑名单 举报 2022-07-09 22:38:04 评论 评论 苜蓿51:我也是你的忠实粉丝,还想等你讲石峁遗址呢。给楼主一个建议,不必要为掌握话语权的专家指鹿为马纠结,中国的历史观本来就是儒家史观,只是历史形象,并不等于历史真像。 ------------------------------------------------------------------------ 谢谢支持和建议。石茆遗址我确实已经写完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发出来会让很多人跟看本文一样有震撼。至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但最近的经历,让我觉得还是不发的好。以后再说吧。望理解。 再者陕西官方是有一直想把石茆定成黄帝城的。光明日报发表的专家文章意愿强烈。 我等草根人轻言微,多说也无益。也许以后某个时点,会在个人微博或头条去发布吧,会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
小雅.小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 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友情奉送支持者《诗经.小雅.小明》一诗。 是因为,该诗是对我观点有力的支持。 该诗不知何年所写,出自何人。但诗中描写的是诗人从东往西征伐艽野(九州) 而他希望艽野的共人,最好尽快归附的愿望。 艽野自古就是共工氏的地盘,就跟后人征伐关中,会用秦人代替关中一个道理。 这算是一直没说的一个旁征吧。作为存货发出了。 《诗经》的史料价值很高。可以联系《左传》共工氏伯九州。 官方媒体上对此诗“共人”“艽野”的解读都不对,不到位的。 个人认为是先秦时代,东部某国征伐南阳时做的诗。 |
其实笃信专家者,等待官媒官宣即可。 何苦天天跑论坛来打卡? 总一副专家有猛料都没告诉你们,只告诉了自己的瘪三样呢?呵呵,看着好笑。 |
等了很久,也没人对龟背器给个像样的解读啊。 我再等等? |
我们已经根深蒂固的认为,成都平原出土的任何遗址都跟古蜀国有关,都是古蜀人的。 这也许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偏见。而从《华阳国志》透露的某些信息看,史实未必如此。 最早太昊伏羲后裔在巫山具有巴国。后来羌人南下并与当地人通婚而有高阳氏。 大禹带领氐羌人做大,与诸侯会盟,史书说:夏禹王会盟涂山,巴蜀往焉 巴蜀此时是氐羌人从属地位。夏启在南阳颍川建立夏朝,一部分蜀人跟着东迁,这就是在殷商时期,在河南山东交界处还有个叫蜀的小国的原因。他们当年跟着大禹东征到了这里吧,或者被夏迁徙到这里。 甲骨文及《竹书》里,殷商人奋伐荆楚,妇好统兵一万三(三千家兵,1万商国兵)征伐巴方。也只记载氐羌来宾。从未言及震摄了蜀国。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三星堆被周天子威压下填埋后,羌人离散,一部分羌人或游猎于白龙江河谷及汉中,甘南,或融入当地蜀人。古蜀国才真正成长做大。 这种类似情况同样发生在关中。假如没有历史记载,我们也会认为关中自古就是秦人的地盘,称其为三秦大地。实际上秦人做大前,还有周人,周人之前还有歧踵戎。那时候秦人,不过是周人的从属而已。 大禹,夏时代的古蜀人,何尝不会只是羌人的从属小国而已? 从48000岁,到秦惠文王灭蜀期间。只要在成都平原发现个遗址,一律划归古蜀国,会使历史研究陷入误区。 |
安徽三观庙遗址。考古界认为这是夏桀最后栖身地。我也认同。 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史书中不可写的信息。 只有一句评语:商汤真阴坏啊! |
舜,真的像孟夫子说的是东夷人吗?表示怀疑。他可是正统高阳后裔。汉中地理志说他在汉中西城。他又死在征伐三苗途中,埋在了湖南。他在汉中西城,大禹在四川三星堆,倒是没啥违和感。 舜一上台,就提拔高阳氏“八元”,高辛氏“八凯”。 因为,这些都是舜的本家兄弟。从而可以架空帝尧。也为后来高阳氏嫡系子孙大禹晋升,做好了铺垫和政治准备。 舜如果是东夷人,禹是四川高阳氏嫡系。氏族部落时代,东夷舜会提拔四川人大禹吗? 舜在汉中,大禹在三星堆,他们都属于高阳集团,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
靠编故事,来推翻三星堆是高阳氏祖地,怕是没那么容易。 无论蚕丛鱼凫的故事编的再丰满,也不过是禹会涂山时的附庸而已。 |
当然可以把尧舜都改编成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个帝王。甚至只是个族徽,一个标签。 但这样的说辞,只能当小说看。 |
高明的忽悠,就是用一种246不着边际的说辞解释另一种246不着边际的说辞. 云山雾罩,反正你永远不会得到清晰的答案。 互联网上,各种视频介绍三星堆。 大家都是冲着3000年前的历史去点击的,但介绍人都是对100年前的燕道城历史门清,说的头头是道,从来没见过一个对3000年前的历史说出一丁点有价值的启示信息的。 |
对于三星堆,只要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符合基本逻辑,符合古人认知能力去分析解读。大抵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所以我说过:不要把古人的能力想得太高,也不要把古人智商想得太低。 有人把三星堆想成世界的中心,统治了地球。这是太夸张古人的能力了。毕竟认知和生产能力有限。 也有专家看到几根刻画副,就惊呼这是河图,那是洛书。是古人的智慧集大成者。真是把古人当二傻子。其实,你把你自己高中大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剔除掉,大抵跟古人的认知能力就差不多。 |
其实,这个东西很好解读。我甚至想出来了为啥要在上面做四个青铜飘带了。 古人做事太认真,也很可爱。 |
《大荒西经》注引《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 若水据说是雅砻江。 天穆之阳的穆字,在甲骨文里,不就是三星堆太阳神树的象形字嘛。 不就是神树上挂颗太阳嘛。 高阳氏因此而得名。 开始在雅砻江,后来移到了鸭子河(雒水);再后来,改成青铜的;再后来,被埋了。。 |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夏启十年,是在若水之阳的雅砻江边舞的,还是就在三星堆边舞的。不得而知了。 神树在哪,哪里就是大穆之野。应该是三星堆吧。还有大乐之野,四川乐山概因此得名吧。 |
没啥可解的了,都被我捅破了,呵呵。 那个神坛,讲清楚三星堆城,自然就全明白了。 |
@开化神棍 2022-07-18 09:33:14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司马错论伐蜀》 翻译一下:古蜀是西南方的蛮夷队长,现在正在内乱,以秦攻之如狼入羊群。 ----------------------------- 那他是靠什么做的戎狄之长?秦人也曾是戎狄一分子,也认他做长? 那个年代,要做诸侯之长,要么特别能打,要么身份特殊。《华阳国志》等史书写过鱼凫,蚕丛,柏鹳,杜宇,开明,有一个表现特别能打的吗?不可一世的西戎们,周天子都不放在眼里,为何奉他为长?我也很疑惑。 |
西周人的历史,说不清楚。他说自己是黄帝嫡系子孙。可诗经说他们出自姜嫄。 姜姓显然是神农炎帝之后。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的来历,说老祖宗一生下来就是弃儿。又怎么认定自己是黄帝后裔。 《山海经》倒是肯定了戎狄是黄帝正宗后裔,看不起一个野种形成的周人家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实则出自炎帝。跟夏人那混了一段,又跑陕北跟戎狄混了一段。后来忘本,居然称姜姓为姜戎。。。。。戎狄人是看不起啊。不奇怪。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